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你最想知道的音樂胎教知識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幼兒胎教故事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幼兒喂養(yǎng)知識

一位媽媽對豆豆媽說,我從懷孕初期開始,就實施音樂胎教,整天放音樂。重點聽一兩盤。反反復復聽的一盤是以音樂模仿動物走路、鳴叫為特征的優(yōu)美樂曲,如:“小雞,嘰嘰嘰”,音樂起“1·51·5|1·51·5|……”,“大象走路”,音樂起“5010|5010|……”;泛泛聽的是各種流行的輕音樂。胎兒經過大半年的音樂熏陶,出生后對音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出生開始至半歲前,很多時間在床上度過,每當他哭鬧時,就讓這盒音樂磁帶在他耳邊響起,頓時,他就停止哭鬧,靜靜地聽著,臉上流露出喜悅的神色。家人都說“這辦法止哭真靈”。究竟,音樂胎教為什么會如此有效呢?

音樂胎教增進親子感情

在各種藝術中,音樂有其特殊的位置,它是孕婦與胎兒之間不同語言間的橋梁,能被胎兒所感受。音樂就是孕婦與胎兒建立最初聯(lián)系和感情的最佳通道。

胎兒熟悉母親的心音,也同樣熟悉母親說話或唱歌的聲音,而且一直保持到出生以后。在音樂的氣氛中,父母子女之間會更和諧、融洽。

父母對著胎兒唱唱歌,說說話,選擇音樂同胎兒進行“交談”和思想感情交流,可減少初產時母親對胎兒的生疏感。平時,由于胎兒的特殊環(huán)境與地位,胎兒“聽”到的聲音,大部分是母體傳來的,胎兒熟悉母親說話和唱歌的聲音,就像熟悉母親的心音一樣,父親對胎兒說話、唱歌,雖然其聲音傳到胎兒,不如母親那樣直接,但也有良好的作用,在這樣的氣氛中,父母和子女間會更加和諧融洽。也有選擇錄音機和唱片提供音樂和韻律的,但這樣缺少胎兒最需要的溫暖和直接接觸,所以,還要由家人自己來完成。孕婦唱歌或哼哼曲調,比說話更能直接的表達感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是給胎兒的另一種語言。

音樂胎教培養(yǎng)寶寶創(chuàng)造力

國外專家經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左半邊大腦管邏輯思維,管語言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右半邊大腦管形象思維,管感情和直覺能力。一般右半邊大腦發(fā)達的人創(chuàng)造力較強,如畫家米開朗琪羅、達?芬奇、發(fā)明家愛迪生等一些偉大的藝術家、發(fā)明家都有右腦比左腦發(fā)達的現(xiàn)象。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爸爸媽媽應該知道的早教知識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走訪了幾位兒童教育專家后,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家長必備的早教常識:

早教需要適齡化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借助專業(yè)機構的輔導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會專業(yè)機構、幼兒園共同完成,而父母往往是寶寶最好的早教老師,這也是許多國家都在提倡親子早教的原因。

另外,親子早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齡化早教,而適齡早教遠遠不是混齡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家長的親自參與,與幼兒之間形成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愛和家的溫暖中體會到親子教育的歡樂的同時,輕輕松松學到適齡的文化知識,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1-2歲:在快樂的親子互動中,帶領寶寶探索世界,認識自我,并鍛煉寶寶的體魄,促進語言發(fā)展。

2-3歲: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發(fā)展,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yǎng)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強調親子互動。

3-4歲:鼓勵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圍的社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理能力,發(fā)展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4-5歲:注意培養(yǎng)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感受傳統(tǒng)文化,增強藝術表現(xiàn)力,增進親子感情。(文/瑞麗)

5-6歲:注意鼓勵孩子進行科學探索,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和社會交往能力,為進入小學做準備。

早教不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但往往忽視“過之尤不及”的道理,希望可以孩子一夜之間成名成才。于是早教之風越刮越烈,孩子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但是,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輸和盲目超前,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進而影響今后的成長。

