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孩子小嘴中的大學問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教育孩子誠實的故事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小孩子聽的故事

和兒子聊天,從來沒有停止過。以前,隔著肚皮聊。后來,他用眼睛和我聊?,F(xiàn)在,我倆正兒八經(jīng)能嘴對嘴聊。

那天,我倆躺在床上“神侃”。先是談到了安之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問題。寶媽告訴安之男孩都長著小雞雞,女孩不是?!澳悄闶悄泻⑦€是女孩呢?”安之恍然一笑:“我是小雞雞?!?/p>

外婆去倒垃圾,門口兩步路的事。安之護送外婆到家門口,止步,目送外婆出門,大聲關(guān)照道:“路上小心點!”

“媽媽,你聽,這是什么聲音?”寶媽屏息凝神,“哪里有聲音?媽媽聽不到???”“媽媽,你聽,是我的肚子在叫!”寶媽笑問:“你的肚子怎么叫???”“咕嚕嚕?!毙∽炀锏每梢話煊推?。

“外公,你起來!”安之怎么也不讓外公坐在沙發(fā)上。外公才把沙發(fā)坐熱,很惱怒,“為什么不讓外公坐!”安之抬著頭,望著外公一字一頓說:“地鐵到站了,請下車!”

媽媽,又香又甜的牛奶來嘍!”吼吼,開始用形容詞了?!皨寢專以陲w機上看到了電閃雷鳴?!彪m然語法錯誤,但寶媽還是喜歡暫時保留它的原汁原味?!皨寢?,安之很十三點!”寶媽停住了伸到嘴邊的筷子,又從哪里偷師的?在孩子面前說話,要小心!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嘴甜的孩子不吃虧


嘴甜的孩子不吃虧

人人都喜歡受到別人的尊重、得到別人的重視,不管是同學還是朋友,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因此教孩子學會嘴甜其實相當重要。俗話說:嘴甜的孩子不吃虧,在學校里以及走向社會嘴甜點,對孩子有很多好處。

我們住的小區(qū),有的小孩小嘴特別甜,嘴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如:看到比他大的孩子在讀書,他會說:哥哥好用功,我長大要向哥哥學習!大人給一些吃的,他會說:謝謝阿姨,阿姨人真好,又好漂亮!吃飯的時候,他吃著會說,奶奶,你今天做的菜真香,太好吃了!我最喜歡吃你燒的了!就這么簡單的幾句,就把身邊的人收買了。

嘴甜一般來說,要求孩子能說、能明白表達自己的思想。說得更清楚一些,說人家有優(yōu)勢、喜歡聽的、吉利的話。孩子主動與人打招呼,嘴里帶“蜜”、心里帶著善。

作為父母,應(yīng)該主動培養(yǎng)孩子學會嘴甜:

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則,自己做一個表率。父母要做一個尊老愛幼的人,一個有愛心的人。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而且要做到更好;為人之師,起一個帶頭作用。父母在家里要尊敬、孝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對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方法和行為、說話的聲音、說話的方式等都會讓孩子看到,會給孩子某種暗示。

另外還要教孩子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對待別人的幫助,要立即說“謝謝”、需要麻煩別人,要主動說“麻煩您”,另外還有“對不起”、“沒關(guān)系”等等。見到別人要主動微笑、主動點頭示意、主動問好!這樣日積月累,孩子慢慢學會嘴甜,而且以后的人生道路會是越來越寬。

教育孩子是門大學問


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大學問,我們都是年輕的父母也沒什么太多的經(jīng)驗,略說一二吧。

1.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孩子雖小但模仿能力很強,所以做父母的要做個好傍樣。示例:在過馬路時告訴她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紅燈不能過綠燈才能過,同時自己一定要遵守。孩子以后在過馬路時會告訴爸爸媽媽:紅燈不能過要轉(zhuǎn)綠燈時才能過。偶爾看到有人沒有遵守時會說,那位阿姨/叔叔做的不對。

2.做為父母答應(yīng)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輕言答應(yīng),要不孩子從小就認為父母是位不講信用的人,以后做事也會失去原則。

