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到底培養(yǎng)了孩子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0-11-26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上幼兒園學什么 幼兒園應該學什么1、音樂感的培養(yǎng)
有人說:“音樂感是爹媽給的”,意思是說,有人生來就是音樂感好,天生就是學音樂的料,也有的人生來就不是學音樂的,是不具備培養(yǎng)可能的。我本人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為,每個人的先天素質(zhì)確有很大差異,這要看到,要承認,但是后天的意識的培養(yǎng),有目的地引導,有很積極的作用。一個好的教師,應該能把一些在音樂方面天賦一般的學生引進音樂之門,使他們逐步提高音樂理解和音樂表現(xiàn)的能力,而逐步做到有音樂感的演奏。
從我們在教學中所接觸的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較好的天賦,應該說這些學生都具備被培養(yǎng)、造就的條件。當然,我們不否認他們中有天賦特別突出的,也有特別不愿意和不適宜學習音樂的,但這兩種情況都只是個別的,是極少數(shù)。我認識一個男孩子,腦子很清楚,很聰明,手的條件也非常好。耳朵的聽力更是突出,別人在鋼琴上任意按下一堆音,他能把一個個音名說出來(當然是在眼睛不看、全憑聽覺的情況下)。這樣的學生,無疑是有音樂天才的,但他花的努力一點也不比別人少。在初學階段,他一星期要彈好、背出十至十五首曲子,而且曲曲完整,也有音樂表現(xiàn)。他不僅平時的練琴時間比同齡的孩子多。他還能隨時有選擇地欣賞一些自己喜歡的曲目,每天晚上他都在音樂伴隨下上床入睡。他的家長也努力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音樂的氛圍,每天早上都用音樂叫醒他,放他喜歡的樂曲伴隨他進人新的一天。有了這樣的努力,又有這樣的環(huán)境,他的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不能不突出。可見,即使才能、條件都超乎一般的孩子,他的努力和追求也必須超過一般人,才可能走上成功之路,“天才出自勤奮”,這話說得太對了。
實踐證明,那些學習鋼琴半途而廢的學生,往往都是平時不肯好好練琴的。每次上課錯音連篇,經(jīng)常譜子也不認識。鍵盤也找不到,往往上了許多次課.連一個曲子也連貫不下來,錯音、毛病總也不改。仔細分析起來,這些學生學不下去并不是因天賦不行,他們的問題在于不肯下功夫。其實只要下點功夫,他們馬上會好一些的。往往這類學生在學校的功課也是粗心大意,馬馬虎虎。有些很聰明的孩子,被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耽誤了,真讓人惋惜。
也有一些很沒有條件和“才能”的學生,經(jīng)過努力,有了良好的表現(xiàn)。有一個女孩子,父母都是工人,且完全沒有接觸過音樂,所以在家中孩子可說沒有任何音樂環(huán)境。這樣的孩子學習起來的確很苦,往往在彈奏方法上、節(jié)拍上都對了,而音樂的感覺就是出不來。后來經(jīng)過老師正確啟發(fā)和指導和她自己的艱苦努力她終于有了一定的音樂感覺,并在考級中被評為優(yōu)秀。這個成績,老師和家長都深知是來之不易的。
我們面對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能說是天才,但他們大都有正常的智力,且有學習鋼琴的愿望。教師的責任是把這些學生帶入音樂之門,引上音樂之路。
在這里,先談談從感性人手的培養(yǎng)。我想,多聽、多看、多給人表演都是必須的。
學鋼琴首先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音樂的環(huán)境。鋼琴是一種外來樂器,大多數(shù)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教材、樂曲來自歐洲,因此它的音樂語言也是外來的。這就跟學外語一樣,要有語感,光靠音標、字母拼出來的外語,總讓人覺得生硬,必須多聽,多感受,潛移默化。
