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哭,再哭我就打妖妖靈!”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幼兒園優(yōu)質(zhì)語言說課稿哭和笑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你很特別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當了媽,最怕的事情——孩子哭
我們?yōu)槭裁春ε潞⒆涌??大概采訪了幾位媽媽,她們給出的反饋是:n4507.cn
1.哭,讓我很煩s了,抓狂……
2.哭,對孩子身體不好;
3.哭,是無能的表現(xiàn);
4.沒有原因,哭就是不好的事情,讓人感覺不爽。
所以,當孩子哭時,我們時常無條件制止,“憋住,不許哭!”
前段時間,有位奇葩的爸爸,因忍受不了孩子半夜哭鬧,為發(fā)泄,一月內(nèi)報警225次。這不禁讓我們腦補畫面,這孩子的哭聲該有多催命啊,爸爸忍無可忍,選擇這樣奇葩的方式宣泄自己的煩躁的情緒。
孩子,我為啥討厭你哭?
在傳統(tǒng)觀念里,只有遇到了不好的事情,才會哭。所以,我們排斥哭這種行為,認為它是不好的,不積極的。
當孩子哇啦哇啦收拾不住的時候,你會感覺無法控制自己面對孩子哭的焦慮情緒。
德國心理學家卡蘿拉·舒斯特認為“其實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币灿腥苏J為,大人不喜歡孩子哭,是大人無能的表現(xiàn),因為自己沒辦法處理好孩子情緒,所以才排斥。這個說法,雖然我們極不愿意聽到,但還是有些許道理的。
童憶成長專家稱:哭,和笑一樣,是孩子正常的情緒表現(xiàn),從孩子成長角度來說,允許孩子哭,比逗孩子笑更重要。
哭,真的沒有理由?!
孩子聲淚俱下,哭得驚天地泣鬼神,完全哄不住啊。
大人往往一臉蒙圈,你這是哭啥呢,哭啥呢?所以,我們總是get不到孩子的“哭點”,哭,也得給個充分的理由啊!
但,對于孩子來說,哭,真的沒有理由,俗話說“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或許就是簡單的情感宣泄,或許孩子認為媽媽是一個安全的所在,意味著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孩子小的時候,非常需要媽媽在他們不開心的時候,幫助他們、甚至吸收他們的負面情緒,有耐心的媽媽,是孩子真正的“心靈港灣”。
被小朋友碰了一下,哭;
沒有買玩具,哭;
玩游戲輸了,哭;
不會穿衣服,哭;
起床晚了,哭;
……
這些都是什么理由?大人完全掌握不住節(jié)奏啊~
育兒書上說,我們要接納孩子情緒,當孩子哭鬧時,我們抱抱、摟摟,給予足夠的情感撫慰,可是,我都做了啊,為什么孩子還是無休止地哭?
童憶專家提醒,接納孩子哭,并不意味著可以滿足孩子一切要求。
有些哭聲里,藏著威脅
“別哭了,不哭了媽媽就給你買!”
“不哭,媽媽就答應你!”
爸爸媽媽們要善于分辨哪些哭確實是孩子情感的需要,哪些哭真的是作為要挾的利器。
如果孩子哭完,爸爸媽媽立馬答應孩子的條件,那么下面的n次,孩子依然會用哭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那要怎么做?
1. 寶寶別哭,要堅強(否定情緒)
2. 煩死了,別哭了(厭惡、反感)
3. 再哭就不管你了(威脅)
4. 哭啥,哭能解決問題么?(埋怨)
5. 看看人家,就你愛哭(打擊自尊)
6. 吃顆糖不哭了~(轉(zhuǎn)移注意力)
以上方法都不可取,對照一下,你時常用嗎?
換一種語氣和方式,你可能會得到一個正面積極的結(jié)果:
1. 認可孩子感受與情緒,不去否定情緒(我知道這件事讓你很難過,所以你才哭)。
2. 引導孩子認知情緒(例如,難過、害怕、委屈、憤怒等等);
3. 嘗試讓孩子說出來(你能告訴媽媽,你為什么哭嗎?)
