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錯誤》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游戲目標:

1、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細心做事的習慣。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游戲方法:

1、教師故意說一些錯誤的句子,讓幼兒糾正:你們聽聽我的話有什么地方是有問題的?請你幫助我糾正。例:

(1)弟弟長大了,要吃奶。

(2)晚上,太陽出來了。

(3)夏天天氣冷,要穿毛衣。

(4)船在天上飛。

2、教師讓幼兒看一看有錯誤的圖片,啟發(fā)幼兒細心觀察,把錯誤的地方找出來,并幫助改正,還要說清楚錯在哪兒。

3、教師把每一句話重復一次,稍停頓,然后請幼兒回答更正。

4、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水平設計語句。

活動反思:

該游戲目標實現(xiàn)的程度較好,內(nèi)容適合程度較好,幼兒很感興趣。通過語音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的敏感性。句子較短,孩子發(fā)現(xiàn)錯誤比較完整,如果是長句,則只能發(fā)現(xiàn)一兩個錯誤。

幼兒百科:錯誤,意為不正確,與正確答案相反。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習詞語:急急忙忙、慢悠悠、丟三落四。

2、比較鵪鶉蛋、鴨蛋、鵝蛋、烏龜?shù)暗炔煌奶卣鳌?/p>

3、知道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心。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幻燈機、水彩筆、油畫棒、畫紙。

2、圖片(見配套幼兒畫冊)、操作卡片。

3、若干種蛋。

活動過程:

1、理解故事情節(jié)。

a、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內(nèi)容。

提問: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誰?鴨媽媽找到蛋了嗎?

b、出示幻燈片,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交流、討論:

a、鴨媽媽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兒了?

b、在草叢里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蛇蛋是什么樣的?學習詞語:急急忙忙(可組織幼兒討論)。

c、鴨媽媽在鵪鶉媽媽家找到蛋了嗎?她是怎么說的?鵪鶉蛋是什么樣的?

d、在沙灘邊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烏龜?shù)笆鞘裁礃拥?學習詞語:慢悠悠(可組織幼兒討論)。

e、鴨媽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誰?她是怎么說的?鵝蛋是什么樣的?

f、鴨蛋是誰找到的?鴨蛋是什么樣的?

g、你喜歡鴨媽媽嗎?為什么?學習詞語:丟三落四(可組織幼兒討論)。

h、再次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

2、游戲操作活動:“幫動物媽媽找蛋”。

為幼兒提供幾種動物的蛋,讓幼兒把蛋放到貼有動物卡片的籮筐里,回憶已知的卵生動物的名稱。

3、搜集和進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動物。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會生蛋的動物?回去找一找,明天來和小伙伴們交流,好嗎?

《找蛋》語言教案和反思:

今天的語言活動《找蛋》,帶給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語言活動類型的確定

或許我們但看材料和原有的活動設計,我們都會把它當成一個故事教學來上。:我課上到一半就在想,是不是應該上成看圖講述。其實本次活動的文學作品內(nèi)容本身比較簡單,故事中又沒有太多的詞匯需要豐富。但圖片中呈現(xiàn)的信息卻很清晰。和不同人物對話是幼兒一眼能發(fā)現(xiàn)的,同時本身故事的情節(jié)又比較簡單,幼兒可以用1-2句話來講述圖片的內(nèi)容,因此我們覺得這樣的圖片比較適合幼兒開展講述活動。

其實在新教材中,每個活動只幫我們確定了領域的側(cè)重,但就語言活動而言,它就有以下幾個類型:講述活動、早期閱讀、文學學習活動、談話活動、聽說游戲等。我們在活動以前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對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對孩子學情的分析來確定活動的類型,目標的側(cè)重,才能使活動更有效。

二、教材分析對重難點突破策略確定影響

語言活動中,對教材的分析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到活動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分析文學作品時,不僅僅是要能挖掘出文學作品隱含的價值,還要在確定重難點后,再來細細體會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對其隱含的教育價值的意義。

三、看圖講述中圖片呈現(xiàn)方式對幼兒能力發(fā)展的作用

因為我將本次活動定位在看圖講述上,所以如何呈現(xiàn)圖片也是個問題。

對本次活動來說因為故事的情節(jié)簡單而不是很新奇,因此我覺得如果四幅圖整體呈現(xiàn)的話,幼兒可以通過對比來發(fā)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也可以第一幅和第四幅先呈現(xiàn),讓孩子可以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合理開展想象。

幼兒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chǎn)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關系》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和比較,引導幼兒的逆向思維,能發(fā)現(xiàn)物體和圖片中存在的相反關系,理解相反的含義。

2.體驗游戲的愉悅感,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能夠盡可能多的找出生活中常見的相反關系。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1.引導和理解實物之間的相反關系。

