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擁抱是心靈的溝通

發(fā)布時間:2020-07-29 幼兒園大熊的擁抱節(jié)說課稿 什么是教育筆記 什么是幼兒園的游戲

前幾天看“講述”的節(jié)目,里面有位主人公換了心理疾病,出現(xiàn)了自捏現(xiàn)象,有事沒事總是抓自己的頭發(fā)。她的父母也因此很傷心,后來請了心理醫(yī)生來給她看病。醫(yī)生發(fā)現(xiàn)她的父親很嚴厲甚至有些苛刻。她覺得這可能是導致孩子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心理醫(yī)生請孩子的父母同時在場,發(fā)表對孩子現(xiàn)狀的看法,她父親一味的埋愿孩子。說得醫(yī)生已經(jīng)實在看不下去了。然后醫(yī)生就對父親說:“孩子已經(jīng)這樣了,你還在責怪她,現(xiàn)在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幫助她如何擺脫困境,親愛的爸爸,請給孩子一個擁抱吧。/父親在心理醫(yī)生的勸說下給了孩子一個擁抱,一下子父子倆都是淚流滿面,心貼心的感覺使他們的距離變得更近了,其實孩子是多么需要父親溫暖的擁抱呀,此時擁抱是他們最好的溝通方式??吹竭@個故事也讓我想到了很多。

我們在照顧小朋友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多一些擁抱呢!孩子哭了我們先不要問原因

,先給她一個擁抱,她馬上會擦干眼淚,然后再來問問她哭的原因。在照顧自己的寶寶時,我們也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擁抱,把他抱起來,讓他的耳朵貼著你的胸口,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給他一個溫馨的氛圍,他因此長得會更快而且建立更健全的人格。

我們中國人常常小時候抱得太多,大了又抱得太少??刹皇锹?,當孩子大了你不再抱抱他了,他也會很少抱抱你。親子之間彼此都認為抱抱是肉麻的表現(xiàn),卻忘了這是心靈溝通的最好方法,它能喚起我們兒時的記憶,縮短彼此的距離。

各位爸爸媽媽,當你抱抱自己娃娃的時候,會不會希望將來寶寶長大,還能抱抱你呢?那么,也回頭去抱抱曾經(jīng)把你抱大的老父老母,或風燭殘年的祖父母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請擁抱你的“熊孩子”


家有“熊孩子”,父母是時刻都不能省心的。對于處在3-12歲的孩子來說正是好動的年紀,這不免就會給家長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些許的“麻煩”,著實是件令人頭疼的問題。但是對于“熊孩子”,家長們請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關懷,讓自己的家庭充滿愛,畢竟家才是我們休息心靈的港灣,不要泯滅孩子的天性,張開手,擁抱你的“熊孩子”吧!下面,我們給大家分享一篇家長的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文章來自作者——浮云聽風原創(chuàng),請勿

【文章分享】

借著國慶假期,我讀完了心理學家武志紅的那本《為何家會傷人》,感覺受益匪淺,其實,在剛剛讀完第一章時,好像是被人點到了任督二脈上的大穴,整個人都隨之一震。

為何家會傷人?這是一個好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被這個問題問住,家不是所謂的歸宿和避風港么?可是再細想,有的時候,的確我們也會有想要從家里逃離的念頭。這是為什么呢?

“來互相傷害呀”

最近流行的一句話“來互相傷害呀”,品一品,其實這話挺有意思,看似調侃,實則卻道出了本質:人和人之間更多的時候并不是互相幫助和取暖,而是有意無意的互相傷害。

武志紅曾在天涯論壇發(fā)表過一個帖子“謊言中的NO.1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反響非常強烈。

這個帖子看似和我們的基本認知甚至是和我們的三觀是相悖的,但是讀后卻不得不說,它的確是真實存在的。人們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海,因此似乎注定了“愛”這面旗幟在父母這里能夠屹立不倒,可是,要知道,有多少個家庭,有多少父母,打著“愛”的旗號在傷害孩子,卻仍覺得自己是偉大的,無私的。

想必會有人反對,認為這些都是個例,個別變態(tài)的家長,以愛之名,折磨孩子,虐待孩子,而多數(shù)家長都是正常的,并沒有傷害孩子,是真的愛孩子,一切為了孩子。

