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老鼠的魔棒》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述小老鼠使用魔棒的有趣情節(jié)。

2.體驗魔棒的神奇,體會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3.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一根"魔棒"(可用尺子或樹枝制作,也可以直接購買);《小老鼠的魔棒》故事PPT;小老鼠、小鴨、小兔、蘑菇、太陽等故事角色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了解故事第一段,初步感受魔棒的神奇。

1.教師出示一根"魔棒",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出故事內(nèi)容。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

師:這可不是一般的小棒,它是一根有魔力的魔棒,你想知道這根魔棒是誰的嗎?瞧!原來它是小老鼠的魔棒??!這根魔棒到底有什么樣的魔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課件吧。

2.播放課件第一段,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tv2288.COm 通知范文吧)

師:小老鼠帶著它的魔棒出去玩的時候,遇到了什么事情?

師:大風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小老鼠想了什么方法?小老鼠念了一句什么神奇的話,大樹就變小了?

師:小老鼠拿到帽子后又是怎么說的?誰愿意來做這只小老鼠,拿著魔棒對大樹施施魔法,看看大樹能不能變大變小?

教師讓幼兒拿著魔棒對大樹說"咒語",教師通過操作課件,配合幼兒的"咒語",讓大樹變小或變大。

師:小老鼠的魔棒有什么本領?

小結:小老鼠的魔棒真神奇,只要一念咒語它就能把東西變大或者變小。

【說明】播放PPT第一段是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第一段內(nèi)容,感受魔棒的神奇。利用課件按鈕,讓幼兒使用魔棒嘗試學說咒語,既形象有趣又達到了復述故事中重點對話的目的。

二、猜想故事第二段,講述并表演故事情節(jié)。

1.教師出示故事中的畫面(草地)。

師:小老鼠來到了哪里?找到了哪些好朋友?

師:(點下雨按鈕)忽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它會想什么辦法呢?

充分讓幼兒自由猜想。

2.教師播放部分動畫內(nèi)容,并和幼兒合作表演該段情節(jié)。

師:小老鼠想了什么辦法?它是怎樣念咒語的?

師:請你來當小老鼠,我來當蘑菇,我們倆表演一下吧。

師幼合作表演這個情節(jié)。

3.教師出示故事中的畫面(太陽出來了)。

師: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老鼠又會怎么做呢?

幼兒講述讓蘑菇變小的咒語。

師:我們一起來跟著小老鼠說一說吧。

播放課件,幼兒跟著小老鼠一起講述。

4.完整地講述第二段故事。

師:我們一起把小老鼠在草地上發(fā)生的事連起來說一說。

5.分角色表演。

師:你們看,這兒有小老鼠、小鴨、小兔、蘑菇、太陽的頭飾,你們想不想扮演這些小動物來表演這段故事呢?

【說明】第二段故事,教師改變了講述形式,只出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讓幼兒通過猜想一起來幫小老鼠想辦法,幫小鴨和小兔找到避雨的地方。接下來的角色表演既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又鞏固了故事內(nèi)容。

三、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師:小老鼠玩累了,想要回家,走著走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怎么辦呢?

在幼兒自由預測故事的發(fā)展時,教師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進行合理預測,如:小河邊有些什么?小老鼠會想什么辦法來過河?每想到一種辦法,請幼兒來扮演小老鼠,對著樹枝(或胡蘿卜、樹葉)說說咒語,教師操作課件,讓樹枝(或胡蘿卜、樹葉)變大,變成樹枝橋(或胡蘿卜橋、樹葉橋)。

師:誰能把小老鼠在小河邊發(fā)生的事講給大家聽聽?

【說明】由于有第一、二段故事的鋪墊,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創(chuàng)編出小老鼠過河的辦法。即使幼兒創(chuàng)編出與畫面內(nèi)容缺乏聯(lián)系的過河方法,教師也要加以肯定。

四、給故事起名字,完整欣賞故事。

師:你喜歡這根魔棒嗎?為什么?

