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11-24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怎樣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個父母不想教好自己的孩子?但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我們大多是農(nóng)民,生活壓力大,回家后只想休息,卻必須強打精神教育孩子,還要長年累月地把它當為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做,難度可想而知。孩子漸漸長大,他們的心理和行為慢慢發(fā)生了變化,再也不是小時候那個乖巧聽話的小家伙了。社會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誘惑,對孩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工作之余,怎樣和學校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成為我們大家經(jīng)常談論的話題。在這里,我談不上介紹經(jīng)驗,只是把具體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感受要遵循這樣幾條原則:第一.從身邊的生活到陌生的內(nèi)容,不可“偏食”;第二.引導孩子隨時隨地觀察,提問和思考;第三.多引導實際生活,少些純玩具游戲;第四.從豐富的生活中啟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第五.以給孩子積極、快樂的感受為主,也要給予磨練練和挫折。
生活中處處可以賦予孩子的創(chuàng)造色彩,有了創(chuàng)造色彩,孩子的生活就變得神奇迷人了。如怎樣搬椅子不發(fā)出響聲呢?開抽屜怎樣用力就開得輕松呢?怎樣讓陀螺轉(zhuǎn)的時間更長?怎樣讓小雞聽指揮,用什么方法讓它們一起跑來吃食呢?怎樣捉泥鰍才能把它抓住?怎樣劃火柴才安全呢?…只要常常抓住生活細節(jié),就能引導孩子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
給孩子全面的生活感受,決不只限于給他們快樂、有趣、溫暖、舒適、慈愛、成功、安全、光榮等等的正面心理體驗,也要有一些磨練和挫折的感受。三歲以后的幼兒要適當感受些困難、失敗的經(jīng)歷,產(chǎn)生點做錯了事的恐慌,承受點病痛的折磨,接受點批評和冷落,甚至有時候要經(jīng)受與父母分離的痛苦。還要讓孩子克制一些強烈的欲望,忍受孤獨。這些生活的感受都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少的。n4507.cn
兒童的玩具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適當?shù)捏w育玩具,智力玩具和制作玩具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知道真實有趣的新奇生活感受,更高于玩具的感受。如帶孩子釣真魚,做菜園籬笆,幫大人稱重量,量長短,跟著大人進暗室領略“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以及春天采野菜,刨挖蚯蚓等等生活,哪一項都不比純玩具游戲的感受差!
把識字閱讀稱做“視覺語言”的早期培養(yǎng),要與聽話說話的“聽覺語言”同步發(fā)展,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大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視覺語言的早期發(fā)展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已被大量事實所反復證實,此理論和實踐是人類識字教育的最新里程碑。
孩子像認人、認物、說話、走路、聽音一樣,自然而然,不知不覺,毫無壓力和負擔地初識漢字。如果教育得早,方法得當,甚至可以三、四歲脫盲,進入廣泛閱讀,五六歲博覽群書,這簡真是教育史上的奇跡。
人類發(fā)展有一種可能了,即就是有希望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像具有聽話、說話的初步能力一樣,具備識字、閱讀的初步能力,一上小學便能運用口語和書面語言兩種工具,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接受前人的文化遺產(chǎn),并充分發(fā)展自學能力,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鉆研……
早期識字的重要性不在于識字的多少,也不在于提前掃盲,更不要求嬰幼兒進入系統(tǒng)的文化學習,識字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和手段,又是全面素質(zhì)教育的結(jié)果。通過早期識字發(fā)展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在閱讀中發(fā)展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進入早期閱讀以后,對語言的發(fā)展,特別是視覺語言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極為有利的影響。
