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開發(fā)寶寶“身體機能”的小游戲

發(fā)布時間:2022-02-27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幼兒園的小游戲 幼兒園的互動小游戲

父母和寶寶做一些簡單的游戲,不僅讓寶寶練習平衡感,還可以讓她的小腦袋瓜思考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學前教育。寶寶的身體機能應(yīng)該盡快得到開發(fā),現(xiàn)在就教父母親一些親子小游戲,讓你寓教于樂。

模擬保齡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然后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wǎng)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三角形,并且和他一起大聲地數(shù)瓶子的數(shù)量。

然后,讓寶寶像打保齡球那樣,把網(wǎng)球推出去,在水瓶倒了之后,就問他:“你弄倒了多少個水瓶?。俊?/p>

然后,和他一起數(shù)還在屹立的水瓶,從而得出倒下的水瓶數(shù)目。

就這樣,再和寶寶把水瓶弄起來,擺好,再重新玩一次游戲。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在滾網(wǎng)球的時候,寶寶學到了眼睛和手的平衡,并且,在數(shù)倒下的瓶子的時候,學到了簡單的加減法。

選擇心情

和寶寶一起畫畫,畫下開心的、傷心的、瘋狂的、驚訝的和愚蠢的面部表情。

制造一個扁豆袋子——可以把干扁豆放在襪子里面,然后把襪子口牢牢封好(要小心,因為如果寶寶吞下扁豆,可能會導(dǎo)致窒息)

然后,把剛剛話的臉蛋的紙鋪在地上。

隨后,問小朋友:“生日派對上,你的感覺是什么?”或者“當姐姐拿走你的玩具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讓小朋友把扁豆袋扔在適當?shù)男那樯?。之后,就讓寶寶問你問題,讓你來選擇心情。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通過這個游戲,寶寶能夠把自己的心情和文字畫上等號,另外,扔扁豆袋也訓練了他拋擲的技巧,還有,畫東西也鍛煉了他的動手能力。

平衡感

用長的有顏色的繩子在地上弄成直線、“之”字形線條或者曲線,然后,給寶寶出一些有趣的挑戰(zhàn),例如:“走直線”“用腳尖走路,走之字的線”“用三大步倒退著走完曲線”

你可以從中看到寶寶特別的創(chuàng)意。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這個游戲雖然簡單,但是,寶寶從中可以學習一心兩用和練習平衡感。一方面,他專注于自己的平衡還有身體協(xié)調(diào),另一方面,他的小腦袋瓜也在思考怎樣完成你的復(fù)雜提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學前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撫觸加被動操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fù)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yīng)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加了什么新內(nèi)容呢?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1個月

A.手抓握。

該練習和新生兒期一樣。

B.屈肘。在手抓握練習之后,母親用手握住孩子手及腕部,然后分別將孩子左、右手依次向?qū)殞毶媳刍蚣绲姆较蚯?,?~6拍。

C.擴胸。兩臂胸前平舉為預(yù)備姿勢,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也就是將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身體兩側(cè),掌心向上;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第3拍同第1拍;第4拍還原。共4~8拍。

D.屈腿。下肢第四節(jié)后,手握孩子足踝部,將左、右腿分別做屈膝,屈胯動作,共4~6拍。

E.抬頭。翻身呈俯臥位后可做半分鐘抬頭訓練。注意把孩子雙手分別放在頭兩側(cè)起支撐作用,同時用你的聲音和笑臉去孩子頭前方逗引他抬頭。1個月的寶寶頸肌、背肌力量均不強,不要試圖讓他抬頭很長時間,以免造成疲勞。

2個月

A、B.同1個月,練習次數(shù)可達8拍。

C.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兩臂胸前平舉預(yù)備,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交叉;第3拍,兩臂側(cè)平舉;第4拍,兩臂放置身體兩側(cè);第5~8拍重復(fù)兩臂上舉和還原至第4拍的姿勢2次,即上舉-還原-上舉-還原。共8拍。

D.屈腿上舉。在1個月的屈腿動作之后,手握孩子膝關(guān)節(jié)使腿伸直并上舉45度,共8拍。

E.抬頭,呈45度,共練習1分鐘。

3個月

A.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同2個月。

B.手碰手。A.8拍完成之后,握著小兒腕部讓其兩手相碰4~6拍。這時母親一定要和寶寶說話。你可以告訴他:“寶寶看看這是你的小手,多可愛呀?!币贿吪鍪忠贿呎f:“原來小手可以挨在一起呀,寶寶試一試!‘這一節(jié)為促進2~3個月孩子看手、玩手、吸吮手的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C.屈腿90度。雙下肢交叉屈腿后放平,雙手握住膝關(guān)節(jié),伸直下肢后上舉90度。共8拍。

D.側(cè)身翻。從仰臥位變?yōu)楦┡P位時不是把孩子抱起來再趴下,而是將一側(cè)下肢放在另一側(cè)下肢之上,然后輕輕推后背幫孩子翻身。左右側(cè)身翻各練2次。

