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心得:孩子有恐懼心理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0-07-24 幼兒園中暑了怎么辦教案 幼兒園著火了怎么辦說課稿 教育孩子筆記

育兒心得:孩子有恐懼心理怎么辦

夜幕降臨,孩子們知識經(jīng)驗有限,既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也不知道身邊親人的去世意味著什么,于是就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黑暗和死亡,由此產(chǎn)生了害怕與恐懼。

為何產(chǎn)生恐懼心理?

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jīng)驗。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還有些人連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許多父母都曾有過這個困擾,其實孩子害怕的感覺是不是來自鬼、黑暗呢?父母應多仔細思考這樣的問題。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組長陳桂盈老師表示,有一些原因和情況,在不知不覺中會造成幼兒的恐懼心理,是父母必須注意和避免的:

1、大人的恐嚇:當孩子不聽話或淘氣時,有些父母會用鬼來嚇他,「你如果再不乖乖聽話、坐好吃飯,待會恐怖的虎姑婆就會找你!」或是將孩子關在黑暗的地方,如小房間、廁所等,藉以處罰、警告孩子,此方法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怕鬼和怕黑的情緒。

2、獨處:孩子的世界里,往往是伴隨著黑暗、陰影和獨處等因素,特別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缺乏安全感,容易產(chǎn)生恐懼。當他說「有鬼」時,可能是害怕黑暗里看不清楚的對象、可能是曖昧不明的陰影,也可能是自己不愿一個人獨處、害怕孤獨……

3、過份的渲染和夸大:幼兒如果有父母、親人的陪伴,給他安全、親密的安慰,幼兒是不會怕黑的。但如果父母親本身就怕黑,經(jīng)常大驚小怪或尖叫,孩子會產(chǎn)生「負面的模仿」,并加深他對黑暗的畏懼感。同樣的,「怕鬼」也是大人對此過分的渲染和夸大所致,尤其是動作和表情,讓幼兒永生難忘,影響將來一輩子。

4、電視傳播媒介的影響:一些電視節(jié)目或靈異節(jié)目,都會將鬼和黑做關連的搭配,再配合一些詭譎的音效、動作和道具、化妝,經(jīng)過大眾傳播工具的渲染,「鬼很恐怖,它會出現(xiàn)在黑暗的地方……,」于是「鬼」和「黑暗」在孩子心里便有了形象,甚至加深對它的恐懼感。

如何克服孩子的恐懼,使他勇敢、積極的去面對事物?

(一)了解原因

要協(xié)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而父母在面對孩子因恐懼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時,需先秉除立即否定的態(tài)度,試著以簡單的對談方式,了解他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如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YJS21.cOM

(二)藉由故事厘清真相

如果大人發(fā)現(xiàn)孩子有害怕「鬼」的傾向,卻無法得知他害怕的是什么,可以嘗試使用說故事的方式,一邊說給孩子聽,一邊讓他說說他的感覺,以厘清他所害怕的是什么。讓孩子從故事中得到一些心靈上的安慰,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實其心靈。

(三)保持明亮光線

發(fā)現(xiàn)孩子所恐懼的是「黑暗」,就為他點一盞小夜燈,或是在孩子活動的每個角落,都保持明亮的光線。硬是強迫孩子勇敢面對他不會處理的恐懼,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他覺得更加害怕。

(四)給予情感保證

如果孩子說的「鬼」,是一種黑影或是找不出來源的聲響,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去發(fā)現(xiàn),那些令人恐懼的物和聲,究竟是哪兒來的?如果孩子年紀還小,說不清他害怕的鬼是什么,父母不妨給予他情感上的保證,讓他知道有人陪伴他,他不會被丟在黑暗中。

(五)多摟抱或愛撫

父母甜蜜溫馨的摟抱、愛撫,不僅可以增加親子情誼,這份「愛的感覺」,會使他覺得無論處在何種環(huán)境下,都是溫馨與安全的,對于未知的事物,又何懼之有?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來陪伴孩子,隨時觀察他的情緒和動向,以最確實的行動,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六)利用語言互動、溝通