一個孩子的視覺語言如果滯后發(fā)展,錯過了人生早期這一發(fā)展最佳期,所受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而且因為聽覺語言從0歲開始培養(yǎng),遙遙領先于視覺語言,差距實在太大,就會更加壓迫視覺語言的發(fā)展。所以一般孩子上了小學,都只會聽講不會看書,即使識字以后也不愛看書,甚至到了中學、大學還習慣于滿堂聽,根本不善于自學,這使缺乏這一重要素質(zhì)的孩子,學到的知識就不夠深刻,運用知識的能力不夠強,嚴重影響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
提倡嬰幼兒早期識字,也是一種人生的行為訓練。讓孩子早早看慣世界上還有“字”和“書”這種東西,而且大家都喜歡讀它,像孩子看慣了“物”,隨時隨地辨認“物”—樣,早早形成識字閱讀敏感,成為習慣,那么視覺語言就不會滯后發(fā)展了,從小就習慣運用兩種思維工具學習和想問題。
種下行為的種子,就收獲習慣;種下習慣的種子,就收獲性格;種下性格的種子,就收獲命運。每個家庭都要及早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良性格,把它放在首位,這是孩子成才一本萬利的大事。
性格的形成,除了氣質(zhì)特征的方面與遺傳有關外,主要是受環(huán)境的影響。它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需要在孩子最初的幾年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后就會慢慢變成孩子的優(yōu)良性格,可以說性格是從小“濡染”形成的。家庭生活的每一瞬間都培養(yǎng)著孩子的性格。
親子關系有3種不同的愛。其一.“教育愛”,這種愛體現(xiàn)在家長有育兒成才的理想、目標和信念;講究愛子態(tài)度、原則和方法;在滿足孩子必要的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特別注意豐富孩子精神生活和情趣;和孩子建立起民主的,相互關心的“雙向愛”。其二.“血緣愛”,與教育愛相反,不講究愛的態(tài)度、原則和方法;主要設法滿足孩子物質(zhì)生活的需求和欲望;是一種“水往下流”的單向愛。這種愛雖不失父母有高尚的犧牲精神,但它畢竟是樸素的、低級的、有待升華的愛。其三、“溺愛”,這種愛是不講任何原則,一味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愛流如同橫溢泛濫的河水“淹沒”了孩子,是一種失去理智的愛,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孩子一定要在生活中接受智力活動的刺激,才會快樂、好奇、自信、積極而有創(chuàng)造精神。人是精神的存在物,是智慧的動物,他離開了智力環(huán)境的刺激,許多優(yōu)良性格也就泯滅了。試想,盡管孩子吃飽穿暖,物質(zhì)生活豐富,但如果精神生活貧乏,枯燥無味,就肯定喪失熱情,無聊吵鬧,哪會有什么好性格。因此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離不開良好的智力環(huán)境。
嬰幼兒識字與小學生識字有重要區(qū)別。一是性質(zhì)和目標不同。小學生識字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是系統(tǒng)文化教學的一部分,它有識字指標和進度要求。而嬰幼兒識字是基本素質(zhì)教育和生活游戲的一部分,它沒有進度和指標要求,它以培養(yǎng)孩子識字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為目的;二是識字要求和深度不同;小學生識字要求“四會”即會認、會讀、會意、會寫。而嬰幼兒識字不要求“四會同步”,只需在生活環(huán)境中日積月累,自然形成印象,水到渠成;三是場所和方法不同。小學生識字主要在固定的課堂學習,先教拼音再教字。而嬰幼兒識字無須課堂教學,是在生活游戲中隨時隨地隨事而教,也不用拼音作“拐棍”。
嬰幼兒識字要防止和糾正“早期識字中心論”的錯誤傾向,這種傾向表現(xiàn)在,忽視全面豐富兒童的精神生活,把太多的時間花在教孩子識字和閱讀上;片面追求識字的數(shù)量與進度,以為識字多就是“早慧兒”;機械、呆板地教孩子認讀,教得單調(diào)乏味,引起孩子的厭煩。這些傾向是要堅決反對的。
有人說早期識字的孩子將來上了小學就上課不聽講了,破壞紀律,反而有害。這種情況只會在單純識字的孩子身上發(fā)生。因為他發(fā)展不平衡、不全面。假如孩子不僅能識字讀書,而且興趣廣泛,善于提問,富于上進,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的話,那么他上了小學,肯定是個最優(yōu)秀的孩子。不但上課聽講,而且理解最深刻,反應最靈敏,提問最積極,朗讀最有感情,發(fā)言最涌躍,還可能是老師的小幫手,孩子們的小班長,各項活動的帶頭人。
