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教育孩子不能說的話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

1、不說類似“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是很痛苦的事情,必須刻苦努力”的話。

作用:人具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你說學習是一件很不容易、很痛苦的事情,需要“頭懸梁、錐刺骨”,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學習是多么可怕的事,在孩子心中就會產(chǎn)生害怕、遠離學習的本能反應(yīng),一想起學習來,不痛苦也痛苦了,怎么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反之,你在孩子心中播種下學習就象游戲一樣,他就會象做游戲一樣有興趣對待學習。

2、不說類似“你是我的希望,我全靠你了,你能行嗎?”的話。

作用:一是避免把家長自己的壓力傳導(dǎo)給了孩子,防止孩子認為如果我不好,家長就沒有希望了,多大的壓力。二是避免你能行嗎?的疑問句,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3、不說類似“這孩子太笨了,我是看出來了,你是沒好了”的話。

作用:避免一句話為孩子定性為“笨”、一定不會好了,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4、不說類似“小孩子家懂什么,少問少管”的話。

作用: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

5、不說類似“你不是我家的孩子,怎么這么不要強,一點都不像我”的話。

作用:避免給孩子留下家長不愛他們了、嫌棄他們的感覺,避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孩子認為自己什么都趕不上家長,遠離家長,使親子關(guān)系惡化。

6、不說類似“我說不行就不行、不完成作業(yè)就別想玩”的話。

作用: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理解不了你是為他們好。即使是理解,他們也希望你能和藹可親的與他們說。避免孩子感覺家長霸道、人格上的不平等,防止親子關(guān)系遭到破壞,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可親,更不可敬。

7、不說類似“孩子,爸爸、媽媽求你了,你要聽話,好好學習”的話。

作用:避免把應(yīng)該由孩子自己承擔的學習的任務(wù),一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了,防止孩子產(chǎn)生是為家長學習的錯覺,促進孩子產(chǎn)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8、不說類似“那來的這么多好奇心”的話?!緒ww.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作用:好奇心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的基礎(chǔ),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避免打擊孩子學習、探索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

9、不說類似“我打你是為你好”的話。

作用:打孩子,還是為孩子好,邏輯上就是錯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錯誤。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家長愛孩子、為孩子好就要挨打的錯覺,防止孩子產(chǎn)生“家長還是不要愛我、不要為我好”的感覺,疏遠家長,懼怕家長。

10、不說類似“你的任務(wù)就是好好學習,別的什么都別想”的話。

作用: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活動都是游戲,學習也是游戲,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這樣說話無形中把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單獨提出來,變成一種非常正經(jīng)的事,并賦予學習特殊的要求,使孩子的認知產(chǎn)生一種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學習的錯覺,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加大了孩子對學習的恐懼感。同時,也剝奪了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時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孩子鍛煉、實踐的機會,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孩子的教育不能沒有爸爸


現(xiàn)實的家庭生活中,相當大比例的媽媽承擔了過多的教育責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從5歲孩子到初二的孩子,除了家務(wù)勞動外,媽媽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則是“看書報”或“看電視”,顯然爸爸們?yōu)榻逃⒆油度氲臅r間、精力相對要少。

爸爸和媽媽要分清各自的教育角色,不應(yīng)單方獨攬“大權(quán)”,只有在雙方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改變舊有教導(dǎo)方式

現(xiàn)實的家庭生活中,相當大比例的媽媽承擔了過多的教育責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從5歲孩子到初二的孩子,除了家務(wù)勞動外,媽媽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則是“看書報”或“看電視”,顯然爸爸們?yōu)榻逃⒆油度氲臅r間、精力相對要少。

甚至有的家庭在角色分工上,媽媽會自動將爸爸當作管教時的威嚇對象,最常聽到的就是,“你再不乖,爸爸回來會處罰你?。 遍L久下來,孩子對爸爸產(chǎn)生恐懼、害怕的心理,不太敢親近爸爸,把爸爸定位為處罰自己的人,父子間無法形成太過親密的關(guān)系。專家建議,不要一味承襲舊有的教導(dǎo)方式,父親的角色必須重新定位。