早教不是特長教育。

也有一些家長,將早期教育等同于特長教育,認為學得越多越好,于是盲目攀比跟風。殊不知,特長教育一定要等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之后再開始。當孩子處于心智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時,急于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反倒會讓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

早教不只是學知識。

有些家長認為早教就是單純的找老師給孩子上課,提前學知識。這是極其片面的想法。早教是以情為先、以養(yǎng)為主、養(yǎng)教結合,重在品格素養(yǎng)和潛能開發(fā)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與人溝通的能力、樂觀的品質等等,而不單純的知識文化知識的積累。

早教不只是讓孩子更聰明。

有的人誤以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開發(fā),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質的教育。其實早教的含義包括感知、動作、語言、認知的訓練,也包括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養(yǎng)。如果認為早教單純的只是孩子變得比別人更聰明,那就違背了早教的初衷。

家教知識:你知道寶寶喜歡玩別人玩具的原因嗎?


家教知識:你知道寶寶喜歡玩別人玩具的原因嗎?

1.父母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寶貝的需求

有的父母嬌慣寶貝,只要寶貝一提要求,馬上就滿足,結果寶貝就會養(yǎng)成總是提要求的習慣。也有的父母在寶貝提出購買玩具,因得不到滿足而拼命哭鬧時,只想盡快避免寶貝哭鬧的尷尬,處于無奈而滿足寶貝的要求,這也會無意中鼓勵寶貝的這種行為習慣。

2.父母過低地估計了寶貝的承受能力

不能拒絕寶貝,有時并非寶貝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自己受不了他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玩玩具時的可憐模樣。實際上,寶貝的適應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好,雖然他前一秒還在為獲得某個玩具而哭鬧,但后一秒,他可能就被別的事物所吸引,很快忘了自己的欲望。真正適應不了的往往是父母自己,正是父母縱容寶貝養(yǎng)成了這樣“貪婪”的習慣。

3.喜歡新奇事物是寶貝的天性

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是人的天性。對寶貝來說,由于集中注意的時間本來就比較短,所以一個新玩具到他手里,玩不了多久,他就會被別的事物吸引,進而對手中的玩具失去興趣。寶貝喜歡新玩具,喜歡花樣翻新的游戲,這是他的天性。

4.父母過于依賴玩具來安慰寶貝

當爸爸媽媽工作繁忙,特別是一邊工作一邊進修的時候,常常沒有時間和寶貝玩耍。不少父母為了讓寶貝安安靜靜待上一會兒,給自己騰出點時間,可能會更多地依賴玩具來承擔本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于是,他們常常塞給寶貝一堆玩具,然后放心地去忙自己的事情。這樣也會導致寶貝對玩具產生依賴感,從而提出更多購買新玩具的要求。

5.寶貝不會玩或者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玩法

一個玩具拿到手,寶貝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玩。尤其那些不適齡適性的玩具,寶貝更是難以駕馭,這樣就會降低他對玩具的興趣。另外,即便寶貝掌握了某個玩具的玩法,但是因為無法創(chuàng)造性地尋覓到一些新的玩法,或者父母提供的玩具不符合寶貝的性格年齡特征,他也會很快就對這個玩具失去興趣,進而提出購買新玩具的要求。

6點育兒知識是你必知的


6點育兒知識是你必知的第一是對孩子要尊重。

我成長的地方是一個荒涼山坳。在那里經常會看到大叢大叢的野花,因為是野花,所以從來無人修剪,總是縱情綻放。一直覺得,野花要比“家花”美,就因為有個性。有個性是因為它們自由,一枝一蔓,都有足夠的空間來伸展。也就是說,它們的成長需求(空間)得到了尊重。

