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育兒觀念:不要給孩子講這樣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0-10-13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講幼兒故事 幼兒故事講

育兒觀念:不要給孩子講這樣的故事

前不久,聽到一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在討論,一個說:“我最喜歡狐貍精,因為狐貍精什么都會變,一會兒變成老爺爺,一會兒變成老婆婆,可神氣了?!绷硪粋€說:“我最喜歡機器人了,機器人什么都會做?!蔽壹殕柡⒆?,這些故事是從哪兒聽來的。他們說是從家長那兒聽來的。男孩的父母給他講的是科幻故事;女孩的家長給她講的常是“妖狐鬼怪”。

這場孩子間的討論發(fā)人深省。一些家長確實愛給孩子講“妖狐鬼怪”的故事。不可否認,這類故事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也有一定作用,但其消極影響更不可低估,孩子們聽了這類故事往往驚得目瞪口呆,夜晚夢魘不斷。如那位小女孩,小小年紀便敬狐捧鬼,若不及時對她進行疏導(dǎo)教育,對其健康成長肯定不利。而給孩子有目的地選講些科技故事,不僅具有破除迷信的意義,而且可以使孩子開闊視野,受到早期的科技啟蒙教育,強化其求知欲望?!翱茖W往往是由幻想變成現(xiàn)實?!苯裉炻裣驴茖W的種子,待到春天就會發(fā)芽。那位為機器人辯護的男孩,說不定會從小時候了解機器人開始,長大后步入科學的殿堂。

為子女前途所計,家長應(yīng)多學些科技知識,多講些科技小故事給孩子聽,講故事一定要講對孩子有益的故事。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觀念:也許這樣對待孩子的哭鬧是不對的


育兒觀念:也許這樣對待孩子的哭鬧是不對的昨天晚上,寶寶8點多就表現(xiàn)出想睡的樣子,于是早早給他洗洗澡,喝了奶,想讓他早點睡。而我,也早早洗漱了,也希望和孩子一起睡個早覺。然而,講過故事后,照例關(guān)了燈,開了音樂,準備睡覺??墒?,寶寶在快要睡著的時候,突然爬起來了:“媽媽,我想去電腦房,看動畫片?!?/p>

“不行,現(xiàn)在是睡覺時間,等明天早上你醒來再看吧!”我拒絕了孩子的要求,是因為,我覺得在暗的環(huán)境中突然面對電腦亮亮的屏幕對眼睛有刺激(他爸爸正在用電腦,電腦是開著的);還有個理由就是我中午沒有睡覺,也很困,很累,想睡了。

“我就看一個動畫片就可以了,看《五輛大卡車》那個,只看一個就可以了”他反復(fù)強調(diào)只看一個。不過,他每次都要看好幾個才罷休。

“不行,媽媽說不行,現(xiàn)在是睡覺時間!”我又拒絕了他。

然后,他開始哭了起來,哭得越來越厲害,邊哭,邊說“看一個動畫片”,“我想去電腦房”這類的話。

而我,故意沉住氣,裝作忽略他的哭鬧,目的讓他知道哭鬧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澳悄阆肟蘧涂迺喊桑瑡寢屜人恕?,我裝作睡著的樣子,而他在我身邊哭啊哭啊。

哭了大約20分鐘。期間,我不停地給孩子擦汗,因為哭鬧,他出了很多汗。兩條手絹都被擦濕了。我一方面心里確實比較煩燥,另一方面克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很平靜。但是,我還是比較心疼孩子這么哭下去,既然忽略他的哭鬧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就采用另外一個辦法吧:轉(zhuǎn)移注意力。于是,我讓他爸爸給他拿鈣片吃,因為鈣片很甜,他喜歡吃,而白天還沒有吃鈣片??墒牵}片吃了,還是哭著要去看動畫片。

這個時候,我一急之下,說:“你再哭,媽媽走了?!蔽蚁麓惭b作要離開房間。寶寶見我要走,突然哭得喘不過氣來了,而剛吃過鈣片的他可能嘴里有口水,在劇烈哭鬧的過程中嗆了一下。我回頭抱起他來,“好吧,那就看一個動畫片?!闭f這話的時候,我的腦子閃過一個念頭:自己半個小時左右的堅持還是妥協(xié)了。

