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寶寶的“不安”你懂得了嗎?

發(fā)布時間:2022-03-11 幼兒園小熊你長大了嗎說課稿 寶寶聽的益智故事推薦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學會說話以前,有很多行為和表達都會讓父母困惑不已。譬如寶寶們總喜歡要媽媽抱著,即使會走路了,也常常賴在媽媽懷里,一放下就會嚎啕大哭。有的人覺得這是孩子撒嬌,可有的人卻說是寶寶缺乏安全感。到底孰是孰非?怎樣分辨和應對寶寶的“不安”?讓我們聽聽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科主任、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的經(jīng)驗之談。

安全依戀感建立于一歲半前

餓了有得吃,渴了有得喝……從孩子一出生,養(yǎng)育者就會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這種“有求必應”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就會使孩子對養(yǎng)育者形成基本的信任感。據(jù)弗洛伊德的弟子、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研究,建立基本信任感是一歲半前的嬰幼兒必須完成的任務,在此基礎(chǔ)上安全依戀感(即尋求與保持和養(yǎng)育者之間身體親密聯(lián)系的傾向)才會隨之而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養(yǎng)育者都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在某些時候可能產(chǎn)生誤讀,譬如寶寶因為餓而哭鬧,養(yǎng)育者卻以為他要拉尿,這就會使寶寶產(chǎn)生一些不信任感。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科主任、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說,“需求”和“滿足”之間存在小小分歧其實是恰當?shù)?,過于周到的照顧對寶寶反倒沒有好處。但若分歧較大,譬如少女媽媽不懂得照顧寶寶,或者因為身心疲憊、壓力大而無心顧及,又或者對寶寶的態(tài)度一會親熱一會冷淡,都會導致寶寶產(chǎn)生不安全感,具體表現(xiàn)為喜歡啼哭、不敢探索、語言及行動進步緩慢、看到陌生人緊張等。

撫養(yǎng)困難的寶寶更易不安

鄒小兵主任說,從目前來看,大部分的養(yǎng)育者都很疼愛孩子,能夠很早就和寶寶建立起基本信任和安全依戀的良好關(guān)系,但這并不表示二者之間可以完全畫上等號?!坝行└改父艺f,明明對寶寶照顧得無微不至,寶寶還是很難帶,動不動就哭,不知道為什么。其實,每個寶寶的個性特征、氣質(zhì)都不相同,他和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能否吻合,對寶寶安全感的建立有很大的影響?!?/p>

分辨寶寶的氣質(zhì)要從飲食、動作、睡眠、排泄以及寶寶與父母的互動幾個方面來看,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容易撫養(yǎng)型,寶寶生活規(guī)律,適應和學習能力較強;二是撫養(yǎng)困難型,寶寶生活規(guī)律差,反應較遲鈍,愁眉苦臉的時候多;三是發(fā)動緩慢型,寶寶性子不急不躁,做什么事情都比別人慢半拍。鄒小兵說,無論是什么樣的個性氣質(zhì),對寶寶而言都是正常的,父母如果不能認識它,而單純看作寶寶撒嬌任性,不給予適當?shù)呐浜希秃苋菀讓е聦殞毜牟话采踔聊笅腙P(guān)系的紊亂,給孩子今后的成長發(fā)育埋下隱患?!八裕诮⒁粋€基本規(guī)范的基礎(chǔ)上,父母應該多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寶寶,而不是想當然地讓寶寶遵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去成長?!?/p>

應對不安:陪伴,但不驕縱

那么,是不是當寶寶啼哭、不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時,父母就應該表現(xiàn)順從的態(tài)度呢?鄒小兵主任認為,對嬰幼兒不安全感的表達和單純的撒嬌耍賴還是要區(qū)分對待。

“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從出生到一歲半內(nèi),寶寶是需要父母或養(yǎng)育者陪伴的,這種陪伴應該是讓寶寶一直處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nèi)。而這個時期的孩子即使會和父母耍賴,一般也不要求作嚴格的糾正。”但是,父母應該注重培養(yǎng)寶寶在正常時期獨立性的培養(yǎng)。“除非是寶寶生病了,打針吃藥讓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不安,需要父母的呵護撫慰,此時多抱一抱很有必要。否則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如果父母還成天抱著哄著,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p>

