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象的鼓槌》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小象的鼓槌》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小班教案《小象的鼓槌》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教具的演示,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動物形象,感知故事中的不同形象,豐富詞匯:“紅紅的”、“雪白的”、“金黃色的”,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象的鼓槌》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知故事中的不同形象,豐富詞匯:“紅紅的”、“雪白的”、“金黃色的”。
2、通過教具的演示,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動物形象。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教具:小象、蝸牛、小狗、熊爺爺、小鼓、鼓槌
2、草地、小花、小樹背景圖
已有經(jīng)驗準備:認識鼓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鼓
教師邊指邊提問:
1、你們看這是什么?(小鼓)
2、我們來看看它的身體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師:你們說得真好,老師用更好聽的話來說,紅紅的鼓身,我們一起來說說看。
3、再來看看它的鼓面是什么顏色的呀?(白色……)
師:恩,真棒。我也用更好聽的話來說,雪白的鼓面,我們一起來說說看。
4、你們看這鼓槌又是什么顏色呢?(金色,黃色……)
師:金黃色的鼓槌,我們也來說一說。
小結:這只小鼓真漂亮,紅紅的鼓身,雪白的鼓面,金黃色的鼓槌。
師:可是這只小鼓是誰的那,讓我們來聽一聽故事。
二、教師邊演示桌面教具邊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1、講到“小鼓真漂亮……”時,教師手指小鼓,啟發(fā)幼兒說出“紅紅的鼓身,雪白的鼓面,還有金黃色的鼓槌”。
2、講到“小蝸牛先看見了……”時,請幼兒說一說小蝸牛看見了會把鼓槌當做什么呢?幼兒學一學蝸牛爬的動作。
3、講到“小狗遠遠地跑過來……”時,請小朋友猜猜小狗會把鼓槌當作什么,學學小狗的動作。(幼兒學一學小狗啃骨頭的動作)。[個人總結網(wǎng) WwW.676U.com]
4、講到“熊爺爺也走過來……”時,請小朋友猜一猜熊爺爺又會把古槌當成什么,他會怎么做,(幼兒學一學熊爺爺拄拐杖的動作)。
師:這只小鼓是誰的呀,是誰送給小象的?好聽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這次呀,老師可有個要求,請你和我一起講蝸牛,小狗,熊爺爺它們看到鼓槌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三、教師演示桌面教具,帶領幼兒講故事。
教師用提問及留白接說的方式,引導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
師:現(xiàn)在,你們知道這是誰的鼓槌了嗎?可是這個故事還沒有題目,我們來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四、情境表演。
老師請四個幼兒分別來扮演小象、小蝸牛、小狗、熊爺爺,其他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復述故事。
師:恩,你們剛才啊都講得很好,現(xiàn)在啊,老師要請四個小朋友來表演哦,誰愿意來?請到的小朋友等下輪到你的時候可要大膽地說,大膽的表演哦,下面的小朋友呢,就要跟著老師一起講故事。
附故事:《小象的鼓槌》
小象過生日,媽媽送給它一只小鼓。
小鼓真漂亮,紅紅的鼓身,雪白的鼓面,還有一只金黃色的小鼓槌,小象好喜歡。
可是粗心的小象,還沒玩幾天,就把鼓槌給弄丟了。鼓槌鼓槌,你在哪里呢?
鼓槌靜靜地躺在草地上,小蝸牛看見了。它一面吃力地爬過鼓槌,一面嘀咕:這是座什么?又滑又硬,真難爬!
小狗遠遠地跑過來,它可是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肉骨頭!啊嗚,剛啃了一口,它就搖著頭走開了。
熊爺爺走過來,它以為這是前幾天丟了的拐杖,就把鼓槌撿起來。哎呀,不對,太短了!
