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那只美麗的蝴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幼兒園美麗的樹林說課稿 美麗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蝴蝶教案午后,我坐在一群孩子中間,正繪聲繪色地給他們講述一個古老而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
忽然,我聽到一個孩子驚喜的聲音:“老師,你看!”
循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我看到一只藍色的蝴蝶,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在窗前翩翩飛舞,一會兒,便停在了窗臺上。
孩子們興奮地歡呼起來。
“噓——”我對孩子們做了個安靜的手勢,便躡手躡腳走過去,小心翼翼用手捉住了這只蝴蝶,我想,應(yīng)該找來一枚大頭針,將它固定在硬紙板上,這可是一只難得的標本。
我環(huán)視了一下桌面,手邊沒有大頭針,于是,隨手拿起一只透明的塑料瓶,將蝴蝶放進去,蓋上瓶蓋。然后我興致勃勃地舉起瓶裝,讓孩子們圍攏過來,仔細地觀察。
瓶里的蝴蝶撲閃著翅膀,四處亂竄,可終因空間太小而處處碰壁。
這時,我聽到一個怯怯的聲音:“老師,它會悶死的!”又一個聲音:“老師,它會想媽媽的!”……
我一時有些呆了,是啊,在孩子們純潔的心靈里,我捉到的也許不只是一只小小的蝴蝶,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我后悔自己的魯莽,在孩子們驚訝的目光中,我打開了瓶蓋,輕輕地說:“去吧,你找媽媽去吧!”
孩子們再次歡呼起來,為蝴蝶的獲生而歡呼!一種深深的感動,涌上了我的心頭,是孩子們純真的話語,讓我們共同體驗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感,那便是同情和善良。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美麗的蝴蝶
李**是個靦腆的男孩子,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他選擇了美工區(qū),美工區(qū)里分繪畫區(qū)和手工區(qū),李**走進手工區(qū),在超輕黏土和剪紙前面停留了一會兒,選擇了剪紙。剪紙在我們班才剛剛開始實施,李**對于剪紙并沒有多少經(jīng)驗,至今都沒有剪出像樣的作品。
在活動中,李**拿了剪刀和紙坐在桌子前專心地剪著,還不時湊過頭去看旁邊的小伙伴是怎么剪的,他先是看了看小伙伴怎樣使用剪刀,手轉(zhuǎn)不過來的時候就像別人請教,在剪了幾條歪歪扭扭的線條之后,他停下來,看了看自己的作品,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拿起一支鉛筆,在紙上畫了什么,再拿起剪刀開始剪,剪著剪著,本來想剪的大作品剪小了;剪著剪著,本來要剪的小作品變沒了,結(jié)果還是什么也沒有剪成。于是他又拿了一張紙剪了起來。
我很想走到他身邊去教教他,可是想了想還是再觀察一下。所以我沒有走近他,但是仍時時留意著他的表現(xiàn)。
“老師——”身邊傳來李**微小的聲音,只見他手中拿著一張小紙片對我說,"蝴蝶!"我連忙走過去。只見他手中的紙片又小又粗糙,但確實很像蝴蝶。我裝作不相信地問:"是你自己剪的嗎?他用力地點頭,并自豪的說:“是的”。"剪得不錯!你真能干!再剪一個好嗎?"我邊說邊抱了他一下,還把他的作品貼到美工區(qū)的展示墻上。他羞澀地笑了,趕緊埋頭又剪了起來。
李**雖然渴望自己能剪出好看的作品,但由于技能上的局限使他多次面對失敗。剛開始他在剪刀的使用上遇到困難,他并沒有放棄,而是仔細觀察別人的正確使用方式,并像別人請教,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面對失敗時,并沒有輕易低頭,而是選擇了努力再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他開始向其他小朋友學習,并且一次次地進行嘗試,直至剪出一件作品。也正是這件作品激發(fā)了他的自信心。所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關(guān)注每一個幼兒的變化與成長。
飛舞的蝴蝶(戶外踏春活動)
