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空間智能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小孩的興趣培養(yǎng)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的心得

一、什么是空間智能?

什么是空間智能?有沒有單獨的視覺或空間想象的能力存在?回答是肯定的。近百年來,心理學家對空間智能的研究與探索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04?1938):肯定空間因素存在于智力中,并將其定義為:一種在空間或視覺表象方面的才能。包括:能從不同角度辨認出對象的能力;能想象外形運動及其各部分之間轉換的能力;對空間關系的思考能力。

第二階段(1938?1961):確定空間因素相互不同的程度。認為至少有三種獨立的空間智能因素:一是精確地覺察空間模式并作相互比較的能力;二是定向,即不被空間模式以不同方式呈現(xiàn)而糊涂的能力;三是想象,即理解表象在三維空間中運動或操作想象中物體的能力。

第三階段(1961?現(xiàn)在):確定空間智能在其他能力的復雜的相互關系中的地位,認為空間智能的核心是準確地覺知視覺世界的能力,是能夠再造視覺經(jīng)驗(即使物體不在眼前)的能力。

二、幼兒空間智能的發(fā)展

嬰兒最初能在空間移動??蹣跚學步時,能在腦中形成靜態(tài)的大腦表象;學齡期,能活躍地在空間領域中從事對表象和對象的操作,使靜態(tài)表象變?yōu)閯討B(tài)表象,但空間智能仍局限在具體的情景和對象方面;直到青春期,才能處理抽象空間概念,能把圖像表征世界與命題陳述及推理相聯(lián)系,能理解幾何學。因此,兒童的空間智能有一個從靜態(tài)空間感知到獲得動態(tài)概念空間的發(fā)展過程。

三、幼兒空間智能的識別與培養(yǎng)

空間智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種能力,是人的思維的一部分。幼兒的空間智能具有以下特點:

1、圖像思維,可清楚地說出視覺表象。n4507.cn

2、能輕松看地圖及其他圖表。

3、喜歡畫畫、泥工等藝術。

4、喜歡拼圖、下棋、走迷宮及類似的游戲。

5、喜歡想象,并創(chuàng)造出內心的表象。

6、喜歡看幻燈、電影或其他視覺上的表演。

7、有好的色彩感覺,經(jīng)常用圖像來記憶。

根據(jù)空間發(fā)展規(guī)律,早期培養(yǎng)空間智能必須按規(guī)律進行。

1、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去感受、體驗行走的路線和認明標志物,如熟悉幼兒園路線,公共汽車線路圖、公園導游圖等,發(fā)展空間定位能力。

2、通過畫畫,發(fā)展其空間能力;提供橡皮泥等讓孩子塑造立體物體;提供各類積木,讓孩子在搭建中形成對前后、上下、遠近等有關空間智能的概念。

3、提供各類幾何、二維、三維圖形,讓孩子在自由拼搭中,發(fā)展空間智能。

4、變動畫里的物體,造成不同的景象,讓孩子觀察。

5、進行戲劇性游戲,模擬表演,發(fā)展透視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開發(fā)孩子的“空間智能”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三維空間之中,但是我們卻對自己擁有的空間智能知之甚少。事實上,空間智能是人們生活學習的基本能力,更是藝術、科學、數(shù)學乃至文學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一、什么是空間智能?

什么是空間智能?有沒有單獨的視覺或空間想象的能力存在?回答是肯定的。近百年來,心理學家對空間智能的研究與探索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04-1938):肯定空間因素存在于智力中,并將其定義為:一種在空間或視覺表象方面的才能。包括:能從不同角度辨認出對象的能力;能想象外形運動及其各部分之間轉換的能力;對空間關系的思考能力。

第二階段(1938-1961):確定空間因素相互不同的程度。認為至少有三種獨立的空間智能因素:一是精確地覺察空間模式并作相互比較的能力;二是定向,即不被空間模式以不同方式呈現(xiàn)而糊涂的能力;三是想象,即理解表象在三維空間中運動或操作想象中物體的能力。

第三階段(1961-現(xiàn)在):確定空間智能在其他能力的復雜的相互關系中的地位,認為空間智能的核心是準確地覺知視覺世界的能力,是能夠再造視覺經(jīng)驗(即使物體不在眼前)的能力。

