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泥巴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幼兒園教案好玩的 好玩的游戲幼兒園 幼兒園好玩的游戲最近,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喝水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經(jīng)常用自己杯子中的水去和泥,然后用小樹枝挑著玩,弄的杯子上、手上和衣服上很臟,每當(dāng)這個時候,我都會去制止他們,可是不一會他們趁我不注意,又去玩了。無論我用什么方法,他們始終改不了??磥磉@玩泥對他們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他們這樣隨便和泥、玩泥,不但不講衛(wèi)生還很浪費水?,F(xiàn)在我必須想個辦法,既能滿足孩子們的興趣,又能制止他們這種行為。于是,我決定組織一次“好玩的泥巴”活動。我選擇了一個溫暖的下午,為他們準備好了土和泥后,領(lǐng)他們來到活動地點說:“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很想玩泥,”孩子們大聲地說:“是,”我又接著說:“好,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玩泥巴,”聽了我的話孩子們的高興勁就甭提了。于是,我為他們分好組,讓他們自己動手活好泥,很快他們就把泥和好了。看著他們和好的泥,我說:“現(xiàn)在你們用這些泥來捏,看哪組捏出的東西又多又好,我們進行比賽,”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就忙開了,只見他們每人拿一塊泥,這捏捏那捏捏,很快就捏出了各種小動物、小汽車,還有各種食品、水果、蔬菜等擺在那兒,看了他們的作品,我感到孩子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動手能力也很強。而且他們看著自己的作品高興地介紹給其他小朋友,一凡小組的還合力捏了一個小火車。最后我們進行了評比,給優(yōu)勝小組的小朋友每人發(fā)了一個標(biāo)志。趁著孩子們的高興勁我說:“以后你們還想不想玩,”孩子們高興地說:“還想玩,”我又說:“那只要你們以后不隨便和泥、玩泥,老師就經(jīng)常帶你們玩泥巴好不好?”“好”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我領(lǐng)孩子們打掃干凈場地后,又讓他們洗干凈手,這時他們還在議論剛才玩泥的事情,看來我組織的這次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從那以后,他們真的不再隨便玩泥了,從這次活動中我也得到了很大啟發(fā),那就是對孩子們的教育,不能生搬硬套,要隨機應(yīng)變。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玩泥巴的樂趣
一場小雨過后,校園的小花更嬌艷了,空氣異常清新,我決定帶著孩子到操場上進行活動。來到操場孩子們興奮起來了,跑跑跳跳玩的不亦樂乎。玩累了孩子們蹲在地上休息。忽然聽到“老師,吃蛋糕嗎?”我轉(zhuǎn)頭看見了一個小小的“蛋糕”,我對孩子說:”真漂亮一定很香?!痹瓉硇菹r,嘉欣用泥巴制作了一個小蛋糕。我靈機一動,讓孩子們都過來欣賞。孩子們圍著漂亮的蛋糕唱起了生日歌。不一會孩子們四散在操場的各個角落,玩起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我也參加到了孩子們的隊里,和孩子們一同挖土、和泥、制作。孩子們用泥巴做成了元宵、月餅、饅頭、水餃等美味的食品,這些物品有大有小,形狀各異。我和孩子們看著地上擺滿的作品,開心地笑了起來。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玩泥巴的濃厚興趣,我決定在操場上玩泥巴作為每星期孩子們的必修課。
曾經(jīng)也見過這樣的事情,孩子用小手捧起路邊的泥巴,媽媽看見了趕緊拉起孩子說:“你看看身上多臟呀?媽媽給你買了這么多的玩具你不玩,非得玩這么臟的泥巴。”家長的這種做法我真的不敢茍同。泥土,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guān),不僅孕育了人類本身,也孕育了人類的游戲、藝術(shù)與文明。物質(zhì)文明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孩子們離大自然的距離卻越來越遙遠了。玩泥巴的游戲雖然有些俗,但孩子們在創(chuàng)作各種作品時,全身心投入,力爭做得形象、生動、逼真。并在欣賞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能,從而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欣賞水平。
我真心希望孩子們能回到大自然,去體驗大自然帶來的無窮樂趣。
