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教育的隨想
發(fā)布時間:2020-10-10 有關教育的讀書筆記 幼兒教育的讀書筆記 幼兒教育活動的設計方案曾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無比感慨地說,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收獲最大,我的成功離不開幼兒教育。在幼兒園里我學到了誠實,一樣東西要和別人分享等等,這些都使我受益一生。
獲得諾貝爾獎可謂功成名就,而他的成卻功緣自幼兒時期所受的教育。初聞詫異,細想想不由得點頭稱是。在幼兒時期形成良好的個性,將為其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定的基礎。幼兒教育對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如此重要,作為新時代的幼敦工作者,筆者對此有了新的思考。我快樂,因為你快樂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寶,家中的小皇帝。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富裕的生活給了他們物質(zhì)上的享受,卻形成了他們自私的個性,“樂于助人”對他們而言已經(jīng)很陌生了。我們的教育應該讓他們明白幫助別人是件非??鞓返氖?,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要幫助他們建立這種正確的思想,幼敦工作者必須深入地了解他們,引導他們懂得應該怎么做。在他們表現(xiàn)良好時,應給予足夠的表揚,讓他們漸漸地明白,幫助別人是件非??鞓返氖隆N沂莻€好孩子,我不能……
“謹慎”對于一個人來講非常重要。幼兒時期是自控力較差的時期,作為幼教工作者更要注重這方面的培養(yǎng)。在幼兒做錯事時,告訴他(她)“你是個好孩子,你不能做”,幫助他(她)形成正確的意識,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獨處時,自己“我是個好孩子,我不能……”
惰性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在幼兒時期則表現(xiàn)為依賴性。明明自己能夠做的事就是不想做,由父母、老師代做,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自理能力。不是有很多上了大學因無法自理而被迫退學或跳樓的種種讓人無法相信的例子嗎?自理能力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應該培養(yǎng),讓幼兒學會說“我會”,時常對他們提出一些要求,讓他們自己完成。對完成好的幼兒給予表揚,形成一種爭先的氛圍,提高他們做事的興趣;對做得不好的幼兒要鼓勵,讓他(她)迎頭趕上,不要打消他的積極性。當“我會”這句話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時,相信不會再出現(xiàn)那些意想不到的事了。
我們一起做游戲
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么一種現(xiàn)象,一向成績優(yōu)異或表現(xiàn)良好的人突然做出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或是殺人,或是精神變態(tài),或是什么恐怖事件,而且情節(jié)特別嚴重。這些人大多數(shù)為性格孤僻者,他們獨來獨往,沒有朋友,很少和人交流。這種性格并非天生,一開始只是有些偏內(nèi)向。在幼兒時期若給予正確的引導,使他(她)擁有一個開朗的性格,那么其一生都非常受益的。幼兒時期,其性格還未定勢,幼兒工作者應了解每一位幼兒的個性脾氣,對于較內(nèi)向的幼兒要更加關心,要讓他們積極參與一些集體活動,鼓勵他們經(jīng)常和別人交往,克服他們內(nèi)心的膽怯和懼怕。當他(她)也大膽地向別人發(fā)起邀請“我們一起做游戲”時,得到的不僅僅是教師的欣慰,也是他(她)一生的幸福。
曾有這樣一個畫面我十分欣賞:一位滿懷愛心的叔叔在小朋友們畫的房子上面畫了一個紅紅的太陽。小朋友問他為什么要有太陽,他說:“因為世界需要陽光和希望。”是呀,沐浴著新世紀的陽光,可愛的幼兒不就是祖國的希望嗎!幼兒教育是一項神圣的職業(yè),今天我們放飛的是希望,明天我們將收獲累累碩果。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感想”