今天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到處蕩漾著春的氣息。如此美景,幼兒園里更成了孩子們學習玩耍的樂園。清晨,我?guī)е⒆觽冞M行戶外踏春活動。清新的空氣,嫩綠的樹葉,美麗的無名小花,處處都讓人覺得心曠神怡,心情也格外的舒暢。
正當我們漫步在園里的曲徑幽道,花紅柳綠間,留連忘返時,突然有些小朋友歡呼起來:“看,都是小蝴蝶?!蔽页∨笥褌冎傅姆较蚩慈ィ?!確實有好多的蝴蝶??粗@么多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我不禁邁開腳步朝著它們走去,我邊走邊對孩子們說:“等會兒,我們?nèi)プズ?,好嗎?”“?”孩子們都歡呼起來,自由活動開始啦,小朋友們一個個也像飛舞的蝴蝶一般在花叢中穿行,看著他們開心的笑著,跑著,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里?!袄蠋煟憧?,我抓住了一只蝴蝶啦!”我順著聲音望去,是鄭敏,他第一個抓住了蝴蝶,正得意的像小朋友們炫耀呢?!班嵜簦闶窃鯓幼プ『哪??”好些小朋友都在向他請教呢?我也悄悄地來到他們旁邊,也想聽一聽,他抓蝴蝶的心得?!翱匆娪泻A粼诨ㄉ?,我們要輕輕地走過去,千萬不能發(fā)出聲音,不然會把蝴蝶嚇跑的,然后,用手快速的一抓,蝴蝶就抓住了?!蔽?guī)ь^鼓起了掌“鄭敏說得好不好?你們都學會了嗎?”“會啦”“那我們再來試一試,好嗎?”小朋友們都模仿著鄭敏的動作,全神貫注的抓著蝴蝶,不一會兒,戎志成抓住了一只,陸億瑞也抓住了一只……就在大伙開心的抓蝴蝶時,梓楊跑道我的面前:“老師,我看見蜜蜂了,它正在采蜜呢,走,我?guī)闳タ?。”我跟在他的身后,果然看見了好幾只蜜蜂飛落在花朵上,正在忙碌的采蜜?!靶∨笥?,你們看,小蜜蜂正在辛勤的勞動呢,像你們的爸爸媽媽一樣?!薄笆堑?,我們只能在旁邊看看,不能打擾小蜜蜂,小蜜蜂的屁股上有根針,如果你去抓小蜜蜂,它就會蟄你,但是它自己也會死掉的?!笨粗鳁钕駛€學者一樣在向小朋友們?nèi)霾ブR,我不禁會心的笑了,這小東西,知道的還挺多的。我情不自禁的又為梓楊鼓起了掌,梓楊很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腦袋說:“這些都是我從書上看到的?!薄澳阏媸且粋€好學的孩子?!蔽蚁蜩鳁钬Q起了大拇指。
大自然里充滿了好奇,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而我的孩子們,就像這大自然里的一個個小精靈,總能帶給我驚奇和無盡的歡樂……
剪蝴蝶
幼稚教育是各種教育中之一種,當然也應(yīng)該依著實驗的精神去研究。
幼稚園的作業(yè)(包括一切活動),就應(yīng)該本著豐富兒童的經(jīng)驗去做。
——陳鶴琴
[實例]
倫倫是個靦腆的男孩子,喜歡剪紙,但是至今都沒有剪出像樣的作品。
早上,倫倫又拿來了剪刀和紙專心地剪著,還不時湊過頭去看小伙伴是怎么剪的.剪著剪著,本來想剪的大作品剪小了;剪著剪著,本來要剪的小作品變沒了,結(jié)果還是什么也沒有剪成。
于是他又拿了一張紙剪了起來。
我很想走到他身邊去教教他,可是一想到平時由于我對他太關(guān)注而使他形成遇事縮手縮腳、遇到困難容易放棄的特點,就想再觀察一下。
而且我倫倫開始能主動地觀察他人的做法,失敗了還能自主調(diào)整,繼續(xù)嘗試,有一些克服困難的好表現(xiàn)。
所以我沒有走近他,但是仍時時留意著他的表現(xiàn)。
"老師——"身邊傳來倫倫的喊聲,只見他手中拿著一張小紙片對我說,"蝴蝶!"我連忙走過去。
只見倫倫手中的紙片又小又粗糙,但確實很像蝴蝶。
我裝作不相信地問:"是你自己剪的嗎?""是的!"倫倫用力地點頭。
"剪得不錯!你真能干!再剪一個好嗎?"我邊說邊抱了他一下,還把他的作品貼到墻上。
倫倫興奮地笑了,趕緊埋頭又剪了起來。
[思考]
陳鶴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書中說過:"小孩子學習事物須要自己學習。
""做父母的一方面不要替他學,一方面給他學的機會就是了。
"對倫倫這樣內(nèi)向膽小的孩子,教師應(yīng)鼓勵他們勇于嘗試。
但這種鼓勵不一定是從頭至尾地刻意去表示自己的關(guān)注,說一些鼓勵的話,而是孩子在孩子遭遇失敗的時候也能不動聲色,給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孩子輕裝上陣,相信孩子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和調(diào)整能夠取得成功。
我想,這也許就是陳鶴琴先生"學習是反應(yīng)與刺激的聯(lián)合""刺激必須要選擇得適當"這兩句話想要表示的意思吧!
