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幼兒的故事 簡短的幼兒故事在一日活動中,老師常常會以挑剔的眼光對待孩子,恨不得孩子們個個都是十全十美,處處都按照我們的要求標準進行才好,可在這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和主觀能動性。
就如我們班的李志遠小朋友,他平時是一個特別調(diào)皮的孩子,上課的時候也常常自己玩自己的,弄的老師很無奈。
可是在一次玩雪花片的時候他卻插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小飛機。
當我走到他跟前的時候他炫耀的舉起來來讓我看:“老師,漂亮吧!”我眼前一亮把他插得小飛機舉起來:“小朋友志遠插得小飛機漂亮嗎?”“漂亮”我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異口同聲的喊著。
志遠似乎有些害羞了低著頭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居然都模仿起了志遠插的小飛機,頓時教室里充滿了“呼呼呼…”飛機起飛的聲音志遠的表現(xiàn)讓我們刮目相看,也讓我感受到了以前那種齊步走的統(tǒng)一管理模式對孩子來說是多不公平。[工作總結(jié)之家 dg15.COm]
每一個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自身的發(fā)展也不同,我們又怎么能用統(tǒng)一的目標要求他們呢?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發(fā)展每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是我們作為幼兒教師的責任。
因此我們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不放過孩子的任何一個優(yōu)點,是孩子的明天發(fā)展的更好。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面向全體和注重個別差異
《指南》指出:要聆聽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或者動作或藝術(shù)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與發(fā)現(xiàn)用聆聽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老師是他們的傾聽者、支持者、甚至是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和“考官”。只有聆聽孩子,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事物的真實感受,從“看不懂”到發(fā)現(xiàn)童心世界原來是如此的豐富多彩,甚至是驚喜。本次活動從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這一實際出發(fā)。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的經(jīng)驗、情感和想象;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美術(shù)觀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掌握簡單的美術(shù)技能。幼兒美術(shù)是一門視覺藝術(shù),美的作品能讓幼兒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激發(fā)他們的藝術(shù)情感,形成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興趣,而自己創(chuàng)造出美的作品更能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能讓幼兒對自己充滿信心。
《指南》的藝術(shù)領(lǐng)域,教育建議讓我懂得了孩子們的藝術(shù)作品和繪畫承載著孩子自己的情感體驗、內(nèi)容想象和不同的表現(xiàn)表達特點。每一幅作品沒有統(tǒng)一的審美標準,因為它們都是與眾不同的,是孩子心中不同的感受與認識,需要教師用心去觀察、聆聽和適宜的引導。這樣才能尊重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幫助提升富有個性的內(nèi)心真實感受和具有獨特視覺美的表達。在美術(shù)活動《一串紅》中,小朋友們還是很感興趣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我剛開始的時候,同時出示了幾張一串紅的圖片,然后請幼兒觀察,幼兒有點說不出來,或許一張、一張慢慢出示,效果會更好。