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一個普通家長的尋夢之旅
發(fā)布時間:2020-09-15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育兒心得:一個普通家長的尋夢之旅
今天是周末,天剛蒙蒙亮,就覺得自己被窩里拱進來了一個小東西,不用說,是兒子早起跑了躺洗手間之后,來我這里睡回籠覺了。因為我這個當爹的睡覺打呼嚕太響,孩他媽為了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都是帶著兒子在大臥室睡的。不過,兒子每次早起后都要來我這里再睡會,這,是他的習慣。
不一會,他就又進入夢鄉(xiāng)了,但今天,他睡了我卻睡不著了,因為他在夢里笑的很開心,不忍打擾他,我就起床下樓去鍛煉身體了?;貋頃r,已經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兒子剛起床。我看著他有點朦朧發(fā)直的眼神,打趣問他,做什么夢了,笑的那么開心呀?兒子答,好像是我們在做游戲,但是卻記不清是玩什么了。我順口說,那咱們有空就找找是什么游戲能讓你這么開心吧。兒子立刻接道,那不如今天就仔細找找吧,老師說過,今天的事情最好今天做完,不要養(yǎng)成拖拉的壞習慣。我一想,今天是周末,本來打算帶他去游樂城打電玩的,不過最近總覺得老看電視動畫片他的視力似乎有點下降,再連著玩電子游戲一定會加重他眼睛的疲勞程度吧?而且中國的電子游戲不像國外,有年齡分級系統,所以電玩城里常常有不少暴力槍戰(zhàn)的成分。不如趁這個機會,今天就陪他玩玩?zhèn)鹘y游戲,培養(yǎng)一下他的興趣,也許能改善一下他被電視電腦占滿游戲空間的情況呢。
說干就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出門玩沙,因為小區(qū)最近在環(huán)境整修,有不少細沙就堆在小區(qū)門口,我拿好他的小鏟子,就拉著兒子出門了,果然,兒子一看到沙堆就撲上去了,挖的不亦樂乎,我也湊熱鬧,跟他一起掏了個大隧道。玩了一會,我隱隱覺得兒子似乎不會這么容易就被打發(fā)了,果然,小家伙站起來扔掉了鏟子,對我說,爸爸,挖沙是小小孩玩的游戲,我都六歲了,應該玩點大孩子的游戲啊。
看來,兒子確實成長了,得給他安排點互動性強的游戲才成。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的沙包游戲,跳方。只要一塊粉筆或者磚頭,在一塊空地上畫出八個格子,再加一個沙包,就足夠了。我跟兒子按順序標出1-8,然后每次把沙包扔進一個數字,有沙包的格子不能踏進,這樣就可以鍛煉他的體力,跳躍力和平衡能力了。我們兩個玩的不亦樂乎,很快,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我問他,好玩嗎,這是你夢里的游戲嗎?兒子說,好像是這個吧,不過夢里咱們既在外面玩,也在家里玩的很開心呢。看著兒子后背汗?jié)竦挠≯E,我想,快到中午了,太陽有點毒,也該讓他休息會了。于是,在我告訴他家里有更有趣的游戲以后,他有點戀戀不舍的跟我手拉手回了家。
剛到家,他就翻出了最愛玩的撲克。小時候爺爺和他玩撲克的目的是為了讓他識數,長大了他拉著全家人來幾盤斗地主我們也是為了鍛煉他的應變能力。但今天,爺爺奶奶出門了,媽媽又上班,家里只有我們兩個,玩不了斗地主,于是我告訴他,撲克還有很多有趣的玩法呢,今天我就教你一個新招,記憶翻牌吧。小家伙認真的聽我講解,我們選出十對相同數字和顏色的牌,打亂后平鋪成一個方陣,兩人每次輪流翻兩張,翻到相同的兩張就可以拿到自己手里了,最后比比誰手里的牌多誰就贏了,這個游戲不但要記住自己翻得牌,更要記住別人翻得牌,能很好的鍛煉空間記憶能力。n4507.cn
我跟他你來我往,翻了七八盤,結果最后幾盤都是我贏了,小家伙開始有點沉不住氣了,感覺有點上火。這時我問他,你是不是有點生氣呀,他模仿著光頭強的口氣回答,強哥很生氣!我笑道,那我教你一個新游戲吧,叫做“人啊,別生氣”,好不好?他聽了很好奇,說,還有這個名字的游戲?。课艺f當然有啊,咱先把午飯吃了,然后把你的大富翁棋盤拿過來,再拿幾個棋子和一個骰子就可以了。
似乎光聽名字的話,感覺這個游戲的名字是我編的,但其實不然。“人啊,別生氣”這個游戲源自德國,是家長們經常陪孩子玩的一種桌游,而且這個游戲規(guī)則簡單,特別適合多人同樂,棋盤可以找現成的格子棋或者自己畫,有起點終點即可。大家每人多個棋子,每次走一個,輪流擲骰子,后來的人只要跟前面的人走到同一個格子里,前面人的棋子就必須被踢回起點,誰的所有棋子都走到終點誰就勝利了。這個游戲鍛煉的是孩子遇到隨機事件的承受力,眼看著快到終點卻被人踢回去的時候,如果能平心靜氣對待,那玩這個游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其實我感覺在游戲觀念上,中國和西方人略有不同。中國的家長只把游戲當作是給孩子玩樂啟發(fā)智力的,與自己無關,因此也都是被動參與。而西方家長把游戲當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玩時很投入,甚至會和小孩子爭奪勝利的果實。他們最反對的行為,就是家長自己不投入真玩的情趣,假裝玩,放水讓孩子取勝,這其實是無法真正達成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的。
看了看墻上的掛鐘,時針已經指在了三點的位置了,兒子跑了一上午,又玩了一中午,似乎有點瞌睡了,我過去伸手把他抱在懷里,他順勢就把腦袋靠在我胳膊上,想休息休息了。我問他,今天玩的感覺跟你做夢時一樣開心嗎?兒子緩緩的說,開心,只要周末爸爸陪我玩,玩什么我都挺開心的。聽到這話,我心里微微一緊,想想也是,自己天天忙工作,只有周末才能陪陪孩子,平時都把他推給爺爺奶奶照顧,而老人精力有限,只能天天讓電視電腦陪他打發(fā)時間。想到這里,我不禁暗下決心,以后得再多騰出點時間陪陪孩子,身體力行的跟他做做游戲,聊聊趣事,輔導輔導功課,探討探討生活。
