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給每個孩子鍛煉的機會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筆記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每天午餐過后的散步時間,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候。當我發(fā)出“開火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飛快的向“火車頭”沖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袄蠋?,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的”。孩子們都想爭當“火車頭”,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著我的衣服,總在這時,我就要大聲的訓斥他們一頓,可效果并不大。第二天,晨間談話的內(nèi)容是,當火車頭的好處,有的說:“當火車頭在前走,非常的威風”“當火車頭好,離老師最近,”“還能得到老師表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在每次散步時,老師總是讓能力較強的小朋友當“火車頭”,其他的孩子都只有羨慕的份了。接下來讓小朋友們來說一說,怎樣就可以來當“火車頭”。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看誰的表現(xiàn)好,就讓誰當火車頭”,孩子們都表示同意。從那以后,每天選兩名小朋友當“火車頭”,散步的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孩子們再也不去擠著當“火車頭”。
通過這次的活動,讓我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在平時,老師只注重培養(yǎng)了能力較強的孩子,而忽視了其他的孩子,作為教師應該給每個孩子鍛煉的機會。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相信孩子 多給孩子鍛煉機會
悅悅是這個學期剛從分園轉(zhuǎn)過來的,這個小朋友平時比較膽小,特別是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膽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晨間活動時,我?guī)е⒆觽冊谶M行走平衡木,悅悅來了,她只是看著孩子們活動,我讓她也去試一下時,她輕輕地說著:“老師,我不敢,我媽媽沒帶我玩過!”這孩子,一有什么不會的,都會膽怯的說不會,媽媽沒教過。“沒關(guān)系的,老師會教你的。”在我的再三鼓勵下,她走向了平衡木,只見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平衡木,慢慢挪動腳步,身體還在晃動。在旁邊給她加油打氣,并是不是的扶下她,讓她逐漸克服膽怯心理,雖然那次活動時,她還是沒有完全放開來,但我相信經(jīng)過多次的練習后,她會慢慢變好的。
體育活動的時候,我注意觀察悅悅的舉動,發(fā)現(xiàn)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給予直接的幫助。我還告訴其他的小朋友不能嘲笑悅悅,有些本領(lǐng)不是人人天生都會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彬彬的膽子稍微大了些,偶爾也會看到她開心的進行著體育鍛煉。
相信悅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一定能跟其他孩子一樣愛上各種鍛煉活動,變成一個勇敢的孩子,寶貝加油!
盡量給孩子更多的鍛煉機會
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穿的衣服也越來越多。平日里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穿脫衣的事情,對孩子們來說成了很大的挑戰(zhàn)。有些孩子穿得圓滾滾的,連下蹲都成了問題。為此,我們時常鼓勵家長給孩子穿方便穿脫的衣物,以便于孩子們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
這一天,妍妍穿了一雙高幫靴。起床后拉鏈怎么都拉不上,哭著求助阿姨。以至于她成了穿衣速度最慢的幾個之一。
過了一天,我們戶外活動時去玩淘氣堡,所有的孩子都興高采烈地脫鞋子上堡開心地玩去了,就妍妍一個人在下面踟躕著不上去。我連忙跑上去問:“你怎么不去玩呀?”她搖搖頭說:“我不想玩?!蔽艺{悶,想起昨天發(fā)生的事情,又問:“是不是怕不會穿鞋子呀?”她委屈的點點頭。我欣慰地摸著她的頭說:“沒事,今天老師幫你穿!”
