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回避的教育:死亡話題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幼兒園不能教哪些內(nèi)容 2020幼兒園不能教哪些內(nèi)容 愛的教育筆記不能回避的教育:死亡話題
在我3歲的時候,我的父親自殺了。與此有關(guān),我從小便對死亡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成年后更是執(zhí)著于思考生命與死亡,在很多本書中都反復(fù)談?wù)撋c死。曾經(jīng)有一位朋友聽我在電話里發(fā)了一通人生無常的感慨后,告誡說:“你可不能對兒子說這些呀,免得他的幼小心靈承受不了?!边@朋友哪里知道,3歲多的兒子早已對死亡的概念耳熟能詳了。我說:我不要我的孩子再如我一樣經(jīng)歷對死亡的無知與恐懼。
在我看來,回避談?wù)撍劳鍪且环N弱者的表現(xiàn),是一種無意義的逃避,正好佐證著我們對死亡的極大恐懼。死亡對于我們心靈的影響,絕對不會因為我們不談?wù)撍銣p弱。恰恰相反,如果我們正視它,以平常的心態(tài)談?wù)撍?,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生命,也能夠使我們更堅強地面對死亡?/p>
我曾經(jīng)認真地給兒子講解,人是如何出生,如何成長,以及最終將如何死去的。正因為有死亡,所以我們更應(yīng)該努力地生活。死亡的概念如此深入兒子的心靈,以至于當(dāng)我和妻子同他談?wù)摰轿磥淼臅r候,兒子會突然冒出一句:“那時你們就該死了?!?/p>
還是3歲時,一天兒子吵鬧得太厲害,我和妻子都煩了,我便怒沖沖地說:“如果沒有你,我們多清靜呀!”兒子聽了,立即躺到地上,說:“讓我死吧?!边@情節(jié)讓事后聽到的人十分愕然,認為如此小的孩子不應(yīng)該對死亡有這樣的認識,而我當(dāng)時卻哈哈大笑,也一直當(dāng)做兒子的小機靈講給別人。
一次,兒子和妻子有如下的對話:
“媽媽你什么時候死呀?”
“老了才死呢?!?/p>
“奶奶都那么老了,怎么也不死呢?”
“奶奶身體好,就不死。有病才死呢?!?/p>
“奶奶的手上貼創(chuàng)可貼了,怎么還不死呢?”
……
把死掛在嘴邊,死便不再可怖,生便更有意義。
然而,兒子對死亡的感受,又并非一直這樣平靜。
兒子從小在郊區(qū)長大,為了上幼兒園的方便搬到了城里,郊區(qū)的房子租出去了。從郊區(qū)搬出那天,我頗傷感,晚上哄兒子睡覺的時候,對他講,為了照顧你上幼兒園方便,所以爸爸媽媽不再住最喜歡的鄉(xiāng)下了。也許幾十年后的一天,爸爸媽媽都死了,你也老了,再回去住,會想起你小時候在那里度過的日子……兒子聽著,臉上的肌肉開始抽動,嘴角一咧,一把摟住我的脖子,傷心地大哭起來。對死亡的概念已很熟悉的兒子,受不了這樣的“煽情”……這件事之后,我很多年不再輕易談?wù)撍劳隽恕?/p>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和孩子講死亡,并不可怕
女兒對死亡一直有著強烈的好奇感。比如她經(jīng)常會好奇地問:“媽媽,姥姥和奶奶到底什么時候死?”
