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語下教學計劃
發(fā)布時間:2023-08-02 四語教學計劃四語下教學計劃(熱門九篇)。
光陰易逝,我們即將開始新的一學期,教師們在新學期要有新的教學計劃。寫好教學計劃,才能夠更加突出教學期間的教學重點。我們十分認可“四語下教學計劃”這篇文章強烈推薦您閱讀一下,感謝瀏覽為你提供實用信息!
四語下教學計劃【篇1】
指導思想: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經過學習,要能到達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異常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學生情景分析:
本班學生共4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9人。學生們比較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有良好的課堂記錄習慣??墒?,部分孩子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這部分學生上課時忙著各說各的,不善于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里,異常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常常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許多學生的作業(yè)態(tài)度不夠端正。
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資料: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教材資料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40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zhàn)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zhí)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資料,使專題的學習資料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資料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導語導學,整合單元資料。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系和整合。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二)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本冊教材繼續(xù)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啟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搜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fā)現或得到的啟發(fā);也能夠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fā)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中,了解鄉(xiāng)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進取地學習
(四)豐富課本資料,拓寬學習資源
教材分析:yjs21.cOM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后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供給課文的背景資料,并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資料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后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為了便于復習檢測,每組課文后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白x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復習總結之用。
本冊注音有下頭幾種情景: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導語、課后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后面出現均不注音。選讀課文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號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為了便于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huán)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隨文注音,并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加以提示。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經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到達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到達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本事。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資料,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我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資料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一、營造簡便愉快的學習氛圍。
簡便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經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主要是經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經過想象文中的描述建立生活影像,經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凈化自我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經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資料,到達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經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伙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能夠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我,另一個就是自我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經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fā)自我的想象,能經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我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huán)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我。教科書經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huán)境。最終使學生到達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我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guī)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著自我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tǒng),這是不一樣于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tǒng),同時又指導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理解的是親切的和自我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必須……”,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此刻語文學科中,應當是什么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我閱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畫腳的說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敖炭茣涍^自我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當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資料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資料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經過閱讀教科書,經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教學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習慣靠長期培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本學期語文學習必須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查閱工具書習慣、閱讀習慣、聽課習慣、自我修改作文的習慣。
2、經過多種激勵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實施微笑教學;經過充分的認可學生,多表揚,再提一點提議的方法讓學生享受表揚的喜悅并明白自我的努力方向;常與學生溝通帶他們去玩;把自我的讀書體會與他們分享等,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歡樂。
3、注重對學生進行讀書指導。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讀書時間,要指導全班學生把書讀通順、流利、連貫,對于簡單的課文更是要精講多練,省出時間讓學生讀書、思考。
4、加強學生的鋼筆字練習,指導學生寫好鋼筆字,利用每一天午時課前10分鐘練習鋼筆字。
5、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處理好讀與寫的關系。這學期繼續(xù)讓學生每周寫一篇日記,引導學生做好語言的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的方法;在閱讀指導時滲透作文選材、寫作方法、中心提煉的寫作指導。
6、加強對學生的課外讀書的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堅持每一天半小時讀書。
7、繼續(xù)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8、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書法比賽、朗讀比賽、作文競賽、講故事……
四語下教學計劃【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有學生4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本班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濃,主動性較強。但是,孩子們的課堂思維不夠活躍,尤其是面臨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時,往往總是只有幾個層次比較高的學生能夠把握方向,大多數學生還是習慣于聽,被接受,還不能完全轉化學習觀念,由被迫聽到我要聽,進而發(fā)展為我會想。這體現在開學前兩周完成作業(yè)方面看,一旦布置一些需要動腦筋思考的作業(yè),學生完成的質量就非常糟糕。由此看來,本學期的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上,訓練他們的閱讀習慣和審題、答題習慣。此外,由于四年級要完成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中年級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難度有所提升,這對于班上幾個學習比較薄弱、被動的學生,像鄔俊賢、王晨菡、何嘉聰而言,是更加困難,這意味著本學期的差生轉化任務還是比較艱巨的,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對他們因材施教,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幫扶作用。最后是要狠抓學生的書寫,由于升到五年級學生需要接受區(qū)的統(tǒng)一抽測,書寫非常重要,四年級要更加滲透良好的書寫習慣對學習的影響甚大這個意識,讓學生重視自己的書寫。所以,本學期的教學重點,除了要引導學生扎實掌握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zhàn)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zhí)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后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并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后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為了便于復習檢測,每組后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白x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復習總結之用。
本冊注音有下面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導語、課后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中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后面出現均不注音。選讀課文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號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為了便于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huán)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隨文注音,并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加以提示。
三、教材的主要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現就本冊幾個主要方面作重點介紹。
(一)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的編排方式仍然是按專題分組編寫。專題內容新穎、豐富,內涵深刻,富有人文氣息,同時也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特點。比如,熱愛生命專題,從對自然萬物生命勃發(fā)的感悟,到對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對學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大自然的啟示專題,則從生物、自然與人類的關系,給人類的啟迪,提出對生存環(huán)境的思考,比前幾冊相關專題內容更深入,具有豐富的思考價值。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在本冊8個單元導語中,提示學習內容,點明專題,布置學習任務。在內容上,力求激發(fā)閱讀興趣,引導單元學習;在語言敘述上,體現文學色彩,強調感染力。比如,第一單元,“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連綿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藍天的雪峰……”用詩一般的語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系和整合。
為了體現單元整合,加強在精讀與略讀課文中間的聯系。本冊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安排有“連接語”,這段文字承上啟下,內容突出,過渡自然,明確地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學習方法的遷移,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的整體感更強。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單元整合不僅體現在課文內容上,還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活動上。本冊教材繼續(xù)加強專題內學習活動的整合,力求設計的各項活動貫通、嚴密。本冊繼續(xù)在每組課文后安排“詞語盤點”,就本組課文所學生詞進行歸納總結,以便學生自查自測、復習鞏固之用。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作文、日積月累、寬帶網(安排在第一、四單元)、展示臺(安排在第三、六單元)等,圍繞專題內容,各項活動一以貫之: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復習、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全面推進語文各項能力的訓練。
(二)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作為中年級的最后一冊,本冊仍然采用第一人稱“我”的語言敘述方式,繼續(xù)強調自主學習意識。同時,為了體現文本交流,精讀課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質疑問難能力。泡泡的內容大致有: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的;“我的發(fā)現”是自主學習方式的重要體現,在本冊共安排8次。在內容安排上繼續(xù)體現中年級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一些語言現象,初步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分別是:認識排比句、養(yǎng)成留心觀察和勤動筆的習慣、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體會比喻句表達的感情色彩、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認識擬人句、了解雙引號的作用、學習怎樣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課后思考題的編排充分體現了教材注重導學的功能,每篇精讀課文后面的三道題旨在引導學生朗讀、背誦、積累語文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加強語句的訓練。
四、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重點、難點
(一)關于字詞
利用字典自學生字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義。利用已有的識字知識識記字形。詞匯教學的重點是積累詞語。另外,還要重視寫字的指導。
(二)關于精讀課文
1、繼續(xù)重視詞句訓練:
(1)是學生學會借助字典、聯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語。
(2)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3)理解重點句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4)詞句的訓練,要側重抓住重點詞句、含義深刻詞句的理解。
2、加強預習的指導
3、滲透閱讀學習重點。
4、精讀課文的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5、重視朗讀指導,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三)關于略讀課文
教師要放手一些,要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借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和教師自行設計的少量思考題,指導學閱讀、討論。
(四)關于選讀課文
建議在每組課文學完之后,選學一篇內容相似的選讀課文。
五)詞語盤點
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要求學生能自覺地默寫,能熟記和運用讀讀記記中的詞語。
六、教學策略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伙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fā)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huán)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huán)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
(二)繼續(xù)踐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guī)律。結合班級情況,本班自上學期以來,就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因此,本學期繼續(xù)將這種模式運用于課堂上,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會與文本、與作者、與同伴、與自己進行交流,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周次
日期
計劃進度表(注明篇目或具體章節(jié))
重點/難點
附注
1-3周
3.1/3.20
古詩詞三首、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語文園地一、中彩那天、萬年牢、尊嚴、將心比心、語文園地二
1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運用課內外結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鑒賞優(yōu)美詞句、積累詞句的能力。
3、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能夠以誠待人。
4-5
3.23/4.3
自然之道、黃河是怎么變化的、蝙蝠和雷達、大自然的啟示、語文園地三、第一次測試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3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
5、圍繞“大自然的啟示”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
6-7
4.7/4.17
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語文園地四及第二次測試
1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及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痛苦。
2、通過聽廣播、看電視、讀書看報,了解世界上發(fā)生的大事,更多地了解戰(zhàn)爭中孩子們的生活。
3、通過學習課文,知道和平的重要性,去呼喚和關愛處于戰(zhàn)爭中的孩子們。
8-9周
4.20/4.30
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
生命生命花的勇氣、語文園地五
1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通過學習課文,知道生命是寶貴和美好的,能感受生命的美好。
3、學習課文。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
4、去搜集、了解更多熱愛生命的故事,從而激發(fā)自己熱愛生命的情感。
10-11
5.4/5.15
鄉(xiāng)下人家、牧場之國、古詩詞三首、麥哨、語文園地六及第三次測試
1通過學習本單元課文內容,能夠走進田園,熱愛鄉(xiāng)村。
2走進鄉(xiāng)村生活,感受田園的詩情,體味優(yōu)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3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鄉(xiāng)村生活的畫面。
12-13
5.18/5.29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全神貫注、
魚游到了紙上、父親的菜園、語文園地七
1認識本單元的生字,正確書寫。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理解課文內容,能夠從科學家和藝術家身上體會他們成功的秘訣。
3能夠從教材上名人的故事中引發(fā)思考,留意身邊的普通人,留心人物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
14-15
6.2/6.12
寓言兩則、文成公主進藏、普羅米修斯、漁夫的故事、語文園地八、第四次測驗
1體會故事的美好情景;
2、培養(yǎng)自己復述故事的能力,并搜集一些故事和同伴分享;
3、能從多姿多彩的故事中感受它的魅力。
16-18
6.15/7.3
期末復習
字、詞、句、段、閱讀、習作分章復習
19
7.6/7.10
期末復習及期末考試
四語下教學計劃【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大部分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懂得自己預習、復習課文。能在老師的指點下自學課文。另外一小部分學生自學能力差,學習也不自覺。課堂上,積極發(fā)言,喜歡提問和表現,善于思考問題。
從學生的閱讀習慣看,班級里有四、五個學生熱愛閱讀,知識面較廣。在他們的帶動下,班級里形成了一股讀書熱潮。然仍有一些學生還沒有形成閱讀習慣,想要提高學生習作水平,就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從學生自覺性上看,學習太被動。寒假中,我布置了學生讀一本書,寫一篇讀后感,開學一檢查,發(fā)現真正有寫讀后感的學生很少。
從學生的寫作方面來看,水平還是較低的??梢苑殖扇?。一類是看上去較好的作文,但有很多模仿的水分。一類是基本能表述清楚,語言平淡,句子簡單,另一類,則文不達意,語句欠通順,錯別字連篇。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的寫作思維。
從上一學期期末試卷分析情況看:基礎知識部分,學生總體完成不錯。寫字教學,在過去的學習中有些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不少學生字跡潦草。閱讀理解一塊失分較多,個別好生審題不清,導致失分。
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在班級里開展“我為大家推薦一本書”活動,鼓勵學生多看書,并讓學生把看過的書介紹給大家,寫一篇讀后感,在教室里展覽,我則把寫的好的文章發(fā)布到網上,激勵他們寫作的興趣。
2、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先從“字”入手。都說字就像一個人的門面,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即使文章不怎么樣,也能讓人賞心悅目。班級里的學生字跡越來越潦草,建議每個學生都開始練字,比一比誰的字寫的好,并把寫的好的貼在特色欄里,讓大家欣賞。
3、堅持寫周記,記下好詞好句,積累詞匯。對學生來說,生活中能寫的事并不多,在以前改的周記中,常??吹綄W生記下流水帳,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做作業(yè),幾點睡覺。毫無內容,針對這點,我規(guī)定好寫的主題,比如寫身邊的同學,寫給理想中的老師等等,讓學生不再無內容。
4、利用家校通,適時、及時與家長聯系,進行家校配合。在家長的協助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反應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使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5、作業(yè)的布置不再面向全班,而是分等級,掌握好的同學做作業(yè)A掌握較差的同學則做B。建立多層次的彈性的作業(yè)結構,設計宏觀微觀相協調的螺旋式作業(yè)周期,選擇符合教學實際的作業(yè)時機,采取迅速多向的作業(yè)反饋。從而,讓每一個學生吃得好,吃得飽,達到教育的程度。
四語下教學計劃【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匯總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四、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
探究能力。
五、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jié)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由于學生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于動腦的同學占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
六、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了解控制變量的實驗的重要,并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圖表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對學生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周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耐心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七、周次及教學內容
周次 教 學 內 容
1 我們又長大了 升旗臺在哪里
2 國旗是怎樣升起來的
3 旗桿的影子
4 影子為什么會變化 自由研究
5 校園里有哪些動植物 觀察一棵樹
6 國慶放假
7 小動物的家
8 觀察螞蟻
9 更多的小動物
10今天的氣溫是多少
四語下教學計劃【篇5】
一、班級分析
本班學生一共49人,學生能集中注意聽對方講話,已初步學會了聽懂別人講述的事,能復述主要內容;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會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說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閱讀程度適宜的兒童書報,了解主要內容。能觀察圖畫和事物,能說語句通順連貫的話,學會了寫日記、作文,但也有個別學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比較差,一是書寫不是很規(guī)范,二是習作水平,缺乏表達技巧,不能把平時讀書積累到的優(yōu)美詞句運用到習作當中去。因此本學期應該著力于學生書寫和習作水平的提高。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三、學習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措施。
1、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2、要堅守不移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3、要明確本冊課本的編寫意圖,注重讀寫結合,循序漸進地進行習作教學。
4、要切實使用好與課本配套的教學輔助用書。
5、要妥善安排教學時間。
五、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表
周次時間教學內容
13/9--7/91、觀潮2、雅魯藏布大峽谷3、鳥的天堂
210/9—14/94、火燒云語文園地一
317/9--21/95、古詩兩首6、爬山虎的腳7、蟋蟀的住宅
421/9—28/9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語文園地二
51/10—7/10“國慶”假
68/10—12/109、巨人的花園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樹
715/10-19/1012、小木偶的故事語文園地三
822/10—26/1013、白鵝14、白公鵝15、貓
929/10—2/1116、母雞語文園地四
105/11—9/1117、長城18、頤和園19、秦兵馬俑
1112/11-16/11語文園地五20、古詩兩首
1219/11—23/1121、搭石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23、卡羅納
1326/11—30/1124、給予是快樂的語文園地六
143/12—7/12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27、烏塔
1510/12—14/12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文園地七
1617/12—21/1229、呼風喚雨的世紀30、電腦住宅31、飛向藍天的恐龍
1724/12—28/12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語文園地八
1831/12—4/1期末復習
195/1—9/1期末考試
六、教改教研實驗課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S多國內的語文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真正有效的閱讀,必須依靠讀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動,才能通過對書面符號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及其意義,達到閱讀的目的。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教師的職責,就是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個性化活動?氛圍,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專注地閱讀,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必須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chuàng)設寬松、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為每個學生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
四語下教學計劃【篇6】
一、學生狀況分析: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透過學習,要能到達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個性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本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但是,孩子們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上課時忙著各說各的,不善于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里,協作精神差,群眾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著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就應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40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zhàn)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zhí)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資料,使專題的學習資料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三、教學目標教科版小學語文
認字200個,會寫200,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潛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科版小學語文*y!h#j+|8zm.m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6.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資料,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科版小學語文5[$u:G:I8k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資料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科語文之家網絡教研團隊|教科版小學語文教師的網上家園2b:M;PM*M6Ga
四、教學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從知識到智慧,由技能到習慣絕非一日之功,習慣依靠是快速反應直覺,是要長期實踐,反復訓練的。
2、本著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原則。因為班級有新生,他們學習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不能夠一開始上課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群眾意識,使他們融入到其它同學之中。7s%u*Z5T#nc:K7T'L
3、注重對學生進行讀書指導。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讀書時間,要指導全班學生把書讀通順、流利、連貫。教科版語文教師之家d3m5O1N+R$p2p
4、要充分利用好教輔手段,幫忙學生領會課文資料。
5、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處理好讀與寫的關系。這學期繼續(xù)讓學生每周寫一篇日記,引導學生做好語言的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的方法。
6、多帶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去借書,借書過程中加強對讀書的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7、繼續(xù)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四語下教學計劃【篇7】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四年級語文教研工作圍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中心,深入開展語文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開拓創(chuàng)新,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求實務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優(yōu)化課堂教學,力求在整體上轉變教師原有的觀念,提高育人質量。
2、明確本學期的主要研究專題,組織教師圍繞研究專題進行交流與探討,共同提高,提高教師的'課題研究素養(yǎng)和教學實踐能力。
3、優(yōu)化閱讀下載教學,輪流課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4、注意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語文素養(yǎng),認真指導學生進行好課外閱讀下載,提高閱讀下載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工作內容
1、規(guī)范教研活動,提升教研實效。
進一步規(guī)范化教研活動。教研活動由原來的教師只分析教材,改為教研前十分鐘,由組內一位教師向老師介紹語文教學的一個觀點,一篇;教研中心發(fā)言人對教材進行詳盡的教材分析,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剖析,提出每課訓練點,針對重難點、訓練點進行教學設計說課,講述作業(yè)的設計,練習冊答案等。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熟悉課程標準的目標、內容和要求,轉變教育觀念,努力將教改理念轉化為語文教學過程的具體行為,整合優(yōu)化教學過程。繼續(xù)開展每月主題教研交流活動:確定本學期的研究專題----《中年級習作教學的研究策略》,每月由教研組長牽頭,對研究專題進行研討(內容包括精彩案例,品讀賞析、資料收集等),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
2、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依據學校制定的輪流課采取同課異構的方式,我們組將對備課進行改革,提出更具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實效性的備課形式----小組合作備課。通過執(zhí)教老師說課,評課(組內老師對教材理解、教學設計提出建議),二次備課(執(zhí)教老師進行二次備課)、一課多教等多種形式,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真正實現“以教導學”、“以教促學”,讓教師關注集體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人。同時加強課后教案評議;組內教師將評議意見直接在網上跟貼,做到第一時間反饋,第一時間交流,第一時間探討,實現組內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課堂教學的感知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學校教研活動,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理念、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熱門
一看日歷都到新學期開學的日子,教學計劃可以幫助老師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科教學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讀了這篇網絡文章我們對于“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1】
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本教學計劃旨在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實現五育融合。具體目標如下:
1. 知識目標:學生能夠掌握基礎英語知識,包括單詞、語法、句型結構等;
2. 技能目標:學生能夠聽、說、讀、寫英語,具備良好的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標: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健康的心理和情感;
4. 體能目標:學生能夠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良好的姿勢和習慣;
5. 社會目標:學生能夠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增強文化交流和了解。
二、教學內容:
本教學計劃的英語學科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基礎知識:英語單詞、語法、句型結構等;
2. 閱讀理解:閱讀并理解課文、原版英文小說等;
3. 聽力口語:聽、說英語對話、課文、原版英文小說等;
4. 寫作表達:寫英文日記、作文、口頭表達等;
5. 口語演講:進行英語演講或口語表達練習。
三、教學方法:
為實現五育融合,教學方法推薦如下:
1. 聽說結合:通過英語對話、課文、原版英文小說等學習,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2. 圖像結合:通過圖片、動畫等圖像形式,讓學生感性認識英語知識;
3. 動手實踐:通過寫英文日記、作文、口頭表達等實踐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4. 團隊合作:通過小組討論、英語演講等形式,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交流能力;
5. 差異性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現狀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流程:
1. 預習環(huán)節(jié):在課前一天,要求學生自行閱讀課本上的內容或其他英文材料,準備聽課,互相把握語言交流能力,為課堂積累知識和提高能力奠定基礎。
2. 聽說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英語對話、課文、原版英文小說等進行聽說訓練,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學生應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個人和小組的聽說訓練練習,相互協作,促進風格更加熟練,更具語言表現力。
3. 寫作表達環(huán)節(jié):通過寫英文日記、作文、口頭表達等實踐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注重表達方法和格式的規(guī)范性。
4. 團隊合作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討論、英語演講等形式,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表現的自信和展示能力。
五、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每節(jié)課程結束后的診斷練習和對學生溝通交流的個人觀測,可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
六、課后作業(yè):
1. 復習當堂課程學習內容,加強記憶;
2. 閱讀小說,提高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
3. 用英文寫日記、寫作文等,提高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4. 在家和朋友交流英文,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5. 了解其他國家文化,提高全球視野和開闊心胸。
七、教學反思:
本教學計劃的實施旨在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實現五育融合。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分配教學時間,配合學生不同學習水平,調整教學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評價作業(yè),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學生應主動參與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時間安排適量的問題反饋,與教師一同構建英語閱讀、寫作、口語、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這樣只有將教學計劃貫徹落實到學生的實際能力中,才能夠實現教學目標。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2】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在英語教學中,提倡任務型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倡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以達到任務的目的,感受成功,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
