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撕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幼兒園紙的教案 紙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科學紙的說課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不可避免的要教育孩子成長。很多爸爸媽媽是第一次教育孩子,有時候難免會顯得手忙腳亂。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里面,就跟大家講一種很特殊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撕紙。
在中國古代,孩子撕紙是要視為大不敬的。具體的原因是由于字上有文字,文字則是一直被古代人所崇拜的。如果孩子有撕書的動作,其實這個動作意味的意思就是把祖先的文字給撕掉了。
不過社會在發(fā)展,撕紙則已被有關兒童專家開發(fā)成了一項有趣的兒童益智小游戲,有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接下來就具體為大家來講述一下吧。
1、撕紙有助于肌肉和關節(jié)發(fā)育
撕紙其實就特別類似大人游泳、打球一樣,通過撕紙的動作來緩解身體肌肉的疲勞,換句話的意思就是撕紙差不多類似于是寶寶在做運動,寶寶在撕紙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快樂。
在撕紙的過程中也能夠非常棒地鍛煉到孩子的手臂肌肉和腕部關節(jié),能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要是自己的孩子總是練習撕紙的話,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在一段時間以后,手腕部位更靈活,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孩子在剪紙,折紙等手工方面將更敏感,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會變得更加棒的。
2、撕紙所帶來的快樂
游戲中所帶來的快感是孩子喜歡玩游戲最大的原因了。撕紙在豐富了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最大的幫助就是能夠讓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覺得非??鞓?。
每一次將一頁完整的紙,撕成數(shù)片或是數(shù)條,聽著撕扯時所發(fā)出來的聲音,對于孩子現(xiàn)在什么都不太懂的時候來說,其實會瘋狂的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帶給孩子滿足感和樂感。
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一邊撕紙,一邊咯咯大笑。大人其實不開心的時候也能夠嘗試一下這種感覺,真的撕得很過癮。
3、撕紙與創(chuàng)意空間
撕紙對于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意空間是非常有幫助的,讓孩子動動自己的小腦子,然后可以讓孩子撕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或是圖形,孩子會從簡單的撕碎紙片慢慢過度到行為藝術,這樣子段時間以后,孩子的腦海里面就會有著非常多的創(chuàng)意圖案,魚、小雞、筆、本子之類的。
總之孩子眼中所見到的一切,待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都變成了他們的手撕作品。不過,這些作品外觀看起來或許還是不太成熟的,不過堅持一段時間之后,爸爸媽媽猛然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撕紙真的是一種藝術。
4、父母需要做好的注意工作
孩子就是孩子,要是你同意他們撕紙,而又不告訴他們家里的哪些紙是可以撕的,哪些紙是重要文件或是資料不可以撕的,所產(chǎn)生的后果就是你會哭笑不得地面對一堆撕成各成形狀的作品,然后不知道他們是從哪里來的,或者是丟失了自己的文件。
最好是從第一天撕紙開始就給孩子固定一個放紙的地方,然后把可以用來撕的不需要的紙張都放在里面,同時要跟孩子說明,只有這個紙箱子里面的紙才是能夠撕的,家里其他地方的紙和書籍都不可以撕,要是孩子沒有按大人的要求做,一定要深刻地教育孩子,讓他明白。
孩子拒絕,自然就會產(chǎn)生紙屑,家長在孩子玩完之后,同時還要教導孩子打掃衛(wèi)生,整理現(xiàn)場。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延伸讀
鍛煉寶寶運動能力的親子小游戲
親子游戲是孩子與父母共同參與的游戲活動,正確、適量的親子游戲能夠啟發(fā)兒童的智慧,增進孩子與父母的情感交流。
1.游戲名稱:長大了 變小了
要求:
嬰幼兒自己會下蹲
方法:
讓寶寶與您面對面站立,當您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范,然后說“變小了”教寶寶蹲下,說“長高了”教寶寶站起,可反復玩。
2.游戲名稱:踢球
游戲目的:
準確的短跑
游戲方法:
和寶寶相距三五米站立,先由爸爸或媽媽把皮球踢給寶寶,讓寶寶以同樣的方式把球踢給爸爸媽媽,寶寶會因用力不足或用力過猛而讓球跑錯了目標,這時讓寶寶去撿,目的是讓寶寶多跑跑。隨著寶寶“技藝”的提高,和寶寶的距離可逐漸拉大、難度增加,比如故意把球踢偏,鍛煉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也可讓寶寶和小朋友玩踢球游戲。
讓寶寶把球從一個地方踢向指定的地方,能鍛煉寶寶“擊中”目標的準確性和短跑能力,使全身得到運動。
有趣的游戲能鍛煉寶寶的平衡能力!