我望著在臂彎里熟睡的兒子,也有點昏昏欲睡了,此時,仿佛聽到了平時自己最愛聽的陳奕迅的歌曲《陪你度過漫長歲月》,里面的歌詞是這樣唱的:
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
陪你把獨自孤單變成了勇敢
未來多彷徨再漫長還有期待
陪伴你一直到
故事給說完……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做一個有愛心的家長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做一個有愛心的家長
光蔭如梭,在這不經意的日子里,婷婷從曾經只會咿咿呀呀的小寶寶變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經的那個寶寶了,她有時也會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見,或是在心里質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對這個“小大人”我們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復印件”,所以我們平常也要注意什么樣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歡給孩子設計一個雄心壯志的計劃,一但教育偏離了設計的軌道,就會認為孩子“笨”、“沒有出息”,等一系列影響家庭氣氛等不開心的問題也會急馳而來。首先我們做父母的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經給自己設計的未曾完成"宏偉藍圖"拿過來讓孩子來替你去完成。曾經犯錯改了就不是問題,相同的錯誤重演就是問題了。少年的時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樂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引導”和“鼓勵”。
我們認為婷婷只是個平凡的小女孩,我們沒有給她設計任何的遠大理想,我們只是希望她開開心心上學,開開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長。所以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我們更多的是要幫助她找出差錯的原因,而不是開口就責罵她,對于因粗心大意的小毛病偶爾提提,不是揪住不放。尊重她自己興趣愛好的學習選擇,但也要監(jiān)督她對自己的選擇不要隨便更改或后悔,培養(yǎng)她自己獨立決定的意識是不可以沖動和隨意的。要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規(guī)則,由于家庭結構問題,老人都會把孩子當做“寶”來喜歡或討孩子開心。如果祖輩和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利用家長的意見分歧而“投機取巧”,家庭和睦聯盟,是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紀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分歧時,都要采用背靠著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前爭執(zhí)不休。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步增長,孩子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不再盲目服從;平時我們多采用溝通辦法,口氣婉轉,放下架子,蹲下來和孩子講話,減少居高臨下的家長制批評作風。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她說話,讓她感到父母對她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她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jié),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比如說看電視、玩電腦時間長了,我們采用“提醒制”,告訴她再過幾分鐘該休息了,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等等。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xù)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yè)的份量減少,繼續(xù)培養(yǎng)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么他們在低潮過后,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
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下,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模式化的過程,甚至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不管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還是沒興趣,都得坐在書桌前把課本一遍又遍地看,這也是一個讓孩子產生倦意的起因.
