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讓孩子做個快樂天使

發(fā)布時間:2020-11-05 教育孩子筆記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快樂的幼兒園教案

我們當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憂無慮、天天快樂??墒?,快樂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性,而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巧。那么,怎樣讓孩子做一個快樂天使呢?作為一名年輕的媽媽,我從近8年來的教子經(jīng)歷中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

如果孩子能與周圍的人相處得很融洽,表明其已具備與他人建立和諧關系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孩子往往是快樂的。這就需要我們作父母的首先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良的環(huán)境,讓孩子從一出生就能感受到良好的家庭氣氛。因為人類對情緒的覺察在嬰幼兒時期就已存在。一個孩子在牙牙學語前,就能夠從周圍的情緒氣氛中敏銳地感到是否安全、快樂。所以,和睦的家庭是孩子認識和體味快樂情緒的第一課堂,而母親無疑是最重要的“老師”。我的最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教孩子學會有禮貌地向他人打招呼。當孩子還在襁褓中時,每天早晨醒來,微笑著對孩子說一聲“早上好”,入睡前則唱些輕柔的“搖籃曲”。如今,7歲的女兒一睜開眼睛,就會笑瞇瞇地說:“媽媽早上好!爸爸早上好!”臨睡前則道聲晚安,已成為一種習慣。對外人也是如此,勿需囑咐,她就會主動問好。在別人的贊揚聲中,女兒感受到了“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快樂。

培養(yǎng)孩子廣泛的興趣

一個孩子,可能因為他所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被擠占而整個晚上都苦著臉;而另一個孩子,卻可以因為看書或做游戲而照樣覺得開心。這表明,如果一個人的樂趣只是集中在一件事上,那么,他快樂的基礎就太脆弱了。有的父母過早地培養(yǎng)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長,讓孩子上“特長班”,并以為那就是“開發(fā)智力”。結果孩子往往因不感興趣而厭學、沮喪;若孩子感興趣,或因“特長”長于同齡人而受到贊揚,他的快樂感也可能僅僅定位于這一點,在別的方面很少得到快樂。我認為,要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愿望,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讓孩子由于“自主”而感到快樂。在這方面,我的原則是,以大人的有意識的培養(yǎng)帶動孩子的無意識的參與,讓孩子在參與中體會到快樂,家長決不生拉硬拽。

教孩子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YJs21.cOm

調查表明,童年完全沒有嘗過痛苦和挫折的人,長大后十有八九不快樂。適當?shù)貙⒆印靶暮荨币稽c,當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要急于替他解決,而是鼓勵他自己想辦法戰(zhàn)勝它們,這對孩子是大有裨益的。有多少次,女兒走路摔倒了,我不去扶她,讓她自己慢慢爬起;有多少次,女兒把鞋穿反了,我不去管她,讓她自己重新穿好;有多少次,女兒請求:“媽媽你替我做吧!”我總是說:“再想想辦法。媽媽幫忙可以,代替可不行!”孩子終于認識到,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戰(zhàn)勝困難是最大的樂趣。

此外,當孩子情緒低落時,我們及時安慰;當孩子膽怯畏縮時,我們及時鼓勵;當孩子大發(fā)雷霆時,我們及時誘導……只要我們努力為孩子在生活中尋求快樂,為孩子提供產(chǎn)生快樂的動力,我們的孩子就一定能成為快樂的天使,同時也是一個正直、善良、有勇氣、有信仰的人。這是人類永恒的美德!

讓快樂的日子永遠屬于我們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讓孩子做快樂的自己


讓孩子做快樂的自己為六一兒童節(jié)的表演,兩個星期前,園長已經(jīng)打過招呼了:你兒子,唉,一個動作都不做,老師讓他向左,他向右,還搗亂!我回答:不勉強他,強迫他,就不想上幼兒園了.回來我還是告訴他:老師今天說你會做一個動作了,好好學,六一我要去看你們表演.兒子點頭,可是又說:我不喜歡做,我不想做.

