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訓(xùn)練:教孩子處理憤怒 應(yīng)對“想要卻得不到”的哭鬧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力的教案幼兒園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自控力訓(xùn)練:教孩子處理憤怒應(yīng)對“想要卻得不到”的哭鬧by家庭教育學家張忠寬
在培養(yǎng)孩子習慣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內(nèi)容就是孩子自控能力的訓(xùn)練,父母可以通過特別設(shè)計的活動來教孩子(3-8歲)自我控制,包括如何處理"想要而不可得"和如何處理"憤怒情緒"等技能。
⊙如何處理"想要而不可得"
通常,孩子在不能很快得到他們所需要或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沮喪。孩子每天都會遇到很對他很有吸引力的東西,包括玩具、電視節(jié)目、甜食、游戲以及諸多活動。很多時候,當孩子被告知"不行"或者"等一等"的時候,小孩會感到悲傷甚至哭鬧不止。為了讓孩子在家里、學?;蛘咂渌麍龊汐@得正面經(jīng)驗,孩子需要學習處理這種"想要而不可得"的技能,這些技能能夠幫助孩子發(fā)展"延遲滿足"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自我控制。
●教孩子運用下列步驟
1.練習說:"我想要——但現(xiàn)在不行。"
2.讓孩子思考以下選擇:
a.等一下再向媽媽、老師或其他人請求;
b.找另外的事去做(去玩),比如現(xiàn)在不能玩iPad,但可以去玩小汽車;
c.禮貌地請求借過來(如果可行的話);d.看能不能分享;
e.等待輪到自己;
f.接受不被允許,說:"我想要——不過,沒關(guān)系。"
3.孩子根據(jù)以上的選擇行動。
●運用布娃娃進行角色扮演練習
本活動關(guān)注孩子對"想要什么而不可得"感受,訓(xùn)練延遲滿足能力,同時,活動在設(shè)計上與前面的步驟相配合,便于爸爸媽媽們操練。
1.所需材料:紙、蠟筆或熒光筆、布娃娃
2.步驟:
a.讓孩子寫下或者畫一種他想要、想玩的東西或想?yún)⒓拥幕顒樱?/p>
b.與孩子交談,讓他用語言表示他想要、想玩的東西或想?yún)⒓拥幕顒蛹捌湓颍?/p>
c.你告訴孩子你所要求的東西或活動現(xiàn)在不行,并告訴他為什么;
d.運用布娃娃,根據(jù)以下假設(shè)情景進行角色扮演練習:
-你想要和小朋友玩,但他今天要和家人外出一整天;
-你班上一個小朋友有一個電動玩具,你十分喜歡,特別想玩;
-你的小朋友告訴你,他媽媽剛給他買了個iPad,你也想要爸爸給自己買一個。
在進行角色扮演的時候,孩子、布娃娃可以進行角色互換,即自己可以扮演小朋友,布娃娃反過來扮演孩子自己,去反復(fù)感受體會不同角色,進而理解自我控制的意義。
⊙如何處理"憤怒情緒"
孩子感覺沮喪、憤怒是日常生活中對所遇到的某種情況的自然反應(yīng)。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就著手教孩子有效處理憤怒情緒,能夠提高孩子忍耐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孩子運用下列步驟
1.認識到自己發(fā)怒了(臉發(fā)紅、手有些抖,可能開始哭泣);
2.默數(shù)10個數(shù);
3.思考自己的選擇:
a.走開,離開現(xiàn)場;
b.深呼吸,放松身體;
c.以正常聲音、通常的說話方式,冷靜地告訴對方你為什么生氣了。
4.按你的選擇行動。
●"好的選擇"與"差的選擇"練習
通過置身于假設(shè)的可能引起憤怒的場景中,讓孩子會學習如何獨立分析、正確選擇,做出"親社會行為"的決定。
1.所需材料:紙(厚一些)、熒光筆或蠟筆
2.步驟:
a.告訴孩子認真傾聽,他要進行一次"你會怎樣做"的練習;
b.在紙上畫出兩個欄,一欄標上"好的選擇",另一欄則標上"差的選擇";
c.閱讀3中提供的幾個情景,要求孩子根據(jù)自己見過的類似場景,思考幾種可能的行動選擇,然后讓孩子判定這幾個選擇是"好的"或者"差的";
d.最后,在"差的選擇"上打一個大X,接下來,把"好的選擇"抄到另一張紙上并懸掛在孩子的房間合適的地方,作為提醒。
3.假設(shè)場景:
a.鄰居小孩叫你最煩的"外號";
b.你的小朋友把你剛剛買的玩具電動車弄壞了;
c.你媽媽不讓你再出去和小明玩,因為你剛剛和小強已經(jīng)在外面瘋玩2個小時了。
溫馨提醒:
