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愛說普通話的女兒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幼兒園普通話活動方案 小班教育心得筆記 媽媽的愛說課稿幼兒園女兒3歲了,最近一直操一口普通話而且挺標準的,說起來讓你感覺很滑稽,家人都很佩服她,小小年紀竟會說普通話。不過照我的意思上學前最好說土話,普通話上了學肯定會的,可事情的發(fā)展不受我控制,她偏偏愛說普通話,土話已很少說了。在平時,我們是堅持說土話的,只是每晚講故事是普通話,電視里是普通話,可能她就是這樣學會的,還經(jīng)常被她冒出的一些詞語感嘆不已。
剛剛----剛剛我看到鑫鑫(小狗名)在這兒。剛剛我在吃飯……
出發(fā)----晚飯后我們一家在小區(qū)里跑步,我因洗碗最后一個下去,女兒看到我,大聲喊媽媽,并快步跑到我身邊說:“我要拉著媽媽的手,我們出發(fā)吧!”
首先……然后……----一天晚飯后,我和她一起玩積木,我搭了一個,問她像什么,她說“鵝”并說也要搭一個,她邊搭邊說:“首先,請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做手工,然后……。”這話說的時候是一本正經(jīng)的,煞有介事的,我呢聽得呆了一會兒,怎么會說這句話呢?后來終于想到了,這話是巧虎里的,她把它運用到這兒了。爺爺、奶奶都驚嘆:“這丫頭,真是了不得?!?/p>
危險----還是晚飯后,公公、婆婆和我抱著女兒在小區(qū)里散步,走過一個地方,她發(fā)現(xiàn)有一個路燈壞了,就嘰里咕嚕說開了“這個燈壞了,(可能)大哥哥弄壞的,這樣很危險的?!蹦棠搪犚娏恕芭叮阋仓牢kU啊,在家里讓你不要爬得太高,危險的,你聽了嗎?小老軟?!蔽kU一詞,她是從我給她買的一本可以貼一貼的書里學的,書上畫的是在游樂場玩的小朋友,讓她把那些做得不對,危險的小朋友,貼上危險兩個字,于是乎,她就記住了危險一詞。
類似這樣的詞語,她每天都會冒出幾個,只是有時我沒注意或我在上班,但回到家,婆婆有時會跟我說。
像-----記得一次,婆婆說:“你女兒現(xiàn)在可了不得了!”n4507.cn
“怎么了?什么事???”
“今天,我在廚房里剪螺螄,她跑過來問:‘親親,呢拉祖啥(土話)’
我告訴她我在剪螺螄,你猜她接下去說了句啥?”
“說啥了?我猜不出。”
“她說-------像蝸牛嗎?說蝸牛不算數(shù),還加了個字“像”什么”你說她厲害不厲害?!?/p>
這就是我的女兒,給你驚喜、給你快樂。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心得:孩子愛說臟話怎么辦?
育兒心得:孩子愛說臟話怎么辦?
我有時在學校就能聽到孩子說臟話,有的甚至不堪入耳,尤其是高年級的男生,對于有的孩子來說,好像已經(jīng)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事了。對于這種日益突出,非常嚴重既惡劣又可怕的腐蝕隱患,我們教育工作者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么多學生為什么喜歡說臟話?通過調(diào)查問卷和私訪知道學生喜歡說臟話是個性的彰顯;這樣“酷”勁兒十足,已顯得自己與眾不同,有個性。也有學生認為,說臟話便于與其他學生交往。自己不說這種“時髦、時尚”的話,就與別人無法搞好關(guān)系。更有一大批學生認為在當今學習生活繁重、壓力大的情況下,說臟話可以“發(fā)泄情緒”。
基于這幾種原因我們老師該怎么辦?首先,要多給學生講一些“美與丑”的故事;多給學生舉一些“美與丑”的案例進行對比分析;多播放一些“美與丑”的小品短劇讓他們鑒賞,用事實說服教育他們。讓他們從心底里認知說臟話是“丑”不是“帥”。其次,引導學生正確“發(fā)泄情緒”。比如:在情緒緊張、勞累之余多聽聽音樂,即能陶冶情操又能給自己解壓。做家務(wù)和寫書法也同樣是一種好的解壓方法,同學們不妨試一試。
另外,學生的外界影響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滋長著孩子喜歡說臟話這個壞習慣。在開家長會時老師一定要和家長溝通好,把說臟話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和家長說清楚。要求家長在家這個重要環(huán)境中必須營造一個文明的氛圍。告訴家長,他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鏡子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影像的質(zhì)量效果。家庭環(huán)境是文明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會“出口成臟”,常把骯臟的“口頭禪”掛在嘴邊了。
