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氣球帶著小紙人飛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幼兒園小氣球說課稿 氣球游戲幼兒園 幼兒園氣球游戲“我是一個小紙人。我想飛上天空,看看太陽,月亮和星星。”“看啊,我有翅膀了!我快活得想哭,想笑,想大聲地唱歌。玩具架是個快樂的家,可我更愛藍天,白云,太陽,月亮和星星?!惫适隆缎〖埲恕飞钌畹匚撕⒆樱麄?yōu)樾〖埲耸《?,也為小紙人實現(xiàn)愿望而歡呼?!俺私o小紙人折一對翅膀,你們還有什么辦法幫助小紙人飛上天呢?”問題一拋出,孩子們踴躍發(fā)言。“可以讓小紙人乘火箭上天。”“小紙人可以坐熱氣球上天。”“可以像放風箏一樣讓小紙人上天?!?/p>
“那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紙人,想辦法讓它飛?”“想——”孩子們的回答是響亮的。大家紛紛動手做起了小紙人。男孩子比較性急,做好了紙人就忙著折飛機,讓小紙人坐上飛機?!袄蠋?,老師,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氣球?!北钢淌覂鹊囊粋€氣球急著問。是啊,前段時間布置環(huán)境,剛好有不少氣球?!翱梢园?,”這下可好,“我要”“我也要的”聲音此起彼伏?!袄蠋煟乙寶馇驇е〖埲孙w。”于是,孩子們收獲了一場意外的快樂。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小紙飛機
一直以來,我喜歡帶孩子們做游戲,一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就是角色游戲。一聽到我說:“我們現(xiàn)在玩角色游戲”一個個興奮的大喊“哇塞”,非常高興;二是:我發(fā)現(xiàn)角色游戲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費多大的力氣把平時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喜歡獨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間來,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內向,平時不愛說話的孩子變成一個“小喇叭”。
我用四十張白紙,疊成了四十架紙飛機,發(fā)給我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帶著他們排著長長的隊伍,“飛機要起飛了”,孩子們歡呼著,“飛機如何飛起來呢?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飛機是迎風起飛和降落的,飛機起飛時,它所獲得的升力和氣流速度有關系。如果是迎風起飛,氣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風速的總和,此時,所產(chǎn)生的升力就比較大,于是借助風的阻力來減少飛機的速度。,所以同樣滑跑較短的距離,飛機就可以著陸了,而且迎風起落時,飛時不容易受側風的影響,會更加安全”。孩子們露出好奇的眼神望著我,我告訴他們,飛機帶著人類飛上了的天空,是美國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萊特兄弟,1930年他們設計的“飛行者號”試飛獲得了成功,就是人類的第一架實用飛機。它的結構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桿、副翼、滑輪、駕駛艙、機身,升降舵、尾翼,還有起穩(wěn)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組成。看著孩子們對飛機這么有興趣,這么快樂,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來“飛機起飛了!”孩子們高興地舉起自己的紙飛機在操場上跑著、跳著、叫著、歡呼著!飛機飛起來了,飛機飛起來了……看著孩子們歡呼、快樂的樣子我欣慰地笑了。一個小紙飛機引發(fā)了孩子們的游戲興趣和簡單的游戲行為,我們一定要為孩子提供合適的玩具,創(chuàng)造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能安靜的獨自游戲,互不干擾、干擾較少的環(huán)境,便于孩子們大膽地操作,擺弄和模仿。
通過“小紙飛機”的游戲,我認為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游戲是幼兒園的自然“活動”,有興趣的、活潑的運動,兒童在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會將他的全部精神拿出來,可以鍛煉孩子們的筋骨,幫助消化,促進循環(huán),最重要的是滿足了孩子好動的特點,把游戲看作符合幼兒天性的自然活動,教育追逐自然,適應自然,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快樂的情緒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和幸福,憂愁的情緒還會給孩子帶去苦悶和痛苦。因此,我們應當讓幼兒游戲,讓幼兒感受到游戲中的歡樂,同時感受到游戲中與同伴交流的快樂,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經(jīng)驗、常識、思想和健康。
從一個小紙飛機的游戲做起,我每次帶著孩子們玩一次游戲,就累積了更多的經(jīng)驗,讓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度過快樂的童年!