孩子的平衡能力是很重要的,平衡能力好的孩子可以輕松的玩很多的游戲,相反,平衡能力差的孩子摔跤的次數(shù)就會多很多。
對于2歲的寶寶來說,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他們想站起來,到處走動。而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依賴于在寶寶的平衡感不斷得到訓練。對于4歲左右的寶寶,他們可能更喜歡動來動去,喜歡爬樓梯等等,這些都是在訓練自己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肌肉能力。對于再長一些的兒童,他們可能就更喜歡在大自然或是一些娛樂場所奔來奔去了。下面這些就是幫助兒童平衡訓練的方法。
1、跳格子
家長可以在家里的地板或是瓷磚或是一些戶外泥地上,畫上方格子。有一些是一只腳著地,有些是兩只腳著地,最后有一個目的地,當然這個游戲也可以不斷升級,讓平衡性訓練越來越難。
2、踩石頭
踩石頭是鍛煉兒童平衡性訓練的好辦法。既有趣味性又能鍛煉起到兒童身體平衡訓練的目的。首先準備好彩紙,剪成圓形圖案,散布在地板上。告訴孩子,地板是小湖,散布在上面的圓形紙片是湖面上的“小石頭”,踩著這些“石頭”才能走到湖對面,拿到對岸孩子的心儀之物。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先牽著孩子的受慢慢來,不要心急。
3、舞動達人
父母在外工作了一天,可是到了晚上下班,不僅要準備晚飯,還要應付煩人的寶寶。這個時候不妨在沙發(fā)或是床上等一些安全的地方,放孩子喜歡的音樂,或是孩子喜歡看的一些運動類節(jié)目,讓他自由發(fā)揮,自由“舞動”,這樣不僅減少了大人們的麻煩,又能讓他們得到平衡性訓練。
4、上下爬樓梯
在孩子走路已經(jīng)要穩(wěn)定的時候,孩子的家長們要經(jīng)常帶孩子去進行上下爬樓梯,起初時身體平衡能力不足,家長們一定要拖住寶寶腋下,給他們足夠的支撐力。在練習多次之后,身體平衡能力進步,能夠很好的站在臺階上,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住樓梯欄桿和墻壁,慢慢上下樓梯。
5、壘積木
壘積木屬于一種精細動作,這個不僅有助于加強孩子小肌肉動作和手指的靈活性、準確性的培養(yǎng)。同時在玩的時候,孩子肯定要求助于我們家長,所以我們家長要在邊講解的時候邊叫他們理解事物,增強他理解事物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4個小游戲鍛煉寶貝的“火眼金晴”
4個小游戲鍛煉寶貝的“火眼金晴”
聰明寶寶的視覺能力一定很強,通過眼睛的觀察,他們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刺激大腦的發(fā)育。敏銳的視覺能力需要科學地訓練和培養(yǎng),一些小游戲就是媽媽們不錯的幫手。
一、看看能不能接住它
目的:仔細觀察物體飄落,訓練寶寶眼睛追隨物體的能力和注意力。
方法:抱著寶寶坐或媽媽寶寶席地而坐,媽媽把小絲巾、小手絹、氣球等輕飄飄的東西拋向高處,母子的目光隨著這些東西的上升而將視線“提升”、隨著它們的向下飄落而下降;當它們快要落到跟前時,讓寶寶伸手或張開雙臂去接。而后,再扔出去,重復剛才的動作。
二、眼睛跟著玩具走
目的:用鮮艷的物品吸引寶寶的視線,使他們更快地注意目標,并能以目光追隨目標。
方法:5個月左右的寶貝對色彩比較敏感了。媽媽拿一些色彩鮮艷的玩具,放在距寶寶60-70厘米的地方,讓他看見并對玩具產(chǎn)生興趣;然后,媽媽水平、垂直移動玩具,也可搖晃玩具或使玩具做圓圈形轉(zhuǎn)動。仔細觀察寶寶的目光怎樣跟隨玩具移動、搖晃或轉(zhuǎn)動。如果寶寶的眼睛跟不上目標物,速度就要放慢,晃動和轉(zhuǎn)動幅度相應縮小。
三、身體真有趣
目的:通過指認身體部位,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方法:抱著寶貝,讓他坐在媽媽的膝蓋上、與媽媽面對面。觸摸他臉上不同的部位,如輕輕撫摸他的鼻子,告訴他“這是你的鼻子”,最好重復多次;然后問:“媽媽的鼻子在哪兒?”抓著他的小手、放在媽媽的鼻子上,說:“在這呢?!闭者@樣,媽媽可以同寶寶一起做“眼睛在哪兒”、“眉毛在哪兒”、“耳朵在哪兒”、“嘴巴在那兒”等游戲。
四、認識白與黑
