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得太晚了!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你很特別幼兒園大班說課稿 幼兒園小熊你長大了嗎說課稿 每天早晨的區(qū)角活動,孩子們興致勃勃掛牌進入到自己喜愛的區(qū)角.“唉,真沒意思!”妍妍小聲嘟噥著,慢吞吞地起身搬椅子?!霸趺戳?,妍妍,你不想玩?”我問道。旁邊的孩子插嘴說:“妍妍不想玩益智角?!澳銇淼锰砹?!”趙杰理直氣壯地反駁道?!鞍职痔焯爝t送我?!卞醚蹨I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聽著孩子的對話,讓我感覺到自己的方法值得反思。在我班的區(qū)角活動中,幼兒是通過掛牌自選主題、自選玩伴的,為了鼓勵幼兒早點來園,區(qū)角活動時間是幼兒一來園就開始。這樣,入園早的幼兒每天就能選到自己喜歡的區(qū)角,而入園遲的幼兒就失去了選擇權(quán),只能玩別人選剩的游戲。采用這一方法后,提早入園的幼兒多了起來,體育鍛煉的時間也得到了保證。我時常為這個金點子沾沾自喜。對遲入園的幼兒,我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誰讓你來遲的?看,玩不到自己喜歡的區(qū)角了吧。”妍妍委屈的樣子及趙杰理直氣壯的神情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一個個問題在我腦海里閃現(xiàn):妍妍遲到的原因是什么?她不想早點入園嗎?用能選擇到喜愛的區(qū)角來刺激幼兒早入園合適嗎?入園遲的幼兒就沒有選擇自己喜愛的游戲的權(quán)利嗎?“你來得太晚了!”雖然是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實則向幼兒傳達了“你自作自受”的信息。我用這一看似讓幼兒自由選擇的方式來表揚或懲罰幼兒,不僅異化了幼兒早點來園的動機,也變相地把區(qū)角活動當(dāng)成了工具,使之喪失了讓幼兒愉悅心情的功能。這以后,我重新并采用輪流選擇的方式,使每個幼兒都有優(yōu)先選擇玩伴、選擇區(qū)角活動的機會。比如今天第一組先掛牌,明天就是第二組先掛牌。這樣,全班幼兒更喜歡區(qū)角活動了。同時,我與妍妍爸爸個別交流,他表示今后要配合幼兒園,盡量早點送女兒入園。這件事使我認識到,教師在制訂規(guī)則時不能濫用“權(quán)威”,忽視幼兒的心理感受,而應(yīng)慎重思考幼兒能否接受這一規(guī)則,它是否有利于所有幼兒的發(fā)展。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你的畫太難看了
你的畫太難看了
我們班的小倩是一個特別喜歡畫畫的小女孩,總喜歡自己拿著彩筆在紙上涂啊抹啊,特別高興,有一天她拿著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副《兔子吃草圖》給我看,滿心希望的得到我的一番夸獎,當(dāng)時我正在為活動設(shè)計苦惱,見了她的畫,皺了皺眉頭,不屑的說了聲:“你的畫太難看了,孩子。。。此時小倩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我立馬認識到了自己說出的話傷害了孩子的心,便立馬上前和小倩說:“剛才老師沒有好好看你的畫,來讓老師再仔細看看?!庇谑切≠徊磺樵傅陌旬嫿o了我,“原來小倩的想象力這么豐富,畫的真好,其他小朋友都沒有小倩想的這么棒,不錯,小倩非常棒,加油!小倩看了看我:“老師真的嗎?”我肯定的點了點頭,小倩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此時的我才把心放到肚子里。自己差點就扼殺了一個孩子的積極性,更使我認識到不要輕易的直接否定孩子,即使他做的再不好,也要試著對他進行鼓勵,先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然后引導(dǎo)他逆向思維,多方位思考?!八街?,可以攻玉?!币嗫紤]孩子的感受,我會不斷改進,讓孩子們幸福的成長。
孩子,你太出名了