3.在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和孩子使用禮貌用語,還要適當?shù)慕o予鼓勵,讓她從小就懂禮貌。當然做錯事時也要批評

,批評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批評時要注意語氣和場合。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尊也要面子,不能讓她幼小的心靈從小就有陰影,這不利于孩子的以后成長。還有就是自己做錯事時,也要向孩子道歉,不要認為她小不用這么做,那就錯了。要讓她明白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做錯事要勇于承認并且改正過來。

最后希望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愿與老師配合一起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如何愛孩子大有學問


如果你向任何一個做父母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愛自己的孩子嗎?百分之百的父母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愛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向任何一個做父母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知道應(yīng)該怎樣愛自己的孩子嗎?恐怕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回答好這個問題。

愛孩子,這是每一個做父母的天性,但如何愛孩子,怎么樣才算真正的愛孩子,卻是大有學問的。

現(xiàn)在的孩子可謂是生活在幸福窩里。好多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得到了全家人的寵愛,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做父母的想盡一切辦法,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哪一個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點,快樂一點。為了孩子,我們可以含辛茹苦,寧可自己的生活清苦一點,也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今天的孩子大多都生活在父母的樹蔭下,風吹不到,雨淋不到,豈不知越是安逸的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將來就越有不利。俗話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過猶不及,許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走入了一個誤區(qū),把孩子的一切都給包辦了,認為這樣才是真正地愛孩子。豈不知,這樣做,實際上卻是束縛了孩子的發(fā)展。

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事情。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愛孩子不只表現(xiàn)在對孩子的疼愛、呵護上,它還應(yīng)該是對孩子良好性格、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引導;既要對孩子的現(xiàn)在負責,更要為孩子的將來負責;既要為孩子遮擋風雨,更要讓孩子經(jīng)歷風雨。

我們都期望孩子能平平安安,不要經(jīng)受什么挫折。但一個人一生要想一點挫折都不經(jīng)受,也只是一種妄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現(xiàn)在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溫室,你現(xiàn)在可以為孩子充當遮風擋雨的羽翼,但你能永遠充當孩子的羽翼嗎?不能!我們做父母的,畢竟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孩子還有自己的路要走。當他習慣有人為他安排一切,卻突然要自己面對一切,那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結(jié)果?

我們都聽過伯樂相馬的故事,這里有一個伯樂贈馬給束鹿國國君的故事。

一天,伯樂帶著幾匹千里馬,風塵仆仆地從草原上回來了。路過束鹿國時,國君得知消息,領(lǐng)著文武百官,傾城出動,迎接這位善于相馬的智者。

伯樂見國君兩眼盯著一匹棗紅色的烈馬直打轉(zhuǎn),便慷慨地說:“這是一匹上等寶馬,是我在上千匹馬中挑選出來的,陛下喜歡,就留下吧!”國君感激不盡,封這匹馬為御馬,并親自拉著韁,在大街上兜了一圈;還給御馬配上銀鐙金鞍,十串響鈴,把大殿前的廣場辟為草場,讓馬嬉戲玩耍,將從民間收來的上等青豆給馬當飼料。不久,御馬日漸發(fā)胖,鬃毛越長越長,蓋住了眼睛,肚子也鼓得滾圓滾圓。

這天,伯樂偶然路過這里,國君把他帶到草場,指著馬說:“你瞧,御馬被我養(yǎng)得多好!”伯樂定神一看,大為震驚,縱身躍上馬鞍,那馬慢騰騰往前走了兩步,站住了。伯樂舉鞭抽馬,馬更無動于衷,眼里流出痛苦的神情。伯樂仰天而呼:“陛下,千里馬讓你嬌慣壞了!再這樣下去,別說日行千里,就是百里、十里,怕也招架不住??!”“依你之見呢?”國君感到焦急。

“讓他到風雨中去吧!行疾車,拉重載,舒筋骨,復原姿!”國君這才如夢初醒,連連點頭稱是,決定按伯樂講的去做。

一年不到,棗紅馬又變得身強體壯,奔起來,四足生風,疾如電閃;叫起來,昂首朝天,聲如洪鐘。

千里馬被國王嬌慣成了廢馬,“就是百里、十里怕也招架不住羅”。經(jīng)過一年的行車拉重舒筋骨,又重拾雄風。

馬尚且如此,何況人呢?