倫倫雖然渴望自己能剪出好看的作品,但由于技能上的局限使他多次面對失敗。
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面對失敗時,并沒有輕易低頭,而是選擇了努力再努力。
在努力的過程中他開始向其他小朋友學習,并且一次次地進行嘗試,直至剪出一件作品。
也正是這件作品激發(fā)了倫倫的自信心。
陳鶴琴先生說過:"積極的暗示勝于消極的命令。
"我想如果我在不過多干預(yù)倫倫自主學習的同時再增加一些積極的暗示,如給他一些特殊的、好看的紙等,讓他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支持,也許更能激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
蝴蝶標本的故事
午飯過后,我?guī)ьI(lǐng)孩子們到戶外去散步,圍著花池轉(zhuǎn)了一圈,因為外面太熱,就領(lǐng)著孩子們往回走,忽然,我聽到一個孩子驚奇地聲音:“方老師,你看……”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只美麗的花蝴蝶正翩翩起舞,孩子們高興地歡呼起來。“噓——”我給孩子們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我就慢慢地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捉住了那只蝴蝶,我想找一枚大頭針,將它固定在楷體板上,制作一個蝴蝶標本。
回到活動室,我沒有找到大頭針,就順手裝在了一個礦泉水瓶子里,讓孩子們圍過來仔細觀察,那只蝴蝶在里面到處亂撞,四處碰壁。這時耿奧林小朋友說:“老師,你把它關(guān)在里面它會悶死的?!庇忠粋€聲音說:“老師,它會想媽媽的?!蔽乙粫r驚呆了,在孩子們的心靈里,我捉到的不只是一只小小的蝴蝶,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孩子們的目光中,我把蝴蝶放走了,并對它說:“美麗的小蝴蝶,去找你的媽媽吧,你的媽媽想你了!”
一種深深的感動,涌上我的心頭,是孩子們純真的話語,讓我們共同體驗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感,那就是同情和善良。
不一樣的蝴蝶造型
下午,我組織幼兒進行室內(nèi)活動拼貼《蝴蝶》。
(材料: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紙,如三角形、橢圓形、花瓣形、大小若干等)。
在此之前,先讓幼兒觀看錄像、幼兒隨音樂模仿各種蝴蝶飛舞的造型。
當時,我很奇怪:“咦,你們創(chuàng)編的蝴蝶飛舞的造型怎么都差不多呀?大家想想可以怎么變換造型。
”孩子們安靜下來了。
過了一會兒,慧文說:“老師,我觀察過蝴蝶,它飛的時候翅膀有時高有時低。
陳浩說:“蝴蝶翅膀有時合起來,有時張開合攏,還可以怎么變化呢?”“作左右或前后的位置變化。
下面我們來按形狀、大小、顏色找對稱,貼出不同的造型。
并且,在貼好的蝴蝶上添畫花紋和一對觸角。
現(xiàn)在開始操作,巡視中發(fā)現(xiàn)這次幼兒創(chuàng)編的蝴蝶造型有了很大的變化。
大部分幼兒拼貼作品栩栩如生,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都很講究。
如:對稱、大小、顏色等,真可謂豐富多彩。
創(chuàng)造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教師不能簡單要求孩子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而應(yīng)給孩子提供具體的創(chuàng)造機會。
在這里,我在孩子自主探索的基礎(chǔ)上,巧妙地引導孩子通過身體各部位拼貼不同蝴蝶飛舞的造型,不僅讓孩子們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學會了這一創(chuàng)作技能,也為孩子們今后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別讓“愛”折斷蝴蝶的翅膀