可是,寶寶真的很配合,看過一個動畫短片之后,就乖乖地跟著我去睡了。我和寶寶躺在床上,寶寶說,“怎么樣媽媽都喜歡我!”這句話是我常給他說的,意思是媽媽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愛他。寶寶之所以這么說,可能是在重申媽媽對他的愛。我說,“媽媽愛你,所以媽媽愛你眼睛、鼻子、耳朵,你的什么部位媽媽都要愛護,媽媽不要你看電腦,是為了保護你的眼睛,知道嗎?”然后,寶寶要求我親親他,在抽泣中很快地睡去了。

孩子睡了,而我的睡意全無。我在想,我是否做錯了!突然,很心疼孩子哭那么久了!或許一開始,我就答應(yīng)孩子的要求,也許就沒事了。孩子之所以非要我答應(yīng)他的要求,是不是覺得如果媽媽不答應(yīng)他,就是不愛他呢?是不是孩子還小,有些事情不能過于強求孩子?是不是孩子太小,不能強迫孩子聽道理?

或許在類似的情景中,我需要針對孩子的要求首先妥協(xié)一下呢?看來,這里有個度需要很好的把握!

育兒觀念:不要吝嗇給孩子的溫暖擁抱


教育家孫云曉說過:一個孩子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擁抱寶寶是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方式。

寶寶的情感表達方式最簡單,也最直接,對他來說,最好的表達愛他的方式就是去擁抱他。通過親一親、抱一抱,告訴他你對他的愛,他就能夠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并且會給予回報。

研究顯示,嬰兒期缺乏擁抱的寶寶會愛哭、易生病、情緒易煩躁;而經(jīng)常被觸摸和被擁抱的寶寶,其心理素質(zhì)要比缺少這些感受的寶寶健康得多。

擁抱寶寶有4大好處

1.對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

大人摟抱、觸摸寶寶,與寶寶身體親密接觸,對其大腦發(fā)育有著重要意義。每當你抱起寶寶,輕柔地觸摸他的身體,親親他胖嘟嘟的小臉蛋,摸一摸他的小腦袋、捏一捏他可愛的小腳丫,這些都是在“撫觸”他的心靈。你每一次撫觸,寶寶的大腦就接受了一次良性的刺激,而這些刺激能促進寶寶智能的發(fā)展。

2.讓寶寶感覺到安全

溫柔的擁抱和撫觸能讓煩躁中的寶貝安靜下來,減緩壓力。寶寶只有在平靜時才有探究環(huán)境的興趣,才能把周圍一切事物當作探索的對象,在探究中學習。

3.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心理學家指出,擁抱有利于緩解寶寶的沮喪情緒,提升免疫系統(tǒng)的效率。許多兒科醫(yī)生發(fā)現(xiàn),擁抱和撫摸還有助于促進寶寶的身體發(fā)育和疾病治療。

4.促進親子依戀關(guān)系的建立

爸爸抱著寶寶,用胡子輕輕扎扎他的小臉,把他舉得高高的,或者讓他在脖子上“騎馬馬”,會讓寶寶感覺到爸爸的堅強有力。而媽媽抱著寶寶,給他講故事,等他瞌睡的時候給他唱搖籃曲等,會讓他感覺到媽媽的溫柔。你們也在擁抱寶寶的過程中感受到寶寶的乖巧與可愛,而在這種親子互動中更易形成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寶寶何時需要擁抱

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三次擁抱

早晨醒來第一次擁抱

寶寶在睡了長長的一夜醒來,給他一個擁抱,問候?qū)殞氃缟虾?,睡得香不香,然后給他穿衣起床。

下班回家第二次擁抱

你在外工作了一天,寶寶一天沒有見到你,更需要你一個大大的擁抱來彌補這種長時間分離帶來的親子想念。

寶寶睡前第三次擁抱

在寶寶睡前親親他的小額頭,親子之間互道晚安,寶寶帶著你擁抱的余溫,一定能美美地睡個好覺。

每天接送寶寶上幼兒園時

把寶寶送到幼兒園,意味著他要和你分開一整天,此時給他一個擁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他的分離焦慮感。晚上接寶寶離園,親子之間由于較長時間的分離,也需要一個溫暖的擁抱。

特殊時期更需要擁抱

寶寶焦躁不安時、生病時、受了委屈時、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時……這些特殊時期,你的擁抱能減緩寶寶的焦躁感,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轉(zhuǎn)移寶寶對病、痛、委屈等的注意力。

擁抱寶寶有講究

擁抱寶寶如此重要,你絕對不能敷衍了事地隨手一抱,擁抱也不只是簡單地雙臂抱緊他,要知道,擁抱寶寶的過程實質(zhì)是給他心靈以滋養(yǎng)的過程。

擁抱寶寶時,你可以給他感興趣的東西,如媽媽的乳汁、溫柔的撫觸、好聽的歌謠等,同時輔以柔和的目光,注視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在關(guān)心他、關(guān)注他,讓他知道你最了解他、最愛他。

從現(xiàn)在開始,敞開雙臂,溫柔地擁抱你的小寶貝吧!