孩子要真正成長起來,就必須要經(jīng)歷風風雨雨。我們做家長的,哪一個不對孩子寄予著深切的期,既如此,我們就要學會真正地愛孩子。

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學會適應(yīng)社會,讓孩子經(jīng)歷風雨,使他們明白,生活有順有逆有苦有樂,教育孩子時要還生活本來面目,不要竭力粉飾和掩蓋挫折,讓孩子認識挫折,學習戰(zhàn)勝挫折的本領(lǐng)。

愛孩子就要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空間,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給予孩子自我,鼓勵孩子自信,不要讓他沉迷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那是對他將來的扼殺。因此,凡是孩子現(xiàn)在能做的事就應(yīng)當讓他自己做,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為以后立足社會打好基礎(chǔ)。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接受現(xiàn)實,接受風雨的洗禮,讓孩子在風雨中成長,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真心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夠讓孩子多體驗挫折,在挫折中成長,要知道,這也是另一種愛孩子的方式!

愛孩子,就要讓他做事,讓他在做事中明白責任;讓他受苦,讓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讓他失敗,讓他在失敗中獲得對失敗的免疫;讓他流淚,讓他在流淚中體會淚水鑄造的堅強,讓他學會敢于面對敢于擔當。別剝奪了他“做”的權(quán)利,別剝奪了他“痛”的權(quán)利,別侵犯了他“人”的尊嚴,別侵犯了他“成長”的空間。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有太遠的路你不可能陪他去走,他必須獨自步入人生的考場,去應(yīng)對那些你永遠無法料及的風云。愛說到底其實是造就,真正的愛就是造就孩子!千萬不要用你淺陋的愛殘害了孩子原來向上向善的心。是啊,在跌跤中成長的孩子,懂得在摔倒后迅速地爬起來,抹干眼淚,拭去鮮血,尋找新的方向。永遠有著保護墊的孩子,不知道疼痛的滋味,有一天,當守護天使不在時,只要跌一跤,便永遠站不起來了。

讓孩子經(jīng)歷風雨吧,在風雨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是了不起的人。常言道:不經(jīng)風雨不成大樹,不經(jīng)磨難不成佛。這一句名言,闡釋了一個永恒的真理,經(jīng)歷過風雨之后才能夠見到彩虹,烏云過后才會迎來艷陽高照。溫室里的鮮花,其生命力永遠比不上山間的野草,讓孩子直面挫折,學會應(yīng)對挫折,會讓孩子活得更好。

古人曾這樣評價一些做父母的:舔犢之情切切,愛子之道昏昏。我們需要“舔犢之情切切”,但我們不能“愛子之道昏昏。”要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做一個明明白白的父母,告別懵懵懂懂,明明白白做家長。舔犢之情切切,愛子之道昭昭:既要為孩子遮擋風雨,更要讓孩子經(jīng)歷風雨。

猶太家庭的孩子在提問中長大


去年我到美國看望表姐一家,結(jié)識了他們的鄰居利婭。利婭是以色列人,她丈夫因工作需要經(jīng)常在以色列與美國之間往來。利婭自己帶著兒子拉米爾在美國生活,獨立承擔了撫育孩子的重任。

都說猶太人非常有智慧,做生意很成功,不知道教育孩子會不會也有一套呢?沒多久,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他們教育孩子的秘訣。

那天,拉米爾從幼兒園的接送車上回到家,正和我聊天的利婭馬上迎了出去,陪他一起走進了房間。進門后,利婭問拉米爾:“今天你提問了嗎”拉米爾連連點頭?!澳敲?,你都問了些什么呢”利婭繼續(xù)問他。拉米爾開始復述他當天所提的問題,有的是問幼兒園老師的,有的是問同班小朋友的。問題千奇百怪:為什么樹葉有紅的也有綠的為什么有的螞蟻會有翅膀為什么我的牛奶不能換你的餅干……這小家伙一天問了二三十個問題,利婭滿意地點了點頭。