師:這根魔棒真神奇,它幫小老鼠拿到了帽子,把蘑菇變成傘,還幫小老鼠過了河,幫助小老鼠解決了許多困難,我們來為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

師:有了名字,故事就更完整了,我們把故事連起來完整地欣賞一遍!可以邊聽邊跟著說一說。

【說明】通過給故事起名字這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中心內(nèi)容,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活動延伸:假如你有這根神奇的魔棒,你會用它做什么事情呢?

【說明】這個話題是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nèi)容,因為他們都渴望有這樣一根神奇的魔棒。有了這個有趣的話題,幼兒可以繼續(xù)創(chuàng)編出各式各樣精彩的故事內(nèi)容。

活動反思:

為了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打破傳統(tǒng)的故事教學模式,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新處理了教材。在活動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我抓住幼兒喜歡看課件的心理,讓幼兒看課件熟悉故事的第一段內(nèi)容。為了讓幼兒學說咒語,我巧妙設計了課件按鈕,只要幼兒用魔棒指著大樹說咒語,大樹就能變大或變小,這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而且在游戲中他們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魔棒咒語。學習故事的第二段時,我沒有直接講述故事內(nèi)容,而是讓幼兒當主角,幫助小老鼠和小伙伴們想躲雨的方法。當幼兒看到自己想的辦法跟故事中小老鼠的方法一致時,那種開心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為了進一步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我準備了角色頭飾,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學習故事的第三段時,我利用課件畫面的提示,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的多種結果,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三段故事呈現(xiàn)形式不同,難度是由易到難有所遞進,又層層鋪墊。這樣的故事教學,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想說、敢說的語言環(huán)境,幼兒學得主動、學得輕松。

附:《小老鼠的魔棒》

有一只小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棒。一天,小老鼠戴著它漂亮的帽子出去玩,走著走著,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小老鼠拿不到帽子,怎么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大樹說:"魔棒魔棒讓大樹變小吧。"咦,大樹真的變小了,小老鼠拿到了自己的帽子。接著它又拿著魔棒對著樹說:"魔棒魔棒讓小樹變大吧。"小樹真的變成了大樹,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來到一塊草地上,找到了小兔和小鴨做朋友。它們高高興興地在一塊兒玩耍。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它們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好著急呀,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大吧。"蘑菇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把蘑菇傘。它們躲到蘑菇傘下淋不到雨啦。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老鼠又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小吧。"蘑菇真的變小了,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繼續(xù)往前走,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上沒有橋怎么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對著樹枝說:"魔棒魔棒讓樹枝變大吧。"樹枝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座樹枝橋,小老鼠高高興興地過了河。

幼兒百科: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的嚙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nèi)、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小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米老鼠的魔術棒》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米老鼠的魔術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xiàn)“大”和“小”,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詞匯“變大”和“變小”,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優(yōu)秀《米老鼠的魔術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的: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詞匯“變大”和“變小”。

2、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xiàn)“大”和“小”。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米老鼠頭飾一個,魔術棒一根,魔術杯一個,小魔術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PPT

1.以“米老鼠”變魔術的形式引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借助圖片,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回答問題。

提問:米老鼠的“魔術棒”有什么本領?米老鼠是怎樣說的?

3.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二、游戲:“木頭人,變變變?!?/p>

1、教師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玩法:教師與幼兒一邊拍手,一邊念: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大大大!(當念到“大大大”時,幼兒自由夸張地做“大”的肢體動作。)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小小小。(動作與“大”的相反。)

2、組織幼兒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xiàn)“大和小”。

三、遷移游戲經(jīng)驗

1、如果你有“魔術棒”,你想讓哪些東西變大或變小?(個別提問)

2、幼兒自由探索。

幼兒每人手持一根“魔術棒”,在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自己希望改變的物體(自由結束)。

附故事:

米老鼠的“魔術棒”

有只米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術棒,能把大東西變小,把小東西變大。

有一天,米老鼠來到草地上,看到小雞和小狗在爭吵,它跑過去問:“你們?yōu)槭裁闯臣?”