家庭內(nèi)外事務(wù)要平衡

濟南大成育嬰師培訓(xùn)機構(gòu)的馬老師建議,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爸爸們排除在外。很多媽媽們從一開始,給孩子換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給他洗澡時也很有條不紊,但這并不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們也需要找到這些技巧,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工作量實在太大了。

馬老師認為,在雙薪家庭的趨勢下,誰來作為主要照顧者不再是關(guān)鍵因素,照顧的品質(zhì)才是最重要的。投入照顧的父母要能在家庭內(nèi)外事務(wù)上取舍、平衡,以達到育兒照顧最佳狀態(tài)。如果部分留守在家照顧的爸爸或媽媽,對自己的角色存在抱怨與不平,情緒波動影響照顧品質(zhì),孩子也容易對父母當時所扮演的角色產(chǎn)生混淆。

父親是孩子走向社會的一座橋

金寶貝早教中心的指導(dǎo)師KELLY建議,從大多數(shù)的家庭生活來看,一方面爸爸們要在家里、家外創(chuàng)造一個包括物質(zhì)、精神兩方面的環(huán)境,給媽媽一個安心育兒的心情。家庭中男女分工協(xié)作,如果女性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過多地考慮外在的經(jīng)濟原因,就會失去自己正常的心態(tài)。

另一方面,孩子越小媽媽的作用越大,孩子長大到五六歲的時候,爸爸的作用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媽媽更多地代表自然、生理、心理,爸爸代表的是外在的秩序世界,他懂得社會上的競爭規(guī)則與價值標準。對社會的分工、變化,男性的感受要深一點,孩子多通過爸爸的肩頭走向社會。因此,爸爸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一座橋梁。孩子越來越大,對外界的認識要把握得越來越準確,只有父母通力合作,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KELLY提醒,父母分工合作的時候,要注意統(tǒng)一意見,不要有分歧,別給孩子任何不確定的答案,這會增加孩子的迷惘。

KELLY還建議,父母要注重孩子的社交,制造他們與其他孩子接觸互動的機會,對于沒有兄妹的獨生子女,高質(zhì)量的早教中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早教中心,父母通過參與為孩子特別設(shè)計的適齡活動,不僅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也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興趣和特點,有利于他們課外的潛能開發(fā)。

關(guān)于教育孩子的“十說十不說”


教育孩子必知的“十說十不說”,保護孩子珍貴的安全感,給他傳遞勇敢的力量。

十說

1.常說類似"爸爸、媽媽很愛你,你是個好孩子"的話。

孩子不能缺少愛,特別是來自家長的愛。常說這句話,可以讓孩子時刻感覺到來自家長的愛,家長就象一座大山一樣給他們力量,使孩子有一種安全感和幸福感。

2.常說類似"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的話

可以在孩子的內(nèi)心深處打上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的烙印,讓孩子建立起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的認知,促使孩子自覺的去尋找到學習的快樂,學中樂,樂中學。

3.常說類似"我相信你一定能獨立完成"的話

鼓勵、堅定孩子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習、做事的能力和責任心。

4.常說類似"你做的很好,你行,繼續(xù)保持,我相信你"的話

鼓勵、強化正面認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上進心。

5.常說類似"你很聰明,我為你高興"的話

運用暗示和反復(fù)確認的方法,暗示孩子是聰明的,反復(fù)確認你很聰明,靠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行,是鼓勵的一種形式。有資料報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樣的兩盆花A和B,人們經(jīng)常對A花說你很漂亮,我很喜歡你。對B花說你很丑,我不喜歡你。三個月后,A花長勢茂盛,花開的艷麗。而B花則枯萎死掉了。暗示對植物具有如此大的作用,對有思想、有意識的人的影響就更大了。

6.常說類似"我喜歡你這樣做"的話

正面確認。當孩子做對一件事情時,用這句話鼓勵他們,就會為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標準,他們就會按著這個標準,照著這個樣板去做事情。