原來,每個猶太人在很小的時候幾乎都會被長輩提問。利婭小時候,她爸爸就常問她:“為什么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剛開始時,她認為“今天和昨天、明天并沒有什么不同”。爸爸沒有責備她,而是讓她每天都問別人十個她不懂的問題如果沒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從那以后,利婭覺得日子的確不一樣了,因為每天都是那樣新鮮……

“這沒什么,”利婭說,“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問中長大的?!?/p>

我忽然發(fā)現(xiàn)了我一直在探尋的秘訣所在:永遠的探求心境猶太人崇尚創(chuàng)新,認為學習應(yīng)該以思考為基礎(chǔ),要敢于懷疑,不恥發(fā)問,這樣自己積累的知識自然就越來越多。

我不由得想到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幾乎每個猶太人父母都會問孩子一個問題:“如果現(xiàn)在房子失火,你會帶什么跑出去”如孩子回答的是金錢或貴重物品,母親就會再問他一句:“有一種無形、無色、無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么嗎”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告訴他:“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只要你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如何對待“頂嘴”的孩子


如何對待“頂嘴”的孩子

為人父母大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不聽話真氣人,孩子頂嘴更氣人。遇到孩子頂嘴,用有的父母的話說,簡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是真的沒有辦法嗎?不是的。因為父母們所用的方法在解決孩子頂嘴問題上沒有奏效,所以說沒有辦法。沒有奏效不等于沒有辦法。為什么父母們不說自己沒有找到好辦法教育孩子,卻把問題都推到孩子身上?這就是父母們感到生氣和沒有辦法的愿意所在。

當孩子與父母頂嘴時,父母首先要冷靜,要控制住情緒。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給孩子一樣“頂”,必定是矛盾激化,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在孩子看來頂嘴的目的,并不是把父母壓下去,想戰(zhàn)勝父母,而是想通過說理來讓父母改變最初的想法。在父母看來,目的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孩子頂嘴,太沒有禮貌了,也丟了父母的面子,如果不把孩子震住,父母在孩子面前就沒有威信了,以后也難以教育,甚至有的父母感到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孩子將來難以成人。這是父母們主觀的想法。那么客觀上講,父母的要求是不是就一定正確呢?應(yīng)該說還有待于進一步檢驗。

頂嘴是雙方的事,如果有一方面冷靜一下可能就頂不起來。假如父母的說法不對,那么孩子的頂嘴就另當別論了?,F(xiàn)在看來,頂嘴的結(jié)果是很難有效解決問題的。還可能因為孩子不服,父母大打出手,破壞了家庭和諧的氣氛。

在孩子與父母頂嘴的情況下,父母要認真考慮一下這個問題。頂嘴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壞孩子。父母一旦得出頂嘴的孩子就是壞孩子的結(jié)論,會減弱教育孩子的信心。事實上,頂嘴的孩子并非都是不好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并且是正確的或者是有道理的,父母就不要隨便給孩子下不聽話的結(jié)論。父母應(yīng)該尊重孩子的意見,承認自己的不足。如果是孩子不正確,或者說,針對頂嘴這件事有探討的余地,父母可以有以下三中處理問題的方法。第一種是,父母控制情緒,不與孩子頂嘴,給孩子充分講話的機會,讓孩子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如果孩子說的正確,父母應(yīng)該改變自己的想法采納孩子的意見。

但是父母應(yīng)該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尊重他人,不要跟他人頂嘴,說話與其要和藹。如果孩子說得不正確,父母應(yīng)該心平氣和地讓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第二種是,父母應(yīng)該跳出頂嘴的圈子,站在第三者的立場,共同與孩子爭論"頂嘴"問題。這種爭論絕不是頂嘴的延續(xù),而是把激化矛盾的頂嘴,轉(zhuǎn)化為一種討論,通過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明辨是非。