現(xiàn)在電臺里經(jīng)常有好的音樂節(jié)目,家長可以多留意、到時候錄下來,并不限于鋼琴,可廣泛一些,其它樂器的、交響曲的、聲樂的,都可以,經(jīng)常積累一些資料。學生眼下功課都很多,不一定有專門的時間來欣賞音樂,家長不妨在進餐時、起床后、就寢前放上音樂,學生有意無意地便接受了音樂的熏陶。逐步對音樂語言、形象、氣氛、音色等,有了感性的認識。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一定立竿見影,但是逐步地能從量變到質(zhì)變,大凡音樂感好的學生,都得益過這種熏陶。
上述的做法,我想對任何家庭都不難,因為收音、錄音的件是每個家庭都具備的。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去買一些錄音帶和激光唱片,選擇一些重要的經(jīng)典曲目。在學生學到一定程度時,音樂欣賞可更有目的地進行,讓其比較專題化。如學生彈奏莫扎特的奏鳴曲或變奏曲,平時就可以集中聽莫扎特的各種類型作品,讓其對莫扎特的風格、特點有專門的感受。亦可把音樂分為大的時期來欣賞,如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等等。譬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都屬于古典時期,就可以有意識地放在一起聽聽,感受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對初學的學生來講,除了廣泛的聽和感覺外,更應著重對自己所學教材的熟悉和模仿。這方面,教師的要求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讓學生明確音樂形象、情緒,并明確通過哪些彈奏方法來達到動聽鮮明的彈奏。全國學習鋼琴非常普及,而好的教師又不是到處都有,這時候則應借助于音像制品來促進教學。現(xiàn)在一些基本的主要鋼琴教材都有示范的錄音帶甚至帶講解的錄像帶,這些音像帶對教學能起到廣泛的指導作用。
學生通過熟悉、模仿,逐步到有自己的獨立音樂見解,具有主動的音樂感、表現(xiàn)欲,這就需要不斷的聽和熏陶。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學生,有條件的要爭取多聽各種音樂會,因為鋼琴是表演藝術,必須多看,多聽現(xiàn)場的演奏。要是沒有聽現(xiàn)場音樂會的條件,也可注意收看電視中的音樂會轉(zhuǎn)播?,F(xiàn)在,這種機會還是經(jīng)常有的。只要有心,是不會錯過的。
再進一步,就是多給學生提供給別人表演的機會。練了那么長時間,給人表演能否把自己的音樂感發(fā)揮、表現(xiàn)出來,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是人人遲早都要面對的。在學生中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況,有的人性格放得開,不在乎,甚至越有人看越得意,越來勁。這樣的學生一般都喜歡上臺表演,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因過分興奮、激動而失控,彈得過快,在演奏時既要保持投入、興奮的優(yōu)點,但又要從容不迫,頭腦清楚。對于一些性格較內(nèi)向、膽子比較小而又容易緊張的學生,一定要讓他們在演奏前多彈給人聽,家里有客來,就讓學生為客人表演,也可以帶學生去別人家給人表演,也可組織幾個學生一起開小演奏會,互相觀摩比較,這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鋼琴作為表演藝術,難在表演時就這一遍。平時練百遍、千遍,也許自己在家里彈得很不錯,但是要別人承認你彈得不錯,就必須在演奏這一遍時發(fā)揮好。有時我們很羨慕搞美術的,畫一幅畫,可以在家里一點點地去琢磨,去修改。一旦畫好了,這幅畫就永遠不會再變化,除非作者想對其再加工。而我們的演奏,每次都要重新開始,在家彈好了,不一定上臺演奏就能一樣好。有的學生彈錯了,會說“我在家彈得挺好的”,這樣解釋沒有用,因為你在家彈好的那一遍,并無法彌補你這一遍的錯誤。也有學生說“我第二遍就能彈好”,那也不行,因為無論是表演,還是考級、考試所承認的永遠是那個第一遍,為了彈好這一遍,我們要做很多努力,除了練習充分外,很主要地不放過任何一次鍛煉的機會。除了給別人彈,也可借助錄音、攝像,錄下來自己聽,看看優(yōu)、缺點,因為在有錄音或攝像的情況下,比較接近演奏的感覺,與一個人無拘無束地彈心理上大不一樣。經(jīng)過這一些鍛煉,學生在演奏或考級中,就能有充分的思想
準備,以保證臨場時把自己的音樂感覺比較自如地不打折扣的表現(xiàn)出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孩子到底對什么感興趣?