小學的老師和領導要特別重視通過早期教育涌現(xiàn)出來的超常發(fā)展的兒童,應當允許他們提前上學,允許跳級,鼓勵超常發(fā)展,特別珍愛出類撥萃的孩子,要因材施教,而不能把他們壓平拖垮;國家要有政策,鼓勵有識之士辦一些特殊學校,讓超常孩子得到充分地發(fā)展。這是教育的改革和創(chuàng)立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科研人才的需要。
家庭中和睦、融洽、尊重、關心和禮貌,充滿快樂、幽默和溫馨,這是孩子性格健康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使孩子感到幸福快樂,沒有任何精神壓力,他長大了自然會形成快樂活潑,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學會商量,負有同情心的優(yōu)良性格。
規(guī)律生活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之成為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要求孩子規(guī)律生活的方面很多,主要有(1)全家有早起早鍛煉的習慣;(2)動靜有序的生活習慣;(3)良好飲食的習慣;(4)按時睡覺的習慣;(5)有節(jié)制看電視的習慣。
始終堅持正面鼓勵,積極暗示的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孩子積極性、上進心、自信心、意志力的最重要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出息、有前途的。家長都要學會用正面鼓勵和積極暗示的方法教育孩子。
暗示是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他人語言和行為的影響,不知不覺地產(chǎn)生了“認同”,這種心理過程就叫接受暗示。而暗示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凡是受到暗示使人增加力量、勇氣、快樂和信心的是積極暗示;凡是消蝕人的精神力量的是消極暗示。
教育嬰幼兒不需要整塊的時間上課,與孩子朝夕相處,茶余飯后的生活;與孩子游戲散步,對所見所聞的閑談;引導孩子動手,做他感到新奇和喜歡的事,都是早期教育的最好課堂。而父母的思想、信念、情緒、工作、為人、言談、作風、興趣、習慣、性格等等又都是時刻影響孩子的教材。不論父母多忙,總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吧,這種生活和游戲,足以奠定一個“神童”的基礎。這種課堂和教材是上帝規(guī)定的,不必花很多整塊時間,平均每天有1至2個小時的生活接觸也就滿足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fā)展,家庭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對自己子女愛護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動手,特別是一些爺爺奶奶,愛孫心切,就更加溺愛了。有專家指出: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是在學前期。作為幼兒園,我們能否抓住這個關鍵階段,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自理現(xiàn)狀,有的放矢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關鍵。就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的自理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教會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在幼兒學習生活中,可開展教育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幼兒知道生活中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這樣才是合格的幼兒園寶寶。可創(chuàng)設條件教會幼兒自理能力,幼兒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地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所以在區(qū)域活動娃娃家中我投放了許多孩子們不穿的小衣服,孩子們可以練習給布娃娃穿脫衣服,掌握系扣子疊衣服等技能。在操作區(qū)我投放了用廢舊紙箱制作的小動物。孩子們可以用筷子小勺去喂小動物,練習使用用餐工具。
案例:諾諾小朋友。今天,放學的時候,諾諾外婆來接了,諾諾跑到午睡室把外套拿了出來,準備將衣服穿起來,這時外婆看到了馬上搶過諾諾手上的外套說:“你不會穿的,來外婆給你穿快點。”諾諾很不情愿的撅起小嘴,告訴外婆,老師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要自己穿衣服。諾諾搶過外婆手中的衣服很快穿上了。看到這一幕,我特別為孩子高興,孩子已經(jīng)有了生活自理的意識。