4.共同協(xié)商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心情有轉(zhuǎn)變(玩具今天不能買,但是我們可以協(xié)商一下,怎樣能讓你開心起來)。
我們允許孩子哭,但是,不能因為孩子的哭而縱容孩子,更不能給孩子許諾,一哭就答應給孩子買買買,這樣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孩子發(fā)現(xiàn),哭能換來這么多“好處”,以后,更會頻頻使用。
學齡前的孩子情緒外露,愛哭愛笑,這是正常的情緒發(fā)展特點,作為爸爸媽媽,對于孩子的“負面情緒”一方面不能強制的“堵”,另一方面也要學著用積極的方式鼓勵孩子表達情緒,繼而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一種成長過程。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想哭就哭吧,媽媽愛你
陽陽愛笑,也愛哭。笑時很燦爛,哭時則很讓人心疼。她不是那種扯著嗓門的大哭,而是哼哼嘰嘰地哭,委委屈屈地抽泣?;蚴茄廴ο燃t,嘴角下撇,眼淚吧嗒吧嗒無聲落下,任是誰看了都會心疼,憐惜之心頓起。
近來陽陽似乎越來越愛哭了,常常為了一點子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就發(fā)脾氣哭鬧,強烈地表達她的不滿。老公對此很不理解,有時就不耐煩,對我說:“別理她,她現(xiàn)在越來越愛哭了?!蔽液苁遣灰詾槿?,哭又不是什么壞事情,這是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她不過是一個三歲半的孩子,難道你希望她小小的年紀就壓抑自己么?
我們成人在生活中有了痛苦和快樂都會跟別人分享,如果把痛苦壓在心里,就象一座沒有爆發(fā)的活火山一樣,遲早會爆發(fā)。一旦爆發(fā),那種力量就是毀滅性的,它可能把你自己摧毀,也可能把別人摧毀。而當你與別人分享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靈是平靜的,而心靈的平靜是一切幸福和快樂的根本保證。
陽陽的哭,一部分是表達她的不滿和委屈,更多的則是在撒嬌,期望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愛撫。特別是在最親近的人面前,這種需求和表達就更多更強烈。
想哭就哭吧,且不說她哭的有沒有道理,要求是否合理,先讓她將這份委屈和不滿充份發(fā)泄完,再做理論。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厲聲呵斥,或是表現(xiàn)出不耐煩,那樣只會加劇孩子的哭鬧,使得孩子更加傷心。只需平心靜氣地等她哭夠了,不再想哭了,再來和她講道理。
我發(fā)現(xiàn)每次陽陽又無端挑剔、找茬哭鬧時,只需靜靜地看著她,等她哭上三五分鐘,然后伸開雙臂,對她說,“過來,寶貝兒,媽媽愛你。”她就會投入我的懷抱,將臉貼在我的脖頸處停止了哭泣,而將為什么哭泣忘得一干二凈。
“媽媽愛你”是一句魔咒,屢試不爽。很多時候,陽陽犯擰,倔著勁不聽話時,只需一句溫和的“媽媽愛你”,再加上一個擁抱,她就繳械投降了。
其實孩子要求的并不多,她只是想要一句溫暖的話語,想要一個慈愛的眼神,想要一個熱情的擁抱,想要一個愛著她的心靈。
想哭就哭吧,媽媽愛你。
寶寶,不可以再哭了
為了讓寶寶盡快拜托(baituo)初入園的抗拒行為,盡快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父母除了要與寶寶多溝通,還可以多和老師交流(jiaoliu),再利用(liyong)一些方法(fangfa),相信(xiangxin)可以有效(youxiao)減少(jianshao)寶寶哭鬧情形的產(chǎn)生,讓寶寶在愉快(yukuai)的心情中度過(duguo)幼兒園的生活。
1、事先(shixian)熟悉
寶寶有時候是因為不適應新環(huán)境才哭的,所以在把寶寶送倒幼兒園之前,應該先帶寶寶去參觀(canguan)幼兒園,或者經(jīng)常帶寶寶到公共場合(changhe)和其他的小寶寶一起(yiqi)玩耍(wanshua),讓寶寶完成心(chengxin)理上的過渡,這樣寶寶上幼兒園后,才不會因為不適應而哭鬧。
2、建立安全感
剛開始帶寶寶到幼兒園時,當你準備(zhunbei)離開(likai)時,一定(yiding)要先和寶寶告別(gaobie),告訴(gaosu)寶寶等到他放學時再來接他,讓寶寶有很好的期待(qidai)。若寶寶不停地哭鬧,請盡量安撫他。另外,將寶寶日常的生活情形和寶寶的一些固定習慣告訴老師,這樣萬一寶寶在幼兒園哭鬧老師也能更好地安撫他。平時(pingshi)多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狀況(zhuangkuang),適時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
3、親密(qinmi)接觸
當寶寶因為不愿意(yuanyi)進入幼兒園而出現(xiàn)哭鬧或不安的情緒時,可以和寶寶進行(jinxing)親密的接觸,抱抱寶寶,親親寶寶,讓寶寶覺得安心,自然(ziran)可以減少他哭鬧的情形。
4、轉(zhuǎn)移注意(zhuyi)力