7.常說類似"爸爸、媽媽尊重你的選擇,你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你的每一次努力家長都看在眼里"的話

充分肯定,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自信心。

8.常說類似"你已經(jīng)長大了,你的問題你自己來決定,你的時間你自己安排"的話

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良好表現(xiàn)。其次是用暗示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能力,暗示孩子你已經(jīng)是大人了,已經(jīng)具備了對事物做出合理判斷、合理選擇的 能力,有能力來決定自己的事情,增強孩子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上進心。比如,孩子問你他是否可以看電視,你如果按上面的方法回答,孩子的心中就會引發(fā)"我是否該看、看多長時間的"的思考,就會主動承擔起決定自己行動的責任。

9.常說類似"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點"的話

可以使孩子認識到人人身上有優(yōu)點,鼓勵孩子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建立起學習他人優(yōu)點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孩子虛心學習、虛心做人的態(tài)度。

10.要說類似"對不起,是我錯怪你了"的話

當家長錯怪了孩子時,不要回避,錯了就是錯了,不要不好意思承認錯誤。家長向孩子承認錯誤,不但不會有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使你高大起來,并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十不說

1.不說類似"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是很痛苦的事情,必須刻苦努力"的話

人具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你說學習是一件很不容易、很痛苦的事情,需要"頭懸梁、錐刺骨",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學習是多么可怕的事,在孩子心中就會產(chǎn)生害怕、遠離學習的本能反應(yīng),一想起學習來,不痛苦也痛苦了,怎么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反之,你在孩子心中播種下學習就象游戲一樣,他就會象做 游戲一樣有興趣對待學習。

2.不說類似"你是我的希望,我全靠你了,你能行嗎?"的話

一是避免把家長自己的壓力傳導(dǎo)給了孩子,防止孩子認為如果我不好,家長就沒有希望了,多大的壓力。二是避免你能行嗎?的疑問句,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3.不說類似"這孩子太笨了,我是看出來了,你是沒好了"的話

避免一句話為孩子定性為"笨"、一定不會好了,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4.不說類似"小孩子家懂什么,少問少管" 的話

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

5.不說類似"你不是我家的孩子,怎么這么不要強,一點都不像我"的話

避免給孩子留下家長不愛他們了、嫌棄他們的感覺,避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孩子認為自己什么都趕不上家長,遠離家長,使親子關(guān)系惡化。

6.不說類似"我說不行就不行、不完成作業(yè)就別想玩"的話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理解不了你是為他們好。即使是理解,他們也希望你能和藹可親的與他們說。避免孩子感覺家長霸道、人格上的不平等,防止親子關(guān)系遭到破壞,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可親,更不可敬。

7.不說類似"孩子,爸爸、媽媽求你了,你要聽話,好好學習"的話。

避免把應(yīng)該由孩子自己承擔的學習的任務(wù),一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了,防止孩子產(chǎn)生是為家長學習的錯覺,促進孩子產(chǎn)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8.不說類似"那來的這么多好奇心"的話

好奇心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的基礎(chǔ),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避免打擊孩子學習、探索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

9.不說類似"我打你是為你好"的話

打孩子,還是為孩子好,邏輯上就是錯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錯誤。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家長愛孩子、為孩子好就要挨打的錯覺,防止孩子產(chǎn)生"家長還是不要愛我、不要為我好"的感覺,疏遠家長,懼怕家長。

10.不說類似"你的任務(wù)就是好好學習,別的什么都別想"的話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活動都是游戲,學習也是游戲,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這樣說話無形中把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單獨提出來,變成一種非常正經(jīng)的事,并賦予學習特殊的要求,使孩子的認知產(chǎn)生一種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學習的錯覺,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加大了孩子對學習的恐懼感。同時,也剝奪了孩子 在做其他事情時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孩子鍛煉、實踐的機會,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育兒觀念:《絕不能對孩子講的16句話》


育兒觀念:《絕不能對孩子講的16句話》

作為家長真的不容易,不能魯莽的打罵孩子,也不能太過溺愛。其實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以一顆平常心和孩子交流。

以下16句話,家長們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就說出口,但卻會對孩子造成潛在的心靈傷害,需要特別注意。

⒈“男子漢大丈夫,至于嗎?”