少數(shù)孩子怕鬼的原因是害怕死亡,或是無意間聽說人過世后,會變成鬼,鬼會取走人的性命等。像這種情況都會導致他害怕鬼,這時大人就得費一番工夫,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溝通,向他解釋死亡的問題,并協(xié)助他去尋找能令他安心的方式。

(七)慎選電視節(jié)目

為了孩子,父母應慎選電視節(jié)目,盡量避免讓孩子看那些怪力亂神的節(jié)目,或是一些兇殺、棄尸的新聞,加深對鬼怪的恐懼感。此外在睡覺前,切勿讓孩子一起和大人觀看恐怖影集,影響睡眠品質,導致晚上頻頻做惡夢。

所以大人千萬不要在孩子害怕時,說他是「膽小鬼」或是「不勇敢」,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很沒用更退縮,或是認為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好事情、好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怎樣去安撫孩子的恐懼心理


如果我的孩子問我,他是否會被某個親人所傷害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不會的,根本不可能?!?/p>

當孩子被任何可怕事件所困擾時,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鼓勵他們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他們認為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們在擔心自己什么?最好先通過這種方式探究一下孩子頭腦中的幻想和恐懼,這樣你才會知道怎樣去安撫他們。我這樣說是因為善良的父母在對孩子害怕什么還不是太了解的情況下,常會很沖動地想讓孩子迅速消除恐懼。這種匆忙草率的安撫通常達不到目的,孩子還是會為他那些尚未被處理的特定恐懼而擔心,成人很難想象孩子真正擔心的是什么,因為那也許會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我想到一項關于焦慮兒童在想什么的研究,這些兒童在醫(yī)院里等待做扁桃體切除手術,很多孩子以為這個手術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事而受到的懲罰,他們太多次的嗓子疼痛都是因為他們在天冷的時候不肯戴手套、穿外套或橡膠套鞋。一個孩子住院后被轉到另一個病房,這讓她陷入絕望,因為她擔心出院的時候父母會找不到她。一個男孩認為在做扁桃體切除手術時,外科醫(yī)生會在兩耳之間切開他的喉嚨,把腦袋翻到后面,就像打開咖啡壺蓋子一樣,然后在傷口中切掉扁桃體。在這樣的情況下,承擔主要安撫作用的父母如果不先去發(fā)現(xiàn)孩子到底害怕什么,恐怕很難幫助孩子解脫這種焦慮。

電視新聞中矛盾沖突的危害之一是孩子們傾向于同情一場對抗中看似受害者的一方,即使沒有什么明顯的暴力行為,比如:警察正在管理街上游行示威的擁擠人群,或是罷工女工正在執(zhí)行糾察任務,警察試圖控制她們,于是此時的“法律和規(guī)則”看上去有些暴力。

據(jù)統(tǒng)計,四分之三的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正處于“黃金時間”,所以這個時間你要特別警惕孩子在看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許多父母不僅允許孩子在電視上目睹暴力,還允許孩子看暴力電影?我這樣問是因為我相信這種觀看體驗對孩子是有害的。

當我剛開始兒科醫(yī)生實習的時候,我還不是這樣認為的。一位反對暴力的媽媽對我表達她的憂慮,她認為讓孩子玩槍和收聽廣播中的暴力節(jié)目(那時還沒有電視),會讓她的兒子變成一個麻木和殘忍的人,我當時對這種觀點是很不以為然的。我會解釋說,玩暴力游戲是孩子在3~12歲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

是什么事情第一次改變了我的看法呢?大約30年過去后,一個有經(jīng)驗的、成熟的護理學校教師告訴我說,在電視喜劇《活寶三人組》流行后不久,孩子們開始在并未受到挑釁的情況下也會互相擊打。她去批評一個剛剛打了別人的孩子,那個受害者完全是無辜的,而這個打人者卻表現(xiàn)得毫不后悔和漠不關心,而且還憤怒地說:“活寶三人組就是這樣做的?!边@件令人寒心的事情讓我猛然醒悟,兒童特別是年幼的兒童,接受和模仿暴力行為與接受和模仿理想行為一樣容易,在他們心目中,無論大人怎么做都是對的!