禁忌問題背后的思索
在女兒的世界里,除了經(jīng)歷過和鄰居哥哥養(yǎng)的灰兔死亡的經(jīng)歷之外,死亡對她來說是個陌生的詞。我知道,對于這種我們不得不面對卻又害怕提及的話題,如果不能給她一些相對肯定的答案,類似這樣的追問肯定還會繼續(xù)下去。
孩子對死亡的好奇其實是來自于無知,也許和六歲的女兒講死亡有些殘忍,但這就跟給孩子講風(fēng)雨雷電等自然知識一樣,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每個人戰(zhàn)勝恐懼和悲傷的方法只能來自于自己內(nèi)心的博弈,這種誰都無法改變的自然規(guī)律我們無法改變或者預(yù)判,不如讓孩子去理解,并更努力地生活來得實在一些。
為了給女兒關(guān)于死亡的答案,我?guī)е喿x了很多關(guān)于生命的故事書,其中有一本名為《再見了貝貝》的書很不錯,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叫賢賢的男孩養(yǎng)的一只小雞死亡后,奶奶跟他之間的一段對話。在經(jīng)過一些閱讀后,女兒大概感受到死亡是一個生命終結(jié)的過程。
當(dāng)然,僅僅理解死亡的含義對孩子來說是不夠的,當(dāng)他們認識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過程之后,我要做的是給女兒更多的引導(dǎo),包括對生命價值的思索、對生命的珍惜這一系列的認識,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死亡的內(nèi)涵。
生活經(jīng)歷中,自然而然認識死亡和生命的意義
我開始和女兒一起養(yǎng)蝴蝶。在這個過程中,女兒經(jīng)歷了毛毛蟲到蛹,再到羽化成蝶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女兒多次近距離地接觸了一只蝴蝶的死亡:被女兒不小心踩死的柑橘鳳蝶的幼蟲、沒來得及羽化就徹底腐化的白帶鋸?fù)惖挠?、那些沒有羽化成功的蝴蝶,甚至是蝴蝶本身只有10天的短暫的一生……在每一次接觸到蝴蝶死亡的過程中,我都下意識地給女兒講關(guān)于死亡和生命的意義。
“米小,你看蝴蝶很漂亮,可是他們的一生要經(jīng)歷那么復(fù)雜的過程,真不容易啊!我想蝴蝶也是因為知道這個過程的困難,才會將自己變得更加漂亮,每天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來感受這個世界的美。”
“米小,毛毛蟲好脆弱,其實不僅僅是毛毛蟲,所有的生命都很脆弱,我們都是由細胞組成的,誰知道下一秒會是什么呢?所以每天都得開心才好!”
“米小,你看這么多的蛹沒有全部羽化成蝶,很多蝴蝶的翅膀沒有完全充血,無法張開,很多蝴蝶因為發(fā)育不良翅膀很小,要變成一只漂亮的蝴蝶真不容易??!”
……
在養(yǎng)蝴蝶的這兩個月時間里,我和女兒一直在探討關(guān)于蝴蝶的一生,以及他們脆弱的生存環(huán)境,在這個過程中關(guān)于死亡的話題經(jīng)常被提及、延伸。
“媽媽,我們要更加愛護蝴蝶,更加愛自然,愛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它們都不容易啊!”我想這應(yīng)該就是女兒對死亡有了一定理解之后,發(fā)自肺腑的感慨。
在養(yǎng)蝴蝶的過程中,那些能夠正常羽化成功的蝴蝶在經(jīng)過10天左右短暫的生命之后死亡的個體,都被我拿來和女兒一起做成了蝴蝶的標本。
“媽媽,蝴蝶生前很美麗,死后我們做成的標本也一樣美麗?!辈僮鞯倪^程中,女兒有著同樣的感慨。
“是的,活著得有意義,死后得有價值。你看蝴蝶生前能給我們帶來美麗、幫助花兒授粉,死后還能變成美麗的標本讓我們觀察、研究它,這是最有意義的事?!蔽翼樦畠旱脑捀嬖V她生命的意義。
“活要活得開心,死要死得有價值,這是自然規(guī)律,是達爾文爺爺說的,我媽媽也這樣說?!边@是女兒養(yǎng)蝴蝶一段時間之后的總結(jié)陳詞,這句話也被她用在幼兒園的故事會上,故事中,她講的就是一只美麗蝴蝶的一生。
Mamimate小結(jié)
就此,關(guān)于死亡和生命的話題結(jié)束了。對于6歲的孩子來說,現(xiàn)在對死亡有這樣的認識,足夠了。不過,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但讓孩子心理更強大是每個母親的責(zé)任,從孩子對死亡的興趣點上展開相關(guān)的學(xué)習(xí),我想這才是最好的親子互動。