E.俯臥抬頭90度。練習可達2分鐘。作法同2個月。

趴著玩

撫觸中總共15分鐘,其中的抬頭練習不可能時間很長,為補充練習抬頭我們可以在床上和孩子趴著玩。母子頭對頭的趴著,臉和眼睛處于同一高度,便于孩子觀察你并和你目光相接,這是加強和孩子溝通的好機會。你可以用語言叫寶寶,讓他抬頭看你;也可以用手摸摸寶寶的臉或小手引起他的注意,讓他抬頭。每當寶寶抬頭時間長感到累了時,他會主動趴下,這時你要讓他休息。玩游戲和吃飯一樣均屬不可勉強的事情,我們要注意適度和量力而行。

爬行游戲開發(fā)寶寶協(xié)調(diào)能力


爬行是嬰兒的本能,也是孩子學會走路的必經(jīng)過程。長到七八個月大時,寶寶就已經(jīng)能夠在你的眼皮底下爬來爬去了。

下肢準備:

3-4個月左右,可將寶寶跪抱在你的大腿上,或當你仰臥時,讓他跪在你的體側(cè),手扶著你的身體;可和他一起看畫報、念兒歌、玩玩具,使寶寶鍛煉膝部的支撐力量。兩腿交叉運動:寶寶腹下墊上枕頭呈俯臥位,你用雙手抓住寶寶踝部,做前后交叉運動。

四肢協(xié)調(diào)爬行:

讓寶寶手膝(或手足)著地,腹部離開床面,四肢協(xié)調(diào)爬行。若寶寶腹部不能離開床面或不能向前移動,可用手托住寶寶腹部或用長圍巾兜住腹部,用玩具誘導(dǎo)他爬行。

爬行游戲

當寶寶會手膝爬行后,就可以做爬行游戲了。

游戲1:坐伏抓物

把寶寶喜歡的一件玩具放在他(她)身體不遠處,寶寶只要由坐位向前趴下,變成俯臥位能抓得著就可以。

雖然并不能算爬,但這是爬的前奏,在學爬之前,寶寶能喜歡趴在床上,做好爬行前的預(yù)備動作。開始可將玩具放在寶寶面前不遠處,以后可放在他(她)身體左邊、右邊,甚至是后邊,只要寶寶一轉(zhuǎn)頭看見了,就能俯下身去拿。

游戲2:助力行動

當寶寶學爬時,四肢如何協(xié)調(diào)一致地運動成為最不易突破的難題,他們經(jīng)常是顧得了手卻顧不了腳。這時家長可以站在寶寶身后,兩個手掌放在寶寶腳底,推動寶寶一只腳,當他(她)往前爬一點時,再推動另一只腳,如此協(xié)助,幫他(她)渡過爬行關(guān)。

游戲3:鉆“山洞”

家里若是有裝冰箱、洗衣機的空紙箱,可以制成寶寶的爬行玩具。將紙箱兩頭的蓋和底剪掉,使紙箱成為一個方形的筒狀。將紙箱橫放在地上,把寶寶放在紙箱一頭,然后家長到另一邊,從紙箱里看寶寶,鼓勵他(她)鉆“山洞”,爬到家長這邊來。注意改造紙箱時,紙的邊緣要用膠條粘上,因為紙邊有可能劃破寶寶細嫩的皮膚。

激發(fā)寶寶繪畫才能的游戲


父母的啟蒙教育對孩子的繪畫乃至空間知覺能力的發(fā)展有著任何老師無法替代作用,下面介紹一個豐富多彩、簡單易學的親子美術(shù)游戲。

游戲名稱:吹泡泡的小魚——添畫游戲

游戲目的:訓練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發(fā)展手部精細動作,開發(fā)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準備材料:水彩筆、畫紙、舊雜志(圖書)剪刀、香糊

適合年齡:1歲\x{2014}3歲

參加人員:寶寶、媽媽(或親職者)

游戲方法:

1、媽媽從舊雜志、書上剪下一些色彩鮮艷的小魚、小蝦、小烏龜圖片貼在白畫紙的下方;

2、媽媽拿著畫紙給寶寶說故事,以引起寶寶想畫畫的興趣。

媽媽說:“這是一個很好玩的海底世界,里面有很多可愛的小魚、小蝦、小烏龜。我們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3條小魚,2只小蝦,一個小烏龜。小魚一邊游一邊從嘴里吐出一串串的小泡泡。多好看啊?!?/p>

媽媽一邊說一邊在一條小魚的嘴邊畫幾個小圓。

3、寶寶一邊聽故事一邊挑出他自己喜歡的水彩筆在畫紙上涂抹,他任意的在紙上畫橫線、豎線、大圓、小圓。

4、等寶寶把畫紙涂畫滿了后,開展欣賞活動,媽媽把寶寶抱在身前,一手拿畫紙,一手拿筆,依照寶寶的線條進行觀察、引導(dǎo)。

媽媽要帶著欣喜的口吻說:“看,我們寶寶畫得多好啊,這一條條橫的波浪線是海水,這彎彎曲曲的豎線是水草,還有寶寶畫的小泡泡剛剛從魚嘴里吐出來,太美麗了。”

媽媽一邊說,一邊用深色筆把寶寶的相關(guān)線條加深,以便讓這些有特殊含意的線條和形狀從雜亂的畫面中凸現(xiàn)出來,加深孩子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線條含意的理解和記憶。

專家點評

該游戲設(shè)計新穎、有趣,學習內(nèi)容豐富多彩,特別對于視覺——空間智能和語言智能的發(fā)展有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是一個用來訓練寶寶視覺、空間智能的好游戲。