另一個關于童年學習暴力的例子,最近對虐待子女的家庭所做的調查中顯示:在大部分案例中,這些虐待孩子的父母自己在童年時也曾受到過虐待,正是從那時起他們把虐待視為一種被允許的父母管教行為。

近年來,許多心理學研究和觀察證明,毫無疑問,目睹暴力行為具有讓人變得麻木不仁、冷酷無情的效果。對于麻木不仁,我指的是在富有同情心的、和善的家庭長大的孩子,當他們看到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施暴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震驚和害怕,但是如果他們經(jīng)??吹竭@類現(xiàn)象,他們就會逐漸習慣于這種可怕的事情并把它視為理所當然,正如反復接觸暴力會使人變得麻木。

據(jù)統(tǒng)計,美國孩子在成年之前已在電視里看過18000起兇殺案,長遠來看,那會產(chǎn)生出許多麻木和冷酷的情感。這并不意味著成長在良好家庭的孩子,會通過看電視、看電影而變成一個暴徒惡棍,但是無論性格堅強還是溫和,每個人都會被一點一點地改變,朝著麻木和粗魯?shù)姆较蚋淖儭?/p>

有人對于電視暴力節(jié)目的影響做了透徹的分析研究,研究結果明確顯示:觀看暴力節(jié)目對孩子是有害的,美國公共衛(wèi)生總署也發(fā)布了類似的結論。

可是為什么那么多父母不顧這些結論和證據(jù),仍然讓自己的孩子觀看暴力節(jié)目呢?這里一定有什么原因。也許有些父母沒有聽說過這些研究結果,還有的父母可能對這些研究結論持有懷疑,因為他們并沒有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到他們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孩子對暴力行為敏感性降低和情感麻木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

但是,我估計更多的人只是因為怕麻煩才知難而退,因為那需要小心地監(jiān)督孩子們觀看電視,不是一兩天一兩周,而是要無休止地和孩子辯論,孩子們會提出他們想要看電視的權利或優(yōu)待,而父母不同意,一旦父母稍顯猶豫,他們就會來軟磨硬泡。

現(xiàn)在我們該來問一問,父母們怎樣才能讓孩子少受有害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的困擾呢?他們應該向當?shù)仉娨暸_和電影院、網(wǎng)絡、廣告商施加壓力,不僅僅是刪掉暴力內容,而且要為孩子們提供富有挑戰(zhàn)性、建設性的影視節(jié)目。

與此同時,父母們對現(xiàn)存的暴力節(jié)目怎么辦呢?他們應該絕對禁止孩子觀看宣揚暴力、野蠻、色情的節(jié)目,這意味著首先父母必須對孩子觀看的節(jié)目保持敏銳的關注;第二當父母禁止孩子看某一類節(jié)目時必須態(tài)度認真堅決,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有時嚴格執(zhí)行,有時卻疏于關注,或者即使關注到了孩子在看不允許看的節(jié)目,也懶得再和孩子爭辯了。

我深信,如果父母強烈感覺到某些東西對孩子有害,不妨準備一份禁令,當父母遲疑動搖,孩子們覺得有機可乘,以為吵鬧、固執(zhí)和偷偷摸摸可以達到目的時,很值得一試。

有些孩子知道父母什么時候容易被瑣事纏住,無暇顧及他們,比如準備晚餐的時間正是某些被禁節(jié)目上演的時候,正好可以違禁;或者孩子把每天允許出去找朋友玩的時間特意定在流行節(jié)目開始的時候;或者“掛鑰匙”的孩子在一些重要的時間里根本沒有人監(jiān)督,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怎么辦呢?我有一些建議如下。