●愛與自由是孩子能夠充分發(fā)展自我潛力的前提。所以,滿足孩子的需要,提供舒適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和寬松的精神心理環(huán)境,"放手"讓孩子嘗試、經(jīng)歷,既是愛的體現(xiàn),也為孩子的順暢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愛和自由不意味著在家庭教育上可以放任孩子的欲望,欲所欲求;不意味著可以放任孩子的情緒宣泄,毫無約束。學會自控或自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必須克盡自己的責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心得:如何處理孩子哭鬧
育兒心得:如何處理孩子哭鬧
我們班的家銘小朋友十分地可愛,是從拖班升上來的,可能是因為年齡偏小的原因吧,每一天上幼兒園都要哭上一頓,因此媽媽也十分頭痛,總是跟老師說:“我家寶寶怎樣總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樣?!逼鋵嵓毅懼皇丘B(yǎng)成了一個習慣,當他明白媽媽要送他來幼兒園時,他就明白會很長時光看不見媽媽,就會以哭來宣泄自我的情緒,當我和他說:“家銘別哭了,呆會我打電話給媽媽,叫媽媽早點來寶寶,媽媽就會很早來接寶寶的?!边@時他又會停止哭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剛升入大班的寶寶自理潛力稍弱,總是期望身邊有大人,要是你一但離開,寶寶又會哭起來。應(yīng)對這種狀況,我們就應(yīng)采取應(yīng)急措施,家長們也不需為此事?lián)膶殞毶眢w之類的,因為寶寶哭其實也是個鍛煉的過程、宣泄的過程,也是幼兒表達情緒的一種,家長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與兒女之間的關(guān)系,把這種溺愛,寵愛轉(zhuǎn)化成理智的愛,客觀的愛,愛的太狹小,不但使家長身心交瘁,也剝奪了孩子自身發(fā)展的空間,家長要擺正自我的心態(tài),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確的,我們必須要給予滿足,但如果是無理的,就要制止。、
應(yīng)對一些膽小、愛哭幼兒問題,我們應(yīng)采取以下幾點策略:
1、冷處理:應(yīng)對幼兒一些無原則的要求,家長要堅持不一樣意或不理會,讓幼兒放任的哭,待幼兒冷靜下來之后。再與她分析為什么沒有滿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許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2、條件對換法:如果孩子哭鬧不止的話,能夠先答應(yīng)她的條件,但同時也要求他答應(yīng)你一個條件并告訴他如果她的事沒做到就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后果,當然我們成人所要求的必須要是孩子能夠辦到的,比如下次你見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來進行交換,另外我們答應(yīng)她的事也必須要做到,這樣才有信服力,以此來改善孩子任性脾氣大的特點。、
3、分散注意法:這點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鬧時,家長可用分散法來引導(dǎo)孩子,例如她平時愛聽故事愛做的一些事,都能夠此刻用上來打消她剛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勵法:鼓勵和表揚永遠是培養(yǎng)一株小苗最優(yōu)質(zhì)的沃土,在鼓勵和賞識的氣氛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與您會越來越貼心,當你們的心近了,孩子則更愿意與你交流,你的想法,她會更愿意采納,孩子也會變得更溫和,當她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時,當她不再隨便哭鬧時,當她很勇敢的和別人打招呼時,你都能夠說“孩子,你真棒,媽媽很喜歡你此刻的樣貌”相信孩子們會高興的重復(fù)做這些事情,明白行為定型為止。
相信有了以上幾個方法,我們必須能改變一些孩子愛哭愛鬧的問題,主要還需透過老師和家長,我們大人的一顆愛心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受愛是關(guān)鍵,也讓寶寶們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理智對待孩子的哭鬧
理智對待孩子的哭鬧經(jīng)驗體會:
1、孩子哭鬧,根源在于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2、孩子哭鬧,家長要冷靜不要打壓。
3、孩子哭鬧過后,給他一個臺階下
早晨剛一轉(zhuǎn)醒,**就說:“媽媽,我想吃塊餅!”