玩泥巴的樂趣 2020教育筆記
一場小雨過后,校園的小花更嬌艷了,空氣異常清新,我決定帶著孩子到操場上進行活動。來到操場孩子們興奮起來了,跑跑跳跳玩的不亦樂乎。玩累了孩子們蹲在地上休息。忽然聽到“老師,吃蛋糕嗎?”我轉(zhuǎn)頭看見了一個小小的“蛋糕”,我對孩子說:”真漂亮一定很香?!痹瓉硇菹r,嘉欣用泥巴制作了一個小蛋糕。我靈機一動,讓孩子們都過來欣賞。孩子們圍著漂亮的蛋糕唱起了生日歌。不一會孩子們四散在操場的各個角落,玩起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我也參加到了孩子們的隊里,和孩子們一同挖土、和泥、制作。孩子們用泥巴做成了元宵、月餅、饅頭、水餃等美味的食品,這些物品有大有小,形狀各異。我和孩子們看著地上擺滿的作品,開心地笑了起來。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玩泥巴的濃厚興趣
,我決定在操場上玩泥巴作為每星期孩子們的必修課。
曾經(jīng)也見過這樣的事情,孩子用小手捧起路邊的泥巴,媽媽看見了趕緊拉起孩子說:“你看看身上多臟呀?媽媽給你買了這么多的玩具你不玩,非得玩這么臟的泥巴。”家長的這種做法我真的不敢茍同。泥土,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guān),不僅孕育了人類本身,也孕育了人類的游戲、藝術(shù)與文明。物質(zhì)文明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孩子們離大自然的距離卻越來越遙遠了。玩泥巴的游戲雖然有些俗,但孩子們在創(chuàng)作各種作品時,全身心投入,力爭做得形象、生動、逼真。并在欣賞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能,從而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欣賞水平。
我真心希望孩子們能回到大自然,去體驗大自然帶來的無窮樂趣。
泥巴的魅力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澳喟偷镊攘Α保?/p>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原本土生土長的農(nóng)村孩子也遠離了鄉(xiāng)土氣息,幼兒園里找不到一塊土地,全都硬化了起來,孩子在園里很少沾上一點土珠兒,就連泥工活動也是由橡皮泥代替,孩子們離泥土越來越遠。
這天下午,我和大班老師排練六一節(jié)目,秋老師替我上班。
練完一遍舞蹈,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一直愛鬧的小班孩子竟然沒有了動靜。
這是什么情況呢?好奇心趨使著我去一探究竟。
原來,秋老師和了一塊大泥巴,正在和孩子們一起玩泥巴呢!秋老師把一個個泥團分給孩子們,他們?nèi)绔@至寶地拿著,學(xué)著老師的樣子揉啊、團啊……,不用做任何的講解。
子健團了幾個圓球,做了一串梨糕;浩博最喜歡汽車,就用泥做了一個小汽車,還像模像樣的;子康用泥捏了一只小狗……孩子紛紛做著自己喜歡的物品,忘記了說話,手上粘滿了泥巴,可他們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興奮,他們那可愛的樣子讓我不忍心去打攪他們。
我記起了小時候自己玩泥巴的情景:東道上,西道上,都來看我花爆仗,啪……那是用泥巴放爆竹,聽誰的聲音響亮,我還用泥造過手槍呢。
從回憶中醒來,我對秋老師說:“待會兒把孩子們的作品擺放在泥工區(qū)展示一下,看哪個小朋友做得最好!”當(dāng)排練完節(jié)目時,我看到孩子的作品堆滿了泥工區(qū)。
秋老師告訴我:“孩子們還沒玩夠呢,都央求我再玩一會兒,快到放學(xué)時間了,我只好告訴他們,明天我們再玩吧!看孩子們那渴望的眼神,我都不忍心拒絕他們了。
”
沒想到,一塊泥巴有這么大的魅力!我們農(nóng)村幼兒園擁有這么豐富的自然資源不用,卻用橡皮泥,這不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嗎?這次玩泥巴不僅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還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不知道本文“泥巴的魅力”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玩泥的樂趣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巴婺嗟臉啡ぁ保?/p>
早上醒來,感覺屋里光線暗淡,哦,是陰天,到了幼兒園淅淅瀝瀝的雨聲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瞬間的思想停頓,忽然回憶起自己的幼兒時代!
小時候們最盼望的就是春夏兩季節(jié)的下雨天,不是大人那種盼雨,是為了地里的五谷能喝上水的想法,而是為了雨后那滿街、滿院、滿胡同的泥巴,跟我們肆無忌憚的玩?zhèn)€痛快!