小雞說:“我們都想吃這個蘋果,可是蘋果太小了,不夠分?!泵桌鲜笳f:“別擔心,試試我的魔術棒?!?/p>

米老鼠用“魔術棒”指著小蘋果,嘴里說:“變變變,大大大!”小蘋果真的變成了大蘋果,小雞和小狗高高興興地吃到了香香甜甜的大蘋果。

有一回,米老鼠到兔媽媽家串門兒,路上,被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去路,它就拿出魔術棒,指著大石頭,嘴里說:“變變變,小小小!”大石頭立刻變成了小石頭,米老鼠跨過了小石頭,繼續(xù)向前走。

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陣“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喊聲,米老鼠趕緊跑上前一看,不好!大灰狼正準備吃小雞呢,它趕緊拿出魔術棒,指著大灰狼,嘴里說:“變變變,小小小!”大灰狼立刻變小了,這可嚇壞了大灰狼,它趕緊灰溜溜的逃走啦,小雞得救了。

米老鼠救了小雞后,來到兔媽媽家,兔媽媽正在犯愁:“唉,胡蘿卜剛剛長出來,孩子們就吵著要吃?!?/p>

米老鼠說:“別急別急,讓我來試試!”它用魔術棒指著一棵棵小小的胡蘿卜,嘴里說:“變變變,大大大!”胡蘿卜就長大了,兔媽媽高興得謝了又謝。

反思:

本節(jié)教案適合小班年齡階段,因為小班孩子思維直接形象,語言表達簡練簡單,有一定的想象力,對于直觀生動的物象十分感興趣并且愿意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既能滿足孩子傾聽故事的欲望,又能促進孩子對關心幫助小伙伴的行為的認識,符合孩子關愛同情幫助他人的心理。既能讓幼兒學到一些簡單的詞語,理解故事內(nèi)容又能增進孩子社會性情感的培養(yǎng)。因此,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活動效果很好,完成了教學目標。

幼兒百科:魔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文學讀物、影視作品、動漫游戲等地,根據(jù)創(chuàng)作者的設定而各有各的特點,指導思想為通過不科學的手段改變現(xiàn)實。

中班語言故事教案反思《小老鼠的魔棒》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特別喜歡玩變魔術的游戲,他們對有魔力的東西充滿向往?!缎±鲜蟮哪О簟肪褪沁@樣一個能滿足幼兒想象、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小老鼠有根神奇的魔棒,將魔棒指向某樣東西并念出咒語,那樣東西就會變大或變小。小老鼠利用這根魔棒,不但幫助了自己,還幫助了小伙伴。這個故事非常適合中班幼兒理解和感受。為了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和想象力,我以此故事為基礎設計了語言活動,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積極參與故事創(chuàng)編,充分體驗魔棒的神奇,并感受小老鼠用魔棒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以及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述小老鼠使用魔棒的有趣情節(jié)。

2.體驗魔棒的神奇,體會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3.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根"魔棒"(可用尺子或樹枝制作,也可以直接購買);《小老鼠的魔棒》故事PPT;小老鼠、小鴨、小兔、蘑菇、太陽等故事角色的頭飾。

推薦課件:中班語言公開課《小老鼠的魔棒》

活動過程:

一、了解故事第一段,初步感受魔棒的神奇。

1.教師出示一根"魔棒",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出故事內(nèi)容。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

師:這可不是一般的小棒,它是一根有魔力的魔棒,你想知道這根魔棒是誰的嗎?瞧!原來它是小老鼠的魔棒??!這根魔棒到底有什么樣的魔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課件吧。

2.播放課件第一段,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

師:小老鼠帶著它的魔棒出去玩的時候,遇到了什么事情?

師:大風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小老鼠想了什么方法?小老鼠念了一句什么神奇的話,大樹就變小了?

師:小老鼠拿到帽子后又是怎么說的?誰愿意來做這只小老鼠,拿著魔棒對大樹施施魔法,看看大樹能不能變大變小?

教師讓幼兒拿著魔棒對大樹說"咒語",教師通過操作課件,配合幼兒的"咒語",讓大樹變小或變大。

師:小老鼠的魔棒有什么本領?

小結:小老鼠的魔棒真神奇,只要一念咒語它就能把東西變大或者變小。

【說明】播放PPT第一段是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第一段內(nèi)容,感受魔棒的神奇。利用課件按鈕,讓幼兒使用魔棒嘗試學說咒語,既形象有趣又達到了復述故事中重點對話的目的。

二、猜想故事第二段,講述并表演故事情節(jié)。

1.教師出示故事中的畫面(草地)。

師:小老鼠來到了哪里?找到了哪些好朋友?

