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基石”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愛的教育筆記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什么是幼兒園的游戲調(diào)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畢竟是孩子,缺乏生活經(jīng)驗,做事掌握不好分寸,任著自己的性子去做。
我班主朱家岑小朋友他就非常的調(diào)皮,是一個讓老師都感到頭疼的孩子!他每次出現(xiàn)問題或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時,就會發(fā)脾氣,時常推倒小椅子來發(fā)泄,嘴里還說著不和你玩了,然后抱起胳膊噘著小嘴去賭氣。而我們之間就曾經(jīng)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中午吃飯前我請小朋友們安靜,準備吃午餐了,可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大聲地說話,我批評了他,他就大發(fā)脾氣,推倒小椅子,跺著腳跑到前面去,抱著頭賭氣不吃飯了。我雖然沒有去理會他,但是一直在暗中關注著他。過一會兒,忽然,他跑了過來,抱住我說:“老師,你還愛我嗎?”我當時也愣住了。啊,他那么小,我應該以一顆寬容和包容的心去關心他呀,用教師的愛去關心他啊!Yjs21.COm
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愛是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基石”,是打開教育之門的“金鑰匙”,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也蘊涵著一種神圣的責任。而這種負責任的愛才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使教育事業(yè)閃閃發(fā)光。所以教師要多給調(diào)皮孩子一點愛,用慈母般的愛去溫暖孩子的心靈,用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孩子,必能與孩子之間搭建起“愛”的橋梁。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孩子多姿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使每個幼兒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建立師生和諧關系的幾點技巧
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極大地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社會化發(fā)展。但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并非易事,除了要求教師把幼兒當成平等的獨立的個體,熱愛并尊重每個孩子,還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和技巧。1.用表情和身體語言表示贊許和喜愛。運用積極的語言早已為教師掌握,而積極的表情和身體語言更可以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孩子會從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地方感知教師的溫情進而真正接納你。(l)微笑?!皨寢?,今天老師對我笑了?!痹S多年前我剛做教師時家長反饋的一句話,至今令我難忘。每當有孩子的眼睛與我相對而視時,我的眼睛都會滿含笑意。對孩子來說,教師的笑容能讓他愉悅一天。(2)愛撫。從心理學角度看,幼兒期有對肢體觸摸的需求,來自成人的愛撫,隱含了一種親情式的眷顧,孩子很容易一下子消除與你的隔閡,增加對你的信任感。(3)擁他入懷?!翱吹侥愣自谀莾簱е瑐戎^聽她說話,那場面真令人感動?!焙⒆拥哪棠踢@樣描述她的感受。我這樣做不是為了讓誰感動,這是與孩子交談的最佳姿勢,沒有距離,沒有居高臨下,孩子會說許多你想不到的話,因為他想說。2.排除偏愛因素。有一個學期有幾個孩子時常情緒低落,我一直在尋找原因,最后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我姐姐小孩的身上。“老師是我的姨。”這話震懾了一部分幼兒,他們認定在這個集體中偏愛一定會存在。作為教師,有必要消除一切偏愛的因素,并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給不同幼兒以表現(xiàn)機會,讓孩子們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是最好的,都是教師的最愛。3.不妨與孩子一起“瘋”。有一次我們在草地上看螞蟻,我把大大小小的螞蟻安上了孩子們的名字,他們也把一個嘴里銜了面包屑的螞蟻稱作周老師,說是因為它拿了鈴鼓。于是我們滿草地爬動,大呼小叫地追尋著自己的螞蟻?!罢婧猛姘?!”