鄒小兵說,父母應該在陪伴的前提下鼓勵寶寶多探索新事物,尤其對于依賴性強的寶寶,更應該通過玩具、游戲以及與其他寶寶的互動制造感官刺激?;蛟S有的寶寶適應力比較差,可以慢慢引導,不用心急。但如果寶寶只是一味耍賴,切記不能驕縱,應采取“在場不關(guān)注”的方式,雖然陪伴但不理睬,甚至可以表現(xiàn)出不高興的模樣,讓寶寶“知難而退”。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你家寶寶是否懂得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也是有必要讓孩子學會的一種品質(zhì),具有分享精神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是有一定作為的人。

讓孩子與他人溝通,建立友誼,有助于孩子語言的發(fā)展進步。到了兩歲半的適合,語言成為孩子社交的一種重要工具。同齡之間的對話,遠比小孩與大人之間更有益。

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溝通,是從孩子學會標記自己的“領(lǐng)土”開始。孩子開始學會自我,開始形成自己的特性,她會認定(至少在她心目中)屬于她的事物;她的玩具,她的床,她的家,以及她的爸爸和媽媽。

當有另外一個小孩“侵犯”到孩子的“領(lǐng)土”時,孩子會生氣,大喊:“我的!”而那個小孩會反駁:“不,是我的!”在您調(diào)解之前,您會陷于“我的!”“不,我的!”“我的!”的爭吵中。他們還是會一起玩,幾個月,甚至幾年,但這當中少不了這種情況的爭吵。這些小爭吵只是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學會如何做到公平的第一步。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友誼會更加堅固,但只有兩歲大的孩子,在與別人的接觸中,還是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如果任孩子們自己玩,那么當他們遇到一些自己覺得不公平或是拒絕與他人分享時,他們就會爭吵。

分享和分享方式

如果沒有鼓勵,孩子是不會自己想要與別人分享東西的。這不是什么自私,是兩歲的孩子與生俱來的本性。所以,如果您希望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那么您就需要告訴他怎么做,還要鼓勵他去與別人分享。在孩子學會分享,再分享的過程中,請陪伴您的孩子。

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在孩子和客人的接觸中,可以教孩子分辨什么是“占有”,什么是“所有權(quán)”。在聚會中,無論玩具的主人是誰,告訴孩子,搶占別人的玩具是犯法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客人可以將孩子的玩具帶回家。這也并不意味著您的孩子不被允許與其他孩子一起爭一個玩具,當然,反之亦然。

如果您的孩子真的與其他的小孩搶一個玩具(或是食物,或是其他任何東西),那么您必需馬上制止。迅速、堅決,但不要生氣(盡可能),然后將玩具給那個最先拿到的孩子,并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能搶?!比缓?,耐心地孩子分析,但別人在玩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他必需:

1)、等待,直到輪到他為止;

2)、可以請大人來幫忙,規(guī)定輪流的規(guī)則;

3)、或是友好的詢問那個小朋友,什么時候可以輪到自己;

4)、給孩子另外一種玩具,做個交換,這樣兩個孩子都能拿到他們想要的玩具。

如果其他小孩不肯妥協(xié),或是您的孩子不同意等多幾分鐘而無理取鬧,那么您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兩個人都沒得玩。盡管兩歲大的孩子不像一歲時那么容易轉(zhuǎn)移注意力,但您還是能成功地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的??梢詫⒑⒆拥淖⒁饬D(zhuǎn)移到其他玩具上,如果需要,可以帶孩子到另一個地方玩。

今天你向0歲寶寶示愛了嗎?


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需要愛的包裹,那么爸爸媽媽該如何把對寶寶的愛把握得保質(zhì)又保量呢?

