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離園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幼兒園離園活動方案 快樂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快樂夏丏尊說過“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出一個空虛?!彼裕蠋焸兊膼劬拖褚怀厣钏?,時刻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田。
夕陽西下,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即將結(jié)束,我們班里的每個孩子都焦急的盼望能夠早些見到自己的父母,因而開始變得浮躁,主要表現(xiàn):
1、次序混亂。孩子開始離開自己的座位,肆意亂跑,甚至互相嬉戲、打鬧,有些聽話的孩子也效仿他人,不再安靜的坐在在小椅子上。這樣無疑增加了班級的安全隱患,看起來沒有組織,一片混亂;
2、不聽從老師的安排。孩子們由于沒有良好的離園習慣,老師讓幼兒放杯子、收拾玩具、打掃衛(wèi)生,孩子們通常只顧忙于自己的事情或者反道而其行;
3、對活動失去興趣。孩子們對手中的玩具漸漸失去興趣,開始大聲說話,有時會發(fā)出奇怪的聲音,注意力也轉(zhuǎn)移到了嬉笑、打鬧上。
孩子離園前的種種不良行為,讓整個班集體處在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狀態(tài)下,幼兒也得不到健康的成長。為此,采取有效的離園措施,不僅有利于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如何對幼兒進行離園前的教育迫在眉睫。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離園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一味的鎮(zhèn)壓孩子,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安撫他們,從而導致離園教育的本體功能發(fā)揮不出來,孩子也感受不到老師對他們的愛。通過此次的研修學習,我認為老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創(chuàng)設(shè)一個溫馨的、安靜的氛圍,組織并和幼兒一起活動,轉(zhuǎn)移幼兒的注意力。[勵志的句子 dJZ525.cOM]
一、提前做好離園準備。在距離家長接孩子半小時或者更長時間,提前做好離園準備,比如收拾玩教具、擺放整齊凳子桌子、打掃班級衛(wèi)生等等。這樣有利于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習慣,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強化團隊合作意識,加強幼兒之間相互交流,避免了離園時間倉促而發(fā)生意外;
二、做一些孩子們平常喜歡的活動。例如:1)折紙。發(fā)給幼兒喜歡的卡紙,讓他們折出自己喜歡的任何東西,并且可以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2)搭積木。讓幼兒發(fā)揮自己想象力,搭建出自己喜歡的東西,老師可以拍照紀念,貼在作品墻。3)游戲活動。例如,手指游戲:《兩只小鳥》《打電話》等;音樂游戲。通過一些簡單的小游戲,提高孩子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豐富孩子的幼兒園生活,讓他們把等待家長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游戲上來。
三、組織有競爭性的活動。例如:誰先能夠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誰先把自己的衣服、鞋子整理好、誰先能夠安靜地排好隊等待家長的到來等等。對表現(xiàn)較好或者獲得第一名的孩子給予表揚,發(fā)放小紅花,并鼓勵其他孩子積極學習。
四、談話教育。例如,讓坐的好的幼兒說一說今天自己在幼兒園發(fā)生的高興和不高興的事情,教師再加以總結(jié)點評,不僅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也非常重要。
總之,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隨時關(guān)注每一位幼兒,捕捉教育契機,充分利用離園教育機會,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同時,老師們要高度重視起來,對孩子要有明確的要求和計劃,平日里點滴小事諄諄教導,只有這樣,孩子在離園前浮躁的心才能得到平靜,一天的幼兒園生活才算完美結(jié)束。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快樂島“真快樂”
本月開學的時候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我們都是好朋友”,在這個主題中,幼兒再次感受了朋友之間的友誼和情感,愿意與朋友一同分享自己的快樂,知道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感受菠蘿班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健康活動“快樂島”也是根據(jù)主題設(shè)計的活動,活動的重點是幼兒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練習了身體的平衡。
首先是一個熱身運動,小海龜們在大海里快樂的游泳,教師扮演的鯊魚發(fā)出口令“我要吃掉小海龜”,小海龜們便要迅速的結(jié)伴手拉手,大鯊魚則沒有辦法追逐找到伙伴的小海龜。熱身運動以后就要進入游戲“快樂島”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把舊報紙癱在地上,每張報紙表示一座快樂島。教師帶著幼兒在海里圍著快樂島游泳,教師發(fā)出指令“海浪來啦”,小海龜們迅速的找到快樂島站上去。每個快樂島只能站兩只小海龜。海浪越來越大,海水漲高了,小島變小了,幼兒把報紙對折,表示小島小了。然后教師再帶著幼兒進行游戲,游戲數(shù)次,快樂島越來越小,幼兒站上去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只能緊緊的抱在一起。有了合作的能力。并且能感受到朋友的懷抱。
