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戲靈活身體機能
發(fā)布時間:2021-10-29 裝飾餐桌小游戲 育兒小游戲 幼兒園園長小游戲模擬保齡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然后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wǎng)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三角形,并且和他一起大聲地數(shù)瓶子的數(shù)量。
然后,讓寶寶像打保齡球那樣,把網(wǎng)球推出去,在水瓶倒了之后,就問他:“你弄倒了多少個水瓶???”
然后,和他一起數(shù)還在屹立的水瓶,從而得出倒下的水瓶數(shù)目。
就這樣,再和寶寶把水瓶弄起來,擺好,再重新玩一次游戲。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在滾網(wǎng)球的時候,寶寶學到了眼睛和手的平衡,并且,在數(shù)倒下的瓶子的時候,學到了簡單的加減法。
選擇心情
和寶寶一起畫畫,畫下開心的、傷心的、瘋狂的、驚訝的和愚蠢的面部表情。
制造一個扁豆袋子——可以把干扁豆放在襪子里面,然后把襪子口牢牢封好(要小心,因為如果寶寶吞下扁豆,可能會導致窒息)
然后,把剛剛話的臉蛋的紙鋪在地上。
隨后,問小朋友:“生日派對上,你的感覺是什么?”或者“當姐姐拿走你的玩具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讓小朋友把扁豆袋扔在適當?shù)男那樯?。之后,就讓寶寶問你問題,讓你來選擇心情。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通過這個游戲,寶寶能夠把自己的心情和文字畫上等號,另外,扔扁豆袋也訓練了他拋擲的技巧,還有,畫東西也鍛煉了他的動手能力。
平衡感
用長的有顏色的繩子在地上弄成直線、“之”字形線條或者曲線,然后,給寶寶出一些有趣的挑戰(zhàn),例如:“走直線”“用腳尖走路,走之字的線”“用三大步倒退著走完曲線”
你可以從中看到寶寶特別的創(chuàng)意。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
這個游戲雖然簡單,但是,寶寶從中可以學習一心兩用和練習平衡感。一方面,他專注于自己的平衡還有身體協(xié)調(diào),另一方面,他的小腦袋瓜也在思考怎樣完成你的復雜提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學前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小小游戲認識奇妙身體
孩子正一點點長大,他們便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發(fā)生興趣,會產(chǎn)生許多有關(guān)身體內(nèi)部活動的疑問。如果只是抽象地用語言或者借助圖片給孩子講解,孩子們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因為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
以下為您介紹幾個相關(guān)的小實驗,您可以在家選用一些日用品,和您的孩子一起動手做一做,或許可以幫助你解答孩子提出的疑問,同時也能增進您和孩子間的那份默契。
永不休息的心臟
和孩子一起摸著胸口,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數(shù)心跳的次數(shù)并且記錄下來,然后和孩子一起比賽爬樓梯,再記錄此時心跳的次數(shù),和前次記錄作一比較,得出的結(jié)果是:心跳會隨運動的激烈程度而加快。取一只氣球注滿摻水的紅墨水,比作是充滿血液的心臟。氣球接口處用一脈管連接,比作與心臟相連的血管,脈管另一端用橡皮筋扎緊。然后讓孩子松開橡皮筋,氣球中的紅墨水便會流出,讓孩子知道心臟通過血管向身體各處輸送血液。在操作過程中您可以問問孩子:心臟里的血會流光嗎?心臟不停地跳動累不累?什么時候休息?并向孩子介紹血液在身體里從心臟流出,又回到心臟的原理。心臟是一直在跳動的,是永不休息的。
胃的工作
取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放入若干餅干、碎面包塊等,然后倒入飲料,將袋口用橡皮筋扎緊,比作是裝滿食物的胃。讓孩子用雙手揉捏擠壓塑料袋,并觀察袋中食物的變化,從而讓孩子了解胃的功能。您還可以和孩子討論:胃中的食物太多好不好?太少好不好?幫助孩子理解人需要正常適量地進食。
腸的吸收
取一可樂塑料空瓶,從瓶蓋的下端起至瓶底剪去一塊,變成船狀比作是腸的一段。在瓶的內(nèi)壁墊上幾層紙巾,然后讓孩子將前一實驗中塑料袋內(nèi)的食物存放在瓶中。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原來液體的食物變干了,水分被周圍紙巾吸收了。同時可以問孩子:如果一連幾天不大便會怎樣?讓孩子了解腸有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與水分的功能,如果幾天不大便,大便會變得又干又硬,影響健康。
舌的味覺區(qū)
準備一些糖水、鹽水、醋、辣醬、中藥(苦味),讓孩子自己在紙上畫舌頭形狀(可畫得大些)。然后分別把各種味道的調(diào)料,一一涂抹在舌尖、前兩側(cè)、后兩側(cè)、舌根處。讓孩子自己逐一嘗試,也可以對著鏡子涂抹。
