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觀念:換個方式接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

這個學期,由于我的工作變動,下午不上班,于是由我接替老公去幼兒園接兒子。

我沒想到,這些小小的變動卻給兒子帶來很大的變化。

首先,由我找兒子變成兒子找我。之前,我們去接兒子時,總是站在人群最前面,急切地從老師牽出的隊伍中找兒子。我決定變一下,把自己藏起來,讓兒子來找我。

只見兒子的眼光焦急地在家長群中梭巡,沒找到我的兒子顯得很失望。可是他沒有放棄,走近人群,眼光穿梭幾個來回,終于在人群后的角落找到我了。兒子立時綻放出歡欣的笑臉,滿是驚喜地鉆進我懷里,緊緊地抱著。仿佛,他剛才失去過我這個媽媽,小嘴竟然附在我耳邊說:“媽媽,我愛你!”是的,四歲的小人兒,以為家人永遠都在那,像幼兒園前面的石墩一樣不會離開。今天,經過了這樣的費力尋找,小小的心突然意識到.,如果沒有親人,他多么孤獨,從而逐漸懂得珍惜與家人的這種緣分和親情。

然后,小家伙開始找車,卻沒找到。我說:“寶貝猜猜,今天媽媽有沒有開車來?”兒子環(huán)視一周,說:“沒有。”然后笑,“我知道了,媽媽是騎電瓶車來接我的?!蔽矣H他一個:“真聰明!”兒子問我為什么不開車,我則趁機向他灌輸環(huán)保觀念。

娘倆騎上車子回家,我特意帶他走了一條小路,風景優(yōu)美,還有很多帶有小院子的人家。兒子不停地問這問那,顯得特別開心,說:“媽媽,騎電瓶車也很好玩哎,還可以看好多風景?!?/p>

從此,去接他時,我總是變換交通工具,有時開車,有時騎車,有時坐公交,有時則干脆步行。走在路上,我會有意引導他觀察和思考。比如,這棵樹發(fā)芽了,葉子一點點長大了;這株花有了花骨朵了,第二天含苞待放,第三天盛開了!有時看到螞蟻搬家,小鳥筑巢,我會停下車來和他一起觀察很久。

兒子從這些小變化里感受不同交通方式的優(yōu)勢,每天有不一樣的體驗,學到不同的知識。比如認識了很多植物,知道了不同交通方式的行車規(guī)則,了解了不同工作的人不一樣的生活狀態(tài)……艦察力、語言表達能力、思考問題的方式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展。

還有,我們談話的內容也特意做了改變。之前,我們接到他,第一時間總是問他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怎么樣?,F(xiàn)在我不這樣,一開始很少問他在幼兒園的事,讓他猜媽媽今天是騎車、開車還是坐車來接他的。小家伙眼珠一轉一轉,說:“今天下雨,媽媽肯定不會騎車;沒有看到我們的車子,說明媽媽沒開車。我知道了,媽媽是坐公交車來接我的!”我擊掌:“猜對啦,好厲害哦!”這樣的開頭使兒子的興趣特別高,很愿意跟我交流,而不是像之前那樣,一路上都極少說話,興致不高。然后,看到小鳥唱歌,我會委婉地說:“小鳥唱歌了呢,小五(兒子小名)是不是也把今天在幼兒園學的歌唱給小鳥聽啊。跟小鳥比賽,看誰唱得好?!比绻麅鹤优d致勃勃真的唱起來,我就由此知道他今天學了什么。或者,他也會告訴我,今天在幼兒園沒學唱歌,而是學了什么什么,再一點點透出他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我則趁著他的情緒高,巧妙教育和引導。

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兒子改變了很多:變得很樂于跟我交流,對家人也由之前的愛理不理變成尊重有禮了。而且他的認知能力、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都迅速提高。幼兒園舉辦演講比賽,他居然自己組織了一段演講詞,題目就叫《媽媽接我的路上》,說得繪聲繪色,感情真摯,得了一等獎。當裁判的老師十分喜歡他,主動邀請他當幼兒園大型活動的小主持人。當然,為他的成長欣喜之余,接他的路上,我更得花些心思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觀念:理解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早上入園時,嘉嘉剛剛走進教室,調皮的戴戴似乎很熱情似的,緊跟在嘉嘉的后面,用小拳頭在嘉嘉的背后蹭了幾下,嘉嘉沒有任何反應。我怕戴戴出手太重,會把嘉嘉給弄痛,立馬阻止了戴戴這樣的動作,并且告訴戴戴這樣的行為不好,會把小朋友給弄疼的。戴戴的這個行為也就到此終止了,兩個孩子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玩兒起了玩具。