我多么希望,這是真的……

然而,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當你的孩子淘氣闖禍、任性不聽話時;

當你的孩子不聽講,不寫作業(yè),被老師告狀時;

當你的孩子學最基礎的東西,可學了好幾遍還是不會時;

當你的孩子第一次撒謊被你發(fā)現(xiàn)時;

當你的孩子和同學產(chǎn)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被對方家長找來時;

當你的孩子迷上了上網(wǎng),聊天,打游戲,就是不學習時;

當你的孩子……

當這些時候,你,是怎么處理的?

這么說也許你不信,但,遇到以上情況,多數(shù)家長的處理方式,其實,就是在傷害孩子……

“摧毀熊孩子”

最近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討論的很熱鬧,擁有兩萬五千多關注量:“摧毀一個熊孩子有多困難”,類似如何摧毀熊孩子的問題似乎都挺火爆,然而,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此唱反調的問題:““摧毀熊孩子”這種病態(tài)問題為什么能一直被推薦?”,而它的關注量卻只有50多,并且回答的內容里仍有一部分是如何治熊孩子,甚至還有抨擊題主的。

于是,一個問題隨即涌上心頭:熊孩子該擁抱還是該摧毀?

為此,我特意搜索了一下“熊孩子”這個詞,在百度百科上,對熊孩子的定義是:常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shù)小不懂事,并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泛指那些惹人討厭的孩子,也有昵稱的意思,表示對調皮孩子的愛稱。

由此顯而易見,在小時候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使得孩子變?yōu)樾芎⒆拥母驹?,那么,當您下次再抱怨家里怎么有個熊孩子時,請反問自己,家里出了個熊孩子該賴誰?是熊孩子還是自己?

熊孩子養(yǎng)成記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對于初來乍到、白紙一般的孩子來說,身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神奇的,隨便一個小事都可能激起孩子無限的好奇,因此,探索,即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然而,對于孩子來說,探索,是一件毫無頭緒的事情,沒有步驟,也沒有方向,因此父母以及家人的陪伴與指引就成了探索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前行的方向。

可是,有一些父母或長輩,要么過于溺愛,覺得孩子還小做什么都沒關系,要么就是太偷懶了,沒有在孩子朝著錯誤的方向進行探索時及時的加以制止和修正,于是,孩子便認定此路通暢,于是,從此大膽前行,也由此走上了熊孩子的奇妙旅程。

每個孩子降生時,都如同一個剛剛落入凡間的純潔的天使,安詳寧靜,笑顏盈盈。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如果說學習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那么,熊孩子長成之路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慢慢蛻變成熊孩子后,真正該受到責備和斥責的,是孩子嗎?并不是……

曾聽到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小的孩子,甚至可能還不懂自己說的是什么的時候,某一天突然學著大人的樣子說了一句臟話,這時,家長的反應是什么?居然是覺得很有意思,就笑了,且在笑過之后,也未加任何的教育和制止。而這樣的反應只能讓孩子明白,這么做是好的,可以讓大人笑的,于是,重復并將其發(fā)揚光大就會成為孩子心中正確的方向。

請擁抱你的熊孩子

有人說,學前的孩子熊,那是調皮,那是淘氣,覺得可愛,可以適度放縱,上學后的孩子熊,那是惡劣,那是問題,覺得惹人厭,必須嚴厲管教。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只想問兩個問題:

1.是誰告訴您孩子探索的天性到了上學的年紀就自動停止了?孩子就已經(jīng)對世界和人生形成了正確的認知和判斷?