小象背著小鼓來了。咦,這不是我的鼓槌嗎?它什么時候跑到這兒來啦?咚咚咚,鼓聲一響起來,大家都來了。嘿!小鼓敲出的聲音還真好聽!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小班下半學期的語言活動,由于孩子們剛升入中班,因此,我覺得在中班上比較合適,只要稍微增加點難度就可以了。由于其它四個班都已經(jīng)上過,因此就決定在剛組建的中五班開展這個活動。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中五班的孩子由于從來沒有上過幼兒園,對于老師的提問毫無反應,即使老師走到了他們的中間,用動作去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孩子們的反應還是平平,與我預先設想的完全不一樣。最后的表演這個環(huán)節(jié)完全是老師在自導自演,語言活動失去了意義。課后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面對孩子們的冷漠,我該怎么辦呢?雖然孩子能力弱是一個問題,但是面對這樣的孩子,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是更大的問題。我可以怎么做呢?首先,我想我在上課前應該充分去了解孩子們的發(fā)展水平,而不是憑自己的想象去判斷孩子的水平。其次,在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能力與預設不一樣的時候,教師應該適時調(diào)整策略,可以適當降低難度,比如將重點放在學習小動物的語言。最后,可以帶領孩子們動起來,可以去請他們,甚至可以拉動他們,讓他們跟著我一起進行表演,在表演后再反過來學習故事。
幼兒百科:鼓槌,打擊樂器鼓的敲打用具。槌有上百個不同的類型和型號,在這么多品種中,有四種基本的型號是每個品牌都會提供的。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象》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大象》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夠仔細觀察圖片敢于模仿表演大象的長鼻子,愛護動物,初步具有保護大自然的情感,觀察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大象》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愛護動物,初步具有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2.能夠仔細觀察圖片敢于模仿表演大象的長鼻子。
3.觀察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公象、母象圖片各一張,不同姿態(tài)的大象拼圖若干幅。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使幼兒萌發(fā)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寶寶們,我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你們要豎起耳朵認真聽哦。
謎語
有個長鼻子,
腿粗像柱子,
耳朵像扇子,
尾巴像辮子。
師:寶寶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大象)
二、觀察大象,認識其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出示大象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大象是什么樣子的?你在哪見過?(請幼兒自主發(fā)言)
師:大象有一個長長的鼻子,像什么?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大象有四條粗壯的腿,像什么?大象的尾巴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圖片,提問:這兩頭大象長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亞洲公象有象牙,母象沒有象牙。(而非洲象無論公象母象都有象牙)
師:小朋友都喜歡大象的長鼻子,這長鼻子有什么用呢?(聞味道、喝水、噴水、吃食、載物、碰碰好朋友)大象喜歡吃什么?(草和樹葉)誰能學一學大象走路的樣子?
引導幼兒討論大象與人們的關系。
師:寶寶們,你們知道大象的牙齒能做什么?大象能為人做什么事情?(搬運貨物、參加表演等)大象是人們的朋友,可是人們?nèi)ゲ稓⒋笙髮Σ粚?大象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師:大象是我們的好朋友,所以啊,小朋友我們要保護大象,保護動物。
引導幼兒萌發(fā)保護大象,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三、智力游戲——拼圖,讓幼兒鞏固熟悉大象的外形特征
引導幼兒將畫面剪成塊狀,進行拼大象的活動,比誰拼得快。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跟你們的爸爸媽媽以及你的小伙伴們講一講,我們要保護大象保護動物愛護我們的大自然,好不好?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科學活動,活動的主要目標是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開始用謎語導入活動一下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另外因為教學掛圖很清晰,很直觀,便于幼兒觀察、比較。加上幼兒對大象充滿了好奇和喜歡,所以活動中幼兒始終很認真。很多幼兒對大象已經(jīng)有所了解(平時在電視里、動物園里和書上看見過,也聽過大人講過),因此在活動中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對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專心聽老師講解。通過活動幼兒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來公象長著長長的象牙而母象沒有,知道象喜歡站著睡覺,象的鼻子會做很多事情等。幼兒都表示要愛護大象,要保護自然。
智力拼圖環(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的也很棒,拿到拼圖很快就準確地完成了,幼兒對大象的外形特征掌握地非常熟悉。
幼兒百科:象,通稱大象,是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屬于長鼻目,只有一科兩屬三種,即象科(學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廣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
幼兒園小班教案《好奇的小象》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好奇的小象》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述故事,理解故事,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好奇的小象》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
2.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述故事。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
通過觀察畫面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好奇的小象》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大象的明顯特征。如:有四條粗粗的像柱子一樣的腿,有兩個大大的像扇子一樣的耳朵,一條長長的大鼻子,還有胖胖的身體。
二、欣賞故事。
1.觀看課件1師:看看小象的鼻子是怎樣的?它在想些什么?
幼:小象的鼻子是短短的,它在想"鱷魚吃的是什么"
2.觀看課件2(鱷魚)師:小象來到了什么地方?河里的"木頭"是誰?