育兒觀念:不要隨便給孩子物質(zhì)獎勵


育兒觀念:不要隨便給孩子物質(zhì)獎勵

——《教育漫話》閱讀筆記(1)

我小時候,爸媽常這樣激勵我:好好學習,這次要是考了第一,爸媽一定給你買什么什么。記憶中,最大的一次物質(zhì)獎勵是考上初中后,家人給我買了一塊雙獅的女表(父母一定攢了好久吧)。在村中學,那算是數(shù)得著的好表,極大地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類似于這樣與成績掛鉤的獎勵,在中國家庭中似乎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一茬茬的孩子就這樣在物質(zhì)的誘惑下慢慢成長。我不知道別的孩子是不是有很強的虛榮心,反正我有,而且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來培養(yǎng)正視它的勇氣,目前依然在努力改正的路上。

讀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時,我被某些章節(jié)的內(nèi)容震撼了。如果我的媽媽,多年前能有機會讀到這本書就好了,如果有更多的媽媽看到這本書就好了。這本書,寫作于17世紀,至今依然不斷有新的譯本出版發(fā)行。

“看到他念了書,就用美味酬勞他;要他做一些小事,就允諾給他鑲有花邊的領(lǐng)巾和漂亮的新衣服;你給予的這種種報酬和獎勵,不就是認為這些東西是好的,是他應(yīng)該追求的,從而鼓勵他去向往這些東西,使他習慣于把自己的快樂放在這些東西上面嗎?除此之外,難道還有什么別的解釋嗎?”

所有好的行為都用物質(zhì)來獎勵,這是不是也在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上最棒的東西就是物質(zhì)?我們應(yīng)該用盡一生的精力來追求它?再也沒有比物質(zhì)更值得我們付出的了?當然,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很多家庭中,尤其是處于社會底層的家庭中,父母一輩子都在為生存奔波,他們視吃好穿好用好為成功人生,對子女的要求也大抵如此。對于窮人來講,價值觀的問題遠不如生存的問題那么迫切。作子女的,當然不能苛責父母,但應(yīng)以此為誡。

和我同齡的一位媽媽說:“我小的時候,沒玩過什么玩具,也沒穿過好衣服,現(xiàn)在有能力了,什么都想給孩子買好的。小區(qū)里的孩子有什么,我家孩子一定得有,不能虧了孩子。”

我聽了覺得十分耳熟:哦,原來我小的時候,我媽媽也經(jīng)常講這樣的話,不過把“小區(qū)里的孩子”換成了“鄰居家的孩子”。

為什么在養(yǎng)育孩子上,歷經(jīng)那么多年,竟然沒有絲毫進步呢?我們依然在用物質(zhì)來表達對孩子的愛,以為這就是給了孩子最好的生活?

近日,讀到一則故事:

一對年輕的夫婦,想給他們快滿周歲的兒子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

可是,送什么好呢?一番思量之后,這對年輕夫婦在一個早晨,換上工作裝,一人手拿一把鐵鏟,去自家院子里開始挖地。

他們工作很繁忙,只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挖坑。一天一天地積累下來,幾個月后,院子里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挖得規(guī)規(guī)矩矩的坑。年輕夫婦在這個坑里填入沙子——一個很漂亮的沙坑便出現(xiàn)了。這個沙坑便是他們送給兒子的生日禮物。

這份禮物令兒子快樂極了,小家伙每天都在沙坑里拿著小鏟和小桶跌跌絆絆地玩沙子,那個沙坑帶給他的童年樂趣,就像沙子一樣多得數(shù)不清。

這個小男孩就是現(xiàn)在的日本皇太子德仁。

“孩子的玩具不應(yīng)該全部通過購買得到。不買玩具的好處是,可以防止兒童常常由于購買而擁有過多的玩具,從而養(yǎng)成一種見異思遷、貪多務(wù)得的心理,內(nèi)心總也不得安寧,雖然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卻時時都在追求更多的東西,對自己已有的東西總也不感到滿足,在說話之前就學會了驕傲、虛榮和貪婪?!獠恢?,從小奠定節(jié)制欲望的良好基礎(chǔ),乃是成就知足常樂的幸福人生的一條捷徑!”