中國式家長的主要的特征:要求孩子多才多藝,遇到興趣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個字“報”!要求孩子全面發(fā)展,巴不得各種比賽拿第一。這些瘋狂的中國式家長讓中國早教氛圍變得功利化,各種興趣班應運而生蓬勃發(fā)展,滿足了這些家長期盼孩子多才多藝的愿望。
孩子到底對什么感興趣?
一些中國家長就是看到年幼的孩子專注于某些事,就意味孩子對那件事感興趣,然后就給孩子報了興趣班。比如,孩子能夠很專注的看公園里的爺爺奶奶們跳舞,就想到跳舞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氣質(zhì),就立馬給孩子報了舞蹈班。中國式家長容易受到影響,看到鄰居家的小孩報了鋼琴培訓班,于是也給自己孩子報名了。
抓不住孩子的興趣愛好,就胡亂給孩子報興趣班,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不僅耽誤孩子的時間,也讓孩子養(yǎng)成見見異思遷的不良習慣。
作為家長,應該留心觀察孩子的興趣,看準了寶寶的興趣愛好,再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比如,孩子對公園里的爺爺奶奶跳舞感興趣,作為媽媽可以經(jīng)常播放一些舞蹈視頻給孩子看,如果孩子也很喜歡再給孩子報舞蹈培訓班,從基本的舞蹈動作學起。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 做相應的學習要求
3歲的孩子就去上繪畫班,但是孩子似乎沒有多大進步。而其他4歲的孩子也學習繪畫,已經(jīng)能夠達到了第二個階段了。作為家長就很著急,埋怨孩子沒有努力學習,難道是孩子對繪畫方面沒有天分?
其實別小看了一歲的差距,3歲的孩子和4歲的孩子接受能力不一樣,各方面沒有達到4歲的程度。所以并不是孩子沒有繪畫的天分。等到孩子大一些,能力達到相應的程度,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夠?qū)W會了。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做相應的學習要求,保證學習質(zhì)量。
作為父母不能光靠培訓班來培養(yǎng)孩子,在家里也可以用兒童教學機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數(shù)學和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循循漸進讓孩子接觸更多領域的知識。
中國式家長不要給孩子報太多的興趣班了,過多的培訓讓孩子沒有時間玩耍,會有厭倦的心理。孩子年齡還小,需要和父母多交流,父母的關愛才能讓孩子安心。一味的報興趣班,收獲并沒有想象中的多,可是功利化的早教環(huán)境下,興趣班依然發(fā)展蓬勃。
應該培養(yǎng)孩子什么!
應該培養(yǎng)孩子什么!教育孩子方面的書,說實話我沒少讀,見到好的我都會毫不吝嗇的買下來,小算下來也有十多本,而且還不算從網(wǎng)上下載的電子書。從書中我也學到很多對教育孩子有用的東西,但是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有很多教育理論對別人好用,但是對自已的兒子卻怎么也不適用,甚至有時會適得其反。
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來,生長在農(nóng)村,她們沒有看過那些理論,那些教育方面的書,但是我們姐妹幾個,個個都孝順懂事,還很有出息?,F(xiàn)在想想,大概是我們從小耳濡目染,從他們實際生活中學到這一切吧,比如孝順爺爺奶奶、比如和鄰居的關系親如一家,還有寬容,勤勞樸實等等。自從自已有了兒子以后,尤其是小家伙會說話懂事以后,我們的一言一行更是他首先模仿的對象,有幾次小爸的話都被他原封不動的照學下來,嚇得我們不得不檢點自已的行為,這時才懂得要想管好小孩子,父母要先正自已行為的道理。
還有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天天看電視,天天打麻將,天天喝酒抽煙,天天臟話連篇,那孩子不會學習好,不會優(yōu)秀到哪里。如果父母天天愛書如命,努力工作學習,即使父母沒有刻意要求孩子什么,孩子都不會差到哪里。這其中的道理已顯而易見。
現(xiàn)在書看多了,也能悟出一些東西。面對國內(nèi)現(xiàn)在的教育,想讓孩子學會一切東西去應對,那還不得把孩子累死呀!想來想去,做為家長我們只能抓住根本去培養(yǎng)孩子,如好的品德、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他的情商,培養(yǎng)一些基本的能力,只有這些根基牢固了,以后遇到任何問題他都可能迎刃而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和諧幸福,父母正直善良,再加上父母適當?shù)囊龑Р⑴囵B(yǎng)孩子最基本的能力,給他一生受用的東西,那才是教育之本!