《閩教版小學英語》在“激發(fā)學習興趣;強調語言的運用;突出教材的實用性;在提供多種配套設施的基礎上,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進一步體現了教材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1、適應孩子的特點,采用行動學習法。
2.引入項目制作實現任務型教學。
3.提倡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精神。
4.強調語言的真實性和自然性,培養(yǎng)學生表達真實情感的能力。
5.注重雙向交流,增強文化意識。
6.重視形成性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7.實現整體設計,保證中小學銜接。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發(fā)展需求,小學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建立起初步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音語調。這學期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能夠按照第四次會議和第三次會議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夠根據第四次會議的要求掌握所學的句型。
3.能夠運用日常交際語言,善用四向句型,溝通簡單,說話大膽,發(fā)音正確。
4.借助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能夠理解清晰的文字和錄音。
5.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6.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習慣。
7、能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一項任務。
8.能唱學過的英文歌,讀學過的民謠。
這學期的教學目標是五年級的學生。學生們對學習英語感興趣。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所以這學期我會面向所有的學生,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分層次授課。
始終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使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沉浸在課堂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進行了大量的語言訓練和練習。
4.培養(yǎng)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5.設計全面高效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書寫工整規(guī)范正確。
6.充分利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每個單元的各個部分進行整合和重組,以降低難度。
后進生轉化措施: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已經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學習英語,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fā),知識得到掌握,口語和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他們也可以磨練意志,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發(fā)展個性。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制定了以下計劃。
這本書包括六個單元和兩個復習單元,涵蓋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天氣狀況、談論日期和生日、家務、動物和實地考察,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五年級學生學了兩年多英語,基本養(yǎng)成了良好的聽、說、讀、寫英語的習慣,有一定的基礎。但由于教材難度大,教學內容與課時不成比例,學生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導致兩極分化嚴重。所以這學期要注意轉化后進生,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1.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習慣。
2.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3.能夠按照第三次會議和第四次會議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4.能夠學習四項技能,需要掌握所學的句型。
5.能夠將所學的日常交流語言用于簡單的日常交流,說話大膽,積極參與,發(fā)音清晰,語調正確。
6.能夠借助圖片、手勢、場景等非語言提示理解簡單的文字和錄音材料。
7.能夠在任務型學習過程中運用相關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一項任務。
8.能唱學過的英文歌,讀學過的英文歌謠。
在任務型學習過程中,運用相關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一項任務。
(3)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語言進行簡單交流,大膽發(fā)言,積極參與,發(fā)音清晰,語調正確。
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學習精神。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視聽教具和視聽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沉浸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實踐能力。
3.利用教材,根據學生會的實際情況,降低每個單元各節(jié)的復制難度。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又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讓學生學好它是不容置疑的。作為英語教師,這學期我將會更加認真?zhèn)湔n,提高工作效率,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指揮棒的教學宗旨,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和書寫,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生情況
本學期我任1到6年級英語教學,一、二、三年級主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四、五、六年級學生基本掌握一定的英語日常用語,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因此對他們而言,英語基礎知識需要繼續(xù)深入的滲透,把重點放到聽、說、讀、寫的要求上。擴大學生對西方國家了解的知識領域,充分發(fā)展學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語的能力和習慣。
三、教學目的、任務
1、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書寫的習慣;
2、發(fā)音準確、朗讀流利,準確掌握書中的重點內容;
3、能夠進行簡單的日常用語的交流;
4、能夠用簡單的句子進行寫作;
5、熟練掌握所學歌曲、chant等;
6、強調語言運用。在起始階段采用“全身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玩中學。
7、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8、突出興趣激發(fā)。教學形式多樣化,其中包括對話、歌謠、歌曲、游戲、任務、繪畫等。
五、方法措施
1、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創(chuàng)新運用各種不同英語教學法來輔助教學,如:情景教學法、直接教學法和TPR全身反應法,并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3、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和環(huán)境,使學生做到“生活中有英語,英語中有生活”。
4、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肯定他們的進步,樹立學生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朗讀和書寫的習慣。
5、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幫助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提升英語基礎好的學生。
6、多教授chant和歌謠或小故事等促進學生多單詞和句型的記憶。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chuàng)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7、課堂盡量全英化,打好每名同學的英語基礎,重點提高差生的英語功底,同時適當地補充些課外內容,強化口語和應試能力,對每一單元的內容力爭人人過關。
8、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眼、肢體并用,靜態(tài)、動態(tài)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地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地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的基礎,并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總之,要想讓學生這輛火車跑得快,那么,作為主導者的教師就更不能松懈。因此,在教學上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深入鉆研教材,提高課堂效率,盡量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新的學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4】
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
一、活躍的教學氛圍
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積極、活躍的氛圍,讓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熱情和好奇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音樂、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生動。
2.設置集體激勵機制,例如設立獎勵、競賽等形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表現出色。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
二、強化英語聽說能力
聽力和口語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我們應該采取以下措施加強學生的聽說能力:
1.每堂課都設計一到兩個聽力練習,促進學生對英語語音、語調等方面的熟悉。
2.多利用英語口語交流的方式,如開展分組討論、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口語能力。
3.在日常課堂、活動中,要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創(chuàng)造出一個純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
三、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閱讀作為英語基礎技能之一,同樣需要得到全面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根據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進行詳細評估,并為學生制定相應的課程計劃,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2.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有趣、實用的英文原版文獻,幫助學生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
3.多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獲取各類英文原版材料,豐富學生的知識背景。
四、拓展英語寫作能力
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每周都指定一個寫作任務,讓學生習慣于寫作,逐漸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2.鼓勵學生使用各種寫作工具,如寫作軟件、時文閱讀等,幫助學生培養(yǎng)寫作技巧。
3.指導學生閱讀和模仿優(yōu)秀的英文寫作樣本,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規(guī)范和語感。
五、開展英語文化實踐活動
英語學科除了技能的培養(yǎng)外,還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開展英語文化實踐活動:
1.在課堂上介紹英美文化,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間的異同點。
2.組織學生參加英語演講、表演等活動,讓學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閱讀英語原版電影、小說等,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發(fā)展和歷史背景。
總之,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應該注重學科技能培養(yǎng)和文化跨越,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技能訓練和文化實踐,培養(yǎng)綜合素質。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5】
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
一、背景
21世紀是社會變革的時代,信息技術和全球化的發(fā)展對人類造成了深刻的影響。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從單一的知識智力素質,向多元綜合素質轉變。全面素質教育是教育發(fā)展的新趨勢,而五育融合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實施途徑。五育融合是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相互貫通、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實現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
英語學科是重要的國際性學科,目前我國英語學科教育的發(fā)展在教育界引起了廣泛關注。教育部提出了“卓越英語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各項任務和目標”,其中之一是實施五育教育,推動英語教育全面發(fā)展。此外,五育融合的教學方式也被提倡和推廣。
二、目標
1. 認識到廣泛的外語應用領域和外語文化體系的復雜性。
2. 使學生在各領域都展現特長和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3. 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和潛力。
4. 以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在個性、智力和社會方面的全面素質。
5. 深化學生對英語語言和文化的認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課程設計
1. 德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向學生介紹英國的慈善事業(yè)、志愿者和慈善機構,讓學生了解英國民眾的慈善意識和行動,通過聽、說、讀、寫等語言訓練,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同時慈善的意義也深入學生心間。
2. 智育: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英語辯論或演講,幫助學生發(fā)展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水平。
3. 體育:培養(yǎng)學生的體魄、身體素質和興趣,同時體育活動也能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例如,介紹英國的足球文化,讓學生了解英式足球的發(fā)展和足球文化的內涵,通過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團隊精神。
4. 美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例如,讓學生了解英國文學成就和文學作品,幫助學生掌握文學中的語言技巧和表達方式,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5. 勞動教育:增強學生勤勞創(chuàng)造的精神,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讓學生參加英語科普知識學習、拓展實踐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技能和實踐能力。
以上五育融合主題是可以根據學生年級和英語教育水平來進行相應靈活調整和課程設計的。
四、教學方法
1. 交互式教學: 讓學生在課堂上嘗試用英語進行自我表達和互動,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興趣和信心。
2. 實踐教學: 在課程設計中增加實踐和應用教學,例如口語表達、寫作練習、辯論或演講等。
3. 項目式學習: 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具備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方法。
4. 個性化教學: 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設置個性化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五、教學評價
1. 最終測試: 通過英語培訓程序,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終極測試來測試他們的英語技能。
2. 學生作品: 學生可以通過寫作、演講、辯論、研究論文等方式呈現自己的成果,這些作品可以成為教學評價一部分。
3. 教學反饋: 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的評估、父母的意見等方式,來評估課程設計的有效性,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
六、總結
五育融合的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是一種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融為一體的教學方式,以全面素質教育為理念,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和多元綜合素質發(fā)展。通過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不斷探索和改進,為學生的英語學科教育、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多元化、可持續(xù)的方法和途徑。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6】
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
近年來,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實踐。五育融合即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的教育理念,即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品德教育。在這種教育理念下,我們應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在本文中,我們將分析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并探討在英語學科中如何將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實際教學中。
一、智育
智育是五育融合的重點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關鍵。在英語學科中,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智力和能力。例如,聽力、閱讀和寫作等技能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而不僅是在語法和詞匯方面。此外,我們可以開展一些較為高階的課程和活動,例如講座、辯論、演講和國際交流項目等,這些活動將有助于學生發(fā)掘自己的才智,并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體育
體育是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重點之一,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協調性,并培養(yǎng)團隊協作精神。在英語學科中,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來幫助學生實現這些目標。例如,我們可以開展英語角、英語唱歌、英語電影、英語游戲和英語競賽等活動,這些活動既有助于學生學習英語,又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放松身心、增強體質。
三、美育
美育是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重點之一,主要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以及文化素養(yǎng)。在英語學科中,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美育意識,如在課堂上播放經典電影、音樂和美術作品,教學內容中加入文化考察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文化,也可以借此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感。
四、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重點之一,主要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在英語學科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實際的工作實踐來幫助學生實現這些目標,例如,邀請IT公司信口開河為學生上課,或者讓學生參與到英語媒體的翻譯和制作工作中。這些活動將幫助學生了解職業(yè)素養(yǎng)和工作中的重要技能,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做到學以致用。
五、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重點之一,它是培養(yǎng)學生品行的重要方面,融合了道德、倫理和人文關懷等方面。在英語學科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實際的例子和案例來教育和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例如講述英雄的故事、借用英語材料來進行跨文化交流等等。
綜上所述,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是現代教育逐漸發(fā)展的趨勢,實現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是實現新型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在英語學科中,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切入,將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令學生受益匪淺。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7】
一,我的教學目標
1、總體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有豐富的生活常識,積累多元文化背景,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培養(yǎng)自學能力,積累學習方法。
2.具體目標。結合學生英語基礎差的事實,在教學初期,注意與一年級知識的銜接,比如復習積累基礎詞匯、詞語搭配、句型,熟悉不同單位呈現的語法規(guī)則,掌握實際用法。希望第一學期結束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更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基礎知識。
二,學生的基本情況
這個班60人,聰明活潑好學。然而,仍然有少數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雖然他們在七年級有意識地培養(yǎng)興趣,在考試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是很高。
第三,我的指導思想
隨著社會、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育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學習英語,學生可以激發(fā)興趣,掌握知識,提高英語口語和交際能力,同時增強意志,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發(fā)展個性。在這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我想堅持應用以下概念:
1、面對所有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緒,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2.總體設計目標靈活開放。目標設計基于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fā)展。
3.突出學生,尊重個體差異。
4.聽聽其他(她)老師的話,從中吸取精華。
第四,我是教材分析
這學期我們學校用的是《仁愛版英語》,20xx年4月第一次印刷,20xx年6月第一次印刷。第一冊4個單元,12個題目,2個復習單元,共6個單元。與往年相比,有了新的語法和句型??偣?90個單詞包括50個短語。這本書是北京仁愛教育研究的
五、我的教學計劃:
六、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本教材重點是語法分類,如現在完成時、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被動語態(tài)等。難點也是語法和基本句型。這些重點和難點應在語言材料的學習中及時加強和總結,呈現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將語言學習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并通過各種任務活動鞏固知識。鼓勵學生通過思考、體驗、參與和合作來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和口頭表達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七、我這學期
教學方法
英語的教育教學方法很多,各有優(yōu)、缺點,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加以彌補。針對我教的班級,本學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
1、Teach English inEnglish.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訓練的是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進行很多的訓練,這就要求我們用英語來教英語,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訓練。
2、Think English inEnglish.用英語想,也就是用英語思考。學英語而不用英語思考,一定學不好。用英語思考就是在用英語進行表達和理解時,沒有美國人思考的介入,或者說美國人思考的介入被壓縮到了極不明顯的程度。這是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志。
3、背誦和多種練習結合。實事求是的說,大量背誦課文與大量多種練習的結合,乃是對于一切各不相同條件下的英語教學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合理利用課外資料,重點題要重點練習、重點講解,做到主次分明,講求實效。
5、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英語的內容較多,包括語音、詞匯、語法、交際等等內容,如果對每一項內容都采用同樣的方法來進行教育教學,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學生也不可能學好,再好的教師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是不可違背的。
總之,利用教材形式多樣的寫作練習,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并及時總結語法和日常用語,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對語言功能的認識,由感情上升到理性。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語言技能的基礎上,開展綜合探究活動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多看,多記,多總結,多背、多練說來豐厚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以達到鞏固、掌握和運用的目的,最終形成語言技能。
八、我的教學輔助活動
1“功夫不負有有心人”,我會經常激發(fā)興趣,增加容量,整體優(yōu)化。
2、每日課前進行單詞聽寫。
3、單詞短語檢測。
4、堅持值日生報告。
5、開展多種游戲和競賽活動。
九、進行期末復習
本學期的時間雖然較緊,但是我打算在元月初進入復習階段,在最后的幾個星期里,我將從課本入手,以課本為基礎梳理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點,在梳理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和總結,盡量讓學生理解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十、進行期末考試
科教版英語六下教學計劃【篇8】
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
一、教學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已成為當下教育教學的必要趨勢。作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學科之一,英語在“五育融合”教育中也擔負著重要的角色。因此,為了更加有效地實現“五育融合”的教學目標,制定一份符合現代教育思想的英語學科教學計劃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學目標
本次教學計劃的核心目標是:通過“五育融合”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得到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鍛煉,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具體目標如下:
1.思想道德育人:通過英語學習,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讓學生懂得誠信、友愛、勤奮、責任等基本品質的重要性。
2.智育:通過英語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體育:通過英語學習,開展一些與英語學習相關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4.美育:通過英語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5.勞動教育:通過英語學習,開展一些英語教學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制作英文電影、英文角色扮演等,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內容與方法
1.思想道德育人
教學內容:通過英語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和民族意識、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文化自信。
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演講比賽、文化調研、社會實踐等。
2.智育
教學內容:包括詞匯、語法、聽、說、讀、寫等基本語言知識,以及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語言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
教學方法:基礎知識講解、課外閱讀、聽力練習、口語演練、作文練習等。
3.體育
教學內容:開展適合英語學習的體育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歌唱比賽、英文足球比賽等。
教學方法:體育比賽、動手制作活動、語音交流練習等。
4.美育
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包括英語詩歌、戲劇、歌曲、繪畫等美學素材的學習探究。
教學方法:觀看英語說唱表演、參觀英文電影、選讀英文名著、創(chuàng)作英文詩歌等。
5.勞動教育
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如英語對話表演、英文劇本創(chuàng)作、英文電影制作等。
教學方法:實踐活動、情景模擬、制造英文語境。
四、教學評價與反饋
教學評價和反饋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本次教學中,通過考試、作業(yè)、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同時,教師應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調整和完善。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求,做到教學相長,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五、教學總結
總之,“五育融合”英語學科教學計劃的實施,需要注重整體規(guī)劃和協同推進,全面展示英語學科的內涵,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教育目標。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讓學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幼兒園教學計劃(熱門九篇)
一看日歷都到新學期開學的日子,下面就到了教師們書寫一份教學計劃的時候。教學計劃能更好地安排新學期教學,讓效率更加高。為了滿足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您提供了一篇“教學計劃的重要性”的文章,感謝你留意我的作品我們一起看到世界的不同之處分享生命的感悟!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1)
幼兒園門戶網教學計劃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使用門戶網站來進行教學管理。這樣做不僅方便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還有利于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和教育水平。因此,在編制幼兒園門戶網教學計劃時,需要結合各個學科的特點和教育目標來合理規(guī)劃。
語言教育
在幼兒園門戶網教學計劃中,語言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學科。通過門戶網站,幼兒園可以上傳語言教育的課程、教學資源、互動活動等內容。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門戶網站查看幼兒的語言水平和學習情況,與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
針對語言教育,幼兒園可以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初級階段:幼兒初學語言,需要學習基本的語音、語調和詞匯等。通過兒歌、游戲等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和語感。
中級階段:幼兒已經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需要學習更加豐富和復雜的詞匯,同時可以進行簡單的口語交流和表達。
高級階段:幼兒逐漸掌握了語言的基本技能,需要培養(yǎng)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通過講故事、讀繪本等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思維訓練
幼兒園門戶網教學計劃不僅要關注語言教育,還需要注重幼兒的思維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與將來的成功密切相關,因此,幼兒園在制定思維訓練計劃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認知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推理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語言能力:通過語言訓練來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擴大幼兒的字匯量和詞匯表達能力,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世界。
數學能力:數學訓練可以幫助幼兒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計算技能和數學運算能力。
社會與環(huán)境教育
幼兒園門戶網教學計劃中,社會與環(huán)境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園要通過門戶網站向幼兒及家長展示社會和環(huán)境的各種現象,促使幼兒了解社會和環(huán)境,并加以保護。
以下是社會與環(huán)境教育的教學計劃:
生活與環(huán)境:幫助幼兒了解環(huán)境、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生活基本常識,并培養(yǎng)幼兒的依賴性。
交通與安全:教導幼兒交通安全知識和規(guī)則,并通過模擬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幫助幼兒掌握行為規(guī)范,提高其安全意識。
社會認知:通過游戲、實踐和互動活動等方式,使幼兒了解社會中的職業(yè)和事務,幫助幼兒逐漸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和溝通。
結語
幼兒園門戶網教學計劃的編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它需要綜合考慮語言教育、思維訓練、社會與環(huán)境教育等多個方面的因素,旨在幫助幼兒園更好地管理和推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同時,通過門戶網站的使用,在提高幼兒學習成果的同時,也能與家長保持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真正做到家校合作。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2)
(一)重視健康、安全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根據疫情防控需求,在鞏固已有的教學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要全面分析,重點關注健康、安全領域教育教學,突出傳染病預防知識和良好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每周至少一節(jié)安全教育活動和一節(jié)健康活動,安全活動主要圍繞幼兒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視頻安全、消防安全等內容來開展,健康活動主要從衛(wèi)生保健、體能鍛煉和心理疏導三方面來開展。
今年開學,結合疫情防控特點,幼兒園需要特別注意小班新入園幼兒的健康、安全教育,通過線上家長會、線上親子活動或者班級小型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基礎上幫助新生穩(wěn)定情緒,邁開入園第一步。
(二)注重主題活動與園本食育課題活動有效融合,小班化、分組化開展組織豐富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1.以“飲食健康”為主題,繼續(xù)開展食育教育。
在主題目標中加入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飲食行為習慣的內容,多以食育游戲、食育實踐活動等方式開展,以食育公開課的方式進行教研,提高幼兒的健康意識意識。
2.因地制宜,以分組活動或線上活動的形式開展。
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據主題活動內容,改變以往的大型聚集性親子活動方式,主要采用小班化活動或者班級幼兒分組活動的形式來滿足幼兒在園主題活動的需求,以家長群云互動的形式開展親子主題交流活動來滿足家園共育的需求。同時,圍繞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本班幼兒實際出發(fā),以健康、安全為先來考慮解決措施。
3.在幼兒教育中注重方式方法,重視幼兒學習品質。
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開展適宜的游戲活動,要以尊重幼兒興趣愛好、激發(fā)幼兒自主活動為宗旨,引導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變“我愛玩”為“我會玩”,注重觀察、有效指導,幫助幼兒獲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三)加強教育教學常規(guī)管理和教師專業(yè)培訓,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和技能。
1.強壯教師隊伍,分層次開展教師培訓工作。
(1)培養(yǎng)骨干教師,引領全園發(fā)展。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素質,因此,我們把骨干教師的業(yè)務能力作為培訓重點。我們將通過骨干教師對全園教師的培訓,推進青年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不斷提高。在培訓中,將用“以老帶新,以優(yōu)帶新”等方式,引領教師隊伍業(yè)務素質的整體提高,用互幫互助,共同成長的方式發(fā)展教師隊伍。
另外,繼續(xù)開展各類評優(yōu)競賽活動,以線上和線下的多種方式進行,提高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積極性,并及時肯定教師的進步。
(2)加強教科研培訓,提高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
定期開展園內教研活動,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引導教師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開展教科研活動,展開教育教學的研究。
繼續(xù)開展新教師公開課活動,給新教師提供成長機會,鼓勵新教師參加磨課研課等活動,幫助新教師在教育反思的同時吸收優(yōu)秀經驗。
(3)開展主題培訓活動,專家指導。
根據園內教師需求,請相關有經驗的專家進行線上指導或者小規(guī)模講座學習,專業(yè)引領教師成長,給教師提供學習優(yōu)秀教學與活動經驗的機會,提高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教育質量,幫助全園教師積累豐富的相關知識儲備。
(4)加強教師的傳染病預防知識培訓。
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加強對教師的傳染病預防知識培訓,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學習應急處理措施,確保在開展幼兒教育的同時保障幼兒的安全。
2.豐富學習形式,加強安全知識培訓。
加強全體教師的思想建設和理論培訓,組織教師學習《幼兒教師行為規(guī)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教育綱領性文件,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等,用正確的思想和理念激勵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yè)愛幼的教育教學崗位的思想觀念。
本學期將繼續(xù)推行線上和線下學習多種形式,結合疫情防控需求,減少大型集聚性講座,注重有效利用分組教研和多媒體的方式鼓勵教師進行學習,根據衛(wèi)生保健需求,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引導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與保育相結合,以保育為先,靈活調整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總體提升教師的保教綜合能力。
3.分組教研,切實提高教研水平和教研質量。
重視發(fā)揮學科帶頭人和教研組長的力量,根據班級教師自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采用集中研討和分組研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鼓勵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尤其鼓勵年輕教師大膽發(fā)表見解,將研討的內容及時進行認真梳理總結和記錄,真正提高全園教師教研質量。
4.深入研究園本課題,并進行成果梳理,促進園本特色文化建設。
本學期,我園將認真落實省級課題《幼兒園食育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和市級課題《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評價體系》的研究。市級課題已開題,進入正式研究階段,省級課題已進入中后期階段,后續(xù)將結合當前食育情況開展評價工作,做好課題結題工作,并積極撰寫論文投稿,豐富課題成果。
5.繼續(xù)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提高全園教職工和幼兒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以南譙區(qū)語委員會的統(tǒng)一要求和部署為目標,進一步宣傳落實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結合當前疫情防控需求,合理安排活動方案與學習形式,積極穩(wěn)妥地創(chuàng)建規(guī)范、文明、健康的幼兒園語言文字環(huán)境,繼續(xù)推進我園普通話宣傳和文字規(guī)范化工作,循序漸進提高全園教職工和幼兒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使普通話、規(guī)范漢字真正成為教學工具、交際工具、校園工具。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3)
一、 情況分析
我班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較大,,還有一部分幼兒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能用英語問早、掌握小部分的英語單詞。由于我班大部分幼兒都屬于“好動型”,故幼兒學習的活動氣氛比較活躍.