第二是就算母女或者母子之間,也要有各自的空間。

作為母親或者父親,確實有關愛兒女的責任和義務。但這種愛如何給予,是否是對方需要的那一種愛,需要認真考量。事實一次次證明,人其實最討厭自己不需要卻強加給自己的東西。哪怕是所謂的“愛”。比如一個孩子,他實在吃不下一個大雞腿,但母親說得加強身體素質,強逼他啃下去。這個孩子一點也不會覺得母親在愛他。又比如一株花,它自然有它開放后的姿態(tài),護花的人最好是任由其枝蔓,給它空間,而不是一味地去修剪讓它符合你要的那個空間。只要這枝花吸收了充分的養(yǎng)料和水份,就可任其盛放與妖嬈。

第三就是關于“愛”的定義的重新思考。

有一句情侶之間的情話是:我愛你,所以你的缺點我也一起愛。對孩子也應該一樣。把孩子的缺點也“養(yǎng)起來”。大家都知道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會有缺點。缺點只要不會上升到道德層面上,我覺得就應該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想著要去修剪掉為快。畢竟,要將性格這種東西進行“重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沒必要。面對孩子的缺點,大可像水碰到了礁石或者水草一樣,繞過去便是了。何必非要停下來搬走這塊石頭或者拔掉這棵水草?

第四就是要平等。

我確信,孩子有一個他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未必比我們成人的世界更少煩惱。對他們來說,“大灰狼晚上到底會不會來”這樣愚蠢的問題,卻可能導致他們好多夜晚無法安眠。老是用自己眼睛里看到的東西來衡量孩子,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眼睛會欺騙你自己。蹲下來,與孩子目光平視吧。不要總以為自己比孩子強過多少。

第五就是與孩子交流。

交流確實有技巧這個東西的存在。而最大的技巧,就是理解原則。理解就像一把鑰匙,能讓孩子打開心扉。

最后,身為父母,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功課。這不僅能讓親子關系良好發(fā)展,也能將自己修煉得更加完滿。

你知道教育孩子最佳時間嗎?


教育孩子,可是個頭疼的問題,現(xiàn)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教育孩子的最好時間在什么時候?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新的一年、新的學期開始或孩子進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時,會有一種新的意識、新的能力,此時家長因勢利導,當會“旗開得勝”。

二、孩子享受成功喜悅的時候。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三、孩子感受委屈的時候。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和同情的態(tài)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家長的告誡了。

四、老師來訪的時候。家長應把孩子的長處告訴老師,同時以希望的口氣指出孩子的缺點,不宜單純地“告狀”。

五、孩子有困難或遭遇失敗的時候。家長不應訓斥,而應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于點撥,幫其走出“困境”。

六、孩子有較大過失的時候。這時家長的理解、同情、體諒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時候,循循善誘能收到振聾發(fā)聵的效果。

七、孩子對某些事物懷有濃厚興趣的時候。家長應積極支持、鼓勵,用興趣推動孩子去尋求知識,激勵孩子深入鉆研。

八、有較大集體活動的時候。這是教育孩子遵守紀律,為集體爭光,培養(yǎng)集體觀念的極好時機。

九、他人取得成績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我也要做出成績”,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目標要求,使其一時熱情變?yōu)槌志玫男袆印?/p>

十、外出作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歡聽好話,不愿在別人面前現(xiàn)丑,所以這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談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恰當提出希望。

育兒4點新知 你知道了嗎


育兒4點新知你知道了嗎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很多家長都有過充足的前期準備,也閱讀了相關的育兒書籍,可以說父母們還是盡心想將子女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孩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原有的育兒經驗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新一代的育兒觀念已經新鮮出爐,爸爸媽媽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1.古典音樂有助于孩子智商發(fā)展

音樂有助于孩子的思維和記憶力發(fā)展,這些很早以前就被父母們所熟知了,但是不為父母們所熟知的是什么音樂類型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美國一些專業(yè)研究機構指出,古典音樂更有助于孩子的智商發(fā)展。

因此,有時間的時候父母不妨陪孩子一起欣賞古典音樂,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鑒賞力,與此同時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對于本身就對音樂有興趣的孩子來說,這么做甚至還可以讓孩子愛上音樂,將來從事與音樂相關的工作或研究。學齡前的孩子主要以欣賞音樂為主,如果要學習的話,爸爸媽媽最好等孩子長大一點再做打算。