目的:以黑白這兩種對比強烈的色彩刺激寶寶,提升寶寶的視覺和關注能力。
方法:任何黑白分明的物品都可以用來做這個游戲的道具,比如,媽媽可以把圍棋棋子分成黑白兩堆,或者將棋子擺成一個個黑白相間的方陣,讓寶寶觀察20-30秒鐘,也允許他用手抓棋子玩兒,每天幾次;三五天后再把兩種顏色的棋子混在一起,展示在寶寶面前。
準備一塊黑白條或黑白格布,一次次地在寶寶面前展開、合攏,也能完成這個游戲。
幼兒園教案-我是好寶寶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幼兒園,愿意做幼兒園的好寶寶。 2.喜歡看老師的表演,樂意和老師一起唱唱歌。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喜歡看老師的表演,激發(fā)幼兒對幼兒園的情感。鼓勵幼兒做“好寶寶”:難點是讓每一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之中,樂意和老師一起唱唱歌。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我是好寶寶”的錄音磁帶。 2.一些可供幼兒獨自跳跳舞的道具。 四、設計思路 初進幼兒園小班孩子對新的環(huán)境有陌生感、距離感。因此鼓勵幼兒大膽地投入到各項活動之中對每一位幼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開學初期讓幼兒看教師的表演、和教師一起參與活動能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變小班幼兒“觀摩,旁觀活動”為“參與、投入活動”。 選擇“我是好寶寶”這首歌是因為歌同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幼兒在動聽的旋律中很輕松地能知曉許多道理。對激發(fā)幼兒積極向上的欲望有良好的作用。 五、活動流程 欣賞重現(xiàn)——聯(lián)想創(chuàng)作——展現(xiàn)交流
11個月寶寶的游戲
電話游戲(聽覺/語言,自立)
準備一臺玩具電話或把真電話的電線拔掉。讓寶寶坐在你的膝上,把電話放在你的耳邊,并同他講話:“喂,……(寶寶的名字)?!比缓蟀央娫挿诺剿亩叄貜屯瑯拥木渥?。這樣重復幾次后,你可以用兩三句話的長句同他交談。在談話中,要使用寶寶的名字和他能聽懂的其他單詞,如“爸爸”,“再見(拜拜)”等等。而后把電話放到他的耳旁看他是否對著電話說話。
講故事(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把寶寶抱到膝蓋上,給寶寶講圖畫書上的故事。你可以這樣開頭:“從前,有一個……”然后你等著看他的反應。故事中的事情或人物應該是寶寶熟悉的。注意句子應簡短,并適當停頓。
歡笑(情緒/社交)
使用歡笑作為表示贊同的信號。在游戲和故事中加入歡笑和笑話,會使他以后在社交場合中增加幽默感。
睡眠故事(自立,聽覺/語言)
給寶寶講一個用他的名字編的故事。故事應描述他白天做的事情,例如:“很久以前,有一個可愛的小孩子(或?qū)殞毜拿郑?,他白天玩玩具,有時候他會到外面看看小鳥和綠草。晚飯的時候,他喝牛奶、吃飯菜。每天晚上,爸爸媽媽給他洗澡,然后給他好多好多的吻。媽媽(或爸爸)把他放上小床后,他就閉上眼睛很快睡著了?!痹诠适轮校瑧M可能經(jīng)常地用寶寶的名字。
手指游戲:我是球?qū)殞?/h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發(fā)幼兒對球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的關注興趣
2、喜歡玩球,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球、筐兩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用球做律動,引出學習內(nèi)容,激起學習興趣
二、說球,比較球的不同
1、這里有兩個筐,請你給球找個家,讓它回去休息一下 (幼兒放球,教師觀察)
2、提問:這是誰的球?你為什么把它放在這個筐里?你的球是什么樣的? (提問2、3個幼兒)
3、比較小朋友和老師的球:這兩個球一樣么?一樣在哪里,不一樣在哪里? (做做動作) 請你給它也找個家,為什么把它放在這個筐里?