一開始接觸新的事物時,有些寶寶會出現(xiàn)急躁(jizao)、害怕等種種負向的情緒反應,這個時候,可以利用一些方式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建議父母可以替寶寶準備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物品讓寶寶帶到幼兒園,當寶寶出現(xiàn)哭鬧的行為時,這些東西可以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安撫他的情緒。
5、滿足要求
有些寶寶哭鬧是因為肚子餓,或是想要一些東西,而沒有人滿足他才哭鬧的。不要寶寶一哭就馬上(mashang)責怪(zeguai)他,了解寶寶的需求,適當(shidang)地滿足他的愿望(yuanwang),可以減少寶寶哭鬧的情形。
結(jié)語
其實只要照顧者多注意觀察(guancha)寶寶的性格(xingge)和生活習慣,給予正確(zhengque)的指導(zhidao),寶寶在幼兒園哭鬧的情形會越來越少,漸漸(jianjian)恢復(huifu)歡聲笑語。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我的哥哥非常愛他的女兒,每天都竭盡全力讓女兒感到快樂。
比如說給女兒大筆的零花錢讓她隨心所欲地購物,或是在女兒生日的時候邀請最有名的雜技團上門演出……哥哥的女兒才八歲,所有人都覺得她是一個真正的小公主,她的童年是幸福和快樂的。
但是我卻不以為然,甚至為孩子的未來憂心:孩子真的快樂嗎?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幸福感和滿足感混淆。
比如說,當孩子有了想要的東西,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失望,都會盡量滿足,但對孩子而言,他們只是擁有了自己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感到自己的基本需求被滿足,這和感到幸福快樂是不一樣的。
我明白父母去哄孩子是想保護孩子,讓孩子認為世界是美好的,父母不希望孩子早早地遭受痛苦和挫折。
但是如果沒有不幸作為對比,如果不懂得什么是悲傷、難過、失望和委屈,孩子又怎么會明白什么才是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呢?
臨床心理學家勞拉·馬卡姆(LauraMarkham)認為,幸福感不是哄出來的。
有的父母以為避免孩子遭受不幸就是在給孩子幸福,但事實上,如果孩子在兒時沒有經(jīng)受過一些負面情緒,那么孩子的認知功能將不能正常發(fā)育,"幸福"的定義對孩子而言將更加模糊。
因此勞拉建議,父母不應該總是去哄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去犯錯,讓孩子經(jīng)歷失望,讓孩子感受悲傷……
當孩子體驗過足夠多的感情的時候,孩子就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快樂,明白怎樣才能爭取到自己的幸福。
父母想要給孩子幸福和快樂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應該明白,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苦難和悲傷也是必要的。
所以,不要光做一個哄孩子的父母,而是要做一個懂孩子的父母,真正去回應孩子的感情,而不是滿足孩子的需求。
幼兒園觀察記錄:小宇不再哭
觀察對象:浩宇小朋友
觀察背景:早上入園時
觀察記錄:洪英
觀察實錄:
周一的早上,小宇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來到了幼兒園,到了班里,仍在爸爸懷里哭鬧著,不愿意下來……怎么給他講道理,他還是不聽,于是,老師請浩宇的父母迅速離園。他父母離開后,老師,抱抱小宇,安慰了他幾句,他坐下了,不哭了。
教師評析:
據(jù)介紹,一天早上小宇因為要大便,耽誤了時間,就沒送他來園。后來,小宇只要不想來幼兒園,早上家長送他出門時,他就找借口說要“大便”……幾次都這樣過去了。加上小宇的父親前段時間休假,帶孩子出去玩耍,孩子也一直沒來上幼兒園,所以今天家長送他入園時,他更是哭鬧不已……
措施:
1、 家長要及時將孩子在家中的表現(xiàn)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共同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對癥下藥,進行教育。
2、 如果孩子有情緒,教師與家長要及時與孩子談心,當老師知道孩子的情況后,我們每天都與他更多地交流,關懷、鼓勵,讓幼兒感覺到老師的愛,同時,我還采用了“拉拉勾”的方法,告訴浩宇“老師喜歡你,你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一百年不許變?!?/p>
3、 家長要每天堅持送孩子入園,幫助幼兒養(yǎng)成天天上幼兒園的好習慣。
教育效果:
經(jīng)過2、3天的交流溝通,現(xiàn)在,浩宇小朋友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
媽媽不再帶你打疫苗
寶寶,很抱歉,母親不能帶你去打疫苗了。當你長大后,母親會告訴你為什么?