二、幼兒空間智能的發(fā)展

嬰兒最初能在空間移動,蹣跚學步時,能在腦中形成靜態(tài)的大腦表象;學齡期,能活躍地在空間領域中從事對表象和對象的操作,使靜態(tài)表象變?yōu)閯討B(tài)表象,但空間智能仍局限在具體的情景和對象方面;直到青春期,才能處理抽象空間概念,能把圖像表征世界與命題陳述及推理相聯(lián)系,能理解幾何學。因此,兒童的空間智能有一個從靜態(tài)空間感知到獲得動態(tài)概念空間的發(fā)展過程。

三、幼兒空間智能的識別與培養(yǎng)

空間智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種能力,是人的思維的一部分。幼兒的空間智能具有以下特點:

1、圖像思維,可清楚地說出視覺表象。

2、能輕松看地圖及其他圖表。

3、喜歡畫畫、泥工等藝術。

4、喜歡拼圖、下棋、走迷宮及類似的游戲。

5、喜歡想象,并創(chuàng)造出內心的表象。

6、喜歡看幻燈、電影或其他視覺上的表演。

7、有好的色彩感覺,經(jīng)常用圖像來記憶。

根據(jù)空間發(fā)展規(guī)律,早期培養(yǎng)空間智能必須按規(guī)律進行。

1、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去感受、體驗行走的路線和認明標志物,如熟悉幼兒園路線,公共汽車線路圖、公園導游圖等,發(fā)展空間定位能力。

2、通過畫畫,發(fā)展其空間能力;提供橡皮泥等讓孩子塑造立體物體;提供各類積木,讓孩子在搭建中形成對前后、上下、遠近等有關空間智能的概念。

3、提供各類幾何、二維、三維圖形,讓孩子在自由拼搭中,發(fā)展空間智能。

4、變動畫里的物體,造成不同的景象,讓孩子觀察。

5、進行戲劇性游戲,模擬表演,發(fā)展透視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的方法


為什么有的孩子能夠用積木堆出各種城堡、汽車,而有的孩子卻只能摞高高,這點除了年齡差異外,這和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密切相關??臻g思維能力對于日常的生活、工作至關重要,就拿問路來說,如果對于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的人來說,對方告訴你「前方向左走 200 米,右轉后見十字路口再左轉前行 300 米,右手邊即是」,你可能會有些暈菜。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什么是空間思維能力

空間思維是我們將形狀在想象中形成思維圖像時的一種思維方式,也是我們用來想象事物不同視覺視角的思維模式。

怎么幫助孩子發(fā)展空間能力?

一、可以讓孩子通過結構化的積木游戲來提高孩子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三維的積木、二維的七巧板等玩具都可以達到鍛煉的效果)

二、可以讓孩子接觸豐富的空間詞匯,讓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空間思維和空間詞匯之間有明確的聯(lián)系。在一項研究中,知道更多空間詞語(如中間、上面、下面和附近)的學齡前兒童更擅長用塊體重現(xiàn)空間設計。即使在控制了一個孩子的整體詞匯量之后,情況也是如此,這表明具體的空間詞匯有助于孩子在三維空間中進行思考。

總結 & 小建議

鼓勵寶寶對環(huán)境的探索

實驗表明,嬰兒可以快速學習三維形狀。出生后的幾天內,嬰兒似乎明白,隨著物體越來越近,物體的外觀尺寸將會發(fā)生變化。在確保環(huán)境安全的情況下,父母盡量讓寶寶多觀察和探索周邊的環(huán)境。如果過于保守只是「看可以,不要亂碰」,那可能會影響孩子空間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玩建筑類積木游戲

建筑類積木游戲需要孩子依照二維平面圖的說明,搭建起三維的空間結構,最適合孩子鍛煉空間建構能力了。另外,一些七巧板和拼圖游戲也可以輔助提高空間思維能力,不妨多玩玩。

日常交流多用空間詞匯

讓孩子幫著找一件東西時,多用「上下、左右、前后、旁邊」等空間詞匯。也可以讓孩子幫你指路,比如孩子出發(fā)去幼兒園,你可以在出發(fā)前讓孩子用語言描述下怎么到達,多提示他用空間詞匯,構建空間想象力?!?/p>