4、這個家里還有很多球?qū)殞?,我們一起來?shù)一數(shù) 小結(jié):雖然這些球不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都可以住在這個家里
5、還有誰沒有拿到球?數(shù)數(shù)有幾個人,他們的球在哪里? (幼兒拿回自己的球)
6、跟同伴交流,說說自己的球
三、玩球 幼兒自由玩球,說說:我是怎么玩的
四、游戲:我是球?qū)殞?
教師當拍球人,幼兒用身體做球,邊念兒歌變做動作 “球?qū)殞殻?哎)。 讓我先來檢查下球的氣夠不夠,這個球的氣兒足不足,這個有點鱉,給它打點氣兒,皮球都變大嘍。 好,我要開始拍球啦, 輕輕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拍一下,跳一下; 拍著球兒轉(zhuǎn)一圈;皮球滾掉拉;皮球回來拉?!?/p>
反思: 球?qū)⒆觼碚f并不陌生,本次活動借用球這個媒介,通過游戲比較感知大小、顏色、形狀等,在體驗游戲快樂的同時說出自己的感受。由于孩子的年齡較小,所以他們對自己帶來的物品有很大的親切感和歸屬感,愿意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東西,所以在介紹自己的球的時候很積極,有強烈的說出“我和他的不一樣”的愿望。對“為什么把球放在這個筐里”充分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如:因為球和筐的顏色是一樣的;因為球和筐顏色不一樣,這樣好找;因為我喜歡這個顏色;因為這個筐大能放很多球,等等。孩子喜歡做游戲,游戲帶給他們許多快樂,在游戲中學習各種知識和能力,因此怎樣用游戲貫穿整節(jié)活動始終是我們進行托班教學需要考慮的問題。
寶寶剛?cè)齻€月如何做好早教工作
寶寶剛?cè)齻€月 如何做好早教工作
3個月月齡對孩子成長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發(fā)展階段,不僅僅是各種大動作、精細動作的發(fā)展,內(nèi)心對自己感受、對外界的探索也有了較大的轉(zhuǎn)變。當然這個年齡的寶寶還沒辦法把人生和媽媽分離開來,但這并不影響他自己人格的成長。
心理研究表明,3個月大的孩子由于人格比較協(xié)調(diào),他們已經(jīng)做好了探索周圍世界的準備,比如玩游戲、對話、玩笑等等,差不多是從這個年齡開始的。所以如果您的寶寶對您笑了,這個笑容和之前三個月的笑容含義會有不同,他已經(jīng)帶有自己的感受和主見。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處于母乳或是母乳與配方奶喂養(yǎng)階段,所以對于孩子的早教工作主要以媽媽為主,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好階段。就拿喂奶來說,因為3個月大的孩子正是需要奠定他未來與他人人際關系的根基發(fā)展,通過從媽媽那里獲得食物、營養(yǎng)——這樣的“施”、“受”過程,孩子可以學習到怎樣去從別人手中獲得東西(如什么時候要讓媽媽喂奶,什么時候放手等等),學習怎么對別人保持親密關系。
如果您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您的孩子在喝奶得過程中其實已經(jīng)逐漸體現(xiàn)出了他的性格,比如有的孩子喝的時候很急躁,有的孩子卻很熱情,還有的孩子會表現(xiàn)的比較容易分心、猶豫等等。所以在您給孩子做早教前,要先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