孩子們前呼后擁地跟著我回去時,還在留戀剛才老師與他們一起玩時的瘋勁,這使他們完全放松,思維異常活躍。在幼兒園里,孩子需要懂得愛護、引導他們的老師,也需要一個懂得童趣、保持重心的老師。4.開放“禁區(qū)”。每個活動室或許都會有些地方不經(jīng)允許幼兒不能隨便涉足或觸摸,比如講臺、鋼琴、黑板、辦公桌等。在我班,幼兒“冒犯”這些“禁區(qū)”時,我從不制止。于是黑板上漂亮的范圖課后總被孩子們的新作品掩蓋,活動間隙也常會聽見一串串叮叮咚咚的雜音。雖然看上去似乎沒有規(guī)矩,但孩子們現(xiàn)在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沒有了怯懦緊張的神情。5.不向第三者告狀。第三者在這里指除師生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家長和其他教師。告狀的目的似乎是尋求教育幫助,但孩子受到莫名的批評或指責,只會產(chǎn)生不滿和躲避心理。教師應該尋找切實的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存在的問題,以贏得幼兒的尊重和愛戴。6.借助家長的影響力。孩子最初對教師這個角色的判斷,來自家人,并一直影響著師生關系的發(fā)展。有個實例:一個小男孩的父母由于自身有些小背景,一直認為教師應該給他們孩子特殊的照顧,這使小男孩在師生關系中非常敏感,如果他想發(fā)言而教師已先請了別人,他會立即癱倒在地。活動分組只有他會把自己想象成是老師不喜歡的壞孩子。這已經(jīng)造成了幼兒的心理障礙。由此可見,良好師生關系的確立,家長因素很重要。我常會對新來的膽怯的孩子說:“我和你媽媽是好朋友?!焙⒆觽兒茉敢庀嘈胚@句話,教師也確實需要和家長做平等的能彼此交流和理解的好朋友。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還有許多技巧,以上僅為我在實踐中的切身體會,希望能以此給大家?guī)砀嗟膯⑹尽?h2 style="color:#333333">孩子是非觀的建立
剛出生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人們常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隨著一個人慢慢的成長,他的是非觀也慢慢的建立起來了。我認為童年階段的成長對一個人是非觀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個時候是學習新事物的開始,而有些東西一旦在腦子里形成了,它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所以不要再一味的說孩子還小,什么也不懂的話了,那是及其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你的一舉一動已經(jīng)深深的影響著他們,他們也會自然而然的以你為榜樣的。
這天,放學了同學們很快都被家里的人接走,只有浩浩還在班級焦急的轉來轉去,原來他的爺爺還沒有來接他,于是我就陪著他一起等,過了一會,一個步路蹣跚的老人走了進來,一進門就跟我連連的道歉,說是因為車子壞在了半路才來晚的。就在這時浩浩卻飛奔過來對著老人打了起來,這一連串動作讓我驚訝,我不相信一向沉穩(wěn)乖巧的浩浩會做這樣的事。我很生氣拉住了浩浩,跟他說這樣做是非常不對的事,并讓他跟爺爺?shù)狼浮:坪频臓敔攨s笑著說:“沒關系,不疼的”,小孩子耍耍脾氣不打緊的。爺爺是出于對孫子的疼愛會這樣說,但是出于老師的職責,我就必須告訴他哪些事是對的,哪些事是錯的,是我們?nèi)f萬不應該做的。最終在我的教導下浩浩認識到了他的錯誤。孩子不怕犯錯,怕就怕錯了而沒有人去糾正,那么最終他會在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
與其說爸爸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不如說是一輩子的老師。所以就更應該為孩子的行為負責,多多的關注你們與他們的言行,告訴他們是非對錯。
老師是學生的“良心” | 愛是公正,愛是用心滋養(yǎng),愛應該更大
《木偶奇遇記》中有這樣一段對白:
仙女將生命的魔法送給小木偶。小木偶醒過來問仙女:我是一個真正的小男孩嗎?
仙女卻說:“不,你還不是一個真正的小男孩,總有一天你會成為真正的小男孩的?!?/p>
仙女說了很多,小木偶卻不太懂,他不知道該怎么做。
仙女告訴他:“你的良心會告訴你。”
小木偶不知道良心是什么。
仙女拜托蟋蟀先生成為小木偶的良心。
最后,小木偶在蟋蟀先生的幫助下,歷經(jīng)艱險,成為一名真正的小男孩。
看到這兒,我就在思考?
為什么仙女不讓匹諾曹的爸爸當他的良心呢?而是讓這個路過匹諾曹家的蟋蟀先生?匹諾曹的爸爸要比蟋蟀先生更愛他,更關心他的成長呀!
當我成為一名幼師之后,逐漸明白了其中原因:如果讓父母去當孩子的良心,這良心是很容易跑偏的,因為大多數(shù)的家長看自己的孩子時都是“偏心”的,有的甚至變成了溺愛…
如果我拿一張和朋友的合照給我媽媽看,她一定第一反應是找我在哪里,并且覺得這群人里就屬她閨女最可愛。
同樣的道理,當把孩子們活動的合照發(fā)到班級群里,家長看的肯定都是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會根據(jù)孩子在那一張照片中的表情“胡思亂想”。
“我的寶寶沒有笑啊,是不是不高興???”