某天,一個文人經(jīng)過路邊,看到一只蝴蝶正在蛹里掙扎,蛹上已裂了一條縫隙,蝴蝶扇著翅膀掙扎了數(shù)次試圖從蛹里飛出來,但都未成功。文人頓生憐憫之心,幫蝴蝶弄開縫隙,蝴蝶順利地從蛹里飛了出來??刹恍业氖牵痪弥蠛阋螂p翼折斷而死……讀到這里,您是否想到了今天的孩子,在父母的“強迫關(guān)懷”或“過度溺愛”下,他們正像那只斷翅的蝴蝶,被剝奪了自我奮斗和拼搏的權(quán)利和機會,在還沒有經(jīng)歷生活的風雨之前,就被父母用充滿“愛心”的幫助“完整”地“取”出了“蠶蛹”。在幼兒園里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年邁的老奶奶、老爺爺來幼兒園接送孫子,有的孩子已經(jīng)上中班了還要大人抱著回家。在家中也不乏這樣的情形:當孩子低頭準備系鞋帶或拿取物品時,爸爸、媽媽立即上前“幫忙”;甚至有些“盡職盡責”的全職媽媽每時每刻都陪在孩子左右,陪伴孩子上幼兒園,喂孩子吃飯、哄孩子睡覺、陪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驗檫^多保護、過度溺愛,孩子甚至少有步行的機會,減弱了腳與大地接觸的感覺;孩子失去了嘗試錯誤,獲得新知識和體驗成功的機會;孩子失去了所有的錘煉和掙扎的機會。最后,孩子的性格變得膽心、怯懦、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和冒險精神、不敢去嘗試新事物……這樣長大的孩子到了社會上常常表現(xiàn)得十分脆弱,一遇到挫折便驚慌失措,長時間陷于困境而不能自拔,經(jīng)不起任何風吹雨打。也許許多家長認為讓孩子處在一種“幸福無比”的環(huán)境中,對他的成長最有好處,事實上并非如此。因為痛苦的磨練和掙扎對堅強的生命來說是必須的。心理學上也認為:如果人長期在一種“特別幸?!钡目臻g里,就會造成“健康心理過剩癥”。其結(jié)果是:一,對幸福的感覺明顯降低;二,特別害怕困難,不愿接觸人世間的艱難困苦,甚至會將一些平常的事也誤認為是痛苦而神經(jīng)過敏。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究竟應(yīng)該持一種什么態(tài)度呢?我們不妨先看看國外的教育。在日本,很少看見抱孩子的母親。下雨天,三四歲的孩子穿著小雨靴,撐著小雨傘,背著小包,跟在大人的后面走,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有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母親不是跑上去將孩子扶起來,而是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在美國,一歲多的孩子就被“綁”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鼓勵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飯;在孩子稍有自理能力時,便要求自己布置整理自己的房間……也許在他們看來,孩子的成長經(jīng)歷就如同頂破一個一個的“繭”,當孩子成長到一個特定的階段,當他的體能和智能發(fā)展顯示他具備了某項潛能時,就是他們應(yīng)該靠自己的努力“破繭而出”之時。也許孩子生來有很多雙翅膀,都可以讓他飛翔,而每當我們親手破除一個“繭”,他就夭折了一雙翅膀。
教育隨筆:蝴蝶樂園
教育隨筆:蝴蝶樂園
蝴蝶樂園是我們小一班的種植園地,我們小班的種植地都是和早操中的“好朋友”對應(yīng)的。我們蝴蝶樂園的黃豆豐收了之后,孩子們和我們就開始尋思著要種點什么。到了秋冬季節(jié),我們選來選去,最后還是選擇了種植一些比較常見而且很好管理便于孩子觀察的豌豆寶寶和蠶豆寶寶。
選種了!種子的來源是家長資源,請孩子和家長從家里帶了一些豌豆和蠶豆的種子,這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完成自己的種子選擇的任務(wù)。孩子們小心翼翼的帶著自己的種子到了幼兒園,每個孩子都是把自己的種子當做寶貝一樣很好的保管著。來了幼兒園之后我們組織了孩子們辨認豌豆和蠶豆的區(qū)別,孩子們很形象的把這兩種植物用“圓圓的”、“扁扁的”來辨認。