但是嘉嘉的奶奶并沒有離開,一直在窗外看著這個過程,讓我有點意外的是,嘉嘉奶奶走進了教室,走到戴戴的身邊,兇巴巴地開始數(shù)落起戴戴來,“你怎么能這樣啊。不是都是好朋友嗎,我家里有繩子的,下次你再這樣打嘉嘉我就把你手綁起來”,戴戴第一遍沒有作答,也沒多大反應,只是默默地玩兒著玩具;奶奶又對著戴戴說了第二遍,戴戴抬起頭似懂非懂地“嗯”了一聲。然后嘉嘉奶奶就走了。我看著這個場景,不禁覺得有那么一點兒失落,也有一點兒失望,更多的是感慨。

我問自己:“孩子之間這樣的行為算‘打’嗎?兩個孩子,戴戴碰了嘉嘉,嘉嘉也覺得沒什么問題,這算是‘打’嗎”?

家長一直在行使一種權利——該和什么樣的相處、不該和什么樣的人相處,最后的結果是孩子的心胸開始狹隘,并學習挑剔別人的缺點。誰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選擇和什么樣的人交往,孩子自己會判斷。

如果一個孩子受了委屈,都不會告訴老師,最后只會帶回家跟家長說,那說明,這個孩子本身就缺乏一種求助的能力。然而這種求助能力,是家長不能夠包辦代替的。

在和戴戴媽媽溝通了之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戴戴媽媽和爸爸在家經常拌嘴,有時也會有一些過激行為,就算有時的好心情也會在打打鬧鬧中度過,所以戴戴就認為這樣的打打鬧鬧是在對朋友表示喜愛,所以當看見好朋友來了之后才會這樣“熱情”的歡迎他。戴戴媽媽還說回家一定會“嚴懲”戴戴,怎么可以打小朋友,戴戴媽媽的這種行為被我立即的制止了。

其實孩子打人,根本也不會打怎么樣,如果別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沒什么。如果他打了別人,當父母的總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對。我給戴戴媽媽的建議是:當他打了人后,要及時根據(jù)當時的情況來分析原因,然后告訴他如何用語言來解決問題,告訴他打人是野蠻的行為,并告訴他媽媽愛他,不要讓孩子有做錯事不被愛的感覺。這樣,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對,也知道下次該怎么解決,還知道媽媽無論何時都是愛他的。孩子感覺被愛包圍著,他就會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學校里的事情,老師會盡能力解決。如果要上升到家長的層面,那就很糟糕了。如果嘉嘉奶奶,戴戴媽媽都在場,我不能保證這會不會變成吵架。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交往方式,哪怕是讓孩子受到一點點的挫折,若是能“吃一塹,長一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們都太著急了,把孩子看作了一個“易碎品”,結果到最后真變成“易碎品”了。無論怎樣,媽媽都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他永遠都是好孩子,對事不對人,一時行為不對,不能說孩子就壞呀。

育兒觀念:接受孩子的不足


育兒觀念:接受孩子的不足

隔代教養(yǎng)是整個中國社會現(xiàn)在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加上獨生子女的原因,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里大人的眼中都是最棒的最好的。這就造成了家長們看不到孩子的不足,更接受不了來自外界的善意的批評。

班上有個調皮的女孩子,規(guī)則意識比較淡薄,話比較多,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上課的時候不停的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找身邊的小朋友講話,是個讓老師很頭疼的孩子。作為大班的孩子,需要為以后上學做準備,需要培養(yǎng)基本的規(guī)則意識,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對于大班的小朋友,要求更多,相應的獎懲措施更嚴格。但是大班的孩子有自己的脾氣,有很強的個性,對老師的懲罰會不聽,不服從。于是老師想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可是得到的卻是這樣一段話:“我家寶貝是最棒的,我家寶貝要哄著,她吃軟不吃硬?!薄拔壹覍氊愡€小,以前帶過她的大人都說她很聽話,很懂事的?!?/p>

