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雞公車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幼兒園社會活動教案 幼兒園說課稿社會活動 幼兒園社會活動說課稿

“小朋友,你們見過只有一個輪子的車子嗎?”

“這一個輪子的車子樣子有點怪怪的,有點像什么?”

“你覺得這輛車像只大公雞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伴隨著一個個有趣的問題,我和孩子們一起愉快地走進了“雞公車”這個活動中,開始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次探寶經(jīng)歷。

說實話,“雞公車”我也是第一次接觸,當我看到這個活動名稱時,我也納悶了一陣,雞公車到底是何方神圣?為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我在活動之前,上網(wǎng)查閱了相關的知識。原來“雞公車”是我國古人常用的一種交通工具。在平原鄉(xiāng)村的小路上,人們常常會推著雞公車運貨物,或是送婦女帶孩子走親戚,回娘家。因為雞公車的外形像只大公雞,而且行進時木輪發(fā)出的聲音也像公雞叫,所以,人們也叫它為“雞公車”??梢哉f,“雞公車”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支瑰寶。

當我對“雞公車”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就開始構思設計活動的流程。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也和當初的我一樣不了解“雞公車”,但是隨著活動的推進,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被這有傳奇色彩的“雞公車”所吸引,并逐漸地走近“雞公車”,感悟“雞公車”的內(nèi)涵,從而也感受到了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特有的精神!

在這個活動中,我的感悟有以下幾點。

一、清晰的活動流程。

在設計活動時,我就考慮了很多,并果斷地設計出簡單而清晰的活動流程。從“理解雞公車——感受雞公車的獨特之處——體驗模仿雞公車游戲的快樂”三大方面加以實施。就這樣,在清晰的流程中,我與孩子們一步步感悟雞公車,也將活動的重、難點逐一擊破。

二、巧妙的電教手段。

巧妙的電教手段是活動的推力器,在這個活動中,我將網(wǎng)上搜索的一些雞公車的資料、圖片有效地組合通過自制幻燈片的播放,有效地利用了幻燈片,幫助幼兒提升了相關雞公車的經(jīng)驗,也促使孩子的無意行為轉化為有意行為,發(fā)揮了提醒、暗示的有效作用。

三、靈活的相互比較。

俗話說:“有對比才有鑒別”。小班孩子的思維具有形象性,他們認識事物也是直觀的。雞公車他們而言,畢竟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如何讓孩子更好地認識雞公車——一個新生、陌生的面孔呢?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與之對比,孩子們通過把雞公車與他們熟悉的自行車、汽車想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輕松地發(fā)現(xiàn)了雞公車的特點和與眾不同之處。在比較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也顯得更主動了!

透過這個活動,我感到雖然有的課題我們并不熟悉,但通過鉆研教材,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手段,效果也是不錯的。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師幼是共同學習的,共同成長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社會活動《規(guī)則》反思


社會活動《規(guī)則》是通過生活中一些遵守規(guī)則現(xiàn)象及不遵守規(guī)則現(xiàn)象的幾個例子的思考,幫助幼兒總結提升規(guī)則意識。活動一共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1.選擇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2.觀察幾個畫面,了解生活中遵守規(guī)則和不遵守規(guī)則的幾種現(xiàn)象。3.下棋游戲。

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幾個明顯的問題,現(xiàn)在進行簡單的剖析。

1.深挖內(nèi)容、豐富生活經(jīng)驗。在備教案時,我只關注了幾張典型畫面上的東西,沒有進行生活經(jīng)驗的拓展,使活動局限在設定的范圍內(nèi),顯得比較單薄。

調整策略:應該激發(fā)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把規(guī)則內(nèi)容從課堂延伸到真切的生活,使幼兒有話可講,有經(jīng)驗可以分享。

具體措施:當幼兒觀察畫面后,就可以引導幼兒想象一下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遵守規(guī)則的事情,哪些不遵守規(guī)則的事情。幫助幼兒養(yǎng)成正確判斷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

2.支撐、引領,歸還學習主動權。在活動過程中,我采取了高控制的形式,把本來應該由幼兒在觀察、思考過程中主動得到的經(jīng)驗直接以語言或圖片分類的形式告訴了幼兒結果,使幼兒的探索、觀察思考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調整策略:把分類、歸納的過程放手給幼兒做,讓幼兒在互相討論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知識、能力方面的進展。