在這樣一個多合作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及時的進行指導幼兒的行為。因為人數(shù)以及幼兒個人的主觀原因,難免會有個別的幼兒落單,沒有找到朋友一起游戲,只是單獨的站到了島上,教師應該參與到游戲中,主動的拉起孩子的手,讓他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人,還有老師和我一起游戲呢。教師若忙于指導,也可以讓落單的孩子參與到其他的小組里,雖然要求是兩個小海龜站在一個島上,但是對于特殊的情況還是可以做出特殊的調(diào)整的。記住一句話,千萬不要讓孩子落單,對于孩子的心理影響是很大的。
快樂著孩子的快樂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
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fā)現(xiàn)他們關(guān)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shù)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shù)著數(shù)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shù);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zhuǎn)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時,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個大蟲子。于是草地下還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弊屑毑粮蓛裟嗤烈豢矗喊パ?,原來是一塊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guān)系,我再找?!蹦俏恍∨笥燕街欤瑲夂艉舻臉幼拥浆F(xiàn)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jīng)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后,幼兒可有自己的戰(zhàn)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里、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在幼兒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那么我想這就是快樂的事。
快樂生活,快樂成長
看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我很快樂。很希望繼續(xù)能和他們一起度過美好快樂的時光。
活動中學會比較是技能,學會自尊是品格,品質(zhì)最重要。其實幼兒學到多少知識并不是很重要,關(guān)鍵看他是否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習慣,獲得品格上的提升和情感上的享受。因此我很在意孩子們一天在幼兒園里是否快樂。
這一主題我很注意幼兒是否快樂。一節(jié)課的開展,如果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很積極,很開心我就感覺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不僅達到了教育目標,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所以很有成就感。相反,如果一節(jié)課幼兒反應不積極,甚至有些幼兒活動過程中想去尿尿,這都讓我感覺這節(jié)課沒有成功,我會積極反思。課后便會做出總結(jié),因為是分組教學,所以也給了我及時改進的機會,通過一些小的修整,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讓孩子們從現(xiàn)在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快樂的小天使,感受的生活的快樂和人生的樂趣。在孩子的世界中快樂無處不在。只要是我們教師參與的地方,就一定要讓幼兒感受到快樂??鞓返男问蕉喾N多樣,思考的快樂,求知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分享的快樂,在不斷快樂的情感體驗中得到技能和品格的提升。
快樂是愉悅的,甜美的,放松的。希望和幼兒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一起在快樂中成長
幼兒園里真快樂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位于臺階上,東樓下的中五班,我們利用教室前的天然玩具---臺階,下課活動時,我會讓孩子們跳臺階、數(shù)臺階、坐在臺階上曬太陽,并說說自己的心里話。通過跳臺階,孩子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并且腿部肌肉、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都充分地進行了活動,孩子們都樂意去玩臺階。
為了讓孩子充滿好奇,一天下午,帶領(lǐng)孩子們?nèi)ト龢顷柵_上,做游戲了,孩子們在走的路上特別興奮,邊跳邊唱,來到了廣闊的新場地,有了四周的圍墻,容易組織孩子,孩子們一來到新場地,很新鮮。讓孩子們自由玩一玩,然后,我利用場地的一個平衡木當小河,學習助跑跨跳。每個孩子都來過小河,通過游戲,我了解了女孩與男孩的區(qū)別。男孩如:祁家駒、胡海宇、李東宸、馬寄修、翟偉豪等對于體育運動來說,他們的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很強,并且有大膽、勇敢的挑戰(zhàn)精神。而女孩呢,則相反,有幾個女孩,如:劉婧哲、牛然、景嘉怡、魏之嵐、高溪遙等膽子小,個子矮,出現(xiàn)了膽怯心理,不敢跳,或者勉強跑到平衡木前便停了下來,雙腳一起跳過去。通過大家的掌聲鼓勵以及語言提示,還是克服不了去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在平時,在課堂上,看上去表現(xiàn)得很乖巧、很聽話,但在運動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多方位、全面的發(fā)展,才算最棒喲!