如果父母受到孩子的尊重并對孩子有一定的約束力,他們的規(guī)則通常都應該能被遵守,即使父母不在場也是一樣。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認真的,例如:父母應該在準備晚餐的時候不時檢查一下孩子在做什么,或者如果你猜測孩子可能在看電視的話,給家里打個電話。

對于電視卡通節(jié)目里的暴力,特別是周六早上的節(jié)目,還有漫畫書中的暴力情節(jié)怎么辦呢?我會讓6歲以下的孩子遠離這兩類東西,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能清楚地區(qū)分假裝的和真實的,假裝的暴力看上去和真實事件一樣可怕和野蠻。

6~7歲以后,卡通片和漫畫書對孩子的危害就會小一些,因為孩子能認識到這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但這并不是說這類東西就適合孩子們看,他們會把對卡通動物和漫畫人物的粗暴行為,當做一件可笑而不是可怕的事情來看,這同樣會降低他們對暴力的敏感程度。

即使到了孩子6歲以后,我也會力勸父母禁止孩子觀看有真人演員向另一個人施加暴力的影視節(jié)目,例如:讓人窒息而死,猛烈擊打他人的臉,把人打得不省人事,把人從高處推下來,用槍射擊人的腦袋等。因為演員表演得如此熟練,開始的時候,孩子們不可能不產(chǎn)生害怕的反應,然后漸漸就會理所當然地把這些暴力看做是人類很普通的行為了。

幫助孩子戰(zhàn)勝恐懼心理


孩子的恐懼心理與成年人的恐懼并無兩樣,只是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過這個情感發(fā)展的階段。爸爸媽媽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有效地戰(zhàn)勝恐懼心理呢?試試下面這些方法吧:

1、不要懲罰或嘲笑孩子的膽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正確的應是承認孩子害怕的東西確實存在,這樣,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懼,也就會相信你的勸慰、解釋,才能解除恐懼的心理。

2、教育孩子不要掩飾害怕。有些孩子往往會否認自己害怕,這是孩子常用來對付恐懼的一種方式,但實際上,越是這樣,孩子自己越是恐懼。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說出恐懼的具體內容,讓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恥感,并逐漸克服恐懼心理。

3、平時爸爸媽媽要注意不要強刺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聽話,大灰狼就會來把你吃掉”、“你不吃飯,就把你關到黑屋子里去”等等的話來嚇唬孩子,爸爸媽媽可以講授有關知識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如有的孩子害怕雷電,爸爸媽媽可以給他講解有關雷電的知識,雖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會減少恐懼,感到安全。

4、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應經(jīng)常讓孩子參加游戲、去公園玩等活動,產(chǎn)生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同時,還可以鼓勵孩子用講故事、繪畫等活動,講出或畫出自己最害怕的東西,把內心恐懼表達出來,宣泄出去,從而解除恐懼心理。

寶寶上幼兒園有恐懼感怎么辦


寶寶上幼兒園有恐懼感怎么辦

有不少的孩子對于去幼兒園都存在這一定的恐懼感,使孩子從一開始就不愿意到幼兒園去,再加上幼兒園里的新的老師,新的小朋友,更是增加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的心里。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呢。

孩子焦慮是正常表現(xiàn),家長不必緊張

學前教育專家說,幼兒園剛開學,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有些孩子被父母抱進幼兒園時,臉色一下子變了,拉著父母往外走,不愿待在幼兒園。在幼兒園里,這些孩子會出現(xiàn)飲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wěn)、少言寡語甚至是拒絕進食的情況。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入園分離性焦慮”,其實是孩子離開父母時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家長不要因此而焦慮或過于緊張。