“怎么別的小朋友都在那邊跳,我的寶寶沒有過去?是不是老師懲罰他啦?”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很多時候,大人的滿滿的愛往往讓自己過于關注自己的孩子,而失去了旁觀者的公平之心。當心偏了,就難以談公正,沒有公正,就無法做好孩子的良心。
假如在你的眼前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中小班幼兒)A去擺放體育器械,B去幫A,A說不用了,B依然很熱心,A推開B,B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1.如果你是A的媽媽(爸爸),你會怎么做?
2.如果你是B的媽媽(爸爸),你會怎么做?
3.如果你是旁觀者,你會怎么做?
最常見的結果是這樣的:
1.扶起哭泣的孩子,指責自己的孩子,別人幫忙,你還不領情。
2.護住自己的孩子,指責對方,并跟孩子說,下次不去幫他了。
3.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公平的看待和分析
這是在我們園真實發(fā)生過的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
護住看起來最委屈的那一方,這是所有對孩子傾注愛的人的第一反應,哪怕是老師也無法避免。但有的時候,看起來“弱”的那一方有時并不一定有理…有的孩子天生就很堅強,不喜歡哭弱,但是他們真的很需要幫助。有的孩子一點也不弱,但是因為聲音,因為長相,因為愛哭,總是被當作弱的那一方保護,這會縱容他們的不良行為。
作為幼師,我是這樣分析的:
兩個孩子都各有自己的出發(fā)點,但是行為中都有欠妥當?shù)牡胤健?/p>
對于A來說:
對A來說,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是一件重要的不可打亂的秩序,B的做法讓他非常痛苦。但是由于小班幼兒獨特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他不會用更合理的方式解決,只會下意識的做出一些行為,比如推搡,甚至打架。這是小孩子的本能反應而已,這不代表就是“不感恩”、“壞脾氣”、甚至“暴力傾向”。他需要學的是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更好地處理問題。
對于B來說:
他很想幫助別人,非常熱心,這是值得嘉獎的事情,但是做法也有幼兒獨特的特點。A已經(jīng)拒絕了B,但B依然要那么做,在大人看來這是“助人為樂”,可強行助人就是一種傷害。他們出于好心,但不會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導致有時給別人帶來了困擾。
作為幼師,當時我是這樣做的:
我扶起B(yǎng),確認B有沒有受傷,然后告訴他老師知道他很難過,并肯定他的熱心和善良,等他情緒逐漸平復之后,告訴他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要尊重別人的選擇,強行幫助不是“助人為樂”的表現(xiàn)哦。
然后找到A,詢問剛才的事情經(jīng)過,確認A的想法,肯定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同時告訴他要尊重B的幫助,可以說“謝謝你,我自己來就可以”等等,但是不能出手推人,這樣也許會讓B受傷的,你不希望他受傷對不對?
然后請A和B手拉手,協(xié)助他們和好。
也許我的做法不是最標準最完美的,但是作為一名幼師,在對待自己的學生時是要努力尋找公正的。
在整個人生歷程中,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幼兒園老師接到的是第一棒,而幼兒園老師又是從家長那里拿到的接力棒。
孩子的年齡越小,越相信父母和老師的話,
我們的每一句話就越重要。
其他人的心可以偏,但老師的心不能偏。
希望“良心”沒有假貨。
幼兒期是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關鍵期
幼兒期是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最重要是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yǎng)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一、與家長溝通,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我班幼兒獨立性較差,依賴性強,多數(shù)幼兒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著喂,哄著吃。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后,由于生活衛(wèi)生習慣的變化,口味的變化,環(huán)境的變化,由在家的幾個大人圍著轉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也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進餐問題。開學后,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偏食、挑食的現(xiàn)象較嚴重。但幼兒飲食習慣的可塑性較強,就有意識地進行了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時地糾正他們的不良飲食習慣,使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不少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著重智力開發(fā)、吃得“好”,卻輕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許多幼兒形成吃飯?zhí)籼?、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體營養(yǎng)比例失調(diào),引起各種營養(yǎng)不良癥狀,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利用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平時的家園通訊欄和網(wǎng)上的宣傳,鼓勵家長配合幼兒園平衡膳食,向家長做好宣傳教育,只有合理的營養(yǎng)才能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通過游戲兒歌等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洗手習慣。