二、 教學模式
根據我班幼兒的特點,創(chuàng)建以游戲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組織和設計生動活潑的英語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在游戲中學,在玩玩樂樂、不知不覺中輕松地自然習得英語。樹立以孩子為主體的教學觀和欣賞教育觀。采取“熱身——情景呈現——交際性游戲——唱歌/歌謠”的教學模式,即在上課前先調動幼兒的情緒、興趣和積極性,復習所學過的內容,以舊帶新;在情景中介紹新單詞、句型和對話;引導幼兒進行模擬性交際游戲或交際性游戲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學唱英語歌曲和歌謠,邊唱邊跳,通過歌曲和歌謠鞏固所學的句型,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三、 學期目標
1、 讓幼兒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愿意參加英語活動。
2、 聽懂教師用英語發(fā)出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簡單指令,并能用動作做出反應。
3、 能記住自己的`英文名字,能說出同伴的英文名字。
4、 準確地學會一些簡單單詞和短語的發(fā)音。
5、 學會一些有趣的英語歌曲、兒歌,提高幼兒聽說興趣。
6、 鍛煉幼兒能在日常生活中大膽地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4)
幼兒園各專業(yè)教學計劃
幼兒園教育是兒童教育中的第一步,對于孩子的綜合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幼兒園教育能夠有效地開展,各個專業(yè)的教學計劃必不可少。本文將詳細介紹幼兒園各專業(yè)教學計劃,包括語言專業(yè)、數學專業(yè)、音樂專業(yè)、體育專業(yè)和美術專業(yè),以期能夠為幼兒園教學提供指導。
語言專業(yè)的教學計劃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之一。幼兒園通過有針對性的語言訓練,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會通過講故事、誦讀兒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幼兒園還會組織各種言語游戲,幫助孩子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通過這些活動,孩子的語言能力會不斷提高,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數學專業(yè)的教學計劃旨在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幼兒園會通過有趣的數學教具和游戲,讓孩子學會數數、認識簡單的圖形和數字。教師會利用幼兒感知能力強的特點,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思維。而且,數學專業(yè)的教學計劃也會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從而愛上數學。
音樂專業(yè)的教學計劃旨在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興趣和審美能力。孩子們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唱歌、跳舞、演奏樂器等形式,享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幼兒園會設置各類音樂活動,如合唱團、樂隊等,讓孩子參與其中,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同時,音樂專業(yè)的教學計劃還會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鑒賞能力,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讓孩子在歡樂的音樂世界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體育專業(yè)的教學計劃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的體質和運動能力。幼兒園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如跑步、跳躍、投擲等,讓孩子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教師會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孩子的動作協調性和柔韌性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體育專業(yè)的教學計劃還會培養(yǎng)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通過集體游戲、比賽等活動,讓孩子在團隊中學習與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美術專業(yè)的教學計劃旨在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幼兒園會通過繪畫、手工制作、雕塑等活動,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作出獨特的藝術作品。教師會在美術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通過欣賞藝術作品,讓孩子懂得欣賞美,培養(yǎng)他們對美的熱愛和追求。
以上就是幼兒園各專業(yè)教學計劃的詳細介紹。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幼兒園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音樂興趣、體育素養(yǎng)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希望這些教學計劃能夠為幼兒園教師提供一定的指導,讓幼兒園的教育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5)
Monday 星期一
Review unit1
words :birds 小鳥grapes葡萄 nuts堅果 apple蘋果……
Sentence: what fruit do you like? I like grapes你喜歡什么水果?我喜歡葡萄
Song: 《hello again》
Story:《don’t play in the street》
Tuesday 星期二
song:《don’t play in the street》
行動故事:open /close your eyes 睜開/閉上眼睛
have an apple 吃蘋果
I am hungry 我餓了
學生用書第6頁 《the banana skin》
Wednesday 星期三
Review unit2
words: potatoes 土豆 tomatoes 西紅柿 cucumbers 黃瓜……
sentence:1 what vegetable do you like? I like cucumber你喜歡什么蔬菜? 我喜歡黃瓜
2 what color is the tomatoes? It is red.西紅柿是什么顏色的?它是紅色的
Story:《the blue balloon》
Thursday 星期四
復習 unit2 活動用書兒童用書教學內容
Sentence:how much is it? Two pounce多少錢?兩元錢
Friday 星期五
Review unit3
words: shirt 襯衫 skirt 裙子 sofa 沙發(fā)……
復習有關顏色的單詞 red yellow ……
Sentence: what color do you like? I like red 你喜歡什么顏色?我喜歡紅色
What color I s the sofa? It is yellow 沙發(fā)是什么顏色的?它是黃色的
本周重點內容:1.復習unit 1-unit3的單詞 歌曲 故事
2.句子:how much is it?
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 There are two
What color do you like ? I like red
What vegetable do you like ? I like potato
3.行動故事 unit1的the banana skin
南園苗苗二班
Monday 星期一
unit 13 practice P57《 End of the year quiz 》(兒童用書)
Song:《 Holliday boogie》
Tuesday 星期二
review song: 《 Holliday boogie》
Start unit 14
Words:guitar 吉他CDwatch 手表 Christmas tree 圣誕樹 silver bells 銀鈴
golden star 金色星星 snowman 雪人 golden angels 金色天使
Start action story:《A Christmas card》圣誕卡片
Wednesday 星期三
review words:guitar 吉他CDwatch 手表 Christmas tree 圣誕樹 silver bells 銀鈴
golden star 金色星星 snowman 雪人 golden angels 金色天使
Action story:《A Christmas card》一張圣誕卡片
Sentences:Put it on your desk 放在你的桌子上
Draw a Christmas tree 畫一個圣誕樹
Give it to your friends 把它給你的朋友
Start story:《 Christmas present》圣誕禮物
Thursday 星期四
review words:guitar 吉他 CD watch 手表 Christmas tree 圣誕樹 silver bells 銀鈴
golden star 金色星星 snowman 雪人 golden angels 金色天使
Action story:《A Christmas card》一張圣誕卡片
Sentences:Put it on your desk 放在你的桌子上
Draw a Christmas tree 畫一個圣誕樹
Give it to your friends 把它給你的朋友
Story:《 Christmas present》圣誕禮物
Sentences:get out 出去
Go away 走開
The dog is very sad and runs away 這只狗很傷心并且跑走了
What a lovely Christmas present 多么漂亮的圣誕禮物啊
What can I do? 我可以做些什么?
Friday 星期五
review Story:《 Christmas present》圣誕禮物
Sentences:get out 出去
Go away 走開
The dog is very sad and runs away 這只狗很傷心并且跑走了
What a lovely Christmas present 多么漂亮的圣誕禮物啊
What can I do? 我可以做些什么?
Action story:《A Christmas card》一張圣誕卡片
Sentences:Put it on your desk 放在你的桌子上
Draw a Christmas tree 畫一個圣誕樹
Give it to your friends 把它給你的朋友
Song:《 The Christmas tree》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6)
幼兒園上半期教學計劃
一、 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們的語言交流能力,讓他們能夠用正確的語音和詞匯表達自己的意思。
2.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讓他們能夠認識和辨別各種形狀、顏色、大小、數量等。
3. 通過生動具體的活動,讓幼兒們在感受中學習,增強對生活的積極參與、探究和創(chuàng)造性。
4. 培養(yǎng)幼兒們的想象、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讓他們能夠在游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
5. 引導幼兒們學會關心、體諒和尊重他人,培養(yǎng)他們做好小小公民的自覺意識,提高他們的社交素質。
二、 教學內容
1. 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
(1)學會各種日常用語的正確語音和發(fā)音。
(2)學習并辨認各種動物、植物等常見事物的名稱和特征。
(3)學習并掌握一定的語匯量和簡單語法結構,能夠做到日常簡單句的表達。
(4)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會使用各種輔助資料學習語言表達和交流技能。
2. 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
(1)認識和辨別各種形狀、顏色、大小、數量等。
(2)學習并練習藝術創(chuàng)作,包括手工制作、畫畫等。
(3)參與各種動手游戲和活動,培養(yǎng)幼兒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3. 社交素質和小小公民自覺意識培養(yǎng)
(1)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并尊重和理解他人。
(2)學習并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禮儀和道德規(guī)范。
(3)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社交習慣和情感表達能力。
4. 游戲和想象力培養(yǎng)
(1)參與各種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2)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并應用在各種游戲、故事中。
(3)鼓勵幼兒們進行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造,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三、 教學方法
1. 游戲教學法
通過各種游戲、角色扮演等活動來激發(fā)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讓他們在游戲中學會認識和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
2. 體驗教學法
通過各種生動具體的體驗活動,讓幼兒們在感受中學習,增強對生活的積極參與、探究和創(chuàng)造性。
3. 合作教學法
通過各種合作活動,讓幼兒們學會團隊合作和相互協作,建立良好的集體氛圍和人際關系。
四、 教學活動安排
1. 聽、說、讀、寫的教學計劃
(1)每天安排10分鐘的聽說活動,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話語,增強他們的語音和語言表達能力。
(2)每天安排15分鐘的語言表達活動,讓幼兒們練習用正確的語音和詞匯表達自己的意思。
(3)每周安排一次閱讀時間,引導幼兒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每周安排一次寫作時間,培養(yǎng)幼兒們的寫作興趣和表達能力。
2. 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教學計劃
(1)每周進行一次藝術活動,讓幼兒們學會繪畫、手工等基本的創(chuàng)作技能。
(2)每周進行一次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們認識和探究自然和社會的各種現象和規(guī)律。
(3)每周進行一次體育游戲活動,讓幼兒們建立良好的體育習慣和體質。
3. 社交素質和小小公民自覺意識的教學計劃
(1)每周進行一次禮儀和道德教育活動,讓幼兒們認識并掌握基本禮儀和道德規(guī)范。
(2)每周進行一次社交活動,讓幼兒們學會與他人溝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4. 游戲和想象力的教學計劃
(1)每周進行一次啟發(fā)性游戲活動,讓幼兒們在游戲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每周進行一次故事分享活動,讓幼兒們聽取各種故事并講述故事情節(jié)與感受。
五、 教學評估
1. 定期對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包括語言表達、動手能力、社交素質和游戲想象力等方面。評估的方式可以是口頭交流、觀察記錄等。
2. 建立幼兒的學習檔案,定期記錄學習進程和成果,對幼兒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征進行全方位評估和輔導。
3. 建立家園聯系的平臺,及時了解家長對幼兒學習情況的反饋,調整教學計劃或輔導幼兒。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7)
一、指導思想中大班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滿足兒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動,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幼兒美術活動的內容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全部,幼兒的所見所聞,包括對周圍環(huán)境的人物、動物、植物、風格、建筑、各種有趣的玩具和幼兒園的生活游戲等等,通過美術活動體現出來。
二、教學目標要求1、愿意參加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對繪畫活動感興趣并養(yǎng)成大膽作畫的習慣。
蠟筆、水彩筆、水粉畫筆、紙等繪畫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態(tài)。
曲線、折線)和簡單形態(tài)(圓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現生活中熟悉的簡單物體的輪廓特征。
黃、藍、橙、綠、棕、黑、白等顏色并選用多種顏色作畫,對使用顏色感興趣。
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6、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8、運用各種線條和塊面大膽地表現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畫畫。
手工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民間工藝品,節(jié)日教室布置,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
三、幼兒情況分析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畫時初步培養(yǎng)了觀察習慣,對于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四、教學措施
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幼兒在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幼兒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3、創(chuàng)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幼兒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藝術的認識,并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和人文精神。
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
5、鼓勵幼兒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科目的聯系與幼兒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
電視、錄像、范畫、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幼兒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fā)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盡可能嘗試PPT美術教學,促使幼兒視野開闊,有利于幼兒美術作品創(chuàng)新。
五、中大班美術教學材料的準備白紙、鉛筆、橡皮擦、油畫棒、水粉、水彩筆、橡皮泥裝飾品(本班老師自定)等。
六、教學進度安排
梨子、桃子、蘿卜、茄子、菠蘿等)
牽牛花、水仙花等各種小型花草)
蜻蜓、七星瓢蟲等)
4、各種樹木植物練習
5、各種小鳥飛禽練習
6、各種小屋城堡練習
雨雪、彩虹等)
烏龜、海星、水草等)
小豬、小貓、小狗、小兔等)
各種人物練習
自由創(chuàng)作練習
作品展覽一課時主要教學內容如上所示,對于個別基礎較好的小朋友的教學內容必須視具體情況而定。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8)
幼兒園安全教學計劃的制定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安全教育教學的計劃,供參考閱讀!