這種“入園分離性焦慮”外在表現(xiàn)上有很多種情況,每個孩子因為個性特征的差異,其表現(xiàn)也不相同,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孩子可能適應會快一些,而內向、敏感的孩子表現(xiàn)則可能會強烈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幼兒分離焦慮,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

不要看到孩子傷心就跟著抹淚

對出現(xiàn)“入園分離性焦慮”的孩子,專家說,家長如果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做,就能夠幫助孩子盡快度過這段適應期。

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態(tài)度要堅決,不要看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鬧,自己也在一旁抹眼淚,把不良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在孩子哭鬧時,家長表現(xiàn)得不要太上心,要讓孩子知道,哭鬧也是不行的,在這個階段必須要去幼兒園。為了安慰孩子,家長可以在去幼兒園之前,與孩子做一些約定,對他進行心理暗示。

根據(jù)孩子個體差異,入園可以循序漸進

還有些孩子因為比較內向、敏感,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特別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牛老師建議家長可以與幼兒園老師溝通,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環(huán)境?!拔覀儸F(xiàn)在都提倡人文關懷的入園方式,不提倡硬性、強暴的方法。有的幼兒園老師說,孩子哭了,沒事就讓他哭吧,等哭夠了就不哭了,這種方法也是不可取的。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老師,都要想辦法解決孩子適應幼兒園的問題。

家長離開幼兒園時不要太留戀

還有些家長可能不太注意,他們離開幼兒園的方式對孩子也很有影響。高級育嬰師孫文波老師說,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后,不論孩子如何哭鬧,都要堅決與孩子告別說再見,說爸爸媽媽要上班去了。家長也可以稍微停留一些時間,但時間不要太長,時間越長,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越強烈。

對愛發(fā)脾氣的孩子要安撫、講道理

在幼兒入園這個階段,很多孩子非常愛發(fā)脾氣,動不動就哭鬧。孫文波說,其實這是孩子在這個階段對于焦慮和緊張的一種正常宣泄,家長不要一看孩子發(fā)脾氣就粗暴對待,這樣也是不合適的。家長可以等孩子哭后對他進行安撫,然后再跟孩子講道理,3歲多的孩子都是可以講道理的。

如果孩子經(jīng)常發(fā)脾氣,家長就要主動與幼兒園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找出問題的癥結。比如,可能是孩子在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發(fā)生了爭執(zhí)等,然后針對孩子的癥結進行疏導。

不肯睡午覺的孩子,可帶個玩具去幼兒園

啟樂園的孫毓老師說,有的孩子的表現(xiàn)讓老師頭疼,中午別的孩子去睡午覺了,但無論老師怎么安撫,他就是不肯睡午覺。這其實也是“入園分離性焦慮”的一種表現(xiàn)。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以與幼兒園老師溝通,讓孩子帶一個平時在家里最喜歡的玩具去幼兒園,讓孩子抱著玩具睡,減少孩子的孤獨感,讓孩子把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玩具身上。

孩子是否可以快速的適應新的環(huán)境,新的老師,小朋友,其實大部分還是取決與家長態(tài)度問題,并直接影響孩子的心里健康承受的問題。當然孩子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取決于孩子性格問題的傾向。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前兩年我發(fā)現(xiàn)我兒子說話很結巴。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的影響。

我說話有點結巴,特別是一急,或者說快了結巴就更明顯。

我清楚的記得我小時候是怎么結巴的,小時候,我媽媽覺得農(nóng)村的教育質量不好,在我讀一年級時,把我送到了揚州的大姨家。寄人籬下的感受不好受,即使她們對我很好。有一次班級組織春游,要求每人交10元錢。我回去想了很久都不知道怎么給大姨開口,睡覺時就很焦慮,等到終于愿意開口了,我發(fā)現(xiàn)我說“大”字一直說不出來,越急越說不出來。后來就成了只要一急說話就結巴。

