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區(qū)域活動小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幼兒中班區(qū)域活動方案 幼兒園中班區(qū)域活動方案 幼兒小故事中班的孩子已經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同伴間的交往能力也明顯增強,會有各自友好的小群體,也經常是幾個小群體在一起開展一些游戲活動和討論活動,所以在區(qū)域活動中,同伴間的相互合作的意識也有了積極性的上升。特別是男孩子,一向都是以活躍的群體出現在老師的面前,他們對趣味性較強的走迷宮和棋類特別的感興趣。以下是我班幾個男孩子參與活動的前后經過。
陶晨、宇辰、永暢是很要的小伙伴,他們經常在區(qū)域活動時結伴進入益智屋,一開始是討論走迷宮的事情,各自拿著一張迷宮圖看著走著,有時會討論一下,覺得沒有勁了就一起打打鬧鬧,因為我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游戲規(guī)則和方法,所以他們嘗試了自己的游戲方法,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就被其他的事情帶走了心思,他們有些漫無目的,但因為有好伙伴,所以游戲的興趣還是很高,我就在一旁沒有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看他們接下來會對其他什么事情感興趣。
有一天,班級的區(qū)角里拿來了幾張漂亮的報紙,上面有棋譜,陶晨第一個發(fā)現,課后,他就立即叫上了他的好伙伴,他們就在區(qū)角里翻弄起了這張報紙,討論著:“這個棋譜我見過?!薄拔乙惨娺^,我還知道是怎么玩的。你看”正當陶晨拿起報紙準備比劃時,老師敲小鈴了,上課的時間到了,我看見他們幾個小伙伴的眼神在上課之前還停留在那個角落里,肯定是好奇心在驅使。于是我覺得自己有必要抓住機會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了。
這周三的區(qū)域活動開始了,我有意地把他們安排在了有棋譜的區(qū)域里,他們也強烈的表示出了自己的這個愿望?;顒娱_始了,他們把這張報紙拿出來放在桌上,很愛惜的鋪平了,陶晨是很有號召力的,他是這幾個孩子里的頭“玩這個是要骰子的?!笨墒撬矝]有頭緒,到底應該拿怎么玩,只是在那里比劃著,其他幾個孩子就在一旁看,因為他們沒有找到骰子,我就提醒了他們:“區(qū)角里不是有瓶蓋嗎?”宇辰很快的拿來了瓶蓋當骰子,我再一次提醒“你們不是玩過石頭剪刀布嗎?”于是陶晨命令到:“我先和永暢玩,你們看著。”于是游戲開始了,他們選定了一個起點,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出了輸贏,陶晨頭腦很靈活,一下就知道了輸贏的方式,而永暢的反應比較慢一點,可贏了到底走多少呢,他們商量著,“就走一格吧?!薄白咭桓窈苈模邇筛癜??!薄斑€是走一格,你看,路很短的?!庇谑菦Q定了走一格,兩個輪回后,遇到了他們伸出來的是一樣的,“這樣走嗎?”我搖搖頭,表示他們可以繼續(xù)往前,第一輪的游戲在我的帶領下走到了終點,旁邊看的孩子就有些躍躍欲試了,但又顯得不夠自信,我就說:“你們看,石頭碰剪刀,剪刀肯定輸了,剪刀剪步,布就碎了,而布卻能包石頭,如果一樣就再來一次。明白了嗎?”孩子們點點頭,于是游戲繼續(xù)以緩慢的速度開始了,我就離開了。
這次活動后,帶動了其他孩子,有更多的孩子參與了進來,而最先玩的那幾個又在討論著換一個規(guī)則玩是否更有意思,我想這會帶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更會以他們群體合作的智慧來豐富他們的游戲內容,提高區(qū)域活動的學習和游戲價值,正因為孩子們有了這樣濃厚的興趣,我的指導才有如此好的效果,而介入的藝術便是教師要有敏銳的目光發(fā)現并抓住孩子的這個興趣點,及時和適時的介入,孩子有了想要學習的東西,又有了老師給予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自己去建構知識,孩子都是很聰明,就看老師如何引導。所以指導區(qū)域活動的關鍵是老師要善于及時發(fā)現,善于適時介入,善于正確指導。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區(qū)域中的故事