生完孩子的第一年,女人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是女人成長為母親的開始,也是最艱難的一年,既開心,又抑郁,各種矛盾在這一年里接踵而來……
1
前兩天,婆婆提醒我要準備孩子的周歲宴了。我這才恍然發(fā)覺,原來從生完孩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有一年了。
這是怎樣的一年呢?
毫不夸張地說,就光睡眠這塊兒,我有一年沒有睡過一個懶覺了,我有一年沒有睡過一個一夜到天亮的覺了,我從一個睡眠好到鞭炮都震不醒的人變成了一個孩子哼唧一下就能起來哄他的人。
身邊的好友,基本上都在這兩年完成了結(jié)婚生子,或是二胎,大家聊起,都感慨生完孩子的頭一年,對于女人來說,真的是不尋常的一年。
經(jīng)歷辛苦的十月懷胎,本以為生完之后就解脫她,卻要經(jīng)歷產(chǎn)后傷口痛,開奶痛,乳頭皸裂痛,然后呢,還要熬夜哺乳,有換不完的尿不濕,沒有日夜的睡眠。
月子里,激素分泌紊亂讓她游走在抑郁的邊緣,莫名其妙心情就跌落谷底,家人一點不耐煩,很可能就讓能讓她歇斯底里一番。
懷孕的時候她是全家人捧在手心里的寶貝,生完之后,大家更加小心翼翼的是孩子,她當然不會跟孩子吃醋,但是心里落差也是存在的。
好不容易孩子的作息稍微規(guī)律一些了,她終于適應這樣的生活了,產(chǎn)假又結(jié)束了。
她變成了一個背奶媽媽,經(jīng)常脹疼的乳房讓她很難集中精力去工作,效率變慢了,讓她更加疲憊。上班到一半要去擠奶,也讓她覺得很尷尬。甚至有時候,奶水太多了還會弄到衣服上,這對于一個辦公室白領來說,是件羞于啟齒的事情。
這一切本身一切夠累了,心里卻還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家里那個小寶貝。一到下班的點便匆匆趕回家。
這一年,一切都要重頭開始,但是一切卻都比過去難了好幾倍。
2
有很多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后,才看見生活不太美好的另一面,一下子從幸福生活的頂端跌落下來,摔得鼻青臉腫。
我的小學同學小雨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就是那種性格開朗,特別愛笑的女生,與老公相戀一年結(jié)婚,婚后二人世界也一直過得很幸福,懷孕之后更甚,是全家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
一家人滿懷著新生命的期待,迎來了小寶貝。說起來,最幸福的應該是小雨。但是這種強烈的幸福感在從產(chǎn)房回到病房之后就開始慢慢消散了。
生完三天了還沒有奶水,原本疼她如女兒般的婆婆語氣里竟然有了一絲責怪。小雨詫異之余心里滿滿得都是失落,而失落之余,又懷著對孩子的歉意,他吃進嘴里的第一口食物,竟然不是自己的奶水。
好在請了催乳師幾番折騰之后,奶水終于是有了,但婆婆看起來還是不太放心,初乳的顏色很清,這本來就是正常的,但是婆婆還是一遍遍跟護士確認,是不是真的有奶水了。
月子里為了有更多的奶水,下奶的湯水一碗接著一碗,實在是喝不下了,家人都說,為了孩子好呀,你怎么能不喝。小雨求助的看著老公,老公雖細心哄她,但也還是默默得站在了另外一條戰(zhàn)線上。
3
還有關于孩子的養(yǎng)育,老一輩的人總有很多被現(xiàn)代科學證實了是錯誤的做法。小雨的婆婆也是一樣,而且固執(zhí)得不愿意聽小雨的意見。
母親對孩子小心程度是男人是無法比的,所以當小雨因為婆婆給孩子喂了不能吃的東西有些生氣的時候,小雨的老公卻責怪小雨小題大做。
那一次,小雨跟老公大吵了一架。氣頭上彼此話都說得很重,這一吵,好幾天都沒有和好。而婆婆呢,從來沒見過小雨發(fā)脾氣的樣子,也因此心里有了芥蒂,覺得小雨也并不是想象中那種溫和乖巧的媳婦。
家里的兩個女人,要是彼此有了意見,那這個家的日子即使表面平靜,內(nèi)里也是波濤洶涌的了。
還好小雨骨子里還是那種特別懂事重家庭的人,而且看著可愛的孩子,也不忍心讓他成長在一個不太快樂的家庭里。靠著自己努力,還是慢慢修復了家庭的矛盾。但小雨還是會時常跟我感慨:
「擁有孩子的幸福無法言語,但是產(chǎn)后這一年,女人的成長根本不僅僅只在養(yǎng)育一個孩子,婆媳關系,夫妻相處,樣樣都要用心,或許這也是做母親的附帶課程吧,我們終究需要更加強大,才配的上母親這個稱號吧?!?/p>
4
每每小雨這樣跟我說,我都特別想要抱抱她,不僅僅因為心疼這個一年前還單純得跟孩子一樣的姑娘,更多的是感同身受。