親子互動——愛意傳達進行式

爸媽與寶寶面對面的活動,是最直接、最親密、最自然的感情聯(lián)系。足夠的情感互動,是寶寶智力、道德觀以及自我評價的源泉,也是寶寶向更高層次智力思考邁進的本錢。

一談到親子互動,很多爸媽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親子班、提升寶寶智力的教學軟件、教育性的玩具等等。的確,它們是有各自的優(yōu)勢,但比起爸媽與寶寶自然愉悅地相處、與寶寶快樂地感受愛,它們的優(yōu)勢就相形見拙了。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哪怕與寶寶的互動再簡單,他都會對著你微笑,向你傳達有關(guān)他的訊息:他能理解你說話的節(jié)奏(認知力、智力);能協(xié)調(diào)自己的身體以尋找你(動作發(fā)展);可以通過觀察認出你(視覺空間、辨識能力)。看!寶寶的一個微笑代表著他正在做以上這些了不起的工作呢。

因此,最適合寶寶認知能力發(fā)展的方法是一對一親密、自然的親子互動,而不是刻意地生搬硬套增強智力的活動。

如何示愛——教你三個小妙招

如果爸媽的愛不夠及時、不合時宜、不分場合,那么給寶寶再多他愛吃的愛玩的,也全是做無用功喲!

1、火眼金睛,解讀寶寶提供的線索

爸媽都知道,對著寶寶笑笑、說說搞笑的話、做做鬼臉都可以逗樂他,如果寶寶開始回應你的笑容,那就好好地享受吧,并試著讓寶寶笑得更多更持久。

每位寶寶都有他獨特的個性,正如手上的指紋一樣因人而異。所以,請爸媽注意觀察你家寶寶最喜歡哪種互動方式。是你興致高昂、大聲嚷嚷的時候,寶寶最有反應?還是你輕聲細語、緩慢柔和的時候,他比較快樂?當你抱起他時,他會不會流露出愉快的眼神,開心地動動嘴唇?他有沒有用踢腿、擺手來表達對你的依戀?或許,他是用咿呀的聲音把你引到他身邊,然后作勢要你抱抱?爸媽可以刻意用寶寶喜歡的表情、音調(diào)和姿勢去投其所好。

起初可能是你主動去接近他的幾率比較大,你親吻他、擁抱他、對他說話、溫柔地望著他,向他傳達愛的時候,寶寶也在接受并回饋他對你的愛:他開始喜歡看著你的眼睛,他開始模仿你的笑容……多多利用喂奶、換尿片以及一起嬉戲的機會,你與寶寶互信互愛的基礎(chǔ)便會日益牢固喲。

2、察言觀色,順著寶寶的步調(diào)行動

時機就是一切,寶寶的行為有他自定的韻律。前一秒他還在沖你笑,對著你手舞足蹈,后一秒他就當你是空氣了;或許他會把小手含在嘴里,保持發(fā)呆狀態(tài)30秒后,就變得活蹦亂跳,要你陪他玩。寶寶的行為是有起伏的,很難有持續(xù)性。

這種互動應由寶寶帶領(lǐng)爸媽來進行,一段時間后,爸媽就該設法延長互動的時間了。仔細觀察寶寶喜歡哪種玩法,然后設計各種變化吸引他的注意。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滿臉的驚喜與期待。如果寶寶喜歡玩“媽媽在哪里”,那么媽媽可以變化著從不同的地方現(xiàn)身“在這里”,也可以控制(延長或縮短)讓寶寶等待的時間,寶寶就會有所期待,有新鮮感。

雖然爸媽要盡量讓寶寶享受親子互動的時刻,但切忌把寶寶累壞,他想停止,就該停止。也請觀察寶寶在什么時候會顯得比較不愿理睬你,當你一整天不在家,回來后會不會覺得寶寶對你冷漠了?你是得花一兩個小時哄他,他才會搭理你,還是只要花四五分鐘就可以讓他恢復正常?如果寶寶對你們的親子關(guān)系似乎不大感興趣,那爸媽就得多花些時間、多下工夫,用更熱情的態(tài)度去愛他。每天多愛一點點,日積月累總會有成效的。

3、有條不紊,發(fā)掘?qū)殞毜暮脨浩?/p>

嘗試學寶寶的姿態(tài)和表情,看他會如何回應。

在聲音上,他也許對單音著迷。如果你特別突出某個好玩的音,或是在不同的音之間變換腔調(diào),寶寶說不定會露出驚喜的表情。要是寶寶會自己發(fā)出聲音來,那么你們就可以進行不成調(diào)的“二重唱”啦。寶寶此時對你溫柔的聲音已是很喜歡,也越來越有感情,這是吸引他注意的好方法。