一、指導思想:
《幼兒教育新綱要》指出:要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fā)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在新的學期的里,為了使幼兒身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今后的工作開展的更好,,我們班制定以下計劃:
二、工作目標:
危險事物等有警惕心。提高幼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自我保護的簡單知識,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遇到危險能保持冷靜、嘗試解決或預防危險。
三、具體措施:
玩具等尖銳物件),游戲中不做危險動作(如:頭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擅自離開集體,同伴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擠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午睡安全:知道不吃不潔凈與變味發(fā)霉的食物,進餐時注意帶刺帶骨食物安全,以及乘熱菜熱湯時的安全事項。午睡時不玩衣物(如:扣子、珠子、發(fā)夾、拉鏈等),不蒙頭睡覺,注意上下樓梯的安全。
電板,以防觸電,不將手指放 (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 在門、窗處,以防夾傷,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幼兒入廁時不推不擠,以防撞傷、碰傷。
劑量、時間等,保健阿姨做好藥品管理工作,以免幼兒誤食。
離園卡,我們做到見卡放人。不在園內其他地方逗留;離園時必須與教師道別,并說明來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離開或擅自離園。
燙傷、觸電、中毒、摔傷等預防教育工作)。
電話號碼、父母姓名等,訓練引導幼兒識別方向,告誡幼兒不要輕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隨意開門。遇到危險時,教育幼兒學會躲避(如:發(fā)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培養(yǎng)幼兒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自理。
幼兒園教學計劃(篇9)
一,培優(yōu)幼兒園基本情況分析:
(一)設置情況
本學期我園共有十二個班級,其中大班四個班,中班四個班,小班四個班,全園幼兒人數為358人,每班班配備兩位教師和一位保育員。師資情況:現有班主任22人,高級教師6人,工作不滿一年的新教師2人,不滿三年的新教師4人,其余為一級教師。本科學歷20人,本科在讀2人,總體而言,我園教師隊伍學歷高,職稱結構較為合理,教師資源比較豐富,為我們教育教學開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 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分析:
1,優(yōu)勢分析:
1)建立課程實施方案。
以"主題活動"為著手點,幼兒園建立了課程實施方案,為有效地實施課程完善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一課三研"的專題研討氛圍好。
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一課三研活動,有效地推動了教師們的成長。教師們一主題式研討,探究式探討,專題式研討等多種方式,在不斷實踐與及時總結中,教師的教育理念與課堂實踐,教育行為有效性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3)教師培養(yǎng)工作扎實。
幼兒園建立了一系列的帶教制度,規(guī)范了各層面教師的培養(yǎng),推動了不同層面教師的發(fā)展。三位教師參加宛城區(qū)幼兒園的跟班活動;三位教師參加南陽市導學班活動;三位教研組長帶教區(qū)內教師;幼兒園四位教師進行園內的自培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帶教,幫助教師們的成長。
2,弱勢分析:
1)教研組內的專題研究工作有待進一步扎實有效,從而真正推動教師們的成長。
2)幼兒園有特色的教師不夠顯現,幫助教師個性化教學從而形成特色。
3)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推動教育教學工作。
結合以上具體情況,本學期業(yè)務工作開展計劃如下:
二,工作目標
根據全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南陽市《學前教育綱要》的思想,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以師德引導語專業(yè)成長為抓手,為教師,幼兒的成長搭建舞臺,促進教師,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
以課程實施為契機,優(yōu)化幼兒園課程管理。
以教師隊伍培養(yǎng)為實踐,推動教師的個性化教學能力。
以專題研究為抓手,推動教研組的建設,促進教師成長。
以家委會為主干道,促進家園同步,和諧教育。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課程建設:
實施幼兒園課程方案,推動課程園本化的實施。
1,實施幼兒園課程方案,推動不同層面教師的成長。
教師全面實施課程,不同層面的教師按比例實施課程,推動不同層面教師的成長。0—3年新教師,95%實施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設置》。4—8年青年教師,85%實施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設置》,15%自主選擇課程內容,并調整補充《園本課程實施設置》。9年以上教師,75%實施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設置》,25%自主選擇課程,并調整補充《園本課程實施設置》。
2,完善幼兒園課程評價機制,保證課程方案有效實施。
年齡教研組根據園課程目標,課程實施的具體方案,進行實踐,并制定出相應的幼兒發(fā)展能力評價指標,;保教主任與教研組長就教師課程實施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從而完善幼兒園課程實施評價機制,從而保證課程方案更加有效地實施。
(二)師資隊伍建設:
以互動式培訓為實踐,以有效的教研活動為依托,構建專業(yè)性教師梯隊。
采用"參與——共享式"互動的形式,引導教師師德建設,建立和諧的環(huán)境。
1)建立師德演播室,由每一個教研組輪流主持,共同參與,將我們身邊有一些愛心故事,每一個教研組內教師身上感人的事情,記錄下來,將這些故事進行導,演,播,每周五利用校園廣播,電子屏幕等進行演播與傳頌,傳送幼兒園中的愛心故事。展示感人的故事,共享幼兒園中的好事件,傳播愛的種子,提升幼兒園的師德文化。
2)開辟師德互動欄,每月將幼兒園中發(fā)生的師德小故事以專欄的形式刊登在家園小報上,讓家長們,孩子們傳送幼兒園中的好事件,建立和諧的環(huán)境。
3)成立師德展示舞臺,定期展示教師們的師德風采,從而引導教師將身邊的好事展示出來,從正面弘揚好事,以小見大,弘揚良好的文化。
3) 注重實踐,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兩周一次進行園本研修活動,共同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推動教師們成長。
3,重視教研組的自身建設,努力營造務實,和諧,現代,創(chuàng)新的組室文化,
1)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組內自培工作,推動教師們的成長。
2)以市優(yōu)秀教研組評選為動力,加快教研組的建設。
3)教研組加強對教師的日常觀察,及時反饋,加強對相關工作的監(jiān)督,明確職責,倡導奉獻。
4)教研組內重視開展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活動,形成良好語用氛圍。
5) 注重對教研組長隊伍的培養(yǎng),切實提升其組室管理質量。
(四)家委會和家長工作:
以多種形式的家委會工作方式,家教指導工作為渠道,提高家長科學育兒水平和參與教育的意識。
1,通過網絡管理,園所論壇,發(fā)揮家委會的作用,提高家長科學育兒水平。
1)每班設立園所論壇,班主任做好宣傳,發(fā)動工作,鼓勵家長們都參與園所論壇的交流討論。
2)以學校家委會為組長,班級家委會為組員,成立班級智囊團,在園所論壇中充分發(fā)揮家委會的作用,與其他家長多交流,互動,做好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3)家委會與班主任做好各項家長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混班,混齡活動,家長進課堂活動等),多讓家長參與,促進家園交流。
2,通過創(chuàng)建社區(qū),家園互動教育,管理網絡等形式,繼續(xù)做好"親子學苑"工作。
1)每月開展一次"親子學苑"活動,讓孩子和家長都能感受"親子學苑"活動的有趣,快樂,從而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2)根據家長的需要,嘗試進行送教上門活動,滿足家長的需要,提高"親子學苑"活動的效果。
3,有目的地開展家教指導活動。
通過家園之窗,家園小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家教指導活動。
建立通暢的家校溝通機制。
指導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各項開學工作,制定各類計劃(班務計劃,教研組計劃)。
2,編排韻律操與學習新的徒手操。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評比活動。(第三周家委會參與的評比工作)
4,早操律動評比工作。
5,各班家長會。(第二周)
6,"歡樂南陽,幸福大家園"慶三八社區(qū)聯誼活動。
7,業(yè)務大活動:師德舞臺展示(第三周)
8,各班更新班級網頁,進一步充實網頁內容。
9,大班幼兒月月演活動。
10,教育教學展示月活動(第四,第五周)
11,跟班帶教園本研修會議。
12,開展0~3歲親子學苑活動
13,新教師培訓活動。
14,教研組長例會。
15,慶國慶活動
16,幼兒系列繪畫比賽(真彩杯等)
十月份
1,班級家委會活動。(各班根據班級情況安排活動內容。)
2,祭掃革命烈士活動。(中大班)
3,親子學苑活動。
4,中班幼兒月月演活動。
5,區(qū)域活動創(chuàng)設互動交流活動。
6,"歡樂在孩子"——親子運動會。
7,業(yè)務大活動:教師琴藝展示活動。
8,教研組長例會。
9,幼兒講故事比賽
10,幼兒體育活動創(chuàng)新設計活動
11,教研室系列繪畫比賽
12,親子嘉年華系列活動
十一月份
1,小班幼兒月月演活動。
2,增加器械操
3,幼兒外出實踐活動。
4,家長進課堂活動。
5,親子學苑活動。
6,教研組長例會。
7,業(yè)務大活動:案例交流: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有效性
8,班級管理平臺互查評比活動。
9,學校家委會活動。
10,班級智囊團活動。
11,青年教師風采展示周活動
12,東南幼兒園第二屆美術節(jié)活動
13,幼兒集體舞(墨韻)排練
十二月份
1,慶元旦活動。
2,業(yè)務大活動:教師教具制作評優(yōu)活動。
3,跨校區(qū)校本研修活動。
4,導學班展示活動。
幼兒英語大活動。
親子學苑活動
大班畢業(yè)典禮活動。
家長半日活動觀摩活動。家長問卷
資料的整理與歸類
10,幼兒成長檔案交流活動。
11,幼兒跳繩,排球測試活動
古詩蟬教學計劃(熱門九篇)
你會怎么樣寫自己的學科教學計劃呢?時光如梭,馬上就要進入新學期了,寫好教學計劃,才可以對授課內容更加的熟悉,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古詩蟬教學計劃”的信息,希望本文能夠通過對某一方面的深入剖析為您提供一定的幫助!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1)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主題:春雨
春雨,是春天的魔法。它是一種不經意的浪漫,一種自然的美麗。在春雨季節(jié),我們會看到一些特別的景象,有花朵在雨中輕輕地搖曳,有小河在雨中慢慢地流淌,有小動物在雨中快樂地奔跑。有時候,春雨會持續(xù)很久,但是我們卻不會感到厭倦,因為雨中有太多的美好,讓我們難以割舍。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春雨的形象、特點和內涵;
2.了解古詩的基本結構和韻律特點;
3.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4.讓學生深化對自然和生命的感受和理解。
二、教學準備
1.教案、教具和課件;
2.古詩選讀材料、范文以及相關資料;
3.為學生準備筆、紙、顏料、畫布等繪畫用具。
三、教學過程
1.引入
老師播放一段春雨的視頻,或大聲朗誦一首適合的古詩。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用一兩句話描述自己對于春雨的感受。
2.學習重點
A.古詩的基本結構和韻律特點
讓學生學習一些古詩的基本韻律特點和結構。告訴學生,一首好的古詩需要有一定的押韻和節(jié)奏感,同時要訴說出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感。
B.古詩創(chuàng)作
引導學生通過詞匯、句型和結構來創(chuàng)作古詩。提示學生多觀察自然景象,尋找靈感,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C.繪畫創(chuàng)作
讓學生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對春雨的感受。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獨特作品。
3.教學實踐
教師分別帶領全班學生進行古詩創(chuàng)作和繪畫創(chuàng)作,共同探討春雨這一主題。
4.作品展示
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師帶領全班同學欣賞和評價作品,鼓勵互相學習和交流。
五、課堂反思
教師可以總結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和效果,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建議。同時,也要對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以分析和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改進。
參考范文:
春雨
春雨落在簾前,悠悠的滴聲如歌。
似乎在講述著一些故事,或許是情愛,或許是傷感。
拂過面頰的那一抹清涼,卻又暖人心扉。
仿佛要將一切的不快都沖刷干凈,摒除抑郁,心平欲水。
到處是綠油油的春意,柔和的氣息掩蓋了所有的塵世煩惱。
在這樣的春雨里,唯有心靈成了芬芳,自然是生命的精彩。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2)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1. 教學目標:
通過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讓學生能夠了解古詩的特點和構成要素,掌握古詩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水平和審美素養(yǎng)。
2. 教學內容:
(1)古詩的基本知識和特點;
(2)古詩的構成要素和寫作技巧;
(3)古詩創(chuàng)作實踐。
3. 教學步驟:
(1)課前:讓學生閱讀一些古詩,并讓他們發(fā)表自己對古詩的看法。
(2)第一課:古詩的基本知識和特點
1)通過展示古詩的圖片和朗讀古詩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魅力。
2)講解古詩的起源、發(fā)展和流派,讓學生了解古詩的文化背景和來源。
3)介紹古詩的特點,如:形式簡短、含義深刻、語言優(yōu)美。
(3)第二課:古詩的構成要素和寫作技巧
1)講解古詩的構成要素,如:韻腳、格律、音韻等,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寫作結構和技巧。
2)通過舉例講解古詩的寫作技巧,如:寫景的技巧、寫情的技巧、用典的技巧等。
(4)第三課:古詩創(chuàng)作實踐
1)讓學生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一首古詩,要求符合古詩的基本形式和內涵要求。
2)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指導,讓學生了解自己作品的優(yōu)點和不足,糾正錯誤,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
4.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讓學生多聽、多讀、多寫古詩,感受古詩的美和藝術。
(2)講解法:通過課堂講解、示范和演練,讓學生掌握古詩的寫作技巧和構成要素。
(3)實踐法:通過古詩創(chuàng)作實踐,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寫作水平。
5. 教學效果:
經過本次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學生能夠了解古詩的特點和構成要素,熟悉古詩的寫作技巧,有一定的古詩創(chuàng)作水平,并能夠欣賞和鑒賞古詩的藝術價值,提高審美素養(yǎng)。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3)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 掌握古詩的基本結構、韻律和意境;
2. 培養(yǎng)創(chuàng)作古詩的興趣,發(fā)掘學生的詩歌潛力;
3. 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二、教學內容
1. 古詩的基本構成和形式;
2. 古詩的基本韻律;
3. 古詩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4. 古詩創(chuàng)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學方法
1. 講解
在教師詳細講解古詩的基本構成和形式,基本韻律,意境和表現手法以及創(chuàng)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古詩的知識。
2. 實踐
通過例詩分析、模仿和創(chuàng)作實踐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深入體驗古詩的美感,培養(yǎng)創(chuàng)作文學的興趣和能力。
3. 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古詩創(chuàng)作作品進行評價,指出其優(yōu)點和不足,并提供改進和繼續(xù)探索的方向。
四、教學流程
第一節(jié):古詩的基本構成和形式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讀詩和分析的方式了解古詩的基本構成和形式,了解對仗、平仄、節(jié)奏、押韻和詩句的搭配等基本要素。
第二節(jié):古詩的基本韻律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朗讀和模仿的方式學習古詩的基本韻律,特別是七言、五言、詞牌韻等重要韻律。
第三節(jié):古詩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讀詩和分析的方式學習古詩的意境和表現手法,了解古詩中的景物描寫、情感抒發(fā)及哲理思考等方面。
第四節(jié):古詩創(chuàng)作方法和技巧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模仿、創(chuàng)作和交流的方式掌握古詩創(chuàng)作的方法和技巧,特別是如何運用節(jié)奏、韻律、修辭等手法,創(chuàng)作出有意境、具藝術性的古詩作品。
五、教學策略
1. 課前預習
學生在課前通過閱讀和聽課預習該課程的主要內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詩的知識。
2. 激發(fā)興趣
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古詩的興趣和熱情。
3. 多角度體驗
教師通過多種角度,如品味、思索、探究、模仿、創(chuàng)作等,讓學生多角度體驗古詩的美感和思想內涵。
4. 尊重差異
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古詩創(chuàng)作作品時,應注意尊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不斷挖掘和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潛力。
六、相關主題范文
1. 秋霜
清朝:袁枚
秋霜覆百里,皎皎抱寒林。
風色凄迷處,一邀樵子琴。
氣涼思托鴻,天高看放翔。
寂寥非數島,來客心有懇。
2. 大風歌
唐朝:王之渙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坡霜刃馬不前。
看看霸王纓世絕,故國神器晉陽鐵。
3. 江南
宋朝:楊萬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間。
子曰:“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p>
此詩一上口,無限風光在,故鄉(xiāng)東海岸,黃口水粉面。
4.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朝: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五、教學體會
學生通過本次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不僅掌握了古詩的基本知識和技巧,而且在實踐中感受到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樂趣和美感,培養(yǎng)了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為將來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有益的積累和經驗。同時,本次教學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理解,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文化自信心提供了幫助。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4)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詩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漢字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寶。古詩是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要體現,也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代表。古詩作為一種文藝形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掌握古詩的寫作技巧對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大有益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古詩創(chuàng)作的能力。以下是一份初中古詩創(chuàng)作的教學計劃,希望對語文老師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古詩創(chuàng)作的教學,學生能夠了解古詩的基本構成要素。
2.通過古詩創(chuàng)作的實踐,學生能夠提高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
3.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
二、教學內容
1.古詩構成要素的解析
古詩有嚴格的構成要素,包括對仗、押韻、平仄、章法、意象和意蘊等。學生要理解這些構成要素的含義和作用,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古詩創(chuàng)作。
2.古詩創(chuàng)作步驟和技巧
古詩創(chuàng)作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創(chuàng)作步驟和技巧。教師可以通過范例的講解、比對,讓學生理解創(chuàng)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如選擇主題、尋找靈感、構思寫作方案、表現情感、抒發(fā)感慨、審美表現手法等。
3.古詩修辭手法和表現技巧的演練
古詩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技巧是充分表現古詩寫作技藝的標志,包括比喻、夸張、擬人、借景、對仗、押韻等,這些技巧皆是古詩的特色之一。 學生要了解古詩修辭手法和表現技巧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并深入學習其中的具體技巧,才能夠在古詩創(chuàng)作中有所突破。
三、教學方法
1.啟發(fā)式教學
通過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在教學輔助下自然而然地掌握古詩構成要素、創(chuàng)作步驟和技巧等知識,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fā),探索古詩寫作的神秘之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思維。
2.體驗式教學
學生只有在體驗了古詩寫作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詩歌的表達技巧,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實踐和評價等方法,讓學生親身感受古詩創(chuàng)作的樂趣和藝術價值。
