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幼兒的每一句話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幼兒園每月活動方案 幼兒園我的一家說課稿 我的一家說課稿幼兒園在一節(jié)手工課結束后整理幼兒的作業(yè)時,由于怕幼兒玩剪刀,于是我就隨口叫了一聲:“劉玲,請你幫老師把這些剪刀放到廚子里面好嗎?”她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但是,當我走到教室門口的時候,突然,陳星說:“老師,你怎么總叫愛劉玲做事,是不是你很喜歡她呀?”“因為她洗完手,做事情又快又好呀。
如果你的動作快,老師也會叫你的。
”不知道當時的回答有沒有令她失望,我心里只是想:“這孩子可真敏感”后來,我細細地琢磨了她的話,才覺得我應該仔細想一想幼兒說的話。
n4507.cn
通過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原來幼兒的心都是敏感、細膩的。
他們會很關注老師叫誰多一點,會經常請哪個幼兒做事……在幼兒的眼中,誰被叫得多,說明老師一定喜歡她(他),而不喜歡自己。
慢慢地,幼兒自信心會逐漸減弱,與老師之間的感情也會逐漸變淡。
像陳星這樣開朗、自信的幼兒都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注,何況班級中那么些比較內向的幼兒?其實每個幼兒都會有這樣的心理,只是不像陳星那樣坦率地與老師說而已。
后來,不再只叫“劉玲”做事了,我把機會分給班上的每一個幼兒,尤其是那些膽小、不愛運動的幼兒,我適當?shù)亟兴麄冏鲆恍┝λ芗暗氖虑椤?/p>
這樣能夠更好地鍛煉其膽量和動手能力,如讓他們當值日生、桌長等。
我們平時除了應該多注意幼兒的情緒、行為習慣、學習狀況之外,我們還應該留心幼兒的每一句話……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留心孩子的每個眼神
和往常一樣,孩子們起床后先小便、喝水,然后坐凳子聽音樂,這時我為在園午睡的小女孩梳頭。我班午睡的小女孩很多,而且大多都梳著小辮。因此我邊為小女孩梳頭,邊不時巡視其他的孩子,防止其他幼兒因事情而發(fā)生吵鬧。
突然,我不經意一瞥,發(fā)現(xiàn)晶晶小朋友正呆呆的在看我為其她小女孩梳頭,手還不停地玩弄自己的小辮子,好像很羨慕的樣子。而且有幾次我為一個小女孩梳完小辮后,她都抬起屁股想過來,可看到其她小朋友跑過來她又坐下了。我想:她今天沒有梳頭?因為晶晶每天中午回家吃飯睡覺,下午入園時小辮子又梳得好好的,因此,我還沒有為她梳過小辮。最后,她終于搶先跑到我面前坐下,讓我?guī)退犷^,我仔細一看,她的小辮梳得好好的,不需要再梳,因為后面還有幾個女孩沒有梳,于是我對晶晶說:“晶晶,你的小辮梳的很好,不用再梳了?!本Ь牶笥悬c不高興,但還是回去坐下了。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晶晶一直情緒低落,還不是的摸摸挨著她坐的小女孩的小辮子。難道她想讓老師為她梳辮子,于是,我走到晶晶面前,悄悄地對她說:“晶晶來,我?guī)湍闶嵝∞p”。晶晶臉上立刻充滿喜悅。
梳完小辮,晶晶連蹦帶跳的回到座位上,開始向周圍的小朋友炫耀老師為她梳的小辮子??吹剿菨M臉高興地樣子,我的心充滿歉意。想到班上還有一些女孩因留著短發(fā)而沒有為她們梳過頭,還有一些男孩羨慕的眼神,我連忙走過去,拿著梳子,一一為他們梳頭??吹剿麄円粋€個驚喜、自豪、高興、幸福的笑臉,我的心暖暖的。
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多留心孩子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小動作,要盡量滿足或解決孩子一切的正常的合理的需要,不要讓他們在幼兒園留下一點遺憾,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舒適的、美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
老師,注意您的每一句話
“老師要選一個最能干的孩子來當老師的助手”這恐怕是平常我們說的一句最普通不過的話了吧!起初,我對于自己使用這樣一種語言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感到很平常,可仔細一想,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句不容忽視的話。首先,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長,各自的接受能力和發(fā)展?jié)撃芤膊幌嗤H绻唵蔚亟o孩子定性為能干和不能干,那么老師會把對孩子的期望值帶到潛意識中,使教學態(tài)度出現(xiàn)偏差。再者,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初期,他們的自我評價大多來源于成人的態(tài)度,特別是老師的評價尤為重要。不正確使用評價語言,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或自滿心理。這兩種心理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被老師長期用語言暗示為不能干的孩子會漸漸變得孤僻膽小,對周圍的人、事、活動失去興趣和信心。相反對所謂不能干的孩子多給予鼓勵、贊揚,會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環(huán)境對幼兒的成長十分重要。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留住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又是一個星期五的到來,溫暖的陽光灑到了實幼的每一個角落;又是一次分組教研活動時間的到來,實幼的老師分年齡段坐在一起講述著自己的教育故事。隨著一陣陣掌聲的響起,大家的教育故事緩緩道來?!耙粋€難忘的家長”、“小諾的故事”、“調皮的小丫”……。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仿佛又讓我們經歷了那些事兒,一個個來源于我們身邊真實的教育故事,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每一位老師毫無修飾的講述,折射了我們實幼人的敬業(yè)精神、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成長,重視每一位幼兒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個性的發(fā)展。