“孩子的玩具要自己做,至少也得自己努力試著去做。在幼兒眼里,一顆光滑的石子、一張紙、一串鑰匙,乃至任何拿在手中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的東西,都很好玩,其好玩的程度并不亞于那些要花大價錢買來的玩具?!?/p>

對孩子而言,物質(zhì)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有能力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zhì)條件,當然是件好事。但是,不能隨便拿物質(zhì)當獎勵,以免在無形中誤導(dǎo)孩子的價值觀。

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比物質(zhì)帶給人的幸福感更強烈、更持久,比如和孩子一同旅行,一同涂鴉,一同放聲高歌,一同傻笑不止,再或者,依偎在一起說說悄悄話……

育兒觀念:剛?cè)雸@的寶寶,家長一定不要這樣做


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肯定有很多不適應(yīng)的地方,不僅僅是孩子,對家長來說也是,心中的牽掛和不舍,也是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家長在寶寶入園的時候怎樣才能幫助寶寶更快的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有千萬不能做哪些事情呢?

一、孩子入園不適應(yīng)的表現(xiàn)

1.情緒方面

孩子入園時,常常出現(xiàn)不安,情緒波動、哭鬧等現(xiàn)象。

2.飲食方面

孩子入園后,可能會出現(xiàn)食量減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現(xiàn)象,所以家長應(yīng)注意孩子的飲食,做到多流質(zhì)、多清淡、多飲水。

3.睡眠方面

少數(shù)孩子會出現(xiàn)夜驚、夜哭現(xiàn)象,這是家長不必驚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待孩子情緒穩(wěn)定后會自行消失。

4.行為方面

入園后孩子會出現(xiàn)一些行為變化,比如:依戀增強,行為退縮,膽小,沉默不語,反抗性增強等。這也是對新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會消失的。

5.身體方面

少數(shù)孩子入園后因為哭鬧,不愛吃飯,可能會導(dǎo)致體質(zhì)減弱和體重下降。

二、孩子入園后,家長切忌這樣做!

1.一味妥協(xié),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去還存在僥幸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要堅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兒園,那么當你再次送園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更加變本加厲。

2.送兩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剛?cè)雸@時,哭鬧比較嚴重,吃飯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長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幾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給孩子調(diào)理調(diào)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存在誤區(qū)的,當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來幼兒園會感到更加陌生,特別是對于新入園的孩子來說,還沒有建立起與老師之間的依戀感情,送送停停會讓孩子的適應(yīng)過程事半功倍。堅持送園,對孩子的適應(yīng)至關(guān)重要。

3.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寶貝,又見到自己的寶貝哭鬧的厲害,家長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墒羌议L對孩子的情緒感染實在太強了,這種家長陪著孩子哭的情況在幼兒園的新生入園接待中司空見慣,造成孩子們錯認為家長不要他們了,讓他們認為上幼兒園不管對于他們自己,還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劇孩子的分離焦距,不利于孩子的適應(yīng)。

4.“我在外面等著你!”“我去給你拿進毛衣來!”

在祖輩送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孩子一張嘴要哭,馬上對孩子說:“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著你哈!”“奶奶去給你買奶,這就回來!”這種說法可能暫時有效,可是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后,他會感覺到非常不安,因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兒了,這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

5.“別哭,我第一個來接你!”

許多家長會這樣許諾孩子,當孩子哭著對你說:“媽媽第一個來接我!”你忍心拒絕孩子嗎?于是好多家長隨口承諾:“好,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們當然并不反對這種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長,您能保證您是第一個嗎?如果不能,請不要這樣回應(yīng)孩子,請換一種方式回應(yīng)孩子:“媽媽會早來接你!”“媽媽四點來接你!”如果輕易的承諾沒有兌現(xiàn),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shù),那么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長欺騙了自己,會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長會不會來接他?孩子便沒有把握了。

6.“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這是家長氣頭上的急話,可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卻常常聽到。家長這話說出來,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厲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來接他了,這種負面效應(yīng)會讓孩子覺得恐懼,恐懼幼兒園,恐懼老師,更恐懼分離焦慮。

7.“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會就好了!”