孩子們需要老師公平的對待他們,老師的行為會直接對孩子的心靈產(chǎn)生巨大影響。孩子一旦在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不公平的種子,他就會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公平的對待別人,我們應該把機會給予每一名幼兒,使其能夠展示自己的亮點和風采。
樂樂是中班的孩子,她聰明伶俐,活潑大方,小嘴特別甜,胖乎乎的,很可愛。老師們都很喜歡她,就連她犯錯時我們也舍不得批評她。今天樂樂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打掃衛(wèi)生,沒掃完就出去滑滑梯了。家文說:"老師,樂樂沒掃完就玩去了,"我正在拖地,家文的聲音又低,我沒聽到,也沒在意。家文撅著小嘴和幾個小朋友說開了:"老師真偏心,樂樂沒掃完的就走了,老師也不說她。"這次家文的聲音很高,也很生氣。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七嘴八舌的說:"就是,就是,老師就偏向樂樂"。
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項活動中,我都是給樂樂開綠燈,使樂樂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驕傲自滿,不守紀律的壞毛病。加上我沒有及時制止,這讓其他小朋友覺得老師偏心,只喜歡樂樂不喜歡自己。我的做法既害了樂樂,也傷了全班孩子。于是,我及時向孩子們道了歉,保證再也不這樣了。孩子們點點頭。
是的,孩子們需要老師公平的對待他們,老師的行為會直接對孩子的心靈產(chǎn)生巨大影響。孩子一旦在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不公平的種子,他就會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公平的對待別人,我們應該把機會給予每一名幼兒,使其能夠展示自己的亮點和風采。這時我們幼兒教師應該牢記的。
幼兒教育隨筆:有用的悄悄話
幼兒教育隨筆:有用的悄悄話
每天,孩子們都會開開心心的來到幼兒園,然后開始一整天的幼兒園生活,這天就要午休的時候,孩子們還是特別興奮,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說:安靜、安靜!孩子們也沒什么反映,仍然各說各的,這可怎么辦?于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說咬耳朵。沒想到還挺好的呢。
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說了聲咬耳朵,他笑瞇瞇的閉上眼睛。我這一行為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馬上靜下來,輕聲地對我說:吳老師,你對他說什么?我裝出一副神神秘瞇的樣子說:誰閉上眼睛就告訴誰。我對每個小朋友都說了同樣的話: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眼睛,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好夢!
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開心。
原來,愛是這樣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愛的真諦。
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捉住良機,千萬不要訓斥或變相體罰孩子,現(xiàn)在時代變了,環(huán)境變了,孩子的心也變了,變的和我們小時侯大不相同,讀懂孩子的心,是件難事,但只要我們用對教育方法,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隨筆: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
教育隨筆: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