昨天看了表演,沒輪到他們班出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下樓了,估計是看一圈也沒找到我,表演也不看,開始摳墻皮,(刷的漆,有些剝落).之后向臺上扔,被人制止又鉆出來,反復幾次上樓去了.不一會又下來了,開始玩臺邊上垂下來的氣球,東逛西轉跟沒事人一樣.之后看到我,興奮地走過來,指指他肩上的裝飾,總之不愿意去表演.我鄭重地和他說:媽媽今天來就是來看你和小朋友一起表演的,不然我會失望.他才又回到后臺去了.

輪到他們班表演了,他真是一個動作都不做,他一直在邊上到處走,看!而且踢地上鋪的地毯,沒一點組織紀律觀念啊.一看這陣勢,就會想起,正式上學,班上總會有幾個搗蛋又學習差,基本坐在教室最后排,老師不管不問的孩子,我這兒子,上幼兒園已經(jīng)開始有這苗頭了啊!

我和老公都是比較呆板的人,文藝這塊沒一點兒細胞,對孩子也沒要求.他長大的理想是當公交車司機,我很贊同,昨天又想開救護車,我也贊同.開車才是目前他最喜歡最渴望的事情,喜歡各種車,尤其對xx的棒車心心念念,開始自己攢錢買棒車了(每次幫我提垃圾收取費用,這錢約定好不能買吃的,冰淇淋之類的).

可是看到在集體活動中他這樣的表現(xiàn),我還是擔心的,一個說明,他沒有融入集體活動,這是明顯的集體意識缺乏.這也讓我想起開學一個月后和新老師交談的時候,老師無意說出的一個現(xiàn)象,上課的時候,他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坐,總單獨坐在教室的前面窗邊位置,上課時面對小朋友,還喜歡管事兒,告訴老師哪個小朋友沒坐好.不過上個月老師說已經(jīng)和小朋友一起坐了.

文藝表演結束,每個小朋友都有禮物,有吃的,這下可好,啥事全忘光,立即全神貫注表演豬八戒吃人生果的場景了.他沒有不開心,結束就是快樂.我閉嘴,不再提,不再評他的六一表演.只在這里如實記錄,有圖有真相.

不喜歡的事情就不做,只做喜歡的事情,這咋讓我想起了許三多的:做有意義的事兒!哈,兒子:我只希望你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長大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勞動讓孩子更快樂


勞動讓孩子更快樂我每次在家閑著的時候就喜歡搗鼓一些吃的東西,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也是對家里的一種愛心,老公和孩子喜歡吃面食,所以我會經(jīng)常做點小吃的用來當作早餐或者晚餐。xx小朋友看見我經(jīng)常這樣做,所以每次也要嚷著跟我一起做,開始的時候是每次拿走一團面團就開始去玩她的了,也不會來纏著我了,或者有幾次我做包子或者餃子的時候她用了餡給弄的到處都是的時候,我就不讓她玩了,然后她也就不玩了。

今天她又跟我說,媽媽,我要自己包豆沙包,我開始不同意,然后她就總纏著我要弄,我想照樣跟以前一樣給她一團面跟餡讓她自己玩去,結果這次不起作用了,非得要正兒八經(jīng)的幫我包,我沒辦法就同意了,然后見她弄得亂七八糟的心里又有點嫌她浪費我的材料,于是又跟她說,你自己拿點面去玩吧,別幫媽媽包了,xx聽了后很是受打擊,干脆玩也不玩了,直接就躺到床上去了。