3.反面教學
反面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針對學生在古詩創(chuàng)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誤區(qū),通過反面教學,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對古詩創(chuàng)作的認識和理解。
四、教學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
通過詩歌鑒賞和解析,讓學生領悟古詩構成要素的特點和運用方法,從而為古詩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
2.學習環(huán)節(jié)
教師通過課堂講授和詩歌范例的分析,詳細解述古詩創(chuàng)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讓學生博采眾長,更好地進行古詩創(chuàng)作。
3.實踐環(huán)節(jié)
通過實踐演練,讓學生將古詩創(chuàng)作技巧運用到實際中,體驗古詩創(chuàng)作的過程,同時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達到不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效果。
4.總結環(huán)節(jié)
通過總結歸納,讓學生回顧自己在古詩創(chuàng)作中的收獲,總結經驗,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古詩創(chuàng)作技巧。
五、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學生學習成效的衡量標準,通過對學生的古詩作品進行評價,可以明確學生古詩創(chuàng)作水平和需要提高的方向,同時,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可和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
六、教學輔助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給予詩歌范例和優(yōu)秀古詩的解析,讓學生學習和仿寫,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古詩創(chuàng)作能力。
七、小結
古詩創(chuàng)作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成長和個性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對于古詩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興趣,讓學生在古詩創(chuàng)作中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5)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興趣與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駕馭與表達能力。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典詩歌的創(chuàng)作技巧與寫作規(guī)律。
3.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作,對古典詩歌有更深刻的理解與欣賞。
二、教學重點
1.古典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意境等方面的講解與分析。
2.古典詩歌的基本結構和寫作固定方法的講解,引導學生對這些寫作方法進行靈活運用。
3.通過模仿古典詩歌的寫作,把握古典詩歌的個性和特色,發(fā)揮自己的文學才智。
三、學習內容
1.課堂聽課,邊聽邊寫,體驗和了解古典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意境等方面的內容。
2.分析一些著名的古典詩歌,了解其基本結構和寫作規(guī)律,比如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等。
3.通過模仿古詩創(chuàng)作,讓學生了解和發(fā)揮古典詩歌的個性和特色,從而產生自己的新的文學作品。
四、教學方法
1.聽課,邊聽邊寫,讓學生直接感受古典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意境等方面的內容。
2.分析一些著名的古典詩歌,讓學生了解其基本結構和寫作規(guī)律,引導學生進行靈活運用。
3.幫助學生進行寫作交流,互相提出意見和建議,讓學生在切磋中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
五、范文示例
春曉(百度漢語)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創(chuàng)作提示:
1.使用五言絕句的寫作方式,押韻格式為 ABAB。
2.描寫春天的韻律、如鳥聲、風雨聲、花落聲等表現春天畫面,展示多種春天的情景。
3.語言簡潔、氣氛溫馨,展示了孟浩然對春天的熱愛。
夜泊牛渚懷古(百度漢語)
作者:杜甫
牛渚西江夜,
青天無人舟自橫。
看取漁人何在,
只應是湖上月中。
創(chuàng)作提示:
1.使用七言絕句的寫作方式,押韻格式為 ABCB。
2.表現出夜晚在牛渚西江河岸的湖邊,寂靜地船只自然而然地把船停了下來。
3.把歷史揉進敘事中,通過描述吳王造次、孫尚香淚勸、紅梓桐升天等歷史事件,把牛渚詩情圖意表達的深刻而又清晰。
以上為本人對于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的主題范文,希望對您有些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需求,請隨時告訴我。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6)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一、教學背景
古詩作為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文化內涵,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美感情趣和審美能力。古詩創(chuàng)作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才華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本計劃針對初中生群體,以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為主線,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模仿現代詩歌和經典名句,再結合自身感悟,逐步掌握古詩的基本技巧和經驗,從而提高其創(chuàng)作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古詩的基本要素和特點,如韻律、格律、音韻、音節(jié)、音韻并用等。
2.學習現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手法,如比喻、象征、對比、排比、照應等。
3.熟悉經典名句的用法和修辭手法,如夸張、借喻、典故等。
4.通過模仿現代詩歌和經典名句,逐漸掌握古詩的基本技巧和經驗。
5.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
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1.教學內容:
(1)介紹古詩的基本要素和特點,如韻律、格律、音韻等。
(2)學習現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手法,如比喻、象征、對比、排比、照應等。
(3)熟悉經典名句的用法和修辭手法,如夸張、借喻、典故等。
(4)通過模仿現代詩歌和經典名句,逐漸掌握古詩的基本技巧和經驗。
(5)創(chuàng)作古詩。
2.教學方法:
(1)導入:引導學生聽詩、讀詩、感悟詩歌,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和熱愛。
(2)講授:通過課堂講解、文字介紹、圖片展示等形式,系統(tǒng)地介紹古詩的基本要素和特點,現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手法,經典名句的用法和修辭手法等。
(3)模仿:讓學生通過模仿現代詩歌和經典名句,逐漸掌握古詩的基本技巧和經驗。此階段,可以采用組織朗誦、小組討論、個人創(chuàng)作等形式,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文學素養(yǎng)。
(4)創(chuàng)作:最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作一首古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發(fā)揮良好的鼓勵和指導作用,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四、教學評價
1.形成性評價:
(1)教師通過課堂觀察、課堂小測、小組互評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
(2)學生通過課堂表現、朗誦演講、小組討論、創(chuàng)作檢查等方式,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促進相互學習、相互激勵。
2.總評:
(1)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選,選拔出優(yōu)秀作品,發(fā)表在校內或校外,激勵學生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
(2)學生們通過參與教學活動,了解古詩的魅力和意義,增強文學鑒賞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五、教學資源
1.教材:
(1)初中語文教材
(2)古詩選讀教材
(3)現代詩選讀教材
2.參考資料:
(1)《古詩大全》
(2)《唐詩三百首》
(3)《宋詞三百首》
(4)《現代詩選》
六、教學計劃
1.教學時間:
共計12課時,每節(jié)課60分鐘。
2.教學進度:
1,2課時:介紹古詩的基本要素和特點,如韻律、格律、音韻等。
3,4課時:學習現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手法,如比喻、象征、對比、排比、照應等。
5,6課時:熟悉經典名句的用法和修辭手法,如夸張、借喻、典故等。
7,8課時:通過模仿現代詩歌和經典名句,逐漸掌握古詩的基本技巧和經驗。
9,10課時:小組討論,策劃和設計創(chuàng)作主題和形式,組織創(chuàng)作實踐。
11,12課時:朗誦和點評,選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交流評價,促進彼此學習和進步。
七、范文
1.《山居》
山中風景美,自然與人共。
黃葉庭院間,紅楓遠山下。
深谷三疊水,高峰云中央。
此處人間外,世事已擱淺。
2.《紅葉》
秋天葉子紅,風吹一片片。
描紅如朱筆,吹散猶如夢。
紅葉落枝間,俯身聽其響。
悠悠赤墻下,人影點點長。
3.《山茶花》
余芳氣氤氳,樹下山茶開。
遠山入依依,清新悠然在。
農家煙火起,兒童笑聲來。
似水年華過,塵世始浮沉。
4.《夜行黃河》
夜行黃河留,沙丘月色浮。
似乎聽到草,風聲簌簌吹。
黃昏劃悠悠,江水勻悠悠。
塵世如此忙,青絲化成愁。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7)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主題:描寫四季美景
在古代文化中,四季的變化是一直被贊美的話題。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景象和氣氛。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寫出描寫四季的古詩,這里提供一些教學計劃以及相關主題范文。
教學計劃:
一、講解古代詩歌的特點和構成要素。
二、以描寫春天的古詩為例,介紹古代詩歌的表現手法和技巧。
三、和學生一起感受春天的氣息,并讓他們寫下自己的感受。
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作一首春天的古詩。
五、分享學生的作品,互相欣賞與點評。
六、以此類推,講解夏天、秋天和冬天的描寫方法,讓學生嘗試不同的寫作風格。
主題范文:
1、春天
東籬菊未開,南園梅已芳。柳發(fā)鶯啼處,梨花帶雨香。綠融天作瑞,紅散地成霜。萬物生將盡,百年事無常。
此首《春天》的詩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在這首詩中,劉禹錫細致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如花草樹木的發(fā)芽開放,鶯鳥啼鳴以及萬物的繁衍,歌頌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2、夏天
炎熱夏日,炙熱的陽光炙烤著大地,荷塘荷葉穿過水面,淙淙的水聲浸潤著人們的心田,梧桐樹翠綠而沉重,午后的街道上,陽光淘氣的灑落在地上,無盡的綠意半掩了街道的細節(jié),心頭一片寧靜。
這首夏天的詩,由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所作。他選用了生動而恰當的詞語來描繪夏天的美麗,如“炎熱夏日”、“荷塘荷葉穿過水面”等,傳遞了夏天的陽光與綠色。
3、秋天
金風送秋菊,白露滋青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秋天》的詩作者是唐代詩人戴叔倫。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季景色,展現了秋天的韻味和美麗。他運用了“金風送秋菊”、“白露滋青楓”等生動的詞句,表達了秋天的詩情畫意,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完美融合,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4、冬天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是唐代著名詩人岑參所作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一段。詩作者在寫冬天的時候,以冰雪為主題,表現了冬季的寒冷,但同時又融入了“春風”、“梨花”等暖意滿滿的詞語,描述出深冬時節(jié)的溫馨與希望,體現出中國人對大自然的深深感悟和獨特的精神內涵。
總結:
四季更替,描繪季節(jié)景象的古詩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和體會季節(jié)變化的氣息和美好,培養(yǎng)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感悟,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寫作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用古詩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8)
二年級三班
2009.9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而古詩詞誦讀活動,又使得學生不僅領略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亮麗的一章,還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誦讀古詩詞的熱情,我們要開展以“古詩對聯誦讀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一、根據目錄查找信息。首先,安排相應的題目,安排學生收集相應的詩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詩歌的具體信息。
學生不僅對他們所尋找的詩歌印象深刻,而且培養(yǎng)他們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建立古詩對聯積累本。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引導學生建立古詩詞積累本,將所搜集的古詩詞的具體信息通過抄、析、評、感等多種形式展示出來,加強他們對詩詞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另外,提倡學生根據讀懂的詩意給詩詞配畫,這樣也給予學生更多角度的展示空間,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更增強他們的理解誦讀能力。
三、開展系列誦讀活動。為了提高古詩對聯誦讀的實效,利用早晨晨讀時間及其它課余時間,引導學生自覺誦讀,并在班級中、小組中、同位間展開“誦讀大比拚”競賽活動,從中評選“誦讀小能手”、“誦讀能手擂主”。活動中學生不僅將當天所要求誦讀的詩詞篇目背誦過,而且還積極主動地提前往下背。
學生們不斷鞏固他們在比賽中朗誦的詩歌。同時,這個過程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四、爭取家長支持配合。除了利用好學校資源,還要利用好家長會等機會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我們要開展“親子誦古詩”活動,學生將所誦讀的詩詞回家與家長交流的形式,促進學生誦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收到很明顯的效果,同時也給了家長與學生進一步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更好地、更多方面的了解了學生的情況。
五、完善評價激勵背誦。期末檢查時,采用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檢查評比,即將所有古詩分為“必背篇目”和“抽測篇目”分別計成績,最后累計總成績,滿分為10分。為了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我們采取同位聽背“必備篇目”的形式,讓學生相互進行打分,這樣也激勵了那些沒有背熟的同學,同時在檢查別人的過程中也加深了自己的印象。
借助手中的誦讀卡進行“抽測篇目”的考察,學生間又掀起背誦的高潮。
總之,通過開展古詩詞誦讀活動,不僅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得以廣泛傳播,而且提高學生活動誦讀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古詩蟬教學計劃(篇9)
古詩創(chuàng)作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古詩詞,讓學生了解詩歌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并會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
2. 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文化的興趣和愛好。
二、教學內容:
1. 給學生介紹古詩詞的基本特征和體裁。
2. 通過誦讀名篇,讓學生掌握古詩詞的聲韻、格律和意境。
3. 通過模仿練習,讓學生掌握古詩詞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4. 讓學生進行古詩詞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表達。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引導學生思考“古詩歌與生活”的關聯,讓學生談談自己對詩歌的了解和感受,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2. 學習基本特征和體裁:
給學生介紹什么是古詩詞,古詩詞的基本特征,以及主要的體裁,如詩、詞、曲等。讓學生通過閱讀名篇來掌握不同體裁的特點和韻律。
3. 誦讀名篇:
選取一些經典的古詩詞名篇,讓學生通過默讀、朗讀和模仿來加深對韻律、意境的理解和體會。如《靜夜思》、《離騷》等。
4. 模仿練習:
讓學生以已學習的名篇為范本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讓學生嘗試寫出自己的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為主題的古詩詞,以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創(chuàng)作能力。
5. 自由創(chuàng)作:
最后,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一篇自己的古詩詞,主題可以是自己喜歡的事物、場景、人物等,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和表達個人情感,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水平。
四、教學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聽學生的朗讀、檢查學生的詩歌表現與自學的水平等方式進行評價。同時,可以通過學生對自己作品的介紹等方式評價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創(chuàng)作水平。
古詩創(chuàng)作范文:
春日散步
青翠樹木換新裝,
我在松蔭下散步。
微風徐來,暖陽照映,
花開花落,春色滿樹。
清涼的春風吹過臉龐,
朝霞染紅了天空。
我心情舒暢,身心倍清,
人在花間,心中甜在心中。
學習英語計劃(熱門十四篇)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日里的學習中,幼兒園教師時常會提前準備好有用的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那么,你知道優(yōu)秀的幼師資料是怎樣的呢?經過收集,小編整理了學習英語計劃(熱門十四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英語計劃【篇1】
對于上班族來說,總有一些外語情結--學英語是有用的,扔了可惜,但畢業(yè)好幾年了,撿又不知從哪兒開始。那么上班族到底該怎樣學英語呢?又有什么樣的方法和竅門?
大多人學英語是多次放棄、重來;再放棄,再重來。開始都是懷著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英語學習的戰(zhàn)斗中去。然而,學著學著,就感覺要"堅持"不住了,想要放棄。開始總是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為此而郁悶。后來才發(fā)現解決這樣的問題其實并不難。
一、要學會精神轉移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信心不足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往下學,因為從你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里已經開始產生了抵觸英語的情緒。這時再繼續(xù)只能是" 適得其反",請你先放一放你所學習的內容,最好的去處是逛書店,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翻開內容看上一兩段,你就會發(fā)現原來你的英語已經很有水平了,以前的時間沒有白費。
還有,當你置身到書店的時候,你才能夠感受到很多中國人都和你一樣在努力著,也許他(她)的英文水平很高也許他 (她)還不如你。從而讓自己產生羨慕、嫉妒、欣慰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你的繼續(xù)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去聽聽那些原版磁帶,去看看原版DVD 來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
二、應該怎么背單詞
背單詞不要孤立的背,一定要融合到句子中去。要查詞典,在詞典中把這個單詞每個不同的例句都要找出一兩句實用的作為代表練出來,這樣你才會知道一個單詞的不同用法。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利用恒星英語學習網這種免費英語學習網站,從周一到周五,每天學習一個英文單詞的起源、用法、同根詞,學習一句英文名言,記住五個相關的單詞,這樣在輕松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每周記住30個左右的單詞,一年就能累計記住1500個單詞。不怕找不到,就怕你沒耐心去記.
除了聽寫、默寫以外,還要增加閱讀量,看一些和自己水平相當的英語書籍從而擴充詞匯量。閱讀不需要去背誦,也不需要去聽錄音,但必須勤查詞典。這個方法只是為了增加詞匯量,盡量在短時間內減少生詞。
三、每天學多少合適
每天不要過多的記憶,有5-6句話足矣,多了什么也記不住??茖W的說法是一天記憶8句話,我們還是不要那么標準了,少點好。最好能把學到的組成簡單的對話,這樣一問一答自己都可以練習口語了。不要去考慮進度,不要去想:"唉呦,這得猴年馬月我才能學會呀?",當你對英語有了感覺后,速度是突飛猛進的。心不要太急,戒驕戒躁,就像一個人猛吸一口氣,他可以跑得很快,但他永遠跑不遠。就是這個道理。
四、我該怎么合理分配時間
從時間上來說,如果您是"朝9晚5"工作制,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在每天晚上,你要抽出一個小時來聽寫5句話,我想應該不難做到。第二天您就應該反復去嘮叨這5句話。上半時遇到上廁所、上下樓、外出辦事情什么的,都可以反復練習。
六、利用周六、周日可以從頭至尾溫故而知新一下。
一天花費過長的時間學英語其實效果并不好,而恰恰是零碎的時間學習英語最容易出效果。平時零碎著聽,零碎著嘮叨,零碎寫著,隔幾天做個階段性總結,接觸多了,時間長了,也就自然會了。
七、學一本教材或報一門考試
如果完全沒有目的性地學習英語,非常容易中斷學習。畢業(yè)幾年的上班族,為了為自己的學習添點兒動力,不妨自己選一本教材學習。比如經典的綜合英語教材《新概念英語》、 或是偏重口語教材的《走遍美國》、還有適合商務人士的《劍橋商務英語BEC》,都可以給你系統(tǒng)的學習方向。
當然如果你的工作還不算太忙,就更加建議你去報考一門英語證書,比如偏重翻譯英語方向的中、高級口譯證書;或是BEC也有自己的初、中、高級證書等等。備考復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將學到的知識強化的過程。如果復習得好還能拿到一本有利于職場發(fā)展的證書,何樂而不為呢?