我們提出四個建議:
1、多給孩子講一些勵志故事或典故。
2、用近期的學習目標來鼓舞孩子。
3、改掉孩子三分鐘熱度的習慣。
4、鼓勵孩子暫時落后是為最后的沖刺保存實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jié)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或人讓我們感觸頗深,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因此在分享育兒心得前就可以先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寫下來。我們寫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一】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爸爸媽媽?不單單是物質方面就可以了,寶寶教育方面是做一名合格爸媽的重要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現如今如何科學的育兒才是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的關鍵。
寶寶要什么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是不是他很想需要的,這時候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到后邊哭鬧成了一種武器。還比較小的時候帶著寶寶到超市,看到賣糖果的攤子,賴在那里不肯走的,媽媽堅持不買,把在那里哭鬧的寶寶拎了出超市,后邊還有一次,是抓到一粒糖果要往嘴巴塞,媽媽反對,說沒買單不能這樣子,再到后來就不這樣了,只是跟媽媽商量,買一些好不好,這個時候,買了會很高興,不買也沒很大情緒了。
舉例二:以平常心對待寶寶的舉動,反應不要過于激烈,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
如果寶寶現在吃飯的時候總是要喝水,好象是條件反射似的,之前吃飯過程中喝水,媽媽是反應比較大些,不讓他喝,結果你越是制止他啊,他越要這樣干,到后來媽媽裝作沒看見,他還會在喝完之后,跟我說,媽媽,你看我喝水了,目的是引起家長的注意。
如果你家的寶寶愛模仿媽媽在家里干活,媽媽一般都會制止寶寶動作,其實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拿著工具在客廳里頭揮來揮去。如果你家的寶寶以后再抄起家伙時,媽媽開始肯定了他,哎呀,你真棒啊,能幫媽媽干活了,寶寶聽了這話,那真是太高興了,還真象模象樣的弄上一圈,然后把工具再放回原處。
有些寶寶只要媽媽或者爸爸在家,就跟媽媽(爸爸)又瘋又鬧的,非常的亢奮,中午連午覺也不睡了,人家說這是寶寶表達愛的一種方式,不知道是不是寶寶在幼兒園太壓抑了(媽媽的猜想),關于這一點,媽媽還真有點不知所措,有時候瘋得太厲害了,媽媽爸爸就會制止,其實好象沒什么效果喲,要試圖引導寶寶,表達愛的方式不只停留在這一種。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二】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兩年半已經過去了,這兩年半里,兒子讓我渡過驚奇、意外和快樂,也給我?guī)砹嗣β?、充實和成就?/p>
我的兒子今年兩歲半了,我認為孩子是個快樂、聰慧、又不失調皮搗蛋的孩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讓健康、平安、快樂伴隨他的一生。而在我看來要實現這個愿望有幾個前提:首先,要給他不完美的權利,因為我不是個完美的媽媽,他也沒有一個完美的爸爸,我們沒有權利要求他是個完美的孩子,而且我覺得過于完美的人很難快樂。其次,要給他自主的權利,他有權選擇他想要的,當然前提是不干擾他人。
第三,他必須尊重他人、講禮貌,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每個人都在為這個世界做自己的貢獻,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被人尊重,對人有禮貌的人才會被別人所接受。第四,要給他傾訴、發(fā)泄的權利,傾訴是人舒解壓力的重要通道,孩子可以對我們說任何他想說的話,也可以放聲大哭。第五,要承認孩子是有差異的,沒有一個孩子的每一方面都發(fā)育得很好,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的孩子的長處去比,只能看在這方面與他自己以前相比有沒有進步。
在我的育兒生活中有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吃
民以食為天,吃得好身體才會好。孩子幾乎什么都吃,讓人羨慕吧。我的經驗是孩子吃東西要定時定量,少吃或不吃零食。如果哪天看他饞得可憐了就吃點零食如餅干、巧克力等,但要相應減少飯或水果的量,而膨化食品、雪糕、飲料是從不會進入他的食譜的。如果他不想吃或吃時玩的話我會把東西拿走,并告訴他若超過一定時間,這些東西他就再不會吃到了,只能等到吃下頓飯時才會吃到東西,并說到做到。而且我覺得孩子的食品一定要多樣化,一樣東西同種做法不能反復吃,這樣會讓他永遠保持新鮮感。