這樣做,孩子辯論的才能得到發(fā)揮,正確的觀點能夠得以顯現(xiàn),錯誤的認識能夠得以糾正。第三種是,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時,包括一開始的家庭教育,父母應(yīng)該確定正確的方法。比如,孩子頂嘴,無論是孩子正確,還是父母正確,都要通過一定方式方法來促使雙方接受正確的要求,這就是我們提倡的民主式的家庭教育。

這就是說無論做父母的還是做子女的,都要服從正確的。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說話語氣很重要,這關(guān)系到孩子接受父母意見的程度。如果語氣生硬,正確的意見孩子也很難接受,應(yīng)該說父母的誠懇態(tài)度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如果孩子頂嘴對父母不禮貌,父母也不要發(fā)火,而是應(yīng)該教育孩子,無論對誰,包括對待自家人都應(yīng)該講文明懂禮貌。

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不存在誰勝誰負問題的,但必然地存在教育和被教育的問題。因此,當孩子與父母發(fā)生頂嘴時,就發(fā)映出父母的教育與孩子的反教育問題,如果方法得當就能夠接受教育,或者改變教育內(nèi)容,另行施教。這里核心問題是教育的態(tài)度、方法和內(nèi)容問題。做父母的應(yīng)該從教育子女的全程高度來看待孩子頂嘴問題。不斷確定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充實切合孩子實際的教育內(nèi)容,把頂嘴帶來的教育阻力變?yōu)榇龠M孩子進步的動力。

如何教育犟嘴的孩子


孩子“犟嘴”,父母往往很生氣,認為孩子不服教導,不尊重大人。許多父母還會因此天大罵訓斥孩子。其實,孩子“犟嘴”有各種不同的情況、父母應(yīng)當分析孩子“犟嘴”的原因,找準“癥結(jié)”,對孩子實行有效的教育。

(1)有時因為大人的批評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孩子“犟嘴”的,這是孩子為澄清事實而進行的“自我辯解”。這時候,父母應(yīng)該耐心聽取孩子的辯解,并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予以表達。試想,這種尊重事實、不向權(quán)威屈服的品質(zhì),不正是我們大人所贊譽和追求的嗎?怎么當它在孩子身上表現(xiàn)出來時,我們反而受不了了呢?

(2)有時,孩子是為了掩蓋過失而“犟嘴”的。在我們已經(jīng)清楚地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往往很難容忍孩子的這種“犟嘴”。有許多父母在這時往往會以拳頭代替教育。因為在父母看來,這種“犟嘴”就是撒謊。如果我們能冷靜地分析一下,也能從這種“犟嘴”中找出其中的“緣由”。

幼兒心理學認為,當兒童開始掩飾自己過失時,說明他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道德標準,并且學會拿它來和自己的行為相對比,作出初步的道德評價。又由于幼兒期的道德觀念并不十分穩(wěn)定:因此,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孩子難免會犯錯誤。事后,在大人的暗示之下.孩子的初步道德評價能力起作用了。他們往往知道自己錯了,可又怕承認錯誤,因為他們怕被權(quán)威——大人認為是“壞孩子”,于是就通過“犟嘴”來掩飾過失,力圖保住“好孩子”的形象。

遇到這種情況,做父母的絕不可犯急躁情緒,應(yīng)該耐心細致的引導孩子,使之認識到:犯了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已經(jīng)犯了錯誤,為了掩蓋它再犯另外的錯誤(撒謊)是錯上加錯。同時,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是個犯了錯誤的“好孩子”。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是孩子“犟嘴”的根源,也是孩子今后改正錯誤的動力。

有時,孩子“犟嘴”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缺乏正確的道德評價。這是一種“自以為是”的“犟嘴”。比如,家里來了小朋友,孩子卻不讓小客人玩自己的玩具,大人說他,他還認為自己的玩具就有權(quán)不給別人玩。這樣情況說明孩子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評價能力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上。這不是通過一兩次談話就能解決的,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如看圖書、講故事等來幫助孩子提高道德認識。這需要一個較長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總之,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的“犟嘴”,因為以訓斥打罵來對待孩子的“犟嘴”,會使孩子不愿與大人交流,自我封閉,甚至變得孤僻不合群。

