小紅花引發(fā)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1-18 幼兒園小紅花說課稿 小紅帽說課稿幼兒園 幼兒園小紅帽說課稿一天離園時,心心媽媽告訴我,說,心心這幾天很不高興,吵著要小紅花。由于心心平時表現(xiàn)不太好,尤其是吃飯和睡午覺的時候,常常影響其他的小朋友,我就沒有獎她小紅花,他媽媽的話讓我想到,其實每個孩子都想得到教師的肯定。從心心相要小紅花的時間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以往真的事太忽略了這一類不太突出的小朋友,其實,小紅花作為一種獎勵,現(xiàn)今已被幼兒將在賦予了太多的含義。首先要端正對待小紅花的態(tài)度,教師應(yīng)把他作為激勵幼兒積極向上的強化物,而不是威脅幼兒,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給你小紅花,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讓幼兒產(chǎn)生叛逆心理,有的小朋友甚至?xí)f出我不要小紅花,這看似是幼兒不思進取,實則是教師引導(dǎo)不當,對于將在而言,當孩子拿到小紅花時,應(yīng)給與肯定,切忌以利益為引誘,說什么如果你得到小紅花,我就答應(yīng)你什么要求。這樣是不對的。其次是建行里要適度,獎勵的對象應(yīng)廣泛。再次,獎勵應(yīng)關(guān)注個體差異。最后,小紅花不僅僅是眾多獎勵五種的一種。小紅花是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在班級管理中確實能產(chǎn)生巨大的作用,但是,只有靈活,恰當?shù)氖褂?,才能使小紅花真正的發(fā)揮激勵作用,讓所有幼兒綻放笑容。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撕書后引發(fā)的思考(小班教師)
每天午餐后的空閑時間,都會提供些不同的書給孩子自由取閱,但由于孩子們的爭搶,小書已被撕破了好幾本了,為此我沒少費唇舌,讓孩子認識到破壞圖書的壞處,并學(xué)會交換,但收獲甚微。
這不,剛剛一番說教,就又發(fā)生了不愉快的事??】】吹街葜菔种械摹断惭蜓颉贩浅O矚g,他商量就去搶,州州又堅決不讓,又一把搶了回來,就這樣,一搶一奪,這下可好,其中的一頁被撕掉了。當我詢問事情經(jīng)過時,他倆都說對方不好,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可怎么辦?簡單的說教對小班孩子來說作用不大,必須用行動來讓他們認錯。
我靈機一動,拿過了書說:“這樣吧,我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吧!”孩子們很高興,丟圍坐在我身邊。我一頁頁地講,小朋友一頁頁地看,講到喜羊羊要動腦筋對付灰太狼時,也正巧是被撕去的一頁,這下故事講不下去,我故作驚慌地說:“哎呀,這可怎么辦?書都被撕壞了,下面講的內(nèi)容就看不到了。”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說話。忽然惟惟站起來說:“都怪小朋友把書撕壞了,不然就能知道故事內(nèi)容了。”宣澤說:“撕壞書是不對的,小朋友就不能看書了。”其他小朋友都說:“對,小朋友不能撕壞書?!薄?/p>
看到孩子對撕書有了共同的認識,我說:“你想看別人的書,你可以怎么做?”俊俊首先站起來說:“我可以和小朋友商量,‘你看完了再給我看’”。苗苗說:“還可以和他交換看?!薄皩Φ模刃∨笥淹夂蟛拍芸磿??!蔽已a充說。并請俊俊和苗苗來表演向別人借書和交換書的情境。同時我也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漸漸學(xué)會分享,學(xué)會交往!當然,對與小班孩子來說我應(yīng)準備更充分的數(shù)量供孩子們選擇。
一顆糖果引發(fā)的思考