幼兒內省智能的特點及其培養(yǎng)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恩斯特曾在《我的成功之路》報告會中對中國的小學生說:“以我為例,你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科學家?!倍魉固亟o我們的啟示是:只要能夠發(fā)現(xiàn)孩子的強項智能,每個孩子都能取得成功。加德納在《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中強調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這個理論一反傳統(tǒng)以考試為檢測智力方法的同時,給教師和家長在開發(fā)孩子智力的困惑中找到了新的希望??鬃釉唬骸拔胰杖∥嵘怼?,重反思、內省是儒家教育理論的一大特點,是人培養(yǎng)自我學習、自我修養(yǎng)的重要方法,而在世界四大宗教中都主張“懺悔”即“內省”,可見內省之重要。因此本文將什么是內省智能?幼兒的內省智能有何特點?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內省智能?等問題的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什么是內省智能?

加德納在《再建多元智能》中,對內省智能進一步明確表述:內省智能是“一個人清楚地了解自己,有效地處理自己的欲望、恐懼的能力,并且有意義地運用這些信息去調適自己生活的能力?!眱仁≈橇β犉饋硭坪鹾艹橄?,其實這種智能主要是指在人的發(fā)展中認識、洞察和反省自我的能力,即一個人對自己看法。表現(xiàn)為能正確判斷和評價自己的言語、行為、情緒、動機的一個認識過程,從這些表現(xiàn)方式中來提高自己自尊、自律、自愛的能力。

二、幼兒內省智能的基本特點

在《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一書中列出了內省智能的12項指標:(1)能覺察自己情緒的范圍;(2)找到表達自己情感與想法的方法;(3)形成一個正確的自我模式;(4)有確定并追求目標的動機;(5)有人生的一套倫理價值體系;(6)能獨立地工作;(7)對人生的“大問題”,如:意義、關懷與目的感興趣;(8)激勵自己持續(xù)學習與成長;(9)努力去挖掘與理解內在的經(jīng)驗;(10)能理解自我與人類處境的復雜性;(11)努力達到自我實現(xiàn);(12)激發(fā)別人的活力。 如何在幼兒身上找到這些反映幼兒內省智能的特點?上述的衡量指標在幼兒身上至少具備以下特點:(一)愛做“白日夢”;(二)擁有和表達對事物或活動的強烈的偏愛;(三)記日記或以藝術形式(如繪畫)表達自己想法;(四)愛計劃;(五)愿意從別人那兒得到對自己的信息;(六)和他們信任的人一起反省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七)愿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

由于幼兒各自性格特點或是生活背景的不同,在上述特點中不一定會一一表現(xiàn),所以,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個體去衡量不同幼兒的內省智力特點。

三、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內省智能

(一)建立穩(wěn)定的親子關系

精神分析學者Erikon(1963)、Freud(1930)和生態(tài)學者Bolby(1969)都認為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能夠建立安全依戀型的溫暖、信任和安全,為他們以后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在幼兒發(fā)展時期,如果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經(jīng)常以冷漠的態(tài)度來對待幼兒,幼兒缺乏依戀對象和安全感,就會對周圍的世界就會感到無助、孤獨和害怕。這會導致幼兒不愿主動去認識事物和探索世界,從而很難構建自我觀念。研究表明:“具有積極的自我和積極的養(yǎng)護者工作模型的兒童比那些工作模型不是那么積極的兒童表現(xiàn)的更為自信,在青少年階段的成績更好,社會技能發(fā)展的更好,對同伴的表征更為積極,有著更為親密和具有支持性的友誼?!?/p>

(二)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營造一種民主的氣氛

幼兒也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教師和家長應該轉變以往觀念,多采取對話和討論的方式來解決成人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環(huán)境之間的問題和矛盾,多給幼兒一些獨立思考的機會,在成人的幫助下讓幼兒自己做出計劃,成人的作用不是去干擾幼兒的學習,而是給幼兒獨處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經(jīng)驗事物,發(fā)展自己的認知。在家庭中家長要學會與幼兒分享經(jīng)驗、探討知識、解決問題;在幼兒園老師要傾聽不同幼兒的觀點和想法,給不同幼兒各自自我表達的機會和條件,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考和表達自我的勇氣。

(三)注重語言表達的培養(yǎng)