從3歲起,我就是一個人帶著孩子,要上班,很多時候很累,老公兩地分居,感情也不好,經(jīng)常吵架,一吵架說話結巴更嚴重,心情不好,上班事多,很多火就會無緣無故發(fā)到孩子身上。兒子也開始結巴。

上網(wǎng)查原因,到醫(yī)院做檢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經(jīng)常吵架,孩子很怕,心里壓力大。

2、我結巴,他耳濡目染。

3、每次看見他說不出來的樣子我就生氣,就一頓吼過去,更增加了他說話的壓力。

有一段時間特別焦慮,總覺得是我害了他,越希望他改好越適得其反。有一段時間,瞌睡都睡不好,每天都在后悔。

都說,每一個不好事件的發(fā)生都是在警醒世人。

我想,兒子的結巴是在警醒我吧。

1、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受害最多的是我自己,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肺。

2、結巴的時候放慢速度,讓想說的話在腦海里過一過,想象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也能避免禍從口出。

3、對于兒子的結巴更多的應該是鼓勵,卡耐基說過,鼓勵和贊揚的效果要比批評的效果好的多。

這幾天我每天都夸獎兒子,都告訴他他們老師都覺得他這幾天說話越來越好了,我也覺得他說話比以前好很多了,雖然現(xiàn)在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是我能感覺到在一點點進步了。

為了兒子,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兒子一起進步。做個好媽媽。

如何對待孩子恐懼心理


幼兒三歲時開始懼怕黑夜,罵孩子是膽小鬼,嚇唬他不許哭,決不是好辦法。正確的做法是向他講明事情的真相,當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被你一語點破,他就會相信你的力量可以保證他的安全,恐懼感自然隨之消失。

1、當孩子害怕的時候,切勿責備、嘲笑或愚弄孩子。

幼兒三歲時開始懼怕黑夜,罵孩子是膽小鬼,嚇唬他不許哭,決不是好辦法。正確的做法是向他講明事情的真相,當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被你一語點破,他就會相信你的力量可以保證他的安全,恐懼感自然隨之消失。

2、不可強迫、誘使孩子將恐懼隱藏在心里,或否認它的存在。

兒童無論擔心、害怕什么,你應當告訴他們害怕是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多和孩子交談,經(jīng)常給孩子講些常識,是幫助他克服恐懼感的最有效方法,只要明白其中道理,心境自然平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對可能發(fā)生的困擾做好心理準備。

3、注意觀察,及時處理。

孩子一旦產(chǎn)生恐懼感,要考慮這是否與他的年齡相稱。日常生活中要關心孩子思想感情的變化,恐懼持續(xù)的時間。他是否因恐懼而什么事都不想做——不肯獨自睡覺,不愿去上學,甚至不敢離開父母?問清原因,進行處理。

4、培養(yǎng)孩子具有堅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這包括幫助孩子養(yǎng)成依賴別人和相信自己的健康心理,同時覺得自己有辦法對付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人生總是充滿著挑戰(zhàn),做父母的要以行動來引導子女。

幫助孩子們戰(zhàn)勝恐懼心理


我的兒子快四歲了,但是他特別怕黑,每天晚上睡覺一定要開著燈,還要我陪在身邊才能睡著。男孩子應該是挺勇敢的,而兒子從小就對黑夜表現(xiàn)出恐懼,我本來以為等到兒子大一點,這種情況就能夠得到改善,可是現(xiàn)在他4歲了,也沒有任何轉變的跡象。

兒子的恐懼心理還不止表現(xiàn)在對黑夜的害怕上。有一次我在房間收拾東西,突然聽到兒子尖銳的叫聲,我嚇壞了,急忙跑出去看看兒子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只見兒子抱頭躲在桌子底下。我巡視了一下屋子,發(fā)現(xiàn)有一只小蜜蜂飛進了屋子,原來兒子還害怕動物。

