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也是好的管理方式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教育管理的讀書筆記 教育管理筆記 幼兒好故事大班的孩子一般都很調(diào)皮,特別是男孩,他們已經(jīng)有較強的自理能力,但在課堂或戶外活動時會讓很多老師費心。
老師們想盡各種辦法來壓住孩子們的任性,殊不知勇敢地放手也是對孩子一種好的管理方法。
我們班的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時間不是很長,一直總想找找方法來訓練他們的注意力,但都沒有得解。
今天上課的時候,孩子們也是一直在吵,注意力根本沒有集中到老師身上來。
我就跟他們提出要求,當老師在講話或者讓你們停下的時候要立即停下,知道嗎?只要你們在上課的時候集中精力聽講,老師會給你們自由活動的時間的。
在上完課后,就承諾給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間,這個時間里你可以盡情的玩兒,玩什么都行,但是只要老師一喊停,必須全部都坐好!
在區(qū)域游戲活動時間里,我擔心孩子們會出問題,就一直在旁邊盯著,他們有的在畫畫,有的在折紙,有的拿出識字書認字,兩兩一組,三五一群,倒顯的比平常安靜多了。
只是在另一邊四、五個男孩在玩鎧甲勇士的游戲,互相假裝打鬧,邊玩邊往我這邊看,見我沒有制止他們,都玩的挺歡的。
我就跟他們說,玩勇士的游戲可以,但是咱們要注意安全,是在假裝打,要是真的打疼了的話,會疼的哭,嚴重的話還會去醫(yī)院,就沒法再在一起玩了,是不是?那幾個男孩紛紛點點頭,很贊同我的觀點!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也存在很強的逆反心理,有時候老師們越管越不聽,或者是在的時候聽話、表現(xiàn)好些,稍微一離開,接著就恢復原樣了,根本沒有起到好的效果。
如果嘗試一下放手式的管理,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在采用這種方法之前,應具體明確的提出要求,應該注意什么,如果不注意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等,讓孩子有清楚地認識。
讓孩子知道老師可以給你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孩子才會喜歡你,家長也會認同你。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不理不睬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你是不是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孩子胡亂發(fā)脾氣;當你忙得不可開交時孩子還對你吵鬧不休……,這時的你該怎樣做呢?大聲訓斥?揍他一頓?其實對待孩子的這種情況你也可以這樣:
不理不睬也是一種管教方式。
不理不睬和獎勵恰恰相反。不理不睬就是對孩子的行為不給予任何的獎勵或援助――孩子犯錯,父母故意視而不見。當然有許多時候?qū)λ男袨橐暥灰姡⒉荒苁盏筋A期的效果。但有時候這一招倒是很管用。
有時候在孩子發(fā)脾氣時可以使用這種方式。父母甚至可以徑自走出房間不理會在發(fā)雷霆的孩子,如此一來,孩子就會失去觀眾了。
孩子干擾你時,采用視而不見的方式也有可能見效。
有時孩子干擾你,你表現(xiàn)得很在意,那他們便不會就此罷休。這下子他們可成功了!但如果你不理不睬,他們下次就不會在你忙得不可開交時故意吸引你的注意力,因為他們知道那根本沒有用。 當然你需要事先和他們溝通,你可以告訴他說:“如果我正在和別人談話,你要找我只要過來站在我的身邊,我一定會在一分鐘內(nèi)看看你為什么要找我?!〉悄阋恢苯形?,而且在旁邊吵鬧,我就絕不會理你。說到就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在一分鐘內(nèi)注意他,特別是對學齡前的孩童。
放手也是一種愛 (中班)
已經(jīng)習慣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想今天要和孩子們做什么?玩什么?