3歲以后幼兒的語言內容豐富起來,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特點是由外部語言逐漸過度到內部語言,最后發(fā)展到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的結合使用。語言在幼兒的認知發(fā)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幼兒在“工作”中經(jīng)常伴隨著言語,雖然我們很可能聽不懂幼兒在說些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在用內省的言語指導自己的行為,糾正自己的錯誤,從而順利完成任務,在言語的指揮下預兆自己的行為后果。應用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chǎn)術”,在家長或教師與孩子的親密對話中,我們不僅能讓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且也能了解到孩子的所思所想,通過對話對孩子的認識一一進行指導和教育,同時,這種方式也幫助孩子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如道德判斷的能力、控制學習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判斷推測的能力、認識別人和認識自己的能力。

(四)讓幼兒試著學會了解自己

內省智能突出的幼兒,有著很強的自我意識,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即使是錯誤的答案也該給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通過嘗試錯誤,使孩子對自己的判斷能力和實際能力的差別有所了解,在了解自己現(xiàn)有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能力。父母多給孩子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空間和環(huán)境,在學習環(huán)境設計中要表現(xiàn)出一種能讓孩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氛圍,如幼兒年齡相對太小而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可以嘗試通過繪畫來讓幼兒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繪畫也是孩子的一種語言方式。[!--empirenews.page--]

(五)在藝術活動中表露內心世界

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在自由的藝術活動中兒童能夠真實的表達內心思想,這些藝術活動有音樂、舞蹈、藝術等,其中藝術活動中的繪畫尤其值得我們提倡。

加德納指出,一些學前兒童幾乎不需要什么刺激物就可以開始繪畫。一旦把美術材料呈現(xiàn)給幼兒,他們便全神貫注地畫了起來。在繪畫中,幼兒表現(xiàn)出記憶、想象和真實生活的一面,其實繪畫也是幼兒內心世界的現(xiàn)實反映,繪畫是一種精神的表現(xiàn)。繪畫的功能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對幼兒起到釋放壓力、情緒的作用,同時也是感情表達的一種方式。成人應該鼓勵幼兒尤其是語言發(fā)展不成熟、不愿說話、內省智力有優(yōu)勢的孩子用這種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再加上成人和幼兒之間的言語對話,讓幼兒在作品中發(fā)展自己的內省智力。瑞吉歐成功的案例已經(jīng)從實踐中證明了這點。

(六)游戲、玩具和活動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活動又是幼兒構建認知的基本方式,在游戲中展現(xiàn)和發(fā)展幼兒的智力特點。能夠激發(fā)幼兒內省智力的玩具有:積木、鏡子、木偶、有移情作用的娃娃、處于困境的動物等,能夠培養(yǎng)內省智力的活動方式有:角色扮演、丟失的伙伴、家庭角色、職業(yè)扮演、挫折游戲等。另外,目前已開發(fā)了適合幼兒智力開發(fā)的軟件,適合內省智能培養(yǎng)的軟件包括一些任務游戲、角色游戲。在這些游戲中都體現(xiàn)了以下特點:(1)能讓孩子獨立思考活動任務;(2)能夠激發(fā)孩子的感情;(3)經(jīng)常伴有道德行為的體驗;(4)任務中和任務結束后都能引起孩子的繼續(xù)思考;(5)通過活動能夠認識和了解自己。

培養(yǎng)孩子專注與全面發(fā)展


培養(yǎng)孩子專注與全面發(fā)展

和孩子一起制作玩具

提到玩具,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商場里那些色彩繽紛,需要花不少銀子才能換來的商品。其實,孩子的眼里,什么都可能成為玩具。一個包裝盒、一張廢報紙、一根小細線、一塊碎布頭、一顆小石子、一根小樹枝,所有這一切毫不起眼的小物件都是玩具,他都可以滿腔熱情地玩得不亦樂乎。

家長不妨主動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丟棄的廢舊物品,消毒后歸類放置,找材料、設計構思、嘗試制作、不斷完善,最終制作成功一個完整的玩具。制作玩具這一過程本身就充滿了玩的誘惑,比單純玩地玩具有著更高層次的創(chuàng)造性。當最初構想的玩具在孩子的參與甚至全盤操作下制作成功,那種成功的喜悅將極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自制玩具的過程中,可能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也可能突發(fā)奇想,冒出新的創(chuàng)作意圖。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他們不得不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與設想及時修改設計方案,整個過程都由孩子自己控制,靈活而又主動,對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當他遇到困難或者當別的同伴需要提供幫助時,大家彼此之間的配合與參與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愉快的學習與人合作的環(huán)境,對孩子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起著非常好的作用。