有時我會讓他參與到我做飯的勞動中來,洗洗菜,看我打雞蛋,他非常感興趣,當他吃到做熟的東西時會覺得有他的勞動成果,而且象變魔術一樣有了變化,非常興奮。再有,每天讓孩子多活動,消耗大自然吃得就多,兒子每天蹦蹦跳跳,吃飯時食欲特別旺盛。另外,一定要讓孩子多喝白水,嬰幼兒比成年人需要更多的水,兒子每天要喝1200ml以上的水,可能是因為從不喝甜味飲料的關系,他非常適應無味的白水。事實證明,兒子身體非常結實,我想這跟他的飲食結構和習慣有非常大的關系。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三】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一向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
兒子上幼兒園后,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yōu)槿烁改刚呱罡序湴梁妥院?。首先要求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己就要做榜樣。主動去了解孩子,尊重他們的愛好。孩子喜歡什么或不喜歡什么都是孩子的權利,父母應順其天性,順其自然,在溝通中善于發(fā)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并對孩子的興趣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培養(yǎng),讓興趣成為孩子走向成注意聆聽,鼓勵孩子多談關于他自己的事。家長關心孩子,不僅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聽”。這個“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談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發(fā)言權,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人際交往中,我們明白這樣的一條原則:尊重他人發(fā)言權。但在親子交流中,家長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很多家長習慣以自己的意識領導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發(fā)表言論的時候,或者駁斥說“不懂就不要亂說”,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這樣做會減低孩子的存在感,讓孩子產生“我的觀點一點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忽略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一個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獨立個體,對于孩子的要求,一些父母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滿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應允在這方面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擁有一個個性喜歡的玩具或其他方的請求時,我們會和孩子約定好,如果每一天能好好吃飯,在幼兒園能好好睡午覺,上課時能盡量認真聽講,需要時能幫媽媽收拾整理?;蛘呒s定只能買一樣。那末到時候我們就會給買;而呢,也會很樂意并很努力地表現自己。
我覺得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耐心地等待,增強了控制自己的潛力,學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還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東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應的勞動或必須的代價;也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孩子的職責感。不僅僅是孩子,我們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給孩子做榜樣。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四】
放假快結束時,他對媽媽說悄悄話:媽媽我告訴你,我最開心的事就是明天可以上學了。隨著與幼兒園交流活動的越密切,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對xx的教育充滿希望。對此,我真心感激小班的全體老師。
一、幫孩子培養(yǎng)興趣愛好,讓他熱愛生活
若孩子有自己的愛好,孩子的人生會變得豐富多彩。在興趣愛好方面,我的態(tài)度是合理引導,尊重孩子。xx小時候經常感冒,我看到其他小朋友跑跑跳跳就很羨慕,于是我決心引導他喜歡跆拳道。他還未達到學跆拳道年齡時,我就帶他去看大哥哥們練拳。他玩電腦里的拳擊游戲時,我就趁機說,那個打得很棒的就是學了跆拳道的。經過我的耐心引導,他終于主動纏著我,說“媽媽,我想學跆拳道,帶我去學跆拳道好嗎?”。經過學習以后,他身體一天天健壯,幾乎很少感冒發(fā)燒,偶有感冒喝多點開水就好了。有健康的體魄做基礎,xx的興趣愛好很廣泛,他喜歡學習跆拳道、畫畫、滑冰、游泳等等。
二、教孩子早點學會認字,讓他熱愛學習