對于家長心疼自己孩子的心理我很能理解,他們每天跟孩子相處,是最了解孩子內心想法的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他們最知道原因也最能理解,可是因為這位溺愛,他們忽視了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不停的有人為他們犯的錯誤收拾殘局?不是!是自己知道并克制自己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當然我說的這種情況也只是出現(xiàn)在個別的家長身上,而且基本是老人。常說隔代溺愛,因為寶貝自己的孩子,所以眼中只能看到孩子可愛的地方,耳朵只能聽到別人的夸獎,對于孩子犯的錯誤可以完全包容,對于別人提出的善意的建議和批評不愿接受,他們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不足,但是同時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別人的眼中都是很棒的。所以對于幼兒園老師的新的教養(yǎng)方式和他們的老式教養(yǎng)方式發(fā)生了沖突,這中間需要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來調節(jié)。因為大家的目的都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的未來。

育兒觀念:換一個角度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育兒觀念:換一個角度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最近家里一寶很是有自己的思想,想不到的事情層出不窮,從起床到睡覺,從磨蹭到破壞,從反抗到哭鬧,有時讓這些為人之父母疲憊不堪。

孩子若是在家,要不不好好吃飯,要不挑剔飯菜不合胃口,要不想著方法看電視,再不然就是玩游戲機,到了睡覺時間遲遲不愿睡覺,家中長輩勸說該收收那顆愛玩的心了,話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到底怎么收,如何收?

在父母眼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要尊重孩子自然生長,這些大道理似乎人人皆知,可是,行動起來還是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和困難,往往父母的陪伴沒有換來孩子的快樂,僵持到最后,似乎河東獅吼一聲才能讓孩子們乖乖的聽話,到頭來“兩敗俱傷”的還是累呀,其實,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獨立思想,何不尊重他們,換一個角度來管教孩子呢。

孩子早晨起床,磨蹭。

早晨的時間非常的寶貴,從起床、穿衣、洗漱、入園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面對家里的磨蹭一寶,該出發(fā)了他還偏要換換他的上衣,脾氣再好的家長也會此時不停的催促。

還是先來討論一下有關磨蹭的計劃吧,堅持十天早入園獎勵一個自己的小小愿望,每天自己穿衣,拿上自己的物品,在規(guī)定時間里準備完畢后自己張貼一枚小貼畫,早晨起床時故事和歌曲輪流播放,或者扮叫他最近喜歡的動畫人物聲音,這樣一來,孩子也能跟上大人的步伐了,媽媽既不生氣也不批評了,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是自己決定的,或許結局是正面的或許是負面的,而所有的結果都需要自己承受。

孩子喜歡玩游戲,不守約定。

家里的手機和平板上的游戲都是一寶下載安裝,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無師自通呀,沒人教授,沒人指導自己就會,打完這關還要玩下一關,沒完沒了,和他講道理不聽,強制關閉后就會很生氣,為了玩游戲鬧脾氣,發(fā)火,生氣,很想輕松看待這些事。

召開家庭會議討論一下,其實現(xiàn)在低頭一族的人越來越多,孩子就是家長的縮影,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后都會有一個“問題家長”

討論的最終結果是,早晨不允許玩,晚上做完自己的事情后,看電視和游戲時間不得超過三十分鐘,每次開玩前先定好時間,如有超過會有相應的懲罰,情況嚴重就會停止時間,放下自己的情緒就讓生活的點點滴滴來磨練孩子和自己吧。

換一個角度來管理自己的情緒,換一個角度去管理孩子,因為生活中才是教育的肥土,讓孩子在這片沃土上播種、施肥、澆水直到慢慢綻放。

育兒觀念:和孩子溝通的七大技巧和方式


育兒觀念:和孩子溝通的七大技巧和方式

俗話說:子女好與壞,在于溝通和關懷。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的藝術。沒有兩代人之間正常的心理溝通,就沒有有成效的家庭教育。要學會利用身邊的景、物、社會生活等來促進與孩子心靈的交流。這里將給家長描述與幼兒溝通的技巧和方式:

⒈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在和孩子進行交流時,很多家長喜歡用訓斥和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去對待幼兒,孩子在家里沒有玩伴,這會讓孩子心里對父母產生一種距離感和恐懼感,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么會敢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或對爸爸媽媽提出問題呢?