培養(yǎng)專注與全面發(fā)展并進

不少家長擔心歡歡過于專注某樣東西,會導致能力發(fā)展不均衡。我想以故事的形式來詮釋一下這個問題。

歡歡是個非常好動的小男孩,每天一起床就沒完沒了地東跑西顛,這里摸摸,那里碰碰,難得有安靜的時候。他的動作敏捷,像個活潑的小猴子。這不,正在沙發(fā)上蹦跳著,發(fā)泄他永遠也使不完的精力呢。到了該給歡歡講故事的時候了,可是媽媽喊了好幾聲,歡歡就像沒聽到一樣,還在繼續(xù)他的蹦跳游戲。歡歡心想:媽媽的話實在是太不動聽了,我明明喜歡蹦跳,你為什么非要我去聽故事呢。于是,媽媽決定改變策略。

“兒子,我們一起跳,看誰跳得高?!睔g歡覺得媽媽的這句話比較動聽,立刻就聽到了。媽媽陪著歡歡一起跳,一邊跳,一邊跟歡歡說:“現(xiàn)在我們看看誰一次跳的次數(shù)多?!睔g歡更加賣力地跳了起來?!翱次覂鹤犹枚喔?,多快!你知道這個世界上什么動物跳得最高,什么動物跳得最遠,什么動物不會跳嗎?”“看看,你跳得那么賣力,都出汗了。我也出汗了,我必須休息一會兒。我們去看看那本書上說哪種動物跳得最高好不好?”

如果孩子喜歡某項活動,那就跟他一起玩,把自己當個孩子,哪怕在地上爬也沒關系,這沒什么丟人的。在跟孩子玩的過程中不斷描述你們正在玩的活動,他的語言能力不也一樣可以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提高嗎?

如果想要孩子看一會兒書,那么從他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引導他,而不是強行打斷他的活動,他會欣然接受你的建議的。孩子喜歡跳,不妨從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的故事入手,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書里的人物,這樣,會讓孩子把自己和故事書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也因此調動他看書的積極性。

如果想培養(yǎng)他學會關心別人,好了,你們跳出一身汗了,你對孩子說:“喲,看你跳出一身汗了,累了吧?媽媽給你擦擦汗,給你倒杯水。媽媽也累了,現(xiàn)在該你幫媽媽擦擦汗,給媽媽倒杯水了?!?/p>

如果你想讓他去畫一會兒畫,那就對孩子說:“我們把你跳高的樣子畫下來好不好?你看,我畫了一個孩子,跳那么高?這邊是媽媽,跳那么低?!?/p>

就從“跳”這一點出發(fā),只要與跳稍微有點關聯(lián)的事情,你都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引導他去做,他不也就對別的事情感興趣了嗎?能以孩子接受的方式來處理事情,那么他跳夠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同樣得到了提高。

林怡將父母教育孩子比作園藝家經(jīng)營他的園藝,同樣是花草樹木,不同的園藝家會打造出不同的園藝模式??蔁o論如何,蘭花養(yǎng)不成月季,灌木無法改造成喬木。尊重自然規(guī)律,尊重孩子的天性,只有愛心結合智慧,你的教育策略才有可能得以施行。

筆者對林怡早教一向頗為推崇,在日常的育兒生活中也常以其為指導,為了向更多關心早教的爸爸媽媽介紹林怡,特將林怡早教中一些經(jīng)典的思想進行精編,以饗各位網(wǎng)友。

學習就是玩游戲

游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帶功利性,識字與讀書對孩子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游戲。如果一天到晚追著孩子問:“這是什么字?”“這個字念什么?”即便孩子不覺得枯燥,想必追著提問的父母也該感覺枯燥了吧。沒有功利心的驅使,孩子的識字才會沒有壓力,沒有外在與內在的壓力,孩子才能在識字的游戲中體驗到文字的魅力與識字的樂趣。