這次“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動,大家一起分享著各位教師的點滴成功與快樂,分享著老師對教育的理解,對教育的感悟。同時進一步促進教師加強積累與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有孩子的地方就會有教育,有教育的地方就會有故事。讓我們每一位實幼老師從現(xiàn)在起,把自己當成一位小說家,留住每一個精彩的瞬間,把自己的教育經歷和獨特感受用心記錄下來,積累教育資源,以教育故事成就自己的智慧教育人生!
善待每一位幼兒
一個班的小朋友雖然年齡相當,但性格行為習慣卻各不相同,我們都喜歡那些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聽話懂事的孩子,但我們也并不排斥那些任性、好動、脾氣暴躁的孩子,反而應該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讓其改掉自身的不足,正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峰峰是個聰明伶俐的小男孩。因長期住在外公外婆家,嬌慣出許多不良習慣:任性、脾氣暴躁、做事總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經常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不依著他就動手打人,天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我知道這正是他真實的展現(xiàn)。我們并不該因此而大動干戈的訓斥他,而是要通過不斷的觀察,尋找機會幫助他改過自新?!顿p識教育》一書中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讓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蔽矣X得我們應該好好嘗試一下當我發(fā)現(xiàn)他在和小朋友爭吵時沒有動手打人,只是生氣的踢了一下小椅子時,我立刻以贊賞的眼光望著他,夸他進步了,學會了不打小朋友,踢小椅子來解氣。當他又一次遇到矛盾,生氣的坐在小椅子上時,我又不失時機的表揚他愛護小椅子了,還能靜心消氣。當他把玩具送給自己最好的朋友玩時,我集合全體幼兒,贊揚他有好玩的玩具能和好朋友共享,真了不起。漸漸的,快樂開始進入他的內心,微笑掛滿了他的臉龐。
有句話說得好:“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學生,做教師的也要眼含熱淚欣賞、擁抱、贊美他?!苯處煈柟獾氖拐咭粯?,用坦蕩的胸懷去認同、信任、激勵每一位學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讓他們無一例外的共同享受陽光的溫暖。
關愛每一位幼兒
有一次方便后,我經過男生廁所,里面?zhèn)鱽淼恼f話聲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停住了腳步,靜靜地聽著里面的談話。
:“老師,他很偏心,夢雪每天來幼兒園時,老師會抱她進來,還給她拿玩具玩。
”聽了這些話,入園時的一些情景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張夢雪小朋友在每天入園時,總是對媽媽戀戀不舍,有時會哭個不停。
為了減輕她對入園的恐懼感,我便在她入園時,從她媽媽手中接過來,把她抱進屋,給她拿下很多玩具玩。
時間長了,她便形成了這種習慣。
我想只要她不哭就行了,并沒有在意周圍其他小朋友對玩具那種渴望的眼神。
這時,張皓程與張凱涵兩個小朋友從廁所里出來,打斷了我的思考,同時也驚醒了我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
我應該關注每一個孩子,不能因為個別幼兒的特殊情況,就忽略其他幼兒的感受,因為他們也是孩子,需要老師的關愛,渴望老師能抱抱他。
而我卻忽略了這一點,也恰恰是我的這種不經意,才養(yǎng)成了夢雪的這種壞習慣。
我的這種做法,不但沒改變夢雪這種愛哭的毛病,還助長了她對這種做法的優(yōu)越感。
因為,她認為只要我一哭,老師就會抱我,給我玩具玩,不給其他小朋友。
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也許會去效仿她這種做法,也許會對老師有意見,就像今天這兩位小朋友一樣認為老師很偏心。
從這件事上使我明白對夢雪,我應該從根本上去幫助她,教育她,使她從心里熱愛幼兒園,而不是利用哭來達到目的。
對其他幼兒也要認真的去關注他們,關愛每一位幼兒。
教育隨筆:用心養(yǎng)育每一名幼兒
教育隨筆:用心養(yǎng)育每一名幼兒