老貓便去用微波爐烤餅,順便給我和他自己也都烤了一塊。
**特意和我說:“媽媽,我不想分享!”
時間來不及,我用保鮮袋將剩下的兩個餅裝在一起,放進包里就抱著**走了。
保姆等在單位后門。
這個后門口,在每天上下班時間就是一個特別熱鬧的地方。尤其是早晨,有一位賣小籠包的大姐,天天在賣熱氣騰騰的小籠包,大姐非常會做生意,熱情大方,所以,她的小籠包攤點幾乎成了單位職工的“早餐廚房”。有一些退休的老太太,買菜回來,晨練之后,或者準備上街外出辦個事,都會在這歇歇腳。
我和保姆對**的“交接”工作也基本在此處完成。
保姆抱過**,我拿出包里的餅,取了一塊出來,將另一塊遞給**。而賣小籠包的大姐也立即扯了一個小食品袋給我裝上。不想**不愿意:“我不要……”
保姆說:“你一個餅都吃不完,干嘛要兩塊???”
大姐也拿眼瞪**:“分給媽媽吃都不肯?。俊?/p>
我根本沒打算讓**把餅全部拿走:“不,這餅就是媽媽一塊,你一塊。不能全給你?!比缓笪覍⑽夷莻€餅裝進了包里。
**就哭了。
這時,一位退休老同事正好從后院出來。連忙又來幫忙解圍:“哦,媽媽的餅被小鳥吃掉了!你看你看,小鳥飛到那電線桿上去吃餅了,現(xiàn)在,媽媽都沒餅吃了……”
**邊哭邊把頭看向電線桿——只有一棵枯草瑟瑟立在電線桿一頭。
緊接著,又來了一個保姆熟識的阿姨,問:“喲,這孩子怎么啦?”
保姆解釋說:“餅不讓他媽媽吃呢!這孩子脾氣可大呢!”
我對**說再見,但是他哭著不同意。
保姆讓我快走:“一會就沒事了,別老是這樣寵著寵著的!”
我試著走開,**在我身后哭聲尖利。
我果斷地返身回去,將**從保姆那抱過來。幾個人又準備展開新一輪的好心的勸說。
但是我將**抱到了安靜一些的地方。正打算和他好好說幾句話,又一小幫同事從后院出來去上班,他們又齊聲關(guān)心地問道:“哎喲,小家伙今天怎么哭啦?不乖啦?這么大還這樣撒嬌啊?!甭犚姳D氛f是不肯給媽媽餅吃,又齊聲道:“這樣可不行啊……”
我連忙又抱**躲另一邊去。
我問**:“你是想要兩塊餅嗎?”結(jié)果**說:“我想要媽媽包里的那個餅?!?/p>
他手上的餅和我包里的餅,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一個用保鮮袋裝著,一個用食品袋裝著,前者不可以用手勾著提,后者可以將手指穿過勾著提。
我將包里的餅?zāi)贸鰜恚?*把那小食品袋勾上,將自己手中的袋子交換給我。不哭了。
再將他抱去保姆手上,和他說再見,他也和我說再見,只是有些不舍。要求親媽媽,每親一次,都是左臉、右臉、脖子各一下。如此兩番,才展顏道:“媽媽再見!”