文字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十分有趣的東西,比如家里養(yǎng)的小狗與文字的“小狗”,這兩個孩子想像中應該“完全一樣”的東西偏偏有那么大的差異,這本身就會極其強烈地調動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對文字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在孩子好奇秉性的驅使下,孩子完全有能力在很小的時候掌握文字,進而學會閱讀,并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設想如下場景:孩子對家里的小貓產(chǎn)生了興趣,追著小貓到處跑。聰明的媽媽拿出彩筆和白紙對孩子說:“我們畫一只小貓好不好?”孩子立刻拿起筆,在白紙上胡亂涂抹起來?!拔覀儗懶∝埖拿趾貌缓??”孩子好奇地看著媽媽寫上“小貓”兩個字。媽媽靈機一動,將那張寫有“小貓”的白紙綁在小貓尾巴上。當小貓拖著綁有“名字”的白紙在屋子里穿來穿去時,孩子也牢牢地記住了“小貓”這兩個與當時有趣的情景相關的文字。類似這樣的游戲場景,孩子任何時候都不會厭倦的。

鼓勵永遠強于批評

我們常在孩子涂鴉時盯著他們,批評他這個畫得不像,那個畫得不對,指導他這個應該怎么畫,那個應該怎么畫。涂鴉就是涂鴉,其目的不是為了培養(yǎng)凡高、莫奈,因此,盡管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嘗試好了,至少這樣不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讓活動本身變得了無情趣。

在孩子興致勃勃涂涂畫畫時,媽媽要做的事情就是熱情地對孩子的作品給予回應,幫助他把涂鴉的積極性保持下去。如果想要給予孩子指導,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一味地批評孩子,而要講策略。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將你要表達的想法明明白白告訴孩子。“你畫的小貓很不錯,你看媽媽畫一只,媽媽會這么畫。快看,小貓在咬自己的尾巴,它為什么要咬自己的尾巴呢?”如果孩子給予回應,你就可以引導他繼續(xù)按照你的方式往下進行。如果孩子沒有回應,不要管他,繼續(xù)自言自語:“他可能餓了吧。誰來給他畫條小魚呀?”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急不可待地搶過給小貓畫小魚的工作,繼續(xù)這項有趣的游戲了。

應對逆反期孩子有絕招

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只能讓孩子逆反的心理更加強烈,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1.來點小幽默,讓氣氛不再那么緊張嚴肅。比如你想要孩子進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強行將他抱入澡盆,或者訓斥他一番,那么事情肯定會變得很糟糕。不妨給孩子來點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誰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訴你的小屁股,讓他坐進澡盆?!边@樣與平時不同的語言會帶給孩子一種新鮮感,因此他會樂于接受父母的建議。

2.讓孩子放松警惕。如果孩子對什么事情都說不,不妨給他一切特別可笑的選擇,一直引導他不停地說不,這時候,他就會放松警惕,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問題上,于是,你就可以順勢找到機會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讓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務變成有趣的游戲。孩子都喜歡游戲,如果將任務變成游戲,相信他會比較樂于接受。比如,他總是不想去廁所,并因此總尿濕褲子,家長可以在估計他要上廁所的時候,將他扛起來:“現(xiàn)在我要扛著這把槍,讓他到廁所發(fā)射子彈了。”這樣的建議,會讓孩子很快就忘記他的不,乖乖地跟著你走。于是上廁所的任務就變成了一種有趣的游戲,他也就不會說不了 。

4.讓孩子自覺自愿地接受任務。給孩子準備一些圖書,或者給他編一些有趣的故事,讓他的任務變成他的一種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范動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會因為好奇而產(chǎn)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當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反著說出要他完成的任務,這時候,他可能就會按照你實際的要求去做了.

6.有時候,孩子沒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圖,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說不。因此,跟孩子交代任務的時候要眼睛看著孩子,十分嚴肅地將任務交給他,這樣他會明白你不是在跟他開玩笑,他就不會隨隨便便說不了。

7.和孩子輪流來。因為父母也做同樣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機會去做這樣的事情,而且必須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來做,這樣他會覺得很有趣,一般都會樂于接受父母的建議。

8.冷落孩子。如果孩子不聽從父母的建議,不要理睬他,撤銷父母對他的注意,讓他覺得很無趣,過一段時間他會明白這樣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會嘗試改變。

