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最好的禮物陪孩子一起玩兒

發(fā)布時間:2022-03-08 關于和爸媽一起買年貨的日記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 外研社一起小學二年級英語教案豆丁

美國《母親年鑒》作者、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瑪格麗特·凱莉指出,在當前被動的電視文化中,陪孩子一起玩兒非常難能可貴。因為玩兒具有極強的示范作用:

★精通一種玩兒法或運動,促使子女熱愛生命。

★父母學玩兒一種游戲,即便玩兒得不太高明,也能讓子女理解嘗試新事物是件好事。

★在玩兒捉迷藏的過程中,如果父母一頭撞在了樹上,孩子見了便會明白,原來做了傻事沒什么大不了的。

★父母鼓勵子女嘗試新的玩兒法,有利于培養(yǎng)一些他們終身受用的創(chuàng)新意識。

怎樣陪孩子一起玩兒呢?瑪格麗特·凱莉建議:

玩兒你小時候喜愛的游戲無論是和子女一起玩兒球、捉迷藏、野餐、放風箏、講故事,還是造紙飛機、烘小甜餅,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子女的生活就會充實、有趣。

簡單郊游不是只有花費多、行程遠、時間長的旅行才能讓孩子開心,其實簡單的郊游也很美妙。比如在夏天,晚上帶上電筒與孩子一起外出散步,追逐螢火蟲和唱歌,孩子會對此終生難忘。

做家務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不必做得很完美,而是重在營造歡樂的家庭氣氛。

保持天真在孩子眼中,父母越天真越好。有一年萬圣節(jié),兩個一向斯文、嚴肅的事業(yè)型家長,和他們4歲的女兒在幼兒園一起參加化妝慶祝會,扮成3只小豬,一邊學豬叫,一邊互相追逐,女兒覺得這是她在萬圣節(jié)中得到的最大快樂。

寓教于樂與孩子一起玩紙牌等游戲,能通過友誼競爭而培養(yǎng)親密感情。有一戶人家每逢周末晚上就一起玩兒“大富翁”和拼字游戲,不僅孩子可借機練習數(shù)學和語言技巧,成年人也能從中得到娛樂和休息。

凱莉認為,陪孩子一起玩兒,就像是“儲蓄”一家人的親密和生氣,讓孩子在歡樂和純真的氛圍中健康成長,這才是送給子女的最好禮物。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是上天給父母的禮物,如此珍貴,令人父人母百般呵護與愛憐。于是乎,最大最大的心愿就是盡其所能,把最好的給他們。

想給的實在太多,好書、好玩具、好衣服,好的各類物質(zhì)環(huán)境……,不勝枚舉.可以細致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又可廣泛到孩子成長的空間;可以追朔到孕育前的準備,也可以擴展到出生以后的無數(shù)日日夜夜。

初為人母,我常問自己,什么是我最想賦予孩子的?一句名言,或許面太窄;一本好書,或許有特定的背景;一個好的玩具,于她的成年獲益無多;一份金錢,也終有用盡的時候。我想我最應該教會我的孩子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

教會她面對挫折,不服輸不氣餒的態(tài)度。無論以后的學習,生活,哪怕就是她嬰兒時的一次翻身,走路,每個階段都不可避免有困難,她必須要有勇氣和忍耐力去克服、去面對,而不是輕易放棄和退縮。

教會她一種平和,寧靜的心態(tài),世界是紛紛擾擾,喧囂而物質(zhì)的,也有很多東西是努力了也未必能得到的,對待榮譽,名利、財富,不是充滿嫉妒,充斥貪欲,她要能平靜,從容地去面對。

教會她要堅持,堅持做每件事情,能立長志,而不是常立志。

教會她要有一顆仁慈友善的心,要樂于和他人相處,要能謙和,禮讓,懂得團隊的力量

教會她堅持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價值評價,有自己的觀點立場。

我想我的孩子若能擁有如上的生活態(tài)度,她必定有能力去獲取知識,有能力去追求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有能力應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乃至婚姻;擁有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她應該能感到幸福快樂,感到充實。在人生的路途中,就能更多去品位沿途的風景,或是風暴。這樣的她就是快樂的,那么我也是幸福的!