另外,了解寶寶喜愛的觸碰方式也非常重要哦。你家寶寶喜歡你在他的小肚皮上吹氣嗎?喜歡你在他胳肢窩撓癢癢嗎?是比較能接受你穩(wěn)穩(wěn)當當、安安靜靜的撫摩還是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的晃動?對溫溫的洗澡水是抗拒還是歡迎?寶寶都會有自己的表情來表達他的想法:格格地笑、微微咧嘴笑;手舞足蹈;用欣喜的眼神盯著你的臉瞧……有的寶寶,在你對著他擠眉弄眼扮怪相的時候會非常興奮,而當你對他念童謠的時候他卻不理不睬;有的寶寶卻正好相反,聽你念童謠他會很開心,而對扮鬼臉這類視覺游戲卻興味索然。爸媽要善于觀察,從寶寶比較靈敏的感官游戲入手是增加親子感情的捷徑喲。

你的表揚傷害了寶貝嗎?


誰都明白,表揚寶貝沒有什么錯,但是不恰當?shù)谋頁P也會弄巧成拙,讓寶貝受了表揚的傷。你的表揚傷害了寶貝嗎?

表揚也會弄巧成拙

一味指責而很少表揚的做法會產(chǎn)生一種副作用,即孩子都希望父母能更多地注意自己,會用各種辦法達到這個目的,但如果父母總是注意他的消極行為,他就會用消極方式引起你的注意;而你把注意力集中放在他的優(yōu)點上,你將會看到他表現(xiàn)得更好,因為,正是這些優(yōu)點才能引起你的注意。

毫無疑問,表揚在寶貝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表揚得越多,其神奇的功效就可促使寶貝形成越多的好行為。但是,濫用表揚也很有可能給缺少安全感或總是被當作家庭的中心的孩子帶來問題。因此,藝術(shù)地表揚寶貝才會使父母表揚的初衷得以實現(xiàn),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給寶貝帶來不利的影響。

表揚寶貝的6個注意事項

1。有了好行為要立刻給予表揚

真正有效的表揚是在寶貝有了好行為的時候馬上進行表揚。比如可以這樣說:“你剛才幫媽媽擺了餐桌,我很高興你能這樣做。”寶貝只有經(jīng)常得到父母對自己的行為實實在在的表揚,才能建立起自信、自豪的感覺,否則,對孩子說再多的“好孩子”也沒有用。因為,孩子好行為的形成更多地來自于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及時的表揚可以讓寶貝立刻意識到他究竟做對了什么事情,這種方式對小寶貝起的激勵作用尤其大。每當做了一件事情,得到媽媽的及時表揚,他們當時就會感覺情緒很好,急切地想再次得到表揚,愿意去學新東西。因此只要寶貝有好的表現(xiàn),就立即表揚他,不要拖延。

2。對寶貝的表揚越具體越好

表揚寶貝的時候一定要具體。表揚是為了加強寶貝的良好行為,但對于年幼的寶貝,必須特別強調(diào)他使你滿意的具體行為,不然,你的表揚會讓他很茫然,不知道你究竟要表揚的是他的哪種行為。表揚越具體,寶貝對哪些是好的行為就越清楚,以后自然也會遵循這些行為規(guī)則去做事情。例如,寶貝早晨起床后幫媽媽收拾好了床,然后開始梳頭發(fā),如果這時你只是說:“喲,你今天表現(xiàn)不錯?!边@時候,寶貝就無法弄清你說的“表現(xiàn)不錯”究竟是指她幫你收拾床,還是她自己梳頭發(fā)。因此媽媽的表揚應該把具體事情羅列出來:“你今天早上幫媽媽把床收拾得這么整齊,我真高興,謝謝?!?/p>

也有的時候,父母可能一臉茫然不知道寶貝究竟有什么值得表揚的地方,這時,你不妨準備一個日記本,及時把寶貝每一點好的表現(xiàn)都記錄下來。當你用心去觀察,很快就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本子居然記滿了寶貝的優(yōu)點,而且它還幫助父母學會了如何表揚寶貝。