學習英語計劃【篇2】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擔任六(1)、(2)班英語教學工作,六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語言的綜合運用,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重視知識的靈活擴展,真正將英語教學的目標落實到實處。在五年級的對話的基礎上,增加了閱讀的內容和難度。
本冊中所涉及的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過去時等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為動詞的運用對小學生都是一個難點,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礎,為六年級的畢業(yè)考試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把知識和技能目標融會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充分體現了交際教學的思想。
本冊共6個單元,2個復習單元。每個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0頁,復習單元為4頁。各單元的教學內容安排如下
三、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對本學期的要求(二級目標) (一)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總體目標)
對英語學習有持續(xù)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
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
(二)語言技能二級目標: 聽:
1、能在圖片、圖像、手勢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2、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 3、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4、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適當反應。 說:
1、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fā)音清楚、語調達意; 2、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3、能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如問候、告別、致謝、致歉等); 4、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簡單的小故事。 讀:
1、能認讀所學詞語;
2、能根據拼讀的規(guī)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
5、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寫:
1、能模仿范例寫句子; 2、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3、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 4、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玩演視聽:
1、能按要求用簡單的英語做游戲;
2、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話劇;
3、能表演歌謠或簡單的詩歌及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 (三)語言知識二級目標 語音:
1、知道錯誤的發(fā)音會影響交際; 2、知道字母名稱的讀音; 3、了解簡單的拼讀規(guī)律; 4、了解單詞有重音; 5、語音清楚,語調自然。 詞匯:
1、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2、了解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 語法:
1、知道名詞有單復數形式; 2、知道主要人稱代詞的區(qū)別;
3、知道動詞在不同情況下會有形式上的變化; 4、了解表示時間、地點和位置的介詞; 5、了解英語簡單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
了解問候、告別、感謝、致歉、介紹、請求等交際功能的基本表達形式。 話題:
能理解和表達有關下列話題的簡單信息:數字、顏色、時間、天氣、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情況、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jié)日等。
(四)情感態(tài)度二級目標
1、有興趣聽英語、說英語、背歌謠、唱歌曲、講故事、做游戲等; 2、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主動請教。 (五)學習策略二級目標
1、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2、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3、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 4、對所學習內容能主動練習和實踐; 5、在詞語與相應事物之間建立聯想; 6、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
7、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課外讀物; 8、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
9、注意觀察生活或媒體中使用的簡單英語; 10、能初步使用簡單的學生英漢詞典。 (六)文化意識二級目標
1、知道英語中最簡單的稱謂語、問候語和告別語; 2、對一般的贊揚、請求等做出適當的反應; 3、知道國際上最重要的文娛和體育活動; 4、知道英語國家中最常見的飲料和食品的名稱; 5、知道主要英語國家的首都和國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國家的重要標志物,如:英國的大本鐘等;7、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jié)假日。
四、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培養(yǎng)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guī)范、正確地書寫。
后進生轉化措施:
1、對后進生要求要適度,應懂得大目標,小步走; 2、讓后進生獲得成功;
3、讓后進生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才能。還是要狠下工夫監(jiān)督學生去完成課堂作業(yè)與課后作業(yè),課后做到個別輔導,盡量減少差生的數量。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與班主任多做交流,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六年級的教學任務。
優(yōu)秀生提高措施:
對尖子生加強培養(yǎng),發(fā)掘其潛力,設計更多的彈性問題,讓心有余力的優(yōu)秀生留有擴展延伸知識的機會,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本學期我將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貫徹落實到每堂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開展各項工作。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發(fā)揮優(yōu)勢,改善不足,虛心謹慎,揚長避短,爭取更上一層樓。
五、教學進度表
學習英語計劃【篇3】
初學英語者,最頭痛的事無非不知從何下手,無規(guī)律可循,今天背了背了這些單詞,明天忘記,反反復復,總是始于零。這好比,我們站在原點,周邊四周都是沒有路,前面沒有指示標,我們從東走了幾步,感覺找不到路,于是又退了回來,從西出發(fā),走了幾步,還是畏懼退了回來。在我看來無論你從哪個方向出發(fā),最主要是先找到自己的對英語興趣的地方和一本適合的教材,一是因為興趣為最大的老師。有了一定興趣,學習就會變得自覺。引起興趣的學習方法很多,可以從朗讀開始,可以從閱讀簡單英文故事開始,可以從觀看電影開始,可以從事模仿說話開始等等;二是只要你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教材,在不斷的學習方法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著手,每天堅持學習,兩年內進行簡單的閱讀和對話是不成問題的。(這里主要針對以前有一定基礎的但是又丟的差不多的學生。)當然要成為英語全面的人,勢必不應該避重就輕,只撿自己感興趣的開始。因為某些高級技能的形成過程,的確會有些枯燥。
學習英語計劃【篇4】
首先應該明確,初中時我們學習的更多的是詞法而不是句法,就算是中考題也基本上沒有多少句法的題,所以初中一定要把重心放在詞法上(名詞,介詞,冠詞,代詞,形容詞等),而這些東西是最零碎的也是最頭疼的,我們就更要有細心和耐心。建議每學習一個語法點,在課堂上抄過筆記后,回家靜下心來,再重新整理一遍,去粗取精,這其實是回顧溫習的過程,并且要做好分類,不同重要程度的或者難易程度的要用不同的顏色筆區(qū)別對待,并時常翻閱。此外,課堂上的語法知識往往和教材同步而并不系統(tǒng),建議大家要單獨再買一本適合中學生使用的語法書籍。
3.文章的學習。 與教材同步的磁帶一定要人手一份,在學習文章前至少聽五遍(學完了再聽五遍),并且模仿著去讀去背(聽力、口語的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提高)。然后預習老師即將要講的內容,事先把自己認為比較難的.單詞、語法和句子劃出來,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上課時要把課本上的文章每一個重要的單詞和句子都吃透,同時對文章中的經典詞匯和段落要記筆記,全文背誦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過分。加強英語學習,閱讀是最重點,課堂上的文章太過教條和局限,可能缺乏生動性和樂趣性。希望大家課外也要多讀些國內出版的淺顯的英語文章,比如《英語沙龍初級版》,英漢對照著看,一定會提高閱讀興趣和能力。因為學校開設的英語課程課時相對較少,建議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一個好的培訓學校和科學系統(tǒng)的教材進行補充學習。(眾多專家教師推薦《新概念》,初一可學第一冊,初二初三可學第二冊,只要堅持學完,英語成績一定會有質的飛躍,甚至是受益終生。)
4.寫作的學習。寫作學習請大家牢牢記住下面兩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和我們學漢語一樣,強大的閱讀功底是寫出好文章的保證,鼓勵大家在老師的推薦指導下每天堅持讀1-2篇200-200字的課外文章,并有意識的積累背誦一些。其實初中生的作文并不叫真正意義上的作文,而是叫寫話,因為不需要寫太復雜的句子,僅僅是簡單句子的結合。所以英漢互譯寫句子是最好的練習寫作文的方法,把每句話完整的寫出來,再連接起來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
最后還要談得一點是,學習英語語言,就要學習西方文化。相信大家都難忘電影《Titanic》中令人震撼的一幕幕災難場景。是什么造成這艘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堅固的客輪沉入深海?是一座冰山。一座冰山之所以有如此威力撞沉Titanic,不是因為它有多高,而是在海面之下掩藏著相當于冰山水上體積4倍的冰山主體。同樣的,英語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吸引無數英語愛好者終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并非完全源于語言本身,更引人入勝的是語言外衣之下數百年豐富的西方文化內涵的沉淀。作為中國人,我們當然也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把中西文化比較一下,就會當即發(fā)現很多有趣之處。對同一件事,西方人想問題和我們想問題有什么不同?他們有哪些生活習慣和我們不同,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等。
事實已經,掌握更多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生,在大小考試中英語成績更突出。了解了更多的文化背景,對閱讀英語文章,聽對話或短文和在語法題中體驗語境都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學習英語計劃【篇5】
美式英語學習計劃
美式英語不僅是美國官方語言,也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語言之一。作為一種國際交流和商業(yè)合作的語言,學好美式英語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迫切需求。如何有效學習美式英語,成為許多英語學習者的熱門話題之一。下面是我的美式英語學習計劃。
第一階段:聽力和口語
聽力和口語是掌握英語的基本功。對于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初學者,我建議從最基礎的單詞、句子和常用詞匯入手,在學習的同時注重聽力訓練和口語練習。對于已經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習者,可以通過訂閱英語廣播電臺、觀看美國電影和美劇、與外教一對一上網課程等方式,提高聽力和口語水平。
第二階段:閱讀和寫作
掌握基本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之后,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閱讀和寫作練習,如閱讀簡單的英文報紙、雜志或小說,寫一些簡單的英文作文,這樣不僅可以幫助鞏固所學的知識,還能夠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第三階段:口語和交流
掌握了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之后,就可以進行更高級的口語和交流練習??梢詤⒓佑⒄Z辯論、英語演講、英語角等活動,與外國人交流,積累口語和交流經驗,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四階段:擴展知識和實踐
掌握了基本英語技能之后,可以進一步拓展自己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學習一些專業(yè)主題、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方面的知識,并通過實踐來提高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
同時,我認為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堅持學習
學習語言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要因為學習過程中的困難而放棄,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每天保持一定的學習時間,不要偷懶。
2. 培養(yǎng)興趣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梢酝ㄟ^聽歌、看電影、閱讀原版書籍等方式,來增強學習興趣。
3. 多實踐
學習語言不僅僅是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靈活運用和實踐。要積極參加英語活動,與機會交流,多跟母語為英語的人溝通。
總之,學習美式英語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但只要堅持下去,注重細節(jié)和實踐,掌握好英語知識和技能并應用于實踐中,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
學習英語計劃【篇6】
Introduction
As an English teacher, it is essential to continuously proactively plan f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o deliver quality teaching, up-to-date resources, and meet the ever-changing demands of students. Personal learning plans are an excellent way to identify areas of interest and direc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an English teacher’s personal learning plan and its importance, covering the plan's nature,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and reflection.
Nature of the Personal Learning Plan
A personal learning plan is an effective tool that allows an English teacher to identify a knowledge gap, determine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to fill them, and evaluate thei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progress. It is a systematic means of developing and enhancing their skills and knowledge in different areas of English. Personal learning plans should align with teaching goal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Objectives of the Personal Learning Plan
The primary aim of an English teachers’ personal learning plan is t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skills, improve lesson plans and resources, increase their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meet the ever-changing needs of students. Additionally, it allows teachers to:
- Identify gaps in knowledge or skill sets that affect their teaching performance
- Identify individual learning goals and align them with the school goals and requirements
- Develop a schedule of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within a stipulated time
-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development plan to determine its impact on their teaching performanc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rsonal Learning Plan
A personal learning plan has several components, including:
Step 1: Assessing Learning Needs
The learning needs assessment identifies gaps in the English teacher's knowledge and skills, which are hindering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i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reviewing assessment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conducting reflection, and self-assessment.
Step 2: Setting Learning Goals
Based on identified learning needs, the English teacher should develop 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and time-bound (SMART) goals. This will ensure that the development plan aligns with their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meets the school requirements.
Step 3: Identifying Learning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goals, the English teacher should identify relevant learning resources, including articles, textbooks, seminars, workshops,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urses, among other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m.
Step 4: Creating a Learning Schedule
The English teacher should create an organized plan to schedule their activities and allocate different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level of priority.
Step 5: Implement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involves executing the plan 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timelines and ensuring that the activities are aligned with the SMART goals.
Reflection
While implementing the plan, it is essential to reflect continually and evaluate the plan's effectiveness, update the plan accordingly.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document their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to determine if their learning goals have been achieved.
Conclusion
Personal learning plans are essential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meet student needs, and keep themselves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chniques. The plan outlines the general nature, objective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efficient and personalized English teaching plans for teachers. By continuously updating their knowledge and upgrading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English teachers can maintain their relevance in their field and remain valuable members of their school community.
學習英語計劃【篇7】
新概念英語學習計劃
1. 學習新概念英語的重要性
學習英語是當今社會中最為普及的一種語言學習形式,在為自己的職業(yè)、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新概念英語作為一套被廣泛使用的英語學習教材,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和學習效果。學習新概念英語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化和風俗習慣。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習新概念英語的價值和必要性,制定出一份具體可行的學習計劃,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
2. 新概念英語學習的步驟及技巧
學習新概念英語需要有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步驟,同時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首先,我們應該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教材,對其詞匯、語法和句型進行掌握和理解。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參與英語輔導班、交流會和學習小組等形式來增加學習效果。此外,平時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可以些許鞏固所學知識和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于新概念教材中難度很大的文章,我們可以先聽聽英語錄音,并翻閱一下有關的生詞及其釋義,然后再認真閱讀原文。同時,要看相關英語文章,增強自己的英語語感。最后,我們要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和復習,以便將所學知識完全掌握,鞏固自己的英語能力。
3. 制定新概念英語學習計劃
制定新概念英語學習計劃是提高英語水平的必要步驟,而一個好的學習計劃也應該具有可行性和適應性。首先,我們應該制定一個長期的學習目標,并對學習進度和結果進行科學的評估和跟蹤。其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時間安排,制定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學習計劃,明確要學習的內容和時間,這樣才能避免浪費時間和資源。總之,制定學習計劃一定要實事求是,要充分制定自己的可行性,增強計劃執(zhí)行的效率。
4. 新概念英語學習的注意事項
新概念英語學習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保持高度的思維活躍性,盡可能地多問問題,多思考,多練習。對于不理解的內容,要勇于請教別人或者自行查閱相關資料。如果你經常與外國人接觸,為了提高英語水平,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多用英語,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此外,還要注意背單詞、學英文歌曲、看英文電影、參加培訓等等??傊粩嗟亟佑|自己喜歡的內容,保持學習興趣和動力。
5. 新概念英語學習后的應用
學習過新概念英語后,一定不要把所學知識局限在學習中,要積極地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可以通過寫英文郵件、發(fā)英文微博、看英語小說、與外國人交流等方式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操作。這樣,不僅能夠增加應用的能力和使用的自信,也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感。同時,還可以繼續(xù)了解和探索英國的文化,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加強文化交流,提高人際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學習英語計劃【篇8】
作為一名學習英語的學生,我們都期望可以系統(tǒng)化地學習英語,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遇到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學習效率低。有時我們可能已經花費了大量時間學習某個單詞或語法點,但是為什么還是記不住,或者還是不夠熟練?
第二,缺乏學習動力。學習英語是一項長期的行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讓我們很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
第三,學習內容無組織。我們可能隨意地跳過單詞庫、語法點、聽力訓練、口語練習等各項學習內容,無法形成良好的結構化學習。
針對這些問題,我制定了金風英語學習計劃,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的學習目標。建立一張自己的學習計劃表格,設定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在目標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2.高效的學習方法。我們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法,比如看音標學習發(fā)音,使用課本配套的錄音或視頻輔助學習,利用在線詞典或學習流程圖等輔助工具。
3.形成好習慣。好的習慣對于有效學習至關重要,比如每天朗讀20分鐘,每天寫一篇日志記錄自己的學習進展,每周確定自己要達到的學習目標等。
4.規(guī)律的復習。復習是鞏固記憶,提高熟練度的重要手段。我們可以設置一個復習計劃,定期回顧自己所學的知識點和例句,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之外,金風英語學習計劃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參與學習小組,與其他學習者交流,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記憶;
2.使用有質量保證的英語學習產品,如外教課程,以便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學習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和習慣,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
總之,金風英語學習計劃是一項完備、系統(tǒng)的學習計劃,可以幫助我們高效、有組織地學習英語,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只要我們堅持執(zhí)行計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果。
學習英語計劃【篇9】
1、解決單詞問題
單詞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對于初二新學期英語較好的學生,就可以直接買中考詞匯進行背誦,程度稍微較弱的學生,將初一初二的詞匯盡全力跟上,能超前多少就超前多少。同時還要注意記單詞的技巧。
2、增加閱讀量
單詞認識文章讀不懂也是許多學生的問題。閱讀理解內容涵蓋電影,電視劇,音樂,科普知識都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知識積累顯得尤為重要。初二新學期增大閱讀量,將平時練習時不熟悉的短語劃出來積累,對于未來的考試將十分受用。
3、語法查漏補缺
初二新學期出現的語法之所以難,就是難在那是在已學語法基礎上的拓寬加深,若是本身基礎不扎實,就會覺得非常吃力。因此,一旦發(fā)現這個新語法覺得難是因為之前的舊語法導致的,得趕緊復習之前的舊語法。
新學期英語學習計劃6
新學期的到來給我也帶來了全新的目標!本學期,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學生,我們將要迎來五年級下冊的學習階段。隨著這個學期的開始,畢業(yè)的腳步距離我們也越來越近。為此,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充分提高自己作為一名小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現在,針對我在學習上最大的難點——英語,我在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分析后,以英語為主,對自己本學期的提高計劃擬定如下:
一、累積是基礎
說到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每個字詞,而對英語來說,基礎就是單詞的累計和運用!因為過去我對英語并不擅長,所以單詞量一直不多,甚至還有許多欠缺和不足。但從本學期開始,對于單詞的累積和學習,將成為我在學習期間的常態(tài)。
1、每日的累積
利用早晨、課件、午休等空余時間,我可以積極利用起來記憶一些單詞。在這方面,我準備了一個小記事本,將每天要記的單詞記錄上去,方便自己隨時查看。
當然,在記的時候不緊急要記怎么寫,對于單詞的意思以及單詞的讀音,我都要結合起來背誦。
2、每天的考試
到了晚上,就是檢驗自己的時間了,在鞏固了一天學習之后,我要對當天規(guī)定的單詞進行默寫,確保自己能掌握好詞匯的累積,并逐步提升每天規(guī)定的數量。
當然,對于之前學過的單詞也不能松懈,要不斷的鞏固,并多多復習。
二、自我提高
累積了單詞,那我就必須要積極的使用起來,通過每天學習的單詞,我要為自己增加一些額外的任務,幫助自己掌握正確的使用。如:
1、學會用單詞造句,利用每天的新單詞造句,有必要的話可以結合起來,完成一篇英語作文。
2、完成日子,根據自己每天的情況,固定完成一篇英語日記。幫助自己累積一些常用的單詞、語法。
3、閱讀英語文章,通過自己掌握的詞匯去閱讀,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讀寫,還能了解到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三、自我的約定
英語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學習,但再難的事情,也怕“堅持”二字。為此,在本學期開始后,我要堅持自己的學習,只能向前進,不能后退和放棄!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這個難關!
很快,我們就要走向畢業(yè),今后的未來,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事情,如今最基礎的英語都沒學好,可沒法繼續(xù)向前!為此,我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自己的學習任務!
學習英語計劃【篇10】
主辦方:英語思達
開展英語學習階段成果展示與表彰活動,對于及時發(fā)現和激勵學生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英語思達學習小學階段采用let’s go 牛津少兒英語培訓教材,學完一冊后對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的檢測,讓家長和同學都對學習情況及時掌握和了解,對英語思達培訓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對同學進行及時的鼓勵、肯定與表彰,表彰的類別是為同學樹立努力的方向與榜樣。
二、活動意義
通過豐富的內容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增進學生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合作與協調能力;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意識,在提高與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動嘴動手能力,展示英語思達“學、用、考”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形式多樣的表彰活動,樹立學習的榜樣和目標。
3、活動口號
我喜歡英語,我會說英語
4、活動對象
英語思達培訓全體學員
五、活動時間
持續(xù)時間:
宣傳時間:
活動時間:
六、活動地點
英星培訓點(麗江市魚米河火車售票處對面)
七、活動開展
(一)活動前期準備
1、教室裝飾。用平時學習、活動的材料裝飾教室,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比學趕幫”的氛圍。
2、設計活動?;顒右杂⒄Z學習和應用為中心,以英語戲劇、英語歌曲演唱、英語游戲比賽為載體。
3、組織排練。每節(jié)課分成幾個表演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排練和排練。
4確定表彰項目,選定被表彰人,準備證書和獎品。
5、準備英語思達學員紀念品。給每個學生一個印有英國明星標志和學生包的紀念品。
6、節(jié)目單制作。
7制作請柬,邀請學生家長和客人。
(2)活動開展前后準備
1、準備會場。做好場館衛(wèi)生、場館布局設計,準備茶水、簡易糖果、音響話筒。
2活動期間的人員分組和職責:
總協調:由教師負責,協調各方面工作;
接待組:負責接待參加活動的客人和家長,并引導他們入座;
服務組:負責為客人和家長倒茶;
舞臺服務組:負責舞臺道具的擺放和疏散;
聲音控制組:負責調節(jié)和控制聲音和麥克風;
節(jié)目主持組:話劇表演節(jié)目由各組自己負責,其它節(jié)目、活動由負責,
攝影組:負責活動前后及活動期間的攝影工作。
(3)活動議程
1、宣布活動開始;
2、英語思達教師致辭
三。外國朋友與學生的英語交流
4、英語歌曲演唱:let’s go 1
5、英語展示一:小話劇一
6、表彰優(yōu)秀學員
7、英語展示二:小話劇二
8、英語詞匯、句子默寫比賽
9、英語游戲競賽表彰
10、英語歌曲演唱:let’s go 2
11、表彰詞匯競賽優(yōu)勝者
12、表彰各類優(yōu)秀學員
13、外國朋友發(fā)言
14、家長代表發(fā)言
15、英語思達教師總結講話
16、學員來賓合影
學習英語計劃【篇11】
英語在線學習計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英語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無論是在學術領域還是職業(yè)發(fā)展中,英語能力都是一個必備的技能。然而,由于時間和地點限制,很多人無法參加實體課堂學習。因此,英語在線學習計劃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通過在線學習英語,人們可以靈活安排時間、節(jié)省成本,并獲得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首先,英語在線學習計劃具有靈活的時間安排。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通常需要固定的時間安排,并且可能與學員的其他日?;顒記_突。而在線學習則不同,學員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時間,根據自己的日程安排進行學習。無論是上班族、學生還是家庭主婦,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合理安排學習,并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這種靈活性使得學習者能夠更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并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英語在線學習計劃可以節(jié)省學習成本。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通常需要支付學費,并且可能還需要支付一些額外的費用,如交通費用、教材費用等。而在線學習則可以省去這些費用。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學員只需要支付相對較低的學費,就可以獲得專業(yè)的教學資源和指導。此外,學員不再需要支付交通費用,也不需要購買各種教材和學習資料,這進一步降低了學習的成本。
再次,英語在線學習計劃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傳統(tǒng)課堂學習通常是群體性的教學,教師需要照顧全班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在線學習則可以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量身定制。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在線學習平臺還可以根據學員的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指導,幫助學員更好地提升英語能力。
此外,英語在線學習計劃還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學員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大量的學習資源,如教學視頻、學習資料、練習題等。這些學習資源可以幫助學員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并提供多樣化的練習和學習方式。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需求,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
綜上所述,英語在線學習計劃具有靈活的時間安排、節(jié)省學習成本、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和豐富的學習資源等優(yōu)勢。通過在線學習,學員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節(jié)省學習成本,并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和學習資源。因此,英語在線學習計劃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選擇提升英語能力的首選方式。無論是想提高職業(yè)競爭力,還是在國際交流中更加自信地表達自己,英語在線學習計劃都可以幫助學員實現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讓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加入英語在線學習計劃,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
小學英語五年英語教學計劃熱門四篇
撰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計劃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關鍵所在。隨著時間的飛逝,新學期又快要來臨了。為了使新學期工作更有條理,提前準備一份教學計劃非常必要。您是否覺得寫學科教學計劃相當困難?為了滿足您的需求,我們特別量身定制了一份專業(yè)的"小學英語五年英語教學計劃",我相信這將會給您帶來許多啟發(fā)!