在讓幼兒操作的時候,我采用的是一組一組地進行輔導,這樣的話,對于我們小七班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指導的就比較到位,比如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能力弱一點的孩子,還需要老師手把手的教。個別能力稍弱的幼兒,可以粘貼兩串一串紅的,這樣會讓他們更有成就感。先畫好的幼兒可以繼續(xù)在區(qū)域中進行一串紅的添畫,如再給花畫上葉子,這樣老師就有了較多的精力來指導能力弱的孩子,如果這樣的話,效果會更好。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我要盡可能的給予小七班的孩子們,適宜的支持任何表達表現(xiàn)都需要充分的直接體驗與認識,這樣孩子的想法才會無盡的發(fā)揮。繪畫不僅僅是一個個畫室、一張張畫紙、一支支畫筆。在孩子拿起筆來畫之前,我們應該為孩子支撐起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讓孩子在那里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為他們將要拿起的畫紙和畫筆撐起具體而生動的生活空間。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教育隨筆:孩子的個體差異
在幼兒園的生活與學習中,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歡追隨在老師的身后,問長問短,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們樂于交往,也善于交往,愿意主動與人接近的幼兒。反之,有一些孩子,總是默默的在遠處張望,他們則是一些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語、羞于與人親近的幼兒,這就是幼兒的個體差異。
因為,每天戶外晨間鍛煉或者是中午下樓在戶外散步時(霧霾天除外),老師都會要求小朋友排好隊再下樓,而且這時候的排隊是沒有要求的只要排成兩列就行。那些熱情的、大膽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師的身邊或者爭著來拉住老師的手,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幾個孩子為排在第一個而爭吵的情況。但是那些不善于表達、內(nèi)向的孩子即使他們也想和老師在一起,他們也不敢這么做,只會遠遠的、默默的看著其他小朋友爭相跑到老師身后。例如:姚書磊小朋友,每次到排隊或其它活動時,他都會看著楊宇馳等小朋友為誰排在第一個而爭吵不休,他則默默地排到隊伍的后面,沉默不語地看著。每到這時我都會特別注意看著他,當我每次看著他時,他都會用生怯的眼神看著我,為改變這種狀態(tài),每天孩子來園時我主動熱情地與他打招呼,在活動中我會叫上他,但他還是沒有太大的自信與其他人大膽交往。從這件事情上我意識到跟家長溝通的太少,接下來我們要加強家園共育工作。
尊重幼兒,等于是尊重自己
我班的陳楊很調(diào)皮,中午從不乖乖睡覺。在床上,他的小手總是忙個不停,而且身子總翻來覆去,又到午睡時間了,別的孩子都已經(jīng)安靜地睡著了,只有陳楊還沒睡。我走到他床旁邊,輕聲對他說“陳楊最乖了,快睡吧。”他乖巧地點點頭,閉上了眼睛。
可是沒多久,一陣輕微的歌聲傳到了我的耳朵里,是陳楊在唱歌。為了不讓陳楊干擾其他孩子,我決定喊他起床。于是,我又來到陳楊旁邊,還沒等我說話,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說:“孫老師,你和我親親?!甭犃怂脑捨沂怯趾脷庥趾眯Γ盀槭裁匆蠋熡H親呢?”“你每天都和青青親親的啊?”“好,那孫老師以后每天都和你親親,可是條件是你每天都要乖乖睡覺!”“好,每天乖乖睡覺!”說完他立即轉(zhuǎn)身躲進被子閉上了眼睛,我也在他的額頭上輕輕的吻了一下。這次陳楊一會兒就睡著了。
以后,在午睡之前我都會跟陳楊親一下。而小陳揚呢從此以后每天的午睡都很乖,此外他在上課活動的時候也變了好多,不在是那個“小猴屁股”了。
經(jīng)過了這件事,我在想:我們常常以老師的姿態(tài)高高在上控制孩子們的言行??墒俏覀兂3:鲆暳宋覀兊暮⒆铀麄円灿泻軓姷淖宰鹦?,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只要我們老師和家長去尊重他們,他們就會更加的聽你的話,如果我們不在乎這些,那么我們之間也就不能得到平等,那么沒有平等我們又怎么能和平解決我們之間的問題呢?時間一久,孩子們就會有了所謂的“耳邊風”。所以從此以后,我都會放下教師的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輕松地與孩子們?nèi)ソ涣?,去探討。尊重幼兒,等于是尊重自?