父母還可把記錄了寶貝好行為的本子放在床頭,每天睡覺前和寶貝一起看并講給他聽,這給你與孩子談話提供了好素材,讓你和孩子都感到非常愉快。

3。表揚寶貝每一點微小的進步

即使寶貝的進步很微小,父母也要及時對他每一點微小的進步提出表揚。例如,寶貝總是亂扔玩具,你對他說:“從現(xiàn)在開始,玩過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比绻麑氊愔皇前岩患婢呤帐昂茫€有三件玩具扔在地上,有的媽媽就會批評寶貝:“你還有三件玩具沒有收好呢。”媽媽的話會讓寶貝有一種挫敗感:“我都收拾玩具了,為什么還批評我?”這時候,媽媽可以不理會地上的其他三個玩具,及時表揚他:“你能把卡車撿起來放在玩具盒里,做得真好。我?guī)湍惆哑渌婢咭彩帐捌饋??!碑斎唬乱淮螊寢尩囊笠岣吡?,必須要他拾起兩件玩具時才表揚他,這樣,寶貝就會明白獲得表揚的規(guī)則,以后收拾的件數(shù)就會逐漸增多。

再比如,假如寶貝總是要你對他的要求立即給予注意,從不讓你安安靜靜地打完一個電話,那么,在你第一次打電話時,他等待了你半分鐘,這時你要中斷片刻通話,對寶貝的禮貌表示感謝。下一次他又這樣做時,你要讓他稍微再多等一會兒,事后表揚他,這樣寶貝就逐漸學會大人講話時要等待的做法了。

開始時,你要把期望值定得低一些,這樣你和寶貝都會感覺達到制定的目標很輕松。當寶貝的好行為逐漸鞏固后,就不必再經(jīng)常表揚他了,因為,偶爾的表揚足以讓寶貝保持他的好行為。例如,寶貝有五次或十次做得不錯,只表揚他一次。你們很快就會覺得這樣做很自然,但絕不能完全停止表揚。

4。表揚方式要恰當

*不同年齡采取不同的表揚方式

很小的寶貝最喜歡的表揚是父母的摟抱、親吻或撫慰,還有父母對他們說的一些親切的話語,而有些大孩子往往在公眾場合下不喜歡這些舉動,他們更希望別人把他當成大人看待。所以,這些渴望長大的孩子更喜歡父母能用別的方式表揚他,如父母在表揚簿上給他記分,或使用一個只有你們雙方才知道的特定手勢和動作:對孩子眨眨眼睛、豎起大拇指,這樣就可以使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的表現(xiàn),等到只有你們單獨在一起時再表揚他做得有多好。

*幽默的暗示更能激勵寶貝

同直接了當?shù)谋頁P相比,大孩子往往更喜歡幽默的暗示,比如,他們把自己房間收拾得很好,如果這時媽媽對他說“什么樣的清掃隊路過這里了?這么整潔!”就要比說“你的床鋪收拾得真整齊,房間也整理得很漂亮”這種表揚話收到的效果更好。

*根據(jù)寶貝的反應調(diào)整自己的表揚方式

如果寶貝表面上對你的表揚不當回事,但他后來實際上還是按你期望的去做了,你就可以知道你采用的表揚方式是恰當?shù)摹?/p>

*太雷同的表揚會讓寶貝產(chǎn)生厭倦感

要知道好話說得太多也不好,會令人生厭,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對寶貝講同樣的表揚話,表揚將部分甚至全部地失去作用。因此,你的表揚方式要有新意。如你可以裝作不知道寶貝能聽到你和朋友們的談話,故意盡情地在朋友面前夸獎他,這樣,就會使寶貝覺得獲得這種表揚很不尋常。

*適度的獎勵是好行為的催化劑

在表揚之外還可以加上獎勵。告訴孩子你喜歡他的哪些行為,然后送給他一件小禮物。但是,你要注意選擇一個特殊的場合給孩子禮物,這樣可以出乎他的意料,著實讓他驚喜一番。

*表揚日記可以發(fā)揮更好的作用

表揚不見得要用語言來表達,采取其他的一些方式作為父母表達贊賞之情的橋梁,效果也不錯。比如,“表揚日記”就是你和寶貝之間非常好的交流方式之一。每當記下寶貝的一個好表現(xiàn)時,就在表揚日記上貼一朵小紅花。并拿給他看,同時說一些鼓勵的話。例如:“我很高興你能把自己的玩具給多多玩?!币院螅憧梢杂觅N滿小紅花的記分卡來鼓勵寶貝。這些小紅花可以成為寶貝十分珍惜的無聲地表揚。