種植了!種植的時候是孩子、老師、家長、保育員奶奶一起完成的,大家每個人都有分工。老師負責開始的分配土地,每個寶寶分得了一小塊的地方。接著和孩子一起商量怎么種,最后等到了種圖案的方法,種植豌豆寶寶的都是以三角形為圖案,種植蠶豆寶寶的時候都是以圓形為圖案。這樣的種植區(qū)別于平時農(nóng)田里面的一排一排的種植,既是美觀也是方便孩子們以后照顧植物寶寶。然后就是家長和保育員奶奶出場了,他們的任務(wù)是把田地里面整理平整,然后根據(jù)圖案的安排給植物寶寶們挖一個個小“家”。孩子們的負責就是給自己的植物寶寶住到自己的“家”里面去。
發(fā)芽了!“植物寶寶快快長大啊!”每次散步去蝴蝶樂園的時候,孩子們總是這樣對植物寶寶說。等啊等,一天又一天,一個星期過去了,星期一中午去蝴蝶樂園的時候,孩子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小種子開始慢慢的冒出小腦袋了,大家爭相去看自己的植物寶寶。有植物寶寶冒出來了的孩子就很開心,冒榕的植物寶寶是第一個長出了的,她特別開心。而好朋友黃徐梓妍的植物寶寶還沒有出來,心理很是焦急。大家每天都去看望自己的植物寶寶,每天都有新發(fā)現(xiàn)。
觀察了!植物寶寶一天天的長大,開始的時候就是只露出小一點點的“腦袋”,孩子們很是開心,調(diào)皮的朱羽飛等得不耐煩了就用手“幫助”植物寶寶早點出來,真是太心急了,結(jié)果把植物寶寶的“小腦袋”弄斷了,他自己也很傷心。我們就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植物寶寶是應(yīng)該讓它自己慢慢的長,不能“幫助”它,植物寶寶不喜歡被人幫助長出來,那樣會很疼的,植物寶寶就會不高興的。孩子們很能接受這樣擬人的教育的方法,因為小班的孩子都是很容易進入到情境中的,這符合孩子的年齡以及心理的教育特點。這樣一來每個孩子都能很好的照顧自己的植物寶寶,知道不能用手去“幫助”植物寶寶了。
蝴蝶樂園是孩子們每天都想去的地方,是孩子們又一快樂的園地,我們將在這里面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知識,和孩子一起成長。
蝴蝶飛飛飛、好吃的點心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你來到了操作區(qū),挑選了一份裝飾的蝴蝶的材料開始了活動。你把蝴蝶輕輕的插入到了架子上,開始裝飾蝴蝶,黏貼翅膀上圖案和花紋。你首先選擇了一朵花想要把它粘到蝴蝶的翅膀上,你非常用心的去撕開花朵上的黏黏紙,但是嘗試了好久都沒有撕下來。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并沒有放棄,不久你終于把黏黏紙撕掉了,你雙手拿著花朵把它粘到了蝴蝶的翅膀上面。接著你馬上就選擇了一個比較小的花紋粘紙開始嘗試撕掉黏黏紙…
在活動中我看到了你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仔細的的孩子,也非常的有耐心。在很多次嘗試撕掉黏黏紙的時候你都沒有放棄過,非常有毅力。你不怕困難,敢于挑戰(zhàn),在完成了花的黏貼之后就選擇了更小的花紋去嘗試。
你非常認真、仔細的完成一樣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選擇。你選擇的蝴蝶顏色本身就是綠色的,又選擇綠的的花和花紋是裝飾,那么體現(xiàn)出來的效果就不是很好,所以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好吃的點心
活動開始了,你來到了美工區(qū),拿了橡皮泥開始了活動。過了一會你對其他小朋友說:“誰想吃藍莓味的點心啊?想吃的小朋友請舉手”。你看到付晨陽舉手了,于是你連忙說:“請稍等一下,我馬上就做”。你拿著準備好的橡皮泥,用泥工刀一片一片小心翼翼的切著,并且把切好的點心放到盤子里面。等到盤子裝滿了,你開心的跟付晨陽說:“藍莓味的點心做好了,給你吃吧”。你一邊看著付陽吃,一邊說到:“好吃吧,藍莓味的點心可好吃了”。
在活動中,通過你和他人交流的語言可以發(fā)現(xiàn),你可以模仿老師的話和小朋友交流,有較強的學習模仿能力。再通過你制作藍莓味點心的過程,發(fā)現(xiàn)你有比較豐富的制作經(jīng)驗,能夠模仿生活中的行為運用到活動中來。語言的交流能力也比較好。
那么在往后的活動中,你可以把點心制作的更加精細和形象一些。同時,我們也會為你準備更加多的操作材料,幫助你更好的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