每天的區(qū)域活動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時光,今天依然如此,你看軒軒和若惜小朋友在美工區(qū)用毛線和火柴棍擺造型。她們兩個分工合作,一個粘毛線,一個粘火柴棍。開始在粘的時候總是粘不住,特別是火柴棍子很難固定住。這時,兩個孩子在商量,怎么樣才能固定呢?若惜小朋友拿來了雙面膠,她們粘了一半時,將畫豎拿時又掉下了。兩個孩子有點失去興趣了,粘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每次都是失敗。這時,軒軒小朋友走來了,她問老師:“老師,你還有膠水嗎?我們的膠水總粘不住,要掉下來的?!遍_始,我以為雙面膠可以粘住的,后來想起了,用白膠來試一試。我將白膠拿來給兩個孩子,并且告訴她們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在老師的幫助下,這兩個孩子用毛線和火柴棍造型,拼出太陽,用毛線拼出了一個小姑娘拿著五彩氣球。孩子很得意,很有成就感。
這兩個孩子的操作材料是剛投放進去了,因為材料的新穎,引起了小朋友的參與興趣?;鸩窆骱途€繩一樣都是線狀的材料,雖然它不能制作曲線,但可以輕易擺出造型,這也給孩子的提供了展開想象的空間。兩個孩子在操作過程中,開始遇到了困難,但是并沒有放棄,而是懂得向老師求助,這就也意味著她們有了解決困難的意識。兩個人的合作促使作品能夠較好地表現出來。
兩個孩子并沒有因為多次的失敗而對這個件事情失去興趣,所以我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等待孩子們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之后,我給予的鼓勵和肯定。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的,適時地等待也是一種方式。
小班區(qū)域活動
一、為幼兒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
年段老師在為幼兒創(chuàng)設操作材料的過程中能樹立"以兒童為本,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兒童觀和教育觀,為幼兒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重在支持幼兒自主活動、主動探索、操作和充分體驗,調動與激勵幼兒在與環(huán)境的不斷積極、主動的相互作用中獲得主動、有效的發(fā)展。比如:小二班的插花玩具操作性強,先是毛根插入吸管成一枝花,再把吸管插入洞洞,成一束花,發(fā)展的孩子精細動作,又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性;小五班語言區(qū)的玩具店,創(chuàng)設玩具店環(huán)境,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小四班語言區(qū)的水果超市和蔬菜超市,投放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讓孩子們一個買一個賣,激發(fā)了幼兒交談的興趣等等。
二、充分發(fā)揮了區(qū)域活動的實效性。
區(qū)域活動是主題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老師們通過觀察、傾聽和詢問,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關注點,不斷融入有價值的內容,引導幼兒積極主動而有效地學習。如:小三班美術區(qū)利用“三八節(jié)”手工制作剩下的廢舊材料讓孩子們進行撕貼裝飾,作品效果好又環(huán)保;小六班幼兒非常喜歡表演,老師在表演區(qū)投放了各種形象多樣的服裝讓孩子們裝扮自己隨著音樂表演;小一班的主題是《玩具總動員》,玩具是孩子們的最愛,老師在各個區(qū)融入了主題內容,激發(fā)孩子們的活動興趣等等。
三、需整改之處:
1.建構區(qū)很多班主題創(chuàng)設沒有更換,材料沒有更新。