過去的這一年,我的頭發(fā)掉了五分之一。因為我的焦慮,作為一個事業(yè)心很強的媽媽,平衡好家庭和孩子,真的很難。
產(chǎn)后三個月,我回公司上班,很多人勸我斷奶,家人也覺得我上班辛苦,但是醫(yī)生說了,多給孩子吃一段時間的母乳,對他比較好。所有的母親或許都是這樣的,什么對孩子好,千方百計也要去做到。
背奶媽媽是有諸多不便的,但是都能克服,唯有一點就是出差。
孩子五個月的時候,公司有一次出差的機會,老板是想讓我去的,這個客戶之前就是我在跟進,按道理接下來之后提成也是我的,我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談成這筆生意,但是我要喂奶,我走不了。
不管我怎么解釋,老板臉上的不悅很明顯,后來這一單生意被轉(zhuǎn)給了我的同事,我辛苦跟進了幾個月的客戶就這樣沒了,提成也飛走了,同事回來之后滿臉的得意和炫耀,讓我覺得全世界都在笑話我。我更加急躁,工作上也頻頻出錯。
但是再怎么失落,回到家,看到可愛的孩子,心里的憤然又被壓制下去了。
經(jīng)歷如此幾番受傷受挫,暗自流淚,然后又自我安慰自我治愈之后,終于是一天天變得更加強大和平靜了。能夠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也終能靜下來心工作了。
我想每個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后,人生都會經(jīng)歷巨大的改變吧。
生命里突然多了一個與你骨肉相連的人,除了不言而喻的幸福感,還有很多艱難的考驗在等待著,需要靠著我們自己,去戰(zhàn)勝和成長。還好就像游戲通關一樣,每過一關,身體里增加了一份力量,而最后所有的力量集結(jié)在一起,我們終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愿所有女人在擁有孩子之后,都同時擁有更加強大的自己。
你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這二類孩子:
一類是“乖”孩子:這些孩子特別聽話,成人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從來不會惹事,也不會惹人生氣。很多成人特別喜歡這樣的孩子,包括很多家長和老師,因為這樣的孩子讓人省心。
一類是“聰明”孩子,這些孩子特別知道如何說和如何做能讓成人高興,老師一句坐好了,他會把何把腰挺得往后躬,甚至成人不用說話,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這些孩子都能理解。幾乎每個成人都會喜歡這些孩子,因為這些孩子特別會討人喜歡。
我卻覺得有點擔心,為這樣的孩子屢屢被表揚和被做為導向擔心:
“乖”孩子往往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自己的想法從來或很少受到過關注或重視,或者根本得不到表達,或者表達了也沒人理會不起作用,慢慢地他就會習慣不表達、思考,就會習慣于自我放棄。于是這些“乖”孩子到了社會上后,領導同事們一邊會喜歡他們的好相處(因為他們從來不會對別人說“不”,從來沒有“看不慣”或“氣不憤”),一邊卻更會為他們的沒想法沒主意而發(fā)愁,甚至有時難免會忍痛割愛而不得不辭掉。
“聰明”孩子往往是這樣形成的:當他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得不到關注,或因表達自己真實想法而受到批評時,一個或是偶然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如果自己試著不說自己想說的而說“大人”想聽的,他就會得到關注,就會受到表揚,于是他就變得“乖巧起來”,學會了掩飾自己來討好別人尤其是手握表揚批評和獎懲大權(quán)的成人。這類孩子有時會被視為“有心計”,被認為是“小大人兒”??上У氖牵@種人長大后卻往往活得很累很累,因為他們在忙于討好這個、討好那個、討好好多人后,忽然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了,而沒有“自已”的人往往是很難找到幸福感的,即使他得到了很多物質(zhì)的收益或別人的稱贊。
您喜歡這二類孩子嗎?您想培養(yǎng)這二類孩子嗎?您的教育正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呢?