除此之外,媽媽給予寶寶一個溫馨、穩(wěn)定的喂養(yǎng)環(huán)境和快樂積極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這時候的媽媽對于孩子而言是一個可以全身心依賴依靠的“安全島”,試想一下,如果這個“島”時不時會有“風暴”或是“烏云密布”,是否讓人感到恐慌和不安全?如果這個“島”一直是微風和煦、麗日當空,又是否讓人感到心曠神怡,身心愉悅?兩相對比,怎么去做我相信媽媽內(nèi)心會有一定的衡量了。
手指游戲:撕紙片
【活動背景】
撕紙片是小班孩子比較初級的手工活動。讓不太有目的的撕紙活動在一個游戲的情景中進行,是本活動的設計思想?;顒釉谙胂蟮那榫爸虚_始,在玩耍中撕紙,利用已有的環(huán)境積累有關色彩和數(shù)的經(jīng)驗,是一個體現(xiàn)整合意識的活動。當然,活動是以本班孩子的原有經(jīng)驗為前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經(jīng)有相當?shù)摹?”和“許多”的數(shù)經(jīng)驗,那么,在活動實施時,老師就可以讓孩子在數(shù)數(shù)中完成“撿紙片”的游戲。如此,可以變化多樣。
【活動目標】
1、在撕撕玩玩彩紙中,感受彩紙的色彩和數(shù)量不同。
2、在想象中,體會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黃、綠、藍等彩色紙條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一、彩紙像什么
1、(出示彩紙條)這是什么?(五顏六色的紙條)你們看看這像什么?(抖動紙條:像花、像煙火等)
——讓孩子在自由的想象中,充滿激情地進入活動。
2、(拿一張紙條邊撕邊示范)我把紙條變成了什么?我把一張紙條變成這么多的小紙片。
——這是示范,動作要清晰。
3、我們在過節(jié)和高興的時候,就把它撒在空中。(把準備好的彩色小紙片撒向空中)哦,過節(jié)啦,好高興啊。
——激起幼兒玩耍的興致。
二、撕紙條
1、你們想高興嗎?你們想過節(jié)嗎?桌上有這些彩色紙條,你去把它變成小紙條,越小越可以飄起來,看。
——激發(fā)幼兒撕紙的愿望。
2、幼兒撕紙,老師指導撕紙,小紙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三、過什么節(jié)
做完了嗎?我們來過節(jié)吧,過什么節(jié)呢?(好,過 節(jié))來,一起來往上拋,過節(jié)啦!啊,過節(jié)真開心啊!
——在玩耍中,說說自己知道的節(jié)日。
四、找顏色紙片
1、你們看,地上都是小紙片。(舉起紅色小紙片)你找出這種顏色的小紙片,找到了嗎?這是什么顏色啊?(同樣的方法找黃、藍、綠)
2、請你找紅色的紙片。(聽語言指令找顏色紙片)
——小年齡孩子的認知特點是先對照實物后,才能說出名稱。
五、一片和許多片
(把手上的任何一種顏色的紙片放在筐里)看,你們手上的一片紙片,放在一起變成多少紙片?(可以反復)
——感受“1和許多”,積累相應的經(jīng)驗。
六、什么東西是這個顏色
這是黃紙片,什么東西是黃色的?(大膽發(fā)散的,得到同顏色的紙娃玩)送你一個黃寶寶。
——認識的顏色與孩子的生活相聯(lián)系。
這里還有許多顏色寶寶,我們明天再玩吧。
適合26個月嬰兒寶寶的早教游戲方案
適合26個月嬰兒寶寶的早教游戲方案
從2歲開始,寶寶逐漸從懼怕中分化出羞恥和不安,從憤怒中分化出失望和羨慕,從愉快中分化出希望,寶寶的情緒變得豐富起來,寶寶也開始有了我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喜、怒、哀、樂。