美國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說到“死亡”,國人總覺得“不吉利”,因此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對孩子談及,而且更將其堅決地拒之于兒童教育門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國人在這方面卻開通很多。作為家長或教師,他們樂于在孩子3~4歲時就向他們做關(guān)于“死亡”的詮釋,當(dāng)然這種詮釋十分深入淺出、形象生動。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發(fā)現(xiàn),由于傳媒的興旺發(fā)達和信息的超速流通,實際上,3周歲的幼童大多已接觸到“死亡”此詞。他們可能會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對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懼。他們或許還會若有所思地向大人們提出許多相關(guān)的具體問題,如:難道我們每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嗎?我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不死行嗎?我的小朋友和我以后也非得死嗎?不過孩子一般要長到10歲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即人死了就不能復(fù)活)這樣深奧、抽象的道理。而在此之前,他們往往不會如成人那樣,為親人的死亡帶來的哀傷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他們只是想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而已。
對于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總是做出最為直截了當(dāng)、簡單明了的回答,并盡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們也較少利用神話或宗教中的諸如天堂、地獄之類的傳說來對死亡做出解釋。這是因為他們認定,盡管做出這樣的解釋也許最為簡單輕松,但要是孩子長大了并不相信這些,那他就必然會陷入更深的無所適從之中難以自拔。
當(dāng)然,美國人更不贊成將“人死后都會變鬼”這樣的“黑色迷信”作為知識,來傳授給天真的孩子。他們認為:要是同時還把“鬼”描繪成面目猙獰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會更大——這樣的“解釋”除了可能誤導(dǎo)孩子外,無疑還會增加孩子做噩夢的可能,并人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懼感等其他種種心理壓力,以至于當(dāng)家里真的死了人時,驚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參加親人的追悼會。
更確切地說,絕大多數(shù)美國家長是將“死亡”視為一種“情感知識”存入孩子的“知識庫”的。他們斷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貓或家庭成員真的歸西時,孩子便能動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識”,來理解他將面臨的深深悲傷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美國的一些小學(xué)校里甚至開設(shè)了別具一格的“死亡課”。在教育部接受過專門訓(xùn)練的殯葬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或護士走進課堂當(dāng)起教師,跟孩子們認真地討論人死時會發(fā)生什么事,并且讓他們輪流通過演劇的方式,模擬一旦遇到親人因車禍死亡等情形時的應(yīng)對方式,體驗一下突然成為孤兒的凄涼感覺,或走進火葬場參觀火葬的全過程,甚至設(shè)計或參加一臺模擬的“向親人遺體告別”儀式等等。盡管也有人認為這么做可能會給孩子心中留下陰影,但大多數(shù)教育專家和家長卻對此表示支持。孩子們還在家長或老師的帶領(lǐng)下,來到郊外專為絕癥患者提供善終服務(wù)的寧養(yǎng)院,把準備好的五彩繽紛的花瓣輕輕撒向臨終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話語,微笑著目送他告別人世。
教育孩子不能說的話
1、不說類似“學(xué)習(xí)是一件很難的事,是很痛苦的事情,必須刻苦努力”的話。
作用:人具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你說學(xué)習(xí)是一件很不容易、很痛苦的事情,需要“頭懸梁、錐刺骨”,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學(xué)習(xí)是多么可怕的事,在孩子心中就會產(chǎn)生害怕、遠離學(xué)習(xí)的本能反應(yīng),一想起學(xué)習(xí)來,不痛苦也痛苦了,怎么培養(yǎng)孩子學(xué)習(xí)的興趣。反之,你在孩子心中播種下學(xué)習(xí)就象游戲一樣,他就會象做游戲一樣有興趣對待學(xué)習(xí)。