2.表演區(qū)幼兒表演的劇目體現不明顯,幼兒的活動表現體現老師的指導不到位。
3.在區(qū)域指導上,各班要重點關注自己班級的薄弱項及孩子能力的差異,同時鼓勵孩子在各個區(qū)域中多說,幫助幼兒產生說話的對象。
4.各班要重視區(qū)域游戲結束后的談話及新玩具的介紹,有針對性的開展活動。
5.小一班美術區(qū)的《吹泡泡》幼兒并不能將泡泡吹出來,建議重新調整顏料,同時活動前老師要進行測試,保證幼兒順利游戲;小二班幼兒拿剪刀的不夠熟練、正確,建議平時教學活動中多加滲透練習剪刀;小三班益智區(qū)的六面立體拼圖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太難建議換成單面拼圖;益智區(qū)的《夾夾子》,夾子上的數字太小,幼兒不容易看,建議換成按數字夾;小四班美術區(qū)的《糖葫蘆》棍子太粗建議換成燒烤的棍子;益智區(qū)的毛毛蟲、花瓶太單一,可投放多種形狀的玩具,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小五班動手操作區(qū)《裝飾衣服》建議增加湯匙、珠子,增加游戲的玩法;小六班語言區(qū)的《摸箱》,家的圖片不夠清晰、大氣。益智區(qū)的《串珠子》建議提供任務卡,增強幼兒活動的目的性。
區(qū)域故事——溫馨家園活動
在今天的區(qū)域活動中,進入溫馨家園重點觀察的孩子是多多。溫馨家園全面改革過,增添了很多新的材料,環(huán)境也重新創(chuàng)設了,孩子們對到這個區(qū)域活動的欲望都非常強烈。在活動前和孩子們講解了在這個區(qū)域可以進行的玩法,例如分角色的示范。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選擇到溫馨家園活動的孩子一到里面后就開始搶自己喜歡玩的材料,把剛講的玩法分配角色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了,看得出來,他們更感興趣和喜歡的是那套新的廚具和那些新增添的蔬菜水果,這對她們來說是新鮮有趣的。多多是個男孩子,多多在知道溫馨家園里知道要照顧娃娃,但是他沒有過多地用其他方法照顧,而是一直抱著娃娃,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照顧娃娃,可以做些什么事,于是我走過去和多多進行了交流。我問:“多多,你在干什么呀?”多多說:“我在照顧寶寶??!”我說:“恩,寶寶在你懷里一定很溫暖。那如果他餓了呢?”多多想了想,說:“我可以給他吃東西??!”我繼續(xù)問:“那給他吃什么呢?”多多聽了,走到溫馨家園的柜子旁開始尋找,他拿起一個奶瓶,開心地說:“我可以給他喂奶喝??!”旁邊的蕊蕊看了多多的舉動,覺得很有趣,也去抱個娃娃,開始喂奶,兩個人還慢慢地幫娃娃開始換衣服,一起愉快地玩兒起來了。
在剛開始的活動中,多多只知道單一的抱孩子,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似乎沒有其他的想法。多多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因為他的社會性意識還比較薄弱,生活經驗也比較欠缺,他雖然知道要干什么,但是卻不知道到底應該怎么做。這時候,老師以角色的身份進入,引導帶領孩子們進行游戲,這樣在和孩子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引發(fā)孩子的思考,孩子的生活經驗也會逐漸加強了。
區(qū)域小故事:小醫(yī)院
區(qū)角活動時間到了,鄭欣怡、李可馨、房子涵、文汐萌四位小朋友進入了小醫(yī)院區(qū)角玩。鄭欣怡做“醫(yī)生”、李可馨做“護士”、房子涵做“病人”、文汐萌在“藥房”當會計,穿好衣服后,孩子們就開始了。作為“病人”的房子涵小朋友拿著自己的存折,走到取錢的地方,蹲下來取錢,打開存折一看,存折里面就只剩下一元錢了,房子涵在取錢的地方站了一會兒,走過來對我說:“胡老師,我的存折里只有一元錢了,不能看病了,怎么辦呢?”我說:“你再想想辦法,能不能從別人那里得到一些幫助?!狈孔雍f:“有辦法了,我可以先借別人的用一用嗎?”“可以的,但是,借了別人的東西要還的哦!”房子涵點了點頭。于是去找可馨了,可馨點了點頭拿給了涵涵,涵涵有了“錢”就去“看病”了。時間差不多了,藥房里的“會計”文汐萌開始發(fā)放工資了,鄭欣怡、李可馨、還有“會計”自己都發(fā)到了工資,涵涵嘴里說著:“我還是沒有錢花,也沒有辦法還可馨的錢了,怎么辦?”這時候,幾個小伙伴低著頭不說話…..過了一會兒,可馨說:“涵涵,要不然下一次咱們交換吧,我來做病人,你做護士,這樣你也可以賺到錢了?!焙α诵φf:“好?!?/p>