可以開發(fā)寶寶智力的3個游戲


寶寶在半歲的時候,就知道爸爸媽媽們在說什么了。也是智力開發(fā)的最佳時期,那爸爸媽媽們該如做呢?怎么樣有效的方法才能開發(fā)出寶寶的智力呢?下面這些游戲可讓你寶寶智力增加哦。

1、親子游戲

第一步:媽媽仰臥在床上,兩腿屈曲;

第二步:讓寶寶坐在媽媽的腹部,背靠在媽媽的大腿上,媽媽兩手握住寶寶的小手;

第三步:當媽媽的兩腿慢慢伸直的同時,媽媽也逐漸向上坐起(就像仰臥起坐),這時寶寶就成仰臥位躺在了媽媽的腿上;

第四步:媽媽再慢慢躺下,躺下的同時兩腿慢慢屈曲。兩手輕輕拉著寶寶的手(不要用力拽,以免拽傷寶寶的關(guān)節(jié)),寶寶又重新坐在了媽媽的腹部,靠在媽媽的腿上。這個游戲,會鍛煉嬰兒的仰臥起坐,媽媽也鍛煉了腹肌,寶寶會高興地大笑。這是在愉快的親子游戲中鍛煉身體。

2、打轉(zhuǎn)游戲

這個月的嬰兒,會有一種讓媽媽爸爸捧腹大笑的動作,當寶寶俯臥位時,會把下肢和上肢同時騰空離開床面,只是腹部著床。這時,媽媽爸爸拿一個好玩的東西或吃的東西,在寶寶的眼前,寶寶會用手去夠,媽媽爸爸就向一邊移動手里的東西,寶寶就會跟著移動。這時,寶寶就是以肚子為支點在床上打轉(zhuǎn),真是可愛極了。媽媽爸爸會高興地笑,寶寶也會被媽媽爸爸的喜悅所感染,也高興地笑。

如果媽媽爸爸總讓寶寶夠不到東西,寶寶就會失去樂趣,還會因為受挫而哭。這時寶寶就會生氣,對這種游戲失去興趣。所以,媽媽爸爸要把握時機,適時讓寶寶夠到東西。點頭yes,搖頭no媽媽爸爸站在寶寶跟前,媽媽指著爸爸問寶寶:“他是媽媽嗎?”爸爸就搖搖頭,并說“不”。媽媽又問:“他是爸爸嗎?”爸爸點點頭,并說“是”。

規(guī)則提示:

爸爸不要說:“是的”或說“我是爸爸”,也不要說“我不是媽媽,我是爸爸”或說“我是的”,因為,這么大的寶寶對一句話的理解比較難,對單字理解容易些。用單字“是”或“不”配合點頭或搖頭,使寶寶很快學會搖頭和點頭的含義。不要用復(fù)雜的事物教寶寶,那會讓寶寶感到為難。

反過來,爸爸也可以這樣指著媽媽問。用媽媽和爸爸來練習,寶寶最容易區(qū)分,因為這個時期嬰兒對爸爸媽媽已經(jīng)比較熟悉了。寶寶第一個認識的是爸爸媽媽,會說的第一句話也是爸爸媽媽。利用寶寶對爸爸媽媽的認識和依戀來開發(fā)嬰兒的智能是最好的辦法。

3、照鏡子

照鏡子是嬰兒喜歡的一項游戲,當看到鏡子里的寶寶時,雖然寶寶意識不到這就是他自己,但寶寶會非常興奮。對著鏡子里的寶寶又是笑,又是說(發(fā)出音節(jié),好像要和鏡子里的寶寶說話),又是拍打,又是往鏡子里抓。這是天性,嬰兒都喜歡和嬰兒在一起,小嬰兒也是一樣,看到小嬰兒要比看到大人興奮得多。媽媽可以利用這一點。教寶寶認識五官的名稱和作用。媽媽對著鏡子,指著寶寶(寶寶本人,而不是指向鏡子)的鼻子、眼睛、嘴等部位,告訴寶寶,它們的名稱和作用。這是很有趣的活動。寶寶不但看到鏡子中媽媽指的五官部位,還能感受到五官的存在。如果指向鏡子,一是寶寶感覺不多,二是指的部位不準確。當寶寶看到鏡子里的媽媽時,會現(xiàn)出驚訝的神情: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兩個媽媽?這時,寶寶會看看鏡子里的媽媽,再看看抱著他的媽媽:哇!太不可思議了,媽媽和鏡子里的人一模一樣!媽媽就告訴寶寶,這是鏡子,鏡子能把人照出來,鏡子里的人就是媽媽,鏡子里的小孩就是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寶寶就會悟出這個道理。

寶寶的體育啟蒙游戲


游戲是孩子體育啟蒙的第一課,游戲可使孩子聰明伶俐、身體健康。游戲的目的不僅在于增強體力,使孩子們的四肢得以均衡使用,從而有效地彌補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單一的活動對大腦的不均衡刺激,促使大腦發(fā)育。尤其是在嬰幼兒快速生長時期就更為有利,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嬰幼兒游戲的選擇:

一、娛樂性、趣味性、模仿性強的游戲。

培養(yǎng)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激發(fā)經(jīng)常鍛煉的積極性、養(yǎng)成體育衛(wèi)生習慣??蛇x擇模仿各種動物行走的游戲,如兔跳、螃蟹行、蚯蚓爬、狗跑、鴨步。

二、適合此年齡段孩子身心特點的游戲。

嬰幼兒大腦皮層中興奮過程占優(yōu)勢,并易于擴散和轉(zhuǎn)移,情緒波動大,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如貪玩、好動、注意力及易分散、理解能力差,因此,應(yīng)選擇動作簡單、節(jié)奏明顯和說、唱、領(lǐng)、動相結(jié)合的游戲。

三、集體性游戲。

嬰幼兒從整天圍著父母或阿姨轉(zhuǎn)逐漸發(fā)展到對同齡兒童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集體性游戲可促使他們要考慮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學會如何更好地與同伴協(xié)作??蛇x擇傳遞球游戲、接力游戲、追逐游戲、攻防游戲等。

四、選擇多種器官共同作用、共同完成的身體活動游戲。

1\x{2014}6歲是幼兒感覺運動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此時有目的、有計劃的發(fā)展幼兒的感覺和運動,不僅對大腦是良好的刺激,以提高大腦對全身各器官系統(tǒng)的支配能力,還能促進運動神經(jīng)的發(fā)展。

其中:

1─3歲可選擇眼、手協(xié)調(diào)的游戲,如投水平目標、投垂直目標、手指體操、捏橡皮泥等;眼、腳協(xié)調(diào)的游戲,如踢定點球、踢滾動球、踢球打目標等;聽覺游戲,對語言、音樂等刺激作出反應(yīng)等;本體感覺游戲,如側(cè)滾、馱物爬、兩腿兩足夾物走、拍球等。

3─6歲可選擇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柔韌性的游戲,如各種曲線跑、各種躲閃游戲、跳皮筋、伸展性體操等;平衡性游戲,如單足站立、在低平衡木上走、學騎自行車等;彈跳性游戲,如跳起摸高、腳猜拳、跳房子、跳繩等。

身體活動游戲中的注意事項:

◎在老師或父母的指導(dǎo)下進行。

◎游戲前做一些適應(yīng)性的準備活動。

◎掌握并及時調(diào)節(jié)活動量,避免過度疲勞。

◎注意安全,選擇平整松軟的場地進行。

寶寶愛你,從身體開始


不要以為做爸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自己的寶寶不了解,就不是稱職的好爸媽。有些新爸媽由于對嬰兒的身體結(jié)構(gòu)還沒有一個正確地認識,容易造成日后養(yǎng)育障礙,甚至引發(fā)“產(chǎn)后憂郁癥”。此外,除了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還應(yīng)對他的感知覺及心理發(fā)育有大致的認識,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寶寶進行早期的智力和能力培養(yǎng)。因此,新爸媽們不要只顧著自己偷著樂,還應(yīng)給寶寶做個全身大掃描,以增加自己對他的認識。

寶寶愛你,從身體開始

◆觸摸寶寶的身體

“寶寶的身體是那么地柔弱,我都不敢觸摸他。”這是許多新爸媽的心聲。其實,寶寶的身體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樣脆弱,只要你有正確的認識就不會對此再有顧慮。

(1)新生兒頭部

新生寶寶的頭部較大,幾乎占了全身比例的1/4。頭部相對正常人略扁一些,看上去有些變形。這是因為在生產(chǎn)過程中,寶寶的頭部受到產(chǎn)道擠壓而出現(xiàn)的頭皮腫脹引起的。這種狀況,一般在寶寶出生后數(shù)天內(nèi)自然消退,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也不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

觸摸寶寶的頭部,你還能感覺到其血管的搏動。血管搏動的部位是囟門,是頭蓋骨尚未發(fā)育成熟、頭部各塊骨頭結(jié)合處有骨縫所形成的。最明顯的囟門是前囟和后囟,一處為頂骨和額骨邊緣形成的菱形間隙,一處為頂骨與枕骨邊緣形成的三角形間隙。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其囟門會隨著腦發(fā)育和顱骨發(fā)育的成熟而自然閉合。一般后囟門閉合的時間不會超過4個月,前囟門在1~1.5歲左右閉合。在囟門閉合前,這里是寶寶的重要護理部位,關(guān)系著寶寶日后的智力發(fā)育。

(2)新生兒皮膚

新生寶寶的皮膚柔嫩,有褶皺呈紫紅色,出生數(shù)小時后,皮膚轉(zhuǎn)變成深紅色,幾天后才能恢復(fù)正常的膚色。寶寶出生時,皮膚上覆蓋著一層黃白色油膩物質(zhì),也就是所稱的“胎脂”,它能夠保護皮膚。洗掉寶寶的胎脂后,皮膚會出現(xiàn)脫皮現(xiàn)象,這是皮膚脫離胎脂的保護,突然接觸空氣的正常反應(yīng)。

此外,你還會看到新生寶寶的肩膀和背部長有細小絨毛,這就是所謂的“胎毛”。胎毛一般在寶寶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褪掉。在預(yù)產(chǎn)期之前出生的寶寶,胎毛完全褪掉要花1~2周的時間。新生寶寶的皮膚很柔嫩,新爸媽們會常常在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紅斑或污點狀的斑。這些有的是由于宮內(nèi)壓迫引起的,有的是由于皮膚暴露在冷空氣中引起的,多數(shù)能夠自行消退。