發(fā)現(xiàn)幼兒的差異,捕捉閃光點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fā)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可鑫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爸爸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爸爸,早點接我,早點接我?!痹谖业膭裾f下,可鑫滿眼含淚地松開爸爸的手??肾蔚陌职衷谂R走前,悄悄地對我說:“可鑫吃飯的速度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可鑫。在活動區(qū)游戲時,可鑫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可鑫,你喜歡玩什么?”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可鑫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可鑫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可鑫,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可鑫講故事,可鑫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可鑫進餐的緊張心情,我們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后,可鑫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可鑫,你怎么啦?”“我吃不下”,“可鑫,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guī)湍?”可鑫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于把飯吃完了,盡管她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yǎng)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可鑫和爸爸一早就來到幼兒園,爸爸手里還拿著幾本書,他對我說:“老師,太謝謝你們了,可鑫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爸爸,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可鑫爸爸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xiàn)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fā)展。
充分了解幫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
今天我把香噴噴的飯菜端到小朋友面前,并介紹了飯菜的名字,孩子們都吃的可香了,但唯獨只有梅嘉旺小朋友把菜吐了出來,露出不想吃的表情,這時我急忙走到她身邊,我對梅嘉旺小朋友說:“怎麼啦?為什麼把菜都吐出來了?是不餓,還是不喜歡吃這個菜啊?開始梅嘉旺還有點做錯事不敢說的語氣和表情,我就摸著他的頭邊說,沒事,是不喜歡吃嗎?他喃喃地說:“是,我不愛吃,不想吃”,我蹲下來和梅嘉旺說:“咱們就吃兩口好嗎?這菜特別香,很有營養(yǎng),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呀,梅嘉旺對我搖了搖頭,露出無助的表情,最終梅嘉旺還是沒有吃。
通過這件事我反思到我平時沒有細心的觀察梅嘉旺的吃飯情況,應該了解孩子愛吃什么與不愛吃什么,多和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飲食情況,只有充分了解,懂得孩子,這樣我才能使孩子逐漸的把挑食的毛病改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及時與梅嘉旺的家長配合,幫助梅嘉旺養(yǎng)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我相信梅嘉旺小朋友以后會更加健康的成長!
不同差異的幼兒要區(qū)別對待
我們班有個小男孩叫騰騰,他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可是他的性格很拗,簡直像一頭小牛那么倔。經(jīng)過這么長一段時間的相處,我們班的老師都了解他這種性格,如果有事情不順他的意,我們就避免跟他硬碰硬,試著找其它的事物轉(zhuǎn)移到這件事情,再跟他講道理,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
這天是家長開放日,騰騰的表現(xiàn)總體不錯,從媽媽陪他進教室到媽媽要離開,都表現(xiàn)的積極參與,沒有特別搗蛋的行為。快到吃午飯的時候,小朋友都去洗手了,只見騰騰一個人還坐在椅子上,頭低著,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老師提醒他幾次,進去洗手,要吃飯啦。騰騰還是不站起來,小嘴嘟起。問他怎么了,他也不知聲。我走過去,問他,怎么了?不回答!又問他:是不是想媽媽了?不回答!媽媽上午請假來看你學本領(lǐng),下午要去上班的。快去洗手吃放啦,下午媽媽會來接你的。還是一副垂頭喪氣,不理人的樣子。
我下去吃飯,回來后,知道騰騰還沒有吃飯,仍舊坐在小椅子上不肯起來。老師嬤嬤請了多次,卻說多次也沒起來。我過去問他,不餓嗎?張老師陪你去吃飯吧!只見他眼睛看著吃完飯正在玩玩具的小朋友,看來他已經(jīng)不專注媽媽離開的事情上。但是不去吃飯,要餓的,總要讓他去吃點吧。怎么讓他愿意去吃飯呢?我想起騰騰喜歡拼圖,而且在家時,他的媽媽會教他一起拼。于是我就開始跟他聊起拼圖的話題,說著說著,我問他:你多少時間能拼完一塊拼圖。他告訴我,馬上拼好。我問他:那你吃飯快嗎?是不是也馬上吃完?騰騰馬上點頭說:是的。我?guī)е研∫巫影岬阶雷舆?,示意他馬上吃完。