注意自己平時和孩子說話時的方式和氛圍是不是命令式或?qū)故降??如果是,那么孩子的表現(xiàn)就是平時積累的結(jié)果。希望孩子不“犟嘴”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你與孩子說話時的方式。

另外,提出要求后,又沒有堅決執(zhí)行,也會使孩子覺得有空子可鉆?,F(xiàn)在教育的辦法只能是每當對孩子提出一項要求時,與他一起討論制定和執(zhí)行這項要求的意義,然后就堅決執(zhí)行。這樣就會逐漸減少孩子無理取鬧的行為。

另外,靜下來想一想,孩子是否有道理,不能要求我們一提要求孩子馬上就得服從,要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其實孩子會犟嘴不是壞事,這至少說明他對很多問題有想法,同時又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果你說什么他是什么,什么想法也沒有,那才可怕呢,等他長大了肯定不能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和主張。

孩子愛頂嘴怎么辦?


“小小年紀,怎么就會頂嘴了?”很多初中生的父母,常常感到奇怪,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到哪里去了?大人說什么,他非要反著干的“小魔鬼”是怎么冒出來的?面對孩子的諸多“反抗”和“頂撞”,家長別急著暴跳如雷,不妨先思考思考:孩子為什么“頂嘴”?

真相一:也許他在證明自己的成長

經(jīng)常說“不”,是孩子希望對周圍產(chǎn)生影響。孩子能力的增長,也讓他急于向別人表現(xiàn):“我長大了,我能行。于是他常常對爸爸媽媽說“不”,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動。

如果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反抗”,家長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關(guān)鍵要讓孩子與自己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把孩子當作一個小大人,用商量代替命令與強制。例如,在讓孩子吃飯時,家長可以問問孩子為什么不來吃飯,是因為孩子手上的事還沒做完,還是別的原因。如果理由正當,可以把吃飯的時間往后拖一拖。或者家長可以把好吃的菜名——報出,或許讓孩子聞到飯菜的香味,吸引孩子過來吃飯。

真相二:也許他在以大人為榜樣

成人在對孩子平時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打比方說,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電視,家長也不要一坐到電視前就是幾個小時;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對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長本身就存在這樣的缺點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時,自然會遭到反抗和頂撞。家長只有積極地改正這些缺點,才能讓孩子認可并接納家長提出的要求。

真相三:也許他在試探大人底線

孩子的這種反抗方式,可能是出于對成年人底線的試探。孩子通過這種語言上和行動上的反抗,來測試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對他的頂撞和反抗會有什么反應(yīng),同時也告訴大人:“我已經(jīng)不是小屁孩了。”

家長在遇到孩子這種試探底線式的頂撞和反抗時,允許或不允許都要徹底地執(zhí)行。在危險和有悖原則的事情上,不能讓孩子做主,而在其他事情上還是要給孩子多一些權(quán)利,讓他能夠按自己的意愿來做。

真相四:也許他在引起大人注意

如果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反抗,則說明孩子感受到家長忽略他了。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的把積木收拾好拿到里屋去,爸爸就會一直和叔叔在客廳里談話,就不會陪伴他了。而此時,他只需要頂個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會集中到他身上。

如果家長常常陪伴孩子,常帶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那么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受到了重視。那么在家長暫時離開他時,就不會容易感受到失落。

真相五:也許他在表達正當?shù)囊娊?/p>

如果家長屬于權(quán)威型,則孩子會處于弱勢的地位,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和得到鍛煉。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有話不敢說,有想法也不敢表露,從而導致其獨立做事能力差,優(yōu)柔寡斷,缺乏主見,應(yīng)變能力差。

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應(yīng)該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并盡量鼓勵、支持和幫助孩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如想孩子選擇穿哪件衣服。但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家長就不能盲目地遷就。

真相六:也許他真的在胡攪蠻纏

如果孩子真的在胡攪蠻纏、耍性子,家長又該怎么做?