3.觀看課件3師:看看發(fā)生了生么事?(引導幼兒看圖并說出鱷魚正在咬住岸上邊小象的鼻子,讓幼兒觀察小象的鼻子被拉得長長的。)
4.觀看課件4師:小象使勁拉呀,拉呀,它的鼻子拉得長起來了,鱷魚放開了小象的鼻子。
5.觀看課件5師:小象的鼻子變長了之后可以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回答出故事中的意思)
6.觀看課件6師:原來小象的鼻子變長了有這么多好處?。∽屛覀円黄鹂纯雌渌男∠蠖荚诟墒裁?。
三、師生共同復述故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課件復述故事的內(nèi)容,幫助幼兒梳理思路,知道小象鼻子的作用。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后把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同時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了解鱷魚的特性。
附故事:好奇的小象
從前,象的鼻子都是扁扁短短的,就跟一只小皮靴那么大。
可是,有一只好奇的小象,他忽然想知道:鱷魚拿什么當飯吃呢?
"請問,"小象對著河里一根木頭似的東西有禮貌地問,"您知道鱷魚拿什么當飯吃嗎?""到這兒來,小家伙,我小聲告訴你。"于是,小象把頭伸過去,"木頭"一口就咬住了它的鼻子。"我就是鱷魚,我今天午飯就吃小象了!""哎呀,快放開我!"小象哼哼著說。他使勁拉呀,拉呀,鼻子都拉長了……鱷魚終于"噗"的一聲放開了他。
鼻子真痛?。?/p>
忽然,有只蒼蠅飛來,長鼻子"啪"地一下就打死了蒼蠅。肚子餓了,長鼻子一下就卷起一把草,送進嘴里去了。
長鼻子真有用!小象的兄弟姐妹們都跑來找他拉鼻子。
從那以后呀,所有的小象就都長著長鼻子。
幼兒百科:象哺乳綱,長鼻目,象科。主要外部特征為柔韌而肌肉發(fā)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wèi)和取食取水的有力工具。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象要回家》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象要回家》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象要回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四幅
2.幼兒園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小朋友喜歡玩玩具嗎?你們都喜歡玩什么玩具?”
老師:“有個小朋友叫婷婷,她和我們小朋友一樣都很喜歡玩玩具,我們一起和他打個招呼吧。”
(二)過程:
1.觀察圖一(老師出示第一幅掛圖)
老師:“這就是婷婷的教室,這個小女孩就是婷婷,婷婷的教室里有許多玩具,小朋友都看到那些好玩的玩具?
老師:“婷婷最喜歡誰?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這天婷婷的媽媽來接婷婷回家,可是婷婷還想和小象一起玩,他該怎么辦呢?小朋友幫婷婷想想辦法?
老師:“小朋友想了這么多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婷婷是怎么做的?
2.觀察圖二(老師出示第二幅掛圖)
老師:“婷婷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老師:“小象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老師引導小朋友們仔細觀看掛圖,發(fā)現(xiàn)婷婷和小象的表情,知道他們的心情。)
3.觀察圖三(老師出示第三幅掛圖)
老師:“小象玩累了,婷婷抱他上床睡覺,小朋友看小象怎么了?”
老師:“小象哭了,為什么小象哭了?”
老師:“小象想媽媽了,小朋友在很棒,小象對婷婷說,我要回家,我要媽媽?!?/p>
老師:“小象的家在哪里呢?”
老師:“太棒了,小象的家在幼兒園,我們小朋友在真聰明,可是婷婷該怎么辦呢?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她想個辦法吧?!?/p>
4.觀察圖四(老師出示第四幅掛圖)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哪里?”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到幼兒園,小朋友仔細看小象的表情,小象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大象媽媽的心情呢,還有婷婷的心情呢?”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了家,小象真高興。老師問問小朋友,可以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嗎?婷婷把小象帶回家,她做的對嗎?”
老師:“最后婷婷把小象送回家,改正錯誤,我們一起表揚表揚她,給她鼓鼓掌?!?/p>
(老師總結,讓小朋友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不能帶回家的,帶回家要及時的送還回來。)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家,小象可高興了,我們把這四幅圖連起來,編一個《小象要回家》的故事,好不好?!?老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結束部分
老師:“小朋友表現(xiàn)的真棒,知道不能隨便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獎勵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p>
活動延伸:
發(fā)放幼兒用書第二冊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首先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由于幼兒對自己的玩具非常熟悉,所以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調(diào)動幼兒談話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的去學習調(diào)動幼兒積極性,比較適合我的兒童?;顒娱_始,我主動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掛圖內(nèi)容,領會圖畫意思。幫助幼兒更好的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充分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然后,將故事完整的講述給小朋友們聽,讓小朋友們再次感知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最后,結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把玩具送回幼兒園,再次讓幼兒明白不能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的道理。
在出示掛圖環(huán)節(jié)中,大部分以老師為主導,沒有很好的調(diào)動小朋友的積極性和興趣。結束部分,讓小朋友玩玩具環(huán)節(jié),采用老師發(fā)放玩具的方法,小朋友的秩序有些亂,可以采用一邊播放音樂一邊讓小朋友排隊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方式,最后,老師可以利用手中的小象引導小朋友,加深小朋友的認知,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有倆個幼兒在活動中參與不積極,因為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看玩具大象上了。以后我應該注意在上課過程中先不把大象發(fā)到幼兒手上,那樣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還在我身邊的玩具大象上,一旦發(fā)到幼兒手上,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容易放到玩具大象上,這是他們現(xiàn)在這個年齡的特性。以后仍需改進。
幼兒百科: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象的心愿》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的美好,并懂得量力而行。
2、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在集體面前進行簡單的講述。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jīng)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小象
1、出示ppt:看看老師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大象)師:知道我為什么喜歡他嗎?因為他有許多的本領,那你知道大象有什么本領呢?