師:(點下雨按鈕)忽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它會想什么辦法呢?

充分讓幼兒自由猜想。

2.教師播放部分動畫內(nèi)容,并和幼兒合作表演該段情節(jié)。

師:小老鼠想了什么辦法?它是怎樣念咒語的?

師:請你來當小老鼠,我來當蘑菇,我們倆表演一下吧。

師幼合作表演這個情節(jié)。

3.教師出示故事中的畫面(太陽出來了)。

師: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老鼠又會怎么做呢?

幼兒講述讓蘑菇變小的咒語。

師:我們一起來跟著小老鼠說一說吧。

播放課件,幼兒跟著小老鼠一起講述。

4.完整地講述第二段故事。

師:我們一起把小老鼠在草地上發(fā)生的事連起來說一說。

5.分角色表演。

師:你們看,這兒有小老鼠、小鴨、小兔、蘑菇、太陽的頭飾,你們想不想扮演這些小動物來表演這段故事呢?

【說明】第二段故事,教師改變了講述形式,只出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讓幼兒通過猜想一起來幫小老鼠想辦法,幫小鴨和小兔找到避雨的地方。接下來的角色表演既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又鞏固了故事內(nèi)容。

三、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師:小老鼠玩累了,想要回家,走著走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怎么辦呢?

在幼兒自由預測故事的發(fā)展時,教師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進行合理預測,如:小河邊有些什么?小老鼠會想什么辦法來過河?每想到一種辦法,請幼兒來扮演小老鼠,對著樹枝(或胡蘿卜、樹葉)說說咒語,教師操作課件,讓樹枝(或胡蘿卜、樹葉)變大,變成樹枝橋(或胡蘿卜橋、樹葉橋)。

師:誰能把小老鼠在小河邊發(fā)生的事講給大家聽聽?

【說明】由于有第一、二段故事的鋪墊,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創(chuàng)編出小老鼠過河的辦法。即使幼兒創(chuàng)編出與畫面內(nèi)容缺乏聯(lián)系的過河方法,教師也要加以肯定。

四、給故事起名字,完整欣賞故事。

師:你喜歡這根魔棒嗎?為什么?

師:這根魔棒真神奇,它幫小老鼠拿到了帽子,把蘑菇變成傘,還幫小老鼠過了河,幫助小老鼠解決了許多困難,我們來為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

師:有了名字,故事就更完整了,我們把故事連起來完整地欣賞一遍!可以邊聽邊跟著說一說。

【說明】通過給故事起名字這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中心內(nèi)容,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活動延伸:

假如你有這根神奇的魔棒,你會用它做什么事情呢?

【說明】這個話題是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nèi)容,因為他們都渴望有這樣一根神奇的魔棒。有了這個有趣的話題,幼兒可以繼續(xù)創(chuàng)編出各式各樣精彩的故事內(nèi)容。

推薦課件:中班語言公開課《小老鼠的魔棒》

活動反思:

為了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打破傳統(tǒng)的故事教學模式,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新處理了教材。在活動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我抓住幼兒喜歡看課件的心理,讓幼兒看課件熟悉故事的第一段內(nèi)容。為了讓幼兒學說咒語,我巧妙設計了課件按鈕,只要幼兒用魔棒指著大樹說咒語,大樹就能變大或變小,這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而且在游戲中他們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魔棒咒語。學習故事的第二段時,我沒有直接講述故事內(nèi)容,而是讓幼兒當主角,幫助小老鼠和小伙伴們想躲雨的方法。當幼兒看到自己想的辦法跟故事中小老鼠的方法一致時,那種開心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為了進一步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我準備了角色頭飾,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學習故事的第三段時,我利用課件畫面的提示,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的多種結果,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三段故事呈現(xiàn)形式不同,難度是由易到難有所遞進,又層層鋪墊。這樣的故事教學,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想說、敢說的語言環(huán)境,幼兒學得主動、學得輕松。