⒉和孩子密切相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溝通最主要的一個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媽媽們要騰出時間和孩子相處,密切觀察孩子對哪些事物感興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惱的問題,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尋找話題進行交流,這樣會激發(fā)孩子和父母交談的興趣,促進親子關系。

⒊學會傾聽孩子,學會向孩子傾訴。現(xiàn)在很多文章都在引導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但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家長要學會向孩子傾訴。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如果家長只一味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只喜歡吐苦水,尋求別人幫助卻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幫助別人的人了。

⒋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的玩具壞時,或當孩子和小伙伴鬧別扭時,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如果家長認為:小孩嘛,很快就會忘記的?;蛘呔椭粫晃逗秃⒆诱f:“沒關系的,要堅強點。類似這樣硬邦邦的安慰,孩子會覺得你根本體會不到他的難過,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和你說,而是一個人憋在心里了。如果父母改成說:“我也很難過,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好嘛?”相信你的孩子會很愿意和你溝通的。

⒌了解孩子的潛能,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合理。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資質和潛能,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有良好的發(fā)展,那么現(xiàn)在開始先停止按你的喜好來為孩子選擇學習的內容,停止逼迫孩子進行一些活動。了解來自與觀察,例如:孩子對音樂聲特別敏感,聽到音樂聲就特別興奮,平時能模仿不同的聲音,對音階的掌握很準確,喜歡各種樂器,那么表明你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有很大潛能,可以和孩子進行商量讓他參加音樂類的學習。

⒍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0~6歲的孩子都是好奇寶寶,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可能是他們細想火花的一次閃現(xiàn),如果家長隨意對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黃,那么你可能扼殺了孩子一次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上。家長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有耐心,認真回答。在方式上不可運用生搬硬套理論解說或成人化口語,盡量采用擬人化或童話式的方法給孩子講解,符合孩子“泛靈”的特點。

⒎避免對孩子使用命令的口氣。家長在和幼兒說話時盡量避免用“我警告你……”,“你馬上給我……”,“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許……”等具有威脅、命令、責備、拒絕等用語。也許你一時控制不住自己說出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當你很生氣時,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再去和孩子進行交談,因為人生氣的時候是會失去理智的,不要讓不理智的情緒控制住你的語言。

孩子接受溺愛方式教育的五個信號


小時候被寵壞,長大了就是禍害!如果孩子有下面幾種情況,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01

對外人發(fā)脾氣

當孩子會說“我”這個詞的時候,意味著孩子已經具有了“自我意識”。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孩子都會以自我為中心,一旦自己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哭鬧、發(fā)脾氣。不過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局限于“窩里橫”,雖然偶爾對父母耍耍性子,但在外人面前還是比較收斂的。

但是,如果孩子對外人都經常耍性子、發(fā)脾氣的話,可能意味著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有點過度膨脹了。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對孩子有點過于順從了。

02

跟父母談條件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往往就會萌發(fā)“交換觀念”,用自己的勞動去跟父母換一些小獎勵:“媽媽,我考了100分,你能帶我去吃必勝客嗎?”“媽媽,我要是好好吃飯的話,一會能讓我看會動畫片嗎?”這是一種很聰明的行為,有付出,有回報。

但是有的孩子,卻發(fā)展到了無理談條件甚至威脅父母的程度:“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摔你的手機!”“你不讓我看電視,我就把飯倒地上!”這明顯就是“強盜邏輯”,不跟你講道理,反正你必須滿足我!也就是說,孩子在試圖控制你!