2、想一想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他有沒有那么厲害?。繛槭裁??
(因為小象還小,還有很多本領沒有學過,所以許多事情都還不會做……)
二、小象的美好心愿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象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象的心愿》。什么是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
2、小象的心愿又是什么呢?小象的心愿就是“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什么事情是能夠讓大家開心的呢?(幼兒自由說說)
三、小象做的大事
1、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小象做的第一件事(當建筑師),小象為什么想當建筑師?(這是小象的心愿,他想建一幢漂亮的房子,請小動物們來住,他覺得這樣大家一定很開心)
2、觀察第二件事
(1)看,這是哪里?(廚房)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小象在廚房里干什么呢?(燒菜、燒飯)小象為什么要燒這么多的飯菜?(這是它的心愿:燒很多好吃的菜,請小動物們來做客,讓它們感到快樂)
(3)小象在燒菜、燒飯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炒菜鍋子冒出了火;水槽里的水淌到了地上;飯燒焦了,鍋里冒出了煙;菜葉子粘在腦袋上,東西丟了一地)
(4)想一想小象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很著急,簡直是手忙腳亂?。?/p>
3、觀察第三件事
(1)這些是什么?(布)小象用布在做什么?(做衣服)小象為什么要做這么多的衣服。(是小象的心愿:為小動物們做很多漂亮的衣服,給它們帶去快樂)
(2)小象這次改做裁縫了,剪了很多布片,他做出衣服來了嗎?(做不出來,布片還是一片一片的,它不知道怎么樣縫起來)
(3)小象做不出衣服,他心里怎么樣?(很著急,急得滿頭大汗)
4、小象去做了幾件事情???是怎樣3件呢?
(1)第一件事是什么?(出示相應圖片)
(2)第二件事是什么?(出示相應圖片)
(3)第三件事是什么?(出示相應圖片)
5、小象啊,相當建筑師、廚師、裁縫,可是他當?shù)煤脝??為什么?/p>
6、師小結:這三件事太難了,那么大的事情小象還不會做,他的年紀還小,很多本領還沒有學過呢。那小象的心愿實現(xiàn)了嗎?
四、講述小象傷心的畫面(出示小象傷心的圖片)
1、小象一件事也沒有做成,你們看他怎么樣了,他的樣子?他的表情?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幅圖嗎?
3、小象那么傷心,怎么辦呢?
4、既然這些大事小象做不好,那他可以做一些他能做的小事呀。你們幫小象想一想他可以做什么小事?
5、那小象到底做了什么呢?往家里走的路上,小象又碰見了誰呢?
五、小象能做的小事
1、請幼兒翻看《幼兒用書》,請幼兒說一說(小象去賣花了)他們的花是哪里來的呢?(自己種出來的)在種花的過程中,小象能做什么?(澆水)
2、(蛤蟆、青蛙)對了,小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正在澆水種花的蛤蟆和青蛙。這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呢?(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至結尾)
4、小象做了什么小事?這是不是一件能讓大家開心的事?他自己開心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5、小結:小象雖然只做了一件種花的小事,可是他很開心,他說種花送人,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也給大家?guī)チ丝鞓贰?/p>
六、實現(xiàn)愿望:做自己能做的事
1、小象之前做了那么多大事,但是一件也沒有做好,一點也不開心;后來小象只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小事,卻很開心,而且做得非常棒,讓大家都開心了,小象的心愿實現(xiàn)了嗎?
2、所以,孩子們,我們要給別人帶去快樂就要做自己能做好的小事。
3、你會做什么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百科:象哺乳綱,長鼻目,象科。主要外部特征為柔韌而肌肉發(fā)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wèi)和取食取水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