去年的三聚氰胺奶粉,讓母親決定不相信任何的奶粉和蒙牛伊利牛奶,因為商人沒有良心,所以,母親天天給你打散牛奶,天天給你熬奶喝,畢竟,那個養(yǎng)牛奶的是附近的鄰居,知根知底,母親也安心。
可是,今年的疫苗,母親決定不給你打了,為什么呢,今天在騰訊新聞上,看到疫苗讓山西的近百個兒童死亡和癱瘓的新聞,母親的心很寒冷,對這個國家的監(jiān)督體制很寒冷,那些死亡和癱瘓的寶寶何其無辜,何其無辜。
母親在想,那些本來健康的寶寶,因為打一個疫苗,造成終身殘疾,對這個家庭,對父母,特別是對以后長大的寶寶,該怎么解釋,后悔兩個字怎么說,恨疫苗該怎么說。
母親在想,那些本來健康的寶寶,因為打一個疫苗,而死亡的事實,對父母來說有多么的恨呢。
母親也是個有寶寶的人了,理解那些父母的心理,將心比心,所以,寶寶,請原諒,母親以后不帶你去打疫苗了,因為母親不能拿你的生命當玩笑,因為母親后悔不起。所以,請原諒母親的自私。
你打罵了孩子,還不許他哭!
孩子真的犯錯了,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一定不是打或罵,而是反思一下:“子不教,誰之過?”
某日,母親告訴我一件事。老家隔壁鄰居楊某的兒媳婦,全職在家?guī)蓿ㄍ薏挪坏?周歲),一天到晚都是打罵孩子的聲音,和孩子絕望的哭聲,有時候半夜里都能聽到孩子在大哭,而楊某的兒媳婦卻還在破口大罵……聽到最多的一句就是:“你犯錯了就是找打,不許哭,聽見沒?!”
母親常常對我感嘆,不同的母親,育兒的思維方式相差竟如此懸殊。
而在我眼里,也許實情是這樣的:“他們知道打小孩不對,但就是打”-------因為他們不成熟,他們失望和憤怒,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于是,他們用攻擊行為釋放自己的壓力。
哭,是人類生理情緒的一種表達或表露,亦是人類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抟话愣x為由于痛苦或委屈而流淚出聲,哭出的淚水是應該包含人的主觀情感。
你打了孩子,還不許他哭。這是2B行為嗎?
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在愛的包圍下才能健康成長,而最需要的,便是母愛。一旦愛的環(huán)境缺失,對于孩子來說,他受傷害的不僅是他的心靈,他的身體也將備受痛苦。而這個楊某的兒媳婦口中的“犯錯”,卻僅僅只是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不小心弄臟了地板,不小心把大人的手機、手表摔碎了……真的想當面問一下這位媽媽:當你用“打罵”作為懲罰孩子的唯一方式,你是否聽到了孩子心碎的聲音呢?你是否意識到,你正在親手瓦解孩子對你無條件的信任和愛。當孩子的內(nèi)心對你產(chǎn)生了隔閡,再想彌補也許就晚了。
子不教,誰之過?
換個角度來說,即便是孩子真的犯錯了,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一定不是打或罵,而是反思一下:“子不教,誰之過?”