許多家長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來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會,就一定能夠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長說再見。然而,往往事與愿違。家長的多呆一會兒,只會讓孩子的適應(yīng)時間拉長,讓孩子的哭鬧和分離焦慮時間拉長。因為此時,孩子已經(jīng)意識到家長可能走,分離焦慮已產(chǎn)生,便開始哭鬧。而家長畢竟是要離開,那是孩子還是要獨自去面對,嘗試著去適應(yīng)。

8.“不許哭!”

誠然,每個家長都不愿聽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聽不到,心里能夠接受的了,可是卻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淚。其實,面對分離焦慮,孩子選擇以哭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達方式,壓抑孩子哭,以強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長的。

9.喂完飯再走

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早上總想喂飽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飽了后再和家長告別,很容易因為哭而嘔吐,而且,家長長時間逗留在活動室,會讓其它的孩子產(chǎn)生情緒感染,不利于孩子適應(yīng)。

10.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長送下孩子后,難免會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長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yīng),可是如果一旦讓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哭鬧會變本加厲。

11.甜水等待

我們常常看到,家長在接孩子時拿著一瓶甜飲料,惟恐孩子在幼兒園喝水不夠。其實,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會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飲水,而且長此下去,會影響兒童的健康。我們倡導(dǎo)孩子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中含有飲料不具備而人體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12.“有小朋友打你嗎?”“老師兇你嗎?”

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切溢于言表,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的負暗示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幼兒園的生活,不自覺的建立起幼兒園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師兇我之類的聯(lián)想。這當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可以這樣問孩子:“今天你認識哪個小朋友了?”“老師表揚你了嗎?”幫助幼兒回憶幼兒園一天的美好時光,建立對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13.在家一定要好好補

孩子入園得頭幾天,吃飯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時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長會刻意給孩子帶奶晚上吃飯的時候也想多做些魚蝦肉蛋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其實,孩子剛?cè)雸@容易上火,在吃飯上應(yīng)當注意多飲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對于魚肉之類容易生痰上火的東西,應(yīng)當盡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14.偏聽偏信

家長對剛剛?cè)雸@的孩子有些不放心,會向孩子提出很多問題。由于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與現(xiàn)實相混淆,他們會說出與事實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間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時,他往往會說“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偏聽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將問題的結(jié)尾作為答案,如成人問:“你今天尿褲子了嗎?”孩子回答:“尿褲子了?!眴枺骸澳愠詻]吃飽?”答:“沒吃飽。”據(jù)此,建議家長多與老師溝通,從而客觀地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以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會。

15.休息的時候無節(jié)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們看到,許多孩子星期一的時候特別不容易適應(yīng),這一方面是由于休息了兩天,對環(huán)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作息規(guī)律和幼兒園不一致,從而導(dǎo)致了作息秩序紊亂。休息日時,家長應(yīng)當盡量配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形成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3至5歲,是孩子秩序感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會使孩子受益一生。

育兒觀念:不要扼殺孩子的精彩


育兒觀念:不要扼殺孩子的精彩

有一次組織美術(shù)活動《圓的暢想》,這堂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以圓來大膽的創(chuàng)作想象畫。在設(shè)計方案時,我仔細分析了教材,也請教了曾組織過此活動的教師,聽了她的意見。認為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是孩子們由于生活經(jīng)驗有限,想象添畫的內(nèi)容會比較單一。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我將孩子們可能添畫的種種形象一一加以示范,但結(jié)果出人意料,孩子們的畫面普通單調(diào),我感受到了這次活動的失敗。但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于是我又向組織過該活動的教師求教,經(jīng)過比較,我發(fā)現(xiàn)這個教師班里的孩子所表現(xiàn)的畫面十分豐富和豐滿。原來,這位老師在示范引導(dǎo)時要求孩子畫面要豐滿,形象要豐富,然后給于孩子充分的自主權(quán)。孩子們愿意畫什么就是什么。而我則一再強調(diào)“要畫得和別人不一樣”結(jié)果由于我要求的太多,孩子無所適從,就造成了這樣的失敗,孩子們有可能出現(xiàn)的精彩就這樣被扼殺了。

不論什么活動,教師的指導(dǎo)都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教師的指導(dǎo)應(yīng)該明確到位,不能有太多的要求,否則孩子會無所適從,影響表達表現(xiàn)。特別是藝術(shù)活動,教師只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權(quán),放手讓他們?nèi)L試,孩子才能大膽地去想象,才能創(chuàng)作出精彩的作品。