我們幼兒園有一位叫楊**的孩子,他長的虎頭虎腦,非??蓯?,他不僅帥氣的外表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人如其名,現(xiàn)在的他讓我園4個班的大部分家長都認識,你們想知道這個4歲多的小朋友到底是何許能耐受到這么多家長的關(guān)注嗎?記得楊**剛?cè)胗變簣@小班的時候,不僅人長的“虎”,性格也特別“虎”,稍有小朋友不小心碰著了他,他就一陣猛打腳踢,所以小朋友都有點害怕他,也正因為如此,楊**的名字就在小朋友的心中扎了根,只要是班里有人搗亂,老師一問,小朋友就會不約而同的喊出楊**的名字,放學(xué)的時候,只要是誰的東西找不到了,家長也都會一致向老師反饋是一位叫楊**的小朋友拿的。一開始老師也沒有太在意,只是在盡量引導(dǎo)教育楊**,經(jīng)過老師的耐心教導(dǎo),現(xiàn)在的楊**變得非常懂事,并順利地升到了中班??勺钸M一連串的事件引起了老師們的特別關(guān)注,下面列舉一二:有一次,一個小朋友放學(xué)的時候給他媽媽說,他的貼畫讓楊**給拿走了,家長第二天來給老師反饋,老師問清情況以后,立刻笑了起來,因為頭天楊**請了一天的假,而且他的貼畫是讓老師給收起來的,家長聽了也哈哈一笑-----,還有一次他們臨班的有個小朋友給家長說:“今天楊**揍我”,該家長便氣勢洶洶的來找老師理論,老師無可奈何的對家長說:人家楊**不在我們班,沒有機會揍他呀!在老師的再三追問下,原來是這位小朋友在放學(xué)的時候聽見有位家長問他的孩子:“今天楊**揍你了嗎”之后就隨口給自己的媽媽說了此話,最后這位家長很不好意思給老師道了欠。還有更有意思的一次,中三班(楊**在一樓中二班,中三班在二樓)胡**在放學(xué)之后,他奶奶領(lǐng)著他玩被樹枝在臉上刮了幾道血痕,第二天入園時,老師看到她臉上的血痕便問她怎么回事,還沒等家長告知,該幼兒便立刻說是被楊**撓的,老師接著問:“他怎么撓得你,他又不在咱們班?”大家絕對猜不到胡**是怎么回答的!他很認真的說:“我們正在上課,楊**就走進我們班了,然后他就走到我跟前,用手撓完我就回他們班了”。天哪,他怎么會有這樣的回答,當(dāng)時胡**的老師立即把楊**的老師叫過來和家長進行了討論,再結(jié)合以上幾件事例,馬上引起了老師們的關(guān)注,所有和楊**有牽連過的幾個班級的老師立即召開了一次碰頭會議,研討了這種現(xiàn)象的重要性和如何來解決此種現(xiàn)象,最后四個班的老師決定以班級為單位召開家長討論會,結(jié)合前面幾件事例,并邀請典型事例的家長進行發(fā)言,在家長會上,大家針對以上幾個典型事例進行了討論,最后,家長們總結(jié)出了幾點心聲,大家說;“此次家長會很重要,經(jīng)過這么一解釋,首先是還給了楊**及其楊**家長一個公道,如果大家和孩子一味的啥壞人壞事都往人家楊身上扣的話,對該孩子的心理健康會有很不好的影響,其次,由于楊**在孩子們心中占據(jù)了一定的位置,再加上家長的無聊追問,有些孩子就會不自然的養(yǎng)成愛說謊的習(xí)慣,從而也給老師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也增添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摩擦?!奔议L會過后,大家對楊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可楊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卻更深了。孩子,你太出名
媽媽,你晚一點來接我!
“媽媽,下午你第一個來接我!”每天早晨有的孩子總是這樣叮囑爸爸媽媽,而每天都會有幾個小朋友很晚才被接走。下午,看著孩子們都開開心心地跟著爸爸媽媽回家了,只有瑄瑄和格格在教室里玩,格格平時因為媽媽工作的原因才會接的很晚,而格格早已經(jīng)習(xí)慣,這時發(fā)現(xiàn)平時接的很早的瑄瑄怎么也晚了,我非常好奇的問她:“瑄瑄你媽媽還沒來接你,是不是媽媽有事情?”瑄瑄回頭高興地說:“不是的,是我讓我媽媽晚一點來接我的!”我更好奇地問:“為什么呀?”瑄瑄認真的對我說:“平時小朋友們走了,都是格格自己玩,今天我想和格格多玩一會和她一起走!”聽到這一番話我真的很感動,話剛一說完就聽到瑄瑄媽媽的腳步聲,媽媽剛一走到教室門口,就看到瑄瑄生氣的走到媽媽的跟前對她說:“媽媽不是讓你晚一點來接我嗎,格格還沒有走呢!”不久格格媽媽也來了,兩人一塊高高興興的離開了。從這一件小事就能看出孩子長大了,懂得怎么以愛心來對待同伴和關(guān)心別人,同時增強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我們要善于注意到孩子的進步,包括一些很小的事,無論如何,只要我們以愛心和熱情去灌溉每一朵祖國的花朵,讓每一個孩子充滿愛心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你接住了孩子拋來的球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澳憬幼×撕⒆訏亖淼那颉保?/p>
在美術(shù)活動進行到一定時間時,陸續(xù)有孩子來說:“老師,我畫好了,我不畫了。
”不同的孩子說這句話含義不同,孩子拋給你的球你接住了嗎,你給了他們適宜的回應(yīng)了嗎?