專家解惑

這是兒童常見的恐懼心理,媽媽應該了解到,孩子的恐懼感覺與生俱來。剛出生幾天的嬰兒聽到較大的響聲就會出現(xiàn)驚嚇反應,1歲左右的孩子見到陌生人或者與母親分離時就怕得大哭大鬧,并且對于大人習以為常的洗澡、理發(fā)等行為也懼怕不已……

孩子漸漸長大,環(huán)境中許多因素會引起他們產(chǎn)生恐懼的感覺,而且每個年齡層的寶寶的恐懼對象也是不同的。四歲寶寶更多害怕動物、昆蟲,害怕黑暗的房間。

雖然害怕情緒時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F(xiàn)象,但并不是說家長可以對此視而不見,相反,對于這種現(xiàn)象爸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孩子尚處于心理的發(fā)育期,過多、過強的害怕情緒會影響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以致日后出現(xiàn)軟弱、缺乏自信,過度依賴大人等。所以,爸爸媽媽要通過適當?shù)姆椒?,幫寶寶?zhàn)勝恐懼。

相關推薦

  • 對幼兒園有“恐懼感”怎么辦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可以他們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恐懼,我們應該怎么解決他們對幼兒園的恐懼感呢? 解決寶寶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媽媽,我舍不得你!” 對于要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們最大的恐懼就是要離開所有熟...
    2021-05-03 閱讀全文
  • 怎樣去安撫孩子的恐懼心理 如果我的孩子問我,他是否會被某個親人所傷害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不會的,根本不可能?!?當孩子被任何可怕事件所困擾時,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鼓勵他們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他們認為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1-12-21 閱讀全文
  • 幫助孩子戰(zhàn)勝恐懼心理 孩子的恐懼心理與成年人的恐懼并無兩樣,只是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過這個情感發(fā)展的階段。爸爸媽媽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有效地戰(zhàn)勝恐懼心理呢?試試下面這些方法吧: 1、不要懲罰或...
    2022-02-05 閱讀全文
  • 寶寶上幼兒園有恐懼感怎么辦 寶寶上幼兒園有恐懼感怎么辦 有不少的孩子對于去幼兒園都存在這一定的恐懼感,使孩子從一開始就不愿意到幼兒園去,再加上幼兒園里的新的老師,新的小朋友,更是增加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的心里。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
    2020-11-30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前兩年我發(fā)現(xiàn)我兒子說話很結巴。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的影響。 我說話有點結巴,特別是一急,或者說快了結巴就更明顯。 我清楚的記得我小時候是怎么結巴的,小時候,我媽媽覺得農(nóng)村的教育...
    2020-10-06 閱讀全文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可以他們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恐懼,我們應該怎么解決他們對幼兒園的恐懼感呢? 解決寶寶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媽媽,我舍不得你!” 對于要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們最大的恐懼就是要離開所有熟...

2021-05-03 閱讀全文

如果我的孩子問我,他是否會被某個親人所傷害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不會的,根本不可能?!?當孩子被任何可怕事件所困擾時,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鼓勵他們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他們認為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1-12-21 閱讀全文

孩子的恐懼心理與成年人的恐懼并無兩樣,只是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過這個情感發(fā)展的階段。爸爸媽媽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有效地戰(zhàn)勝恐懼心理呢?試試下面這些方法吧: 1、不要懲罰或...

2022-02-05 閱讀全文

寶寶上幼兒園有恐懼感怎么辦 有不少的孩子對于去幼兒園都存在這一定的恐懼感,使孩子從一開始就不愿意到幼兒園去,再加上幼兒園里的新的老師,新的小朋友,更是增加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的心里。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

2020-11-30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前兩年我發(fā)現(xiàn)我兒子說話很結巴。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的影響。 我說話有點結巴,特別是一急,或者說快了結巴就更明顯。 我清楚的記得我小時候是怎么結巴的,小時候,我媽媽覺得農(nóng)村的教育...

2020-10-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