9.2歲左右的孩子一般都喜歡自己動手,因此,當孩子說不的時候,父母可以想辦法鼓勵他利用這個機會來顯示自己的能耐,他就會樂于自己來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勵孩子當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樣。他會嘗試擔當這個角色。當媽媽說:“你能演示給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飯嗎?”孩子一定樂于為指導小弟弟自己吃飯做出示范。

11.當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最好給他兩個選擇,一個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個就是他不喜歡做的事情,通常孩子都會選擇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做父母應該有的心態(tài)

很多人叫苦,說有了孩子以后就沒有了自我,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就長大才好。父母這種焦慮與厭倦的情緒會傳達給孩子,讓他也因此變得焦慮起來,這對孩子性格養(yǎng)成和心理發(fā)育都會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

教育孩子不是一種負累,也不是一種付出,而是一種樂趣,一種獲得。如果這樣想,不管孩子多小,你都會覺得教育孩子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教育孩子有時候就像在做一個實驗,你創(chuàng)設了很多的條件,不斷地改變實驗條件,然后觀察不同的實驗條件下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會有什么樣的改變。實驗條件與實驗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本身不就是很有趣的一種探究嗎?而且,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帶給你多少驚喜與滿足,這根本就是你無法估計的。孩子一天天地變化,一天天帶給你驚喜,這種來自心靈的收獲是其他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做父母如能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來看待孩子的教育,就會覺得非常輕松了。

相關推薦

  • 支招:寶寶空間智能巧培養(yǎng) 生活中有不少人由于方向感不好經(jīng)常迷路,其實這樣的情形是由于視覺與空間智能方面的弱勢所造成的。 寶寶的空間智能培養(yǎng) ◆什么是空間感 空間感是指準確地感覺視覺空間中各種事物形態(tài)體現(xiàn)出的均衡、比例、對稱、節(jié)...
    2022-02-03 閱讀全文
  • 開發(fā)孩子的“空間智能”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三維空間之中,但是我們卻對自己擁有的空間智能知之甚少。事實上,空間智能是人們生活學習的基本能力,更是藝術、科學、數(shù)學乃至文學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一、什么是空間智能? 什么是...
    2022-03-03 閱讀全文
  • 淺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淺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語言是人類開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類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積累各種精神財富都要利用語言來完成。人類優(yōu)秀的語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學、系統(tǒng)、適時訓...
    2021-08-27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的方法 為什么有的孩子能夠用積木堆出各種城堡、汽車,而有的孩子卻只能摞高高,這點除了年齡差異外,這和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密切相關。空間思維能力對于日常的生活、工作至關重要,就拿問路來說,如果對于空間思維能力較差...
    2021-05-04 閱讀全文
  • 幼兒內省智能的特點及其培養(yǎng)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恩斯特曾在《我的成功之路》報告會中對中國的小學生說:“以我為例,你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科學家?!倍魉固亟o我們的啟示是:只要能夠發(fā)現(xiàn)孩子的強項智能,每個孩子都能取得成功。加德納在《智力...
    2022-01-07 閱讀全文

生活中有不少人由于方向感不好經(jīng)常迷路,其實這樣的情形是由于視覺與空間智能方面的弱勢所造成的。 寶寶的空間智能培養(yǎng) ◆什么是空間感 空間感是指準確地感覺視覺空間中各種事物形態(tài)體現(xiàn)出的均衡、比例、對稱、節(jié)...

2022-02-03 閱讀全文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三維空間之中,但是我們卻對自己擁有的空間智能知之甚少。事實上,空間智能是人們生活學習的基本能力,更是藝術、科學、數(shù)學乃至文學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一、什么是空間智能? 什么是...

2022-03-03 閱讀全文

-->淺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語言是人類開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類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積累各種精神財富都要利用語言來完成。人類優(yōu)秀的語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學、系統(tǒng)、適時訓...

2021-08-27 閱讀全文

為什么有的孩子能夠用積木堆出各種城堡、汽車,而有的孩子卻只能摞高高,這點除了年齡差異外,這和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密切相關。空間思維能力對于日常的生活、工作至關重要,就拿問路來說,如果對于空間思維能力較差...

2021-05-04 閱讀全文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恩斯特曾在《我的成功之路》報告會中對中國的小學生說:“以我為例,你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科學家。”恩斯特給我們的啟示是:只要能夠發(fā)現(xiàn)孩子的強項智能,每個孩子都能取得成功。加德納在《智力...

2022-01-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