今天,我上彩色線描畫活動《樹葉變變變》,首先請幼兒認真觀察自己和爸爸、媽媽去爬山時或散步時撿回的樹葉,并說說自己手中的樹葉是什么形狀的?許多幼兒都能表述了自己所觀察葉子形狀特點。王建鑫說:“我手上的葉子形狀像把火?!?,林優(yōu)優(yōu)說:“我的葉子像一根一根針?!?,有的說“葉子像小花。”……大家認真觀察自己手中的葉子并不時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看來這些幼兒雖然頑皮點,但還是挺認真地觀察事物的。接著我出示放大鏡,請幼兒認真看看,除了葉子的形狀外,你們還觀察到葉子身上有什么嗎?我這么一問,幼兒觀察得更加細致了,熊魏萱說:“老師,葉子身上有好多長長的線條,”,“老師,有的像山脈,”,“老師,有的像河流很漂亮。”,“老師,我的樹葉的葉脈交錯像迷宮”,“老師,葉脈上像彎彎曲曲小路。”我再次引導認真觀察,這些線條都長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你來畫樹葉,你覺得它會變成什么呢?“我覺得他就像一座雅山峰?!薄昂芟裆酱宓男『訌潖澢鞯酱蠛@铩!庇谑?,我順勢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彩筆將自己觀察的樹葉變變變繪畫下來。幼兒有了之前的細致觀察,繪畫起來得心應手,每個幼兒都安靜的進行繪畫。最后將幼兒繪畫的作品排放在一起,讓幼兒參觀,幼兒看到這么多有趣的《樹葉變變變》作品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紛紛表示自己還想繪畫。于是我將樹葉投放在美工區(qū)角里進行延伸活動,并放進去兩片樹皮,相信很快就可以看到更多的“樹皮變變變”作品了。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幼兒線描畫是幼兒情趣、思想、內(nèi)在潛能的自由表達方式,是幼兒思維活動的一種真實記載,是他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寫實能力的結(jié)晶。線描畫對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表現(xiàn)力很有幫助。幼兒線描畫不僅自由、隨意,還可把幼兒的那種“心”象繪畫毫無約束地表現(xiàn)出來,充分體現(xiàn)幼兒想象力夸張、奔放之特點。
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如果希望孩子在畫畫中得到想象力的鍛煉,還要從觀察周圍世界開始。多帶孩子走向大自然,與社會接觸,讓孩子有機會豐富生活經(jīng)驗,在頭腦留下更多的表象,為想象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教育隨筆:愛是有回報的幼兒教養(yǎng)
每當我面對眼前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蛋,我的內(nèi)心知道孩子們其實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雖然有時他們表達的方式過于幼稚和天真,但他們卻擁有一顆感受“愛”的鮮活之心。
一天放學的時候,教室里只剩下宇軒一位小朋友,宇軒平日里是個性格比較倔強的小男生。當他看到小朋友都被帶走了,就跑到我面前說:“廖老師,我媽媽什么時候來?”我無意中覺察到孩子眼里起了變化,那是信賴和依靠的光暈,這與平日里是大不相同的,平時他很少與老師目光交流。出于感動,我情不自禁地將他抱起,一邊走一邊說:“媽媽快來了,有老師陪你.你也開心對不對?”“嗯?!蔽冶е叩阶呃却皯羟埃覀円黄鹂创巴獾娘L景,說了一些無關回家的事。如他問我對面樓頂上是什么,我就告訴他是天線,他又問天線有什么用,我說是接受信號,能使電視更清晰……
孩子那天說的話可真多,讓我瞠目.原來孩子感受到你愛他時,他會自然而然地將愛通過某種形式流露給你。當聽到孩子在我耳旁的呢喃:“我要把我的槍帶給你玩,我還要讓你到我家吃好東西……”時,我知道伏在我肩上的小家伙已是十分地信任我、依賴我了。我是無言的感動,心靈也為之震撼。
終于,宇軒的媽媽來接孩子了。孩子飛快地跑向媽媽。只見宇軒一手拉著媽媽,一手指著我,小聲嘟噥著:“我最喜歡這個老師?!焙⒆拥脑捨沂锹牭靡磺宥睦镆彩前底孕牢?。而他的媽媽并沒在意孩子的話語,因接孩子太遲過于自責,她匆忙離開了教室。
我坐在椅子上回味很久,想孩子的話語,想孩子的神情,真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收獲感,原來播撒了愛心,你會收獲更多的喜悅。
大班隨機教育的聯(lián)想
今天下午吃完水果自由游戲的時候,我們班的馮宇小朋友拿出一個吹泡泡的玩具,班里頓時像炸開了鍋,孩子們都要玩,馮宇不肯,別的孩子就開始搶,在搶的時候,王航小朋友把那瓶泡泡水打翻了,馮宇哇哇地哭了起來,依婷小朋友見狀就跑過來告狀。
我來安撫馮宇,并幫其重新裝了一瓶,為了讓她再次高興起來我就跟她們一起玩了起來。過來一會兒,她果然破涕為笑,為了防止別人在搶,我就宣布說:“現(xiàn)在老師讓馮宇來吹,其他小朋友就來踩泡泡”。此時,秩序開始好了起來,當玩到一半時候,沈子鑫也要吹,他就跑去跟馮宇說:“馮宇,給我玩一會兒吧!”馮宇說:“等一下,我玩夠了再給你玩”。沈子鑫說:“我把我的玩具給你玩,你跟我換吧!好不好?”馮宇就猶豫了一下終于點頭答應了,沈子鑫就跟其他小朋友高興地玩了起來,馮宇也快樂的玩著沈子鑫的玩具。