2.手語有益于孩子語言發(fā)展

有育兒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寶寶在不會說話的階段注意依靠肢體語言和家人溝通和交流,也就是說人類最早掌握的不是語言,而是肢體語言。手語也是肢體語言的一種,它通過不同的手勢動作配合面部表面來表達語言,傳遞信息。

與年幼的寶寶溝通,采用手語和口語同時使用的方式,這有助于激發(fā)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能刺激孩子的發(fā)音系統(tǒng),讓孩子更早地學會用語言表達。但是父母們不要說風就是雨,把手語當成是孩子語言發(fā)育的最好助手,帶著功利性和目的性去看待,這樣就失去了關愛孩子的意義了。父母應該把這當成是和孩子快樂溝通的一種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理解父母所表達的含義。

3.未到學齡期入園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

孩子還很小,父母們卻急著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以為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從而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實,父母們理解錯了,年幼的孩子在幼兒園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還可能變得沉默少言,性格內向等。

因為年齡的問題,孩子的心智發(fā)育跟不上其他孩子的進度,孩子也許根本就聽不懂,也記不住,坐在那兒又有什么意義呢?年幼的孩子父母就該帶在身邊,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和呵護,讓他快樂地玩耍,快樂地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必過早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學習。

4.多看電視影響孩子的健康

的確,孩子看一些情景對白類主題的電視有助于孩子的詞匯積累,也有助于孩子的語言表達,但長時間看電視會導致孩子到了學齡期無法正常集中注意力,甚至不愿意與別人溝通。滿3周歲的孩子看電視要適量,每次以三十分鐘左右為宜。此外,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或是親子游戲,而不是讓孩子一整天都坐在電視機前。

孩子不為人知的潛能 你知道嗎?


英國一個名叫艾瑞斯.格瑞斯.哈姆肖(IrisGraceHalmshaw)的三歲小姑娘去年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癥,醫(yī)生建議她可以嘗試藝術治療。于是小艾瑞斯開始用畫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畫在藝術界引起不少轟動,作品拍賣售價竟高達800多英鎊(約人民幣7700元)。其實,每個寶寶都像小超人,在平凡的外表下有著不為人知的潛能,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你要相信,每個寶寶都有屬于他自己的“超能力”,只是很容易被“粗心”的我們忽視了。家長不妨細心觀察,找到寶寶的潛能與愛好。

一、潛在能力的15種表現(xiàn)

1、語言才能:善于用語言描述所聽到的各種聲響;常給孩子朗讀的故事,要是你更換了里面的某個詞,孩子就會說讀錯了,并加以糾正;喜歡對人講故事,而且講得繪聲繪色。

2、音樂才能:喜歡伴隨樂器的彈奏演唱;喜歡傾聽各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響,并能根據聲響準確地判斷出是什么樂器;能準確地記憶詩歌和電視里經常播放的樂曲。

3、社交才能:善于觀察父母的心情,領會父母的憂與樂;落落大方,動作優(yōu)雅懂禮貌;看見生人時會說“他好像某某人”之類的話。

4、想象能力:善于辨別方向,極少迷路;乘車時,對經過的站名或路標記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時候曾經來過這相地方;喜歡東寫西畫,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種物體。

5、運動智能:喜歡自己動手,很多東西一學就會;喜歡東寫西畫,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種物體。

二、怎么發(fā)展寶寶的這些潛能

1、語言才能:

講故事

媽媽每天晚上給寶寶睡前講故事,故事、素材的積累能夠讓寶寶不斷地觀察學習,積累詞匯;寶寶年紀稍長,就可以鼓勵他跟你講故事,比如復述今天老師講的白雪公主故事,或者幾天前媽媽說的那個小紅帽故事。

演講

家長不但要鼓勵孩子多說,而且還應該對孩子說話的內容給予引導。比如家長給孩子一個小主題,讓孩子自由發(fā)揮隨意演講,或者說說他認為有趣的事,說完后家長可以給他一些指導意見,寶寶鍛煉了口才,同時也建立了自信。