具體措施:把遵守規(guī)則和不遵守規(guī)則的圖片打亂擺放,讓幼兒進行觀察、判斷,然后再送出自己認為合適的表情。并在評講中表達自己這樣送的理由。

每個成功的教學活動都需要反復揣摩教材,找到最適應的點,圍繞點設置目標,并根據(jù)目標設計環(huán)節(jié),采取恰當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實施。努力讓幼兒學得主動、生動、有趣。

小班語言活動反思:開汽車


《開汽車》是五大領域語文書中的一個聽說游戲,都說游戲活動是幼兒語言初中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學習方式。可為何本該趣味十足的課堂變得乏味了呢?

反思一

分析原因:

游戲從說教為主,教法單一。仔細分析教材,發(fā)現(xiàn)幼兒必須學會說三句話才能進行游戲,因此,活動一開始我就介紹了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學習說那三句話。

解決策略:用一些獎勵的手段,激起幼兒興趣。

每個幼兒都喜歡得到獎勵,一粒糖果、一個微笑都能讓他們集中注意,當我告訴他們誰把三句話學會,并能跟我對話時,我就把汽車第一個開給他!課堂立即變得生動活躍起來。

反思二

分析原因:

游戲本身形式單調。開汽車是幼兒感興趣的,但這個游戲除了每人說幾句話輪流跑一圈外就沒有其它的變數(shù)了,一個在中間當司機跑跑。

解決策略:對游戲進行小小的改進,使它變得更加有趣。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很喜歡熱鬧,他們都希望在中間做主角的是他們!哪怕是最調皮的小軒,哪怕是最暴力的小揚,哪怕是反應最慢的小豪,他們的眼睛都告訴我,他們想站到中間來!可是,按規(guī)則在中間的只有一個人,于是我改成開汽車的小朋友永遠到,開到XX家去就把XX帶上車,跟在后面拉好衣服,隨著游戲的一遍遍進行,汽車里的人越來越多,停下來數(shù)一數(shù)“1.2.3.4…..21.22.!”哇!好開心呀!

反思三

分析原因:

幼兒學習已有知識不扎實,受教法的局限,幼兒對游戲興趣缺缺,他們可樂觀來拿著方向盤當小司機,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該說什么,那3句話掌握得并不好。

解決策略:鞏固幼兒不熟練的環(huán)節(jié)。

第一圈游戲下來,我發(fā)現(xiàn)幼兒臺詞說不起來,于是我暫停了游戲,以把3句臺詞重新復習鞏固了2遍。其中有幼兒跟讀法,有角色扮演法并且進行了互換,還有師幼對話等。

前蘇聯(lián)現(xiàn)代游戲配合的奠基人維果茨基說:游戲是兒童生活中占主導地位的游戲形式;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最重要的變化首先產(chǎn)生于游戲活動。另外,從幼兒游戲的現(xiàn)實狀況來看,游戲能滿足他們活動,好動,好奇的天性,能給他們帶來身心的愉悅。而愉悅作為心理刺激的強化物,又使幼兒對游戲本身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情感,以致于他們在游戲中樂而忘返,廢寢忘食。因此,聽說游戲中一定要讓幼兒有一定的興趣,從引發(fā)興趣到維持興趣最后繼續(xù)興趣。當“汽車”停泄不前時,請停下來,仔細反思是什么環(huán)節(jié)出了狀況,然后調整策略,讓“汽車”繼續(xù)向前飛馳。(——薛淑芳)

附:《開汽車》聽說內(nèi)容

嘀嘀嘀,嘀嘀嘀,我的汽車就要開。

嘀嘀嘀,嘀嘀嘀,你的汽車開到哪里?