5。表揚寶貝的時候要充滿了愛意

如果寶貝認識到只有他表現(xiàn)得好才能得到你對他的注意,他們就會盡量表現(xiàn)得更好一些,以得到你的表揚。有些父母因此而擔心,聽多了表揚,寶貝會不會變得只在聽到好話時才去好好做?那么,父母可以這樣去做,即在幫助寶貝形成一種好習慣時,最初要不斷表揚他,隨之逐漸減少表揚次數(shù),待寶貝形成好習慣后,偶爾表揚一兩次就可以了。

雖然對寶貝的表揚減少了,但你仍然有必要讓寶貝知道他對你非常重要,即使你有時沒有對他進行表揚,你也非常地愛他。平時你要注意多擁抱他,關(guān)心他,稱贊他,認真聽他說話,這樣寶貝就不會只為“贏得”你的愛和表揚而去表現(xiàn)自己了。

6。要將贊賞當成一門藝術(shù)來實施

贊賞他人是人際關(guān)系的潤滑劑。多贊賞別人,會使我們彼此之間的生活更快樂。對待寶貝也不例外,具體地稱贊他們表現(xiàn)良好的行為,他也會從中獲得一些成就感。因此,父母要多花時間注意寶貝的好行為,在恰當?shù)臅r機給予恰當?shù)幕貞?。因為成人對寶貝外在?尤其精神的)支持多,他就會有做得更好的動機。至于物質(zhì)的鼓勵,倒是其次的了。贊賞寶貝要注意以下事項——

*避免過度獎賞,尤其是不要用太多的物質(zhì)獎勵

比如,3歲的孩子想洗自己的小襪子。對他來說,這就像游戲一樣,是件好玩的事情。正確的態(tài)度是肯定孩子:“你真是一個能干的寶貝,都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讓爸爸媽媽高興。再說,洗襪子也很有趣?!边@樣說就足夠了,如果非要為此再給孩子一些物質(zhì)獎勵,反而會削弱孩子從做事本身當中獲得的快樂,并可能讓他養(yǎng)成做了什么事情就需要獎勵的習慣。

*并不是給予的獎賞越大,越能增強寶貝做好事的動機

心理學家認為,出于自身想做的愿望和在做的過程中感受到某種樂趣,寶貝會更多地發(fā)展他的好行為,此時如果再附加外在的物質(zhì)刺激,反而會影響其內(nèi)在的動機。比如,媽媽為鼓勵寶貝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總是以獎勵寶貝玩具的方式來激勵他。結(jié)果,寶貝在父母這種獎勵方式的刺激下,他讀書的目的就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功利,而閱讀本身的樂趣則在這樣功利的目的驅(qū)使下被大大地減少了。

*獎勵應該成為寶貝的意外驚喜

如果先讓寶貝預期每次做什么事就有什么結(jié)果,會讓他失去做這件事情的內(nèi)在動機。而且,今后容易養(yǎng)成做事就講條件的習慣。

你的寶寶智力超前嗎?


你的寶寶智力超前嗎?

新生兒身上不同能力的發(fā)展速度是不同的。盡管這些能力之間有某些關(guān)聯(lián),但是根據(jù)一兩種已測出的能力的發(fā)展來判斷其他能力的發(fā)展是難以做到的。嬰兒的某些技能與其身體發(fā)育狀況有關(guān),有些與經(jīng)驗有關(guān),而有些與兩者都相關(guān)。在設法判斷孩子聰明與否的早期跡象時,要把他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偠灾?,聰明兒童在發(fā)展中各個方面都超前,在父母的幫助下,他們有可能保持住這一優(yōu)勢。

在出生時,聰明的孩子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更機警。有些孩子從一開始就能獨自把頭抬高一會兒,仿佛在環(huán)顧四周,對生活有強烈的好奇心。

一個感覺敏銳、反應迅速的嬰兒常常很聰明。在你抱他時,你會感覺到這一點。如果他似乎避開某個東西,那就表明他能區(qū)分什么是讓他感到愉快的,什么不是,這也就是心理活動的開始。嬰兒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滿足。

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盡管這不是完全可信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征。很早就開始笑的嬰兒常常會成為聰明活潑的兒童。