這幾天忽然發(fā)現(xiàn)中班的孩子們都在偷偷的成長著,很多寶寶從剛升入中班不知道找出書上第幾頁的內(nèi)容到現(xiàn)在很多寶寶已經(jīng)能根據(jù)老師的要求翻書,并且在鍛煉孩子們翻書的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很多數(shù)字。這一變化讓我心里很是感動。
剛接手中班的寶寶們,心里很是犯愁。孩子數(shù)量多,年齡上的差距大,對很多家長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看看孩子們真誠的笑臉,真誠的信任。我就決定要對這群可愛的“小豬豬”們換種教育方式。從剛升入中班的老師幫忙提褲子到現(xiàn)在孩子們自覺的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這都是孩子們不小的進步。
有時候孩子們晚上等待家長為他們穿衣服
,我會在這時讓他們自己動動手,其實放手有時候也是一種愛。我們只有放手讓孩子們勇敢的去做才知道孩子們的缺點,才能更好的去幫助他們。
當孩子們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不妨多說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的寶貝!”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體驗別樣的愛。
放手,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有時,我們老師還會為教與不教而舉棋不定,理念讓我們放手,實際有恐于孩子不會。我們應該深刻領會到“孩子是活動的主體,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去做”這一教育理念的真正含義。
有一首歌名叫《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我覺得教師的教育也該如此,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要總把孩子攥在大人的手心里,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贊美,多給孩子一些心靈的溝通,那么孩子的發(fā)展遠遠高于你的預想。
放手,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把握好愛的度,孩子會成長得更好!
恩恩走上梯子,他邁著小步子一點一點往前挪動,走了兩小步,他身子晃了下,彎下腰想用手扶點東西,但是沒左看看右看看,沒什么可以扶的,于是又直起身子繼續(xù)往前走。他還是挪著小步子一點一點往前走著,到了中間了,他看到有梯子他扶了一下,然后又繼續(xù)往前,他的速度稍微加快了一點??煲叩浇K點時,恩恩加快了腳步,兩只手往前準備扶住梯子,終于,他扶到了,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轉(zhuǎn)了身子,從梯子上爬了下去。
恩恩挪著小步子說明他有些害怕,但是他能夠堅持走完,并且沒有求助他人,還是很勇敢的。
他又自我保護的意思,一路上一直在尋找可以扶手的東西,當走到后面一點時,恩恩其實已經(jīng)變得大膽多了,步子也加快了。
平衡能力一般。
兩條梯子是加大了難度的,路程加長了,而且平衡木較窄且旁邊沒有扶手,因此幼兒在心理上是有些恐懼的。
我們在地上放了墊子,可以緩沖幼兒的心理障礙,同時可以站在孩子的身邊,鼓勵他們,適當?shù)亟o予他們幫助,讓幼兒發(fā)現(xiàn)保持身體平衡的方法。
不理睬也是一種方法
開學有一個月了,今年剛?cè)雸@的小班孩子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學習和生活開始步入正規(guī)。
但是每個班總會有幾個特殊的小朋友不能很快融入集體中,有的性格、脾氣特殊,有的在飲食上有比較嚴重的問題。
因為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個性也不同,有的活潑開朗、有的調(diào)皮大膽。
卓箐小朋友就是一個特別的孩子。
現(xiàn)在剛來的小朋友都能跟老師走隊、還會唱歌做游戲了,他在旁邊就是默不作聲,一動也不動。
贊美批評都無濟于事,我們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行,沒有效果。
說急了,他就大哭了,真的沒有辦法了。
我想就任由他去吧,免得逼急了,再不來上幼兒園了。
于是在每次活動時,我就不再去強調(diào)他了,但是時不時的會多注意一下。
過了幾天,在一次做早操時,當我的眼光掃過圓圓時,發(fā)現(xiàn)他居然也在跟著做操了。
我真是高興極了,一個困擾了我多時的問題竟然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
事后,當我認真的思考這件事時,我才突然意識到:對待不同個性的孩子不能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像卓箐這種靦腆害羞的孩子,不要太去關注他。
因為這種性格的孩子不希望成為大家的焦點。
所以,有的時候“不理睬”也是一種辦法。
根據(jù)不同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這是我的點滴見解。
教育隨筆:放手是家長最好的選擇
教育隨筆:放手是家長最好的選擇