讓孩子學會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非常重要,如果經(jīng)常對孩子這樣講,最終孩子會成為一個無法自如表達自己情感的人(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還少嗎?)。

⒉“這哪是男孩兒/女孩兒應(yīng)該做的事兒??!”

不要在孩子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階段,就武斷的對其否定。男孩兒成為一名出色的舞蹈家或是女孩兒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不好嗎?

⒊“未來如果你有一個和你一樣的孩子,你就明白我的感受了!”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點兒意思,但是它會讓孩子受到極大的傷害。因為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把這個孩子養(yǎng)大的過程并不快樂,而且還蘊含著一種深深的惡意:希望孩子將來遭受同樣的痛苦。

⒋“你的媽媽/爸爸是個傻X(或類似)”

也許她/他真是,但是你不能老是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說給孩子聽。而且如果老是聽你這么說,孩子就會認為這樣評價一位家庭成員是很正常的,同時,孩子潛意識里其實也覺得自己也是一樣的人,導(dǎo)致無法接納自己。

⒌“你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而你姐姐/妹妹/哥哥/弟弟/比較外向?!?/p>

這么說唯一的作用就是讓孩子在內(nèi)向或是外向的路上一條路走到黑,并且覺得自己只能是這個樣子。

⒍“閉嘴!”

所有人都不喜歡別人這樣說自己,至于孩子,他們應(yīng)對的方式是不再信任你、不會再對你說很多。

⒎“你為什么就不能像你的姐姐或是哥哥一樣?”

這當然是在人為制造兄弟姐妹之間的隔閡,矛盾。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記住你的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都是不一樣長的。

⒏“有本事你就一直哭,我看你哭到什么時候!”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感受到你不愿意再與他進行交流。無力和恐懼感會讓他/她持續(xù)難過下去,而這已經(jīng)和最初為了什么而哭無關(guān)。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孩子我看到了你的難過/委屈.....,你的陪伴、平靜和同理很重要。

⒐“為什么你沒有一件事能做好!”

每個人都是從試錯當中積累經(jīng)驗的,你這樣一說,孩子就沒有勇氣去嘗試,當然就會進步的很慢了。

⒑“這有什么可怕的,去試試!”

你告訴孩子這沒什么可怕的絲毫不會讓他/她感覺好一點兒,同時你在否認孩子的感受,無視孩子的存在,相反,你應(yīng)該問孩子,你在怕什么,能告訴我嗎?

⒒“這就是你不聽話的后果!”

在你告訴孩子不要跑,結(jié)果他/她還是在跑而且摔倒了的時候,你可能會這么想。但是如果你這么和孩子說了,那就是白白浪費了一次他/她可以獲得體驗成長的機會。

⒓“怎么能這樣做,你是一個壞孩子”

相信大多數(shù)家長不會和孩子說這句話。在孩子真的犯了錯誤,并且理應(yīng)被教育和糾正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的是,這件事情是壞的,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人不等于行為,家長無法接受的是事情,而不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

⒔“我不喜歡自己的長相”

你以為這么說自己不會對孩子有影響?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的外表更自信的家長,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的自信。

⒕“我數(shù)學也不好,這孩子隨我”

得了,有了你這句話,孩子的數(shù)學是好不了了。

⒖“你別弄,你弄不好,我?guī)湍闩ㄖT如此類)”

讓他們自己刷牙、系鞋帶、完成作業(yè),只要交給他們,都能學得會。如果你老是幫他們做,結(jié)果就是所有的事情孩子都無法獨立完成。

⒗“還是XX時候的你更好”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話沒什么,但這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她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不夠好,而且還會不停的反思自己到底為什么變得不堪。

教育孩子不能光唱高調(diào)