2、不說類似“你是我的希望,我全靠你了,你能行嗎?”的話。
作用:一是避免把家長自己的壓力傳導(dǎo)給了孩子,防止孩子認為如果我不好,家長就沒有希望了,多大的壓力。二是避免你能行嗎?的疑問句,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3、不說類似“這孩子太笨了,我是看出來了,你是沒好了”的話。
作用:避免一句話為孩子定性為“笨”、一定不會好了,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4、不說類似“小孩子家懂什么,少問少管”的話。
作用: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
5、不說類似“你不是我家的孩子,怎么這么不要強,一點都不像我”的話。
作用:避免給孩子留下家長不愛他們了、嫌棄他們的感覺,避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孩子認為自己什么都趕不上家長,遠離家長,使親子關(guān)系惡化。
6、不說類似“我說不行就不行、不完成作業(yè)就別想玩”的話。
作用: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理解不了你是為他們好。即使是理解,他們也希望你能和藹可親的與他們說。避免孩子感覺家長霸道、人格上的不平等,防止親子關(guān)系遭到破壞,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可親,更不可敬。
7、不說類似“孩子,爸爸、媽媽求你了,你要聽話,好好學(xué)習(xí)”的話。
作用:避免把應(yīng)該由孩子自己承擔(dān)的學(xué)習(xí)的任務(wù),一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了,防止孩子產(chǎn)生是為家長學(xué)習(xí)的錯覺,促進孩子產(chǎn)生學(xué)習(xí)的主動性、自覺性。
8、不說類似“那來的這么多好奇心”的話。
作用:好奇心是培養(yǎng)孩子學(xué)習(xí)興趣的基礎(chǔ),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避免打擊孩子學(xué)習(xí)、探索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
9、不說類似“我打你是為你好”的話。
作用:打孩子,還是為孩子好,邏輯上就是錯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錯誤。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家長愛孩子、為孩子好就要挨打的錯覺,防止孩子產(chǎn)生“家長還是不要愛我、不要為我好”的感覺,疏遠家長,懼怕家長。
10、不說類似“你的任務(wù)就是好好學(xué)習(xí),別的什么都別想”的話。
作用: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活動都是游戲,學(xué)習(xí)也是游戲,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這樣說話無形中把學(xué)習(xí)從孩子的生活中單獨提出來,變成一種非常正經(jīng)的事,并賦予學(xué)習(xí)特殊的要求,使孩子的認知產(chǎn)生一種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學(xué)習(xí)的錯覺,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加大了孩子對學(xué)習(xí)的恐懼感。同時,也剝奪了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時學(xué)習(xí)知識、增長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孩子鍛煉、實踐的機會,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育兒心得:怎樣正確的教孩子面對死亡
育兒心得:怎樣正確的教孩子面對死亡
以下是幫助孩子面對死亡,同時教他們珍惜生命的幾個技巧:
1.處理好父母自己的感情
大多數(shù)父母要等到面對死亡才開始思考如何幫助孩子理解這個概念。這可能不是最佳時間特別是當(dāng)父母自己也面臨如何處理失去親人的痛苦的時候。比較好的方式是,現(xiàn)在就開始,時不時的談?wù)撃銓λ劳龅目捶?,你自己的?jīng)歷。然后,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的寵物死的時候,你的感覺,你自己的祖父死時,你的想法。這會給他們這樣的感覺:死亡與損失是普遍的。當(dāng)然是這樣?!?/p>
2.告訴孩子生命的周期