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小名叫波波,非常聰明,但是卻不討小朋友們喜歡,原因是他經(jīng)常自言自語、沒有紀律性、在班上是一個活躍的“自由分子”。有時候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談話他就可以遵守規(guī)則,但自控能力還是有待提高。其實并不是他人際交往能力不強,才導致孩子們不愿意跟他玩,而是大家不接受這樣的朋友。經(jīng)過很長時間對孩子們?nèi)穗H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們漸漸的接受他了。
今年6月1日畢業(yè)慶典上,大合唱的時候浩浩的媽媽突然告訴我:“王老師,毛嘉晟打陳昊澤”,我一看倆人真的打起來了,在這種場合倆人打起來了,我從一邊溜過去,制止倆人,剛離開就看見波波不出聲的使勁在哭,臉上的妝容都花了。孩子的情緒還沒平復,倆家長卻在人群里吵起來。原來波波媽媽不滿浩浩媽媽當著那么多家長的面,不分青紅皂白就說是波波打浩浩,浩浩媽媽說明明就是你兒子先動手的,活動結(jié)束后浩浩媽媽告訴老師:“老師,以后把他倆分開,別讓他倆玩”......聽了這話我趕緊把家長拉到一邊給他講道理。
小孩子在交往中難免有磕磕碰碰,這是孩子的世界,我們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評判看待,有時成人在旁參與把事情化大了,使得孩子有了錯誤的觀念,只要跟朋友發(fā)生矛盾,就不跟伙伴玩,這對孩子的交往能力肯定是不利的,“打人,還手、不理”,無限循環(huán)必將惡化孩子間的關系,雙方因無法達成一定的平衡,最終不論打人還是被打者的利益都無法得到保護和補償。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法是要求孩子共同遵守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
只有家長的觀念正確,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的交友圈才廣泛,今后的人際交往能力才不會弱,家長不要參與孩子之間所謂的“矛盾”,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處理。
你是我的好幫手
剛剛接手這個班級,與孩子們朝夕相處了近一個月,其中苦甜參半。雖然這些調(diào)皮的小家伙讓人不太省心,但更多的是我慢慢發(fā)現(xiàn)他們優(yōu)點后的喜悅。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較強,而且他們也十分喜歡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案例一:小班長
其實,小班長每個班都會有,他們會幫忙組織小游戲、邀請孩子吃飯、整理圖書角等等,是老師的好幫手。我們班也不例外,不過我們還請小班長做小主持,利用班級離園時間來主持班中的才藝秀,沒想到一些平時在班內(nèi)比較文靜的孩子倒是主持得不錯,在大家的掌聲中他們也找回了自信。
案例二:整理物品
濤濤在我們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他對其它的事情都缺少興趣,很少能集中注意力做什么事情,但是唯獨對整理東西情有獨鐘。于是,我們索性投其所好,班級中哪里需要整理了,我們總是先請濤濤來整理,這樣不僅讓他能夠集中思想做一些事,而且更讓他感受到他是被需要的。
其實,只要我們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做,或者說我們請孩子來幫助我們,這對孩子來說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被人肯定的快樂,更是對其能力的一種鍛煉,讓我們多對孩子說一句:“你是我的好幫手?!卑?!
放手是為了更愛你
懷揣對幼教事業(yè)的熱忱,我在幼教這一平凡而又光榮的崗位上堅守了十幾年,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陳出新,使得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時期的幸福教師。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教師要充分肯定幼兒的主體地位,相信幼兒的能力、尊重幼兒的想法和需求,學會傾聽、學會賞識、學會寬容、學會鼓勵,我們的園所精神——愛、勤、精、新中指出愛的前提是尊重,愛的智慧是賞識,愛的藝術(shù)是寬容,愛的途徑是交流,愛的精髓是奉獻。
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園聯(lián)系時,我們經(jīng)常對家長說:“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發(fā)展需要。
”然而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教師總是忍不住大包大攬,這些貌似愛孩子的行為實則剝奪了孩子發(fā)展的權(quán)利。
1.愛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發(fā)展的需求,放手讓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兩歲,剛?cè)雸@那會兒什么都不會,吃喝拉撒樣樣都需要教師幫忙,雖然我很喜歡幫助他們,但幫助他們之前為什么不先讓他們試試呢?我的兒子今年5歲,1歲開始自己練習吃飯,兩歲已經(jīng)可以幫助我盛稀飯、洗碗,自己穿脫褲子、襪子還有鞋子,三歲自己擦屁股,四歲自己洗襪子、刷鞋(雖不是每次都讓寶寶干,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讓他參與)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讓孩子們?nèi)プ?,他們一定也行?/p>