別忘了,18歲才成人啊,成人前就算到了初中高中,他們也仍就是個孩子。還是孩子,探索就是他們的天性,探索就代表著會朝著各個從未涉及過的方向進行嘗試,而此時,仍然需要家長的陪伴與指引。

為什么家長容易覺得熊孩子越大越招人厭呢?那是因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能力逐漸增強,可探索的方向也越來越廣泛,也許從很小的時候只能探索:香蕉和蘋果哪個更甜?慢慢開始變?yōu)椋何蚁胍莻€玩具,使勁哭的話媽媽會不會答應?再到后來:忘了帶作業(yè)編一次瞎話會怎么樣?再隨著成長,也許能探索的便是抽煙和喝酒哪個更刺激了。其實,對于孩子,甚至是對于成年人,探索的本質沒變,只是探索的內容在不斷變化,因此闖禍、給父母添麻煩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2.小時候熊孩子犯熊脾氣您覺得可愛不管,大了以后熊孩子犯熊脾氣,您還管得了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熊孩子的養(yǎng)成之路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這就是為什么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后萬分痛苦,怎么管教孩子都幾乎不起作用,那是因為家長早已錯過了與孩子一起養(yǎng)成教育和被教育,引導和被引導,以及雙向溝通的黃金時期,已經(jīng)無法有效的管教孩子。然而,家長前期的放縱欠下的債,遲早,還是要還的。

因此,家有熊孩子,若怪只能怪這一路走來家長的懈怠和放縱,可是太多太多的家長卻又將所有的責任反推到孩子身上,無法為自己辯駁的孩子們,似乎就成了此事起始和終止處的雙重受害者。

如此說來,各位家長,你們是不是欠自己的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呢?回到家里,抱一抱你們的熊孩子,告訴他們:不怪你,是我錯了。

擁抱你的熊孩子吧,和他一起慢慢去揭開這世界的面紗,去領略著世界的精彩吧,他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精彩,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jīng)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親子溝通是什么?


什么是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是

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學會同理孩子的感受,

及時紓解孩子的情緒。

為什么要親子溝通?

沒有親子溝通,

家長和孩子之間就有了隔閡,

此心和彼心之間就有了距離。

您和孩子之間,

沒有親子溝通哪來愛的升華?

沒有愛的升華哪來圓融親情?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

70%是情緒,30%是話語。

情緒不對,

愛的話語也會被扭曲。

沒有積極的情緒,

孩子的心里話不愿傾訴,

您的金玉良言孩子也置若罔聞。

說話兇神惡煞,

讓孩子誤以為是訓斥。

情緒一旦失控,

親子溝通瞬間轉變?yōu)楸┝ο嘞颉?/p>

親子溝通,貴在心平氣和。

平和的情緒,關切的語氣。

控制得了情緒,

你就是情緒的主人;

被情緒所控制,

你就注定是情緒的奴隸。

不要讓情商成為硬傷,

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用大果情商工具調整好情緒。

千萬不要讓孩子

因為你的低情商而受傷!

千萬不要讓孩子

因為你的暴脾氣而遭殃!

良好的親子溝通

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情商

對于家長

無異于鳳凰涅槃式的成長

父母的擁抱孩子的需要


打雷會引發(fā)地震嗎?這個問題似乎很幼稚,但是孩子的想法卻不一樣。孩子看似稚嫩的問題,實際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爸爸媽媽的擁抱和耐心解釋,能讓他們從對地震單純的害怕,慢慢走到更積極的、關心別人的陽光里。

“我放下手中的工具,把錘子、螺釘、饑渴、死亡,全都拋在腦后。在一顆星球上,在一顆行星上,在我的行星上,在地球上有一個小王子需要安慰?!薄缎⊥踝印?/p>

這幾天,廣州電閃雷鳴,連降暴雨。王女士8歲的女兒問她,打雷會地震嗎?她意識到,地震對女兒的影響,可能比自己想象得大。在這之前,白女士已經(jīng)告訴女兒一些和地震有關的知識,為什么她仍然會有這樣的問題呢?自己該怎么做,才能讓她明白?