如果有這種情況,父母就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經常過于輕易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是不是經常用物質誘惑來要求孩子做事情。

03

拒絕分享

兩三歲的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還是比較正常的,畢竟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中心”觀念比較重。但如果孩子到了幼兒園大班甚至小學,仍然不愿意分享的話,就不是什么好苗頭了。

任由孩子發(fā)展下去,他不但不跟同學分享,甚至都不跟父母、爺爺奶奶分享。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非常自私,難以處理好人際關系,真心朋友不多。

04

使喚爺爺奶奶

平時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對爺爺奶奶吆三喝四:“我上學都遲到了,你怎么不早叫我?”“我都等你半天了,怎么才來接我?”“菜這么咸,你老糊涂了么?”……

一般來說,當孩子嘗試著挑戰(zhàn)家長權威的時候,一般都是拿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下手的。因為老人往往舍不得訓孩子,容易對孩子百依百順。

孩子對老人吆三喝四時間長了,“自我中心”的意識會急劇膨脹,變得目無尊長,叛逆難管。等到了青春期,就會很難控制。而且,孩子現(xiàn)在對爺爺奶奶的態(tài)度,就是將來對年邁的父母的態(tài)度。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chen1252139371,教育聯(lián)盟之精英學習圈!

05

從來不幫忙做家務

有些孩子“眼里沒活兒”:自己書桌亂糟糟的也不知道整理,地板上有一大灘水也不知道拖一拖,媽媽忙著做飯讓他幫忙摘菜都不樂意。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會自我安慰:“不愿干就算了,把成績弄好就行”“現(xiàn)在懶點就懶點吧,長大就好了”……

但實際上,孩子的責任感和同理心,最早就是通過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建立起來的。如果我們因所謂的“愛”而不讓孩子參與家務,那孩子的責任感和同理心就得不到健康發(fā)展,越長大越不好管教。

教育孩子,平時我們要注意什么?

這樣的話語盡量不要說

“不要怪他,他還小,長大了就不這樣了!”

經常見到這樣的護子心切的家長,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不管是父母教育孩子還是孩子闖了禍別人找上門,都會用“孩子小,別跟他一般見識”來替孩子開脫,試問這個社會會以“還小”為借口原諒孩子的一切過失嗎?

“乖乖吃飯,吃完飯媽媽給你買......"

聽完這句話,大概就知道為什么你的孩子總是拿不吃飯、不上學等理由威脅你了,暫時的誘惑或許會讓孩子聽話,但是你總不能整天用這種誘惑的方法使孩子聽話吧?

“桌子壞壞,打它,誰讓他磕著寶寶的?”

無形之中你在告訴孩子,孩子磕到是桌子的過錯,與自己的不小心沒有關系。時間久了,孩子會養(yǎng)成一種推卸責任的意識,對孩子的將來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學會拒絕

從明天起,拒絕百依百順,拒絕心軟,不要因為看見孩子掉眼淚就慌忙的滿足他所有的要求,秉承著這樣的原則做家長:該買的、需要的咱一樣也不給孩子落下,不該買的、多余的,能不買就不買。

慣子如殺子,愿每一個家長都能成為開明的父母,讓孩子活的有溫度、有力度、也要有“難度”,孩子一定要愛,但千萬不要溺愛!

換種方式與孩子交流


換種方式與孩子交流

“我要走進你的世界,你不讓;我想讓你走進我的世界,你又不來”,這是一位和孩子難以交流的母親發(fā)出的無奈心聲?!罢也坏胶玫臏贤ǚ椒ā币殉蔀榍啻浩诤⒆蛹议L的最大苦惱。

了解是溝通的前提。母親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模式、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最近由全國婦聯(lián)兒童部、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等單位開展的“你對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親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很多母親對孩子比較了解,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尤其在和孩子交流的技巧方面,很多母親還需要提升。

其實,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挑選最適合的方式。

“我很想和孩子交流,但孩子就是不想跟我談,我也很難讓他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有時候談不上幾句孩子就嫌煩了,甚至談著談著就吵起來了。”這是很多家長的共同感受,家長們也為此衍生了很多苦惱。

其實,只要我們開動腦筋想一下,改變一下交流的方式,問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

1、書面交流:與孩子進行心靈對話

書面交流方式相對于面對面的口頭交流,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于家長,可以盡量斟酌語句,努力使自己的表達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效果。于孩子,在嗅著溫馨墨香、感受來自家長親筆關愛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和父母進行心靈的對話。而且,這還有利于孩子反復閱讀,仔細揣摩。