其次,社會大環(huán)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開放的社會,難免就有形形色色的人與事,難免精華與糟粕要并存。多種媒體的自由傳播,丑惡的、骯臟的東西隨意侵襲著孩子。學生不是絕緣的,但可以學會自我保護,自我排斥不良行為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養(yǎng)成好習慣,不給壞習慣有機可乘的機會。
預防孩子說臟話,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yīng)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平時學校要加強對師生的文明禮儀訓練,使學生正確認識說臟話帶來的不良影響。樹立使用“干凈語言”的意識。只有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了合力,共同努力,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人人講文明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杜絕臟話,文明交往。
這對于我們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
育兒心得:寶寶愛說謊
育兒心得:寶寶愛說謊
家長們常會頭痛:寶寶愛說謊,這究竟是跟誰學的呢?有時候看起來,只是寶寶想逗媽媽一樂,但有時候說謊卻還一副確信不疑的樣子……我規(guī)納了一下,其實寶寶愛說謊,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逃避懲罰
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需講明利害關(guān)系,果斷制止。若一次達到目的,不良行為就可能得到強化。
二、表示對抗
有的孩子說謊,與父母過多干涉有關(guān),比如孩子做作業(yè)時,一會叫他喝水,一會叫他吃點心,孩子很不耐煩,隨口說“不渴、不餓”,以表示對抗。這種情況下,需從改善親子關(guān)系入手,既不過度溺愛,也不過于縱容。
三、不明就里
對小于3歲的幼兒,對時間、空間、數(shù)量、人物關(guān)系等概念比較模糊,經(jīng)常說了“假話”自己不知道,比如他們可能把以前統(tǒng)稱“昨天”。這種情況不必擔憂,問明情況后,耐心教育即可,長大一點就好了。
四、模仿大人
孩子有時會看到父母、周圍的大人,或者電視上有撒謊的鏡頭,他們抑制不住好奇心,跟著學。因此,當著孩子的面時,家長一定要謹慎言行,身教不如言教。
五、獲得成就
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描述事情時,常常參雜著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此時,在糾正的同時,要肯定他們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育兒心得:一個普通家長的尋夢之旅
育兒心得:一個普通家長的尋夢之旅
今天是周末,天剛蒙蒙亮,就覺得自己被窩里拱進來了一個小東西,不用說,是兒子早起跑了躺洗手間之后,來我這里睡回籠覺了。因為我這個當?shù)乃X打呼嚕太響,孩他媽為了保證孩子的睡眠質(zhì)量,都是帶著兒子在大臥室睡的。不過,兒子每次早起后都要來我這里再睡會,這,是他的習慣。
不一會,他就又進入夢鄉(xiāng)了,但今天,他睡了我卻睡不著了,因為他在夢里笑的很開心,不忍打擾他,我就起床下樓去鍛煉身體了。回來時,已經(jīng)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兒子剛起床。我看著他有點朦朧發(fā)直的眼神,打趣問他,做什么夢了,笑的那么開心呀?兒子答,好像是我們在做游戲,但是卻記不清是玩什么了。我順口說,那咱們有空就找找是什么游戲能讓你這么開心吧。兒子立刻接道,那不如今天就仔細找找吧,老師說過,今天的事情最好今天做完,不要養(yǎng)成拖拉的壞習慣。我一想,今天是周末,本來打算帶他去游樂城打電玩的,不過最近總覺得老看電視動畫片他的視力似乎有點下降,再連著玩電子游戲一定會加重他眼睛的疲勞程度吧?而且中國的電子游戲不像國外,有年齡分級系統(tǒng),所以電玩城里常常有不少暴力槍戰(zhàn)的成分。不如趁這個機會,今天就陪他玩玩?zhèn)鹘y(tǒng)游戲,培養(yǎng)一下他的興趣,也許能改善一下他被電視電腦占滿游戲空間的情況呢。