有很多機會可以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大多數(shù)父母為了避免使孩子不愉快,都忽略了。專家們都建議父母抓住這樣的機會。花園中玫瑰花的盛開與凋謝,都是使孩子明白生命與死亡的機會,就如季節(jié)的改變與家庭寵物的死亡一樣。拜訪年老的親戚和朋友時,也可以向孩子解釋什么是衰老,當(dāng)然這不會總是愉快的。如果給孩子訊息:死亡話題是可以談?wù)摰?,那么他們就會自由地發(fā)問,將來在面對所愛的人死亡時,會更好地處理。
3.讓孩子知道你的悲傷
某個親密的人——祖父(母)、好朋友、或甚至是你的配偶——死了。父母的本能使你把孩子排除在你的痛苦之外。請不要這樣,否則你的孩子被迫在以后面對這個問題。29歲的朱迪在5歲時失去了父親,她說:“家中沒有人告訴我他的死亡。他們只是說,他走了。我自然要問,他什么時候回來。我直到今天仍在問這個問題,這一直影響我的生活?!敝斓舷M募胰嗽谒麄儽磿r讓她知道,“我知道他們在保護我,但這在以后的很長時間沒起作用?!?/p>
讓孩子看到你的悲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隱瞞不僅使他感到與你的隔離,還會無意識中傳遞給他這樣的信息:某個人死亡時,哭泣或感到悲傷是不好的。這實際上與孩子應(yīng)該知道的東西剛剛相反。你要做的是,給孩子希望:痛苦總會過去。你的責(zé)任是讓他們知道,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會消失。那么,應(yīng)不應(yīng)該帶孩子參加葬禮呢?想想我們舉行葬禮的目的——幫助整個家庭在其他所愛的人的支持下,接受死亡帶給我們的痛苦。孩子們應(yīng)該參加葬禮,盡管不同的情況應(yīng)該區(qū)別對待。
4.誠實
孩子們對死亡的問題常常叫人難以回答。你最好任何時候都直接和誠實地回答,并且只提供孩子們需要的信息。如果他們想知道棺材和泥土,那么就告訴他們。如果想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會死,你的答案完全應(yīng)該誠實,雖然可以委婉一點,比如,可以說:那會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孩子們最擔(dān)憂的是他們自身的安全。他們想知道,爸爸和媽媽是不是總在那里。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會很長時間都在他們身邊,但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他們都會得到照顧。
盡量避免一些陳詞濫調(diào),如:祖母走了或祖父睡覺去了等。這些話只會使孩子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和更多的恐懼。
5.給孩子精神上的教導(dǎo)
你可以直接告訴孩子,生命有更高層次的意義。我們所愛的人去世了,但我們可以繼承他的好品質(zhì),我們自己身上的好品質(zhì)也會存在于他們的記憶中。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死亡。讓孩子知道,他們自己是整個世界極小、但重要的一部分,這有助于他們保持希望。精神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事情應(yīng)該是這樣的,當(dāng)他們結(jié)束時,仍給我們希望:它沒有結(jié)束。
6.保持鮮活的記憶
不要禁止談?wù)撘讶ナ赖奈覀兯鶒鄣哪切┤耍虮苊馓崞鸫蠹以谝黄鸬目鞓窌r光。相反,應(yīng)使大家保持對所愛的人的鮮活記憶。制作一本孩子與祖父(母)在一起時的影集,常常拿出來看;去餐館時,提起他們最喜歡的食品或他們會點什么菜??傊U勂鹉切┮讶ナ赖挠H愛者,回憶他們的點點滴滴,好象他們還活在我們中間。
育兒心得:跟孩子討論死亡
晚上八點,小星星洗刷完畢之后,對著媽媽的耳朵小聲說:“媽媽,今天晚上,可不可以陪我一起睡覺啊?”
“當(dāng)然可以啊”。媽媽很痛快地答應(yīng)了?!翱墒?,為什么呢?小星星一向都是自己睡覺的啊。”
小星星昂著腦袋,想了想,嘴巴俯到媽媽耳朵邊,很神秘的樣子。
“我有問題要問你啊。”
躺到床上之后,小星星雙手支著腦袋,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媽媽。媽媽靜靜地躺著,等著小星星的“問題”。
過了好一會兒,小星星突然嘆了口氣,像個大人似的把頭埋進了枕頭里。
媽媽感到非常奇怪,不由得伸手摸了摸小星星的腦袋,這個剛剛才六歲的小人兒,興許有什么心事呢。
“媽媽,是不是人都要死啊?”
小星星抬起頭來,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媽媽,很突毋地問。
“是啊,人,都是要死的啊?!?/p>
媽媽驚訝極了,想不到小星星要問的,是這么一個連大人都難以解釋清楚的問題,她感覺到今晚的小星星有些異常。
“也就是說,你和爸爸,有一天也會死的,是不是呢?”