我看見她這樣子,心里有打鼓了,是不是我做的有點過了?要是別人這樣對我,我會怎么想?這是明顯的不信任,而且這點東西都舍不得給孩子浪費的話以后還有什么東西舍得給孩子呢?現(xiàn)在打擊了她的自信心,會不會她心里就有陰影了?會不會影響她的自信心呢?無數(shù)個問題突然從腦海里冒了出來。再想想,我就是把這一鍋面都浪費了,一包豆沙都浪費了也就十幾塊錢而已,但是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可是孩子一輩子的事情呢!于是又趕緊叫她過來給我包豆沙包。聽見我讓她來幫我的忙可高興了,趕緊從床上爬了起來,我把豆沙擠到一個小碟子里面。這樣不怕她一下子浪費太多,也可以讓她自由的發(fā)揮。

來看看她包包子的樣子吧,好像還湊合吧,畢竟是頭一回干這是,人家可是站在凳子上在做呢

一頓亂捏

這條歪歪扭扭的豆沙包算是成型了。

雖然包子不怎么樣,可是xx小朋友的心情卻是非常的不錯啊,一個勁的說:媽媽要記得拍照哦,等我拍完照片后,然后總時不時的說:媽媽給我看看我自己包的豆沙包吧,那自信滿滿的樣子讓我也覺得這次的覺得非常的值。等包子蒸出了,一口氣吃了三個自己包的,還吃了一個我包的酸菜豬肉包,這可是空前的啊,以前基本是吃一個或者兩個就算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不光孩子學會了做食物,還能給孩子增加自信和快樂,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她。

讓孩子快樂的玩水


讓孩子快樂的玩水天熱。xx說,媽媽,我不想穿鞋。

天熱,xx說,媽媽,這里很臟,我把它洗一下,好不好。

xx看著水充滿期待的看著我。

我說好。我知道他是想玩水了。

媽媽,你幫我把褲子卷起來嘛。我說不用了,你穿的是短褲。他說,要嘛,不然會弄到水的。我便象征性的再卷了卷。

有模有樣的舀了水,把臺階沖洗了下。

眼光看向桶,又看向我,見我沒有制止,便繼續(xù)了。

舀的水不再規(guī)矩的往地上灑了,而是和著“咻”的音、“嘿”的音往其它地方飛了。腰彎下去了。一只手大半截都到水桶里去了。一只腳也放到水桶里去了。雙手齊下了。雙腳齊下了。

褲子濕了。衣服濕了。臉上有水了。頭發(fā)也濕了。

我問xx,xx,我們可以沖涼了么?