這個換玩具的小小舉動在我們成人看來是很不起眼的,但對于孩子來說,卻是社會交際上比較成功的一步。
我覺得讓孩子自由發(fā)展一件好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成人不一定要一步步教會他們怎么做,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到自己的目的,成人只要充當一個輔助的角色,在必要時做出正確的指導即可。大二班于靜2013-6
教育隨筆:關愛每一位幼兒
教育隨筆:關愛每一位幼兒
小班幼兒在剛?cè)雸@時,哭鬧是常見的事,千惠就是其中一個,哭得特厲害,經(jīng)常把小眼睛哭得又紅又腫。(這個小朋友有點早熟,一般比別的小朋友懂得的要多,想的也多)
一天早晨,千惠在門口又哭又鬧,而且抱著媽媽不肯下地。她媽媽著急地說:“聽話!你長大了,媽媽下班第一個來接你?!蔽乙矌兔逅核?/p>
她媽媽走后,千惠一個勁地追問老師:“老師,媽媽怎么還不來,什么時候來接我?”剛開始,我有耐心地告訴她說:“千惠,媽媽下了班就來接你?!焙髞?,面對她一個勁地詢問,有點耐不住性子了,便對她說:“你如果再哭,媽媽就生你的氣,不來接你了?!彼犃?,哭的更厲害了……
第二天,從她媽媽那里得知,她回家后就不停的問媽媽:“媽媽,如果你真的不來接我該怎么辦?”我頓時感慨萬千,沒想到不經(jīng)意地一句話,竟在千惠的心里形成了一道陰影,傷害了她那幼小的心靈。我不禁為自己的行為反思:的確,當幼兒離開溫暖的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時,他們是多么希望能看到自己身邊有親人!又是多么希望從
老師那里找到歸屬感,得到關愛呀!我想對每一位老師說:讓我們多付出一份愛,來溫暖每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吧!
教育隨筆:生日的聯(lián)想
今天是蕓蕓小朋友的生日,從早上來她就一直和小朋友們說個不停。講爸爸、媽媽給她買的禮物,期待著爸爸、媽媽下午接她去游樂場過生日。小朋友們可羨慕啦,祝福的話語說的蕓蕓覺得今天沒有人比她更“重要”了。
每個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父母親總會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買這買那??墒?,孩子們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生日就是媽媽的受難日。于是我便組織孩子們開展了一次《我從哪里來》的科學活動?;顒咏Y(jié)束了,我問了孩子們:“今天,蕓蕓就過生日了,我們除了要祝福她以外,還應該感謝誰呢?”“蕓蕓媽媽”,小朋友們齊聲回答到?!叭绻麤]有阿姨,我們就沒有蕓蕓這個好朋友了?!焙析稳疬@樣說,得到了許多小朋友的肯定。下午蕓蕓媽媽一走進教室的一剎那,就無數(shù)的孩子沖上去,蕓蕓立即跑過去,抱著媽媽說:“媽媽,感謝你給了我生命,我們一起慶祝生日吧?!薄?/p>
生日是每個人成長的軌跡,給孩子留下的不應該只是物質(zhì)上的東西,更應該是精神上的感動和成長。
教育隨筆:小班幼兒畫畫有感
又到畫畫的時間了,我們班的劉益良小朋友又開始哭了,每到畫畫時間,他總是會哭,每次走到他身邊問他?!澳銥槭裁纯蕖保偸遣换卮?。讓他畫畫,他又說不會畫。和他父母交流后,他媽媽說在家畫畫很好,但可能是他膽子比較小。了解原因后,經(jīng)過幾次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可能由于年齡比較小,剛進入到幼兒園也比較陌生,所以比較害怕老師批評他,有一次,早上晨間活動,我走到他身邊,看到他搭了一個非常好看的圖形,就像一個大大的蘋果,我問他,"這是什么呀?"他說,這是一個紅蘋果,我最喜歡吃紅蘋果了。我借助這個機會,畫了一個蘋果,讓他涂顏色,他拿到紙又開始不開心了,我急忙說,“看看,這是你最喜歡吃的紅蘋果,可是它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你能幫幫它嗎?”他遲疑了一會,點頭答應了,我在一旁看著他畫好了蘋果,可高興了。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膽大,有的膽小,但是只要你耐心的教導他,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出發(fā),他都會慢慢達到你的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