二、以游戲的形式,充分調(diào)動幼兒積極性,更好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寓教于玩、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我時常還會把家長請到班里,家長和孩子一起親子游戲。比如,孩子比賽幫爸爸媽媽穿鞋,看誰在最短的時間穿完,誰就獲勝。物品歸類,把物品散放一邊,家長和孩子一起歸類擺放最先完成的組獲勝?;顒又泻⒆雍图议L玩的不亦樂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得到家長的支持,更好地家園共育。
案例:在墻面上,我設計了《看誰跑得快》專欄。設計出跑道,投放了小動物卡片,每天小朋友獨立完成一件事,就可以讓小動物往前跑一個格。這下孩子們的積極性調(diào)動了起來,尋求老師幫助的小朋友也少了。每次離園時老師都要囑咐小朋友別忘記擺小凳子,現(xiàn)在不用了,為了讓自己的小動物跑得快,孩子們會主動的去完成。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教他們正確的自理方法,多指導、多鼓勵、少指責,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還要考慮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進行個別指導。只有這樣,培養(yǎng)幼兒較強的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xiàn)實,最終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我們的孩子終身得益。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理財?shù)暮昧晳T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理財?shù)暮昧晳T對孩子理財?shù)慕逃龝且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重在當下。節(jié)約和儲蓄兒子是一個比較注重節(jié)約的孩子,和家庭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我和多爸是工薪階層,能知道什么地方該花錢,什么地方不該花錢,即使有一天賺錢很多了,還想著做做公益的事。家庭生活物質(zhì)上不一定有多富有,必要的物質(zhì)條件具備了,有愛,有溫馨,有自己所追求的小幸福,足矣!記得再兒子去超市還用我找車推著的時候,他就會有所取舍:這個東西(比較奢侈一點的)我不要。最愛駐足的,就是玩具處。每一次,我都會給他做引導,這幾個玩具什么區(qū)別,價錢是怎樣的差距,最多的時候,是光顧那些物美價廉的玩具。回顧兒子出生到現(xiàn)在,家里的書籍、家里的玩具大多都是我精心選擇積累而來的,有時是我自己,有時是我?guī)е鴥鹤?,有時是帶著兒子和老公。想想這些,心里都會涌起一陣暖流!
也許,我的一些消費觀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兒子,當兒子從一年級開始,在大人的指引下,給他錢去商店買些生活日用品,去菜鋪買點菜,去文具店買點文具,大多數(shù)時候,他都會有所選擇,買到的東西也幾乎滿足“物美價廉”的標準。到了自己帶錢外出(比如今年暑假和老師去煙臺踢足球)或者有一定零花錢支配的時候,他也大致沒離大格。慢慢地,竟也知道了儲蓄的好處。往往,總會拿出一點自己零星的儲蓄,想買個玩具,或者慷慨給我用。或者借給爸爸,等待爸爸的“高利貸”??傊壳皟鹤拥南M習慣還算好。孩子總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環(huán)境的變化,總會有些變化,對待理財也會有變化。到時再耐心教育?!板X從哪里來”和“如何掙到錢”對于這兩方面,自覺引導地不夠。
舉個例子:兒子目前對于壓歲錢等而額外收入,總認為是自己得到的。兒子的壓歲錢不多,從二年級我?guī)鹤右黄鹑ャy行開了個賬戶。進行兒子的“大額”錢財管理。數(shù)量其實也并不多。我思量來思量去,對于這部分錢,目前還是引導者他去消費,比如今年暑假去煙臺,在我的建議下,他取出兩千作為活動經(jīng)費。等到一定時期后,計劃再做理財投資的教育。一來,現(xiàn)在積累額度大點,會成為他和同學吹牛的“資本”(兒子的班里同學就有說壓歲錢壓歲錢有多少多少的);二來,積累的額度太小,他又會想著花完,會有“反正也不多”的心里。三來,可以讓他更重視自己的選擇和活動的意義。總之,對于壓歲錢如何管理的把握,我還是有點掌握不太準確的。
原因何在,我認為根源是兒子不懂壓歲錢和親戚朋友給的錢的來歷。目前,長輩或者一些親戚朋友再給錢的時候,會說:因為你的努力(比如學習,比如參加一些活動)獎勵給你的。而大多時候,總不會說明具體理由。更多的靠我和多爸來傳達。有時兒子對我倆的反方面意見總會持有懷疑態(tài)度,并且,有時家長忙了也會疏于引導。所以兒子對于這個錢的來歷總覺是自己掙得。中國的家庭,都會有一些習俗,也給孩子一些美好的向往。所以,對于這部分錢,我目前采取的處理方法是:盡量給孩子當場解釋?;蛘撸瑢τ诳梢詼贤ǖ拈L輩,讓他們變換一些方式獎勵孩子。更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是:通過多爸和我的行動,對長輩及親戚朋友付出,盡量讓孩子看到愛是等價的,想要得到是需要付出的。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他也會明白的。