xx說,好。媽媽,再等我一下下。

再一下下后我們便開開心心的沖涼了。

一個孩子,能放肆玩水,便覺得快樂無比了。

這樣讓孩子快樂入園


“我要媽媽,嗚嗚嗚……”剛上幼兒園時,很多寶寶經(jīng)常鬧著“要媽媽”,搞得老師和家長都非常焦慮,不知該如何是好。有些家長見不得孩子哭,別扭著走不掉;有些家長扭不過孩子,干脆就此不送孩子去幼兒園了。對此,專家建議家長:要理解寶寶的“入園焦慮”,從多方面入手解決寶寶的“入園不適應癥”。?接受孩子的分離焦慮寶寶初次入園時,由于周邊環(huán)境陌生,往往會產(chǎn)生恐懼感和無助感,從而整天大哭大鬧、吵著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現(xiàn)一系列的負面情緒。但專家表示:“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哭??奘呛⒆拥臋嗬⑹呛⒆拥男枰?,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面臨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和幼兒園的任務,不是阻止或杜絕孩子們的哭聲,而是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睋?jù)專家介紹,從孩子的社會性發(fā)展角度來看,3歲兒童的交往范圍還主要停留在家庭中。因此入園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昂⒆有〉臅r候,得到長輩們悉心的照料,是全家人關注的中心。可在幼兒園面對的是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他們要適應幼兒園里的日程,遵守幼兒園的常規(guī),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老師的注意力和教室里的玩具、書籍……這一切,對于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對孩子們來說,初入園是一個突然的轉變——他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父母送進了一個完全陌生,沒有任何感情依托的空間,孩子們不知道他們犯了什么錯誤,也不知道將要發(fā)生什么,對任何人他們都不感興趣,他們只是疑惑“為什么媽媽要拋棄我?”專家認為,對于孩子的焦慮心情,家長首先應給予充分的關注和理解。?三步驟助寶寶快樂入園?熟悉新環(huán)境:專家建議,在入院前,家長要帶寶寶到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參觀幼兒園教室、臥室和活動室等各種場地,在幼兒園停留一兩個小時,逐步適應幼兒園的各種新環(huán)境,讓寶寶有熟悉和親切感。做好交往準備:入園前還要做好孩子的交往準備:每天早晚讓孩子與社區(qū)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關在家里;每天有意識地給孩子獨處的時間,讓孩子知道媽媽走了還會回來。此外,家長還要加強與老師的信息聯(lián)系和感情交流,在入園時要向老師介紹自己孩子的性格,在家的生活習慣和特點,便于老師掌握情況進行教育。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很多時候,只要成人對孩子稍微“預告”一下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專家建議家長在入園前幾天有意識對孩子進行“入園倒計時”,提高孩子對即將發(fā)生的情況的“預測能力”。如有可能,在入園前一天為孩子做一個小型的慶祝會,祝賀孩子長大了,祝賀孩子上幼兒園了,完成“儀式教育”。他山之石:德國的父母在孩子入園的當天除了為孩子買一只各種文具配套齊全的書包外,還會準備一個驚喜——入園彩袋:圓錐形的紙袋,里面裝有各種糖果甜點,以及爸爸媽媽、親戚朋友贈送的小禮物,像巨大的蛋筒冰淇淋,每個孩子都會抱著它第一次去幼兒園,興奮地期待著打開彩袋的那一刻。

讓孩子快樂,還是成功


近來,一個家庭教育的話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讓孩子快樂還是讓孩子成功?成功派的觀點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沒有成功談不上快樂,為了成功,即使讓孩子們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懊坊ㄏ阕钥嗪畞??!背晒ε赡恕巴映升垺闭?。快樂派的觀點是:人生就理當活得快樂,沒有快樂的成功毫無意義,只要快樂,孩子沒出息也無所謂。“我平庸,我快樂!”快樂派似乎是“望子成蟲”者。雙方觀點盡管針鋒相對,思維方式卻是相同的:他們都把成功與快樂截然對立起來。其實快樂與成功的關系遠沒有這樣簡單。二者既是矛盾的雙方,又是相容的雙方,還是并列的雙方。有的孩子既成功又快樂,失敗不能令他們沮喪,煩惱也不會令他們沮喪,煩惱也不會妨礙他們繼續(xù)追求成功,對這種孩子,既不必強調成功,也不必囑咐他們去尋求快樂。有的孩子看來很成功,但是快樂的源泉過于狹小,完全寄托于高分,一旦考不好,他們就有可能崩潰,對這種孩子,就不能過于強化狹隘的成功意識。有的孩子潛力本來很大,但渾渾噩噩過日子,這時候適當強化他的成功意識,或許能使他活得更充實,也更快樂。有的孩子每天無憂無慮,學習也盡了力,但能力如此,這時父母若拼命逼他“成功”,則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樂,又失去他本來可能獲得的那種成功,終成一個心灰意懶的失敗者。有的孩子能力有限,但心高氣盛,拼命想爭高分,精神表面亢奮,實際疲憊而焦慮,這種孩子萬不可再強化成功意識,否則很危險。有的孩子飲食終日無所用心,腦子夠使,不往正事上用,他們看起來似乎很快樂,其