其實,作為父母的我們又何嘗不應該具備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呢?這不僅是給孩子的,也應該是給父母的,就讓我和我的孩子都擁有這份禮物,分享這份禮物,一起牽手走過我們的平凡生活。

尊重孩子是最好的六一禮物


“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臨近,各大商圈早就點燃了商戰(zhàn)的硝煙,無論走進哪家商場,都隨處可見“迎六一”、“慶六一”的條幅和海報以及琳瑯滿目、豐富多彩的兒童商品,隨之而來的是比平日多出幾倍的客流和銷售額。幾乎所有的大人都以為,過兒童節(jié)送給孩子學習用品、玩具、衣服,或者領他們?nèi)コ砸活D大餐,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一件心愛的學習用品,一個精致的玩具,一件漂亮的衣服……如果孩子喜歡,這些當然都是不錯的禮物。但是,什么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呢?筆者認為,尊重孩子,是送給孩子最好的六一禮物!

許多人認為自己一向尊重孩子,但是,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并不容易。比如某小學的學生在寫《給我一點時間》的作文時,竟有超過70%的孩子選擇了一個共同題材——被媽媽逼著整天培優(yōu),學習壓力大,期望媽媽給自己一點時間。3000名十齡童不約而同地將媽媽刻畫成“變色龍”、“母老虎”、“河東獅吼”的形象。

母親的形象被孩子們妖魔化,令人震驚。但是,如此之多的孩子卻代表著社會上所有孩子的聲音:請尊重孩子們!可是,我們的父母以愛的名義驅(qū)使孩子趕場培優(yōu)、參加奧賽、練琴學畫等等活動,將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孩子們渴望擁有快樂的童年的天然權利,就這樣被無情地剝奪了,也給他們的靈魂深處留下了傷痛,這種痛并不因為血緣關系而消除,不因為父母的良好初衷而磨滅。

孩子是家長的孩子,他們更是自己的主人。但是,現(xiàn)在很多父母不能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來尊重他(她),而是漠視孩子的真正需要,強制孩子走自己為他們設計的人生目標。試想,那些惟恐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們,那些逼迫孩子拼命學習的家長們,哪一位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來尊重他?把孩子看作是自己驕傲和自豪的資本,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育人如同育樹:“能順木之天,以至其性焉爾?!苯逃褪且鹬睾⒆拥奶煨?,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孩子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chǎn),尊重孩子,將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則,也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因此,筆者想善意地提醒家長們:學習用品、玩具、衣服等有形的禮物,可以讓孩子度過一個愉快的兒童節(jié),無形的禮物卻可以給孩子一生幸福。尊重孩子,就是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節(jié)日禮物,更是最好的人生禮物!

陪孩子一起學英語


我開始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又要重蹈以前的覆轍:強迫女兒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我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是媽媽逼著孩子學,而是孩子追著媽媽“求”學。

當林克在英語學習上出現(xiàn)問題時,我和很多家長一樣,首先想到的是報課外班,以在課外班里學習為主,自己在家里教學為輔。可是,在視聽了很多課外班之后,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課外班違反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強輸猛罐”,只會加劇女兒對英語的抵觸情緒。于是,我開始嘗試自己在家里陪女兒一起學英語。

我是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在高中和大學教過十來年英語,還辦過英語輔導班,編過英語教輔書籍,在英語教育方面應該有不少的經(jīng)驗。我還曾經(jīng)幫助過很多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提高了英語成績。

記得有一年我教高一,班里從農(nóng)村轉(zhuǎn)過來一個學生,他的數(shù)理化成績都很好,就是英語特別差,每次考試成績都在40分上下晃悠。本來是高考特別有希望的一個學生,因為英語差變得自暴自棄,其他學科的成績也跟著下滑。