特別的“照相機”
準備一面小鏡子和一架照相機。先讓孩子照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眼睛,問問孩子:眼睛里面和外面有什么?然后對照著照相機,讓孩子了解眼睛的功能:眼睛里的眼珠就好比是照相機的鏡頭,可以讓我們看到外面的東西。眼睛外面的眼瞼(眼皮)就好比是照相機的鏡頭蓋,以保護眼珠,不讓灰塵進入眼睛,還能讓眼睛休息。還可與孩子討論:如果眼睛看不見會怎樣?可以用布蒙上孩子的眼睛,讓孩子體驗眼睛看不見所帶來的不便。
氣味箱
準備幾個杯子,在每個杯子內(nèi)倒入不同的常用調(diào)味品如:醬油、麻油、料酒、醋、花生醬等。蒙上孩子的眼睛,讓孩子逐一聞聞杯中放的是什么。
其實,有關(guān)認識人體器官的小實驗還有許多,以上選取的幾個小實驗,在實驗材料的收集和操作上都便于在家中進行,是一種很好的親子游戲哦!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撫觸加被動操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加了什么新內(nèi)容呢?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1個月
A.手抓握。
該練習和新生兒期一樣。
B.屈肘。在手抓握練習之后,母親用手握住孩子手及腕部,然后分別將孩子左、右手依次向?qū)殞毶媳刍蚣绲姆较蚯?,?~6拍。
C.擴胸。兩臂胸前平舉為預備姿勢,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也就是將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身體兩側(cè),掌心向上;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第3拍同第1拍;第4拍還原。共4~8拍。
D.屈腿。下肢第四節(jié)后,手握孩子足踝部,將左、右腿分別做屈膝,屈胯動作,共4~6拍。
E.抬頭。翻身呈俯臥位后可做半分鐘抬頭訓練。注意把孩子雙手分別放在頭兩側(cè)起支撐作用,同時用你的聲音和笑臉去孩子頭前方逗引他抬頭。1個月的寶寶頸肌、背肌力量均不強,不要試圖讓他抬頭很長時間,以免造成疲勞。
2個月
A、B.同1個月,練習次數(shù)可達8拍。
C.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兩臂胸前平舉預備,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交叉;第3拍,兩臂側(cè)平舉;第4拍,兩臂放置身體兩側(cè);第5~8拍重復兩臂上舉和還原至第4拍的姿勢2次,即上舉-還原-上舉-還原。共8拍。
D.屈腿上舉。在1個月的屈腿動作之后,手握孩子膝關(guān)節(jié)使腿伸直并上舉45度,共8拍。
E.抬頭,呈45度,共練習1分鐘。
3個月
A.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同2個月。
B.手碰手。A.8拍完成之后,握著小兒腕部讓其兩手相碰4~6拍。這時母親一定要和寶寶說話。你可以告訴他:“寶寶看看這是你的小手,多可愛呀?!币贿吪鍪忠贿呎f:“原來小手可以挨在一起呀,寶寶試一試!‘這一節(jié)為促進2~3個月孩子看手、玩手、吸吮手的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C.屈腿90度。雙下肢交叉屈腿后放平,雙手握住膝關(guān)節(jié),伸直下肢后上舉90度。共8拍。
D.側(cè)身翻。從仰臥位變?yōu)楦┡P位時不是把孩子抱起來再趴下,而是將一側(cè)下肢放在另一側(cè)下肢之上,然后輕輕推后背幫孩子翻身。左右側(cè)身翻各練2次。
E.俯臥抬頭90度。練習可達2分鐘。作法同2個月。
趴著玩
撫觸中總共15分鐘,其中的抬頭練習不可能時間很長,為補充練習抬頭我們可以在床上和孩子趴著玩。母子頭對頭的趴著,臉和眼睛處于同一高度,便于孩子觀察你并和你目光相接,這是加強和孩子溝通的好機會。你可以用語言叫寶寶,讓他抬頭看你;也可以用手摸摸寶寶的臉或小手引起他的注意,讓他抬頭。每當寶寶抬頭時間長感到累了時,他會主動趴下,這時你要讓他休息。玩游戲和吃飯一樣均屬不可勉強的事情,我們要注意適度和量力而行。
鍛煉寶寶手部靈活性的3個小游戲
俗話說:“心靈手巧。”小手越靈巧,寶貝就會得到越多的刺激,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事物。多和寶貝玩動手的游戲,就會讓寶貝變得越來越聰明。
游戲1:開心玩偶(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貝)
推薦理由:
和寶貝玩這個游戲,可以幫助他提高以下技能——
1。有利于發(fā)展寶貝的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
2。幫助寶貝發(fā)展手指靈活性,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3。如果在游戲時配以兒歌活動或者講述一些相關(guān)的故事,還可以發(fā)展寶貝的語言能力;
4。幫助寶貝發(fā)展想象力。
游戲方法:
將舊手套或者舊衣服改裝一下,變成一頂可以套在手掌或者手指上的小帽子,在上面畫上寶貝喜歡的小臉譜和寶貝游戲——
1。媽咪和寶貝一人一個玩偶,套在手上或者手指上,靠手指和手腕前后左右的擺動,使玩偶活起來。