這學期我又新進了一個班大三班,這個大三班跟我真的很有緣,剛畢業(yè)了一群大三班的孩子們,這次我又榮幸的分配進了一個大三班,一開學,孩子們看見我就會叫我"阿姨早”、"阿姨好”的,可是不知什么時候,他們就對我改口了,叫我"小苗阿姨早”"小苗阿姨好”了。這個稱呼似乎對我有了一種親切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我發(fā)覺他們真的很可愛。
一個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說說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中的一份子,我愛和孩子們在一起。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總會問我:“小苗阿姨,今天吃啥好吃的啦?”然后我會告訴孩子們這天吃的菜對身體的好處,鼓勵他們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里特高興。對于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孩子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
我發(fā)現,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我現在已經是他們的朋友了,跟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我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區(qū)域活動故事:好玩的手表
區(qū)域活動時間到了,你來到了美工區(qū)進行活動。首先你非常細致的觀察了一遍區(qū)域材料,最終選擇了一份制作“手表”的活動材料。然后你坐在座位上開始了制作。你非常認真的用剪刀分別剪下了“表帶”和“表盤”,分別把它們整齊的放在一遍。你又拿來了固體膠水,先把“表帶”的兩端粘在一起,成一個圓環(huán);然后在“表盤”上圖上膠水,粘到“表帶”上面,用手反復的輕輕拍了拍,使表盤牢固的粘在表帶上。于是你小心翼翼的把做好的手表帶在自己的手上,嘴上露出了成功后的微笑。
在這里我看到發(fā)生了怎么樣的學習?
在整個制作的過程中,你一如既往的認真、投入,非常耐心的完成了手表的制作。發(fā)現你是個做事情非常認真的孩子,有非常好的耐心和恒心。另外你在制作的時候每個制作的環(huán)節(jié)都十分的有條理,井然有序。又發(fā)現你還是個做事情非常有條理的孩子,邏輯能力比較強。最后發(fā)現你的剪紙也非常的平整,干凈,還發(fā)現了你是個心靈手巧,動手能力很強的孩子。
機會和可能性。
今天你制作的整體表現是非常的棒的,你在制作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制作的成功的樂趣。那么在今后的制作活動中,你一定能夠積極的開動腦經,制作出許多不一樣的,自己創(chuàng)造的作品!
區(qū)域活動學習故事:水果拼盤
區(qū)域時間到了,孩子們自主地選擇區(qū)域玩開了。陳燁楓和盛智敏2位小朋友選擇了水果吧區(qū)域。陳燁楓穿戴好服飾后拿了一個蘋果直接進入盥洗室,打開水龍頭將蘋果在水下洗來洗去,洗好蘋果后甩甩蘋果上的水滴回到水果吧,拿來一個空盤子將蘋果放在里面,再從柜子里取出切板和刨皮工具再次進入盥洗室清洗。陳燁楓出來后對盛智敏說:“你需要什么水果自己拿?!薄八匆幌吹闹绬??”盛智敏馬上回應道:“好的,我也要蘋果?!?/p>
盛智敏洗完蘋果出來后直接站在陳燁楓的旁邊看著陳燁楓刨皮,陳燁楓的蘋果皮很快就刨完了,停了刨皮工具一手拿住蘋果想把刨好的蘋果從工具里拔出來,臉都漲的紅紅的,蘋果還是一動不動。陳燁楓大聲喊到:“老師快來幫幫我?”我聞聲趕來,看看工具、看看蘋果,自言自語地邊說邊做:“呀!這里有個開關,一推蘋果就出來了?!标悷顥鞲f:“哦!我知道了!”