家庭可以設一本談心本。有經驗的班主任常用這種方式和孩子談心。在家庭教育中,這種方式也是可取的,它簡單易行,只要準備一本本子和孩子交換寫寫自己的心里感受就可以了。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和孩子共用它來寫日記。

父母平時可以給孩子留言或寫信。有些不好口頭表達的東西,你可以通過寫留言或書信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你可以準備一塊白板,隨時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上面,孩子也可以通過它來向你傳遞信息。或者寫一張紙條直接給孩子,也可以將寫好的紙條放在孩子的書包里,夾在他的書中等等。寫給孩子的書信,可以直接給孩子,也可以通過郵局寄給孩子,但兩種方式的效果是不同的。

2、網絡交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基于網絡的交流方式和傳統(tǒng)的書面交流方式相比,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多媒化:采用這種方式除了可以使用文字表達外,音樂、圖片、動畫等各種有利手段都可以給我們提供幫助。虛擬化:這是這種方式最大的優(yōu)點,由于虛擬,你可以以孩子同齡人的身份去和孩子溝通,也可以以長輩的身份對孩子進行教導。由于距離產生的美,孩子更易聽進這種“第三者”的話語,交流會變得更加容易。多角色:由于虛擬,你可以根據(jù)需要不斷變換角色,或年齡的,或性別的,或身份的等等。

BBS交流。如果你的孩子有上BBS的習慣,你可以到他常去的論壇注冊一個用戶名,然后和他進行溝通交流。這是我和孩子交流的重要方式,我每天把孩子的作文發(fā)到BBS上,然后用一個虛擬的用戶名和他交流一些看法,幾個月的實踐證實,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

電子郵件。和寫信相比,電子郵件有著更豐富生動的表現(xiàn)形式,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等都可以幫助你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你可以以真實的身份出現(xiàn),也可以以虛擬的身份出現(xiàn),這可以根據(jù)你的需要來確定。

QQ交談。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網絡,是個十足的網蟲、聊民,我建議你用這種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方式應是最佳選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用孩子嗜好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也許更為容易,效果更好。

3、電話交流:避免面對面的尷尬

電話交流有面對面交流的優(yōu)點,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面對面的尷尬。短信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你給他發(fā)一條溫情的短信,他的內心就會撒滿陽光,在和孩子交談遇挫的時候,一條短信可能會打破言語的堅冰。

4、委托他人:借助第三方力量

當你在和孩子交談無效的情況下,你可以邀請別人(比如親戚、老師、同學等)和孩子交談,間接地表達你的觀點。這樣做有時候會比自己直接說一些問題更有效果。

交流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在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到和孩子交流溝通,而不是大發(fā)雷霆,在冷靜下來后,你會想到并采取合適的交流方式的。

育兒觀念:教會孩子樂觀的方法


育兒觀念:教會孩子樂觀的方法

樂觀的心態(tài)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經常陪著孩子,或者因家庭的

一些瑣事在家里吵架,從而導致孩子比較內向,產生偏激的想法。

在xx小學五年2班就有這樣一名學生,一來學校就滿臉委屈,只要有同學說她一句她不愛聽的話,她馬上

哭,說什么不公平。不僅如此,老師也發(fā)現(xiàn)她和平時不太一樣,成績一落千丈。當老師找她交談時,她

表現(xiàn)出非常氣憤的神情,說:“不公平,不公平,沒有人對我好,她們都討厭我……”在老師的因勢利

導下,才發(fā)現(xiàn)原來她還有個妹妹,父母與外公外婆都非常喜歡她的妹妹,由于她的父母只帶她來晉江務

工,相比之下,一回老家會比較疼愛她的妹妹。這或許給她的感覺便是:“父母不疼我了,外公外婆不

疼我了,誰都不愛我了?!闭劦竭@里,老師馬上想到:這個孩子此時的心情非常糟糕,應該讓她往樂觀

的方面去想。

老師與她的聊天持續(xù)了半個多小時,后來老師通過觀察并與其家長交談,讓她的父母不要再像平時一樣

對待她,讓她盡量往好的方面想,并一發(fā)現(xiàn)她的優(yōu)點就及時表揚。

通過幾次與她及家長面對面交談,這孩子已經沒有以前那么悲觀,成績也進步了。這個事例,提醒我們

老師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以下是幾點教會孩子學會樂觀的方法:

1、營造一個樂觀而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2、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3、要學會欣賞孩子

4、父母要保持樂觀情緒

5、引導孩子擺脫困境

6、不要對孩子“抑制”過嚴。

7、對孩子進行希望教育

8、不向孩子宣泄“垃圾情緒”

9、幫助孩子面對缺陷與挫折

10、不要總拿孩子與其他優(yōu)秀的孩子比較

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享受快樂學習生活的同時,也會有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

相關推薦

  • 換個方式和孩子交流 換個方式和孩子交流 大班孩子自我意識較強,自尊心強,要面子,不適合直接批評,講道理的同時要先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指出他們的進步,再提希望:“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很難做到,老師對你很有信心,你自己有沒有信心呢?...
    2020-05-27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理解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早上入園時,嘉嘉剛剛走進教室,調皮的戴戴似乎很熱情似的,緊跟在嘉嘉的后面,用小拳頭在嘉嘉的背后蹭了幾下,嘉嘉沒有任何反應。我怕戴戴出手太重,會把嘉嘉給弄痛,立馬阻止了戴戴這樣的動作,并且告訴戴戴這樣的...
    2020-10-09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接受孩子的不足 育兒觀念:接受孩子的不足 隔代教養(yǎng)是整個中國社會現(xiàn)在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加上獨生子女的原因,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里大人的眼中都是最棒的最好的。這就造成了家長們看不到孩子的不足,更接受不了來自外界的善意的批評。 ...
    2020-11-17 閱讀全文
  • 換種方式對孩子 換種方式對孩子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曹王鎮(zhèn)中心幼兒園韋海霞 午睡時間靜如夜,寶貝淘氣鬧得歡。園內媽媽想辦法,乖寶安然入夢鄉(xiāng)?!}記 每天中午午睡時,總有些調皮的寶貝不喜歡睡覺。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們一會兒...
    2021-05-12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換一個角度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育兒觀念:換一個角度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最近家里一寶很是有自己的思想,想不到的事情層出不窮,從起床到睡覺,從磨蹭到破壞,從反抗到哭鬧,有時讓這些為人之父母疲憊不堪。 孩子若是在家,要不不好好吃飯,要...
    2020-11-06 閱讀全文

換個方式和孩子交流 大班孩子自我意識較強,自尊心強,要面子,不適合直接批評,講道理的同時要先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指出他們的進步,再提希望:“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很難做到,老師對你很有信心,你自己有沒有信心呢?...

2020-05-27 閱讀全文

早上入園時,嘉嘉剛剛走進教室,調皮的戴戴似乎很熱情似的,緊跟在嘉嘉的后面,用小拳頭在嘉嘉的背后蹭了幾下,嘉嘉沒有任何反應。我怕戴戴出手太重,會把嘉嘉給弄痛,立馬阻止了戴戴這樣的動作,并且告訴戴戴這樣的...

2020-10-09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接受孩子的不足 隔代教養(yǎng)是整個中國社會現(xiàn)在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加上獨生子女的原因,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里大人的眼中都是最棒的最好的。這就造成了家長們看不到孩子的不足,更接受不了來自外界的善意的批評。 ...

2020-11-17 閱讀全文

換種方式對孩子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曹王鎮(zhèn)中心幼兒園韋海霞 午睡時間靜如夜,寶貝淘氣鬧得歡。園內媽媽想辦法,乖寶安然入夢鄉(xiāng)?!}記 每天中午午睡時,總有些調皮的寶貝不喜歡睡覺。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們一會兒...

2021-05-12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換一個角度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最近家里一寶很是有自己的思想,想不到的事情層出不窮,從起床到睡覺,從磨蹭到破壞,從反抗到哭鬧,有時讓這些為人之父母疲憊不堪。 孩子若是在家,要不不好好吃飯,要...

2020-11-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