2。一邊游戲,一邊隨機編一些歌謠或者利用寶貝熟悉的故事,與寶貝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奇幻的小人國的世界。
3。根據(jù)寶貝的興趣,可以編一些和寶貝生活緊密相關(guān)的故事,通過手指來輔助講述故事。
貼心提示:
比較小的寶貝,控制小手的能力還比較弱,媽咪可以給他制作比較大的玩偶,讓他套在手掌上玩。對于比較大的寶貝,除了給他準備大玩偶之外,還可以給他準備一些指偶,充分訓練他小手指的活動能力。
游戲2:小小演奏家(適合1歲以上的寶貝)
推薦理由:
1歲之后,寶貝對敲敲打打的事情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管什么東西拿到手,都會試著去敲一敲,打一打,通過這種方式來探索事物的奧秘。同時,敲敲打打也是培養(yǎng)寶貝音樂節(jié)奏感非常好的方式之一,還可以提高寶貝的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
游戲方法:
將喝剩下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易拉罐、飲料瓶收集起來當成小鼓,也可以用金屬制的小盆當鼓,用筷子當鼓槌——
1。媽咪敲幾下“小鼓”,然后讓寶貝模仿,或者反過來,寶貝敲幾下“小鼓”,媽咪再模仿。培養(yǎng)寶貝敲“小鼓”的興趣。
2。媽咪敲幾下,寶貝也必須敲幾下,反過來,寶貝敲幾下,媽咪也必須敲幾下,誰模仿錯了就刮誰的鼻子。
3。媽咪敲一個節(jié)奏,讓寶貝模仿,此后不時變化節(jié)奏,讓寶貝模仿。
貼心提示:
媽咪一定要根據(jù)寶貝年齡的大小以及認知能力來調(diào)整游戲內(nèi)容,如果寶貝很快就能準確地模仿敲擊的點數(shù)和節(jié)奏,可以增加難度,逐漸培養(yǎng)寶貝的記憶力和模仿能力。
游戲3:花樣疊羅漢(適合2歲以上寶貝)
推薦理由:
2歲后,寶貝的觀察和模仿能力越來越強,不管媽咪做什么,他都會樂于去模仿。疊羅漢的游戲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寶貝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
游戲方法:
1。媽咪將一只手手掌朝下放在膝蓋上,然后讓寶貝將他的小手摞在媽咪手上;媽咪再將另一只手輕輕壓在寶貝的小手上,寶貝再將另一只小手壓在媽咪的手背上;媽咪將壓在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壓在寶貝的小手上,如此反復。
2。等寶貝學會玩手掌的疊羅漢游戲之后,可以改為玩手指的疊羅漢游戲。媽咪伸出食指放在膝蓋上,寶貝也伸出同一只手的食指壓在媽咪的食指上,其他同第一步。
3。媽咪不斷伸出不同的手指,要求寶貝也跟著媽咪變換手指繼續(xù)游戲。
4。媽咪加快速度不斷變換手指,鼓勵寶貝也跟隨著變換手指和媽咪游戲。
貼心提示:
媽咪可根據(jù)寶貝的情況調(diào)整游戲難度,也可以改變手指頭的數(shù)目和寶貝游戲,即一次伸出不同數(shù)目的手指頭,讓寶貝響應。還可以在變換手指頭的數(shù)目時,讓寶貝快速計數(shù),通過游戲培養(yǎng)寶貝理解數(shù)的概念。
社交能力從“小小身體”做起
“身體動作可以矯治幼兒人際交往障礙?!庇浾呓詹稍L黃金教育研究中心李惠健教授了解到,促進孩子的社交能力,最好從孩子的“小小身體”做起。據(jù)了解,身體動作的互動最能夠建立彼此的密切互信關(guān)系,因此,家長可以利用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和自身的動作技巧,配合孩子的情緒來引導身體的動作。具體方法是:
控制不合群動作:
據(jù)專家介紹,有交往障礙的孩子往往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合群動作及刻板的行為,如打人、搶東西等等。如果這些行為在某些特定的交往場合出現(xiàn),便不能被周圍人所接受。所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以適當?shù)男袨榉绞饺谌虢煌鶊龊?,那么就必須注意控制他們的不合群動作?/p>
身體配合語言:
為了滿足孩子社會交往的需要,家長應引導孩子學會交往的身體動作語言和禮貌用語,見到他人主動打招呼:“你好,我叫XX”;“有空來我家玩”等。同時,應伴有點頭、招手、微笑等身體動作。在和小伙伴協(xié)商時,應該說:“我能玩一玩嗎?”同時伴有身體前傾、拉住對方的手、微笑等身體動作。表達歉意時應該說“對不起”,同時伴有鞠躬、歉意等身體動作。
交換體驗不同角色:
“角色的交換很簡單,但卻很重要,它可以幫助幼兒了解并關(guān)注他人的想法或立場,得到不同的感受和收獲,從而逐步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學會交流、等待、謙讓等,在不知不覺中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增強自我控制?!北热纾诮o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講到“小羊在山坡上吃草時大灰狼來了”的情節(jié),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設(shè)想“讓誰來幫助小羊逃命呢?請大象來幫忙、請獵人來……”盡可能讓孩子扮演到三種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