我們通過兒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讓幼兒了解小手的作用,學會洗手的方法。手接觸外界物體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孩子,由于好動更易將不潔東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飯前不洗手,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吃進體內(nèi)而生病。因此,洗手對保持皮膚清潔,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十分重要。通過小競賽,讓幼兒掌握洗手的順序(挽袖、打濕、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凈,甩手上的水),剛開始學時,一不注意,孩子們的袖子就弄濕了,借此機會,我就給孩子們做示范——挽袖,并一邊洗手一邊教幼兒說:“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頭洗仔細,小手腕別忘記。”這樣,孩子們把洗手當作游戲,使幼兒養(yǎng)成食前洗手的好習慣。
三、在日常生活中糾正幼兒的偏食、剩飯情況。
1、及時調(diào)查、了解幼兒的偏食情況
在了解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習慣;情緒不穩(wěn)定等。
2、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樣示范法。根據(jù)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并及時表楊,為他們樹立榜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來。
(2)“打預防針”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兒對某種食物高興時能吃一些,不高興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幼兒,我采用“打預防針”的方法。在飯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靜的游戲,然后讓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語說了許多,最后我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是一種營養(yǎng)特別豐富的菜,多吃它會長高,長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被調(diào)動,相互比著吃,往往會吃得很香。
(3)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xiàn)實的。對這類幼兒我采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綠色蔬菜,開始她一看到綠色的蔬菜就搖頭,現(xiàn)在能稍微吃點了。
(4)物質(zhì)鼓勵法。對偏食、剩飯的幼兒我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我都給予鼓勵,發(fā)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小貼畫、小卡片等,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得到了有效改善
老師的關心是孩子成長的基礎
聰聰是幼兒園小二班的孩子,長得白白凈凈、虎頭虎腦的。每天由奶奶接送,而且對他疼愛有加。奶奶每天總是在家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臉洗的白白的,然后擦上寶寶霜,聞上去香噴噴的,然后送到幼兒園。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可愛的孩子,剛入園時居然不會說話,所以聰聰又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他的家人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心里肯定著急。正常的孩子在這個年齡,無論是和同伴交流,還是和大人說話,語言表達方面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聰聰做不到。他有時嘴里會發(fā)出嗚里哇啦的聲音,不知在講些什么。老師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聽不懂別人說話呢?還是耳朵有問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種種猜測都被否定。這樣的孩子小朋友都不愿跟他玩兒,老師們更是對他單看一眼。平時有機會就單獨對他進行語言訓練,說一些簡單的詞匯。聰聰說起來雖然很吃力,但還是很努力地。有一次,當他吃力地說出“老師好”時,大家都很高興,我下意識地在聰聰?shù)哪樕衔橇艘幌?,匆匆笑了,笑得好開心??!這是他的進步,也喜歡老師的這個獎勵。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呢,漸漸地,聰聰學會了很多詞,比如:你好、謝謝、大家好······每當他學會一個詞,都會得到老師的吻,這個時候,我發(fā)現(xiàn)聰聰是最幸福的了,因為老師的吻是他進步的動力。就這樣半年過去了。有一次上音樂課,學的是《顏色朋友在哪里》這首歌,每次學完我都會讓所有的孩子上臺前來展示,聰聰也不例外。表現(xiàn)好的孩子會得到大家的掌聲,還有老師獎勵的小粘貼。得到獎勵的孩子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輪到聰聰唱了,雖然在說話上匆匆有進步,可唱歌聰聰還是弱項。讓我倍感意外的是,匆匆竟然唱的調(diào)很準,并且吐字清楚,雖然沒有唱完整,但是我覺得他是班里唱的最好的一個。我?guī)ь^鼓起掌,把小粘貼貼在他的額頭上,而且深深地吻了一下他的小臉,老師的每一個吻都代表著他的一次進步,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
在這期間,我們積極和聰聰?shù)募议L合作,他的家人從沒放棄過對聰聰?shù)呐囵B(yǎng),家園合作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孩子們現(xiàn)在都愿意和聰聰玩兒,他也漸漸的融入了讓這個群體。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家庭的溫暖,老師的關心是孩子成長的基礎,讓我們攜起手來,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隨筆:體驗成功,是樂觀情緒的基石