看到這個學生的情況,我心里特別為他著急。后來我想出一個辦法:這個學生畫畫得特別好,我就讓他把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按照故事主要情節(jié),配上四、五幅毛筆畫,上課時把畫掛在黑板旁邊,讓學生們進行看圖說話的訓練。

這個方法起到了不錯的效果。可以想象一下:老師上課要用他畫的畫作為教具,這對他是一個多么大的鼓舞??!而畫畫的過程,又給他提供了一個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預習、思考的機會。漸漸地,這個學生開始不再抵觸英語課,對英語產(chǎn)生了興趣。而一旦有了興趣,又何愁學不好英語呢?到了高二下學期,他的英語水平在班里就已經(jīng)名列前茅了。

所以,當我后來面對林克這個英語落后生時,我是信心百倍。心里思量著:小學那點英語,有什么難學的?

可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問題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樣簡單。

林克和我以往教過的英語落后生不一樣。那些學生都已經(jīng)讀高中了,十五、六歲的年紀已經(jīng)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能夠為了考試而主動學習,即使這種主動不是十分情愿的。這些學生英語以外的成績大多也比較優(yōu)秀,學習上很刻苦,之所以英語不好,主要是一開始學英語時沒有打好基礎、對英語缺乏興趣。只要有好的老師引導,再假以時日,他們的成績基本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因此,在“教”和“學”之間幾乎不存在矛盾。

但在我和女兒之間,“教”和“學”就變成了勢不兩立、水火不相容的一對仇人。我要“教”,女兒就是不肯“學”。林克看見我拿出英語書,就裝模作樣地要去寫作業(yè),或者看課外書,甚至干脆躲在衛(wèi)生間里裝上廁所,磨蹭半小時都不出來。有幾次被我逼急了,還會沖著我吼叫:“不學英語,難道我會死嗎?”

面對這樣的女兒,我該怎么辦呢?

我先是從書店里抱回了幾乎所有流行的少兒英語教材,希望能找到一套寓教于樂、適合林克的教材。

然后又買了朋友們推薦的學習設備:點讀機、帶視頻的掌中寶、帶外放功能的MP3、錄音筆等等,該買的不該買的全買了。每個媽媽碰到孩子不愛學習、成績下降時,就是這樣從教材、輔導班、輔導設備中尋找解決方法的,我也跟其他媽媽一樣。但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媽媽急迫的心情和女兒的學習熱情完全成反比。林克對我自以為“寓教于樂”的講課可以說“滴水不進”、“充耳不聞”。

每給林克上一次英語,總是要費盡口舌,討價還價。上多長時間、上完課給什么獎勵等等都像簽合同一樣要跟她約定清楚。而且,當我好說歹說、連騙帶哄地讓她坐在書桌旁可以開始學習時,我早已筋疲力盡,完全沒有情緒再給她講課了。

有時,當我好不容易爭取到給林克輔導英語的時機,林克的手里必定要拿一件東西在玩著。我拿走一樣,她又無意識地撿起另一樣,我拿走了所有可以被她玩的東西,她又開始玩起自己的衣角、啃手指或者不停地卷書角等等。

林克在聽我給她輔導英語時,眼神經(jīng)常是游離不定的,一看就知道人在心不在。學了沒幾分鐘,就開始哈欠連連,那就趕緊睡覺吧??墒?,一離開臥室,來到客廳,又神氣活現(xiàn),睡意全無,不管剛才看上去有多困,不管我和她爸爸怎么催,就是不肯睡覺。

女兒似乎在有意考驗媽媽耐心的極至……

有一段時間,為了讓女兒學英語,家里天天晚上鬧得不安寧。有時,我實在對林克失去耐心的時候,會怒氣沖沖地跑到林克爸爸呆的臥室,重重地關上門,惡狠恨地罵到:“這孩子沒法要了!” 還有些時候,我感覺自己快要窒息,會獨自一個人摔門出去,在院子里繞了一圈又一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為了不讓自己在氣頭上對女兒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