新班幼兒入園的第三周,我班開始讓幼兒自己取飯菜,剛開始孩子們很新奇,忘記了哭鬧,都小心翼翼的端著,吃起飯來也主動多了,不再等著老師喂,撒飯現(xiàn)象明顯減少。
慢慢的有的幼兒能主動再取第二份飯,看著孩子們的進步,作為教師我由衷的高興。
2.愛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教育,每當托班吃蝦時,老師們就顯得特別忙碌。
看著祝老師分完飯后再一次要動手幫助孩子剝蝦,我忍不住詢問道:“祝老師,先教孩子們自己動手剝,實在不行咱們再幫忙好嗎?”這時,祝老師不高興了,說:“托班就要求老師幫孩子剝,他們根本自己剝不了。
”“那咱們就嘗試一下,他們已經(jīng)夠大了,可以自己動手的。
”在我的再三堅持下,祝老師放棄了堅持。
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我拿起一只蝦“咦?這只蝦的衣服怎么還沒有脫掉呢?這樣孩子們怎么吃呀?恩我得想個辦法!”這時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看著我,于是我先教孩子們剝蝦的方法,然后分別指導幼兒,說實話教孩子剝蝦真不如替孩子剝蝦省事,但看著孩子們認真的小臉,聽著孩子們剝完蝦后的歡呼:“老師我成功了!”作為教師,那種幸福不言而喻!3.擺脫依賴,真正放飛。
在一次培訓中,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只雛鷹卻怎么都學不會飛翔,換了好幾位訓導的人,在一再的鼓勵、利誘下仍然沒有成功,后來有一位智者想到一個辦法,把雛鷹依賴的大樹砍倒,結(jié)果出人意料,雛鷹竟然飛了起來。
由此可知,砍斷了依賴,實現(xiàn)了蛻變。
我們班的姝然是位年齡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脫褲子時,總是喜歡依賴老師,不愿意自己動手。
看著她無辜的小眼。
渴求的神情,我總是會心軟幫她提褲子,每當她達到目的,得意地笑時,我就告訴自己再也不能幫她提,要逼她自己動手。
可是聽著她號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
后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家伙實際的動手能力挺強,就是偷懶不想干。
我再一次發(fā)狠心告訴自己,無論下次什么情況不能再被她牽著鼻子走,現(xiàn)在“狠”一點,是為了更愛她。
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請我?guī)蛶兔Φ恼埱蟊缓鲆?,她閉上眼大哭起來,我忽視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著哭,我仍然無動于衷。
過了一會兒,她不哭了,擦了擦淚,自己提好了褲子。
看著垂頭喪氣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過來,伸出大拇指說:“你真棒,你的褲子提的真整齊,看起來好漂亮。
”聽到我的夸獎,小家伙得意起來“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上實例證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恰當?shù)暮菪?,可以幫助孩子飛得更高,發(fā)展的更好?。ㄉ綎|淄博周村實驗幼兒園王金鳳)
換種方式,搗蛋也乖乖
赫赫是我們小一班的一個很頑皮的孩子,他頑皮的一刻也坐不住,這兒爬爬,那兒摸摸,滿教室里來回跑。上課時,他忙著做小動作。我想了好多辦法讓他做在位子上不亂跑,可都不見效。無論是講道理還是受批評,對他也只是"耳旁風"。今天孩子們都去上小便,準備洗手吃午飯了,可他還在教室里到處亂跑。我實在是沒轍了,給他找點事情做吧,也許能讓他安靜一會。“赫赫,我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好不好?”小調(diào)皮睜大眼睛好奇的盯著我,“你在這兒監(jiān)督小朋友洗手……”“我會提醒他們要洗干凈!”我還沒說完,他就興奮的告訴我。我說:“好的!太棒了!”“你就在這里提醒小朋友們,赫赫真像個男子漢!”“嗯!”他使勁兒的點點頭。
就這樣,從第一個到最后一個洗手的孩子,赫赫都在嚴格的督促他們,一刻也沒有離開。吃完飯,我又讓他去幫小朋友們收餐具,課上幫老師分教具。這天,赫赫像變了個孩子似的,不再到處亂跑,而是認真的做事,樂于助人。
是啊!像赫赫這樣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個班里都有一兩個!他們并不是不聽話,只是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就連收餐具、擺鞋子,他都會認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做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對于個別性格獨特、鮮明的孩子更要重視!有時也許多給孩子找點事情做,他會變得伶俐、聰明又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