2、音樂才能:

用孩子懂的方式傳遞音樂

對小寶寶,媽媽可以哼著歌或者放著輕柔的音樂,幫寶寶做個輕撫按摩;對大寶寶,媽媽可以帶領他跟著節(jié)奏拍手、踏腳或敲奏小樂器,感應音樂的拍子;或者拿著紗巾,舞出旋律的高低,甚至親子間的傳球,都可在感應樂曲中傳遞音樂的美好。

玩音樂,不分形式

家長可以讓寶寶試著敲打鍋碗瓢盆,制造出音色高低不同的聲響。用塑料調羹敲出些柔和的“叮?!甭暎蚴怯媚局频纳鬃忧么虺觥班锑獭钡穆曇?。挑選一些寶寶平常喜歡的童謠或是歌曲,一邊唱一邊用手邊的小道具來增加特殊的音響效果,用鐵鍋和鏟子敲打出相應的節(jié)奏。

3、社交才能:

多讓孩子與人相處

幼兒園是個擴大寶寶圈子、學習人際交往的最好平臺,家長也可以多帶寶寶去公園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寶寶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和陌生人相識、相處的人際技能。

在游戲中讓寶寶學會角色轉換

和寶寶玩角色扮演游戲,讓他“真實”地感受到不同角色有著不同的想法,學會逐漸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媽媽拒絕分享玩具,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被拒絕很受傷”的心理感受。

4、豐富想象力:

制作手工藝品

提供一些廢舊的材料,比如彩紙、紙盒、紐扣等等,鼓勵寶寶自己用這些材料動手制作一些生動有趣的手工作品:比如用酸奶盒子做成小汽車、用糖紙和橡皮筋做成娃娃裙子等等。創(chuàng)造的過程能夠激發(fā)寶寶潛在的想象力。

5、運動智能:

和孩子玩平衡游戲

用紙牌或者鉛筆搭金三角結構,或者用空礦泉水瓶逐個搭高,有時候和寶寶一起玩單腳投擲紙團的游戲,這些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平衡感和肢體的協(xié)調運動。

鼓勵孩子拆裝東西

寶寶是個小破壞家,但是如果家長能夠引導寶寶將拆散的東西重新組裝起來,比如小汽車或者一些小型電器拆了重裝,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

孩子:你知道錯了嗎?


剛吃了茶點不久,便傳來諾諾小朋友的喊聲:“老師,航航朝我吐口水。”他的話音還沒落,這時的航航又想給另一位小朋友吐口水,我叫:“航航!”聽了叫聲,他在地上翻了一個跟頭,裝作若無其事地走開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又有一名小朋友很不開心地走到我的跟前,向我訴說著航航的不良行為。航航為什么會這樣呢?他媽媽在聯(lián)系冊中也有說過:不知道為什么,航航最近在家愛吐口水了。據老師們前幾天的觀察,他這種情況在幼兒園里一直沒出現(xiàn),為什么今天會這樣呢?暫時把他叫住,只是治標不治本,怎樣才能把他的壞習慣糾正呢?于是,我放下手上的碗,神情嚴肅地對著他說:“航航,請你到陳老師這邊來?!?/p>

這時,航航感到不對勁了,一邊揉著小眼睛,“水滴”一邊嘩嘩地流著,哭著說,“Miss,我知道錯了,下次不會了?!蔽颐念^,輕輕地問:“你說你知道錯了,那錯在哪里?”他回答:“吐口水?!蔽以賳枺骸澳阒腊芽谒略谛∨笥训哪樕蠒鯓訂幔俊焙胶讲恢廊绾位卮鹆?,我耐心地告訴他說:“第一,吐口水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第二,吐口水也是不講衛(wèi)生的一種行為,有一些疾病就是通過口水傳染的,如果被傳染了,人就會生病,你是想自己生病還是讓小朋友生病呢?是生病好玩還是不生病與小朋友一起好玩呢?”