(3)新生兒頭發(fā)

新生寶寶脫離母體時,頭發(fā)疏密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有的枯黃稀疏,有的烏黑濃密。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頭發(fā),它是從母體殘留下來的絨毛。這些絨毛長度不會超過2公分,發(fā)干中間沒有髓質(zhì),只有少數(shù)的黑色素。出生后不久,寶寶的絨毛會自動脫落,然后開始第二毛被的發(fā)育。

讓寶寶左右腦齊開發(fā)的5個游戲


現(xiàn)在很多家長熱衷于寶寶的右腦開發(fā),但專家認為,左右腦同時開發(fā)更有利于寶寶智能和潛能的發(fā)展。要想嬰幼兒左右腦均衡發(fā)展,掌握適當?shù)臅r期和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個游戲點子,讓寶寶在玩樂中變得更聰明吧!

人的右腦在3歲前就已發(fā)育成熟,而左腦則要在4~5歲時才變得發(fā)達。年幼寶寶的思考主要依靠右腦,因此很多父母熱衷于寶寶的右腦開發(fā)。但是早教專家提醒,寶寶智力開發(fā),左右腦都不能忽視,左右腦一起開發(fā),寶寶聰明更翻倍!

1、左右腦均衡開發(fā)聰明加倍

看著寶寶一天天成長,對外界的認知、感受與理解力逐漸成形,爸媽想要寶寶全面發(fā)展,達到全能開發(fā)的絕佳效果,“全腦開發(fā)”更重要。

醫(yī)學發(fā)現(xiàn),新生兒的腦神經(jīng)細胞約為140億,和成人的數(shù)量差不多,也就是說小嬰兒已具備成人的智能潛能,只要“輸入指令”(學習事物),它就能夠被“激活”。一般人一輩子的腦力運用,只占一小部份,大腦中多數(shù)部份,都是尚待開發(fā)的處女地;只要大腦被刺激的部份越多,潛能表現(xiàn)就會越多元。因此,想要孩子完全發(fā)揮大腦的作用,就必須先了解寶寶小腦袋里的秘密通道,根據(jù)需求來設(shè)計學習內(nèi)容,給寶寶更多的刺激訓練,寶寶的潛能逐步被開發(fā)。

2、左右腦如何合作?

大腦有分左右邊,在先天遺傳與后天訓練等不同因素影響下,左右腦發(fā)展,也有強弱勢之分。對多數(shù)人來說,在大腦中的“強勢半球”多是掌管語言、理解、閱讀、計算等的“左大腦半球”;而“非強勢半球”多是指影響創(chuàng)造力、空間感及藝術(shù)、音樂能力的“右大腦半球”。

左右腦的運作流程情形,是由左腦透過語言收集信息,把看到、聽到、摸到、聞到、嘗到,也就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五感,接收到的信息轉(zhuǎn)換成語言,再傳到右腦加以印象化,接著傳回給左腦邏輯處理,再由右腦顯現(xiàn)創(chuàng)意或靈感,最后教給左腦,進行語言處理。

3、左右腦均衡開發(fā)游戲精選

腦神經(jīng)細胞在嬰兒期如何布線、連結(jié),以及父母后天給予何種的學習環(huán)境,這都會嚴重影響孩子腦部的架構(gòu)及學習能力。專家表示,父母對于家中小寶貝的“全腦開發(fā)”,從孩子出生后就可以開始。家長在寶寶的大腦定型之前,以輕松、自然的方式,幫助孩子將左右腦的各種能力誘導(dǎo)出來,也就是透過游戲來開發(fā)左右腦的機能。

5個游戲點子,在帶著孩子玩的過程中,略加小變化,就會有玩不盡的招數(shù)!

游戲一:配對小游戲

配對游戲?qū)嶋H上可在孩子僅1歲半時就可著手進行了。一開始可在桌面上攤開少許幾張字母卡,然后要求孩子將兩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

家長也可以訓練寶寶水果顏色配對,可制作色卡與字卡,讓孩子學習正確配出水果的相對應(yīng)顏色。例如蘋果是紅色、橘子是橘色、香蕉是黃色、葡萄是紫色等。

游戲二:猜猜是什么

將一組孩子熟悉的動植物的照片或圖片用手掌遮掩大部,而僅留出該動植物的小部分,然后要求孩子猜測這是什么動植物。要是孩子推斷錯了,大人再可作一下啟發(fā)、誘導(dǎo),直至完全猜對。為提高孩子主動推斷的積極性,大人還可鼓勵孩子之間互出“謎題”。

游戲三:捏粘土游戲

捏粘土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孩子敏銳的觀察力與創(chuàng)造力,對于手部肌肉的發(fā)展也大有益處。媽媽可以先捏出不同的造型,讓他模仿。再讓他自由創(chuàng)作,隨意捏出他想要的樣子。當他完成一件作品時,幫他試著用顏料上色,增加他對美的感知與鑒賞力。媽媽還可以從旁協(xié)助,搭配說故事;若寶寶玩心大發(fā),還可以陪他一起發(fā)揮創(chuàng)意,玩起故事接龍,訓練右腦反應(yīng)。