每天晚上我和女兒都有個時間安排表:7:30看智慧樹,8:00開始練習舞蹈,8:30左右講故事,9:00洗涮,然后上床睡覺。一般地我女兒都能按照時間表去做,當然也會出現(xiàn)不按時間來做的情況。一天晚上,女兒在看完智慧樹后,又看其它頻道的《家有兒女》,我提醒她該練舞蹈了,可她看得起勁,裝作聽不見。等看完后,大約到了八點半了,于是開始練舞蹈,練完舞蹈后就快九點了,女兒還讓我給她講故事。我說:“不行,該洗涮上床睡覺了?!迸畠壕镏煺f:“還沒講故事呢?”我就對她說:“你把講故事的時間給浪費掉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該洗涮的時間了。媽媽提醒過你,你沒聽,是不?”女兒雖然覺得理虧,但還是不高興地呆在原地。

這時我就給她講道理說:“時間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你在看電視的時候就把講故事的時間給占用了,所以你今晚就沒有聽故事的時間了。這個時間是你自己浪費掉了,如果你現(xiàn)在還在這里糾纏這個問題,那么你的睡覺時間就會縮短,明天你就會起不來,上幼兒園就會遲到?!迸畠郝犕挈c點頭就趕緊去洗涮,然后乖乖地上床睡覺去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對我說:“媽媽,我刷牙洗臉要快點,要不時間就浪費了?!甭犕旰?,我欣慰地笑了,我沒想到她這么快理解了時間珍貴的意義。這段時間,只要我一提醒她不要浪費時間,她做事的速度就會加快!

我覺得:教育孩子要從生活中做起,一定適時適地教育,不能光唱高調(diào),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更快樂開心地成長!

教育孩子說實話的方法


孩子為什么要說謊?

(一)小孩子怕父母或教師的打罵: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便要罵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罵怕打,便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這種掩飾得到父母或教師的寬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錯事時,便再說謊來求得寬恕了。

(二)逃避現(xiàn)實:有時小孩子為了不愿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時,便叫頭疼呀!肚子疼呀!用各種謊言去欺騙父母或教師這種謊言又往往得到父母或教師的同情,因此以后便也常說謊去推諉了。

(三)好虛名,要面子:一件事本來不是他做好的,但說是他做的,可以得到獎賞,面子光彩,于是他說謊了;事本來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怕丟臉,于是他說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說謊了。

(四)貪利:很多小孩子為了口讒,要吃東西,便說說謊,又有些小孩子為了要得到很高的分數(shù)或獎品,便在考試時作弊還硬說自己的本領(lǐng)高人一等。這都是為了貪利的緣故。

要教育孩子說實話,應(yīng)注意采用下列方法。

一、以身作則

也許,當孩子撒謊時,其父母應(yīng)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本身對說謊的意向性有多強。所謂無惡意的謊言對成年人來說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孩子則經(jīng)常視之為真正的謊話。研究證明:說謊話的孩子大多出自父母常常說謊或不遵守諾言的家庭。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奠定誠實的基礎(chǔ),首先就要以身作則,為他樹立一個好榜樣。

二、尊重孩子的秘密

孩子與父母之間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日益增加的獨立需要與父母過多的保護。不幸的是,大多數(shù)父母幾乎很少考慮他們對孩子的生活應(yīng)該了解些什么。父母應(yīng)該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而且應(yīng)該知道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年齡,向他了解不同的內(nèi)容。

三、結(jié)識孩子的朋友

孩子進入幼兒園或?qū)W校后,就開始結(jié)交一些自己喜歡的朋友。慢慢地這種友情對他們來說比同父母的聯(lián)系還重要。因此,作為父母,應(yīng)該知道你孩子的朋友是誰,他們課余時間在一起經(jīng)常干些什么,讓孩子把他的朋友請到家里來作客。當然,你有權(quán)告訴你的孩子你不喜歡他所交的某位朋友,但只能是在發(fā)現(xiàn)了這個孩子的確切不良行為時才能這樣做。盡管如此,也應(yīng)該作好與之爭辯的思想準備。