孩子普遍感到不安全

看電視、讀報紙、問爸爸媽媽,這些天,孩子得到了不少地震的消息。從這些消息里,他們知道地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會傷害很多人。中山三院心理科關念紅醫(yī)生指出,和成年人相比,孩子的恐懼會多一些。所以,有各種各樣的幻想,并不奇怪。反應比較激烈的孩子,還會害怕一個人待著;原來能做的事,現(xiàn)在卻不愿意做了;身體不舒服,卻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這些反應,都是因為孩子覺得不安全。作為家長,當孩子有害怕的想法時,首先要告訴他,害怕是正常的,每個人看到這樣的事,都會難受。同時,王醫(yī)生強調,家長還要告訴孩子,我們生活的地方,現(xiàn)在不會發(fā)生地震。

多一些擁抱多幾次解釋

“這種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講道理,但他們可能完全不吃這套。相比之下,拿一張漫畫給他講故事,做游戲,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關醫(yī)生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在真實的環(huán)境里,說一些避震自救的小知識。

在這段時間里,家長和孩子,應該多有身體接觸。不僅要耐心的聽孩子講,他對地震的看法,還要多抱抱孩子,讓他體會到切實的安全。

孩子對地震的害怕,可能隔幾天,就冒出一個想法。關醫(yī)生說,對孩子來說,可能要解釋好幾次,他才能慢慢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放下對地震的幻想。所以,不要喝斥孩子,用一句話打發(fā)掉。像“別老想著地震”這樣的話,盡量少對孩子說。

另外,孩子問的問題,也許每次都不同,家長要看具體的情況。對王女士來說,除了告訴孩子地震是怎么回事,還應該告訴她,打雷和地震,是兩種不同的自然現(xiàn)象。

如果孩子對地震的恐懼持續(xù)時間長,超過了兩周,并且通過上面的這些方法,都無法緩解,應該立刻帶他們去找心理醫(yī)生,盡早恢復。

從積極的角度了解地震

想讓孩子多了解地震,但電視、報紙的畫面,有時候自己看了都受不了,怎么辦呢?關醫(yī)生提醒,和地震有關的直播節(jié)目,比較震撼人的畫面,少讓孩子看??匆豢葱侣剤蟮溃私庖幌逻M展就可以了。

讓孩子了解地震,多從正面積極的方向,更加有益。比如,大家正在努力的救助傷員,為災區(qū)捐款,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另外,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災區(qū)的關心。比如,給災區(qū)的小朋友寫卡片,畫畫,用實際的方式來關心別人。

自救意識很重要

有的孩子還擔心,如果上課的時候發(fā)生地震,爸爸媽媽會來救自己嗎?家長一般會安慰孩子,“一定會去救你的?!标P醫(yī)生指出,家長這么做,的確能讓孩子安心。但同時,也要向孩子強調,自己趕到學校,需要花些時間,在這之前,一定要先保護自己,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遠離溺愛,擁抱健康


遠離溺愛,擁抱健康常常在想,中國一直在推行獨生子女政策,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一個非常明顯的弊端就是讓孩子無形中成為了家庭的中心,享受著全家人的寵愛,這無疑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開始推行二胎政策,但是任何事情的改變都不是一蹙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調整過程。而且,二胎政策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的,那么,對于眾多的象我這樣不符合二胎政策的,或者放棄二胎權利的家長來說,又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作為家長,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改掉溺愛的缺點,還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第一、杜絕過分注意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時刻被全家人過度的關注著,一旦家里來了客人,或者在其他的場合,家長總是會這樣要求:來,寶貝,給大家唱首歌,或者跳個舞,然后所有的人為孩子鼓掌夸贊。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自己才是家里的中心,只要自己做了,就一定能夠得到掌聲。

第二、杜絕特殊待遇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在家里可以享受幾乎所有的特殊待遇,餓了,可以先吃飯,喜歡吃的,可以端到自己面前,過生日,一定要給買禮物,買蛋糕,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自感特殊,習慣于高人一等,必然會變得自私,不顧及他人。

第三、杜絕生活懶散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在家里,杖著自己的寵愛,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在生活上,毫無規(guī)律可言,晚睡晚起,不按時吃飯,不規(guī)律作息,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養(yǎng)成懶散的壞習慣,會難以自律,缺乏上進心。

第四、杜絕輕易滿足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發(fā)現(xiàn),只要自己提了要求,或者采取其他的哭鬧手段,這些要求就會被輕易的滿足,比如想買玩具啊,想去游樂園啊,不愿意去幼兒園啊,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養(yǎng)成不懂得珍惜,輕易浪費的壞習慣,會缺乏忍耐精神。