你快樂也給了我快樂
天天跟孩子在一起,有時我會不動聲色地觀察他們,發(fā)現(xiàn)快樂永遠是孩子身上最多的元素。孩子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一下,我們會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發(fā)現(xiàn)他們關(guān)注的焦點。也許那些對于成人來說是無聊的事,對孩子可就意義重大了。記得有一天早操,一群鴿子從天上飛過。孩子們看見了又跳又笑,大聲地喊著:“鴿子!鴿子!”仿佛鴿子真的聽到了他們的呼喊聲。還有一次小朋友去散步,在草坪里撿到兩個沒長熟的小果子,大家像寶貝一樣拿給我看。我拿了一些麥當勞的卡片分給孩子做游戲時玩,可孩子們誰也不愿意拿出來玩,全藏在書包里準備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還有墻上的一只蜘蛛、小女孩頭上漂亮的小發(fā)卡、口袋里的小石頭、書上被撕下來的藍貓圖片……也許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里、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在孩子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就是快樂的事。是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有什么比快樂更重要呢。能發(fā)現(xiàn)孩子這么多的快樂我也覺得挺高興的,想起一句話套來用一下:你快樂也給了我快樂!
快樂打小鼓、快樂洗小手
快樂打小鼓,區(qū)域活動開始了,張語宸來到小劇場,整齊的擺放好鞋子后拿起小劇場里的樂器,有一些樂器她都不是很熟悉,左看看,又看看,見我走過來問我:“老師這是什么”?一番講解后她拿起一面自己認為比較熟悉的樂器小鼓敲了起來,咚咚咚咚的一陣亂敲,一起玩的小朋友也跟著湊熱鬧用其他的樂器用力的敲了玩起來。玩娃娃家的余宜柔被吸引過來了說:“吵死啦”你們這里怎么這么吵”?;仡^看看我站在旁邊對我說:“老師,她們這里好吵呀”“是的呢,是很吵的,張語宸你覺得吵不吵呀?”我說。“老師,可是我不知道這個鼓怎么玩,”張語宸低著頭小聲的說著。“你可以按照老師平時教你們打的拍子來敲鼓,我們試試看好不好”“大大,大大大”,小家伙跟著我的節(jié)奏有模有樣的敲了起來。再次看到張語宸時,她正坐在“小舞臺”的中央敲鼓呢,臉上笑瞇瞇的,雖然偶爾節(jié)奏會有點亂,不過沒有人反映會很吵了。余宜柔也在她的旁邊拿著三角鈴在玩呢,旁邊還有其他的樂器,這個敲敲,那個晃晃的。偶爾的她們還會交流,等我玩一會就把這個小鼓給你玩好不好。
剛?cè)雸@的幼兒對區(qū)域?qū)σ恍┬迈r的事物都有些陌生,不過大部分幼兒很快就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慢慢理解慢慢的進行游戲。張語宸的整個活動流程也是有收獲的,從開始亂敲亂拍導致有噪音,影響到其他幼兒不能夠正常游戲,到后來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能簡單敲擊出節(jié)奏。到最后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還可以和其他幼兒分享他目前“占為己有”的樂器,這一點不會向其他個別幼兒那樣自私。
快樂洗小手
小班的孩子最喜歡玩水了,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玩水的機會,如:上廁所,喝水,洗手等等。洗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經(jīng)??吹竭@樣的現(xiàn)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guān)水龍頭了。作為老師,我經(jīng)常給他們講道理,洗手時不要玩水,把衣服弄濕了,會著涼生病的,還浪費水等??墒俏也恢v了多少次,哪怕我在一邊看著,有的孩子還是會弄濕衣服。
夏天樂就是其中一個,每次都是第一個沖進洗手間,最后一個出來的主兒,衣服還經(jīng)常打濕。為此我們也經(jīng)常和他的媽媽交流。但無論我們怎樣軟硬兼施都無濟于事,天氣越來越冷了,怎么辦呢?無意中翻閱教材看到了《洗手歌》使我受到啟發(fā),為何不讓小朋友在《洗手歌》中來完成洗手的習慣呢?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時,我也加入進來,我一邊挽袖子一邊念兒歌,“挽袖子,開籠頭,擦肥皂,搓搓手,沖干凈,關(guān)籠頭,甩三下,擦擦手,我的小手變干凈”我動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們,小家伙們是有樣學樣都紛紛跟著我做了起來