事后,我與她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其實她在家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反饋,讓媽媽穿沒有扣的鞋子、衣物。我與家長也達成了較好地“協(xié)議”:這種顯現(xiàn)在小班初期非常常見。首先,在學習扣扣子、拉拉鏈的初期,盡量選擇方便孩子達到成功體驗的衣物,以滿足孩子的成功感;其次,盡量給孩子更多的鍛煉機會,學會自己衣物上的拉鏈與扣子。
機會應給每個孩子
每個班中,孩子能力都是有差異的,能力強一點的,會聽老師的,會按老師的要求做事的孩子老師總是很放心地把一些小事交給他們?nèi)プ觥?/p>
比如說:每天整理圖書,到別班去幫忙借東西等等,有些事情甚至已經(jīng)成習慣了,每天都有這幾個孩子做。
晨間活動,我叫小朋友去發(fā)玩具,我很習慣地叫了一個小朋友去貼放,然而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了:“今天天天沒來。
”“哦,她請假了,那誰愿意去發(fā)呢?”還沒問完,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地舉了起來,“我去,我去……”我請了平時不愛說話的張蕓馨去,她很高興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下午離園時她看見她媽媽時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老師請我發(fā)玩具的,我做得很好,有些小朋友是不會發(fā)的。
”看著孩子滿心歡喜、自豪的樣子,這時我心里晃起了漣漪。
為什么只把機會給一些能力強的孩子,而忽視了這么多普普通通的孩子呢?孩子們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線上,作為教師有必要把機會給每個孩子。
不是嗎?
給每個孩子一次機會
每個班中,孩子能力都是有差異的,能力強一點的,會聽老師的,會按老師的要求做事的孩子老師總是很放心地把一些小事交給他們?nèi)プ觥1热缯f:每天分餐具,整理圖書,放氣象記錄,到別班去幫忙借東西等等,有些事情甚至已經(jīng)成習慣了,每天都有這幾個孩子做。
晨間談話,播報氣象,老師把氣象情況記錄她并且請小朋友去貼放在氣象角里。我很習慣地叫了一個小朋友去貼放,然而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了:“今天趙一諾沒來?!薄芭?,她請假了,那誰愿意去把氣象情況貼放好?”還沒問完,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地舉了起來,“我去,我去……”我請了平時不愛說話的常思雨去,她很高興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務。下午離園時她看見媽媽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老師請貼放天氣預報了,我放得很好,有些小朋友是不會放的。”看著孩子滿心歡喜、自豪的樣子,這時我心里晃起了漣漪。
為什么只把機會給一些能力強的孩子,而忽視了這么多普普通通平常不作聲的孩子呢?孩子們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線上,作為教師有必要把機會給每個孩子。不是嗎?
把機會還給每個孩子
不管是哪個班的孩子,能力總會有強有弱,總有那么幾個懂事、能力又強的孩子圍著老師,幫助老師或小朋友拿書、拿活動器械等等,老師也會非常放心地讓他們?nèi)ネ瓿蛇@些事,從不用特別叮囑,久而久之很多事也已經(jīng)成了習慣??梢部傆心敲磶讉€小調(diào)皮,不是這個闖禍了,就是那個又有了點小麻煩,以致有時候老師焦頭爛額、精疲力竭。
今天一早帶班,五六個孩子來得比較早,正好保育員老師要把消毒好的杯子放到杯架里,我隨口問到:“誰愿意幫助老師勞動?”“我!”定睛一看,是小雨。雖說是女孩子,可淘氣是出了名的,學期初剛來帶班時就有耳聞?!安恍械模蛔R數(shù)!”耳邊傳來了保育員老師的聲音。是嗎?我愣了一下,大班孩子還不識數(shù)是比較少的,家長們早就教他們認、讀、寫了,還有一部分對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已經(jīng)沒有問題,個別還會百以內(nèi)的加減法了?!白屗囋嚢桑纯吹降仔胁恍?。”轉(zhuǎn)過頭,我對小雨說:“你可要看仔細哦,遇到困難可以找老師或小朋友幫忙,先去把手洗干凈?!薄班牛 毙∮旮吒吲d興地接受了任務。可能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吧,她顯得有些手忙腳亂,從桶里拿了一只杯子跑到杯子架那邊,認真地核對著數(shù)字,終于找到了3號架子,把杯子放了進去。我忙不迭地夸她:“眼睛真亮,一下子就找到了!”小雨高興地跑到桶邊又去拿杯子,我提醒到:“這么跑來跑去會很累的?!彼皖^一想,把桶拎到了杯子架邊,我乘機又給了她一個大拇指。只見她拿了一只杯子,看了一下數(shù)字,把杯子放進桶里,又拿了一只,看了一下,又放進了桶里,怎么回事?我悄悄一看,原來上面的數(shù)字都是兩位數(shù)的大數(shù)字。她肯定是不會,看著她忙忙碌碌地找小數(shù)字把杯子放好,我不動聲色地繼續(xù)夸獎著她。終于把小數(shù)字的杯子都放好了,她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想請佩佩來幫忙行嗎?”“你遇到困難了嗎?”“嗯。”“什么困難?”“我不認識這些了?!薄澳悄隳懿荒芨鶕?jù)這些數(shù)字仔細再找找看,也許能找到的,試試吧!我們一起來找一個?!边@一次,她拿的是32號杯,仔細核對了好一會兒,她鄭重地把杯子放到了23號架子?!澳銥槭裁匆堰@個杯子放到這個架子里呢?”“它們一樣的?!薄芭?,我看看。嗯,都是數(shù)字2和3。那你看看2和3排隊的位子一樣嗎?誰在前面,誰在后面?”經(jīng)過再次地核對,她最終為32號杯子找到了架子。看著她興奮地笑臉,涌上心頭的不僅是高興,更多的是反思。