嘀嘀嘀,嘀嘀嘀,汽車開到(小朋友的名字)家里去”

大班社會活動反思:好吃的蜂蜜


本次活動目標主要是讓幼兒了解蜂蜜的由來,知道蜂蜜有很好的營養(yǎng)價值,對養(yǎng)蜂人養(yǎng)殖蜜蜂有探索的興趣。

活動中我準備好教學圖片,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和幼兒操作用書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猜想、討論等策略幫助幼兒逐步了解蜂蜜的由來,增強幼兒的探索興趣。

一、嘗一嘗蜂蜜

幼兒平時在家有吃蜂蜜的經(jīng)驗,他們知道蜂蜜是一種十分香甜好吃的東西,吃過蜂蜜果汁、蜂蜜蛋糕、蜂蜜牛奶、蜂蜜果凍等食品。我事先準備好一瓶蜂蜜,讓幼兒再嘗一嘗,幼兒的興趣可高了,甜甜的、香香的、酸甜的、黏黏的,這些都是他們品嘗后的感覺,對蜂蜜的味道有了更多了解,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

二、了解蜂蜜的由來

“這些香甜的蜂蜜到底是怎么來的?”“養(yǎng)蜂人是怎樣養(yǎng)殖蜜蜂并得到更多的蜂蜜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出示教學掛圖,充分引導幼兒觀察,了解養(yǎng)蜂人養(yǎng)蜂和收蜂蜜的過程。其中很多幼兒對養(yǎng)蜂人手持的一個壺和一個滾筒狀的機器有疑惑的地方,于是讓他們通過猜想、討論、不斷探索收集蜂蜜的全過程。最后蜜蜂采花蜜---養(yǎng)蜂人把蜜蜂養(yǎng)在蜂箱里---養(yǎng)蜂人穿上專業(yè)工作服---煙熏壺---蜂巢---蜂巢刷---甩蜂蜜機---工廠加工---蜂蜜出售,一系列的圖片展示,讓幼兒清楚完整的了解了蜂蜜的由來,孩子們對其中的蜂巢、蜂箱和煙熏壺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

三、觀看視頻,拓展幼兒興趣與探索欲望。

活動中幼兒對蜜蜂和蜂巢十分感興趣,讓幼兒觀看視頻《昆蟲世界之蜜蜂》,他們了解到蜜蜂采蜜是群體性的一項活動,看到自然界中的蜂巢是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的,圓的、橢圓的、圓錐形的神奇而有趣。視頻中幼兒還知道蜜蜂的祖先和人類的祖先是相同的,最早都是出現(xiàn)在非洲??茖W家對蜜蜂進行了不斷的研究表明蜜蜂和人類生活有密切的關系。視頻讓幼兒初步了解蜜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激發(fā)了他們對蜜蜂生活習性、形態(tài)特征進一步的探索欲望。而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和幼兒共同學習著、探索著。

四、延伸活動

餐前活動中,我播放迪士尼動畫片《蜜蜂總動員》,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動畫片中了解蜜蜂的生活形態(tài)和特征,幼兒興趣盎然,探索的欲望得到進一步延伸。

托班生活活動反思:開火車


開學初,曾幾次想讓寶寶一個一個開好火車出去玩,無奈,以失敗而告終。

反思:這些寶寶如一匹匹野馬,在野外自由慣了,他們還沒有適應這集體生活,我們卻急于求成,非讓他們循規(guī)蹈矩地一個個排好隊開火車,結果可想而知。

雖然有困難,但每次出去前,我們還是必須給寶寶一個意識,就是先排隊,會排幾個排幾個。方法:一個老師做火車頭,一個老師走在中間,看到火車脫節(jié)就幫助一下,看到臺階,幼兒有困難幫助一下。阿姨在最后,負責不會開火車落在后面的幼兒。

效果:幾天下來,不會開火車的幼兒也跟了上來。一列30個人組成的長火車終于開了起來。

反思:幼兒間能力有差距,讓所有的孩子都一下子達到老師的要求是不可能的,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逐漸適應。并且,倆位老師,一位阿姨分工明確。這樣的做法較合理,幼兒易接受,也較能形成習慣,效果明顯。