幼兒園處于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象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僅需要豐富的經驗、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小朋友喜歡的老師長頭發(fā)的、能夠梳辮子的、漂亮的、年輕的、知識的、懂科學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向家長介紹老師的工作是十分瑣碎和清貧的,這是由幼教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幼兒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地成長發(fā)展。幼兒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后顧之憂、支持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說師德更重要。幼兒園階段處于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說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情緒負責。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十分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著他們,小朋友也個性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fā)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幼教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一天8個小時都得目不轉睛地跟著孩子,務必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小孩子有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幫忙才能完成,下班時間還要給孩子做教具、備課、布置環(huán)境,周末還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十分少。一個孩子出現(xiàn)問題對幼兒園來說是1/200,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100%。所以無論在生活照顧上還是教育教學上都要精益求精。
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蘊含著強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成長,我們的教育也會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點。比如:小班寶寶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他們的思維務必依據(jù)形象生動的參照物,并且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小白兔,紅蘿卜是他們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數(shù)字1、2、3的實際好處,對于他們來說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會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語言,使用簡單不會讓孩子混淆的概念,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等等。
幼兒園教師就像百寶箱,什么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包括對色彩的理解潛力、對音樂的感覺潛力,包括穿著,怎樣樣穿著得體,讓小朋友喜歡又貼合教師的身份,這些都是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還有語言表達潛力也很重要,要有較強的溝通潛力,幼兒教師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梁,對小朋友說話要簡練,聽得懂同時注意層次性。對家長的推薦要有指導好處,對孩子的評價措辭要準確、委婉。
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guī)律自然發(fā)展,對他們的自然發(fā)展表示尊重,為他們的發(fā)展帶給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huán)境,我們的幼兒園就提出過這樣的教育思想“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讓孩子在自然發(fā)展中體驗到了無盡的愛和自由,這對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鋪墊輝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幼兒的學習活動與日常的游戲、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戲和生活中不斷出此刻幼兒面前的真實問題情景使他們不斷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經驗,并在不斷地面臨挑戰(zhàn)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總是將教育生活化———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會了,讓環(huán)境問題化———讓孩子玩著玩著就學了。這種說法看似簡單,其實對老師的觀察、分析、提煉、創(chuàng)設潛力則有著較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在幼兒園的環(huán)境中支持幼兒解決問題,進而引導幼兒將經驗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