小學英語五年英語教學計劃 篇1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將來臨,眾所周知,初三的下半學期是孩子們一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也可以說這段時期決定了孩子們的前途和命運。而中考英語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復習,復習階段的成功與否也決定著中考英語的成績。因此,我深知自己身上的任務很重,責任更重。但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努力去克服,幫助孩子們順利地邁出人生這關鍵的一步。為使英語教學工作能有條不紊的進行,為今后工作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特制定九年級英語教學和復習計劃。
一、總體目標
1、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真正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爭取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2、做好中考總復習工作,抓好尖子生,提高臨界生,盯住所有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漏掉,鼓勵學生向目標邁進,中考爭取穩(wěn)中有升。
二、遵循原則
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的原則,著重把握中考要求及考試范圍,對《課標》和《考綱》要反復研究。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整體提高;注重雙基,夯實基礎,強化學生能力。練習過程中注重精講精練,精雕細刻,決不漏掉一個知識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的詞匯、短語、句型、句法應用到實際中,提高日常交際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三、具體工作措施
加強學習,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專研七、八、九年級五本教材,形成固定的知識體系,研究2013和2014年的考試說明,精選13和14年的中考題。
繼續(xù)大練基本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實行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建新型教學模式。
走進學生家庭,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挖掘學生的心理資源,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是教師,又是家長和朋友。
指導學生如何預習、聽課、記筆記、復習、做作業(yè)、小結和討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總體復習思路
1、按單元復習。
通覽初中教材,進行單元知識點掃描。目的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把好“基礎關”;任務是掌握各單元知識結構,全面地復習知識點,完成理解記憶;重點是重視課標要求與教材的基礎作用,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面向全體,面向基礎。
2、語法專項復習。
鉆研考試標準和考試說明,進行語法、詞法、句子、時態(tài)和話題專項復習。統(tǒng)攬初中教材中的重點語法項目,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初中教材內容。
3、題型專練,模擬演練。
按照中考題型(單項選擇、補全對話、句子翻譯、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進行題型專練,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抓住中考題型變化,確定訓練方式,進行查缺補漏。最后進行幾次中考模擬演練,演練之后教師要精講精煉,在講題上下功夫。
五、具體復習內容
第一輪:
時間安排:3月1日----4月24日
主要內容:初中教材課文中出現的單詞、短語、常用句型;熟記對話和課文,理解所學語法內容。
階段目標:完成理解性記憶內容,熟記課文中出現的單詞、短語、常用句型;熟練掌握對話和課文內容,所學語法能達到一定的應用程度。
具體思路:第一輪復習應以大綱為依據,教材內容為根本,按教材的編排順序進行單元復習。每復習一單元之前,教師布置學生認真記憶書后單詞和短語;課上檢驗,然后讓大家找出本單元的知識點,總結用法,教師再做以適當的補充;這一階段的復習,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教師總結為輔,學生復習為主。注重學生歸納,教師總結指導應注意事項。對學生已掌握的內容少講或不講,對學生不夠熟練的要重點講。同時教師要根據每單元的重點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練習題,鞏固所復習的知識點。最后,再將本單元的知識點賦予下一單元書后的單詞和短語中,進行再一次檢測。
具體時間安排:
3.2————3.20
結束新課(Unit13-15)
3.23————4.24
第一輪復習(全部課本1-5冊)
4.27————5.31
第二輪復習(專項復習)
6.1———6.13
第三輪復習(模擬訓練)
第二輪:
時間安排:4月27日———5月31日
名詞、數詞、介詞和介詞短語、連詞、形容詞、副詞、冠詞、動詞、句子。掌握動詞六種時態(tài)的構成及基本用法和被動語態(tài),即現在進行時、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進行時。句法包括掌握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的構成和基本用法,掌握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并列句、賓語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
階段目標:熟練的掌握知識要點,使知識形成系統(tǒng)。教師傳授解題技巧,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
具體思路:這一階段我將語法分成幾大塊復習,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教師總結為輔,學生復習為主。注重學生歸納,教師總結指導應注意事項。對學生已掌握的內容少講或不講,對學生不夠熟練的要重點講,在此基礎上,結合所復習的語法內容,按中考題型精選練習題,使學生每天復習的知識都能夠加以鞏固。
重點語法內容舉例:
比如在動詞時態(tài)的復習中,一般現在時重點抓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的句子變化,如將Sheoftendoesherhomeworkathomeeveryday.變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作肯定、否定回答,分別對主語,賓語,定語,頻度狀語和地點狀語提問等。
復習現在完成時,要把它同一般過去時作比較,為說明與現在完成時連用的時間狀語,要求學生分清持續(xù)性動詞與非持續(xù)性動詞的區(qū)別。
如在復習含有時間、條件狀語從句的復合句中,若主句的謂語為一般將來時,那么從句的謂語要用一般現在時;在復習含有賓語從句的復合句中,如主句的謂語為過去時,那么從句的謂語多半用相應的過去時形式;在復習sinc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時,要向學生強調只要從句用了一般過去時,那么主句則一定要用現在完成時;在總結歸納重點句子時如:Bythetimewegotthere,thebushadalreadygone.要對學生說明此句前面的從句用了一般過去時,那么后面的主句就要用過去完成時。
復習賓語從句時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賓語從句的概念:賓語從句屬于名詞性從句,在句中作主句的賓語。!賓語從句三要素:引導詞(連接詞);語序;時態(tài)引導詞:由從屬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注:that在句中無詞匯意義,在從句中不能充當成分,在口語當中往往省略
由從屬連詞whether,if引導的賓語從句“是否”,說明對陳述的事物不明確或不清楚。常用在ask,wonder,can(could)youtellme等后。
由連接代詞Who,whom,whose,which,what和連接where,how,why,when引導的賓從J,[代詞或副詞連接主句和從句,并在從句中擔任句子成分,具有一定的意義,不可省略。
B.語序:陳述句語序即:主句+連接詞+從句(主+謂+其他)Doyouremember__(他多大歲數)?C.時態(tài):主句用現在時或將來時,從句可用任何時態(tài).
主句用過去時,從句用與過去相關的時態(tài)。(1).從句說明的是一般真理、客觀事實、自然現象、名言時,仍用現在時。2).從句中有具體時間狀語,即使從句動作發(fā)生在主句動作前,仍用一般過去時。第三輪:
時間安排:5月1日———中考前
主要內容:題型專練,模擬演練。
階段目標:查缺補漏,幫助學生找出發(fā)生錯誤的原因,使其能夠及時改正,并記住正確的方法,迅速提高成績。
具體思路:按照中考題型(單項選擇、補全對話、句子翻譯、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進行題型專練。教師選取適當的模擬試題對學生進行測試,這一階段要通過對學生測試,使他們把所學的知識上升為綜合運用能力,逐步適應中考要求。同時對2008和2009年中考試題加以認真研究,教學生答題技巧。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壓力,穩(wěn)定情緒,自如的應對中考,取得好成績。
六、各種題型具體解題方法:
第一、單選題一定要把握好所學的短語和句型,結合語境將所學的語法應用到合適的語境中。在做題時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解題。教育學生注意即使一看就能看出答案,甚至不看選項就能胸有成竹地填上答案時,也不要過分自信而放棄審題,重要的是要給每個選項的題目找到它不符合題意的原因,若找不出錯誤,則應回過頭來把原選項與找不出錯的選項進行對比,找出他們之間的區(qū)別,看哪個更符合題干的要求;可以采用排除法、比較法、邏輯推理法、固定搭配法及關鍵詞法等進行解題應用。
第二、閱讀理解,解答這類題目,一般采用三個步驟;
首先通讀全文,迅速抓住文章內容,在不影響理解的前提下,盡可能快速閱讀,并重抓住主要信息。
閱讀短文后的選擇題,包括題干和選擇項,明確問題的要求后,再細讀全文或有關段落,最后選定答案。
(3)答完一篇短文的全部題目后,再把短文讀一遍,逐一核對答案。
指導他們采用“五要”、“五不要”的閱讀解題技巧?!拔逡笔牵孩僖貏e注意文章的標題;②要快速瀏覽全文,掌握主旨和大意;③要抓住文中的重點段、段中的重點句型和句中的關鍵詞;④要盡快瀏覽課文后的思考題,盡量帶著問題讀;⑤要把有關WHO,WHAT,WHERE,HOW和WHY等方面的內容用筆圈畫出來?!拔宀灰笔牵孩俨灰谀x時發(fā)出聲音;②不要逐字逐句分析;③不要常回視已讀部分;④不要用手或筆指著一個個單詞閱讀;⑤平時訓練時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學生只有掌握好閱讀技巧,才能大大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效率。
第三、完形填空,做此題型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重視首句的開篇啟示作用。
(2)通讀全文,弄懂大意。
(3)符合短文內容,遵循語法規(guī)則。
(4)復讀全文,核定答案。
第四、完成對話,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情景語境中選擇或填上所缺的選項,而且這個選項用在對話中必須符合英美人的情景交流習慣。對于這種題目,一般所給選項都是完整的句子,并且句子本身是正確的;有時從漢語習慣上看,意思也正確,所以教育學生在做這類題時既不要考慮句子的語法結構,更不能一中國的常理判斷意思,而是要根據對話的情景和上下句的句意關系,再根據英語的習慣表達來完成選項。初中涉及到的重點對話有:
(1)Makingtelephones
(2)Seeingthedoctor
(3)Askingtheway
(4)Shopping
(5)goingonvacation
(6)Givingagift
(7)Talkingabouttheweather
(8)Talkingaboutthethings等等。
第五、漢譯英題則一定要學生把握好所學的短語和句型,尤其是動詞詞組,應告訴學生要認真、仔細的分析句子應用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避免麻痹大意,馬虎出錯;保證抓住基礎不放松,能會的不丟分。
第六書面表達題,一定要認真審題,端正書寫。平時讓學生寫作文,互相修改,進行點評,從自己和別人的作文中發(fā)現錯誤,改正錯誤,總結錯誤,同時還要對學生講清日記、書信、通知、電話留言等小作文的寫作方法。
總之,我會盡自己的努力圓滿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爭取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讓有升學希望的學生都能升入理想的高中。
小學英語五年英語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概況:
五年級學生多數為外來務工子女,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而且兩極分化嚴重,但是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還是有一定的興趣。但班級中學困生也不少,還有些學生學習習慣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使之有所進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是要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
二、教學內容分析:
1.強調語言運用:本套教材體現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貫徹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語言應用的基本原則,把知識和技能目標融合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從而體現了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的總思路。
2.注重能力培養(yǎng):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講,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學會學習。開發(fā)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習策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套教材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學生用書的設計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 find out / Let’s check / Pair work /Group work / Task time等活動。
3.突出興趣激發(fā):本套教材在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為宗旨。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需求,如:學校、家庭、飲食、玩具、動物、顏色、數字等。語言材料真實地道、活潑有趣,讓學生易學樂學。
4.重視雙向交流:本套教材重視雙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教材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融合學科內容:新教材依據“學會求知“的基本精神,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并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入到語言材料之中,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能夠接觸到自然科學、社會文化和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幫助他們認識和了解我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和這個世界。
6.重視靈活擴展:本套教材試圖改變以往教材在教學內容上“一刀切”的狀況,留出一定的彈性內容,使教師能夠充分發(fā)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以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
7.實現整體設計:本套教材以小學三年級為起點,直至六年級,進行整體設計。在各階段教材的編寫中,充分考慮到各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選用教學方法。本套教材運用整體、系統(tǒng)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以確保各學段的順利過渡。
8.提供多媒體的配套教材:本套教材是一套以學生用書為核心,集文字、音像為一體的多種媒體的教材。
三、學期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包括教師、課程、食物、家務勞動、居室家具和自然景物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聽、說認讀16個單詞。
3、能學會6個手工制作。
4、能聽懂、會唱8首歌曲。
5.能聽懂、會唱12首歌謠。
6、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7、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
(一)、詞匯教學
1.注重詞匯的呈現方式
詞匯教學一般被認為是教學當中最容易處理的環(huán)節(jié),其實不然。使用不同方法教學詞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詞匯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運用教具,通過各種方式呈現新詞,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2.利用Let’s start部分引入新詞
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與話題相關的實際生活問題時,除了使用學過的詞匯和句型外,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出一些新詞。
3.在實際交流當中教學單詞
教師應力求在語言交流當中教新詞,用舊詞練習新語言,融會語言和詞匯的教學,使之相輔相成。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用書和教師教學用書當中可供選擇的游戲,在豐富的語言活動當中操練新詞,將詞匯與句型的教學融會貫通。教師除了用好學生用書,活動手冊和教師教學用書以外,還應根據教學的需要,自行設計多樣化的交際性語言活動教學新詞。
4.充分發(fā)揮單詞擦卡片的作用
在詞匯教學中,根據五年級上冊學生用書部分教學的變化,單詞卡片的設計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卡片背面的單詞放在四線格中,這樣,單詞卡片不僅可以用來做各種復習鞏固詞匯的游戲,還可以讓學生在聽、說、認讀單詞之后再學習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單詞。
(二)、對話教學
1.在聽力活動中感知新的語言。
2.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學說語言。
(1)抓住主句型,替換關鍵詞操練主句型。
(2)教師教授句型時應面向全體,尤其是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
(3)教師應充分使用學生用書、活動手冊以及教師教學用書當中針對主句型設計的各種語言活動,力爭使學生在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中鞏固、掌握新語言。
(三)、閱讀理解部分的教學
讀懂對話或短文;完成檢測學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練習;聽、說、讀、寫四會掌握一組句子;完成一項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的任務型語言活動。
(四)、語音訓練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直接告訴學生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而是要啟發(fā)他們通過仔細聽錄音和觀察單詞的結構來發(fā)現讀音規(guī)律。教師鼓勵他們找出更多學過的單詞印證發(fā)音規(guī)律。在學生掌握了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后鼓勵他們嘗試認讀一些未曾學過但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新詞,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語音的成就感,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教材內容
1 Unit1 My new teachers Part A & Part B
2 Unit1My new teachers Part B &Part C
3 Unit2 My days of the week Part A
4 Unit2 My days of the week Part B C
5 Have a rest
6 Unit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Part A
7 Unit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Part B
8 Unit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Part C Recycle1
9 Recycle 1
10 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11 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B & C
12 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C Unit 5 My new room Part A
13 Unit 5 My new room Part A & B
14 Unit 5 My new room Part C
15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A & B
16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B & C
17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C
18 Recycle 2
19 Recycle 2
20 Revision
小學英語五年英語教學計劃 篇3
學科教學計劃是科任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的要求,結合所教班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方面的要求:
掌握課文中最常用的詞匯和習慣用語,會讀、聽懂,會拼寫,在口頭、筆頭練習中能夠運用,能連貫地朗讀學過的課文,語音語調基本正確,基本掌握學過的單詞和詞形變化,掌握本教材中出現的語法:will+動詞原形,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過去進行時態(tài),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現在完成時態(tài),現在完成進行時態(tài),反意疑問句等。
2、基本技能、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要求:
力求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在讀、寫方面,教師應多方獵取素材,讓學生多讀、多寫,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聽的訓練,在讓學生掌握聽的技巧的同時,讓學生多聽;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重點放在每一堂課上,課前5-10分鐘,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日積月累,學生的口語能力一定能達到一定的水平。
3、思想方面的要求:
本學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要使學生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他們自覺學習英語,培養(yǎng)其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使學生熱愛祖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講究衛(wèi)生,講話文明,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4、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要求:
本學期在課堂教學上要在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可以創(chuàng)建“EnglishCorner”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在每節(jié)課后,注意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外延,啟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擴展。并在理解的基礎上聯系生活,有所創(chuàng)新。同時注重每一章后的小制作,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每個學生在半年學習中都應該有創(chuàng)新物件。
5、學習方法指導:
本學期應大力推行“自主互助型課堂”模式,加大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自學是課堂學習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是終生學習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應大力提高預習自學的效果地位,而這正是我們課堂所忽視的。本學期主要采用1:3課堂模式,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加大學生的練習時間,重視學生動手習慣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應解放課堂,放還學生。真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角色的自覺進入者和學習樂趣的主動享有者。學生在課堂上要以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為原則。充分地動腦、動口、動手。最終真正達到學會、會學、會用的目的。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從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看,一班平均分56,優(yōu)等率0%,及格率40%。二班平均分54,優(yōu)等率0%,及格率37%,從整體上來說,一班平均分略高于二班。兩班的低程生都較多,其中不足50分的,一班有12個人,二班有13個人。有一部分同學在一年級就學習成績就較差、紀律渙散。但兩班絕大多數學生學習態(tài)度比較端正。并且通過初中一年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英語學習基本方法和技巧,這是搞好本學期英語教學的有利條件。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學會好的學習方法。有的甚至對英語仍然一竅不通。
1、學生的知識基礎:
初二學生已經經歷了一年的英語學習,對英語學習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在語音、詞匯、語法的掌握上有了初步的基礎,聽、說、讀、寫、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班里有一部分優(yōu)等生,對進一步學習有很大的信心。但基礎差的學生大有人在。有的學生發(fā)音不準,不能根據音標讀出單詞,還有的學生甚至連國際音標都不知道,這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就更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抓優(yōu)等生,帶動中等生,轉化低程生,以便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
2、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水平:
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存在著差異,致使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些同學的能力相對較強,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而大多數同學聽、說、讀、寫的能力都很差,有的同學甚至連簡單的課堂用語也聽不懂,更不用說用英語表達了。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3、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多數學生能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能把學習擺在首要位置,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但也有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干勁不足,甚至對學習已失去信心。這些同學上課不專心聽講,經常做小動作,在班里形成不好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好這些同學的思想工作,使其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彌補他們基礎知識的不足,圓滿完成今年的教學任務。
4、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在一年半的初中生活中,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積累一些學習經驗。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跟上復習。但也有部分學生根本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成績越來越差。在學習上總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掌握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成績。
三、教材分析:
1.本學期使用教材為人教本(新目標)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試用修訂本,本教材共有12個單元,均是新授課,其中包括2個復習單元,2個文化單元。并且每一單元后都附帶著SelfCheck。新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量大,增加了新單詞,每單元最后一課的內容增多,每課的練習題目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2)緊扣我國國情,教材在修改中,去掉了外國生活實際,而不適應中國國情的內容,增加了教材的真實性和可信度。(3)每單元有各種課內課外活動,學生有大量的機會參與活動,有利于能力的提高。
(4)《新目標英語》語法少,強調聽說和活動,強調運用語言的能力
2.本學期教材學習內容有500多個單詞。一些簡單的交際會話、日常用語。本書每個單元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為A和B兩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每個單元還附有SelfCheck部分,學生可用來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
語法項目有:will+動詞原形,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過去進行時態(tài),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現在完成時態(tài),現在完成進行時態(tài),反意疑問句等。
3、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
初二英語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聽、說領先,緊跟讀、寫,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新教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和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貼近學生的實際和現實生活,課后練習也對讀、寫訓練和交際會話作了較全面的補充,這對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和交際技能的培養(yǎng)都是必不可少的。
4、思想教育的內容:
教材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如,WhatshouldIdo?教育學生關心他人。讓學生通過學習HesaidIwashard-working.教育學生好好學習,樹立勤奮學習的決心。它能使學生在接受語言知識的同時,使思想品質得到熏陶,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5.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本學期對所學單詞和語法的掌握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還有常用詞組,短語和一般日常交際用語。
(2)難點:語法項目,will+動詞原形,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過去進行時態(tài),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現在完成時態(tài),現在完成進行時態(tài),反意疑問句等。
(3)突破重點措施:
對于重點內容,利用好課堂這一陣地,進行大量有針對性的聽說讀寫訓練,熟能生巧,不斷進行反復練習,以強化記憶,鞏固知識,達到掌握。對于課本中的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深入淺出,力爭使學生聽懂、弄會,然后反復練習,化難為易,有的放矢地去解決問題,注重學生的反饋信息。
四、教學研究內容:
根據市教研室的要求,本學期的教研重點是繼續(xù)學習并推廣“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并根據實際進一步深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學的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時,搞好聽力教學的探討;盡量的再將寫作步入正軌、程序化。具體的做法是:
1、教改專題、目的及要求:
(1)教改專題:“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
(2)教改目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3)實驗要求:積極的進行教改實驗的研究和交流,廣泛獵取教學信息,增強自身的實際競爭能力,堅持素質教育,摒棄應試教育,并根據實際制訂好一切計劃,一切檔案材料,確保實驗教改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在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練、多說、多寫,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2、本學期在教研教改工作中自己承擔的任務及要求:
(1)本學期本人承擔的集體備課任務
Unit3,Unit4,Unit10以及兩個單元的單元策劃。
(2)活動安排
每周的周二、周四下午第四節(jié)。
本人在本學期還承擔講課、聽評課的活動。積極參加市教材培訓,教研教改等活動。
3、教研、教改工作采取的"措施:
(1)大練教學基本功,熟練地把握教材,精選閱讀材料,搞好閱讀教學。
(2)實驗教師進行集體先周備課,改革備課的方法,充分體現立體化程度,注重能力培養(yǎng)和技巧、技能的訓練。
(3)充分發(fā)揮教師主觀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以活動為中心,活動為主體,體現素質教育。
(4)根據實際制定好一切計劃,一切檔案材料,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
五、教學措施:
1、教學目標上,要改變單純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習慣、道德情操、價值取向的培養(yǎng);在教學內容上,既要傳授學科文化知識,還要教給學生生活常識、心理常識;在教學方法上,要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多采用一些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方法。
2、進一步發(fā)揮現代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媒體的作用,充分利用學校的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計算機備課,制作教學課件。深入探索多媒體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加強業(yè)務理論學習,大練基本功,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并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4、通研大綱教材,對教材分析透徹,掌握其重點難點及內在聯系,使教學過程有的放矢。認真分析學生的狀況,分清優(yōu)、中、差,以做到上課時因材施教。
5、教師應在課堂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目標的層次性和針對性。利用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更加有效地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6、實行“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一是當好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指導者,二是加大學生練習時間、練習方式的調控度,即讓學生掌握和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參與度。
7、教師建立專門的拓展筆記本,主要記錄教學反思、心得體會、案例評析等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每周至少3篇,每篇不少于400字。
8、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積極倡導愉快教育。
改進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的學習變成自覺行動,讓師生都能充分體驗到教書與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9、改革作業(yè)及考試內容與形式,杜絕機械化重復性作業(yè)。適當增加發(fā)展性作業(yè),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作業(yè)實行全批全改,并且有激勵式批語和建設性的改進意見。教師的批語不僅要面對學生的作業(yè)質量,更要面對學生的作業(yè)態(tài)度,心理特征,發(fā)展與變化等,要讓教師的批語成為溝通學生與教師心靈的一座橋梁,讓學生在品讀教師的批語中完成知識與心靈的雙重洗禮。
10、認真搞好單元過關,提高學生的目標達成度。
11、學法指導,能力培養(yǎng)方面:
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課前預習,課后輔導、鞏固、總結、歸類。逐漸培養(yǎng)自學能力。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實際運用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
12、情感教育方面:
應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經常找學生談心,摸清其思想動向,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學英語的樂趣。
小學英語五年英語教學計劃 篇4
款款地,新的一個學期悠悠地向我們走來。新的學期,新的挑戰(zhàn)。為了把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任務能圓滿地完成,取得好的成績,特制定此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教師應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依據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最新理念來實施教學活動。堅持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原則,改變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的講解與傳授的傾向;倡導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訓練相結合的開放互動的學習模式;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正確把握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之間的關系。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重點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上,要培養(yǎng)良好的發(fā)音,正確的聽說讀寫習慣和運用語言的習慣,重要的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接受英語和學習英語的方法。
二、學生情況分析
教學對象為五年級(1)、(2)班的學生。他們大部分已經接觸了兩年英語,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兒童的特性使得他們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識的欲望很強烈,并且有著很強的表現欲。教師應采用新穎活潑有趣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保持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難易度合理,過渡平和,主要采用的是全身反應(totalphysicalresponse)教學法,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感知并運用英語。本教材按照每單元三課時編排,每單元包含九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單元的的主要句型、單詞等語言材料及其功能的集中展示;第二部分是主要句型和單詞的重點板塊;第三和第四部分是鞏固知識的活動板塊;第五部分是閱讀,是對前面的拓展;第六部分是學生間合作活動,大多是兩人組活動,以便學生應用語言;第七部分是讀寫部分;第八部分是拼讀部分;第九部分是娛樂部分。教材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樣活潑,很符合該年齡階段的兒童。星沙英語網
四、教學目標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發(fā)展需求,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語音、語調基礎;在一些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或完成教學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他們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會話,掌握了一定的詞匯,他們應該到達二級水平。
五、教學進度
全書十二單元新授課,兩單元復習課。新授課單元三課時完成,復習單元2節(jié)課完成,書本知識共40課時,不排除因為課文難,學生接受較慢而增加課時。計劃本期安排2到4次英語原聲動畫欣賞,還有數次作業(yè)、考試的評析。
由于放假、學生差異、教學容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將按實際需要進行適當調整,力求達到最佳。
六、評價工作安排
評價形式具多樣性,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tài)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依據。學年評價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終結性評價以等級制記成績。
七、個人業(yè)務學習
1、積極參加學校各類業(yè)務學習。
2、進行專業(yè)課的學習。
3、學習課件制作。
4、閱讀教育書刊,了解教育動態(tài)。
八、學科活動安排
英語游戲:bigmouthgoldenfingerlittledoctorsmagiceyes
guessinggamesuperstar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熱門
新的學期不知不覺地來臨,每位教師都要開始制定教學計劃,這能夠為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指明方向。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讀一讀這篇關于“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的文章,相信會讓您受益匪淺。非常歡迎您來到我們的網站!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1
學生情況分析
1、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fā)展了有意注意,但還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
2、學生一般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容易感興趣。如果教師講得有趣,學生肯定會全神貫注。
3、學生雖然已上了三年級,但有的學生還未養(yǎng)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
4、有的學生不適應教師的講課形式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于聽課。
5、有的差生平時受到教師的關注少一些,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教學總目標要求
一、數與代數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
2、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4、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5、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3、結合實例,感知理解對稱現象。
4、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三、統(tǒng)計與概率
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通過實例,認識統(tǒng)計表和象形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記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
4、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5、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活動
1、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獲得一切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達成教學目標的措施
1、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chuàng)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系,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yè)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qū)別對待。作業(yè)批改要及時,并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后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fā)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后進生樂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重點
1、第一單元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二)
2、第三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難點
1、第四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第五單元年、月、日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2
三(1)班,通過幾天的接觸和了解,該班氣氛活躍,學生發(fā)言積極,能夠較好的掌握知識要點,全班總體水平比較好。但有個別較為調皮,課堂上不能自律,平時要注重對他們的監(jiān)督和輔導。進行日常教學時,要抓好常規(guī)的管理。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小學生理性思維較差,感性知識豐富,喜歡游戲、新奇。教師抓住這一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讓學生把英語科當作一種負擔,而是重點培養(yǎng)聽和說的能力,以使學生能夠盡快地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
教學要求:
1、 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和教師所講的課堂用語,日常生活中的小對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讀、認讀50個單詞和聽、說、讀、寫26個字母(包括同學、家庭成員、數字、水果、方位、動物等6個話題),并能簡單地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2個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唱7首歌謠。
7、能完成8個自我評價活動。
8、 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 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文化知識。
一節(jié)課時間很短,而教學目的很多,要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太多的要求會使學生眼花繚亂,昏頭轉向。因此,在備課時,要反復鉆研教材,分析教材選擇教學要求,精心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通過聽、說、寫、演、唱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學習,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語言必須講練結合,通過大量實踐和反復操練進行訓練。這種訓練活動在三年級起始階段尤為重要,突出。在實踐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節(jié)約教學時間,必須堅持抓住重點,精講多練。精,不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減少量,是要高度地提煉。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難易不同的教學內容,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用形象、生動、精練、準確的語言突出重點,指出難點,說明實質。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在教師指導下啟發(fā)學生思考,使其有目的、主動自覺地操練。并且要用實物進行教導,一則貼近生活,二則小學生的注意力易被形象、具體、生動的事物所吸引,推動了英語教學工作,學生興趣大增,消除了有些學生的厭學情緒,提高了學習的參與意識。
在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通過聽、說(唱)、讀(看)、寫(畫)的操作,表演、游戲、比賽等活動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生喜歡有新鮮感,做游戲假如樣式每節(jié)課都一樣,學生就會沒意思。因此,教師做游戲時式樣要不斷改變,并且在做游戲時,要兼顧課堂紀律。小學生活潑好動,課堂上做游戲固然很喜歡,但他們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就把課堂紀律望得一干二凈。一旦紀律不好,就會影響下一步教學的進行。做游戲必須與紀律兼顧。
小學生首先要讓學生感知。課堂上,老師盡量多講,盡管初學者懂的不多,但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表情、音調、語速及動作的變化來推測揣摸老師的意思。黑板上的板書也盡量用。這樣讓學生完全置身于一個語言環(huán)境中,無論從視覺上或是從聽覺上接觸的都是,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3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英語的教學計劃
本學期我仍擔任三年級1、2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搞好教學工作,特擬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英語一學期了,對英語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三(1)班上學期平均分89分,其中后進生較多,這些學生平時的表現也不是很好,上課不講話,不違反紀律,也有張開嘴巴跟讀,可是不大聲,可能讀出來的自己也聽不見,學習比較被動,學習的基礎較差。三(2)班學生上課活躍,發(fā)言積極,平時很樂于參與課堂上的一些活動,大部分學生上課的表現很好,有及個別學生很懶惰,也比較典型,做事慢慢吞吞的,態(tài)度也不是很好。上學期的平均分稍高一些,90分。主要的情況就是學生比較懶散,需要無時無刻的監(jiān)督。
二、教材的內容分析
小學英語學生用書是本套教材的核心,共6個單元和2個復習單元.每個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0頁,復習單元為6頁。英語作業(yè)本緊密配合學生用書使用,每單元的設計以學生用書中的“AB”兩個部分的內容為主,共6頁。此外,還有教師用書、教師卡片、學生卡片、錄音磁帶、課堂作業(yè)本等與之相配套。
三、教學目標
本套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更重要是本學期學生更應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寫與演”及時跟上。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重點
1、能聽懂、會說12組對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73個單詞(包括文具、人體部位、顏色、動物、食品、數字等6個話題),并能簡單地運用。
3、能聽、做、演18個游戲。
4、能學唱14首歌曲。
5、能完成對自己的自我評價活動。
6、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五、教學措施
1、會話教學(Let’stalk/Let’splay)
學生很愛玩,好表現自己。用表演和游戲的形式來進行交流,學習、運用語言,是恰當的。在會話教學中,融會話教學與情景之中,與具體的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在表演中練,再交際活動中用,這一點特別重要。本年級段學生會話表演應抓扎實,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詞匯教學(Let’slearn/Let’sdo)
學生用書中的單詞都是圍繞話題集中歸類出現的.。這樣有利于記憶和展開課題的討論。在詞匯教學中應注意:
(1)、巧用實物、頭飾和卡片。(Let’slearn)
(2)、融詞匯與會話教學中,讓學生感到真實性。
(3)、充分發(fā)揮TPR活動的優(yōu)勢,(Let’sdo)并可以進行改編。
(4)、注意單詞發(fā)音的示范性教學。
3、歌詞與歌謠教學
本冊書中有很多的歌曲和歌謠。如在課堂教學時間內一句,一句地教唱或領唱將會影響教學進度,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要使歌曲和歌謠真正起到活躍教學,并服務于語言學習的作用,應該注意:
1、在每節(jié)課中滲透。
2、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3、演唱結合,培養(yǎng)藝術素質。Let’schant部分可以運用教過的知識點去改編,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4、趣味故事教學
本冊書每單元C部分中趣味故事的作用不僅僅是給學生帶來樂趣,更重要的是起到語言的擴展和對不同學生分層次教學的作用。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4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17名學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guī)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guī)。但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松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yè)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yè)。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然后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然后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然后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yǎng)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tǒng)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tǒng)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學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然后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奮斗目標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然后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2、奮斗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組合信息,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2、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習反思和評價。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愿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好數學的愿望。
5、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有條理地思考,然后把握數量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措施
1、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然后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fā)散和求異思維的發(fā)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采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然后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潛力。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5
三年級下冊地方課程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作為中國發(fā)展市場經濟的前沿陣地,通過鄉(xiāng)土教材《話說瀘州》的實踐和探索,既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際能力和團隊精神中,鍛煉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擔任三年級(2)班的地方課程教學,通過《話說家鄉(xiāng)的特產》的學習,學生了解美麗富饒的地方,感受家鄉(xiāng)的建設和發(fā)展,增強了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家鄉(xiāng)的特點、認識家鄉(xiāng)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方。
2、了解瀘州人的血緣、地緣和人緣等關系,以及人們對壽命、兒女、財富和地位等態(tài)度,調查瀘州人的就業(yè)觀念,職業(yè)特點,社會與個人的關系,為今后就業(yè)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3、了解瀘州社會階層的分化與重組,基礎設施的根本改善,瀘州城市的現狀與前景,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文明輻射程度的提高,構想瀘州的未來,做文明的現代化瀘州人。
4、了解瀘州的風俗民情、文物古跡、解瀘州的地方語文和民間藝術。
四、教學措施:
1、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時空。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根據三年級孩子的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各種活潑生動的活動,強調從活動中學習,讓孩子在活動中去了解家鄉(xiāng)的狀況。
2、突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和社會實踐聯系,強調從活動中學習,在探究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感知周圍事物的特征,讓探究成為地方課程學習的主要方式。
3、強調學習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地方課程可與國家課程結合使用,相互滲透;也可單獨開設。主要運用觀察、信息收集、現場考察、參觀訪問、討論、制作、調查、社區(qū)活動、專題研究等多種學習形式,掌握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用語和一定量的詞匯。三(2)班大多數的孩子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上學期打好了英語學習的基礎。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本學期來加強學習英語的能力,同時本學期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增強孩子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重點:學會聽,說本學期要求的單詞。 在特定的日常環(huán)境中學會運用本學期學習的12組對話。
四、教學目標:
1、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信;
2、培養(yǎng)正確的書寫習慣;
3、能認讀所學詞語;
4、能用所學語言進行語境交際;
5、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
26個字母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學好26個字母對學生以后的發(fā)音、拼讀和記憶單詞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盡可能采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教法,使字母教學真正擺脫聽、說、讀、寫的枯燥訓練。
1)學生認讀字母卡片,掌握字母讀音。
2)教師幫助學生感知輔音字母中的元音音素。
3)學生看單詞卡片和圖片認讀單詞,教師幫助學生感知字母在單詞中的發(fā)音。
直觀教學法———使用直觀的實物、圖片、多媒體、簡筆畫、動作和表情等教學新詞,有利于建立起單詞與物品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如在教學big、small、tall、short 、fat、thin單詞時可以通過實物、趣味簡筆畫或反義詞等形式來來幫助學生識記。
自然拼音法———將單詞教學與語音教學結合起來,通過語音教學幫助學生學、記單詞。加強學生的認讀和拼讀能力。 另外, 在老師的示范中要將單詞正確書寫到四線格中,然后結合板書給學生示范發(fā)音,讓學生聽清發(fā)音、看到口型。注意將單詞的音、形、義結合,加強學生單詞的認讀能力。建議多利用磁帶來引導學生看圖反復聽錄音,再次從聽覺上感知所學單詞。
意義操練———在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趣味的機械操練后,教師要將詞放到情境中、句子中來理解與,進行意義操練。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
本冊每單元的課文均與話題有關,依據學生年齡特點,以圖畫和學生易接受的語言呈現。在課文教學時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1)看圖或光盤、聽錄音。教師也可以通過表演或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大意。
2)學生聽錄音指圖。
3)學生跟錄音指讀句子。
4)老師根據課文提問,學生思考后回答,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5)教師幫助學生認讀故事中的句子,突破重難點,幫助學生初步朗讀故事中的句子。
7)學生自主練習課文。
8)鼓勵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進行角色表演。
1)單詞的學習與運用相結合。學生在學習單詞時,教師要滲透與話題有關的交際用語,讓學生在交際中學單詞,感知語言。
2)教師設計較為真實的情景,幫助學生在情景中練習使用語言。在句子教學時要與單詞的學習相結合。
1)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fā)展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綜合語言技能。
2)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民主、和諧、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
3)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語言,學習并運用語言。
4)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起始階段,要堅持大量輸入,少量輸出,擴大接觸面和文化視野,注意“聽、做”在前,“說”在后。
5)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使學生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注意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
6)正確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鼓勵學生大膽使用英語,對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7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huán)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chuàng)新。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xù)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xù)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繼續(xù)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教學重難點:
按要求掌握有關生字;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采用多種形式感悟、積累和學習運用語言;加強讀、說、寫的聯系和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系,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及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
5、增優(yōu)補差,為優(yōu)等生多創(chuàng)造機會,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與創(chuàng)新能力,對后進生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及基礎知識的學習。
小學三年下冊教學計劃 篇8
本學期我仍擔任三年級1、2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搞好教學工作,特擬定以下教學計劃: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英語一學期了,對英語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三(1)班上學期平均分89分,其中后進生較多,這些學生平時的表現也不是很好,上課不講話,不違反紀律,也有張開嘴巴跟讀,可是不大聲,可能讀出來的自己也聽不見,學習比較被動,學習的基礎較差。三(2)班學生上課活躍,發(fā)言積極,平時很樂于參與課堂上的一些活動,大部分學生上課的表現很好,有及個別學生很懶惰,也比較典型,做事慢慢吞吞的,態(tài)度也不是很好。上學期的平均分稍高一些,90分。主要的情況就是學生比較懶散,需要無時無刻的監(jiān)督。
小學英語學生用書是本套教材的核心,共6個單元和2個復習單元.每個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0頁,復習單元為6頁。英語作業(yè)本緊密配合學生用書使用,每單元的設計以學生用書中的“AB”兩個部分的內容為主,共6頁。此外,還有教師用書、教師卡片、學生卡片、錄音磁帶、課堂作業(yè)本等與之相配套。
本套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更重要是本學期學生更應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寫與演”及時跟上。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能聽懂、會說12組對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73個單詞(包括文具、人體部位、顏色、動物、食品、數字等6個話題),并能簡單地運用。
3、能聽、做、演18個游戲。
4、能學唱14首歌曲。
5、能完成對自己的自我評價活動。
學生很愛玩,好表現自己。用表演和游戲的形式來進行交流,學習、運用語言,是恰當的。在會話教學中,融會話教學與情景之中,與具體的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在表演中練,再交際活動中用,這一點特別重要。本年級段學生會話表演應抓扎實,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生用書中的單詞都是圍繞話題集中歸類出現的。這樣有利于記憶和展開課題的討論。在詞匯教學中應注意:(1)、巧用實物、頭飾和卡片。(Let’slearn)(2)、融詞匯與會話教學中,讓學生感到真實性。(3)、充分發(fā)揮TPR活動的優(yōu)勢,(Let’sdo)并可以進行改編。(4)、注意單詞發(fā)音的示范性教學。
本冊書中有很多的歌曲和歌謠。如在課堂教學時間內一句,一句地教唱或領唱將會影響教學進度,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要使歌曲和歌謠真正起到活躍教學,并服務于語言學習的作用,應該注意:1、在每節(jié)課中滲透。2、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3、演唱結合,培養(yǎng)藝術素質。Let’schant部分可以運用教過的知識點去改編,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本冊書每單元C部分中趣味故事的作用不僅僅是給學生帶來樂趣,更重要的是起到語言的擴展和對不同學生分層次教學的作用。(1)對于理解好、記憶力強的學生,要求做到理解故事,會講故事,表演故事,并鼓勵會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