幸好只是一時之氣,人都是有情緒的,情緒發(fā)泄完之后,總要回到理智上來,認真思考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我和林克爸爸都知道,孩子不愛學習,絕對不是她自己的問題。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如果后來沒有繪上一副漂亮的畫作,甚至涂上了污損的筆跡,一定是父母、學校和社會對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而我更愿意把責任歸咎于自己,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和環(huán)境,但是,我可以改變我自己。

當我消完氣,回到家時,發(fā)現(xiàn)林克已經(jīng)玩得不亦樂乎了。孩子就是這樣,她對期望、未來等等之類的事情是沒有概念的,她只做自己眼前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她沒有興趣的事情你逼著她做,結果只能事與愿違。

我開始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又要重蹈以前的覆轍:強迫女兒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我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是媽媽逼著孩子學,而是孩子追著媽媽“求”學。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孩子,只要你還有興趣點,媽媽就一定能夠找到突破口。”

當我真正靜下心來,換一種全新的思路,去耐心地尋找時,我發(fā)現(xiàn)那個曾經(jīng)被我認為對英語“油鹽不進”的女兒,那個讓我黔驢技窮倍感挫折的女兒,其實渾身充滿了突破口。

育兒心得:陪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陪孩子一起成長

前幾天收到老師的短信,請家長利用空余時間寫一篇育兒心得。其實收到這個短信,我還是很頭疼的,育兒經(jīng)驗實在不知道有還是沒有,也不知道自己這些年對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孩子剛出生時,我自己倒霉覺得什么,而是朋友們都覺得我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感覺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知不覺我當媽媽快4年了,從什么都不懂到一點一點摸索出一些自己的育兒經(jīng)驗,其中的酸甜苦辣讓人感覺都是幸福的。作為涵涵的媽媽,其實在對孩子育兒的經(jīng)驗很少,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和實踐,有自己小小的感悟。

在涵涵還沒出生之前,我沒有像別的爸爸媽媽那樣做足功課,想的最多的就是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長得什么樣子,生下來一定要健康,當涵涵出世時,那是多么的手忙腳亂啊,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去碰他,更多的是不敢碰他,寶寶太軟了,然而在后面的時間里慢慢的適應了和寶寶的親密接觸,并且用自己并不溫柔的態(tài)度去和他相處。讓我感到開心的是涵涵一周歲差10天的時候會走路會說話,還長了8顆牙,摸著沙發(fā)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往我站的方向走來,并很快的撲到我的壞了,那一刻我感覺很幸福,他就是我最甜蜜的負擔(我是不太喜歡小孩的人)。

涵涵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話還特別多,和小朋友們能開心的在一起玩,兩周半就去幼兒園上學了,在第二學期班上又來了新同學,那個小朋友膽子很小,老師為了鼓勵他,就問其他的小朋友:“有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和這個新同學打招呼?”,涵涵第一個舉手,并直接走到新同學面前擁抱他,跟他說“HELLO,我叫童浩宇”,晚上我去幼兒園接他時,老師告訴我說“童浩宇今天很棒,主動歡迎新同學”,聽到這我很開心,因為他愿意和小朋友做開心的玩伴。

有一點就是如果小孩要什么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是不是他很想要的,這時候不能給他,如果給他的話是鼓勵他,以后就很難控制了。然而這也是有時讓我覺得煩心的地方,小一點的時候,經(jīng)常帶涵涵逛超市,看到喜歡的玩具或想吃的零食,就站在那跟我說要買,我如果說不買,他就會哭,我會直接抱起她走,并告訴他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大人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依著你,你也要依著媽媽,再到后來就不這樣了,只是跟媽媽商量,想要這個,這個時候,買了會很高興,不買也就還好了。

其實教育孩子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但作為家長的我們都是為自己的孩子好,只要不是溺愛,我覺得那就夠了。

會陪孩子玩,才是好父母!