“當(dāng)然啦,爸爸媽媽有一天也是會死的?!?/p>
媽媽覺得口有些干,說出來的話干巴巴的,可是又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語言變得豐滿一些,只好等著小星星的下一個問題。通常,小星星一問起問題來,就會沒完沒了,一個接著一個,媽媽是知道她這個特點的。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小星星聽完了媽媽的回答后,又發(fā)出了一聲沉重的嘆息,然后,就又把腦袋埋進了枕頭里,而且還把被子用力地向上拉,一直將自己完全蓋起來??瓷先?,她似乎有些害冷的樣子。
媽媽擔(dān)心地伸手去摸小星星的小臉,想試試她是否不舒服,可是,讓她吃驚的是,她的手上沾滿了小星星的淚水!
這個小小的人兒,居然悄悄地哭了!為什么呢?
媽媽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地將小星星的腦袋攬進懷里,輕輕地拍撫著。也許,這小東西是在學(xué)校里受到什么委屈了吧?
小星星把腦袋埋進媽媽的懷里,哭了好一會兒。終于,她可能覺得該停止了,于是抬起頭,用很重的鼻音繼續(xù)問:“媽媽,要是你和爸爸在我還沒長大的時候就死掉了,我該到哪里去找爸爸媽媽啊?”
呵呵,這小家伙,原來是擔(dān)心這個問題。
媽媽仍然一下一下地拍撫著小星星的脊背,慢悠悠地說:“這個問題不用擔(dān)心啦,媽媽既然把你生下來了,就一定要把你養(yǎng)到足夠大嘛,你看,媽媽現(xiàn)在不是很健康嗎?”
小星星突然一轱碌爬起來,睜著大眼睛嚴肅地望著媽媽:“媽媽,您說話算數(shù)嗎?來,咱們勾勾手!”說著就迅速地伸出右手小指,不由分說勾住了媽媽的,一邊用力搖晃,一邊奶聲奶氣地宣布:“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可是……”
媽媽覺得有什么東西堵著喉嚨口,生與死,是人生多么沉重的話題啊,而且,在這個充滿變數(shù)的世界上,誰可以確定,自己的生命什么時候開始,又在什么時候結(jié)束呢?就在不久前,她的一個同學(xué),被確診為乳腺癌,而那個同學(xué)的孩子,也不過像小星星一樣大吧??墒牵@些問題,應(yīng)該怎樣跟小星星才能解釋清楚呢?她那么嚴肅地以為,只要媽媽答應(yīng)了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的,她哪里知道,有一些事情,即使媽媽答應(yīng)下來,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比如生,比如死……
其實,小孩子也是應(yīng)該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吧?媽媽猶豫著,不敢確定,接下來該怎么向這純潔的小人兒解釋了。
“好了,我的問題問完了,晚安媽媽!”
小星星打了個哈欠,向媽媽道了晚安,心滿意足地躺下了去。
媽媽仍然掙扎在三八線上,不確定是否該怎樣給孩子一個更明晰的回答。
“可是……即使……即使媽媽有一天真的死去了,我是說,假如,在你,還沒有長大的時候。只要你心里記著媽媽,那么,媽媽不是也仍然像活著一樣嗎?”
終于下定了決心。跟一個六歲的小兒談?wù)撍劳龅氖虑椋m然有些殘酷,但是,媽媽不想在將來的某一天,讓親愛的女兒說媽媽撒謊,因為,總有一天,這小小的人兒會明白死亡的真相。也許,在開始就讓小家伙明白,要比等到她自己發(fā)現(xiàn)真相的時候,更容易接受一些吧?誰知道呢?
小星星顯然沒想到,媽媽會在做完回答之后又來了個“可是……”。她認真地聽著媽媽把話說完,然后,又是長久的沉默。
“媽媽,你是說,你會永遠活在我的心里,對嗎?可是……我還是有些害怕。”
沉默的小星星終于開口了,這一次,媽媽發(fā)現(xiàn),口干的不是自己,而是眼前這叫人憐愛的小人兒了。媽媽在心中默默地嘆了口氣,手指一下一下地劃著女兒黑亮的短發(fā),另一只手,緊緊地、緊緊地,攥住小家伙的小手。
“媽媽,要是有一天,我也死了,怎么辦呢?”