實只擁有最膚淺的感官刺激,這種孩子,既不懂成功,也不懂快樂,兩樣都要補課。有的孩子只有成功才能快樂,有的孩子成功不成功都可以快樂。有的孩子只有快樂才能成功,有的孩子皺著眉頭也能得到成功。孩子什么樣的都有,想按一個或幾個公式來塑造孩子,極不明智。父母有權“望子成龍”,也有權“助子成龍”,但是沒有權利“逼子成龍”,沒有權利把“成龍”作為孩子的惟一選擇。同樣,父母也不可以把“平庸”作為孩子的惟一選擇??鞓放傻母改笇嶋H是在對孩子說:“你快樂,則我成功。”而成功派的父母實際是在對孩子說:“你成功,則我快樂?!蔽艺J為,無論快樂還是成功,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父母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成功觀、快樂觀、幸福觀強加在孩子頭上。父母無權包辦孩子的未來生活方式。作為一個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父母,應該學會科技含量更高的教育方式——尊重,交流,引導,指導。這很難,需要動腦筋,需要學習,但是如果不走這條路,成功派和快樂派父母將發(fā)現(xiàn),成功和快樂都在離他們而去,迎面而來的則多半是失望、焦慮和苦惱。頭腦“古代”的父母,教育現(xiàn)代的孩子,結果大抵如此。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自從9月份xx升上幼兒園大班以來,老師留的作業(yè)再也不敢馬虎對待。上大班之前,幼兒園的作業(yè)基本上是能不做就不做同,任他玩。但是升上大班后,我和老公都覺得,有必要讓xx養(yǎng)成按時做作業(yè)的習慣了。xx爸與xx約定,放學回家要做五件事:第一,寫作業(yè),第二,吃飯,第三,洗澡,第四,看電腦,第五,睡覺。最開始那段時間,每天我回家?guī)缀醵伎吹絰x坐在茶幾前面擦眼淚。原因那肯定就是作業(yè)沒做完,爸爸不允許去玩。看到他掉眼淚,說實話,我很心疼,但是現(xiàn)實又不允許我對他說:“寶貝,咱不用做作業(yè),自由玩去吧。”雖然說不要求他把作業(yè)全部按老師的要求做完,但是按時完成作業(yè)這個習慣是要養(yǎng)成的。

那段時間看到他做作業(yè)真的是又好笑又好氣.學九珠數(shù)學時,剛剛教完,1+1=2,1+2=3,一轉身,你問他,xx,1+1等于幾,“不知道”,“1+2等于幾?”“不知道”每天這樣的對話都會出現(xiàn)很多次,氣得我和老公腦袋暈。心想,我倆生了個多笨的兒子呀,我們倆小時候都不這么笨呀(其實我們倆就沒怎么上幼兒園,更別說在幼兒園學九珠數(shù)學了)過了一段時間,突然他會算數(shù)了,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完全沒問題了。會了之后可不得了了,每天就拿著那本九珠數(shù)學,一直不停地做啊做。到現(xiàn)在,這學期的九珠數(shù)學練習冊已經(jīng)全部做完了。

xx最開始不愿意寫作業(y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會寫作業(yè),腦袋里還沒有寫作業(yè)這個概念。而且作業(yè)總是不會做,他總是不會做,我和他爸臉色肯定不好,他感覺到我和他爸心情不好,怕我們罵他,更加不愿意寫作業(yè)了。幸好后來我們看見學習效果越來越差,改變了策略。首先,一定得把一回家就往電腦前走的習慣給改掉,養(yǎng)成回家就拿書出來做作業(yè)的習慣,這個不是一天兩天能成的,我們堅持了一個多月才初見成效。第二,在學習中,盡量挑些簡單的,他感興趣的東西來教。比如教九珠數(shù)學時,他平時就愛畫畫,我們就叫他用畫圓圈的方式來記數(shù),比如1+7=8,我們就叫他先畫一顆算珠,再畫上7顆算珠,然后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顆算珠,這樣他就很容易得出答案。而且數(shù)算珠的時候覺得很有趣,很愿意去數(shù)。第三,學語文時,老師基本上每天都會教一些簡單的字,回來時就會叫他把老師教的字寫一篇。然后在晚上講故事時,他看見有認識的字,會說,“媽媽,這個字我認識,是xxx對不對,我就會告訴他,“對,寶貝真棒!”每當這時,他就會很有成就感。第二天寫字的時候就更認真了。