讓小鳥飛起來
今天正忙著組織大班小朋友的區(qū)域活動,活動室里一下亂起來,怎么回事?奧:原來是一只小鳥闖進了活動室,然后又想快快逃離,于是在活動室里亂飛一起,隨后撞在窗口玻璃上,栽倒了地下,一動也不動了,小鳥撞暈了。
我走進撿起了小鳥,小朋友的注意力早已轉移到這里。
看我撿起了小鳥,都爭著說:“老師,我要…”“我讓媽媽給我炒炒吃”“我拿回家喂我的小貓”……
“噓……”
孩子們停止了爭吵聲。
幼兒園生活的特殊性,決定了一日活動皆課程,進行一次關于鳥的課程,這正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我把小鳥輕輕地放在手心里,這是一只涉世不深的小鳥,嘴角的黃邊還沒完全退去,身上的羽毛還顯的稚嫩。
“小鳥、小鳥,我是一只漂亮的小鳥。
”我頓了頓說,“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朋友吧。
”
小朋友一起圍過來,從鳥嘴、羽毛、爪子看起,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小鳥的嘴尖尖的,”亮亮還沒說完呢,明明接上話語“它專吃蟲子呢,”“小鳥的羽毛滑滑的,真舒服”紅玉的小手觸摸到了小鳥的羽毛,“小鳥的爪子細細的…”看來,孩子們都能抓住小鳥的外部特點,觀察的還細致。
接下來我想往更深層引入“小鳥、小鳥,我們的朋友。
”我打量著所有的孩子們說:“老師為什么說它是朋友呢,誰能告訴老師呢?”“它吃地里蟲子”明明說;“它吃樹上的蟲子”新會說;依然接著說“它吃菜上的蟲子”;“小鳥都吃害蟲的”孩子們知道的可真不少,連“害蟲”都出來了。
“可是,浩然剛才說要拿回家給他的小貓吃,小朋友們說這樣行嗎?”我有意的說。
“不行、不行我們要愛護它”怎么保護它?“我把它裝在鳥籠里”、“晚上我摟著它”…又是一些奇特的想法。
這時撞暈的小鳥已完全恢復了意識,驚訝的叫著。
“小朋友的想法小鳥不喜歡,它的家是大樹,它的家是藍天,小鳥只有在天空中才能飛起來。
你們說怎么辦?”“我們讓小鳥飛走吧。
”“好!”我把小鳥交給了剛才吵著要媽媽炒炒吃的宏偉,說:“就由你來放飛小鳥。
”孩子們一起來到了院子里,宏偉張開了小手,孩子們一起喊著“小鳥、小鳥、快飛吧!”
小鳥在孩子們的期待中,展開翅膀飛走了。
所有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目送著遠去的小鳥。
此時此刻,我相信所有的孩子身心都愉悅。
一次教育很簡單,一次教育很可行,他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把只要把隨意變成有意,孩子們收獲的不僅是學業(yè)上的,更有心靈上的。
讓幼兒來學做一架神氣的小飛機
幼兒愛游戲,這不僅能學到本領,還能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因此,在游戲中學到本領是快樂的。這次的主題是《我想飛》,我就讓幼兒來學做一架神氣的小飛機。
游戲一開始我讓幼兒變成了一架架小飛機,讓他們自由的飛行,并提問小朋友:你剛剛是怎么飛的呢?然后我通過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讓幼兒通過看和聽相結合來熟悉兒歌《我是一架小飛機》,我在示范過程中,看到了有很多幼兒很認真地跟著我在做動作,當我示范好后,我就說到:“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像老師這樣,做一架神氣的小飛機”幼兒的回答當然是肯定的。我就又說道:“做一架神氣的小飛機是要有要求的,就是一定要會念兒歌”(我是一架小飛機,裝滿貨物的小飛機,一會兒飛得高又高,一會兒飛得低又低,我的翅膀歪向東,我的翅膀歪向西,飛呀飛呀飛遠了,一直飛到云里去)。兒歌相對而言簡短,孩子再根據(jù)相應的動作來學念,念了兩遍之后幾乎全會了,因此在后來的游戲過程中,一架架小飛機駕駛得都很快樂,也有小朋友在駕駛過程中,不小心撞到摔跤了。我就說道:“哎呀,不好,飛機出事故了,所有小飛機得停止飛行了”,孩子聽后,也很配合,一架架小飛機都降落到了自己的小座位上,休息一會兒就又開始了飛行。
他們個個都是神氣的小飛機,而從游戲中,我不僅看到了孩子們很神氣,還看到了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笑臉!