我在xx,xx歲多的時候,發(fā)現他對字很感興趣,就買了一套識字的書回來,讓他自己隨意翻看,有空就教一兩個字。他記憶力很好,幾乎教過幾遍就記熟了。出門看見路標上、廣告牌上認識的字都會指出來讀給我聽?,F在xx認識的漢字和詞匯有3000多個,他讀起小人書來,毫不費力,可以給媽媽講故事了,講到精彩之處也會讓人感動。xx認識字的好處,現在慢慢可以體會到了,他變得很愛看書學習。甚至玩電腦游戲時,也會找出游戲攻略來學習。
三、給孩子自己動手做事,讓他獨立自主
我很注意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常常告訴xx: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晨起床,xx自已刷牙、洗臉、穿鞋襪、穿衣服褲子,自己收拾書包文具。給他固定的桌椅和位置,讓他自已吃飯、自已完成作業(yè)。在做完自己的事情后,還要適當幫忙分擔家務,如幫忙擦桌子、倒垃圾。當xx發(fā)現一些現象很好奇時,我會鼓勵他自己動手去做試驗,如用肥皂制作吹泡泡液。若是買xx的相關用品,如衣服鞋子等,我們都會征求他的意見,看他是否喜歡,讓他自己選擇決定。
四、對孩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他品質優(yōu)良
我認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效仿對象。一直以來,我們家就努力建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教給他知識還重要。xx才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就教他:玩具從哪里拿的,玩過了就要放回哪里去。平時我自己也是這么做,不管什么物品都要物歸原位。xx從小就養(yǎng)成愛整潔的好習慣,并且他還很愛惜他的玩具。我們經常當著xx的面互相表達家人之間的關心。現在xx已經很會體貼關心家人了,每次爸爸媽媽要去上班的時候,不管在干什么,都會跑過來跟爸爸媽媽說再見,叮囑爸爸媽媽路上小心!有好東西就想要和家人分享。
五、做孩子的知心好朋友,讓他心理健康
我和xx相處時,更多是當他的知心好朋友。我常常和孩子聊天,聽他說話唱歌表演,當他最忠實的觀眾。每天放學回來我都會問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xx就會很開心的講述他在幼兒園所發(fā)生的一切,有他的小同學、他的老師、有他學到的東西、有他的想法。這能讓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思想,有助于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也鍛煉了xx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和每位父母一樣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疼愛絕不是溺愛,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一定拒絕,并且告訴他拒絕的理由。當孩子表現不好時,我的做法是多鼓勵,少訓斥,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孩子能做到并且可以做的很好!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我覺得自己是和xx在共同成長,他是一天一天在長大,我是一天一天在學著做家長,他的每一天成長都會給我?guī)硇碌恼n題。以上就是我這幾年的育兒心得了,要寫的內容太多了,這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樂趣和經驗,感謝xx給我?guī)淼尿湴梁涂鞓贰W詈笞T负⒆觽兌冀】?、平安、快樂!我愿與老師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五】
我對孩子的期望和大家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每天開心快樂,想讓她學到更多的本領,長大后更好的融入社會,能夠處理好以后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對孩子的習慣非常重視,我們刻意的去培養(yǎng)她,要有良好習慣,讓她從現在的有意識行為向無意識轉變,我會不厭其煩的跟她說飯前要洗手,每次都提醒,到現在她自己吃飯前主動去洗手,不再問為什么,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我會跟她講,洗手是為了洗去細菌,或者把細菌放大說成蟲子,讓她感到洗手的重要性。我想這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這個過程很長,可能每次我嘮叨讓她洗手的時間比她洗手的時間還長。
在孩子吃飯的事上,我花的時間比較多,我女兒近一年來體重沒有一點增加,每次吃飯各種理由,蔬菜不吃,肉也不吃,飯嫌多,湯太燙,弄得我實在沒有辦法,后來發(fā)現女孩還是比較愛漂亮的,就從這里下手,蔬菜吃了眼睛會變亮,吃肉可以長身體,穿更漂亮的裙子,喝水嘴唇不會裂縫,鼻子不會流血,這樣才能像公主。其次還要給予各種鼓勵,表揚,算是能把飯吃完,但我估計時間不會太長就會不管用了,這種方法只能管一時了。實在沒辦法時只能采取措施,收零食、不讓看電視、再不行就罰站了。在這方面我做的確實不好,也是無計可施了,說說都不怎么像心得了,有點牢騷了。