第一種球的分析:
找到的球:孩子確實畫得很好,技能、效果、作畫態(tài)度來看都很出色。
接到的球:他的需求點是:希望和老師分享,并獲得一定的肯定。
拋出的球:老師要拋給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肯定。
回應(yīng)實例:如:“你的房子畫得穩(wěn)穩(wěn)的,住著一定很有安全感,防震能力一定很強,色彩也很美,畫得很仔細。
”并及時給予五角星等標(biāo)識獎勵。
第二種球的分析:
找到的球:孩子看到畫的快的孩子在玩游戲了,于是對作品草草了事,也急著去玩。
接到的球:他們的需求點是:不想再畫了,希望快點得到老師肯定結(jié)束這項行為。
拋出的球:肯定能力并創(chuàng)設(shè)愿景,激發(fā)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動力。
回應(yīng)實例:如:“你的房子設(shè)計很新穎,線畫得多直,旁邊的風(fēng)景也很美,要是能再靜下心來裝修一下一定會更受歡迎的。
”并給予眼神等的肯定與鼓勵。
第三種球的分析:
找到的球:可能是孩子能力不足,沒有自信。
接到的球:一是不會畫希望以此來得到老師的幫助和支持的現(xiàn)實。
二是想蒙混過關(guān),逃避畫不好。
拋出的球:盡力找出閃光點,適度提供援助找到自信。
回應(yīng)實例:如:“你畫的時候老師看到你很認真,你一定還有很多的創(chuàng)意,你還想在這里畫什么?我們一起來設(shè)計添上去,讓畫看起來更美,好嗎?”同時可以肢體的摸摸頭,蹲下來等回應(yīng)進行配合。
不知道本文“你接住了孩子拋來的球”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愛我你就夸夸我》《老虎來了》
愛我你就夸夸我每個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而不喜歡聽批評的話,孩子也是一樣。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表現(xiàn)欲,當(dāng)著孩子的面議論孩子實際上是在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隨便負面的批評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隱性的傷害。
今天早上入園時,雯雯高興地牽著姥姥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我面前,清脆地喊道:“老師好!”一邊喊還一邊跑過來抱我。這時,雯雯的姥姥說:“哎呀,這是怎么啦,昨天碰到她媽媽的同事,我讓她喊阿姨,她躲在身后就是不喊,最后阿姨逗她,她還哭了,太讓人沒面子了。接著上超市,她推著購物車在超市瘋跑,怎么喊也不聽······”這時,抱著我的小手松開了,雯雯垂頭喪氣地走到座位上。我的心打了個顫,連忙拉了拉她姥姥的手。示意她別再說了。
我走到雯雯身邊,對她說:“雯雯,你不向阿姨問好,那是因為你和阿姨不熟悉,在超市里亂跑,那是因為很高興,對嗎?”雯雯高興地點點頭。過后,我和她姥姥進行了細致的溝通,指出她不要當(dāng)眾批評孩子,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但是要當(dāng)眾表揚孩子。她姥姥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老虎來了
今天的主題活動時,我剛在大屏幕上打出一幅生動的老虎圖像,孩子們立刻就沸騰起來了,紛紛叫著:“老虎來了,老虎來了······”有的孩子還學(xué)著老虎的樣子,有的學(xué)著老虎的聲音,還有的學(xué)著老虎的樣子在活動室里爬來爬去······活動室里儼然成了“野生動物園”
我想了想,決定讓孩子們“亂”一會兒!因為這種模仿正是孩子們的學(xué)習(xí)活動。于是,我也加入了他們的模仿中。幾分鐘后,孩子們完成了自主學(xué)習(xí),情緒自然降溫,我便順其自然的繼續(xù)組織我的教育活動。
課后,我想,當(dāng)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讓孩子們盡情地“亂”一會兒,因為“亂”是孩子們的天性,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是情緒的釋放,這也正是他們在學(xué)習(xí)和探索。
為孩子未來你找對“圈子”了么?