其實,**今天早晨心情便不太好,因為起得晚了些,他沒能和爸爸媽媽像往常一樣嬉鬧,反而被我們再三催促,其間又因為習慣性地抬手“打”媽媽,被我們兩個訓(xùn)斥幾句。帶著不快來到保姆家,分離便顯得困難起來。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就是個寵孩子過度的家伙??墒?,對此問題,我總是我行我素。
解決問題,媽媽和孩子,都需要單獨的空間。
孩子要恰當表達憤怒
不難見到小孩子發(fā)脾氣,你可能會猜想他們發(fā)脾氣的原因種種,其實,兩歲的孩子會發(fā)脾氣的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詞匯或所需的工具來充分、恰當?shù)乇磉_自己內(nèi)心的憤怒或沮喪。出于這個原因,您的孩子就非常需要在表達憤怒這方面給予幫助。
因此,解決孩子亂發(fā)脾氣,恰當表達自己的憤怒的最關(guān)鍵原則,就如下所說:
可以忽略孩子的行為,但不能忽略您的孩子。
究竟您的孩子是想通過發(fā)脾氣給您傳達什么意思呢?是生氣?還是失望?詢問您的孩子,究竟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同時鼓勵孩子,要冷靜下來,您才能夠給他提供幫助。讓您的孩子懂得,如果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讓他十分沮喪,那么除非他讓您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您才能幫得上忙。如果他還是依舊發(fā)著脾氣,那么您是無法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的,那就更談不上幫忙了。
不要忽略孩子對憤怒的表達方式。事實上,如果孩子憤怒的表達方式是正確的,那么請鼓勵他以后就這么處理。抑制住胸頭的怒火,只會導(dǎo)致最后更糟糕的爆發(fā)出來。所以,不要鼓勵您的孩子抑制住自己內(nèi)心的憤怒。相反的,引導(dǎo)您的孩子通過非破壞性的或是非傷害性的方式,恰當?shù)谋磉_出自己內(nèi)心的憤怒。允許并鼓勵您的孩子通過以下這些方式來表達他的憤怒和沮喪:
1)通過口頭上的語言來表達
2)通過捶打枕頭或是床墊
3)在切肉板上捶打粘土
4)通過用力的打鼓
5)可以到外面廣闊的空間了透透氣,跑跑步
6)將內(nèi)心的憤怒,通過大聲的、簡短的語氣詞喊出來。也可以放上喜愛的音樂,大聲地跟著唱或是盡情的跳舞。
7)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憤怒的藝術(shù)作品
您所教給孩子的,有關(guān)如何恰當?shù)谋磉_自己內(nèi)心的憤怒和沮喪,很可能在孩子三歲的時候,效果并不明顯,可能要等到孩子有四歲那么大了,才能看出您所教的成果。幼兒(或是學齡前的孩子),毫無疑問的,有時還是會突然間像火山爆發(fā)似的,發(fā)泄出自己內(nèi)心的憤怒和沮喪,會生氣的大發(fā)脾氣。然而,要想您的孩子及時的學會這些正確的表達方式,而且學會如何正確的處理這種情緒,這不僅是孩子需要學習的課程,對于大人,也是需要不時的加以學習的。
正確處理孩子的哭鬧情緒
正確處理孩子的哭鬧情緒,是建立良好性格的開始。
喜、怒、哀、樂、恐懼等都是老天賦于人類的正常的情緒表現(xiàn)。我們成年人總是喜歡高興的事,對于啼哭常常覺得很煩。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們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哭”,這是非常大的錯誤。哭是他內(nèi)心矛盾和沖突的釋放,不是壞事,成人只要輕輕地擁抱他,撫摸著他的后背,第一句話說“哦,寶貝,媽媽知道......(剛才發(fā)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難過,媽媽理解你”“哦,寶貝,媽媽知道你摔疼了,還有一點點嚇到了是嗎”,這是共情,表示我們理解他,接受他的悲傷是調(diào)整他的情緒的開始。
第二句話一定要說“媽媽知道你不開心(這很重要)”,這樣一說他會很快開心起來的,第三句話是“媽媽愛你,媽媽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讓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覺呼出去效果更好。如果您學會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淚還掛在臉上就跑開找小伙伴去了。(這個方法我屢試不爽,非常見效,別人常笑我,畢竟是做早教的,孩子讓你一哄就好。其實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產(chǎn)生的效果。)
我們在養(yǎng)育小男孩時最經(jīng)常說“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還哭!”男孩子在兒童時期釋放他的悲傷情緒時,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長大后,他有悲傷也不知道如何釋放,喜愛也不懂表達,所以讓丈夫說聲愛你有多難,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也就是說這樣的男孩成年進入婚姻之后,他一定無法與妻子進行良好地溝通,將影響婚姻品質(zhì)。請各位爸爸媽媽想想,如果您的兒子未來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還會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嗎?請無條件地接受他的悲傷!男孩哭泣不是丟面子的事!
幾個月的嬰兒一旦啼哭我們常常口中應(yīng)叨著“來啦來啦”就十萬火急地沖過去,這樣不好,孩子會養(yǎng)成控制大人的心理。應(yīng)該用輕松而平緩的語調(diào)說:“餓了是嗎?媽媽來了”;一旦孩子掙扎哭鬧拒絕某件事就用妥協(xié)的聲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實應(yīng)該用平緩的口氣說:“好,現(xiàn)在不要,我們等會兒再......(做某件事)”。不要讓孩子覺得他可以用哭鬧控制大人,可以隨心所欲。
許多時候教育方法的實施要善于觀察總結(jié),而不是一以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