2.學習從相反方向進行思考,發(fā)展逆向思維。

活動準備

1.箱子,繩子(長.短),書本(厚.?。?,純凈水瓶(冷.熱),石頭和泡沫(重輕),積木和膠泥(軟硬),杯子(大,小)。

2.幼兒操作材料:關系卡片24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相反的含義。

1.出示神奇的箱子引起幼兒興趣。

2.通過箱子中的實物,讓幼兒通過看.摸.掂等比較方式自主探索,自主發(fā)現(xiàn)藏在其中的相反面,并積極用語言表述。“這本書是厚的,這本書是薄的;積木是硬的,膠泥是軟的;這瓶水是熱的,這瓶水是冷的……”。教師小結(jié):像這樣厚和薄.硬和軟.冷和熱意思相反著的就叫做相反關系。

二.游戲“找朋友”

1.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張具有相反關系操作卡片,找出與自己手中所拿的圖片的相反的幼兒成為好朋友,并大膽積極的運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我圖片里的籃子是滿的,我圖片里的籃子是空的,我們是相反的朋友?!薄拔覉D片里的人是胖的,我圖片里的人是瘦的,我們是相反的朋友”……2.幼兒探索。從一組圖片中找出多種相反的關系(如有一組圖片:有一張凳子是高的,但它也是一張大的凳子;有一張凳子是矮的,但它也是一張小的凳子。一組圖片既存在著高和矮的相反關系,也存在著大和小的相反關系),教師巡回指導。

3.說相反:“請小朋友想一想,在我們周圍,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是相反的?”

4.師幼互動“說相反”,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例如:教師說“多”,幼兒馬上說“少”;教師說“遠”,幼兒馬上說“近”(可以配合表情和肢體動作)。

三.活動結(jié)束

孩子們聽音樂《小兔走路》變換方式出活動室。(如:腳步的輕重,快慢)。

教學反思

根據(jù)孩子的思維特點,我拿孩子身邊熟悉的實物做例子。孩子們通過觀察和比較明白了這些物體存在的相反的關系,并理解這種相反關系就是反義詞。在正個活動中,我自己感覺整個游戲環(huán)節(jié)銜接還是挺好的,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也高,課堂活躍,能較好的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因為這堂課是家長匯報課,在課堂紀律方面,個別自控能力較差的幼兒在課程中的定性不夠,喜歡東張西望尋找家長。但總的來說還是挺好的。

幼兒百科: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尾巴》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看看、猜猜、說說,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功能。

2、樂意在集體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找尾巴》、動物畫紙、報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師幼共同演唱歌曲《問答歌》。要求幼兒用唱歌的形式回答老師的問題。

2、哪些動物有尾巴?這些動物的尾巴一樣嗎?(請幼兒用“有的尾巴……有的尾巴……”來回答)

二、看課件幫動物找尾巴。

三、欣賞故事《蒼蠅借尾巴》,并回答問題。

1、蒼蠅去問哪些動物借尾巴?為什么?

2、借到了沒有?

3、大家為什么不借尾巴給蒼蠅呢?(請幼兒看課件)

四、尾巴的用處

看課件說一說動物尾巴的作用。

五、游戲活動。

1、報紙變尾巴。

2、貼尾巴。

3、畫尾巴。

活動反思:

動物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常會引發(fā)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在分享閱讀《尾巴》的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出了極大興趣,幼兒對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認識,但是對尾巴的作用卻不是很了解。為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我設計了《動物的尾巴》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中,我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當我拋出第一個開放性問題,老師手中的繩子像什么時,一下子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有小朋友說像電線;有小朋友說像女生的長辮子;有小朋友說像動物的尾巴……孩子們的回答讓我覺得欣喜不已。接下來我出示了多媒體課件與孩子們進行互動游戲,幼兒們通過幫小動物們找尾巴,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這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我讓孩子們觀看了動畫《蒼蠅結(jié)尾巴》,在看動畫前我讓孩子們帶著蒼蠅問哪些小動物借到了尾巴和蒼蠅借到了尾巴這兩個問題去看,所以他們聽的非常認真,看完動畫后能積極的回答老師的問題,而且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功用。為了加深孩子們對尾巴功用的了解,我又請孩子們猜測了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并用課件內(nèi)容驗證了他們的猜測。最后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報紙這一材料,讓他們運用平時學過的紙工技巧自己做一條尾巴,在快樂的氛圍中結(jié)束了此次的活動。

在整個活動的執(zhí)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親和力,我應該通過表情、動作、語氣來豐富自身的親和力,要真正的投入到教學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其次課前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吃透教材,不能只接收說的對的信息,要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局限他們的答案,這樣才能對于幼兒拋出來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回答;再次在活動中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我應該適時的指導幼兒,給予幼兒正確的提示,幫助幼兒找到方法來完成操作活動。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注意活動中的每個細節(jié)。

幼兒百科:尾巴基本的意義是指動物的身體器官,因其在身體的后部,后來延伸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隨部位。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規(guī)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能主動發(fā)現(xiàn)排列的規(guī)律AABAAB、ABBABB和ABCABC,學習按規(guī)律AABBCC的方法進行排列。

在做珠簾、欣賞珠簾的過程中感受規(guī)律美。

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找規(guī)律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主動發(fā)現(xiàn)排列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學習按規(guī)律AABBCC的方法進行排列。

活動準備:

1、教具:小熊、小猴、小豬、小貓的圖片;三條有規(guī)律的路;三個已粘有部分AABBCC規(guī)律的盤子;一根長繩子,上面穿有夾子;一條有AABBCC規(guī)律的圍巾圖片。

2、學具:人手一根長紙條,一個固體膠、各色小圓片若干。

3、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AABABB、ABBABB的排序認知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復習規(guī)律AABAAB、ABBABB,引出規(guī)律ABCABC

1、出示三種動物圖片。

2、逐一出示三條路,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AABABB、ABBABB和ABCABC排列規(guī)律。

二、學習新規(guī)律AABBCC

1、出示圍巾圖片,引導孩子觀察、發(fā)現(xiàn)AABBCC的規(guī)律。

2、觀察圍巾上的花紋有幾種顏色?每種顏色又有幾個并排放在一起?

3、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盤子上的規(guī)律,并接下去往下排。

第一個集體排,還有兩個請兩個孩子上來比賽排,檢查是否排對。

4、小結(jié):原來這三個盤子上的花紋也都是有規(guī)律地排列的。

三、操作,進一步鞏固規(guī)律AABBCC

1、做一串珠簾,要三種顏色有順序地排。

2、介紹操作材料和要求:每個人拿一根長紙片,從畫著顏色的這一頭開始粘,三個顏色有規(guī)律地排,一直到紙片粘滿了,就把它掛到珠簾下面,用上面的夾子夾住。

3、孩子操作。

四、欣賞漂亮的珠簾,感知規(guī)律美

教學反思:

我設計了以“小熊請客”為線索,巧妙地滲透各種具有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讓孩子在與這些“動物”的互動中主動積極地探索新的規(guī)律,達到教學活動的目標。

孩子們對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非常感興趣,而且決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過程中也能正確地完成排序規(guī)律,但是在自己的講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

1、在引導孩子感知AABBCC的排序規(guī)律時出示了一個圓盤,但當孩子全部粘貼完整之后,忽然意識到應該給孩子一個起始的標記,沒有標記顏色就混在一起,規(guī)律不再那么清晰。

2、我提供給孩子長紙條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根據(jù)規(guī)律粘貼,應該提示孩子當紙條已經(jīng)不再有地方粘時,一個節(jié)結(jié)束的時候就不再往下粘了,而我們則應該在孩子操作之前就要要提醒孩子將AA也要去掉,地方不夠了就不再往下粘了。

讓我知道了我們要做的前期準備有太多,包括教材的核心經(jīng)驗,知識點的正確把握等等,尤其是數(shù)學、科學領域,是不允許老師有絲毫的學科知識方面的偏差,甚至只是環(huán)節(jié)設計中的一個小細節(jié),教師都需要考慮周全才性,才能帶給孩子最為科學的認知經(jīng)驗。

幼兒百科:找規(guī)律是小學數(shù)學和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技能,目的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探究圖形和數(shù)字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并掌握找規(guī)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推理能力。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習詞語:急急忙忙、慢悠悠、丟三落四。 2、比較鵪鶉蛋、鴨蛋、鵝蛋、烏龜?shù)暗炔煌奶卣鳌?3、知道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心。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
    2020-12-2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關系》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和比較,引導幼兒的逆向思維,能發(fā)現(xiàn)物體和圖片中存在的相反關系,理解相反的含義。 2.體驗游戲的愉悅感,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能夠盡可能多的找出生活中常見的相反關...
    2020-12-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小鴨》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學說“小鴨躲在……”,鞏固方位詞。 2.觀察畫面,學習由物體的局部推測整體,并感知小鴨子的數(shù)量。 3.能夠主動表達、積極尋找判斷。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讓幼兒...
    2020-12-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尾巴》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看看、猜猜、說說,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功能。 2、樂意在集體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
    2020-11-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規(guī)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能主動發(fā)現(xiàn)排列的規(guī)律AABAAB、ABBABB和ABCABC,學習按規(guī)律AABBCC的方法進行排列。 在做珠簾、欣賞珠簾的過程中感受規(guī)律美。 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
    2020-09-1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習詞語:急急忙忙、慢悠悠、丟三落四。 2、比較鵪鶉蛋、鴨蛋、鵝蛋、烏龜?shù)暗炔煌奶卣鳌?3、知道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心。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

2020-12-2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和比較,引導幼兒的逆向思維,能發(fā)現(xiàn)物體和圖片中存在的相反關系,理解相反的含義。 2.體驗游戲的愉悅感,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能夠盡可能多的找出生活中常見的相反關...

2020-12-14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學說“小鴨躲在……”,鞏固方位詞。 2.觀察畫面,學習由物體的局部推測整體,并感知小鴨子的數(shù)量。 3.能夠主動表達、積極尋找判斷。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讓幼兒...

2020-12-2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看看、猜猜、說說,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功能。 2、樂意在集體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

2020-11-0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能主動發(fā)現(xiàn)排列的規(guī)律AABAAB、ABBABB和ABCABC,學習按規(guī)律AABBCC的方法進行排列。 在做珠簾、欣賞珠簾的過程中感受規(guī)律美。 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

2020-09-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