,在整個洗手過程中我一邊給孩子做示范,一邊幫個別年齡小的孩子,兒歌念完了,小朋友的小手也洗干凈了,誰也沒有弄濕衣服。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huán)節(jié),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chǔ),這點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這樣,幼兒才能體驗到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為。
中班離園活動隨筆:寓教于樂
在這段時間里,我班孩子特別喜歡爬高,而且還要從上面跳下來。有幾次在離園活動時,孩子們趁老師不注意就會一窩蜂的爬上桌子再跳下來,他們玩得是那么的忘我,可這些在老師眼里就有許多的安全隱患:他們從桌子上摔下來怎么辦?他們跳下來時沒站穩(wěn),磕著碰著怎么辦?……剛開始我會給他們講道理,告訴他們不能這樣玩等等。
玩是孩子的天性,什么都無法阻止孩子玩的欲望,后來孩子根本就不聽你的,嚴厲的制止他們,那就會傷害他們,沒有尊重幼兒的觀念。我就根據(jù)孩子的玩法想了一個游戲,制定游戲規(guī)則,讓孩子們再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痛快去玩:首先把桌子擺好,上面寫上數(shù)字,讓孩子從起點開始爬(按所寫的數(shù)字順序),在幼兒爬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喊“停”,幼兒必須馬上停下來,并說出自己所在桌子的數(shù)字,最后爬到終點,那就可以跳下來(老師在一旁保護)。孩子們對這個游戲特別感興趣,玩的是不亦樂乎。這次游戲孩子們不但玩了,而且還學到了知識,也鍛煉了身體。
寓教于樂一直是我園所的教育方式,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上,我會更多的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樂于其中,學到知識。
讓孩子在園快樂進餐
如何讓小朋友們每天中午在園快樂主動地進餐呢?針對小班的年齡特點,主要是訓練幼兒能夠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其中大致可分為兩方面:硬件和軟件。硬件,包括進餐姿勢、速度、程序等規(guī)范;軟件,則包括幼兒進餐情緒、對飯菜的好惡等。通過對我班幼兒進餐環(huán)節(jié)的觀察,孩子們在進餐規(guī)范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在進餐過程中,孩子們較興奮,時常會竊竊私語甚至互相嬉戲,如果教師不提醒就會愈演愈烈;姿勢不正確,無法避免的會使飯菜掉到地上、桌上,偶爾還會出現(xiàn)碗碟掉到地上的現(xiàn)象;幼兒進餐速度不均衡,或快或慢。。。針對這些問題,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起先,我只是在進餐過程中不斷提醒、督促,但效果并不明顯,對幼兒的行為只起到了暫時的壓制。之后我采取說理的方法,例如:吃飯時說話,管理氣管和食道的小門就會同時打開,飯菜就會自動的跑到氣管中去等,孩子們從道理上理解了各種進餐規(guī)則,但由于個別幼兒自制能力比較差,所以仍需在教師的不斷提醒下,才能正確進餐。通過與其他教師的溝通,我采取了與幼兒互動的教育方式。在分組教學中,我與幼兒共同討論了進餐的程序、規(guī)則、以及在進餐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孩子們非常積極,提出了許多我平時沒有注意的問題,例如:個別幼兒遇到不愛吃的東西,到最后就會故意扔到地上以此來逃避,教師可以為她繼續(xù)加菜;有些小朋友想添飯時,總是用嘴來代替手,教師就可以先給舉手的孩子等。由此可以看到教師一雙眼睛遠遠不如孩子們幾十雙眼睛觀察的仔細,在細致的討論后,我讓孩子們將進餐環(huán)節(jié)中的各項規(guī)則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于是各項規(guī)則形象的躍然紙上。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對于自己定的規(guī)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進餐過程中較以前也有了明顯的改進。雖然,目前有些幼兒還需教師和其他小朋友的不斷提醒,但在不斷的糾正和改進中,已有了顯著的進步。我相信他們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