被媽媽攥住的那只小手,已經(jīng)開始輕微地顫抖了。小星星可憐巴巴地仰著大腦袋,眼神是那么無助,那么讓人不忍心再說什么。
這一刻,媽媽的心中,別提有多么心酸了??墒?,事情已經(jīng)開始了,就應(yīng)該有個良好的結(jié)束,不是嗎?
“星星蛋蛋,”媽媽故意用一種輕松的語氣,并且在小星星的名字后邊,加了表示寵愛的兩個字?!叭绻幸惶?,我們的小星星蛋蛋也死去了,那么,你就會活在你的寶寶心中啦。”
“真的嗎?”
“那當(dāng)然啦,媽媽從來都不說謊話的,是不是?”
小星星很認真地點了點頭:“嗯,應(yīng)該是這樣的吧?你死了,活在我的心中,我死了,活在我寶寶的心中,我的寶寶要是也死了呢,那就活在我的寶寶的寶寶的心中,這樣的話,媽媽就永遠都不會死啦,是這樣的嗎?”
“是啊是啊,星星寶寶真聰明啊!媽媽,是永遠、永遠、永遠都不會死的,因為媽媽會生寶寶,寶寶長大了也要生自己的寶寶……這樣一來,寶寶就不用擔(dān)心死的事情啦,是不是呢?”
“那當(dāng)然啦!”
這一次,是小星星斬釘截鐵的回答了媽媽,而且,是笑容燦爛地說這話了。
“還有問題嗎?”
望著小家伙釋然的表情,媽媽心頭的巨石終于放下了。
“不好意思啊媽媽,還有一個問題呢?!毙⌒切怯行┬呃⒌刈隽藗€鬼臉,“媽媽,我們倆已經(jīng)聊了多長時間的天兒啦?”
“嗯,差不多有五十多分鐘了吧?!?/p>
“我沒按時睡覺,是不是就不算好孩子啦?要是爸爸知道了,會不會吵我們呢?”
“當(dāng)然不是,小星星一直都是個好孩子,今天晚上睡晚了,是因為我們在討論很重大、很重大的問題喲。爸爸要是知道,小星星用這么短的時間,弄明白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問題,他也一定會非常高興哦?!?/p>
“比按時睡覺還重大的問題,是不是?”
“是啊,比按時睡覺重大的多啦?!?/p>
“哦,媽媽,你說,世界上還有沒有比你更好的媽媽呢?”
“你說呢?”
“我覺得沒有了。你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媽媽了!”
“在媽媽的眼里,你也是世界上最棒、最棒、最棒的寶寶喲?!?/p>
“可是,媽媽,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好,我有時候老惹你生氣呢,以前,我惹你生的那些氣,現(xiàn)在還生嗎媽媽?”
“早就不生啦,寶寶越來越懂事,又這么聰明,媽媽怎么會真的生氣呢?”
小星星聽媽媽這么說,長長地呼出一口氣,由衷地笑了:“書上說,人要是生多了氣,就會老的很快呢。所以,我想,要是我忍不住讓媽媽生多了氣,媽媽不是很快就老掉了嗎?所以,我以后一定會小心些,不讓媽媽多生氣啦。而且,不生氣是不是就可以活得更長一些時間,對嗎媽媽?”
“小星星說的真好!”
“哦,媽媽,現(xiàn)在幾點啦?”
媽媽借著室外的光亮,看了看手表:“已經(jīng)九點了,寶寶是不是該睡了呢?”
“我們躺下的時候,是八點,哇塞,我們終于聊了一個小時的天兒啦!晚安媽媽,這次我可是真的要睡嘍?!?/p>
小星星說著,把被子裹裹緊,輕輕地閉上了眼睛。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媽媽就聽見了小星星均勻的呼吸聲——那小家伙已經(jīng)安然入睡啦。
想來,今夜,小星星嫩綠色的夢境中,會充滿甜蜜和安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