育兒觀念:不要過分慣著孩子


育兒觀念:不要過分慣著孩子

一個學期又將結(jié)束,孩子們比以前更懂事了,現(xiàn)在班里的孩子們都能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主動跟老師、同伴打招呼,開心地玩游戲??粗荒甓嘈燎诘母冻鰮Q來的成果,不禁舒了一口氣。這時小熙來到教室門口,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老師早!”這個調(diào)皮鬼進步特別快,記得小班剛?cè)雸@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齊上陣,一個個小心翼翼,可謂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種感覺。記得上學期他每次上幼兒園總是跟爺爺、奶奶講條件,放學要誰來接,如果不依,就鬧情緒,直到答應(yīng)才很不情愿地走進教室,還悶悶不樂,如果是媽媽送,就更加不聽話,媽媽就會把他抱在懷里舍不得走開。平時在開展活動時,一不開心就使性子,把玩具扔在地上,非常任性??吹竭@些我跟她爸爸進行了交談,通過談話了解到,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孫子,什么都依他,爸爸教訓他,他們就馬上護著他,再加上孩子每天跟媽媽在一起,媽媽又很疼愛他,孩子提一些過分的要求,她媽媽就按她他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這樣任性、以及對母親的過分依戀。并且入園、離園時,還必須由媽媽接送,否則又會哭鬧一場,不理他們。媽媽對此感到很無奈,若要改變孩子這種行為。應(yīng)該先從大人著手。我就指出了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能過分遷就孩子,孩子的合理要求要滿足他,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能答應(yīng)。要正面教育他,才是真正愛孩子,她媽媽接受我的建議,表示改變以前的錯誤做法。從這以后,每天我熱情的接待他,多親近他,這樣拉近了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他也愿意和我交流了,我就利用這個時機對他講一些道理,漸漸的開始樂意收拾玩具了,以前做操時,如果手里的小鈴鼓沒有聲音就會生氣不做操,現(xiàn)在,做操的小鈴鼓沒有聲音也不生氣了,而且聽老師話了,不耍脾氣了??吹剿倪@些進步我感到很欣慰,因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

育兒觀念:不要急于批評孩子


育兒觀念:不要急于批評孩子

我的侄子樂樂非常喜歡畫畫,一有空就趴在小桌子上涂涂抹抹。哥哥和嫂子高興地一連給他買了好幾大盒最棒的水彩筆和油畫棒,但卻從來看不到他拿出一幅像樣的作品來。在哥哥嫂子的眼里,幾乎每張圖畫都是各種顏料的堆積,色彩繽紛卻不知所云。盡管如此,哥哥嫂子一點也不著急,心想:孩子還小,讓他慢慢練,早晚會有出息的。沒想到,樂樂的一幅“媽媽肖像”把哥哥嫂子的美好愿望擊得粉碎。

這天,我們?nèi)叶荚诩铱措娨?,樂樂說要給媽媽畫肖像,還煞有介事的學著畫家作畫的樣子,讓嫂子打扮一下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不要動,自己在一旁拉開了寫生的架勢。嫂子忍著得意,老老實實的為兒子當了一回模特。好不容易等樂樂畫完,哥哥搶先拿過去欣賞起來,只見他連連點頭、大聲叫“好”,樂的快岔了氣。

可是嫂子呢?不看這張畫還好,一看火氣隨之而起,忍不住質(zhì)問樂樂:“我就長這樣???我的嘴有那么大嗎?”她啪的一下把畫拍在桌子上,接著,嫂子又憤怒的轉(zhuǎn)向幸災(zāi)樂禍的哥哥,說:“你笑什么笑!”