言傳不如身教。
某日,兒子在走進廚房時,看到消毒柜有點打開,便用腳直接把它踢進去了。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行為,引起了我的震驚。天吶,這不是翻版的我嗎?我經(jīng)常會在洗完碗后,懶的再俯身,便用腳隨意的將消毒柜的門輕輕踢進去??晌覐奈匆庾R到,兒子將我的一言一行都看在了眼里,并不自覺地將這些視為“學習的榜樣”。我隨即問兒子:“寶貝,你為什么用腳去踢那個消毒柜的門呢?”兒子天真的回答道:“媽媽,因為我想幫你關關好呀,你不是一直“用腳去關”這個消毒柜的門嗎?”我瞬間無語,一心想挖個地洞鉆下去消失3分鐘。
所以,你平時給他講再多的大道理,還不如優(yōu)化一下自身的言談舉止。作為父母,自律是育兒的前提。沒有自律原則作為后盾的管教,不會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沒有自律原則的父母,也無法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威信。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你就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驚人的。且,他們最喜歡模仿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
除此之外,父母的愛至關重要。評判一個家庭在育兒路上最重要的標準,并不完全是社會人脈或擁有的財富值,而是愛。暴發(fā)戶的家庭,如果僅僅不差錢,卻差思想,差教養(yǎng),也未必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反之,貧窮的家庭,家里卻充滿了愛的氣息,同樣可以培養(yǎng)出一個全才。
我還記得在我初中時期,我們班每次考試永遠第一的那個男同學,父親幼年便離開了,全靠母親一個人賣蔬菜為生,供他讀書??墒呛髞恚俏覀儼辔ㄒ灰粋€考入北大的學生,如今早已成功華麗轉(zhuǎn)身為成功人士。他的成功秘籍是什么?我們并不能說的很清楚,也許是勤奮,也許是天資過人。但他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愛,是他那善良,上進,開朗的母親,用身體力行告訴他:要做一個陽光、努力、自信、熱愛生活的人。當一切水到渠成,成功只是順帶的事。
這個時代,早已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時代了。如果孩子從幼年起就能享受父母無條件卻有理智的愛,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根基堅固的自信也會讓他們鼓足勇氣,勇敢地戰(zhàn)勝困難,而不是自暴自棄。
你這樣夸孩子,他就不會再努力!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多夸孩子,所謂“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理念當然沒錯,但在具體的操作中,夸什么、怎么夸其實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如果運用不得法,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一、孩子不能這樣夸經(jīng)常聽到很多家長動不動就夸孩子“真聰明、真漂亮、真帥!”
不能夸孩子漂亮是因為漂亮是先天遺傳,而非孩子后天努力的結(jié)果。如果一定要說,要感謝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自己。與“漂亮”這個詞具有類似特點的當然還有一些,比如“帥”,比如“聰明”等。這些先天的優(yōu)勢,不應該成為孩子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因為它很有可能會誤導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驕傲自大虛榮浮躁的不良習慣,以為單靠外表、靠小聰明就可以獲得回報,從而承受不了挫折與失敗,導致抗壓性也就是逆境商數(shù)(AQ)降低。事實上,心理學上有個研究,顏值高也就是漂亮、帥的人通常更容易占到便宜,因為人們往往更樂意與這類人打交道,甚至很多人會覺得顏值高的人更聰明等等。毫無疑問,這些因素都會導致?lián)碛羞@些所謂“先天優(yōu)勢”的人更容易沾沾自喜而忽略應有的努力與付出。所以,如果你從小就這樣夸孩子,豈不是更害慘了孩子?
二、孩子應該這樣夸不能夸孩子的先天優(yōu)勢,那夸什么呢?