預防意外危險
寶寶動手能力強了之后,會出人意料地模仿一些媽媽的危險動作,如用尖銳的東西去刺、剪家具或玩具,撕拉、挖玩具的毛發(fā)和眼睛,突然拉扯運動中木馬的尖角等。所以這時給寶寶購買的玩具要確保沒有危險性,家里的布置也要去除一些易碎物品,如花瓶等應該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
認識相反概念
陪寶寶到社區(qū)的公園去玩蹺蹺板,讓兩個小朋友一起玩,寶寶用腳蹬地,板蹺到高處,另一個小朋友就著地;另一個小朋友再蹬地,寶寶就著地,讓寶寶體驗到足部用力抬高自己、一上一下的快感,爸爸或媽媽在一邊隨著寶寶的起落說:“寶寶高,小朋友低,寶寶上,小朋友下?!?/p>
吃飯時,比較媽媽和寶寶的筷子,一個長一個短,告訴寶寶:“媽媽的筷子長,寶寶的筷子短。”
寶寶在認識事物時,總是要比一比,辨別它與其他或近似事物的區(qū)別,然后發(fā)現(xiàn)相反的概念,寶寶總是先學會相反的概念,再認識相同。
了解物品用途
在桌上放上家里常用物品,如杯子、碗、鑰匙、刀、蠟筆、指甲刀、膠水等。讓寶寶說出吃飯用什么?喝水用什么?開門用什么?掌握這些知識后,再讓寶寶記住下雨了要帶傘,上班要帶包等。
讓寶寶了解物品的用途,寶寶通過觀察知道日常用品的用途,每樣東西放在哪兒。
遵守秩序
去游樂園玩,買票要排隊;玩滑滑梯時,如果小朋友多也要排隊。要讓孩子學會等待,等待是讓人集中意志去做一件事,能耐下心來,心平氣和才能解決問題。父母也要盡量縮短等待的時間,不讓孩子過于煩惱,因為超過合理的限度會讓孩子太疲勞,如果確實需要等待,也應安排一些游戲來轉(zhuǎn)移注意力。
從小懂得遵守秩序,從而知道堅持、等待,是一項重要的處事能力鍛煉。
唱歌表演
寶寶學會唱一首新歌后,可請寶寶在茶余飯后給大家表演一下。爸爸媽媽可以用手或樂器輕打節(jié)拍伴奏。如果寶寶能順利表演,應及時給予鼓勵。有時也可由爸爸或媽媽先來一段,然后再請寶寶出場,營造一種其樂融融的家庭環(huán)境。如果寶寶不愿唱或唱不好,也不要強求,找合適的機會再試一兩次。不要說寶寶“害羞”,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還不知道“害羞”的意思。
鼓勵孩子敢于說話,敢于唱歌,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開朗大方的性格。
給娃娃換衣服
買可以換衣服的娃娃,讓寶寶給娃娃換衣服,如脫袖子、扣紐扣、拉拉鎖等。告訴寶寶衣服臟了要換洗,天氣涼了要添衣,天氣熱了要減衣,讓寶寶學會用媽媽照顧自己的一套方法去照顧娃娃,從而培養(yǎng)寶寶的自理有力。
一起商量怎么辦
遇到問題時問問寶寶的意見,讓寶寶學會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寶寶看上小朋友的玩具了,怎么辦呢?寶寶也許會給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這是非常好的一種鍛煉。如果寶寶想不出,媽媽可以試著幫助、引導其想出辦法來。有過一次經(jīng)驗,下次寶寶就會更快地想出辦法來。
孩子們出主意的本領是練出來的。讓孩子自己使用文明禮貌的辦法去解決問題,出主意。
自己洗臉
寶寶很小就觀察到媽媽每次洗臉都用洗面奶,所以也很想嘗試一下,可以讓寶寶從用洗面奶開始學會洗臉:先洗凈雙手,然后擠出洗面奶,雙手揉搓,再在臉上畫圈圈,最后用水沖洗干凈,并用干毛巾把臉上、脖子、手上的水吸干。
讓寶寶養(yǎng)成自理的生活習慣,愛清潔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