“孩子在頂撞和反抗家長時,家長不應(yīng)用強制手段來逼孩子就范。反而可以在不對個人造成損害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試一試。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自己承擔獨斷專行帶來的失敗后果?!焙⒆幽茉谂霰谥姓J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在反思中減輕逆反心理,矯正自己的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xiàn)無理的頂撞和反抗,可能是家長過于溺愛養(yǎng)成的專橫個性,因此要徹底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還要從改變家長的教育方式做起。

應(yīng)對策略>>>

給孩子“心理斷乳”緩沖期:據(jù)統(tǒng)計,愛頂嘴的孩子約占70%,這是一種正?,F(xiàn)象。心理醫(yī)生認為,12—16歲的孩子正處在“心理斷乳期”,隨著接觸范圍的擴大,知識面的增加,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了,極易對父母產(chǎn)生“逆反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對社會、對人生有著與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處處管自己,于是與父母時時頂嘴,事事抬杠。

做父母是很難得,尤其是當你的要求或公正的評論遭到孩子冒失的頂撞、滿臉的不高興、沉默、瞪眼、聳肩等反抗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與孩子之間即將面臨一觸即發(fā)的爭吵,而這種爭吵你們誰也不會贏。那么,怎樣才能減少孩子對你的頂撞呢?

規(guī)范行為:當你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時,他們是會表示愿意的。當你貶低你的伴侶、孩子或朋友時,你就是在教孩子“可以用語言傷害別人”。即使是嬰兒也會模仿他們看到的一切。只要你的小孩一開始說話,你就應(yīng)該教他們說“請”“謝謝你”“對不起”這些話。

規(guī)范孩子行為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不管孩子以何種方式說話做事,你都給他以明確的支持。他說了贊揚別人的話,有禮貌地傾聽別人的敘述,你就應(yīng)及時給他表揚。而當他在困難情況下付出了很大努力來控制其語言時,你就應(yīng)該告訴他你是多么欣賞他。

區(qū)分頂嘴:不要把驕傲和孩子以健康的意愿陳述他的觀點或表達他的要求、需要和感情混淆在一起。要容忍孩子諸如“我愛吃大豆角”之類的話語。

如果你能給“頂嘴”下一個比較寬裕的定義,就能夠有效防止孩子與家長產(chǎn)生分歧,其結(jié)果是,你也許會培養(yǎng)出特別有禮貌的孩子——他能很好地控制感情,一至在犯了錯誤時不能忍受自己。這時,你就應(yīng)該鼓勵他適當?shù)乇磉_自己的感情。

設(shè)身處地:如果你不能和孩子一起看完一部完整的電視劇,那么,至少應(yīng)不時地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應(yīng)向孩子解釋你沒有看完電視劇可能會傷害他。

及時表態(tài):當孩子的語言及語調(diào)使你不能接受或者使你不能忍受時,你就應(yīng)立即給他明確的回答,告訴他:“在我們家,每個人都應(yīng)受到尊敬。我們永遠也不要說這樣的話。”不要夸大事實,要清楚你所譴責的對象是粗魯?shù)恼Z言,而不是孩子,要冷靜地顧及孩子的臉面。有時你可能會幽默地處理問題,如用取笑的語調(diào)說:“你真的是指那件事嗎?”當孩子開始以禮貌的方式與人交談時,應(yīng)對他及時表揚和肯定。

釋放感情:當孩子生氣、受挫、失望或感到孤獨時,他們往往會毫無保留地將各種復雜的情感發(fā)泄出來。不過,這些內(nèi)在情緒往往不會延續(xù)很長時間,因此盡管家長此時很生氣,但也沒必要使用一些怒氣沖沖的語言來訓斥他。

反之,你應(yīng)向孩子說明不尊敬別人的語言會使別人感到受了攻擊,使人感到受了傷害。應(yīng)冷靜地向孩子表達他的話語對你產(chǎn)生的相反的效果。即使你的孩子只有3歲,當你告訴他他傷害了你的感情時,他也會明白的。