非常聰明的兒童在出生時常常大一些、重一些,但也不盡然。理由是:大一些的健康的嬰兒更有可能是由那些懷孕時得到良好營養(yǎng)和關(guān)照的母親生的。這些母親也更可能在家中給予她們的寶寶最好的教育和幫助,這在后來的智力測驗中會表現(xiàn)出來。較重的嬰兒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優(yōu)勢,有較好的身體素質(zhì),因而有理由比其他孩子更快活。

例如,他們每次可以吃更多的食物,因而不需頻繁地喂養(yǎng),可以把精力轉(zhuǎn)向更多的智力活動方面。此外,父母因不必忙于給孩子喂食和清洗,會認為孩子可能是社會型的人,于是就可以對他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從一出生起,與較輕的孩子相比,較重、較吸引人的孩子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處在一個愉快的、情感上得到支持的世界里,就會以許多方式利用這種最初的好運氣。

相關(guān)推薦

  • 今天,你和寶寶聊天了嗎 今天,你和寶寶聊天了嗎 當世界各國的母親們憑著母愛的天性把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摟在懷中對著他們呢喃細語時,她們給予孩子的決不僅僅是溫柔的撫愛。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生理和聽覺科學系主任庫爾博士指出,與嬰兒談...
    2021-11-17 閱讀全文
  • 你家寶寶是否懂得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也是有必要讓孩子學會的一種品質(zhì),具有分享精神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是有一定作為的人。 讓孩子與他人溝通,建立友誼,有助于孩子語言的發(fā)展進步。到了兩歲半的適合,語言成為孩子社交的一種重要...
    2022-01-14 閱讀全文
  • 今天你向0歲寶寶示愛了嗎? 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需要愛的包裹,那么爸爸媽媽該如何把對寶寶的愛把握得保質(zhì)又保量呢? 親子互動——愛意傳達進行式 爸媽與寶寶面對面的活動,是最直接、最親密、最自然的感情聯(lián)系。足夠的情感互動,是寶寶智...
    2021-11-18 閱讀全文
  • 你的寶寶能吃苦嗎? 導讀:在我看來,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捱”,其二是“適應”,其三是“超越”。 吃苦的精神是當代青少年嚴重缺乏的,現(xiàn)在孩子身上的毛病很多是“慣”出來的,許多真的已經(jīng)對孩子毫無辦法,三者共生,于是社...
    2021-11-29 閱讀全文
  • 你的寶寶怕洗澡嗎? 寶寶還很小的時候,是很喜歡洗澡的,而且一切都任由媽媽或爸爸的擺布。當寶寶到了這個階段,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而且開始懂得什么是害怕了,所以有的寶寶就出現(xiàn)了怕洗澡的現(xiàn)象。 寶寶在1~2歲的這個階段非常...
    2021-08-06 閱讀全文

今天,你和寶寶聊天了嗎 當世界各國的母親們憑著母愛的天性把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摟在懷中對著他們呢喃細語時,她們給予孩子的決不僅僅是溫柔的撫愛。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生理和聽覺科學系主任庫爾博士指出,與嬰兒談...

2021-11-17 閱讀全文

分享是一種美德,也是有必要讓孩子學會的一種品質(zhì),具有分享精神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是有一定作為的人。 讓孩子與他人溝通,建立友誼,有助于孩子語言的發(fā)展進步。到了兩歲半的適合,語言成為孩子社交的一種重要...

2022-01-14 閱讀全文

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需要愛的包裹,那么爸爸媽媽該如何把對寶寶的愛把握得保質(zhì)又保量呢? 親子互動——愛意傳達進行式 爸媽與寶寶面對面的活動,是最直接、最親密、最自然的感情聯(lián)系。足夠的情感互動,是寶寶智...

2021-11-18 閱讀全文

導讀:在我看來,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捱”,其二是“適應”,其三是“超越”。 吃苦的精神是當代青少年嚴重缺乏的,現(xiàn)在孩子身上的毛病很多是“慣”出來的,許多真的已經(jīng)對孩子毫無辦法,三者共生,于是社...

2021-11-29 閱讀全文

寶寶還很小的時候,是很喜歡洗澡的,而且一切都任由媽媽或爸爸的擺布。當寶寶到了這個階段,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而且開始懂得什么是害怕了,所以有的寶寶就出現(xiàn)了怕洗澡的現(xiàn)象。 寶寶在1~2歲的這個階段非常...

2021-08-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