“紙飛機”事件
帥帥、盼盼和翔翔三個小家伙最近上課時總喜歡把雙手放在抽屜里面摸東西,這樣注意力就被分散了,老師教了些什么,他們自然是一無所知,這下我可犯難了,該怎么辦呢?為什么抽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我不禁提出疑問,于是,我決定一探究竟。
一次集體活動時,幾個小家伙又鬼鬼祟祟地將手伸到抽屜里面,我沒有及時地制止他們,而是一邊繼續(xù)與別的小朋友互動,一邊不動聲色地尋找可以看清他們在干嘛的最佳角度,哦,原來是在折紙飛機呀!下午,我把他們三個叫到身邊來,每人送了一架折好的紙飛機,并對他們說:“老師知道你們很喜歡飛機,所以就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架,但我有一個要求,小朋友們一起學本領的時候,飛機需要停在‘飛機場’(抽屜里),自由活動時,飛機才可以出來起飛,只有聽從指揮的人才能駕駛飛機,你們能做到嗎?”“能!”他們三個高興地大聲回答道。
自此之后,他們知道了要服從命令聽指揮,漸漸地不會在課上偷偷地折飛機了,有時,還會拿著漂亮的彩紙來找我和他們一起折飛機,玩飛機呢!一次,帥帥自豪地告訴我:“老師,長大后,我想當一名飛行員!”盼盼和翔翔立即附和道:“我也是,我也是……”一句話,讓我倍感欣喜,但同時也倒吸了一口涼氣,要是當初我直接沖過去把他們手中的飛機沒收了,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會不會讓三個孩子長大當飛行員的夢想隨之破滅?我不知道,但一定會傷害到他們幼小的心靈。
幼兒園教師不好當,肩負的責任比任何人都重大,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不經(jīng)心的話語,甚至一個不經(jīng)意的眼神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抓緊手中的接力棒,盡全力地跑完全程,讓接力棒安然無恙地交到下一位接棒人手中,健康快樂地繼續(xù)沖向前方……
帶著快樂回家
幼兒離園時間雖然不是很長,卻是孩子們情緒最不穩(wěn)定,也是最難管理的時候。特別是小班的幼兒,看到別人的爸爸、媽媽來接他們了,自己的媽媽稍晚一會兒就會哇哇大哭。作為老師,我一邊安慰,一邊琢磨:怎樣讓孩子帶著快樂回家?一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臺灣幼兒園“贊美時刻”的活動后,決定照著他們的做法試一試。這天,又到了幼兒離園的時刻,我和馮老師商量了一下,讓孩子們自己想一想,今天誰表現(xiàn)最棒,誰進步了。過了一會兒,馮老師說:“我要贊美文萱,她今天中午睡得可好了?!边€讓孩子們一邊拍手一邊說:“你---真---棒!”可愛的可欣說:“老師,老師,我最棒,我最棒!”……被贊美的幼兒有的咧開了小嘴巴笑著,有的羞澀地低下了頭,看得出,孩子們都非常開心??吹诫x園時孩子們一張張笑臉,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孩子們帶者快樂回家,這些贊美和歡樂不僅僅會使他們感受到幼兒園愉快的生活,還能使他們慢慢地適應小班的集體生活,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相對膽小的孩子,贊美能使他們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參與活動、去交往、去生活,從而使他們得到更多的贊美和肯定,并逐步走向的樂觀、自信。
帶著燦爛笑容的小姑娘
任雨熙,這個眼睛里充滿著機靈,每天臉上帶著燦爛笑容的小姑娘,陽光賦予她健康的膚色,一條油光黑亮的馬尾辮在她的腦后擺來擺去,雨熙每天就像一只快樂的小鳥,總是不那么安分,卻又那么討人喜歡。這孩子在上小班時爸爸媽媽就離異,爸爸從不顧家,媽媽回到遙遠的外婆家,從小在奶奶的呵護下長大,但是她特別的的堅強、陽光、懂事!
今天,趁孩子們午睡后,我把她們的小手絹洗干凈曬在教室前面的圍欄桿上。半下午戶外活動的時候,孩子們在活動區(qū)玩耍,我照常巡視著她們。偶然一回頭,看到一個小姑娘連蹦帶跳地往教室那里去了。我看不清那是誰,知道是我們大班的小朋友,因為我們的戶外集體活動是由老師帶領在一個活動區(qū)玩耍的,沒有特殊情況是不允許他們獨自一個人離開活動區(qū)的。所以我一邊往那邊趕,一邊打算喊住她,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幕讓我始料未及。那個小姑娘沒有進教室,而是去圍欄那里撿拾掉在地上的手絹,一塊兒,兩塊兒……她站起來蹲下,再站起來蹲下,看著她那輕盈的動作,就像小鳥在啄食,就知道她做這件事是發(fā)自內心的,是那么心甘情愿,沒有誰指使她,命令她。
待我走近才看清,原來那個小姑娘是任雨熙,我原本平靜的心忽的一熱,多么懂事的孩子,看到手絹被風吹到地上,她放棄喜歡的玩具,放棄玩的機會,本能的去撿拾手絹,所謂從小看苗,從小心里就想著集體,關心他人,長大了肯定也是好樣的,雨熙,你真棒!你一定會成為被生活眷顧的孩子!