揚揚,一個開朗活潑的小姑娘,但做起事來缺乏耐心,尤其是在從事繪畫、手工等活動時表現(xiàn)得特別突出。在一次為糖果涂色的活動中,剛涂了一小塊,就拿著畫紙喊道:“老師,我畫好了?!薄皳P揚,要把整個糖果都涂上顏色,你看這兒還是白白的?!甭犃死蠋煹脑?,她又再次拿起畫筆涂了起來,可是沒涂幾下又站起來說:“老師我畫好了。”“你的糖果肯定不甜?!甭犃死蠋煹倪@句話,揚揚愣了。老師繼續(xù)說:“你的糖果粉粉的,是草莓味的吧?”揚揚開心的點頭?!翱墒侵挥羞@一小塊是有味道的,其它地方白白的,肯定是沒有味道的,如果都涂成這樣粉粉的,那就都是草莓味的了,肯定很好吃,幫它都涂上草莓味吧,涂好了給我嘗嘗,好嗎?”“嗯,我涂好了給你吃噢!”于是她回到了座位,認真地涂了起來,直到最終完成。揚揚前后兩種不同的涂色態(tài)度值得我們思考,是什么激發(fā)了她涂色的興趣?顯然,是第二次引導(dǎo)中教師半開玩笑式的語言,這樣的語言,將揚揚的注意力集中于怎樣讓糖果變甜,變甜以后給老師品嘗的情境中,這樣的情境具有濃濃的生活味,給枯燥的涂色任務(wù)增添了一點“味道”和情趣。同時又不乏涂色技能的指導(dǎo),“甜”隱藏的要求就是將給糖果涂色,將其涂滿、涂均勻,當幼兒不把它作為一個技能要求,而是作為一個自己的追求目標(我要把這顆糖變甜),作為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時,自然就能產(chǎn)生強烈的內(nèi)驅(qū)力。其實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還沒有強烈的學(xué)習(xí)的意識,他們只是在認真的生活,而我們教師就要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視線,來選擇生活化的教學(xué)方法、引導(dǎo)語言,使他們生活著,并學(xué)習(xí)著。怎樣才能走進幼兒的視線,尋找適合他們的生活化的教學(xué)方法和引導(dǎo)語言呢?關(guān)鍵是要關(guān)注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興趣,了解他們的需要。雖然每個幼兒都很關(guān)注生活,時時刻刻關(guān)注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具有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但是否所有的美的事物都能引起他們進一步的欣賞、表現(xiàn)的興趣呢?記得家長園地剛做好時,孩子們在沒有人提醒的情況下,自己發(fā)現(xiàn)了并不約而同的喊道:“好漂亮?!钡潎@完之后,無人問津了。當看到教室里掛起的喜洋洋吊飾時,他們也不約而同的喊道:“喜洋洋、喜洋洋!”“我喜歡?!辈⑦B著幾天談起“羊羊”的話題,“我有喜洋洋的衣服的”“我家里有美羊羊的”“我要叫媽媽買喜洋洋的褲子了”等等。為什么同樣是他們發(fā)現(xiàn)的美,卻延續(xù)的時間長短不同?因為這些羊羊形象經(jīng)常在他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電視節(jié)目中,玩具店中,宣傳畫中,漫畫書中……所以特別的敏感,引起他們的高度注意??梢姡ㄓ匈N近幼兒生活的,才能得到他們的加倍關(guān)注,引發(fā)他們的進一步探索和思考,我們教師唯有關(guān)注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要,才能尋找到能夠進入他們視線的,符合他們生活經(jīng)驗的教學(xué)內(nèi)容,和生活化的教學(xué)方法和引導(dǎo)語,從而激發(fā)學(xué)習(xí)的內(nèi)驅(qū)力,使他們生活著,并學(xué)習(xí)著。
講故事引發(fā)的思考(中班)
今天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象波波》,孩子們聽得很認真,通過故事孩子們懂得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惫适碌拇笾聝?nèi)容是:小象波波正在家里看電視,他看到一個廣告。廣告上說:“你身上有泥嗎?請不要洗掉,到我們這里來換香蕉”。小象看到了這則廣告非常興奮,因為他身上有許多的泥,于是小象就照著廣告中的地址找到了森林泥換香蕉公司。
森林泥換公司是老狐貍開的一家專門騙大象象牙的公司。他知道大象身上都會有很多泥,而且大象最喜歡吃的是香蕉,通過這個來騙取值錢的象牙。小象波波受騙了,幸虧象爸爸、象媽媽聽到了小象拉拉的呼喊聲,及時地來救小象,不然就會發(fā)生可怕的后果。
我們都知道孩子很喜歡做夢,很容易受騙。孩子用自己“淺顯”的眼光看待世事,單純地理解本來復(fù)雜、多元的世界。就像故事中的小象波波在電視上看到用泥巴換香蕉的廣告后,只是非常高興地往一個方向想:“我身上有這么多的泥巴,可以換許許多多的香蕉。”而沒有想想:森林里怎么會缺泥巴呢?