關于這方面,聽了老師的建議和各位媽媽的分享后,我覺得也很受益。結(jié)合兒子,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積極搜索一些信息,積極參加一些活動,比如一些組織孩子去學著賺錢做公益的活動。實在沒有此類活動,就自己或聯(lián)合一些家長創(chuàng)造孩子體驗賺錢的機會。比如賣報紙、賣礦泉水、賣自己或家庭廢舊的物品等。
二、關注周圍信息,及時給孩子做觀念教育,比如“啃老可恥“教育,靠技術和靠勞力賺錢的差別,”攀比可恥“教育,同齡孩子正面形象的教育?!皭邸焙汀袄碡敗钡慕逃衔缈戳藊x媽的一篇博文,也很有感觸,說xx因把媽媽同事的玩笑當真,不和別人分享好吃的,心理上不會感謝別人的幫助。我覺得xx媽寫得太真實了。這一點在兒子身上表現(xiàn)明顯。玩笑話很難分清,偏偏周圍就有那種愛和孩子開玩笑的朋友,甚至是爸爸有時也會。兒子總是很難分辨。我曾經(jīng)”教育“過爸爸幾次,爸爸倒是認可我的觀點,但是也會不自然而然地去開個玩笑。這需要我進一步地去識別和”教育“身邊的朋友。
對于在家庭里,分配家務活方面,如何和孩子談家長的錢的規(guī)劃。這一點真得把握度。過于強調(diào)哪一個方面都不好。
記得上個星期,我去接兒子,我們做公交車回家,對于兒子重重的書包,我還是有點舍不得他背,我背著,都累得有些出汗。下了車,到了小區(qū),他又想吃根雪糕,我也同意了。起初兒子還有些“感激”我的樣子,后來,自己大口吃著雪糕,踱著小方步,我是背著重重的書包,還得注意著路況。我的火氣噌地就上來了,但我還是忍了忍,大聲對兒子說:我在憧憬呢。憧憬著有一天,我老了的時候,我吃著愛吃的東西,你背著沉重的背包。兒子這一次非常認真地看了看我說:媽媽,是的,那時我也會像你一樣工作。雖然表達的不是很完整,很準確?!皭邸弊忠矝]說出來,但我知道兒子的心情和心里。此刻我和兒子都被愛包圍著。
總之理財教育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掌握;既要有大局觀念,又要思路清晰,做好細小事情的引導。重在當下。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
“我的小孩膽量太小了”,這是目前不少父母都為之頭疼的問題,許多人都在積極尋找對策。心理專家認為,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因素、環(huán)境因素、父母教育不當、孩子的不良體驗等,所以父母要弄清楚原因,再對癥下藥。
當前一些父母為了鍛煉孩子的膽量,經(jīng)常給小孩講些古里古怪的“鬼”、“妖怪”等故事,甚至有些父母還以此來嚇唬孩子,這極容易使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膽量的重要性毋庸諱言。只有擁有膽量和勇氣的人,才能披荊斬棘,走向成功。但也希望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膽量的時候,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不要過分嚴苛。
心理學專家認為,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
1.先天因素。父母性格內(nèi)向,不善與人交往,孩子遺傳了他們的特點。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盡量多給予孩子關心和愛,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爸爸媽媽要做孩子的榜樣,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膽小怕事的情緒。
2.環(huán)境因素。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住在商品房,一家一戶的封閉環(huán)境使孩子缺乏與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間,造成孩子孤獨、膽怯的性格。
3.教育不當。當孩子哭鬧時,父母經(jīng)常用“鬼”、“妖怪”等來嚇唬孩子;也有些父母當孩子想出去玩時,便用“外面有騙子,會把你騙走”等話語來打消孩子的念頭,使孩子的心里留下陰影;還有的對孩子期望過高,一旦孩子做錯了事,輕則訓斥重則打罵,使孩子因怕失敗而退縮。有些孩子膽小怕事,缺少勇敢精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對子女過于關注,甚至溺愛,事無巨細都越俎代庖而剝奪了孩子嘗試的機會。
4.切身的體驗。當孩子滿懷信心地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自己時,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喪氣;或者當孩子打過一次針后,切膚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醫(yī)院就會害怕……