幼兒教師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只要會唱歌跳舞就能夠了,作為幼兒教師務必要有事業(yè)心、愛心、職責心。幼教是通往兒童心靈世界的橋梁,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師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作為教師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關注每一個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同時我覺得新時期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所應必備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素質是發(fā)展的眼光和未來社會意識。因為我們此刻教育的孩子是為未來世界服務的,那么我們就要用未來社會的眼光、標準培養(yǎng)教育我們這天的孩子。未來的世界將會是一個環(huán)境資源匱乏、競爭激烈、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世界。
在幼兒園時期,我們就要樹立孩子的環(huán)境意識,透過各種活動、情景讓孩子們懂得節(jié)約資源、珍惜資源、如何將資源再利用等等。我們的教育要多元化、開放化,要使幼兒善于與他人合作,能夠與他人交流。
國家的未來靠教育,教育的基礎要從幼兒抓起。
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幼兒
班里有個孩子是從四川省搬來的,他的父母都是建筑工地打工的。孩子剛來時,衣服經常很臟,鞋子上經常是沾滿了厚厚的泥土他坐的小椅子周圍都是泥土,經常在外,風吹日曬,皮膚干裂,有些孩子露出厭惡之情。
可能是怕孩子們笑話,那孩子剛開始很少說話,因為他的普通話不是太好,尤其是他的父母,連我都聽著費勁,只能慢慢理解.為了消除孩子的顧慮,那段時間,每到閑暇時,我就和那孩子聊天,問他的家鄉(xiāng),問他的父母爺爺奶奶。其實那孩子平時說話還可以,就是在課上回答問題時聲音特別的小,可能是怕別的孩子笑話吧。
有一次,我和孩子們一起聊天,聊家庭,生活,父母,爺爺奶奶……孩子們聊的正開心呢,我話題一轉,“小朋友們,你們家住的是什么樣的房子呢?”孩子們一起回答“樓房”,“你們住的樓房漂亮嗎?”“非常漂亮!”孩子們肯定的回答,我說:“我們班巫程焱的父母就是做這個工作的,是他們把我們住的樓房蓋的這么漂亮的,沒有他們我們就沒有樓房住了,你們說,他們的工作重要嗎?”“重要!”“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們都要尊敬他們,對嗎?”“對”。
到了7月了,天氣已經比較熱了,孩子們都穿上短袖衣服和褲衩了,可是,巫程焱還是穿的長褲長褂,我就給他找來了短衣短褲給他換上。每次他的父母來接他時,我都會和他們說上幾句話,雖然有時他們的話我聽不明白,有時我忙時就會向他們點個頭,或是一個微笑,老師是孩子的榜樣,漸漸的巫程焱的玩伴多了,戶外活動時,不在靠邊站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和小朋友玩時挺愛說話的,只是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聲音小,也許是缺乏自信,也許是怕別人笑話他.不管怎樣,他現(xiàn)在已經能夠溶入我們這個集體,那就是一個進步。
對班里的每個孩子我都一視同仁,我不會因為某個孩子的父母工作好,有錢而優(yōu)待他,也不會因為某個孩子父母沒能耐,沒錢沒勢而慢待他,不管他們是做啥的,只要把孩子送到我手里,在我的眼里,都是可愛的孩子,都是未來的棟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的職責。
每周一句悄悄話 學會禮讓
每周一句悄悄話
為了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班里開展了每周一句悄悄話的活動,要求每個幼兒,在周末告訴老師一句話;這句話是他在這一周中最想告訴老師的一個小秘密,或一個美好的愿望,一件有趣的事……。
為了說好這句話,老師費了很大的勁,組織孩子講好自己的語言,說好一句話,即鍛煉了口語的表達能力,又加深了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開始,有好多孩子說不好,把要說的話講成故事,有的不用串聯(lián)詞,串聯(lián)句子;經過我反復的引導,孩子們終于能說一句完整的悄悄話了。
學會禮讓
在結構區(qū)活動時,我總是把積木平均分給每個幼兒
,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幼兒之間的爭搶,每人都一樣多,誰也不拿誰的;殊不知,這樣卻助長了幼兒的自私的心里,不利于培養(yǎng)幼兒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我改變了分積木的方法,把積木放在幼兒中間,誰需要誰拿。剛開始,我剛把積木放在桌子上,只聽“嘩”的一聲,積木就讓動作快的小朋友都搶去了,動作慢一點的,沒有積木,就去告訴老師;我進行了教育,玩積木時用多少拿多少,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把積木都搶到你自己身邊去,剛你自己玩,別人就沒有積木玩了,那樣做太自私了,通過強調和說服教育,幼兒逐漸的按照自己所需要的積木進行拼插,沒有了掙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