依騰騰的個性,常常會出現(xiàn)類似的事情,倔起來就不吭不聲,跟他說話需要轉(zhuǎn)彎才可輕松處理。這也說明,不同個性,不同差異的幼兒,正確要區(qū)別對待。
教育隨筆 尊重幼兒
劉老師的一舉一動,深深地觸動我的心。這不正是體現(xiàn)《綱要》中“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jīng)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的好的案例嗎?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努力的方向。
這節(jié)課是常老師主講《我做的蝴蝶很漂亮》。其中主要部分是老師提供蝴蝶模板,讓孩子們裝飾蝴蝶,給蝴蝶穿上美麗的衣服。當講到這部分時,孩子們紛紛拿起自己喜歡的橡皮泥、彩紙等,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起蝴蝶來。就在這時只見一位名叫玲玲的小朋友,坐在那里東瞧瞧、西望望,不知從哪里下手。聽課的老師不由自主的走到孩子們中間,看孩子們制作。其中一位叫劉霞的老師走到玲玲的身旁,只見劉老師輕輕的同玲玲交流,但玲玲卻一點反映也沒有。原來玲玲是一個弱智兒童,不但說話吐字不清,反映也有點遲鈍。這時劉老師拿起小剪刀將彩紙箭出一個圓送給玲玲,并啟發(fā)她將圓粘貼到蝴蝶模板上。玲玲好象明白劉老師的意思,她拿過劉老師手中的圓將底層紙接了下來,把圓貼在蝴蝶上,抬頭看了一下劉老師,劉老師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說你真棒??闪崃嵴迟N完后又不知怎么辦了,這時只聽到劉老師對玲玲說:“你自己試一下”,玲玲還是不動。只見劉老師將小剪刀、彩紙遞給玲玲,玲玲又好象明白劉老師的意思,于是“笨手笨腳”的將彩紙狠狠的剪了一下,剪出一個說方不方,說圓不圓,就連三角形也不是的圖形。只見劉老師又伸出大拇指,順便點了一下頭,肯定了玲玲的成功。接著又鼓勵她粘貼上,就這樣不斷的鼓勵、指導玲玲總算剪了幾片不規(guī)則的圖形粘貼到蝴蝶上。
這時她把剪刀一扔,甩了甩手,意思是手疼了,不干了。見此情景,劉老師微笑著握住玲玲的小手,然后輕輕的揉了起來。玲玲眼睛直直的看著劉老師,過了一會兒,終于自己拿起小剪刀又剪了幾片圖形,粘貼到蝴蝶上。這時音樂響起,小朋友分別戴上自己裝飾的蝴蝶,隨音樂偏偏起舞,只見玲玲仍然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劉老師拿起玲玲制作的蝴蝶雙手遞給玲玲,并告訴她自己去找老師幫她戴上,玲玲接過蝴蝶朝劉老師露出微笑。看到玲玲隨音樂走到小朋友中間,劉老師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學著去尊重兒童的個性發(fā)展
育人如同育樹,“能順木之天,以至其性焉爾?!边@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如何使幼兒園成為孩子真正的樂園,讓每一個孩子徜徉在金色陽光中,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我努力地探究、尋找、嘗試孩子喜歡的教育方式,把自主還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去激活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捕捉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靈動與飛揚,促進孩子的主體性、自主性、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地生成與發(fā)展。一、尊重——偶發(fā)事件的處理正如瑞吉歐的教師所講,“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跟1/3的確定性和2/3的不確定性在一起”。而新的教學觀也告訴我們:教學不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自主探究的過程。教學不是一種對確定性的追求,相反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把清晰的事實模糊化,從確定中尋找不確定性,并從中生成可以探究的問題。不可否認,在很多的預設環(huán)節(jié)中,往往會有一些我們設想不到是事情發(fā)生。教師既要按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辦事,又必須有相當?shù)撵`活性,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zhuǎn)移。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一次主題活動《交通小劇場》中,我組織孩子們按照故事情節(jié)進行表演,當韋鈴淼小朋友扮演小狗乘汽車時,卻沒有按故事情節(jié)摔跟斗。這下孩子們急了,“快摔跟斗呀,要摔跟斗了……”可韋鈴淼就是不摔,嘴里說著:“我抓牢的,我坐好的?!庇谑俏乙岔槃蓓樍?,沒有強求孩子一定按照故事情節(jié)繼續(xù)表演下去,而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么這只小狗沒有摔跟斗呀?”孩子們的注意力也從應該摔跟斗而轉(zhuǎn)移到這個問題上來,開始討論、交流。其實,問題的答案就在不摔跟斗的“小狗”身上體現(xiàn)出來了,這樣孩子們對問題的感受將會更靈動與深刻,比按部就班地在表演完之后再來總結(jié)乘車的安全常識更易于讓孩子們接受?!绊槍渲疽狻保疤峋褪亲鹬?,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尊重的核心就是理解并認可孩子的行為,教師行之有度,恰當而合理的進行調(diào)節(jié)和指導,點化和潤澤孩子的行為,使其具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二、開放——給予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我們可以感嘆,孩子是有潛能的,他們的能力往往超出我們的估計。