推薦課件:中班語言公開課《小老鼠的魔棒》

附:《小老鼠的魔棒》

有一只小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棒。一天,小老鼠戴著它漂亮的帽子出去玩,走著走著,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小老鼠拿不到帽子,怎么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大樹說:"魔棒魔棒讓大樹變小吧。"咦,大樹真的變小了,小老鼠拿到了自己的帽子。接著它又拿著魔棒對著樹說:"魔棒魔棒讓小樹變大吧。"小樹真的變成了大樹,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來到一塊草地上,找到了小兔和小鴨做朋友。它們高高興興地在一塊兒玩耍。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它們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好著急呀,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大吧。"蘑菇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把蘑菇傘。它們躲到蘑菇傘下淋不到雨啦。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老鼠又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小吧。"蘑菇真的變小了,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繼續(xù)往前走,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上沒有橋怎么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對著樹枝說:"魔棒魔棒讓樹枝變大吧。"樹枝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座樹枝橋,小老鼠高高興興地過了河。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與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感受游戲的快樂,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我的魔法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

2.通過自主嘗試與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感受游戲的快樂。

3.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根紙棍。紙球若干,方筐若干。

2.錄音機,磁帶。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紙棍鍛煉身體的多種方法。

指導要點:在活動中要積極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游戲玩法,感受紙棍與其他活動材料的不同特性。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4分鐘)

1.幼兒手持紙棍,隨教師開火車進場進行游戲“小火車”。(快快開,慢慢開,轉(zhuǎn)個彎,開進站)。

師:這是一根魔法棒,現(xiàn)在它變成了方向盤,我們一起去開車吧。

1.聽音樂做棍操(上肢,下肢、腰腹等)

二、教學與練習部分:

1.幼兒探索紙棍的各種玩法。(8分鐘)

(1)幼兒自由探索紙棍的各種玩法,教師注意發(fā)現(xiàn)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玩法。

師:這根魔法棒還可以怎么玩呢?大家動腦筋想一想,看看誰最聰明。

(2)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師:你是怎么玩的?請你來做給大家看一看。(教師帶領幼兒跟學)

(3)小結紙棍的玩法:紙棍可以用來當做金箍棒玩耍,還可以跳格子,鉆山洞,騎大馬,開火車等。

2.幼兒分散自由玩,教師觀察,指導。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魔法棒的很多玩法,現(xiàn)在,小朋友去找一個空地玩一玩吧。

1.游戲:趕小豬

(1)教師講解、示范:

師:今天,小豬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請小朋友來幫忙把小豬趕回家。你們先看看老師是怎么趕小豬的。(教師示范,用紙棍將紙球趕到筐里)

(2)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師:現(xiàn)在你們也去趕小豬回家吧。趕小豬的時候不推不擠,趕完一只你還可以再去趕一只。

反思:

三、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2.離場。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的目的是一物多玩,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在探索紙棍玩法環(huán)節(jié),單單一根紙棍要玩出多種玩法對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開始的準備部分,教師有意識的將“魔法棒”(紙棍)變成方向盤,開汽車入場;拿魔法棒做熱身操,在音樂聲中引領幼兒拿魔法棒做棍棒操,如:可以變成大象的鼻子甩一甩;變成大馬跳一跳。穿插一兩種紙棍的玩法在里面是為后面的探索玩法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在探索紙棍玩法環(huán)節(jié):雖然給了一定的方向,但由于小班幼兒愛模仿、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幼兒只能想出幾種類似的玩法,這時就需要老師直接給出幾種玩法讓幼兒跟學并練習:跳格子、當做金箍棒玩耍等。最后總結出:騎大馬、跳格子、當金箍棒、開汽車等幾種玩法讓幼兒分散自由練習。在練習時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孩子比較喜歡金箍棒、和騎大馬。接著老師引出游戲——趕小豬,這是整個活動的高潮,是幼兒手持紙棍(魔法棒)將散落在地的紙球(小豬)趕進橫立在場地周圍的籃筐(小豬的家)里,游戲中幼兒很感興趣,但因籃筐口有一定厚度不是很平所以趕進去對幼兒來說有難度,有的趕到筐口直接用手拿進去,在這個教具上我們需要思考改善。

幼兒百科:紙,用植物纖維制造,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wèi)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復寫紙、衛(wèi)生紙、面紙等等,紙最早發(fā)明源于古代埃及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熊的棒棒糖》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小熊的棒棒糖》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熊的棒棒糖》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愿望,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出故事中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熊的棒棒糖》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出故事中的內(nèi)容。

2、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愿望。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棒棒糖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棒棒糖)

2、教師:這是一只小熊的棒棒糖,他的棒棒糖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二、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內(nèi)容。

1、提問: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都有誰呢?