說干就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出門玩沙,因為小區(qū)最近在環(huán)境整修,有不少細沙就堆在小區(qū)門口,我拿好他的小鏟子,就拉著兒子出門了,果然,兒子一看到沙堆就撲上去了,挖的不亦樂乎,我也湊熱鬧,跟他一起掏了個大隧道。玩了一會,我隱隱覺得兒子似乎不會這么容易就被打發(fā)了,果然,小家伙站起來扔掉了鏟子,對我說,爸爸,挖沙是小小孩玩的游戲,我都六歲了,應(yīng)該玩點大孩子的游戲啊。
看來,兒子確實成長了,得給他安排點互動性強的游戲才成。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的沙包游戲,跳方。只要一塊粉筆或者磚頭,在一塊空地上畫出八個格子,再加一個沙包,就足夠了。我跟兒子按順序標出1-8,然后每次把沙包扔進一個數(shù)字,有沙包的格子不能踏進,這樣就可以鍛煉他的體力,跳躍力和平衡能力了。我們兩個玩的不亦樂乎,很快,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我問他,好玩嗎,這是你夢里的游戲嗎?兒子說,好像是這個吧,不過夢里咱們既在外面玩,也在家里玩的很開心呢??粗鴥鹤雍蟊澈?jié)竦挠≯E,我想,快到中午了,太陽有點毒,也該讓他休息會了。于是,在我告訴他家里有更有趣的游戲以后,他有點戀戀不舍的跟我手拉手回了家。
剛到家,他就翻出了最愛玩的撲克。小時候爺爺和他玩撲克的目的是為了讓他識數(shù),長大了他拉著全家人來幾盤斗地主我們也是為了鍛煉他的應(yīng)變能力。但今天,爺爺奶奶出門了,媽媽又上班,家里只有我們兩個,玩不了斗地主,于是我告訴他,撲克還有很多有趣的玩法呢,今天我就教你一個新招,記憶翻牌吧。小家伙認真的聽我講解,我們選出十對相同數(shù)字和顏色的牌,打亂后平鋪成一個方陣,兩人每次輪流翻兩張,翻到相同的兩張就可以拿到自己手里了,最后比比誰手里的牌多誰就贏了,這個游戲不但要記住自己翻得牌,更要記住別人翻得牌,能很好的鍛煉空間記憶能力。
我跟他你來我往,翻了七八盤,結(jié)果最后幾盤都是我贏了,小家伙開始有點沉不住氣了,感覺有點上火。這時我問他,你是不是有點生氣呀,他模仿著光頭強的口氣回答,強哥很生氣!我笑道,那我教你一個新游戲吧,叫做“人啊,別生氣”,好不好?他聽了很好奇,說,還有這個名字的游戲?。课艺f當然有啊,咱先把午飯吃了,然后把你的大富翁棋盤拿過來,再拿幾個棋子和一個骰子就可以了。
似乎光聽名字的話,感覺這個游戲的名字是我編的,但其實不然?!叭税。瑒e生氣”這個游戲源自德國,是家長們經(jīng)常陪孩子玩的一種桌游,而且這個游戲規(guī)則簡單,特別適合多人同樂,棋盤可以找現(xiàn)成的格子棋或者自己畫,有起點終點即可。大家每人多個棋子,每次走一個,輪流擲骰子,后來的人只要跟前面的人走到同一個格子里,前面人的棋子就必須被踢回起點,誰的所有棋子都走到終點誰就勝利了。這個游戲鍛煉的是孩子遇到隨機事件的承受力,眼看著快到終點卻被人踢回去的時候,如果能平心靜氣對待,那玩這個游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其實我感覺在游戲觀念上,中國和西方人略有不同。中國的家長只把游戲當作是給孩子玩樂啟發(fā)智力的,與自己無關(guān),因此也都是被動參與。而西方家長把游戲當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玩時很投入,甚至會和小孩子爭奪勝利的果實。他們最反對的行為,就是家長自己不投入真玩的情趣,假裝玩,放水讓孩子取勝,這其實是無法真正達成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的。
看了看墻上的掛鐘,時針已經(jīng)指在了三點的位置了,兒子跑了一上午,又玩了一中午,似乎有點瞌睡了,我過去伸手把他抱在懷里,他順勢就把腦袋靠在我胳膊上,想休息休息了。我問他,今天玩的感覺跟你做夢時一樣開心嗎?兒子緩緩的說,開心,只要周末爸爸陪我玩,玩什么我都挺開心的。聽到這話,我心里微微一緊,想想也是,自己天天忙工作,只有周末才能陪陪孩子,平時都把他推給爺爺奶奶照顧,而老人精力有限,只能天天讓電視電腦陪他打發(fā)時間。想到這里,我不禁暗下決心,以后得再多騰出點時間陪陪孩子,身體力行的跟他做做游戲,聊聊趣事,輔導輔導功課,探討探討生活。
我望著在臂彎里熟睡的兒子,也有點昏昏欲睡了,此時,仿佛聽到了平時自己最愛聽的陳奕迅的歌曲《陪你度過漫長歲月》,里面的歌詞是這樣唱的:
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