小象經(jīng)歷了這樣的事情以后,他懂得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只有用自己的勞動獲取的東西,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
講完故事后,我組織幼兒討論“我們應(yīng)該怎么來保護自己,使自己不上當受騙”,我還設(shè)定了幾個情節(jié),讓幼兒來說一說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孩子們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隨筆:排隊引發(fā)的思考
教育隨筆:排隊引發(fā)的思考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凈”?;蛘哒f:“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請保留此標記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后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xiàn)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yīng)該是半個心理學(xué)家?!贝藭r,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愛。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愿望的好方法。
一件小事引發(fā)的深思
自從幼兒園開展陽光體育鍛煉以來,每天都會拿出差不多兩小時的時間進行戶外拍球活動。每天戶外活動的音樂一響,我負責幫孩子穿外套,孫老師則給穿好外套的孩子分球,然后大家排隊去戶外。球放在一個大大的球筐里,每天,都是我們給孩子拿,給孩子分,孩子只管抱著球走就可以了。一天早上,孫老師帶隊出去后,我留在活動室里一邊備課,一邊等待晚來的孩子。可能是寫的太專心了,以至于迪迪來了我都沒發(fā)現(xiàn),當我一抬頭,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象出現(xiàn)了:迪迪蹲在球筐旁,兩手從球筐的欄桿里伸進去,抱著球一點一點向上挪,當球挪到球筐的頂端時,迪迪用一只手在欄桿里托住皮球,另一只手從上面抱住皮球,然后把皮球倚在球筐邊,再把下面那只手拿出來,兩只手抱住皮球。皮球就這樣取出來了!這一過程,足足有半分鐘,迪迪取得小心翼翼、全神貫注,我在一邊不禁深深地反思起來。一直以來,因為球筐太大太深的緣故,我和孫老師都認為,小班的孩子,是沒辦法取出來的,所以理所當然的我們應(yīng)為之代勞,如果不是今天早上親眼所見,不知道這種代勞還會到什么時候。孩子在取球的過程當中,又動手又動腦,該會有多么大的收獲!而這一過程,卻被我們無情的剝奪了。這只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還有多少的小事是我們至今仍在做卻還沒有意識到的,這真的值得我們?nèi)ド钏?。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直以來自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可是今天,我卻不由的反思: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就是愛嗎?母雞把小雞緊緊的護在懷里,老鷹卻把小鷹推出鷹巢,它們都有自己愛的理由,最終,小雞永遠只會在地里刨食,小鷹卻可以展翅翱翔,搏擊長空。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愛孩子,真的是一件值得我們深思的事。作者:劉鳳來源:萊州市金城鎮(zhèn)中心幼兒園
“小紅花”帶給我的思索
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種能讓孩子們接受,又能讓老師舒服的教育方式。中班的孩子潛意識里自尊心已經(jīng)相當?shù)膹姡貏e是對“小紅花”非常敏感,加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地心態(tài),大家對“小紅花”就尤為的重視。其實,這只是激勵孩子們的一種措施而已,每一次,看著孩子們對“小紅花”渴望的眼神,常常在思索,如何才能既保護了孩子幼小地心靈,又能起到激勵教育和提升的作用。
班上幾位性格內(nèi)向地孩子,平時不善于和老師交流,上課也很少發(fā)言,不是他(她)們不懂,而是出于害羞,為了激勵他(她)們主動交流的積極性和逐步改掉害羞心理。于是,到了每周五發(fā)“小紅花”的儀式上,我和孩子們討論后,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那就是,想要“小紅花”的幼兒,必須走上來告訴同伴們,你哪里棒了或者哪里進步了,所以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那怕只有點滴,都及時給以肯定。剛開始,活躍的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來講述自己的光輝史,內(nèi)向孩子們的那種欲言又止地神態(tài)令我不安。一個星期、兩個星期過去了,還在沉默著、較量著、堅持著,但我也絕不輕易心軟送上“小紅花”,否者就會功虧一簣,所有的努力就白費了。