付小平博士:教育學者,親子教育專家,復旦大學博士。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兒園》《把孩子溫柔地推開》《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主要從事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和培訓。

我們常??吹降漠嬅媸?,當孩子積極投入到游戲中的時候,父母只是隨意做做表面文章,甚至還常常故意輸?shù)粲螒?。父母剛玩幾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若有所思,孩子往往不停地叫著爸爸、媽媽,希望喚回神游的父母。

如果這樣陪孩子玩,可能持續(xù)不了多長時后,孩子和父母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而草草收場。這樣的陪玩,也完全達不到親子互動的目的。

究竟如何陪孩子玩,才能既讓孩子收獲快樂,又讓親子互動的效果最佳呢?

1、轉(zhuǎn)變心態(tài):從陪孩子玩轉(zhuǎn)變?yōu)楹秃⒆右黄鹜?/p>

要讓家長更加投入地陪孩子一起玩,首先就得把我們的心態(tài)進行轉(zhuǎn)變,從陪孩子玩,轉(zhuǎn)變?yōu)楹秃⒆右黄鹜?。當我們感覺是自己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就不會把陪伴孩子當作一種任務,更不會隨便應付孩子。同時,我們也會從中享受到早已久遠的童年歡笑,重新喚回那顆塵封已久的童心,不斷發(fā)掘曾經(jīng)熟悉的童言稚語。

每次和伊伊一起玩,我都徹底進入玩耍和游戲的狀態(tài)。不管是什么游戲,我們常常都玩得興高采烈、大汗淋漓。我每次都不禁感嘆,和孩子一起玩這么有意思,怎么還會有家長覺得是一種負擔。

2、投入狀態(tài):從敷衍了事轉(zhuǎn)變?yōu)槿σ愿?/p>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盡收眼底。很多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讓孩子感覺是在應付差事,而不是高質(zhì)量的陪伴。無論多么簡單的親子活動或者游戲,只要我們?nèi)硇耐度耄⒆泳鸵欢芨惺艿?。關鍵是我們的心與孩子的心,每時每刻都要在一起。

有一段時間,在小區(qū)和伊伊散步的時候,她發(fā)明了一種老虎抓小朋友的游戲。我扮演老虎,有自己的固定活動范圍,而伊伊扮演小朋友,一般情況她都在這個圈外活動,偶爾誤闖老虎的地盤,就要跟老虎斗智斗勇,最后才能不被老虎吃掉。

我們在游戲中笑著、跑著、打鬧著。就在那個時候,我仿佛也感覺回到了童年的時光,我們甚至會玩得忘記了時間,平時半小時的散步時間,我們往往會玩到一個小時。我所扮演的老虎,張牙舞爪、兇神惡煞的樣子,常常引得路人圍觀。

妻子在一旁也笑得前仰后合,而我卻一點也不覺得有什么不雅,更不會感到難堪。因為我沒有覺得是在陪伊伊玩,而是我們一起在玩這個快樂的游戲。

3、回歸童心:從成年人轉(zhuǎn)變?yōu)榇蠛⒆?/p>

當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我們需要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個大孩子,放低成人的身段,放下家長的權威,退回到曾經(jīng)的童年時代,與孩子一起嬉笑怒罵。

我們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態(tài)度和孩子一起玩,不要居高臨下地隨便指責孩子。如果父母經(jīng)常不耐煩地對孩子責罵說“你真笨”、“怎么老是教不會”,孩子也許以后就再也不愿和我們玩游戲了。

如果在孩子看來,我們就是一個喜怒形于色的“大男孩”或“大女孩”,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就會更加放松,也會更加愉悅。如果有人要問伊伊最喜歡我們家里的人是誰,伊伊的回答一定快速而堅定:“爸爸!因為爸爸最喜歡陪我玩?!贝_實,我是平時和她玩得最開心的家庭成員。孩子的心是最容易俘獲的,關鍵就是我們自己要永葆一顆童心。

4、不斷成長:從黔驢技窮轉(zhuǎn)變?yōu)榕阃娓呤?/p>

很多時候,父母之所以不愿意陪孩子玩,并不是不愿對孩子用心,其實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當父母被孩子逼得黔驢技窮時,在他們眼里,孩子就會在轉(zhuǎn)瞬之間從人見人愛的“天使”變成調(diào)皮搗蛋的“魔鬼”。