第五、杜絕大驚小怪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一旦有個頭疼鬧熱,摔跤嗆水之類的,家長則會驚慌失措,張羅著趕緊上醫(yī)院,看醫(yī)生,吃要打針,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養(yǎng)成嬌氣不能吃苦的壞習慣,會過分的依賴家長。

第六、杜絕祈求央告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在吃飯或者睡覺的時候,會要求再玩五分鐘,再看一個動畫片,再講兩個故事,不滿足要求,就不做,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養(yǎng)成凡事講條件的壞習慣,會缺乏應有的責任心,也會讓家長失去應有的信任。

第七、杜絕剝奪獨立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在剝吃東西的時候,家長會給洗干凈,切好,放在面前,在出去玩的時候,家長會亦步亦趨,擔心孩子磕了碰了受傷了,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遇事退縮,在家里卻橫行霸道。

第八、杜絕包辦替代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要求喂,在穿衣的時候要求家長給穿,在睡覺的時候要家長幫忙收拾玩具,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要家長幫著拿書包拿水壺,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失去勞動的快樂,會缺少責任感。

第九、杜絕當面袒護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在父母批評教育的時候,會有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出面袒護,說什么:別打孩子,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了,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時時尋求庇護所,不懂得承認錯誤,遇事首先想到躲避。

第十、杜絕害怕哭鬧

經(jīng)常的,會有孩子不順心了,就大聲哭鬧,而家長一旦看到了孩子的眼淚,所有的原則和要求全部徹底放棄,會無條件的順從孩子,等等。

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變得自私、無情、任性,會對人缺乏尊重。

不知道眾位家長能否對照著檢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無形中通過各種行為在給孩子上枷鎖,在為他們的健康成長設下種種障礙?

如何讓你的孩子擁抱快樂


“我快樂,所以你快樂”

一個有關快樂的故事

一個猶太小男孩,在5歲生日前的一天,和父親一起突然被納粹抓進了集中營。小男孩的父親用平常的語氣告訴他:“我們正在參加一場驚險、刺激和有趣的游戲。如果我們取得了1000分,我們就會獲勝,獎品是一輛坦克?!备赣H和孩子制定了游戲規(guī)則,把兇惡的納粹看做是敵人,在充滿恐怖的集中營做著游戲。當感覺到瀕臨潰敗的德國人將要進行最后的大屠殺時,父親悄悄地把孩子藏在一個大柜子里,并告訴他,“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積了940分,只差60分就是最后的大贏家了。從現(xiàn)在開始,你必須藏在這里面,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任何人發(fā)現(xiàn)你。否則,前面我們的940分都白攢了!敵人就獲勝了。只有當外面沒有任何人時,你才能出來……記?。阂恢钡酵饷鏇]有人時,你才能出來”。天真的孩子以為父親是和自己在玩游戲,他遵守了游戲規(guī)則,耐心地守在柜子里……一直到他確信外面沒有了一個人。他對著人群里的媽媽歡喜大叫:“媽媽,我們贏了!1000分,坦克!我們贏了!”

這個故事感動了世界各地的觀眾,這位父親的智慧和勇氣值得現(xiàn)代家長們的學習。他為了不讓孩子純真、脆弱的心靈蒙上戰(zhàn)爭的陰影,用游戲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度過難關,走向光明。正是這位父親的樂觀、詼諧伴隨著天真的孩子度過最黑暗的日子,最終走向光明。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又何嘗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天天開心,天天快樂呢?可是,你們想過自己是否真正快樂,在孩子眼中你們快樂么?不妨也向這位偉大的父親一樣,多一些詼諧與幽默,讓孩子的童年充滿快樂的回憶!

請你不要這樣說

我們倡導“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把童年的快樂還給兒童,父母這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父母無意間說出的許多話,都可以進入孩子的潛意識并儲存起來,在今后的生活中支配他們的行為。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請您“口中留情”,避免使用以下這些言辭:

“你怎么這么笨!”

“怎么和你爸爸/媽媽小時候一個樣,沒出息!”