我把那張畫拿了過來,仔細的一看,原來,樂樂畫中的媽媽長著一張大圓臉,眼睛畫在腦門上,一頭秀發(fā)只剩幾根毛毛,臉上的色彩又藍又綠,一張紅紅的大嘴巴格外突出,嫂子一向引以為榮的細長的彎眉毛卻沒有了,耳朵也不見了,總之,樣子怪里怪氣,別提多難看了。

樂樂本來覺得自己把媽媽畫的特別漂亮,正等著大人夸獎自己呢,沒想到媽媽會這么生氣,嚇得趕緊溜到自己的小屋里搭積木去了,半天不敢出來。

在我看來呀,嫂子真的是錯怪樂樂了。

幼兒的小肌肉活動能力還比較差,手腕和手的動作不靈活,把畫的形象畫的歪歪扭扭、怪模怪樣是很自然的。

在色彩運用上,幼兒喜歡選擇對比強烈的高濃度顏色,把自己覺得好看的鮮艷的色彩,隨心所欲的涂抹在畫紙上,至于這些大紅大綠和真實的顏色是不是一致,他們才不管呢。而這,恰恰是幼兒真實心靈的流露。

當然,最最引起媽媽不滿意的是她的眉毛和耳朵沒有了,嘴巴卻大得出奇,簡直像個怪物。這就要說到幼兒想象的特點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樂樂是在寫生,實際上,他是把平日對媽媽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表達在畫紙上,這里的寫生對樂樂來說只是一種好玩的形式,沒有什么實在的意義。在孩子看來,最生動的是人的嘴巴和眼睛,因為它們經(jīng)常在活動,所以孩子肯定不會把他們漏掉,而眉毛和耳朵(特別是后者),幾乎看不到他們有什么作用,把他們省略也就不足為奇了。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說過:最杰出的藝術(shù)本領(lǐng)就是想象。樂樂把媽媽的嘴巴畫的又大又突出,應(yīng)該算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家長朋友們是否也有過這樣的事呢?我們不妨為有這樣的寶貝而感到驕傲吧!

相關(guān)推薦

  • 不聽話的孩子,要這樣教育 小朋友的調(diào)皮搗蛋并非天性,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去用心,我們的孩子會是體貼和充滿關(guān)愛的孩子。 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師,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對待不聽老師話的孩子,在我的工作中是這樣進行教育的: 我們班有一個小...
    2020-10-26 閱讀全文
  • 家長請不要這樣教育孩子 家長應(yīng)該怎么和孩子交流,又如何教育孩子,對于這些很明顯的兒童心理的把握讓很多家長左右為難。打?罵?好言相勸?其實關(guān)于這些問題,教育專家早有論斷,在重壓之下的孩子心理極其脆弱,引導(dǎo)不當容易入歧途,所以交...
    2020-12-14 閱讀全文
  •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導(dǎo)讀:孩子經(jīng)常纏著大人講故事,故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們的心。生動有趣、積極健康的故事,不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2021-09-08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也許這樣對待孩子的哭鬧是不對的 育兒觀念:也許這樣對待孩子的哭鬧是不對的昨天晚上,寶寶8點多就表現(xiàn)出想睡的樣子,于是早早給他洗洗澡,喝了奶,想讓他早點睡。而我,也早早洗漱了,也希望和孩子一起睡個早覺。然而,講過故事后,照例關(guān)了燈,開...
    2020-10-29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不要吝嗇給孩子的溫暖擁抱 教育家孫云曉說過:一個孩子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擁抱寶寶是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方式。 寶寶的情感表達方式最簡單,也最直接,對他來說,最好的表達愛他的方式就是去...
    2020-07-22 閱讀全文

小朋友的調(diào)皮搗蛋并非天性,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去用心,我們的孩子會是體貼和充滿關(guān)愛的孩子。 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師,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對待不聽老師話的孩子,在我的工作中是這樣進行教育的: 我們班有一個小...

2020-10-26 閱讀全文

家長應(yīng)該怎么和孩子交流,又如何教育孩子,對于這些很明顯的兒童心理的把握讓很多家長左右為難。打?罵?好言相勸?其實關(guān)于這些問題,教育專家早有論斷,在重壓之下的孩子心理極其脆弱,引導(dǎo)不當容易入歧途,所以交...

2020-12-14 閱讀全文

-->導(dǎo)讀:孩子經(jīng)常纏著大人講故事,故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們的心。生動有趣、積極健康的故事,不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2021-09-08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也許這樣對待孩子的哭鬧是不對的昨天晚上,寶寶8點多就表現(xiàn)出想睡的樣子,于是早早給他洗洗澡,喝了奶,想讓他早點睡。而我,也早早洗漱了,也希望和孩子一起睡個早覺。然而,講過故事后,照例關(guān)了燈,開...

2020-10-29 閱讀全文

教育家孫云曉說過:一個孩子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擁抱寶寶是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方式。 寶寶的情感表達方式最簡單,也最直接,對他來說,最好的表達愛他的方式就是去...

2020-07-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