2、小螃蟹、小烏龜和小魚都和小熊說了什么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故事。

三、觀看課件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1、提問:小熊碰到這些好朋友,和他們說了些什么話呀?

2、引導幼兒復述對話:

(1)小熊先碰到了誰?

(2)小熊又碰到誰?

(3)小熊又碰到了誰?

3、教師:小動物都游走了,小熊心里怎么樣啦?為什么他會不高興呢?

四、品嘗甜甜的水,知道好吃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師:

(1)小熊心里難過極了,它為什么會難過呀?

(2)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幫它?

(3)小熊想了個好辦法呢?看看他做了什么?(播放課件的結尾)

2、教師:

(1)你們以后好吃的、好玩的東西,要不要和同伴分享呢?

(2)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多好朋友了,對嗎?小熊也想和你們做朋友呢,他也要請你們喝好喝的糖水,我們一起去喝一喝吧!

活動反思:

這次的教學活動中,剛開始教學,出示棒棒糖,再以這是小熊的棒棒糖為前提,讓幼兒先聽一遍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后再以幼兒聽一遍故事,讓幼兒來復述故事中小熊與其他動物的對話,而我制定的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出故事中的內(nèi)容。這顯得比較籠統(tǒng),對小班幼兒來說,一個故事聽兩邊就讓他們來復述故事中的內(nèi)容,似乎有點困難。而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看PPT來幫小熊想辦法,怎樣能讓水里的小動物們都遲到這甜甜的棒棒糖,是為目標2來做鋪墊的,但我制定的目標2、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愿望。從這個目標上看,情感顯得比較多,沒有側重點,是到底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還是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愿望。所以這節(jié)課沒有很好的完成所制定的目標。

幼兒百科:棒棒糖,這是一種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糖果類食品,最初是一顆硬糖插在一根小棒上,后來研發(fā)出很多更好吃好玩的品種,不僅小孩子深愛棒棒糖,一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會吃。棒棒糖的類型有凝膠型糖果,硬糖型,牛奶型糖果,巧克力型還有牛奶加水果型。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米老鼠的魔術棒》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米老鼠的魔術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xiàn)“大”和“小”,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詞匯“變大”和“變小”,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
    2020-10-19 閱讀全文
  • 中班語言故事教案反思《小老鼠的魔棒》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特別喜歡玩變魔術的游戲,他們對有魔力的東西充滿向往。《小老鼠的魔棒》就是這樣一個能滿足幼兒想象、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小老鼠有根神奇的魔棒,將魔棒指向某樣東西并念出咒語,那樣東西就會...
    2020-09-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與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感受游戲的快樂,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快來看看幼兒園...
    2021-03-1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熊的棒棒糖》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小熊的棒棒糖》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熊的棒棒糖》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愿望,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出故事中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快...
    2020-09-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神奇的魔術棒》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神奇的魔術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故事中的語言:變變變,大大大;變變變,小小小,傾聽故事,喜歡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
    2020-10-09 閱讀全文

小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米老鼠的魔術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xiàn)“大”和“小”,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詞匯“變大”和“變小”,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

2020-10-19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特別喜歡玩變魔術的游戲,他們對有魔力的東西充滿向往?!缎±鲜蟮哪О簟肪褪沁@樣一個能滿足幼兒想象、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小老鼠有根神奇的魔棒,將魔棒指向某樣東西并念出咒語,那樣東西就會...

2020-09-30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與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感受游戲的快樂,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快來看看幼兒園...

2021-03-10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小熊的棒棒糖》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愿望,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出故事中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快...

2020-09-25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神奇的魔術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故事中的語言:變變變,大大大;變變變,小小小,傾聽故事,喜歡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

2020-10-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