經(jīng)常聽到有些老師抱怨某個孩子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現(xiàn)在大班了還不會自己鋪被子、系鞋帶。作為老師,反思我們自己,當孩子不會鋪被子系鞋帶的時候我們是怎么做的,了解孩子遇到什么困難了嗎?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給他們動手鍛煉的機會了嗎?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們習慣于把許多機會給個別能很快完成任務的孩子,因為他們可以不用我們擔心,漂亮地完成任務,然而,我們卻忽略了身邊還有一群一樣需要獲得鍛煉機會的孩子們。每個孩子和我們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我們應該打破思維定勢,撇掉想當然的想法,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能行的,經(jīng)過鍛煉都是能干的,雖然他們的成功有時候需要我們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但也許只是一兩句的提示。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把各種機會還給每個孩子,給他們動腦動手的機會,給他們鍛煉的時間與空間,使孩子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不斷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獲得成功感、滿足感、自豪感!
教育隨筆:選擇小老師讓每個孩子都有鍛煉的機會
月月一直是班上比較能干的孩子,用通俗的話說,是一個有靈性的孩子,老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她都能明白老師要干什么,因此老師都喜歡請她幫忙做點事。比如:擦擦桌子,拿拿游戲器械等等。因為她在全班幼兒中的這種“威信”,所以老師經(jīng)常請她當“小老師”,負責在游戲活動時間帶領(lǐng)大家一起做游戲,在休息時間負責帶領(lǐng)大家唱兒歌、做律動。
有一天,老師照例請出月月做“小老師”,月月走到前面,和大家玩起了“木偶人”的游戲,她一邊帶著大家玩,一邊不時的用眼神與不聽話的幼兒對視,像個老師樣的睜大眼睛盯著別人,不守規(guī)則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動了??吹叫蝿荼凰刂频煤芎?,我就在一旁準備點東西。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整齊的“加油,加油”的叫聲。我抬頭一看,想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只見月月就在開開座位旁兩人劍拔弩張,互相怒視,都有點怒發(fā)沖冠了,誰也不讓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啦?”我趕緊平息了大家的情緒,準備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的說起來,月月更是大聲叫著:“老師他不守紀律,不聽我的話?!毖壑谐錆M了讓我?guī)椭哪抗狻T瓉硎窃略掳l(fā)現(xiàn)俊俊自己在下面講話,就叫他到前面“坐著”,沒有他的允許不能回去??】」姘凑赵略碌囊筮^去了,這時開開發(fā)出了“不要聽她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極大不滿,她沒想到還有人敢不聽自己的話。她非常生氣,徑直去找開開理論,誰知開開不甘示弱:“哼!就是不聽你的”,兩人就爭執(zhí)起來,誰也不示弱,就出現(xiàn)了剛才的情況。我趕緊平息事態(tài),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當著全班的面分析了兩人的問題所在,告訴小朋友們要相互友好,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如果碰到難題可以請老師幫忙并讓他們相互道了歉,月月知道了要跟小朋友和睦相處,不論發(fā)生什么事都不能以這種方式解決。
本以為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到了洗手的時間,大家都在洗手上廁所,卻讓我看到兩個小朋友互相推,這時幼兒開始七嘴八舌的來告狀。一個聲音傳過來“月月哭了,是開開把她推倒到了地上”,看來事情還沒結(jié)束,我把月月從地上扶起來,并詢問事情的原因。是因為開開對剛才的事情還是沒有想清楚,對月月還有誤會,我把他兩帶到一邊耐心的與他兩交流、談論,慢慢的開開明白了月月是好心卻用錯了方法。兩人相互擁抱在一起,化干戈為玉帛。
這件事引起了老師的反思,“小老師”的選擇不應該是隨意的,不能以某個目的去選擇某個小朋友去完成事情,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有鍛煉的機會。在后面的日子里,在選“小老師”時,不再是只選某一個人,而是注重發(fā)現(xiàn)誰有進步就選誰當“小老師”。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一切都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作為老師更應該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正確看待每個孩子的差異性,把握好這一點孩子們會更好的健康成長!