動畫片每個孩子都喜歡看,關鍵是現在電視臺一直沒完沒了的放,這個臺結束那個臺開始,弄得孩子整天有的看,所以這個問題也比較棘手。我對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次不超兩集,看多了馬上干預,在看電視的時候坐姿和距離必須不停地提醒。我女兒這個年齡還沒有能自己主動不看的控制力,在這個問題上我最容易的犯得錯誤是,光顧自己做事忘了時間,甚至有時候沒時間陪孩子,主動要求孩子去看會電視。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對長時間看電視習以為常,感覺我叫她去看的,有底氣,長時間看電視也就順理成章了。為這事我專門買了個鬧鐘,這樣可以及時提醒自己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還有在叫孩子關電視的時候一定要到她面前和她說清楚,因為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很投入,你叫她的時候她基本聽不到,就是她答應了也可能是條件反射,這個時候也不能怪孩子不聽話,要到她跟前好好跟她說,把她的思維從動畫情節(jié)中拉出來。當然這個時候正好是廣告時間最好。這個問題我覺的還是比較好處理,畢竟我可以控制電源,就是一時不高興,可以馬上用別的事情來轉移。
我女兒還有個毛病就是不容易接受批評,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比較堅持(其實是錯誤的),前一個階段一直認為1+1不是等于2。我就是讓她數手指也是不承認,可能她是礙于面子或是真的不知道,有時候我會堅持,想讓她明白1+1就是等于2。最后的結果是她轉移話題,甚至直接走開。這種問題遇到過好多次,說她的錯誤時,她基本上不會直接接受,有時她很反感。雖然在她這個年齡我不想刻意的讓她學考試中遇到的知識,但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很著急,怕她以后會變得很任性?,F在我找到了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側面讓她了解她認為“正確”的事,從動畫片中,還有就是點讀機,當然最好是老師說的。在動畫片中出現1+1等于2了,讓她重復看兩遍。隔段時間再問她時,她會很好的接受,但是要對她以前的錯誤只字不提,這樣在不傷害她自尊的同時讓她改正錯誤,學到正確的知識。
在孩子活潑、勇于表現這個方面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可能是遺傳原因,我們夫妻的性格都比較內向,不善言表。所以教育女兒時有好多弊端,目前女兒特別內向,不肯主動發(fā)言,不善于表現自己,遇到有點困難的事容易逃避,我們一直鼓勵她獨自做點事情,能夠主動地和別人溝通,效果都不是明顯。這是我們最困惑的事情,當然我們以后會繼續(xù)去尋找好的方法讓她不斷進步的。
最后祝孩子們健康成長,老師、家長平安幸福!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六】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際,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石,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教育事業(yè)涉及千家萬戶。隨著孩子“呱”的一聲落地,從一顆幼小的小苗培育成一棵蒼天大樹,期間需要家長、老師、社會和孩子共同的培育,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環(huán)境,使其自由自在地成長。
一、育兒體會篇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航,她從這里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huán)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贊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孩子就象一條河流,父母就是她的源頭。源頭的水要源源不斷,流淌過程中又要匯聚不同水源。只有這樣,才會離源頭越遠而水系越發(fā)達,奔騰不息,融入波瀾壯闊的海洋;孩子又是父母的復印件,因為我們總能從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和品德修養(yǎng)。
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我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帶一個孩子不易,帶好一個好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在孩子上幼兒園后,我的所思所想所感頗多.借這次機會把我的絲絲火花記錄在此,以拋磚引玉,與家長共勉……
一、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人們對于諾貝爾獎獲得者非常崇敬,有個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里學到的呢?