游戲四:仰望天空

在晴朗的天氣里,家長可帶著孩子來到曠野上仰頭觀察云朵,啟發(fā)孩子將不同形狀的云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日本人認為這是最簡便地利用大自然鍛煉右腦的絕好辦法。在晚上,就讓孩子抬頭看看星星,向他們講述星座的神話傳說,鼓勵孩子張開想像的翅膀,編織一個有關(guān)月亮或星星的故事。專家們認為,發(fā)揮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右腦體操”,有助于右腦開發(fā)。

游戲五:相反指令游戲

媽媽和孩子面對面,先由孩子發(fā)出指令,媽媽做動作,但是要做相反的動作——如果孩子說:“哭”,媽媽就大聲“笑”;孩子說:“站起來”,媽媽就“坐下去”;以此類推,“舉左手”對應(yīng)“舉右手”,“向前走”對應(yīng)“往后退”……一定要“對著干”。一輪下來,媽媽孩子互換角色,重新開始。

小寶寶喜歡開心親子游戲


親子游戲不僅能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培養(yǎng)寶寶多方面的能力。也許你認為這些游戲太麻煩,其實只要有心,做起來很簡單,不妨試一試這些親子游戲效果不錯哦!

打哇哇

寶寶9個月的時候,除了再見時搖搖手,其他什么本領(lǐng)都不會,我很著急,只要一有時間,就教她各種各樣的游戲,怎奈寶寶對這些游戲并不感興趣,怎么學也學不會。

有一天,我把手放在她的嘴上說:“乖乖,打哇哇?!彼艘幌拢茉尞惖乜粗?,沒有任何反應(yīng)。我又把手放在自己嘴上,很有節(jié)奏地拍著,嘴里發(fā)出“哇哇哇”的聲音。寶寶很好奇,這時先生從身邊經(jīng)過,我忙拉住他,把手放在他的嘴上對寶寶說:“乖乖,爸爸也打哇哇?!毕壬罩业臉幼幼銎饋?,寶寶笑了。我又把手放在寶寶嘴邊,輕輕拍著,嘴里說:“哇哇哇……”這時,我聰明的寶寶竟然也發(fā)出了“哇哇哇”的聲音,盡管聲音很小,但我還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于是很興奮地抱起寶寶,親了又親。當我再次把手放在她嘴邊輕拍時,她的哇哇聲比剛才大了,也更清晰。這樣反復(fù)幾次,寶寶配合得很好,現(xiàn)在只要我抬起手來說:“打哇哇?!彼贾鲃影研∽焖瓦^來,而且聲音很大很有節(jié)奏。有時她的小手也拍我的嘴,我就發(fā)出“哇哇哇”的聲音。寶寶非常喜歡這個游戲。即便是她不高興或是正在哭的時候,只要我一打哇哇,她就會笑起來。

通過這個簡單的游戲,我認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家人示范一下,她就能從中掌握技巧。再有,通過這個游戲,寶寶掌握了簡單節(jié)奏,這是她感到好玩、快樂的事。

有趣的“藏”

我家寶寶一個半月的時候,一次,我正在整理衣服,偶然一塊絲巾掉在了她的臉上,我擔心寶寶害怕,慌忙把絲巾從她臉上拿開,沒想到,我看到的是寶寶一張充滿好奇的、興奮的臉,看起來她好高興。于是我有意又用紗巾蓋在她的臉上,她手腳揮舞著,力圖把紗巾掀開,在她的努力之下,紗巾真的被掀開了,露出了兩只放著光彩的眼睛。

我知道,寶寶不怕,她甚至非常喜歡這樣做。那時候,寶寶只會躺著,于是每天我都和她玩幾次絲巾遮臉的游戲。在這個活動中,她的手腳不住地亂動,增加了她的運動量,玩得也高興。

再大一些的時候,絲巾遮臉的游戲?qū)λ齺碚f太簡單了。她更喜歡我們藏起來,她來找。比如爸爸抱著她的時候,我藏在爸爸身后,叫著她:“寶寶,媽媽在哪呢?”她會從爸爸的肩膀上探頭找,找到了就興奮地雙手拍著爸爸的肩膀,找不到就又移到爸爸肩膀的另一頭??粗吲d的樣子,全家人的情緒都被她帶動得快樂起來。

寶寶一歲多的時候,我看到有一款玩具,就是一個方塊,周圍用布包裹,布面上有幾個袋子,可以把一些物品裝在里面,讓寶寶找。當時這件玩具太貴了,我沒舍得買,可不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呢?于是我想到了家中的掛件,上面有4個小袋子,一樣可以拿來玩。晚上回到家中,我把掛件拿出來,找了寶寶一件小玩具,放在了其中一個袋子里,讓寶寶找,寶寶一下子就找到了。于是我開始增加難度,不讓她看見我放在了哪個袋子里,然后讓她來找。寶寶一開始翻這個袋子沒有,翻那個沒有,再翻就找到了。找到了就興奮地拿出來讓我看。我就夸她:“你真棒!”這個游戲,寶寶非常喜歡,從游戲中,她手部抓握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每次找到物品,她都會有一種滿足感、成就感。

現(xiàn)在寶寶2歲多了,捉迷藏又成了她最喜歡的游戲。在家中,她藏到門后,藏在桌子底下,讓我們找,我們假裝找不到她,她就笑著自己出來。找到她了,她就又讓我們藏起來,她來找。在和寶寶游戲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扣扣瓶