給他們機會鍛煉也會做的很好
在幼兒園每個班中,總會有那么幾個聰明機靈,做事果斷麻利的孩子,他們聽老師的話,會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老師也總習慣放心地將一些小事交給他們來完成,比如當小值日發(fā)放玩具、手工課時給其他小朋友分發(fā)手工紙、剪刀,整理圖書等,可以說他們就像老師的“小秘書”。在我們班上也是,我總將事情習慣成自然地交給能干的幾個孩子。記得前幾天,我又很習慣地叫這幾個孩子幫助老師分發(fā)手工紙、剪刀。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老師,他今天沒來?!薄澳钦l想來幫忙呢?”話音剛落,只見孩子們舉著小手,蹺起屁股,爭先恐后地嚷嚷著:“我想!我想!”看了看,我選了甜甜,因為她今天有進步,看她急切地想得到這個任務,我就選了她。很快,甜甜就高興地完成了任務,臉上滿是成功感。
下午離園時,甜甜出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我做好事了,幫助小朋友發(fā)手工紙了!”看著她一臉自豪的樣子,聽著媽媽的贊揚和孩子得意的笑聲時,我突然間覺得有些內(nèi)疚。想想,我在平時工作中,為什么只把機會給那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而沒給那些普普通通的孩子機會呢?雖然他們年紀小或能力差一點,但只要給他們機會鍛煉,他們也會做的很好,不是嗎?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把機會分給每個孩子!
把機會分給每個孩子(小班)
在幼兒園每個班中,總有那么幾個聰明伶俐、做事果斷利索的孩子。他們聽老師的話,會認真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我們也總習慣把一些小事交給他們來完成,比如整理玩具、掛毛巾、放杯子、上課回答問題等。
在我們的班上也是,我總習慣將一些事交給諾諾,浩浩等幾個孩子。在課堂上也總是他們幾個舉手,發(fā)言的機會當然是歸他們了。往往忽視了在角落的那幾個孩子。
下午點心時間到了,像往常一樣請小朋友來發(fā)盤子,孩子們很喜歡當小老師的感覺,沒等我請XX,一個、兩個、三個都小手舉得高高的,連平時不愛舉手的沁陽也把小手舉得高高的。老師請了沁陽等幾個平時不愛舉手的孩子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聽到請她們來當小老師發(fā)盤子,快樂的表情馬上洋溢在小臉上。孩子們拿到盤子快樂認真的分發(fā),動作利索發(fā)的又快又整齊。發(fā)完時老師表揚了她們,獎勵了她們一個咪咪翹。下午離園時,沁陽媽媽來接了,沁陽出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老師請我當小老師呢,你看老師還獎了我一個咪咪翹呢!”
看著她一臉自豪的樣子,聽著媽媽的贊揚和孩子得意的笑聲時。我突然間覺得有些內(nèi)疚。想想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為什么只把機會分給那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而忽視了這幾個普普通通卻懷有進取心的孩子呢?為什么我們要人為的拉大孩子之間的距離,作為教師應該把機會分給每個孩子,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