陳燁楓把蘋果放到切板上,拿來切刀開始對蘋果分割。盛智敏看到刨皮工具空出來了,馬上把自己的蘋果插入工具上,小心翼翼地轉動起來,一轉動蘋果上的皮一層一層的出來了,抬頭看看我、再低頭看看蘋果,臉角微微上翹。
在這里我看到了:
從區(qū)域水果吧里看到,陳燁楓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很強,而且他的調理性也不錯,知道先做什么事再做什么事。盛智敏小朋友的自理能力相對比較弱,但是她能看別人做,自己就學著做,沒有退縮沒有放棄。
機會和可能:在今后的活動中,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們有相互學習的機會,在合作中玩,在玩中學。
區(qū)域故事:變動的座位
在我們的生活操作區(qū)內投放了新材料“瓜子”,孩子們爭相進入,自由選擇喜歡的瓜子。此時老師將作為呈斜線式排列,幼兒依照點子的方位,兩兩相對各居一方,互不干擾靜靜的學著剝瓜子,有滋有味的吃著瓜子。
約兩周后,昊昊來到了操作區(qū)剝瓜子吃,吃著吃著,他站起來與對面的妙妙打招呼:“妙妙,你吃的是什么瓜子???”“我吃的是香瓜子,你呢?”“我吃的是西瓜子,我們換著吃好嗎?”教師發(fā)現孩子在游戲中出現了交往傾向,立即把位置改變了。孩子們并排坐著邊吃邊聊,同伴間親熱了許多。
又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吃瓜子的活動狀態(tài)有了不同的變化。開朗的曦曦喜歡一邊吃,一邊做小老師教別人;活潑的彤彤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比賽吃瓜子,內向的貓貓雖然與同伴交流不多,可是他喜歡邊吃邊看著小朋友,偶爾還會和同伴交換瓜子。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選擇不同的位置。
在不同的游戲階段,座位排列的呈現規(guī)則是不同的,斜線式重在秩序,幫助大家了解材料的特點和操作方法,避免爭搶,并列式便于幼兒同伴間相互照應和模仿。夾角式意在引導幼兒互動比較,互動補充。
中班區(qū)域活動隨筆:棋類區(qū)
今天的棋類區(qū)有兩組小朋友在玩。我看到李緒偉先到,他一直在等待另外一個小朋友來,東張西望的。過一會,章宇辰來到。他就和章宇辰一起下起飛行棋來。我看到他們兩人一開始的時候好長時間沒有下起來。他們一直在說話,好像在爭論到底怎么下。尤其是李緒偉,好像說了很多話。但是聽起來好像說的都是跟下棋有關的話。
他們爭論著骰子怎么拋,拋到的數字怎么走棋子,棋子怎么走,拋到6怎么辦,走的線路是怎么樣的等等。
我們在玩區(qū)域活動的時候,經常會注重玩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般情況下,就是玩,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然后邊玩邊解決。
像這樣的玩之前先來討論的情況很少。而且他們是針對下棋的方法和規(guī)則來討論的更少。
這種現象是一種難得的好現象。因為我們在玩一種游戲之前,經常需要達到共識,對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等大家都認識一致時,游戲才能正常運轉起來。
針對這個情況,我覺得可以把這種現象進行發(fā)揚。我們在區(qū)域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對游戲的規(guī)則進行討論,交流。這種討論和交流可以幫助孩子對游戲的更加明確,兩個人的認識可以達到一致,對順利地完成游戲是非常有幫助的。
區(qū)域活動中許多游戲都需要這樣的交流與溝通。這也是幼兒提高游戲能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