總之,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最重要。學習過程中,孩子會有許多許多的地方不懂,這時需要我們做家長的拿出更多的耐心,一起陪伴孩子成長學習。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兇他,威脅他一定要完成作業(yè)。親子教育應該是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才對?,F(xiàn)在的應試教育已經(jīng)讓我們的孩子這么疲憊,家長們別再給孩子更多壓力了。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推薦

  • 讓你的孩子做個快樂寶寶 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好的習慣將對一個人產(chǎn)生很好的促進作用。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從小兒時期開始,它包括良好的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睡眠習慣等等。助小兒建立良好習慣時,必須要有耐心和信心。 1、逐漸養(yǎng)成...
    2021-04-05 閱讀全文
  • 讓孩子做快樂的自己 讓孩子做快樂的自己為六一兒童節(jié)的表演,兩個星期前,園長已經(jīng)打過招呼了:你兒子,唉,一個動作都不做,老師讓他向左,他向右,還搗亂!我回答:不勉強他,強迫他,就不想上幼兒園了.回來我還是告訴他:老師今天說...
    2020-10-23 閱讀全文
  • 讓孩子享受閱讀,讀書使我快樂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其實都很注重閱讀對孩子的影響。閱讀,發(fā)揮的不僅是傳遞知識、規(guī)范的作用,還將陪伴孩子度過幸福的童年。 最近給朵兒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朵兒很喜歡。每天晚上出去散步的時候,朵兒...
    2021-03-25 閱讀全文
  • 讓孩子有個快樂性格 導讀:好環(huán)境培養(yǎng)好性格,這個道理用到教育孩子上十分地貼切。要讓孩子有快樂性格,家長培養(yǎng)是重點。 對父母來說,使孩子擁有快樂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滿快樂和溫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由于具...
    2021-09-30 閱讀全文
  • 讓孩子快樂享受每一天 【案例背景】 每天和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打交道。他們的純真給我?guī)頍o限的快樂。他們的頑皮令我總是喋喋不休的叮囑,他們的好動總是令我眼睛不離左右。見到孩子們我都覺得很快樂,那孩子們來到幼兒也很我一樣快樂...
    2020-11-30 閱讀全文

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好的習慣將對一個人產(chǎn)生很好的促進作用。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從小兒時期開始,它包括良好的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睡眠習慣等等。助小兒建立良好習慣時,必須要有耐心和信心。 1、逐漸養(yǎng)成...

2021-04-05 閱讀全文

讓孩子做快樂的自己為六一兒童節(jié)的表演,兩個星期前,園長已經(jīng)打過招呼了:你兒子,唉,一個動作都不做,老師讓他向左,他向右,還搗亂!我回答:不勉強他,強迫他,就不想上幼兒園了.回來我還是告訴他:老師今天說...

2020-10-23 閱讀全文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其實都很注重閱讀對孩子的影響。閱讀,發(fā)揮的不僅是傳遞知識、規(guī)范的作用,還將陪伴孩子度過幸福的童年。 最近給朵兒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朵兒很喜歡。每天晚上出去散步的時候,朵兒...

2021-03-25 閱讀全文

導讀:好環(huán)境培養(yǎng)好性格,這個道理用到教育孩子上十分地貼切。要讓孩子有快樂性格,家長培養(yǎng)是重點。 對父母來說,使孩子擁有快樂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滿快樂和溫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由于具...

2021-09-30 閱讀全文

【案例背景】 每天和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打交道。他們的純真給我?guī)頍o限的快樂。他們的頑皮令我總是喋喋不休的叮囑,他們的好動總是令我眼睛不離左右。見到孩子們我都覺得很快樂,那孩子們來到幼兒也很我一樣快樂...

2020-11-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