這天,又到了爭取“小紅花”的日子,終于迎來了“撥開云霧的這一天”。看著同伴們額頭上閃亮的“小紅花”,樂有點心動了,在同伴的鼓勵聲中,教師眼神的注視中,樂終于站了起來,雖然靦腆,但步伐卻堅定地向我靠攏,手指撥弄著衣角,輕輕地告訴我“老師,我今天將熱氣球畫地很好,還展示在美工區(qū)”。樂終于貼上了“小紅花”,緊緊咬著嘴唇轉(zhuǎn)身地剎那間,我讀懂了她內(nèi)心的那份燦爛。
“小紅花”行動還在班中繼續(xù),這種激勵,這種措施,使得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肯定能力得到了一定得提升,自信心、賞識能力也得以發(fā)展,學(xué)會尋找閃光點。雖然我不敢說這種逼出來的方法,將來對孩子們有多大的影響,但至少現(xiàn)在我能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成就感,體驗到努力爭取的意義,這就夠了。
教育隨筆:一杯水引發(fā)的思考
張××是我班一個特別的孩子,因為患有先天性股骨頭發(fā)育不良,行動不方便,在生活、游戲上都需要我們照顧。走路時如果別人不小心碰到她,她就會身體失控摔倒,因此我經(jīng)常提醒我班孩子在活動游戲時不要碰到她,在生活上也盡量幫助照顧照顧。一年多來,我班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個習(xí)慣,走路時盡量避開她,活動游戲時幫助拿材料,喝水時幫助她接水等等,每當我看到孩子們?yōu)樗龅倪@一切,總有一股溫暖的暖流流進我心里,讓我心里覺得暖暖的。
前天課間,孩子們吃好餐點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衛(wèi)生間喝水。我在教室里照看著沒有吃好餐點的孩子。隱約間衛(wèi)生間傳來爭吵聲:“這個茶杯是我先拿到的?!薄笆俏蚁饶玫降摹?,另一個孩子說。我快步走到衛(wèi)生間,只見沈張玥和謝佳昊兩個人爭著拿一個杯子。“怎么回事?”我說?!包S老師,是我先拿到張××的茶杯的,”謝佳昊說?!笆俏蚁饶玫綇垺痢恋牟璞?。”沈張玥趕緊接過謝佳昊的話。看到這一切,不用說,又是為幫助張××拿茶杯接水這事爭吵。雖然是爭吵,但因為是幫助張××接水而引發(fā)的爭吵,我沒有責備他倆,反而被他倆的愛心感動。我輕輕地把兩個孩子叫到我身邊:“沈張玥,謝佳昊,你們幫助張××接水很好,說明你們是個有愛心的孩子,老師要為你們點贊,不過,為這事爭吵就不好了是不是呢?”兩個孩子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說:“這樣吧,你們倆商量一下,輪流給張××接水。”聽了我的建議,沈張玥對謝佳昊說:“謝佳昊,今天你幫助張××接水,明天輪到我可以嗎?”“好呀,”謝佳昊點點頭,拿起張××的杯子往茶桶走去。
培養(yǎng)幼兒愛心是幼兒早期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使幼兒從小就養(yǎng)成健康善良、富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品德和人格,更是幼教工作中的首要任務(wù),遠比單純教授知識更為重要和更有價值?!队變簣@指導(dǎo)綱要》與《3~6歲兒童學(xué)習(xí)與發(fā)展指南》中對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情感也有明確的要求:“身邊的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表示同情,看到別人有困難能主動關(guān)心并給予一定的幫助?!笨梢姀男∨囵B(yǎng)幼兒愛心的重要性。
我要謝謝張××的家長,當初選擇了我班,無形間也讓我班有了一個很好的隱性社會情感教育資源,就是讓張××和她的小伙伴們在園的每一天體驗并感受了愛與被愛。孩子們每天在這樣的實際情境中學(xué)會了了解張××的需要并給予了適當?shù)年P(guān)心和幫助,這種如同春雨“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經(jīng)過三年的集體生活,我班每個孩子都是善良,有愛心的人。
教育隨筆:由“沙發(fā)”引出的思考
通過一個上午的制作家具活動后,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集幼兒智慧且精致的家具作品。看:晶晶、姚瑤、陳乘風(fēng)合作的“衣柜”;小意、章會凌合作的“電視機”;王思奇、葉文睿、龔梁合作的“床”,都是有模有樣的。當我看到威威獨自制作的“沙發(fā)”時,我皺起了眉頭,不禁冒出了火:怎么那么難看的“沙發(fā)”,只見“沙發(fā)”上用剪刀戳了許多小洞,象個蜂窩```!
但我還是盡力使自己平靜下來,并問威威:“你怎么回想到把“沙發(fā)”做成這個樣子的呢?”
威威卻自豪地向我介紹了他的杰作:“我家里的沙發(fā)上面有許多個紐扣,我覺得這樣的沙發(fā)很漂亮,所以就把沙發(fā)做成這個樣子的``````!”
噢!我恍然大悟,原來威威的靈感來自他的生活經(jīng)驗!
幼兒所表現(xiàn)、所表達的一切都真實地反映了他們對生活中事物敏銳觀察以及對自己的親身感受!雖然,這樣的“沙發(fā)”并不美,但難道只有完成一件“美”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嗎?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