聰明的小家伙說:“生病了就要打針吃藥,沒有力氣玩了,很難受的,我想不生病,我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蔽医又f,“你想和小朋友玩,那你的小嘴巴就不能吐口水給小朋友,記住了嗎?”航航邊點頭邊說:“知道了?!薄澳悄隳茏龅絾幔俊彼f:“能做到?!薄白霾坏皆趺崔k?”我說,他搖著頭一句話也不說。我又說:“如果你沒做到,又向小朋友吐口水,那你只有一個人玩了,好嗎?老師和小朋友們都喜歡知錯就改、講衛(wèi)生、有禮貌、說話算數的航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為了能加深他的印象,我與他來了個君子協(xié)定——拉鉤,然后小家伙開心地跑回自己的座位,跟著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去了。

當孩子犯錯了,老師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你知道錯了嗎?”小朋友說,“我知道錯了”。聽了孩子說“知道錯了”,老師們便讓他回到群體中,事實上孩子真正犯了什么樣的錯,犯了這樣的錯,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我想孩子們是不知道的。當孩子們犯錯了,老師們要用實際行動進行教育,讓犯了錯誤的孩子真正地知道他錯的原因,怎樣做是正確的,同時也要讓他適當地承受做錯事的后果。

相關推薦

  • 爸爸媽媽應該知道的早教知識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走訪了幾位兒童教育專家后,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家長必備的早教常識: 早教需要適齡化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借助專業(yè)機構的輔導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會專業(yè)機構、...
    2021-01-29 閱讀全文
  • 家教知識:你知道寶寶喜歡玩別人玩具的原因嗎? 家教知識:你知道寶寶喜歡玩別人玩具的原因嗎? 1.父母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寶貝的需求 有的父母嬌慣寶貝,只要寶貝一提要求,馬上就滿足,結果寶貝就會養(yǎng)成總是提要求的習慣。也有的父母在寶貝提出購買玩具,因得不...
    2020-07-24 閱讀全文
  • 媽媽愛你,你知道嗎? 小草在無意中生長,花兒在悄悄的開放,寶寶在不自覺中一天天長大,一直覺得做母親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一個小小的生命,交付你,由你來把寶寶帶大,讓寶寶成為一個能懂你并與你相知相愛的親人,是一個多么浪漫的母親...
    2020-09-27 閱讀全文
  • 6點育兒知識是你必知的 6點育兒知識是你必知的第一是對孩子要尊重。 我成長的地方是一個荒涼山坳。在那里經常會看到大叢大叢的野花,因為是野花,所以從來無人修剪,總是縱情綻放。一直覺得,野花要比“家花”美,就因為有個性。有個性是...
    2020-11-04 閱讀全文
  • 你知道教育孩子最佳時間嗎? 教育孩子,可是個頭疼的問題,現(xiàn)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2021-08-17 閱讀全文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走訪了幾位兒童教育專家后,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家長必備的早教常識: 早教需要適齡化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借助專業(yè)機構的輔導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會專業(yè)機構、...

2021-01-29 閱讀全文

家教知識:你知道寶寶喜歡玩別人玩具的原因嗎? 1.父母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寶貝的需求 有的父母嬌慣寶貝,只要寶貝一提要求,馬上就滿足,結果寶貝就會養(yǎng)成總是提要求的習慣。也有的父母在寶貝提出購買玩具,因得不...

2020-07-24 閱讀全文

小草在無意中生長,花兒在悄悄的開放,寶寶在不自覺中一天天長大,一直覺得做母親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一個小小的生命,交付你,由你來把寶寶帶大,讓寶寶成為一個能懂你并與你相知相愛的親人,是一個多么浪漫的母親...

2020-09-27 閱讀全文

6點育兒知識是你必知的第一是對孩子要尊重。 我成長的地方是一個荒涼山坳。在那里經常會看到大叢大叢的野花,因為是野花,所以從來無人修剪,總是縱情綻放。一直覺得,野花要比“家花”美,就因為有個性。有個性是...

2020-11-04 閱讀全文

教育孩子,可是個頭疼的問題,現(xiàn)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2021-08-1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