在那個經(jīng)濟落后的年代,農(nóng)村孩子幾乎沒有一件商品玩具,但感謝大自然的豐厚饋贈,農(nóng)村的黃土和泥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無盡。
雨后的胡同口,我和伙伴們上演了”玩泥大比拼”。
捏泥碗捏泥盤,把捏好的泥碗托在手心,然后用方言大聲的喊“南來的北往的聽聽咱這不響的”,把手上的泥碗朝地上和墻上扔去,刮的一聲泥碗在地上摔裂,那時那刻那種自豪感那種愉悅感,無與倫比!離得近的伙伴,有時會泥碗的碎裂崩一身一臉的泥,更是快樂的不知所措。
我最初的玩泥作品是搓泥蛋,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泥球搓出來,給他們排排隊,兩個你修壘起來,扒拉跟小柴禾棍兒在球上扎上幾個孔,變了簡易的泥人,把好幾個泥球用小棍串起,便當(dāng)街賣起了糖葫蘆.......沒有發(fā)覺自己渾身上下已經(jīng)變成了泥猴,腳踩在泥巴里,體驗著那種陷進去又很費勁的拔出來的有趣的感覺,快樂浸遍樂全身,全然忘了回家以后母親的呵斥和責(zé)罵......。
收起思緒,趕快迎接孩子的到來了,雨停后,我要帶孩子們在園里玩一次泥巴!
不知道本文“玩泥的樂趣”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泥工活動:玩橡皮泥
橡皮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一樣,充滿了無數(shù)的可能性,橡皮泥的可貴之處在于它帶給孩子無限創(chuàng)想的空間。而我們班的特色活動就是泥工,于是在本周我開展了橡皮泥的活動。
幼兒一拿到橡皮泥都可興奮了,都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作,搓,切,壓玩得不亦樂乎,玩橡皮不光讓寶寶的小手得到了鍛煉,重要的是寶寶的想象力得到了延伸,自信得到了提升,更是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東!于是在孩子的歡樂中,我悄悄制作了一個棒棒糖,還準備了木棍,孩子們看了都紛紛自覺的學(xué)起來,還上來問我要木棍呢。
在教給孩子基本的做法后,孩子們完成來捏一捏,搓一搓,小棒子串起來。每個孩子都完成了,期間孩子們玩的可高興了,還相互炫耀呢,最后我們還將孩子們的作品都擺放起來,請孩子回家的時候給爸爸媽媽看呢。
這個活動可以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同時,還會更加積極的去創(chuàng)造,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孩子的發(fā)現(xiàn)和感官體驗,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玩橡皮泥有這么多的好處,我們家長在家里也可以配孩子一起玩一玩,與孩子一起體驗回味曾經(jīng)那美好有趣的童年。
中班美工區(qū)隨筆:好玩的橡皮泥
今天美工區(qū)好多小朋友一到之后馬上就選擇了玩橡皮泥。好像這段時間孩子們對橡皮泥的興趣比較濃。我看到胡越、曾賽巖和程君杰在玩橡皮泥。賽巖一開始不知道怎么玩,胡越丟給他一本記錄本(記錄本上圖示),自己也拿了一本,他說他要捏一個草莓。我看到他在認真地捏著。一會兒工夫就把草莓捏好了,樣子有點像,但是沒有點上點點。于是我提醒他用泥工的工具點上。完成之后,他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將作品放在桌子上,就干坐了。我又建議他做一個“手榴彈”。他很高興地答應(yīng)了。拿過圖示來,仔細地看了看,開始分泥。我看到他分了兩塊泥,顯然方法是對的,但看上去泥的大小不是很合理。于是我有指導(dǎo)了他一下,他分得顯然合理多了,后來他做出來了好像樣子不是很像“手榴彈”,我引導(dǎo)他自己看看,與圖示上比較一下,看看像不像。看了一會兒他搖了搖頭。于是我有輔導(dǎo)了他一下,終于完成了作品。曾賽巖看到胡的“手榴彈”做得好看,也想做一個。
美工區(qū)的橡皮泥制作自從有了記錄后,小朋友玩的興趣好像濃了很多。他們好像有了目標(biāo)一樣。每完成一次,都可以記錄下來,然后多學(xué)會幾個,記錄也會多幾個。這樣對孩子來說好像很有成就感。
所以現(xiàn)在他們一到美工區(qū)都會去選擇橡皮泥玩。