在課題研究一段時間后,我們也在反復研究《指南》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指南》指出,要“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皫椭變簩W會恰當表達和調(diào)控情緒”。結合這兩點教育建議,我們在日?;顒又幸膊扇×艘恍┓椒ㄟM行情緒調(diào)節(jié)的干預,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1.體驗成功。例如孩子活動時不是很積極,注意力也不會集中在活動中。但有一次,老師在組織社會活動時,講到農(nóng)民耕地需要什么?我們的晨晨居然主動舉手回答了問題,我及時表揚了他,并給他貼上了小紅花,他開心極了。這以后,每當講到一些他生活中的經(jīng)驗他都特別積極、認真聽課。這是一個良性的轉變。
2.賞識激勵。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浩浩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樂意幫助老師做生活上的工作,我就以賞識他的語氣對他說:“浩浩,你真是個勤勞的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聽老師的話,和小朋友好好相處,上課認真舉手,那老師小朋友會更喜歡你?!彼c了點頭。
有時候我們的眼中都是調(diào)皮,倔強的身影,其實在頑皮的孩子內(nèi)心中都會有渴望進步和賞識的需求,只有我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閃光點,讓優(yōu)點的能量擴大,多體驗成功,相信孩子的進步會帶給我們莫大的驚喜。
幼兒良好常規(guī)的培養(yǎng)
1、設立規(guī)則明確、要求統(tǒng)一。良好的常規(guī)是在不斷鞏固中建立的,兩位老師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們就有了標準,如搬椅子的姿勢一定要兩邊手,聽到哪種音樂就坐在哪種線條上。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小班幼兒收玩具,總是隨便亂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錦菜一樣,每一種都有,老師具體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塊一塊地拿。幼兒學會輕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兒快,并學習收得快的方法:兩只手同時收;將幾塊相同的積木疊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幫別人收……。3、要注意常規(guī)設立目標的循序漸進。常規(guī)培養(yǎng)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如培養(yǎng)幼兒穿脫折疊衣服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我實施的“序”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培養(yǎng)目標是:認識自己的衣服和正反,會脫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學期的培養(yǎng)目標是:在老師幫助下會穿脫衣服,初步學會扣紐扣,初步有放整齊的意識。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適應、熟悉為主;后半學期:以初步遵守為主。小班下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鞏固、提高為主;后半學期:以樂意遵守為主。4、采用兒歌等藝術形式培養(yǎng)良好的常規(guī)。在培養(yǎng)和訓練孩子們正確洗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不是把先后順序弄錯,就是細節(jié)達不到要求。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洗手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凈。”這樣既可讓孩子熟練地掌握要領又可把握動作的先后順序。5、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經(jīng)常與孩子談“愛”,我們把“愛”融進一天活動當中,如吃飯好、睡覺好、來園不哭、有禮貌的孩子,老師經(jīng)常會說:“寶貝,真乖,老師愛你”。我還注意捕捉幼兒在園一點點的進步,及時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揚他,親親他的小臉或摸摸他的頭以表示鼓勵或獎勵小貼貼?!〈送?,我在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時經(jīng)常采用一些游戲的方法,教會孩子怎樣做,懂得遵守每條常規(guī)的道理。例如:我用木偶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介紹一日生活的常規(guī),讓孩子多次練習,他們就會做了。良好常規(guī)的建立需要我們老師做個有心人,平時加強檢查,堅持不懈。
是老師不好
今天的午點內(nèi)容可真豐富!看,有小朋友愛吃的點心“月餅酥”、還有蘋果、牛奶,孩子們洗手后都安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著。這時,一件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只見小帆把點心揉得粉碎放在盤子里用抓著吃。我問:“為什么把午點抓碎呢?”他說:“這樣好吃?!蔽衣犃耍矝]細想,覺得這習慣可不好,于是就責備了他,告訴他這樣吃很不衛(wèi)生,也不是好習慣。我一邊說一邊遞給他一把小勺子。小帆接過勺子,委屈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我心想:做了錯事還說不得,現(xiàn)在的孩子啊,真難辦。小帆的碎點心很快吃完了,他輕輕走到老師桌前拿了蘋果又坐回去??墒?,我發(fā)現(xiàn)小帆咬蘋果的方式很奇怪。好像沒有牙的老人一樣。:“小帆,你怎么了!”孩子的眼淚終于掉下來了:“我咬不動?!蓖⒆尤毖赖男∽欤乙魂噾M愧,不知該怎樣表述我的心情,因為一時的粗心,能使孩子在老師那里沒有得到理解。孩子們吃完午點陸續(xù)到各活動區(qū)參加活動。小帆悄悄地坐在一旁,我問:“小帆為什么不去玩?”“老師,是我不好,我不該把點心揉碎,那樣很不衛(wèi)生,也不好看。”“不,是老師不好,沒有幫助你,現(xiàn)在你換牙了,就說明你長大了,以后,我們要互相幫助??!”“行!”小帆開心地露出了小豁牙兒。我的心也因為孩子的笑容而明朗起來,老師是孩子們心中最崇拜的人,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很大影響。我們既要做孩子們的老師,又要做孩子們的朋友。多一份細心,觀察他們,關注他們,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陪伴他們渡過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