要跟孩子一起玩得開心,我們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需要學會很多方法的。如果父母的興趣愛好不廣,那就盡量多培養(yǎng)一些興趣特長;如果父母的游戲方式單一,那就盡可能學習更多的游戲;如果父母的耐心不夠,那就努力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如果父母的激情缺乏,那就盡情享受親子之悅。

其實,陪孩子玩也是一門學問,在選擇和開展游戲時,我們需要根據(jù)孩子自身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選擇適合于孩子所處年齡段的游戲。假如孩子總是粗心,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坐不住,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拼圖;對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戲,比如在醫(yī)院游戲中當醫(yī)生,讓他學會照顧別人。

相關推薦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是上天給父母的禮物,如此珍貴,令人父人母百般呵護與愛憐。于是乎,最大最大的心愿就是盡其所能,把最好的給他們。 想給的實在太多,好書、好玩具、好衣服,好的各類物質(zhì)環(huán)境……,不勝枚舉.可以細致到生活的...
    2021-04-07 閱讀全文
  • 尊重孩子是最好的六一禮物 “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臨近,各大商圈早就點燃了商戰(zhàn)的硝煙,無論走進哪家商場,都隨處可見“迎六一”、“慶六一”的條幅和海報以及琳瑯滿目、豐富多彩的兒童商品,隨之而來的是比平日多出幾倍的客流和銷售額。幾乎所有...
    2021-03-05 閱讀全文
  • 父母陪孩子一起進行閱讀的好處 1﹒增進感情 孩子自從懂事以來,最先接觸的人,就是父母,雙方經(jīng)由書籍的閱讀,必能分享彼此的感動,在無形中增進了感情。 2﹒增強語言能力 喜愛閱讀的孩子的語言能力特強,在聽、說、讀、寫方面,遠較不愛閱讀...
    2021-07-27 閱讀全文
  • 陪孩子一起學英語 我開始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又要重蹈以前的覆轍:強迫女兒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我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是媽媽逼著孩子學,而是孩子追著媽媽“求”學。 當林克在英語學習上出現(xiàn)問...
    2021-06-09 閱讀全文
  • 一起陪孩子閱讀吧 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閱讀習慣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影響。 家長應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定時定內(nèi)容的去指導孩子閱讀圖書,鼓勵孩子在聽書的過程中跟讀。 另外,家長在家里也應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讀書的...
    2020-11-12 閱讀全文

孩子是上天給父母的禮物,如此珍貴,令人父人母百般呵護與愛憐。于是乎,最大最大的心愿就是盡其所能,把最好的給他們。 想給的實在太多,好書、好玩具、好衣服,好的各類物質(zhì)環(huán)境……,不勝枚舉.可以細致到生活的...

2021-04-07 閱讀全文

“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臨近,各大商圈早就點燃了商戰(zhàn)的硝煙,無論走進哪家商場,都隨處可見“迎六一”、“慶六一”的條幅和海報以及琳瑯滿目、豐富多彩的兒童商品,隨之而來的是比平日多出幾倍的客流和銷售額。幾乎所有...

2021-03-05 閱讀全文

1﹒增進感情 孩子自從懂事以來,最先接觸的人,就是父母,雙方經(jīng)由書籍的閱讀,必能分享彼此的感動,在無形中增進了感情。 2﹒增強語言能力 喜愛閱讀的孩子的語言能力特強,在聽、說、讀、寫方面,遠較不愛閱讀...

2021-07-27 閱讀全文

我開始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又要重蹈以前的覆轍:強迫女兒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我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是媽媽逼著孩子學,而是孩子追著媽媽“求”學。 當林克在英語學習上出現(xiàn)問...

2021-06-09 閱讀全文

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閱讀習慣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影響。 家長應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定時定內(nèi)容的去指導孩子閱讀圖書,鼓勵孩子在聽書的過程中跟讀。 另外,家長在家里也應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讀書的...

2020-1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