我的兒子球球已經(jīng)16個月了,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和他爸爸帶他做過許多親子游戲,比如說藏貓貓、開火車、扮鬼臉、蓋高樓等等。但球球最喜歡玩的也是最常玩的就是扣扣瓶了。

我平時喜歡干些織織縫縫的活,所以家里的扣子特別多,我特意挑了10粒各種顏色的扣子放在桌上或地板上,又找來裝藥的空瓶子(最好是小口的),教球球?qū)⒖圩右涣A7湃胄∑恐?,然后將瓶蓋擰緊,做成一個扣扣瓶,球球搖一搖,扣扣瓶就成了響瓶。每當球球把所有的扣子放入瓶中搖響的時候,他的臉上就會綻放出得意的笑容。

對于球球這么大的寶寶,這是一個有趣的游戲\x{2014}\x{2014}

第一,自制的玩具可以激發(fā)寶寶的創(chuàng)造力,使他更感興趣。在寶寶拾扣子的過程中,可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因為大腦的智慧是通過手來表現(xiàn),手的運動反過來刺激腦的發(fā)育,是互動的。

第二,可以鍛煉手部肌肉,使小手更加靈活。

第三,媽媽可以一邊教寶寶拾扣子,一邊教他說兒歌:“小寶寶,拾扣扣,一粒粒放瓶中;伸出手,搖一搖,瓶子變成小鈴鐺?!?/p>

第四,可以結(jié)合扣子教寶寶數(shù)數(shù)、認顏色。

其實花錢買各式各樣的玩具,還不如花些心思自制一些簡單的玩具和寶寶一起玩,這樣既經(jīng)濟,寶寶又喜歡,何樂而不為?

注意:不要讓寶寶將扣子放入口中。如果寶寶有見什么東西都往嘴里放的習慣,請先糾正他的習慣,以免出危險。

戲水寶寶

我的寶寶現(xiàn)在11個月,從很小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他特別愛玩水。每天一到給他洗澡的時候,他都特別興奮,高興得小腳一蹬一蹬的,小胳膊也會做出向上脫衣服的動作。把光溜溜的寶寶抱到水盆旁邊,寶寶就會主動伸手去夠水,巴不得馬上就泡在水里。

每當看到寶寶玩水的高興勁兒,我也想創(chuàng)造一些有情趣的游戲,讓他玩得更快樂。于是在玩的過程中,我發(fā)明了一些戲水游戲,在這里介紹給新媽媽,供大家參考。

牛奶紙盒噴頭

把喝完的牛奶紙盒(一般是1000毫升,長方形的)沖洗干凈,并把上口剪開,在上口的四周分別綁一根繩子(可用粗毛線做成雙股),并把四根繩子系在一起。在紙盒底部用錐子或牙簽扎一些小洞,這樣一個牛奶紙盒噴頭就做好啦。當寶寶洗澡的時候,媽媽在紙盒里灌滿水,提著它在寶寶的頭頂部舉高,水就會像雨絲一樣噴出來,寶寶一定會喜歡。有時我家寶寶也要自己玩,我就在紙盒里灌些水,讓他嘗試一下。

撈魚

家中的牛奶或者果汁盒一般都被扔掉,但那些其實都是相當便利、好用的玩具材料,因為這種紙盒本來就是裝液體用的,所以具有防水性,而且它本身是紙制品,不會讓寶寶受傷。

把牛奶紙盒攤開,剪成一條魚的形狀,用彩色油筆畫上魚的眼睛,做成一條一條小魚。讓小魚浮在水面,寶寶可以用小碗去撈,或者把它們排列在水池邊上玩都很好。玩完以后晾起來曬干,可以玩很多次。

手工水槍

在軟塑料瓶底部用錐子扎一兩個洞,把水裝進去蓋好蓋子就完成了。即使是小寶寶,用手的力量都可以把水擠出來,“啾、啾”的噴水來玩。

以上這幾個游戲,都是我家寶寶經(jīng)常玩的,操作起來十分方便,并能鍛煉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小手肌肉的靈活性以及對水的感知能力。夏天到了,家長不妨也帶寶寶一起玩一玩,寶寶一定喜歡。

虛擬游戲

只拿一根香蕉,抵在鏡子上說:“快看,我打電鉆呢!”

只拿一根皮管,戳在一個地方,假裝開水、沖手、關(guān)水、抹洗手液,洗干凈,再擦干。這是他的洗手游戲。

只拿一只塑料藥盒,放在大線軸上(當灶用),嘴里說著:“煮餃子、下面條、炸魚、炒菜,我為你們做飯呢!”

以上是楊草原最熱衷的玩法:只用最簡陋的工具,比比劃劃裝樣子,像給皇帝做新裝的裁縫,煞有介事地完成全套模擬游戲。

模擬游戲中,他最喜歡的是手絹和礦泉水瓶子。他把手絹一塊塊擺在床上,翻過來、掉過去,聚起來、散開去,一會兒說:“我晾衣服。”一會兒說:“下雨啦,收衣服啊!”礦泉水瓶子呢,他把它們擺成一排,說是大工廠的煙囪,他在燒鍋爐。

他到了2歲半多的時候,他又熱情地將我們拉進了他的游戲中,使我們由觀眾變成陪練。我們不用提建議,他自會想出一套套玩法,信手拈來,自成情趣。

他最喜歡的是對話游戲。假裝所有的東西都會說話,比如說,他問那只比他還高的毛毛熊:“大毛毛熊,你怎么不高興了?”我就得用渾厚嗓音裝作熊說:“哼!你還好意思問我呢,你整整兩天連我的毛都沒碰一下,我能高興嗎?”