我們到底最該把什么教給孩子
一次,媽媽帶4歲的女兒去阿姨家串門,她覺得阿姨家的糖果特別好吃,就甜甜地說:“阿姨,這種糖果特別好吃,我能帶幾個回家嗎?”
聽到女兒這么說,媽媽立即驚訝、錯愕,還沒來得及說話……
阿姨馬上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了女孩的口袋……
女孩連忙說:“這么好吃的糖,我想奶奶一定愛吃。不過,我只要幾個就夠了?!闭f完挑出幾個放進自己的口袋里。
“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孝敬長輩,真難得!”阿姨真誠地夸道。
一直以來,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家庭和睦、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條件。
但是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由于平時受到的寵愛太多,把父母、長輩的愛當成是理所當然,一有不滿意的地方就大發(fā)脾氣,然后等一家人哄滿意了,孩子才肯罷休。這樣的孩子與他人相處都是問題,更談不上孝敬父母。
有些父母經(jīng)常這樣議論:“現(xiàn)在的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心里很少會惦記著父母……”這些似乎道出了父母的心酸,但是孩子難道一生出來就這樣?
當然不是。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壞孩子也是教出來的!
越來越多的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夠成人成才,而沒有指望孩子能夠在將來贍養(yǎng)自己。
既然這樣,就不用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了嗎?當然不是。因為今天父母還是有點心寒:自己對孩子百般呵護,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為什么他心中沒有我們?
孩子是需要教的!
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就應該從小給孩子種下孝心的種子,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艱辛,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學會為父母分憂解難。
那么,如何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孝心的種子?
首先,給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榜樣,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序的家庭關系,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辛勞,珍惜父母的血汗錢和勞動成果,體會父母付出不求回報的偉大。
其次,教孩子學會感恩。
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更不會主動幫助別人。
最后,讓孩子踐行孝道。
通過實踐去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分擔一些家務,遇到難題可以讓孩子一起想辦法,讓他們真正擔起責任,體會到生活的不易,然后從心底感激和敬重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此以往,孝心就會在孩子心中扎根。
怎樣教孩子學鋼琴
1:要學習好樂理,因為在你樂理是學習音樂是基礎.在學習的時候不要強迫,要培養(yǎng)他的興趣,因為樂理是有點抽象的.
2: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彈鋼琴的力度和姿勢,(不知道你家的孩子今年多大了.)孩子小的時候骨骼還沒有發(fā)育完全,這時候在學習的時候你應該注意孩子的坐姿和手的姿勢.
3:在孩子彈的時候要注意他的感覺,就是對音樂是感覺.包括節(jié)奏和力度等等.
4:孩子在彈的時候要使他做到眼和手并用,就是所謂的"盲彈",這在開始的時候很難,但是你應該努力使他這樣.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
還有就是作為家長的您應該注意的問題了.
1:在你孩子不懂的時候要有耐心,假如你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自己也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或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的話,孩子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的,但是你不應該表現(xiàn)出來.應該什么時候都是對孩子微笑.你要知道孩子的積極性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毀掉的.
2:每天要抽時間讓孩子練習,不管時間長或是短.要做到持之以恒
3:要找個好的老師,在學習的時候不要隨便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