正如麻省大學喬治·福門教授說過:“通過尋常時刻,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能干、自主的兒童?!蔽覀儜摻o予孩子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不要太多的去干預其自主解決問題的活動,那么,孩子更有望得到更多的東西。這也體現(xiàn)了“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選適合教育的兒童”的理念。在一次探索活動《尋找綠色》的過程中,原本的計劃是帶領(lǐng)孩子在幼兒園尋找綠色,孩子們排著隊,手拉手跟著老師邊走邊看。但一走出教室,我想:為什么不讓孩子自己自由地去尋找和探索呢?盡管孩子的安全問題使我猶豫和擔心,但最終我還是放手了,就讓孩子們試一次。于是我提出了一些安全和尋找方面的要求,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而我就站在操場中間,觀察和等待著這一群孩子。老師的放手使孩子新奇和激動,也使他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袄蠋?,我發(fā)現(xiàn)了……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空間更自由,孩子們的視野更廣闊,孩子們的收獲也更豐富,更多彩。這樣的效果遠遠超出了我原本的設想,從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潛能,更感嘆著:自己擁有著一群多么能干的孩子呀!放手,使我和孩子同樣收獲精彩。三、激勵——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互動老師和孩子都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教育是老師和孩子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我們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綱要中說:我們要成為孩子學習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因此,我們可以適當卸下“老師”的角色,多傾聽和理解,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而用我們的激勵、鼓舞和喚醒,使幼兒在互動中感受、體驗,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語言活動《你喜歡夏天嗎》,我改變了以往討論交流的形式,而采用了辯論的形式來進行這樣的活動。我把主動權(quán)給了每一個孩子,鼓勵孩子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在這里沒有對與錯,只要你有自己的理由,并能夠大膽的表述就行。因此,孩子們活躍了,你一言,我一句,想方設法要讓大家來認同自己的觀點,孩子們從沒有這樣自信過。在這里,沒有所謂的老師的“權(quán)威”,我只不過和孩子一樣,表達自己對夏天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而做的更多的則是傾聽,贊揚和恰當?shù)囊龑?。為孩子獨到的見解而歡呼,為孩子流暢的語言而驚嘆,抑或是為孩子不恰當?shù)睦碛伞⒉豁槙车恼Z言而疏導……在這樣輕松、融和的互動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孩子的現(xiàn)實,更能看到他們的可能;不僅看到他們的實然,也能看到他們的應然。而激勵,正是讓孩子自我表現(xiàn),自我超越的關(guān)鍵?!耙粋€舍不得贊美孩子的老師,往往會使孩子變得讓我們無法贊美。”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潛能更是無限的。尊重、開放和激勵使我收獲感動與精彩,也使我的孩子真正地徜徉著自由和快樂,在學習的海洋里激情無限。
幼兒教師,要學會尊重幼兒
我們班有個叫盛天瑞的小男孩,非常調(diào)皮。平時,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張老師,盛天瑞打我了?!薄皬埨蠋?,盛天瑞搶我的玩具?!薄瓰榇耍覀儼嗬锏娜焕蠋煵恢逃怂嗌俅?。今天中午吃過午飯,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圖書。開始時,他邊看自己的書,還邊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解,和小朋友的關(guān)系很融洽。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把旁邊韓亦雯小朋友的圖書搶了過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剛想大聲斥責他,可轉(zhuǎn)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沒有大聲指責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隨意地問:“你在干什么呢?”盛天瑞說:“韓亦雯的圖書壞了,我想幫她修修?!甭犃诉@話,我才恍然大悟。我鼓勵了他的做法
,并幫助他找到了一個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事后,我暗自慶幸,當時如果按以前主觀的判斷去批評他,沒有尊重幼兒的觀念,那必然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尊重幼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想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指責幼兒,而是了解實情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