四、掌握好處理謊話的分寸

強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從中學到應(yīng)該誠實待人的道理。不應(yīng)誘騙孩子說出真相,父母最好盡力設(shè)法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fā)生。如果孩子因回家很晚而撒謊,你可以告訴他為什么你要知道真相;讓他知道:你不想聽到借口,只是擔心他的安全;使他記?。喝绻麓尾荒軠蕰r回家,要讓家人知道;向他指出:要你相信他的話如同你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一樣重要。

五、相信自己的孩子

也許父母培養(yǎng)一個實事求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彼此之間建立一種以相互信任為基礎(chǔ)的關(guān)系。如果父母常常表現(xiàn)出信任感,任何年齡的孩子都會為此而自豪,從而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習慣。

即使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父母也不應(yīng)為此而結(jié)束對其信任,應(yīng)該告訴他:一句謊言是可以被寬恕的。但如果繼續(xù)這樣發(fā)展下去,他就會失去父母的信任。

孩子跟我說了不該說的話


孩子跟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兒子從小到大在吃喝拉撒睡方面從未讓我操心,省心得不得了。但是最近睡覺讓我犯了愁,因為晚睡早上醒不來,上幼兒園總是吃不到早餐,老師已經(jīng)提了N多次意見呢。

以前兒子晚上八點半就睡著了,一覺到早上六七點鐘,能睡,睡到自然醒。后來夏天時小家伙睡眠時間改為晚九點半鐘了,能睡到早上七點多,因為小爸上班不急,我離單位又近,所以沒有太多像其它媽媽那樣的緊迫感,但隨著天氣轉(zhuǎn)涼,老師多次建議讓早到幼兒園才好。所以催兒子早上床就成了當前的主要任務(wù)。

兒子很懂事,我給他講道理,他能聽懂并欣然接受,即使不睡躺到床上聽一會故事,基本上還算溫和。但昨天開始,突然間像變了一個人,洗漱完了躺在床上,故事也聽了,燈關(guān)后就不干了,偏要起來看《大長今》不可,不讓就哭著喊著:“你為什么不讓我看呀?你為什么不能聽我的話呢?”弄得我們措手不及,他哭得傷心不已,我用了‘共情’等溝通方式,小家伙有時還不買帳,但哄一會就會安靜下來,靜下來時給他講道理,他答應(yīng)明天一定早睡早起。不過我發(fā)現(xiàn)一個情況,一般鬧過之后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他就會乖乖地睡覺去了。

昨晚上他又重蹈覆轍,和前晚一樣,躺下后突然間起來要看一會電視,我沒同意,他就一直哭,哭了足足半個小時,邊哭還邊質(zhì)問我:“你到底是不是媽媽,為什么不聽我的話呀?”我一下愣在那里:難道我做錯了什么,讓兒子有什么傷心之事?我和小爸平時很少看電視都是早睡早起之人,晚上看書的時間多些,對兒子我也很少發(fā)火,有足夠的耐心,兒子的要求該滿足時滿足,不該滿足之時講明道理,基本上尊重兒子的選擇和要求,所以兒子也一直很懂事,很有安全感。只是不知為何最近兩天會這樣?真是令人困惑不已呢。

對于孩子我采取粗養(yǎng)政策,只在大的方面限制他,其它給他很多的自由。上了幼兒園之后,我基本上和幼兒園的要求保持致,早睡早起,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小家伙基本上能將幼兒園的要求保持到位,自已動手的機會也多了起來,也許只是這兩天有些事讓兒子發(fā)生了變化,不足為慮,再觀察一下再說吧。

不過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家長該如何去做呢?想想可能有幾點是至關(guān)重要的:

1、如果是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父母態(tài)度一定要堅決,態(tài)度要一致,第一次一定不能妥協(xié)。如果不到日常睡覺時間倒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

2、冷靜等待,允許孩子發(fā)泄自已的不滿或憤怒之情。待冷靜后講明原因和道理,這時侯‘共情’溝通很重要,要就事論事地說出他的感受或描述事情本身,而不能指責他的錯誤。