陪你把獨自孤單變成了勇敢
未來多彷徨再漫長還有期待
陪伴你一直到
故事給說完……
育兒心得:兒子說話喜歡“繞彎子”
育兒心得:兒子說話喜歡“繞彎子”
我兒子5歲,現(xiàn)在有要求不直接說,學會了“繞彎子”。比如他想吃某種喜歡的零食,但我要求他每天只能吃一次。每次吃完了,他就會假裝拿著剩下一個問:“這是什么顏色啊?”“這是什么味道?。俊逼鋵嵕褪窍朐俪渣c。有時我們批評他,他知道大人在說他的壞毛病,不想被批評,于是就轉(zhuǎn)移話題。請問我該如何教育?
5歲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是非概念,他們理解也很想做“正確的”事情,但有時又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學會了“繞彎子”“變法子”提要求,卻不直接說出來。這是孩子努力平衡內(nèi)心沖突的策略,是智商與情商都在發(fā)展的表現(xiàn),是羞澀之心逐步發(fā)展的過程。一個人對“錯誤的”想法有所畏懼、有所規(guī)避,其實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規(guī)則的敬畏;當然也是孩子自我保護的表現(xiàn),不想被批評,于是就轉(zhuǎn)移話題。
孩子通過“變法子”提要求來試探成人是否允許自己突破“警戒線”,來判斷自己是否可以擴大權(quán)限,這是親子互動交流與教育的重要時機。例如,吃完零食后明知不該再吃了,卻還想吃,于是用問顏色、嗅味道的方式緩解一下自己的矛盾心理,也在試探家長是否能讓自己再吃一點。如果家長覺得孩子“挺可憐的”,只是一點零食而已,吃就吃吧,結(jié)果孩子吃下去的不僅僅是零食,還有“限量吃零食”的規(guī)則,進而可能繼續(xù)“變法子”突破新規(guī)則。這就是一種不良的親子互動,孩子不斷暗中“突破防線”,家長不斷地降低威信。
面對這樣的情況,既不要輕易揭穿他的“小把戲”,也不要隨便答應(yīng)他??梢詫λf:“零食真的很好吃,連媽媽都快忍不住了。可是之前咱們先說好了,只能吃一塊,明天咱們再吃,媽媽相信你能夠做到!”慢慢地堅持幾次,孩子也明白了要學會遵守諾言。這樣一方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變法子”引導他學會延遲滿足。
孩子喜歡問接龍式的問題
我女兒3歲,有時在為她讀繪本時,她會一直問為什么,這些提問中斷了故事的連續(xù)性,況且她的問題幾乎都是接龍式的,比如,為什么這個箱子她們要帶走?我答道:或許里面有她們心愛的書、玩具。她又問:為什么里面會有她們心愛的東西?如此這般,可以問七八個為什么,感覺是在不假思索、逗著玩地提問。請問我應(yīng)該怎樣引導?
在很多家長看來,講故事似乎應(yīng)該是從頭到尾分享完整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孩子不隨便插話,自己的講述不被打斷。但對于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未必如此。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故事情節(jié)的完整性與復雜性并不在意,他們喜歡重復聽故事,喜歡故事中重復的情節(jié)與句式,也喜歡模仿繪本中的句式,重復地問問題。家長“感覺”是一種不假思索、逗著玩地提問,甚至是一些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無聊問題,對于他們來說則是非常有趣的語言游戲與思維游戲。
重復與追問為孩子提供了鍛煉發(fā)音、模仿句式與積累詞匯的學習機會,也是他們鞏固認知、提升經(jīng)驗的過程,他們因此獲得了一些關(guān)于客觀世界具有穩(wěn)定性與規(guī)律性的感性認識,而確定性的生活經(jīng)驗使他們能獲得一些安全感。因此,他們不但喜歡重復聽故事,也喜歡重復問問題,喜歡重復別人的話,還喜歡不倒翁、藏貓貓等具有重復性的玩具和游戲。
可見,家長要尊重與接納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要用成人的思維與喜好來取代和評價孩子的重復現(xiàn)象。對孩子提的問題不但要有耐心、不厭煩,還應(yīng)該順應(yīng)孩子的特點,與他一起讀重復的故事、玩重復的游戲。
育兒心得:和孩子好好說話
育兒心得:和孩子好好說話
這兩三天以來,我放下了嘮叨和命令,還有指責,心平氣和地對待女兒做的一切事,我們的關(guān)系了來了180度的轉(zhuǎn)彎,她又回到了以前的那個她,聽話、懂事又乖巧!