夸后天就對啦!你可以夸孩子自身的努力,夸他通過努力所得到的進步,夸他通過努力所修煉出來的內(nèi)在的美好特質(zhì),比如善良、誠實、有禮貌、懂得分享等??傊?,“努力”,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可貴品質(zhì)。到底應該怎么夸?給大家5點建議。
1、夸行為而非結(jié)果
表揚孩子過程中好的行為,而不是事情的結(jié)果。這種表揚最有助于孩子恰當?shù)卦u價自己,正確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從而增強能力和自信。比如孩子考了100分,你就可以表揚孩子:“你這個學期學習很努力,進步很大,你自己從中獲得了自信,爸爸媽媽也很為你高興?!倍皇恰澳憧剂?00分,爸爸媽媽很高興!”“學習很努力”是行為,為什么不提“100分”這個結(jié)果呢?因為不建議大家在孩子面前過于強調(diào)分數(shù),讓孩子把重點放在努力學習的過程和行為上就好,
另外一種情況是,孩子經(jīng)常會“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飯后就自己去刷碗,結(jié)果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孩子以后也許就不敢嘗試了。要看到孩子“努力自己動手刷碗”的行為是好的,是值得表揚的,所以你完全可以冷靜地先夸獎他:“你想自己做事,這個很好,媽媽很高興?!碑斎唬诳隙ê⒆拥男袨楹?,你還可以再加上一句“廚房地滑,碗也很滑,下次要小心點哦!”這樣一來,孩子的心情自然就放松了,以后不僅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干其他家務。
2、夸具體而非泛泛或夸張
不要總是泛泛地對孩子說“很好、你真棒、你真乖!”之類,這會導致孩子聽了后沒什么感覺,也找不到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因為他不知道你到底夸的是他哪里。也不能用太過夸張的程度詞匯如“你最棒!你最牛!”之類,這容易導致孩子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盲目自信甚至自大自滿。
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比如孩子看完書后,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如果你只是說:“你今天表現(xiàn)得不錯。”表揚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么。如果你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么整齊,我真高興!”下次孩子就會更用心做好這件事。
表揚孩子的常用句式有兩種,一種是以“我”開頭,強調(diào)家長的滿意與欣賞,比如:“我很高興,因為你自己修好了玩具?!币环N是以“你”開頭,強調(diào)孩子的努力與進步,比如“你真棒!因為你按時上床睡覺了。”
3、當眾夸比私下夸效果更好
咱們中國人向來含蓄內(nèi)斂,就連外人夸自己孩子時,也總是不好意思接受,必定要找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來回應,以示謙虛,更別說當眾去表揚自己的孩子了。殊不知,“表揚可當眾,批評最好單獨”,當眾夸獎能讓孩子感覺更有面子更受重視,因而激勵效果也更好。你不妨想想自己被當眾表揚時的那股歡喜勁,自然就會“己所欲,施與孩子”了。
具體來說,當眾夸有2種方式,一是夸孩子真實存在的優(yōu)點和行為,一是夸孩子暫時不具備但你希望他擁有的優(yōu)點和行為。后者雖然是句“謊言”,但“善意的謊言”所飽含的信任與期待的力量,往往會具備“點石成金”的神奇魔力哦!
4、語言+非語言效果更棒
表揚孩子時,不要光用語言,要記得多配合你的非語言表達,讓表揚的效果翻倍哦!比如,距離孩子近一些,身體前傾,溫柔含笑地看著孩子的眼睛。直接的注視能表示你的鄭重其事,讓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為意義很重大。而近距離和身體前傾、微笑,都能夠更好地感染到孩子,讓他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喜悅與欣賞。如果你能再有一些親昵的肢體接觸動作,比如擁抱、摸摸腦袋、拍拍肩膀、摸摸臉蛋甚至親吻等,都能強化表揚的效果。因為孩子除了感受到你的表揚,還能感受到更多被你的珍愛,從而強化內(nèi)在的安全感。
5、控制好夸獎的頻率和程度表揚再好,也需要合理控制。一味地每次必表揚、表揚必“高調(diào)”,讓孩子只生活在贊美聲中,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愛慕虛榮,不表揚就不努力,批評就更聽不進去了。
三、到底該如何把握尺度呢?
其實,表揚孩子的進步,一定要確立一個目標,一開始,當孩子的行為向這個目標前進時,即使進步很小,你都要馬上提出表揚。接下來,孩子這種行為越來越多之后,你就要逐步提高對行為的要求,降低表揚的程度,同時減少表揚的次數(shù)、拉長表揚的間隔時間。最后,當目標完全達到,孩子新的行為習慣完全建立起來,稍許的表揚就足以使這種行為得到維持,你只要間歇性地偶爾給予表揚就可以了。這樣,你才真正幫助孩子完成了從他律到自律、從外驅(qū)到內(nèi)驅(qū),形成穩(wěn)定的內(nèi)在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