在30個幼兒組成的長火車開了兩個星期后,孩子的腦中已形成了出去必須開火車的習慣,我們感覺,現(xiàn)在可以變成兩列小火車了。于是,我們拿來了兩種動物頭飾:小狗、小鴨。讓寶寶們帶上頭飾,分別開兩列火車。老師則用語言或兒歌的形式來提醒幼兒,如:“寶寶們,我是小狗狗隊的隊長,你們是小狗狗隊的寶寶,小狗狗隊開著火車要出去旅游了,準備好了嗎?出發(fā)?!被颉斑青赀青?,我的火車就要開,小狗小狗快來坐,咔嚓咔嚓……。

反思:帶頭飾一方面便于老師重復練習時容易辨認,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幼兒的印象。生動、形象的語言及兒歌則可增加幼兒參與的興趣,吸引幼兒快快加入隊伍,嘗試下來效果較好。

接著,兩位老師分別固定帶一隊。(如王老師帶小鴨隊,我?guī)」逢牐┮粋€星期后,兩位老師不定期交換隊伍。

效果:在倆位老師固定帶一隊時,幼兒會很快開好火車,老師不定期交換隊伍時,許多幼兒很不適應,常常跟錯隊伍。

反思:在幼兒知道自己是哪一隊后,老師沒有及時交換隊伍,結果,許多幼兒只認老師,而忘了自己是哪一隊了,出現(xiàn)了找不到隊伍的現(xiàn)象。這與我們一星期一隊一直由一位老師帶有關,讓幼兒產(chǎn)生了思維定勢,如果老師及時不定期交換隊伍,讓幼兒聽口令而不是認老師排隊,幼兒就會非常適應,同時也可以訓練寶寶的應變能力,這是我們當時考慮不周的地方。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生活活動,但也有許多的講究,如果方法得當,老師就會覺得很輕松,否則,會事倍功半。再有,在活動中出現(xiàn)問題我們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做法進行反思及作及時的調整,這樣才能讓孩子的生活慢慢變得有序。同時,也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必須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

以上只是我們對托班生活活動《開火車》的一些嘗試做法,也許有經(jīng)驗的老師們有更好的做法,請與大家一起分享。

小班晨間活動反思


又到了晨間活動的時候,我為小二班的小朋友安排了玩套圈。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上次玩得還比餃受歡迎。這次,雖然我為幼兒提供了很多圈,但是小家伙們玩了一段時間后,可能感覺比較枯燥,有幾個小朋友居然玩起了羊角球,看來得有一點兒創(chuàng)新。于是我把套圈的對象換成了各種小動物絨毛玩具,小朋友頓時覺得很有新意,都圍了上來。WW和幾位頑皮的幼兒把套圈一個個套到小動物們的頭頂上,幾次以后就沒了興趣,又去玩起了羊角球??粗變簩ρ蚪乔蜻@么感興趣,我的腦海里又盤算起了新的玩法,我請幼兒跳羊角球繞一圈回來后,就拿一個圈,套一次圈。就這樣幼兒又恢復了玩套圈的興趣。理論分析:《綱要》指導要點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jù)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庇變涸诨顒又械谋憩F(xiàn),往往會出人意料。有時候你的設想,幼兒不一定能夠領情。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對于一件事情的關注能力往往不會持久,像套圈這種活動,幼兒在以前已經(jīng)接觸過了,所以幼兒在持續(xù)一段時間后會有倦怠感,失去堅持不懈的精神。但是當我想出各種辦法吸引幼兒時,幼兒又恢復了繼續(xù)玩套圈的興趣。而且經(jīng)過這么長一段時間的幼兒園生活,幼兒對各種活動都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幼兒選擇羊角球,可能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zhàn),因為隔壁中班的哥哥姐姐們玩這個羊角球的比較多。所思所悟:雖然班級幼兒調皮活潑的比較多,但是經(jīng)過我的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游戲方法,幼兒還是對活動產(chǎn)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所以在組織幼兒晨間活動時,我們應該想幼兒所想,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及班級幼兒實際情況,為幼兒設計一些有一定新意的活動內(nèi)容,才會更加吸引幼兒的注意,讓幼兒在活動中既得到身體的發(fā)展,鍛煉身體,又能保持活動的興趣。隨著幼兒年齡的發(fā)展,幼兒會越來越有主見,我們教師只有在了解幼兒基礎上,不斷精益求精,才能讓幼兒的晨間活動玩得更有新意,更快樂,更持久。