3、等事情過后再講明父母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除了對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有好處外,孩子是個大人了,要理解父母早上要早起上班的處境。這一點很重要,讓孩子明白家里的現(xiàn)狀,要比空講大道理更容易讓孩子理解認可,并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呢。

孩子不聽話要正確教育


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有出現(xiàn)一段不聽話反抗家長的時期。比如寶寶1歲多時,個體意識開始發(fā)展,不愿隨意聽從別人的安排,而是憑借自己的判斷與思路來為人處事,到2歲時尤其明顯。

但多數(shù)父母已習慣于讓寶寶聽從自己的指令,凡事替他安排,一方面是出于父母之愛,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識的狹隘,總是從自己的想法出發(fā),希望寶寶服從于自己。因此,當寶寶開始獨立思考時,“不聽話”的沖突就油然而生。

父母應(yīng)該坦然面對這種沖突,不要條件反射式地想利用強勢手段來解決,這可能使寶寶將來唯唯諾諾缺乏主張,或成為陽奉陰違的人,或讓他誤認為暴力才是解決沖突的最好手段。

當沖突產(chǎn)生時,家長要給寶寶充分的尊重,這樣不會傷害寶寶自尊而使沖突加劇,然后再跟寶寶溝通,站在他的立場想想解決矛盾的辦法。如果寶寶的想法只是違背大人的意旨,本身沒有原則性的對錯,那么多數(shù)情況下要尊重他的想法;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那么父母就要堅持原則。

父母如果能把寶寶當成獨立的人,凡事平等商議,寶寶將來不僅能夠獨立思考,善于解決問題與把握發(fā)展機會,而且喜歡與父母交流思想與分享酸甜苦辣,這才是天倫之樂。

尊重孩子不能光說不做!


尊重孩子不能光說不做!今天兒子竟然沖我發(fā)了三次脾氣。第一次,我清掃時將他的積木碰倒;第二次,我將他的炒菜作料(一小盆干白菜和干芹菜葉)倒掉;第三次是他要出去玩,我告訴他先等等,媽媽還沒收拾完。結(jié)果第一次,我沖我說:“媽媽,你為什么這么不小心,請說對不起”;第二次,他火了說:“媽媽,你為什么把我的東西倒掉呢?”第三次,因為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有些生氣地將收音機的頻道調(diào)成亂音,聲稱要吵死我。

第一次碰倒他的積木,我不是故意,但我因為兒子沒看到,所以沒有道歉,他看到后讓我說道歉的話,我鄭重地道歉:“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請原諒媽媽!”兒子這才高興地說:“行,我原諒你了,這才行!”我很高興看到兒子能為自已的權(quán)利勇敢地提出自已的要求并讓比自已強大的媽媽道歉,這說明孩子的自主意識再成長。

第二次我將的炒菜作炒倒掉,是因為它放了很久,我因為放在家中礙事就扔掉了。結(jié)果兒子當仁不讓,高聲質(zhì)問:“媽媽,你什么把我的東西倒掉呢?”言外之意,我沒經(jīng)過他的同意扔掉了他保貴的東西,盡管這東西在我們眼里一錢不值。我意識到我又犯了錯誤,趕緊上垃圾箱里將它們拿回(我倒時放到一個塑料袋里),并真誠地說:“媽媽又犯錯誤了,沒有征得你的同意就將它們處理掉,現(xiàn)在又找回,請原諒媽媽!”兒子破涕為笑:“那是我炒菜的寶貝呢,下次不能扔掉!沒事兒了!”他像個小大人似的看起來好像很大度呢。

第三次因為我正忙,想打掃完再帶他出去玩,但他認為錯過時間,陽光就沒了。過后我仔細想想覺得兒子說得有道理,家務(wù)活是永遠也干不完的,可以回來再接著做,但是外面的陽光,尤其是冬天的陽光短暫即逝,是不會等我們的。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小家伙竟然會用這種方法來表達自已的不滿。