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是在幼兒園,因為在幼兒園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p>
由此可見,習慣對人生起著巨大的作用,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1)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
從哪兒來的,放到哪兒去,物品擺放整齊?,幀幟刻煸缰型硭⒀馈⒁环?、散步、半小時音樂或英語、故事時間,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換鞋洗手,會給她做一些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把商量好的在這個月養(yǎng)成的習慣寫上去,讓孩子自己評價,如果當天做到了,就貼笑臉貼畫。
采取親子契約的形式,比如吃飯看動畫片,可以畫一幅圖以協議的方式,如果做到了,有什么獎勵,如果沒做到,有什么懲罰。
(2)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
在瑤瑤1歲多時,就買了很多書,選擇趣味性強、能吸引孩子的繪本和智力游戲等。3歲時,就帶她去圖書館,養(yǎng)成每周自己要求去一次的習慣,讓她自己選擇書籍,若選的書超過她的年齡,我會跟她說清楚,每天在睡前必須講兩本故事書才睡的習慣,讀完幾遍后,要求她把故事講給我聽。有時在路上還會給我講大灰狼、卡梅拉、綠毛怪的故事。
二、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社會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書面表達能力包括閱讀、朗讀、書寫。在書面表達方面,主要是每天在孩子睡覺前朗讀一些故事繪本、兒歌、國學經典等給孩子聽;在口頭表達方面,主要是鼓勵孩子多說話。
(1)專注地傾聽,她會很享受這種默默的傾聽,會越說越起勁。
(2)講一句完整的話,做到習慣性地把話說完。
媽媽:“你喜歡天空嗎?”
瑤瑤:“喜歡”。
媽媽:“為什么”?
瑤瑤:“有星星和月亮”。
我會請她把話說完整,“因為天空中有星星和月亮”。
(3)做到有問必答。
要不厭其煩地、耐心地回答——即使同一個問題已經問過許多遍了,如果一時難住,也要答應她在一定時間內去問別人或者是查資料等。
(4)與孩子做游戲。
鼓勵孩子介紹游戲角色或者情節(jié)等,在游戲中,有時孩子講話的語序不對或者是亂用詞等等,這時,需及時糾正。在糾正時,主要將正確的話說一遍就可以。到下一次孩子再說同樣的話時,你將會驚喜地發(fā)現,他是按照你上一次糾正的那樣說的!
三、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戶外活動時,我會讓她用放大鏡觀看各種樹木的葉子,花的形狀及數量。
前天散步時,看到小區(qū)里有很多污水井蓋,她問:“媽媽,為什么每個井蓋都不一樣,有的是哭臉,有的是笑臉。”還提醒我千萬別踩井蓋。
很享受的是每天在玩了一兩小時后,她會在她的小綠桌上完成她的繪畫,畫完折起來,“媽媽,我送給你一個神秘的禮物”。
繪畫時,有段時間特別愛畫媽媽牽著她的小手,周圍有向日葵、太陽、彩虹、棒棒糖。她說:“我最愛吃棒棒糖,雖然媽媽不讓我吃,我畫一個就等于吃了”。
有次畫了一張面帶微笑的、有手有腿的桌子上放了一盤水果,水果也是笑臉和哭臉,愛吃的是笑臉,不愛吃的是哭臉。
畫了一條小魚在吐泡泡,下面是石頭、草,這時游來了一條烏賊,噴了魚一身的墨水,說:“小魚,快跑吧,要不你會被吃掉了”。
幼兒園普通家長育兒相關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七】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兒子上幼兒園后,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yōu)槿烁改刚呱罡序湴梁妥院?。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心得。
欣賞教育。欣賞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個孩子,其最可人之處不在于他的聰明活潑,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現在與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學業(yè)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自信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贊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fā)孩子的勇氣。當兒子當上小排頭時、取得小紅花時、主動幫我們做家務時……我們都會獎給他一句“你真棒”并傳遞一個欣賞的眼神。我們的孩子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成長著。
對于父母親來說,愛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知道怎樣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無數次的育兒實踐,使我們懂得了“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
互相尊重。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日常行為。老師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樹立老師、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覺地、發(fā)自內心地按照老師和父母的要求矯正自己的行為,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是小孩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要求家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尊重自己的老師,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師。凡是老師要求家長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
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信。讓孩子從小遵守諾言,懂得什么是“一諾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樹立家長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的品質。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家長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引導教育?!案竿映升?、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我們不想讓兒子為父母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地發(fā)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如一堅持的原則。但自由發(fā)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他的領航員。在他不自覺的時候,我們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及時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fā)現他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開展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他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我育兒的三點粗淺心得,我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女兒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家長開放日之教育心得