小班數(shù)學《大的和小的》活動反思


前幾天我上了一節(jié)園內(nèi)教研課——小班數(shù)學《大的的小的》。本次活動有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出示兩只熊讓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說出哪只大,哪只小,然后過渡到讓幼兒給兩只熊送禮物,最后是游戲找朋友。本次活動難點是區(qū)別大小并進行分類,會用語言表達“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準備了一大一小兩只熊,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只熊大,哪只熊小,這一環(huán)節(jié)結束后,讓幼兒把兩只熊送到事先準備好的兩間房子里,并強調大熊喜歡住大房子,小熊喜歡住小房子,幼兒很快地比較出了房子的大小并把兩只熊分別送到他們住的房子里。到了給兩只熊送禮物的環(huán)節(jié),我說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們給他們送些禮物好不好,記住了大熊喜歡用大的東西,小熊喜歡用小的東西,我們送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說“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大多數(shù)幼兒的禮物都送對了??墒怯捎谟變簞側雸@不久,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許多幼兒不會把這句話連貫地表達出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這么多的禮物非常高興,想到草地上去玩了,他們邀請小動物們一起玩,大熊和大的動物玩,小熊和小的動物玩,幼兒拿出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動物送到草地上,這一環(huán)節(jié)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差不多,幼兒的操作很快地完成了而且興趣濃厚。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向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幼兒操作,老師過多的去牽著幼兒走,應該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的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精煉、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更要對幼兒的常規(guī)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后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

小記社會實踐秋游活動


經(jīng)歷了連續(xù)的綿綿細雨,有經(jīng)受了西北風的考驗后,我們終于等來了期盼已久的秋游活動了。即使秋游早已經(jīng)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冬游”,但是孩子們的熱情絲毫不減。

在當湖公園的游樂場里,孩子們有順序的等待著玩耍,個個雖然心里很是期盼早點輪到自己,但是仍然讓自己遵守著紀律。終于輪到自己了,孩子歡呼著進入游戲場里愉快地玩耍起來。在兒童過山車里,孩子們最有玩了。因為是有上旋的軌道的,孩子們坐在車上一會沖下來,一會平的行駛,一會又沖上山去。孩子們把著方向盤不斷地盤旋著,就像是在自己開車似地,臉上滿是笑靨??墒擒嚭芸斓木蜎_下來啦。雖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很多孩子剛才的笑顏消失了。甚至有的孩子嚇得捂住了自己的臉。

幾個游樂項目在大家的興奮、快樂中一一玩過,大家意猶未盡。無奈,已經(jīng)幾近中午大家都已經(jīng)開始饑腸轆轆了。于是我們來到家長朋友幫忙找好的地方休息吃中餐。大家各自找好位子,幾個人圍來一起,拿出自己的好吃的開始進餐。孩子們的東西可真豐富啊。雖然也有不少的垃圾零食,更有水果、面包等點心,還不乏巧手媽媽的精心準備:三明治、壽司等。我們的家長朋友們還帶來了西瓜、火龍果、橙子等水果給孩子切好一起吃。雖然我們沒有說要分享之類的話。但是孩子都非常自覺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來分享,真棒。有媽媽還喊來了披薩給我們的孩子。近處的孩子自己嘴里塞了美味的披薩,還不忘給遠處的孩子送過去分享。

一部分孩子還帶了一些零錢的,看到旁邊有投幣的游戲和恐龍蛋賣就非常高興,他們也能和同伴一起玩。

其實社會實踐活動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活動,在活動中他們會學會很多東西,比如說:遵守規(guī)則,學習分享,互幫互助等等。在實踐中,孩子們會更加能干。