和兒子三次交鋒,我‘敗’了兩次,第三次還是因為我們溝通不好,我只是生硬地拒絕而沒有告訴他拒絕的原因。我口口聲聲尊重兒子的人格,但實際上我并沒有真正做到,在心里仍把他當作一個孩子,沒有把他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他。其實小孩子無論多小都有自已的個性和主張,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不錯,無論孩子長到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但是孩子長大后我們又苦于他人格上的不獨立,處處啃老人,不能獨立地存在于社會,其實放遠處想想,童年時我們并沒有給孩子多少人格上讓他自已獨立的機會。這三個小事,我是想得多了點,但是孩子從小看大,你給他一個怎么樣的環(huán)境,他就會長成什么樣,你尊重他,他長大后就會尊重自已和別人,這是對等的。

尊重孩子,不能光說不做!落到實處,落實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才行呀!

相關(guān)推薦

  • 那些不能對孩子說的話 語言的力量很神奇,一個人也許會因為一句話而積極一生,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而失去自信。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有些話對他有幫助,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1.“這像是你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
    2020-11-27 閱讀全文
  • 教育筆記不愛說話的孩子 教育筆記可以幫助學生記錄課堂內(nèi)容和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和思考問題。這些筆記可以在復(fù)習時供學生回顧和溫習,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guān)“教育筆記不愛說話的孩子”,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11-0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不和孩子“亂”說話 小孩子的情感還沒有完成成熟,他需要更多的關(guān)愛和呵護。但是當小孩子開始調(diào)皮,好些幼兒老師被折磨得失了耐心,便會講出傷害孩子的話來。特別是這些話: “你再不乖,老師就不喜歡你了。”這句話,看似是哄孩子...
    2021-06-02 閱讀全文
  • 小班教育隨筆《不愛說話的孩子》 眾所周知,對于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來說,我們更應(yīng)該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歸納總結(jié)教育經(jīng)驗。平常你收集了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嗎?考慮到你的需求,小編特意整理了“小班教育隨筆《不愛說話的孩子》”,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恫粣壅f話的孩子》是一篇小班教育隨筆,關(guān)注的是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
    2023-07-06 閱讀全文
  • 教育孩子不能打罵 教育孩子是現(xiàn)在很多年前父母頭疼的問題,有些家長經(jīng)常感到為難,因為除了打罵孩子,他們找不到什么有效辦法來教育孩子。下面小編就為爸爸媽媽們整理了10條不打罵孩子的行為準則,照此教育孩子,一定能取得比打罵更...
    2020-09-30 閱讀全文

語言的力量很神奇,一個人也許會因為一句話而積極一生,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而失去自信。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有些話對他有幫助,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1.“這像是你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

2020-11-27 閱讀全文

教育筆記可以幫助學生記錄課堂內(nèi)容和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和思考問題。這些筆記可以在復(fù)習時供學生回顧和溫習,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guān)“教育筆記不愛說話的孩子”,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11-01 閱讀全文

小孩子的情感還沒有完成成熟,他需要更多的關(guān)愛和呵護。但是當小孩子開始調(diào)皮,好些幼兒老師被折磨得失了耐心,便會講出傷害孩子的話來。特別是這些話: “你再不乖,老師就不喜歡你了?!边@句話,看似是哄孩子...

2021-06-02 閱讀全文

眾所周知,對于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來說,我們更應(yīng)該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歸納總結(jié)教育經(jīng)驗。平常你收集了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嗎?考慮到你的需求,小編特意整理了“小班教育隨筆《不愛說話的孩子》”,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恫粣壅f話的孩子》是一篇小班教育隨筆,關(guān)注的是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

2023-07-06 閱讀全文

教育孩子是現(xiàn)在很多年前父母頭疼的問題,有些家長經(jīng)常感到為難,因為除了打罵孩子,他們找不到什么有效辦法來教育孩子。下面小編就為爸爸媽媽們整理了10條不打罵孩子的行為準則,照此教育孩子,一定能取得比打罵更...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