而在這之前的幾個月里,她卻是一個很叛逆的孩子,我說什么也不聽,好話歹話一概當耳邊風,尤其是寒假以來,我感覺到我越來越管不住她了。當我特別迷茫時,我又翻開了那本《當你的孩子7歲》這本書,稍微瀏覽了一下,書上明明說,這個年齡的孩子超級好相處,尤其是聽媽媽的話,和媽媽的關(guān)系很好。這個時候,我就傷心,女兒怎么變成了這樣?而這兩天,我思前想后,決定從自身做起,遇事不著急,不發(fā)脾氣,想不到的是,效果那么明顯,女兒馬上換了一個人,什么話都聽得進去了。
比如,今天早上,她早早地起床了,我叫她來洗臉了,她洗臉的時候,我對她說:“寶寶,早上沒事可以去把數(shù)學作業(yè)做一做,早上做起來很快的,因為人早上腦子最清醒,做事也效率最高?!蔽艺f這話的時候想到了最壞的結(jié)果,那就是她根本不會聽,照樣去玩,我心里想,如果是這樣,也算了,我只是建議,做不做是她的事。沒想到她聽了我的話后,果真跑到那去做起了數(shù)學作業(yè),做了幾題,說:“果真是快,好爽!”就這樣,很快地完成了。想到早上,如果是喋喋不休地說:“數(shù)學作業(yè)到現(xiàn)在還沒做,趕緊去做作業(yè),不然白天玩累了又不想做?!被蚴恰澳阕鳂I(yè)還有許多,等下我吃了早飯就帶你弟弟下去。到時你就要在家做作業(yè)”等一大堆負面的、嘮叨的、威脅的話,女兒心情肯定不好,會不情愿地坐到書桌旁,心情不好,做起作業(yè)來效率肯定低,同時更討厭做作業(yè),而且心情不好也影響身體健康。
后來吃了早飯后,我問女兒要不要把她的衣櫥整理一下,因為里面的衣服實在是太多太亂了,女兒說:“好啊!”跑到房間去,把衣櫥里的衣服全部拿了出來,很多,我就把兒子給老公抱了,說道:“我們一起來整理,好不好?“好!”女兒非常高興。整理完了衣櫥,女兒說想看電視,忽然又想起來還有語文的寫話沒有寫,就問我:“媽媽,怎么辦呢?”我說:“我可以把寫話寫好了就看電視??!”她又同意了,然后發(fā)愁到:“我不會寫??!”我說:“媽媽指導你哦!”于是我讓她在看圖寫話書上自由選了一篇圖畫說了幾句后就開始寫了。
中飯快要熟的時候,寶爸買了幾個饅頭回來,由于很長時間沒有吃饅頭了,女兒就吃了又吃,最后饅頭都冷了,她還要吃,寶爺又在那說話了:“又不吃飯了,冷了還吃……”由于爺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任何小事都超級喜歡管,嘮叨得又特別多,女兒像沒聽見一樣還在那吃,寶爺又說:“這孩子就是這樣不討人喜歡……”我趕緊過去,和女兒商量:“如果還想吃的話晚上再蒸得吃,好不好?”她馬上同意了。
“和孩子好好說話”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一直做到并不容易。有時候,在孩子攪得不停時是最容易發(fā)火了,有時候自己的心情欠佳也就難以好好和孩子說話。從這兩天的許多事情來看,我終于明白了那句話“孩子沒問題,如果有問題那是大人的問題。”希望自己能繼續(xù)加油,親子關(guān)系更好,能陪伴女兒快樂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