他還愿意玩開車的游戲。我們坐在小方桌上,拿一個蒲團當方向盤,他手握著蒲團,車子就起動了。

“到哪兒了?”草原興奮地喊。

“到大草原了?!?/p>

“大草原什么樣??!”

“草原大,大草原,草原寬寬連著天,白云落在草原上,羊兒一跑跑上天。”

不管到哪兒,我都給他說一首相應(yīng)的詩或兒歌,這樣既增加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陶冶性情。

總之,草原不太在意實實在在的玩具,他愛玩虛的。通過這些游戲,鍛煉了他的想像力,也讓他在自我開發(fā)的游戲中自得其樂,我們心里樂開了花,用不著為他買昂貴的玩具,寶寶一樣快快樂樂。

指認游戲

我們小區(qū)坐落在外秦淮河畔,兒子滿月不久,我就每天都抽出一段時間抱著他坐在陽臺上看風景。在我們居住的這幢樓前,視野極為開闊,抬眼就能看到高聳入云的電視塔,以及塔下秦淮河上穿梭的機帆船。我經(jīng)常抱著他說:“你看,那是電視塔、那是船、那是飛機……”凡是我看到的東西,就對他嘮嘮叨叨說一番,不管他是否能聽懂。等他大一點了,我就把看到的東西說得更詳細一些,比如,那是高高的電視塔、那是機帆船。在屋內(nèi),我也告訴:這是電視機、這是冰箱、這是電腦……

有了以上的基礎(chǔ),寶寶到了七八個月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玩指認游戲。我們問他:“冰箱在哪呢?”他的眼睛會轉(zhuǎn)到冰箱那邊。我們問他:“電視塔在哪呢?”他就會抬頭向上看。兒子到了10個月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帶他出門,他突然指著天上“嗚、嗚”地叫,原來有一架飛機正從空中飛過。通過這個游戲,我認為孩子的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得到了鍛煉。

后來,我們將游戲演化,開始了指認五官的游戲,首先我們把著他的手,告訴他這是嘴巴,這是耳朵、這是鼻子等等。熟悉一段時間后,我們開始不把著他的手問他:“你的鼻子在哪呢?”他的小手會抬起來放在臉上,我們幫他放在鼻子上?!澳愕亩湓谀哪??”他抬起手就放在后腦勺上,我們再次將他的手放在耳朵上。就這樣,游戲玩得次數(shù)多了,寶寶手指的準確性也提高了,反應(yīng)能力也很快。有時我也伸過臉,讓他指指媽媽的鼻子、耳朵在哪里。

相關(guān)推薦

  • 開發(fā)寶寶身體機能的三款游戲 寶寶的身體機能應(yīng)該盡快得到開發(fā),現(xiàn)在就教父母親一些親子小游戲,讓你寓教于樂。 ★模擬保齡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wǎng)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
    2022-01-03 閱讀全文
  • 與小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fù)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yīng)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加了什么新內(nèi)容...
    2019-12-16 閱讀全文
  • 小游戲靈活身體機能 模擬保齡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然后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wǎng)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三角形,并且和他一起大聲地數(shù)瓶子的數(shù)量。 然后,讓寶寶像打保齡球那樣,把網(wǎng)球...
    2021-10-29 閱讀全文
  •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撫觸加被動操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fù)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yīng)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
    2021-11-24 閱讀全文
  • 爬行游戲開發(fā)寶寶協(xié)調(diào)能力 爬行是嬰兒的本能,也是孩子學會走路的必經(jīng)過程。長到七八個月大時,寶寶就已經(jīng)能夠在你的眼皮底下爬來爬去了。 下肢準備: 3-4個月左右,可將寶寶跪抱在你的大腿上,或當你仰臥時,讓他跪在你的體側(cè),手扶著你...
    2022-02-07 閱讀全文

寶寶的身體機能應(yīng)該盡快得到開發(fā),現(xiàn)在就教父母親一些親子小游戲,讓你寓教于樂。 ★模擬保齡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wǎng)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

2022-01-03 閱讀全文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fù)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yīng)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加了什么新內(nèi)容...

2019-12-16 閱讀全文

模擬保齡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然后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wǎng)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三角形,并且和他一起大聲地數(shù)瓶子的數(shù)量。 然后,讓寶寶像打保齡球那樣,把網(wǎng)球...

2021-10-29 閱讀全文

撫觸加被動操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fù)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yīng)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

2021-11-24 閱讀全文

爬行是嬰兒的本能,也是孩子學會走路的必經(jīng)過程。長到七八個月大時,寶寶就已經(jīng)能夠在你的眼皮底下爬來爬去了。 下肢準備: 3-4個月左右,可將寶寶跪抱在你的大腿上,或當你仰臥時,讓他跪在你的體側(cè),手扶著你...

2022-02-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