家長開放日之教育心得
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階段是人生的開始,對幼兒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一晃我們今年已經上大班了,從小班開始到現在,我認為在學校里學會了孩子終身受益的本領,比如說飯前要洗手,自己穿衣服吃飯,要排隊,懂禮貌,把自己的東西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會觀察大自然等等。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人生寶貴的財富,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在幼兒時期引導和培養(yǎng),打下扎實的基礎。
家長開放日是學校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家長深入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了解老師的講課水平,增加學校辦學的透明度。本次家長開放日中,家長們觀看了他們做早操,跳繩、拍皮球以及跳跳樂等活動,看到孩子們在學校認認真真地學習各項技能倍感放心。這次家長開放日我有幸一起參與進來,提前給孩子們準備了一個故事《蛤蟆爺爺的秘訣》。這是我第一次在這么多孩子面前講故事,既緊張又興奮。然而故事有點長,為了給孩子們上一堂生動的故事課,我仔細看了幼兒故事類節(jié)目,認真聽了有聲讀物,研究了講故事時的語音聲調,咨詢了同齡孩子的聽故事偏好,最終結合自己講故事的習慣,在家里反復練習。家長開放日當天孩子們聽的也津津有味,有很多的互動,故事的哲理寓意也記住了,達到了預期效果。
通過家長開放日,我更加清楚的知道,我的孩子在學校有些地方表現不錯,有些需要進步;通過講故事這個活動,我更加清楚的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的,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三心”級標準嚴格要求家長自己,即關心,愛心和恒心。關心,關心自己的孩子是肯定的,但是要講方式講方法講原則,尊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鼓勵他們正確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他們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愛心,對人對事都是充滿熱情、助人為樂,以自己為榜樣,讓孩子從大人身上感受到社會的正能量,樹立正確是非觀。恒心,很多人都做不到,包括我自己。在教育孩子身上需要很強的毅力,比如練習鋼琴,聯系珠心算,需要家長一起學,一起練,這時考驗的不僅是孩子的吃苦程度,更是對家長恒心的考驗。
家長開放日的活動讓我們家長真正走進幼兒的一日生活,開放式溝通可以讓家長與老師零距離接觸,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能夠增強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了解學校的管理與發(fā)展趨勢,了解課堂教學和課改動向,促使家長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動地配合幼兒園和老師,共同完成對孩子們的教育和培養(yǎng),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長。
家長育兒心得
轉眼之間,我家寶寶已經快四歲了。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和寶寶一起成長,寶寶給我們帶來的有驚喜也有無奈……
我和愛人按照以下兩點教育孩子,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不妥之處還希望老師和各位家長指正交流。
一: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其中包括生活、學習、品德。孩子兩歲前在老家寄養(yǎng),爺爺和奶奶的溺愛和農村的成長環(huán)境雙重影響下,寶寶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不講衛(wèi)生、拖拖拉拉、有小脾氣等等。來到蕪湖之后寶寶媽媽買了一些關于兒童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書籍,晚上的時候,寶寶媽媽會抽時間陪寶寶讀這些書,一邊讀一邊解釋;平時生活也對寶寶加以要求。慢慢的寶寶的衛(wèi)生習慣就養(yǎng)成了。并且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現在每天寶寶自己都會自覺的看一會兒書。最近寶寶媽媽又給寶寶買了一些兒童科普讀物,增加寶寶的知識。當然孩子情商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我們這方面也會引導寶寶。
二:培養(yǎng)寶寶的判斷力。我發(fā)現寶寶兩三歲的時候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能力了,比如孩子犯錯誤了,這個時候和他講道理,告訴他為什么批評他、為什么這樣做是錯誤的、怎樣做是正確的。剛開始寶寶還會犯同樣的錯誤,慢慢引導他。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fā)現他犯同樣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要有耐心。舉一個例子:我家寶寶平時非常喜歡甜點和水果。寶寶生病的時候醫(yī)生告知吃藥期間寶寶喜歡的這些食物不能吃,這些食物影響藥效。剛開始寶寶肯定抵擋不住甜點水果的誘惑,我們就告訴他生病期間吃甜點和水果病就不能好,可能還會扎針,等病好了之后可以買更多的甜點水果給寶寶吃。這樣幾次之后,每次生病期間他就不主動要求者類食物了,甚至有時看到我們在吃水果,他會給我們講:我生病了,現在不能吃水果,等我病好了就能吃了!
其實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和榜樣,我們一邊要監(jiān)督另一邊還要糾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錯誤。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在成長,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有很多孩子和我們都要學習。生活中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我和愛人平時都極力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