帶著淚花的笑
一、案例背景
小佳是個可愛、自尊心很強的小男孩,從小就不敢當眾講話,喜歡獨自玩積木、看圖畫書,自己一個人感到高興時才會露出可愛的笑容。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幼兒園生活,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進步,唯獨怯場現(xiàn)象沒有多大改變。于是,我想盡辦法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在老師、小朋友面前表現(xiàn)。比如,我常請他給小朋友發(fā)東西,也常讓他帶領小朋友玩游戲,鼓勵他大膽說話??蛇@些做法都沒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真為他著急。
二、案例情況
今天,幼兒園邀請攝影師來園拍照,我們班的拍攝內容是生活操作。小佳最喜歡吃糖葫蘆了,看他邊串邊時不時的露出開心的笑,我真想把這美好的鏡頭拍下來。可當鏡頭對準小佳時,正高高興興串糖葫蘆的他,突然顯得很緊張,一點笑容也沒了,我鼓勵他抬起頭來笑一笑,沒想到他頭低得更低了。活動結束后,我想通過剛才的事情來培養(yǎng)小佳的自信心,于是我微笑地對他說:“老師知道小佳笑得很漂亮,你給小朋友們笑一個,好嗎?”可他低著頭,咬著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我見鼓勵不起效,急了,大聲對他說:“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師就不喜歡你了!”看到我態(tài)度非常堅決,小佳有點兒難堪,乞求地望著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想到他今后的發(fā)展,我還是狠狠心說:“不要緊張,笑一個。”小佳見躲不過去只好很勉強地笑了一個。我見了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伴隨著小佳的笑,一顆晶瑩的淚珠從他的眼角悄然滑落,我的笑突然僵硬,心像被針刺了一樣,痛了……
三、案例分析
小佳終于笑了,我見到的是一張帶著淚花、委屈的笑臉。他的心里是那樣的無奈和傷心,這都是我強制要求他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的緣故,是迫與我對他的一種壓力所作出的無可奈何、違心的行為。當時,處于緊張狀態(tài)下的小佳,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為了維持他在老師心目中的好形象,甚至說不想被老師批評、被小朋友們嘲笑,小佳只好勉強地笑了,可他的淚花真實地反映了他內心的不情愿、委屈。
作為老師,應當尊重幼兒、理解幼兒,本應該考慮到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第一次成功的體驗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關鍵。但我卻急功近利,把小佳這次在小朋友面前笑當作是自己的成功,認為是自己的認真負責幫他克服了最大的心理障礙,讓他有了自信。但事實上,我采取的方法是他當時無法接受的,我在他還沒有做好充分心理準備、極不情愿的情況下,突然把他推到了眾人面前!這對于自尊心很強的小佳來講無疑是痛苦的,無法接受的。我這樣做只會讓他把自己包地更緊,更加劇他的緊張感和局促感,從而起到了負強化的作用。如果我能再多給他一點時間,減輕孩子壓力,然后耐心等待,給予他心理成熟一個緩沖地帶,或許更有利于他的成長。我為我自己的行為感到深深地自責!
四、案例反思
為了彌補我的過失,同時更為了小佳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我采取了以下幾步,獲得了一定成效。
1、運用消退法,幫助孩子減輕局促感
《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為此我采取淡化的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幫助孩子減輕壓力,消除局促感。在一次集體活動中,我拿出一張小佳不經(jīng)意間露出笑容時拍下的照片,用手遮住,告訴全體小朋友:“這是老師見過的最漂亮的笑臉,你們猜猜他是誰?”小朋友們開始交頭接耳,從小佳的神態(tài)中,我看出他也在努力地猜想著。當我亮出照片時,其他小朋友都很驚訝,小佳也愣了一下,他沒想到這個美麗的笑臉會是他。我大聲問小朋友:“這個笑臉漂亮嗎?”“漂亮!”“是啊,老師也覺得小佳的笑容是最漂亮的!”這時,我看到小佳開心的笑了。從他的笑中,我仿佛聽到小佳在說:“原來我也可以笑得很好看!”