找到了原因之后,我們就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對于父母,平時教育孩子除了要細心,更要耐心。當孩子哭鬧時,要多進行正面教育,不能嚇孩子。不能把孩子們當作“大人”,不能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父母應盡可能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啟發(fā)他玩出新花樣。如果父母因事不能陪孩子玩,可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規(guī)定他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長時間。值得注意的是,當父母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時,切不可用可怕的故事來嚇唬孩子。當孩子回家后,可以讓他講述玩的過程,然后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評價,多表揚少批評,這樣既鍛煉孩子的膽量,又可培養(yǎng)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如條件允許,也可適當?shù)刈尯⒆訋椭I一些零碎的東西,或到鄰居家借東西,也是培養(yǎng)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父母要適時地給他講人類如何不怕困難的通俗易懂的故事。
在培養(yǎng)孩子社會化技能時,建議父母多為幼兒創(chuàng)造與人交往的機會。當父母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時,更應該讓孩子經(jīng)受各種鍛煉。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培養(yǎng)他們的勇敢品質(zhì)主要指:在摔了跤或有了輕微傷病的時候?qū)W會忍耐和面對;同伴間發(fā)生糾紛,自己去解決;培養(yǎng)和鼓勵他在人多的時候說話、表演;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等。
對于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只有大膽放手讓孩子去做事,讓孩子在生活中接受鍛煉,才會使孩子變得勇敢,變得堅強,逐漸成長為一個富有勇敢精神的人。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
在當今社會,某種程度上說情商的培養(yǎng)比智商更重要,情商的培養(yǎng)應該從小抓起。
什么是情商?
有句名言“性格決定成敗”影響一個人發(fā)展有兩大因素,一個是智力因素,一個是非智力因素,前者說的是我們眾人皆知的智商,后者就是說的我們不太熟悉但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要的情商。情商包括的內(nèi)容其實很多,它是由人的多種情緒構(gòu)成的,像是人失望、興奮、性格、興趣等方面組成的。人們對一些事物的反映,也會間接的反映一個人的情商有多高。
情商的重要性
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很多時候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情商高的人也更加受歡迎。現(xiàn)在的社會團隊合作精神要比一個獨干的精神重要的多,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來的,需要大家的配合,這種時候如果一個人的情商高,那么他的團隊合作精神也會很高,也會更加受到周圍同事的歡迎。如果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壓力都比較大,如果一個人性格過于脆弱,沒有抗壓能力的話,那成功也很難向他伸出橄欖枝。所以,從很多方面來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怎樣培養(yǎng)提高寶寶的情商?
智商更側(cè)重于先天因素,情商則側(cè)重于后期的培養(yǎng),所以情商比智商的可培養(yǎng)性更強一些。為寶寶從小培養(yǎng)一個好的性格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對寶寶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評。這樣有利于提升寶寶自信,培養(yǎng)其樂觀的性格。
其次,多跟寶寶溝通交流。尤其多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讓寶寶多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懷。
情商主要側(cè)重后期的培養(yǎng),可塑性比智商更強一些,所以家長應該從孩子小時候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