希望我們的孩子不管是班級組織,還是家庭活動,都能多走出去,多長長見識。

《小兔逃跑》活動反思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在備課和準備教具時才發(fā)現(xiàn),《小兔逃跑》這個故事并沒有配套圖片,也沒有相關的活動材料,后來去網(wǎng)上搜了一下發(fā)現(xiàn)有小兔逃跑的課件,考慮到一些設備的問題,我就選取了幾張圖片作為上課時的教具,以便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活動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師逃跑了,你們怎么辦”這一問題,進一步引導幼兒學說“要是老師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這不僅有利于幼兒對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兒體會師幼之情,在開學之初也有必要讓幼兒了解師幼之情。在最后環(huán)節(jié),建構式課程上是以游戲為結尾的,但我考慮到,這學期才剛開始,經(jīng)過一個暑假很多幼兒很難靜下來,再加上對與幼兒來說我是一位新老師,他們一下子還不會認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點困難,因此我把游戲活動該成了美術活動,讓他們學會靜坐,要求幼兒將自己討論后的結果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表現(xiàn)來看,有兩個地方還是令我比較滿意的。一是孩子們對畫面的觀察比較仔細,從高山上的大石頭到花園里的小花,孩子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小兔子變成了什么,也能嘗試著用故事中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理解。二是幼兒從故事中的一些語句中體會到濃濃親情,如“因為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把你吹回家”……

隨著故事的展開,孩子們在觀察、講述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大的差異,有的始終專注、積極參與,也有在講述時開小差的,課后想來,或許我的設計還需要調整,不能引起每個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情緒情感上沒能很好的喚醒孩子,雖然在上的過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間的親情,但并沒有很著重的講述,愿意是希望孩子在我的啟發(fā)下自己感受親情,但現(xiàn)在大多獨生子女,他們并沒有真正去體會過父母對于自己的愛。所以幼兒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夠,同時對于這一點跟自己在講述時的處理有關,在講述時不能把語調和動作神態(tài)很好的結合是導致這一原因的問題之一。

從總體上來說,對于這節(jié)課的目標基本上達到了,幼兒對于“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點是肯定得存在的,還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這節(jié)課也使我發(fā)現(xiàn)幼兒的仿編能力滿強的,讓我對幼兒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相關推薦

  • 小小雞活動反思 課后反思 今天,我組織了小班音樂游戲《小小雞》。在活動前,我認真的揣摩教材,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的設計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為此次活動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所以本次活動進行的很順利,取得了很好...
    2020-05-11 閱讀全文
  • 小班《小汽車》活動反思 《小汽車》是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轱轆轱轆》中的一節(jié)美術活動,主要是用記號筆將點與點連接成小汽車,體驗將點連接成小汽車的趣味性。小汽車是我們小朋友熟悉的,孩子們不僅認識,在玩的過程中已經(jīng)觀察到了小汽...
    2020-01-07 閱讀全文
  • 小班社會《我會打招呼》活動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提出了幼兒在社會領域的人際交往能力,3—4歲的幼兒喜歡和熟悉的人交往,交往教被動,不會主動與人打招呼,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小班幼兒應利用...
    2021-06-21 閱讀全文
  • 大班社會教案《神奇的公雞》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神奇的公雞》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在地圖上找到首都北京和自己的家鄉(xiāng),大膽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了解中國地圖的外形輪廓,感受祖國疆域的遼闊,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
    2021-03-22 閱讀全文
  • 中班社會活動反思通用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資料的幫助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如魚得水!那么,關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活動反思通用,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活動目...
    2022-12-11 閱讀全文

課后反思 今天,我組織了小班音樂游戲《小小雞》。在活動前,我認真的揣摩教材,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的設計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為此次活動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所以本次活動進行的很順利,取得了很好...

2020-05-11 閱讀全文

《小汽車》是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轱轆轱轆》中的一節(jié)美術活動,主要是用記號筆將點與點連接成小汽車,體驗將點連接成小汽車的趣味性。小汽車是我們小朋友熟悉的,孩子們不僅認識,在玩的過程中已經(jīng)觀察到了小汽...

2020-01-07 閱讀全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提出了幼兒在社會領域的人際交往能力,3—4歲的幼兒喜歡和熟悉的人交往,交往教被動,不會主動與人打招呼,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小班幼兒應利用...

2021-06-21 閱讀全文

大班社會教案《神奇的公雞》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在地圖上找到首都北京和自己的家鄉(xiāng),大膽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了解中國地圖的外形輪廓,感受祖國疆域的遼闊,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

2021-03-22 閱讀全文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資料的幫助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如魚得水!那么,關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活動反思通用,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顒幽?..

2022-12-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