2、運用強化法,逐漸建立孩子自信心
以后,每當看到小佳笑,我都會發(fā)自內心地贊美他:“小佳,你笑得真漂亮!”“小佳,你的笑容真好看!”當小佳在各方面有所進步時,我也會伸出大拇指夸獎他:“小佳,你的汽車搭的真像!”“小佳,你穿衣服的動作真快!”“小佳,你回答問題的聲音真好聽!”在我的影響下,孩子們也主動地去尋找小佳的優(yōu)點,也和我一樣真心地夸獎他。漸漸地,小佳從聽到夸獎就收起笑容轉向能大方的接受夸獎,有時甚至用更燦爛的笑容來回報你?,F(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小佳開心的、自信的笑臉。
3、教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方法,提供展示自我的途徑
我們應該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集體活動就是鍛煉孩子最佳的時機。在集體活動時,給小佳創(chuàng)設一個表現(xiàn)和展示自我的機會。我們組織“小小故事會”活動,為了鼓勵小佳參加表演,我先讓幾位小朋友陪他一起上臺,然后再讓他請他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上臺表演,用陪他的人數(shù)逐漸減少的方式減輕他的心理壓力。最后,小佳能自己一個人上臺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老師、小伙伴和家長的夸獎,提高了他的表現(xiàn)欲和自信心。
4、鼓勵孩子勇于表現(xiàn),增強自主表現(xiàn)欲
《綱要》提出要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jīng)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努力促進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依靠孩子自身的優(yōu)點,彌補、改進他的不足。根據(jù)小佳心靈手巧、喜歡折紙的特點,我經(jīng)常組織班級折紙比賽,當他在比賽中取得成功時,適時對他進行表揚和夸獎。在他愿意的情況下,鼓勵他到小朋友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教小朋友折疊的方法,當一次“小老師”??粗〖炎院赖卣故局约旱淖髌?,還像模像樣地教著:“角對角,邊對邊,
中間要壓平……”我知道,孩子的自信正在從一次次的成功中走出來。
5、改變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共同配合促使其發(fā)展。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以前在家中,家長時常針對小佳這一弱項,采取過分關注態(tài)度,用強制的方式要求孩子。他媽媽常說:“沒關系,這孩子就是要逼他,才肯邁出這一步!我們這是為他好嘛!”這是家長對孩子理想化的心理在作祟,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實際發(fā)展需要,發(fā)現(xiàn)一個缺點,就將孩子的所有優(yōu)點都掩蓋了,從而加深了孩子心中的自卑感,更加不敢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了。我們要改變家長的這種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孩子主要是從成功的喜悅中增強自信的。在組織“小小故事會”活動時,我們邀請小佳媽媽幫助小佳一同準備故事材料,并在家里預先練習。活動結束后,我們把拍有小佳在故事會活動中有良好表現(xiàn)的VCD送給小佳媽媽看,當她看到片中與以前完全不同的小佳后,連聲感謝我們,并決定改變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現(xiàn)在,小佳媽媽在教育孩子時非常注重鼓勵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一種潛移默化的氛圍中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和熱情,使他的個性特點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有時讓一讓別人,就是讓著自己
每天早上來園時,孩子們都會去搬玩具來玩,這已是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在玩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有獨占和爭搶現(xiàn)象,誰也不肯相讓,每次都是老師上前制止才肯罷休。這不,徐蘇陽小朋友哭了起來,我上前詢問后得知:是季以然搶了他的玩具。我好言相勸了很長時間,季以然才很不情愿地將方才搶的玩具還給別人。這邊的問題剛解決完,那邊又叫了起來,我走上前去,原來是李揚小朋友把玩具簍子放在自己面前,不肯和其他人一起玩,后來在我的啟發(fā)下,李揚小朋友將玩具簍子往中間推了推,雖然很不樂意,但對于一個小班的孩子來說,已是天大的“人情”。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們的萬般寵愛,已將他們培養(yǎng)成了一個個“小皇帝”、“小公主”,唯我獨尊!一個不讓一個。就拿玩具來說,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一件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等孩子長大了,他自然會明白一些事理;有的家長甚至會想:“憑什么要我家孩子讓著別人?他為什么就不能讓著我家的孩子?”殊不知這樣的觀念會害了孩子一生,將來一旦走入社會,他們會很不適應群體生活,或許會成為其他人排擠的對象。這樣的結果有誰愿意承受?“謙讓”是我們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為了弘揚這一美德,更為了孩子的將來,請家長朋友們更新觀念,從自我做起,從孩子做起,讓“謙讓”這棵常青樹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