經(jīng)常聽到家長說起:一定爭取要讓孩子進某某重點校。
為什么要進那所重點校?不少家長的答案可能歸于籠統(tǒng)的結(jié)論:名氣在那兒擺著呢。更懂行的家長會說,學(xué)校的理念很先進、教師的水平都很高。
其實,在不少人心目中還隱藏著一個真實的理由,擇校甚至擇班,他們希望給孩子找一個更好的“圈子”。
說到“圈子”,大家可能覺得格調(diào)有些下降了,但事實上,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圈子,家長擇校育兒也不例外。
按度娘的解釋,所謂“圈子”,指的是具有相同愛好、興趣或者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群。
有句老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深,而對于青少年階段的孩子而言,其作用更為深遠。
在不少家長眼中,讓孩子幼年時在良好的學(xué)習(xí)氛圍里受良好的教育對孩子的一生都很有用。選擇“圈子”其實就是家長經(jīng)常說的:要和比自己學(xué)習(xí)好的孩子一起玩,并遠離調(diào)皮搗蛋的“壞孩子”。“好同學(xué)可能比好老師更重要,學(xué)校真正的價值是給你的孩子一群同伴,所以在給孩子找學(xué)校時,首先要看那里有沒有好的同學(xué)。”
當(dāng)然不排除少數(shù)“深謀遠慮”的家長,他們認為,一般能進貴族校、重點校的孩子家庭非富則貴,這樣將來孩子的朋友圈就不同,而且同這些小朋友的家長做朋友對成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用處的。
在筆者看來,家長希望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更好的學(xué)習(xí)和成長空間而去關(guān)注“圈子”,這樣的初衷合情合理,不過過于功利地引導(dǎo)孩子去“混圈子”,很可能難遂人愿,而且可能讓孩子容易心態(tài)失衡,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記得北京有一位重點中學(xué)的校長曾說過:好的教育,應(yīng)該包括好學(xué)校、好老師、好伙伴和好家庭。
擇校,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選擇“好伙伴”。
不僅在擇校時,在平時育兒過程中,“找圈子”也成為今天眾多孩爸孩媽的必修課。包括媽媽圈、父母圈、班級圈、課外圈……幾乎每位家長尤其是媽媽都或多或少參加了一些育兒圈。在圈子里頭,年輕的父母們交流心得、抱團取經(jīng),忙得不亦樂乎。
筆者的一位朋友是位公司白領(lǐng),每到周末,他基本上都會陪著自己的孩子參加親子活動。原來,他和平日里認識的一些朋友自發(fā)組建了親子活動圈,大伙一起帶孩子外出活動,費用AA制。為了讓活動豐富多彩,他們不僅自己設(shè)計有特色的活動內(nèi)容,還會組團參加社會機構(gòu)組織的各種活動。
“現(xiàn)在家里基本上都只有一個孩子,缺少玩伴。有個圈子大家?guī)Ш⒆右黄鸹顒樱冉o孩子找到成長小伙伴,也讓我認識不同行業(yè)背景的家長,大家彼此交流,在教育孩子、個人事業(yè)上都很有收獲?!迸笥训囊环捯徽Z中的。
今天,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隨著各類智能設(shè)備的遍地開花,正如蘋果手機的“果粉”、小米手機的“米粉”,借助前沿的可穿戴移動設(shè)備,一些家長和孩子開始嘗試新的“圈子”玩法。
比如,兒童手表近日成為家長關(guān)注的新熱點,除了防止孩子走失的安全定位功能外,有的兒童手表開始嘗試孩子之間的社交功能。最近華為推出“榮耀小K”兒童手機便主打互動牌,通過雙向高清通話讓父母和孩子實現(xiàn)自由交流、獎?wù)峦扑陀螒蚬膭钣H子互動體驗,同時還首次試水“搖一搖”添加好友功能。
和成人“搖一搖”盲目添加陌生人不同,這款兒童手表添加好友的目的性非常強,孩子喜歡和另一個使用該款手表的小朋友玩才會使用搖一搖功能進行添加,而且家長可以通過手機了解孩子的交友情況。當(dāng)兩個孩子通過兒童手表互相添加為好友后,平時彼此間可電話溝通聊天。隨著孩子社交范圍的擴大,家長們同時也進入一個更為開放多元的“圈子”。
不過,新的問題來了。
在這個渠道壁壘不斷打破、信息日益超載的時代,家長們在育兒擇校時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是:我找對“圈子”了么?