“這么小的事情都做不好?!?/p>

“我不喜歡你這樣的孩子。”

這些話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日后的生活帶來陰影,所以作為家長,請您一定不要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

樂觀的家長,樂觀的孩子

要培養(yǎng)孩子樂觀快樂的精神世界,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1、擁有快樂的情緒。孩子的可塑性強,好模仿,易受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并注意自己的情緒、性格和為人處事

,做到樂觀豁達,不要把自己的壞情緒傳遞給孩子。

2、建立和睦愉快的家庭氣氛。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受環(huán)境和周圍人的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快樂品質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有利于孩子快樂性格的形成。家長認為怎樣做能令人快樂,就應該身體力行去做,而且要向孩子解釋為什么他們感到快樂,用自己的快樂感染孩子。

3、互相贊賞,互相激勵。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用于坦白自己明確的觀點和過失,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樣。父母有時候也會煩惱、發(fā)火,但應該盡量避開孩子。如果讓孩子卷入壓抑沉悶的氛圍中,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要想使孩子成為快樂的人,父母自己首先要生活得快樂,樂觀地對待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難。

4、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的親密關系,引導孩子如何與人交往。讓孩子懂得與人和睦相處、與人關系融洽是快樂的一個重要條件。父母可以常帶孩子走出去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相關推薦

  • 走進心靈,用愛溝通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走進心靈,用愛溝通》走進心靈,用愛溝通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只要用心去經(jīng)營,師生之間必定是和諧而快樂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以人為本”作為...
    2022-03-21 閱讀全文
  • 孩子的擁抱 對于三歲的孩子來說,每天和許多小朋友,還有老師在一起吃喝玩樂,老師就像他們的媽媽,孩子們就是老師自己的孩子,有一首兒歌這樣寫:“幼兒園好想家,我愛老師像媽媽”。面對這群天真爛漫的可愛的小家伙,每天都有...
    2021-12-09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擁抱是一種境界 教育隨筆:擁抱是一種境界 冬季的一個暖陽斜照的下午,學生們都下樓上體育課去了。我和一個男生在教室后面談心。畢業(yè)班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家長老師的殷切希望,使得這個英俊少年憔悴焦慮。我同他談人生理想,談方法態(tài)...
    2021-05-06 閱讀全文
  • 擁抱心中的淚作文精品 為了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長期的寫作訓練可以使我們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作文是拓展思維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寫文章時要與現(xiàn)實相符合,不能脫離實際,本文將介紹“擁抱心中的淚作文”的魅力和內涵,非常歡迎大家來閱讀并收藏!...
    2023-06-22 閱讀全文
  • 愛的擁抱作文 文章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改革精神的關鍵一部分,它能夠反映社會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撰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主要需要關注語言的流暢性以及情感表達的真摯性。為了今天的主題,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標題為“愛的擁抱作文”的文章,希望通過分享,能夠帶給您感動、喜悅和滿足!...
    2024-01-09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走進心靈,用愛溝通》走進心靈,用愛溝通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只要用心去經(jīng)營,師生之間必定是和諧而快樂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以人為本”作為...

2022-03-21 閱讀全文

對于三歲的孩子來說,每天和許多小朋友,還有老師在一起吃喝玩樂,老師就像他們的媽媽,孩子們就是老師自己的孩子,有一首兒歌這樣寫:“幼兒園好想家,我愛老師像媽媽”。面對這群天真爛漫的可愛的小家伙,每天都有...

2021-12-09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擁抱是一種境界 冬季的一個暖陽斜照的下午,學生們都下樓上體育課去了。我和一個男生在教室后面談心。畢業(yè)班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家長老師的殷切希望,使得這個英俊少年憔悴焦慮。我同他談人生理想,談方法態(tài)...

2021-05-06 閱讀全文

為了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長期的寫作訓練可以使我們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作文是拓展思維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寫文章時要與現(xiàn)實相符合,不能脫離實際,本文將介紹“擁抱心中的淚作文”的魅力和內涵,非常歡迎大家來閱讀并收藏!...

2023-06-22 閱讀全文

文章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改革精神的關鍵一部分,它能夠反映社會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撰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主要需要關注語言的流暢性以及情感表達的真摯性。為了今天的主題,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標題為“愛的擁抱作文”的文章,希望通過分享,能夠帶給您感動、喜悅和滿足!...

2024-01-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