這種記錄方法顯然是帶給我們很多的好處。老師也可以在記錄上看到孩子的學(xué)習(xí)情況。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每種制作方法有幾個人已經(jīng)學(xué)會了,還有哪些人沒有學(xué)過。
這樣我可以有針對性引導(dǎo)那些沒有學(xué)過的幼兒來玩,來學(xué)習(xí)。
這種記錄方法也可以引申到其他地方。
小班觀察記錄:和泥巴
觀察情況記錄
今天的活動是活泥巴,孩子們都沉浸在玩泥的快樂之中,劉欣月卻在操作臺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用工具戳戳泥巴,一會兒跑到小伙伴那兒湊熱鬧,眼巴巴看著就是不肯動手玩泥。問她為什么不玩,她說“媽媽說臟,會弄臟衣服”。老師有些不解,玩泥、玩水不是孩子樂此不疲的游戲嗎,為何劉欣月不喜歡呢?一天,媽媽來接她,老師忍不住同她交流了此事。媽媽的一番話道破了天機:“老師,我覺得泥巴沒啥好玩的,咱們小時候是沒條件,現(xiàn)在有條件了就要給孩子最好的。我家劉欣月的玩具可多了,高檔又漂亮,還開發(fā)智力,哪能再委屈孩子玩那些臟泥巴呢!萬一里面有細菌,孩子生病了可麻煩了?!?/p>
評價與分析
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還是有愿意參與泥工活動的興趣的,只是媽媽傳輸?shù)乃枷胱柚沽撕⒆拥倪M一步探究的欲望,要知道觸覺是人類發(fā)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覺,是嬰幼兒最初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豐富的觸覺刺激對孩子的智力與情緒發(fā)展有重要影響。泥巴冰涼、黏稠、滑膩的特性能帶給孩子多元的觸覺神經(jīng)刺激,使孩子在擠壓、揉搓的過程中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在玩泥巴的過程中孩子不斷感知黃土變成泥巴、泥漿的過程,發(fā)現(xiàn)了泥巴在不同狀態(tài)下表現(xiàn)出來的特性。孩子在與泥巴互動的過程中探索著不同動作下泥巴形態(tài)的變化。家長的過度擔(dān)憂使我認識到,我們在開展活動時考慮要充分,做好活動的準備工作以及結(jié)尾工作,為孩子提供圍裙、袖套、抹布,活動后及時讓幼兒將手洗干凈,防止手洗不干凈滋生細菌,再一個,及時和家長做好溝通工作,讓家長了解這一教育活動的意義,支持我們的活動,讓孩子享受該有的快樂童年。
教育隨筆:玩泥的樂趣
早上醒來,感覺屋里光線暗淡,哦,是陰天,到了幼兒園淅淅瀝瀝的雨聲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瞬間的思想停頓,忽然回憶起自己的幼兒時代!
小時候們最盼望的就是春夏兩季節(jié)的下雨天,不是大人那種盼雨,是為了地里的五谷能喝上水的想法,而是為了雨后那滿街、滿院、滿胡同的泥巴,跟我們肆無忌憚的玩?zhèn)€痛快!
在那個經(jīng)濟落后的年代,農(nóng)村孩子幾乎沒有一件商品玩具,但感謝大自然的豐厚饋贈,農(nóng)村的黃土和泥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無盡。
雨后的胡同口,我和伙伴們上演了”玩泥大比拼”。捏泥碗捏泥盤,把捏好的泥碗托在手心,然后用方言大聲的喊“南來的北往的聽聽咱這不響的”,把手上的泥碗朝地上和墻上扔去,刮的一聲泥碗在地上摔裂,那時那刻那種自豪感那種愉悅感,無與倫比!離得近的伙伴,有時會泥碗的碎裂崩一身一臉的泥,更是快樂的不知所措。我最初的玩泥作品是搓泥蛋,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泥球搓出來,給他們排排隊,兩個你修壘起來,扒拉跟小柴禾棍兒在球上扎上幾個孔,變了簡易的泥人,把好幾個泥球用小棍串起,便當(dāng)街賣起了糖葫蘆.......沒有發(fā)覺自己渾身上下已經(jīng)變成了泥猴,腳踩在泥巴里,體驗著那種陷進去又很費勁的拔出來的有趣的感覺,快樂浸遍樂全身,全然忘了回家以后母親的呵斥和責(zé)罵......。
收起思緒,趕快迎接孩子的到來了,雨停后,我要帶孩子們在園里玩一次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