的確,如何選擇“圈子”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孩子。事實上,所謂的“好”是相對的,真正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什么是“適合”?兩個關(guān)鍵指標(biāo)——實際條件和發(fā)展需求,符合家庭實際條件、符合孩子個性特點、符合孩子成長方向的應(yīng)該是適合的,否則沒必要過多、過高地去追逐“圈子”、浪費精力。
“老師太兇了”
午睡的時候,孩子們睡得香香的。我在看書,偶而抬起頭,看著孩子們睡得香香的臉蛋,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愉悅。這時方老師來找我,她說:“我在校門口碰到一個熟人。他們家親戚的一個孩子在你班里,孩子的名字叫童非,有這個孩子嗎?”我說:“有,怎么了?他原來是在南京上的幼兒園,這學(xué)期才轉(zhuǎn)到我們班!”“孩子說你很兇,生氣的時候還皺著眉頭。”“有這樣的事?”我吃驚地問。方老師走后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得很,我不停地在反思,回憶自己什么時候給孩子留下了這個印象。我拿出手機給童非的爸爸發(fā)了條短信,除了說聲對不起,最重要的是想讓家長不要把我當(dāng)外人,有什么盡管說。如果方老師不告訴我,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兒,根本不了解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什么樣的。說句真心話。平時我比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心情最不好時都叮囑自己:要耐心一點,小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稍谑裁磿r候孩子對我有了這樣的看法呢?午睡起床,我來到帝非身邊對他輕輕地說:“我們可以談?wù)剢?”孩子說:“好啊!”我說:“老師真的很兇嗎?”“對,昨天在操場上你說再不排好隊就要生氣了,而且你還皺著眉頭?!蔽逸p輕地摸摸他的頭說:“邵你還喜歡老師嗎?”他露出一個甜甜的笑臉說:“喜歡?!薄拔夷敲磧戳耍氵€喜歡我啊!”“我就是喜歡!”看到他真摯的表情,聽著他急切的回答,我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慚愧。孩子多么天真,自己隨意的話語,一個不經(jīng)意的神態(tài)卻在孩子心中一個陰影?!袄蠋煟闾珒戳?,!”我將把這句話牢牢地記住心里,它會時刻提醒我,教師的一言一行是多么的重要。
我來做你來學(xué)
因天氣漸漸變冷了,孩子們都穿著厚衣服,來園后,總是把衣服放在桌子上不整理。
在一次活動課上,我?guī)Ш⒆觽兺妗拔襾碜瞿銇韺W(xué)”的游戲時,孩子們的興趣很高,都非常投入,我每做一個動作,他們都仔細地觀察,積極地模仿我的動作,我靈機一動,順手拿起一件外衣,一邊做著疊衣服的動作一邊說:“我來做你來學(xué)”孩子們也一邊跟我模仿一邊積極回應(yīng)我“我就跟你這樣做”!“我來做你來學(xué)”“我就跟你這樣做”孩子們快樂地一邊回應(yīng)一邊跟我學(xué),最后我讓孩子們拿上自己的衣服繼續(xù)跟我玩“我來做你來學(xué)”的游戲。為了使幼兒對疊衣服這樣的活動不感到煩躁我還配上孩子們喜歡的音樂,編上歌詞,跟著節(jié)拍“關(guān)上一扇門”(一只袖子向內(nèi)疊上來)孩子回應(yīng)“關(guān)上一扇門”師:“關(guān)上兩扇門”幼兒:“關(guān)上兩扇門”(另一只袖子也向內(nèi)疊上來)師:“疊一疊,折一折,我的衣服疊好了”幼兒:“疊一疊,折一折,我的衣服疊好了。”
孩子們邊說邊做,在不知不覺中學(xué)會了疊衣服,孩子們都覺得這種疊衣服的方法很有趣。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游戲為主,讓幼兒自己動手,在生活中得到鍛煉,做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