適當懲罰:對待粗魯行為的理想方法就是馬上予以處罰。例如,當你和孩子打球時,孩子對你的球技予以諷刺的語調(diào)說“呸”,你就可以時候“你的行為太令我失望了。你自己找別的事去做吧?!?/p>

另外,對孩子的處罰還包括:做額外的家務(wù)活兒,禁止看電視,不許會朋友等。當然,在實施處罰前,你也可以讓孩子有所選擇:“你可以向我道歉并按我的要求做,也可以呆在家里不許去看今天下午的電影。”但不要采取傷害太重的手段,因為那樣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憤恨,激活抵觸情緒,同時,不要發(fā)出含糊的警告:“如果你再說那種話,你就真的有好果子吃了”??斩吹耐{只會使孩子更加固執(zhí),從而增加他們的壞毛病。

退讓法則:生氣地或冷漠地回答孩子頂嘴只會使事情更糟,因為這樣會使雙方陷入一場舌戰(zhàn)。我是花了多年時間才弄清這點的。過去,當我的孩子魯莽地對待我時,我會生氣地說:“不要那樣對我講話!”直到有一天,我的女兒頂撞我時,我一言不發(fā),這是因為我當時氣得無力反駁了。過了一會兒,她向我道歉了,并說明她在學校碰到的問題是她發(fā)火的真正原因,我對此表示理解,我們又重新站在一起。

取代怒氣沖沖的答語是:“你似乎喜歡爭吵和解釋,但我不會那么做?!碑敽⒆拥呐瓪庀藭r,你要讓孩子告訴你氣憤的原因,同時幫他找打表達其感情的較好途徑。

當頂撞開始腐蝕你和孩子的關(guān)系時,塔它就會具有傷害性。樹立好的典范,使你們擺脫對立的局面,讓孩子發(fā)泄——所有這些方法都能以比較健康的方式代替冒失的語言來進行友好和諧的交流,這些方法也能增強每個家庭成員間的和睦關(guān)系。

相關(guān)推薦

  • 大班數(shù)學大嘴魚和小嘴魚 這是大班數(shù)學大嘴魚和小嘴魚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shè)計意圖: 如何讓枯燥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是我們數(shù)學老師一直思考的問題。對于幼兒來說,">"和""和""和"...
    2021-07-28 閱讀全文
  • 養(yǎng)孩子大有學問 養(yǎng)孩子大有學問昨天有位爸爸來做咨詢評估,他對女兒的情況回答大多是:這個好像有,這個肯定有,這個不清楚,這個不好說,這個不肯定,這個只有她媽才知道,這個只有她老師才知道。。。。。。。。。。。 她媽媽知道...
    2020-11-13 閱讀全文
  • 孩子插嘴的背后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狀態(tài)也不徑相同,有的認真聽講,坐的很神氣,有的則是有時會有點走神,還有的孩子更是喜歡在課堂上插嘴。我們班上的涵涵,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經(jīng)常會在老師上課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插嘴”...
    2020-05-27 閱讀全文
  • 善待孩子的插嘴 素質(zhì)教育要求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合作互動、充分發(fā)展。 教師要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要允許學生“插嘴”。 尤其是年齡小的學生,自控性差,稍微知道一點就會喊出來,教師要打破...
    2020-11-14 閱讀全文
  • 愛孩子的學問 愛孩子是每一個教師的天職,但有時孩子對教師的愛也會那樣地純潔,讓人無限感動。 一天班上小朋友剛吃完飯,都在坐在走廊上曬太陽,一個小朋友跑過老跟我說:“李老師,你坐下來休息一下。”接下來的一分鐘走廊上彌...
    2021-11-01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數(shù)學大嘴魚和小嘴魚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shè)計意圖: 如何讓枯燥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是我們數(shù)學老師一直思考的問題。對于幼兒來說,">"和""和""和"...

2021-07-28 閱讀全文

養(yǎng)孩子大有學問昨天有位爸爸來做咨詢評估,他對女兒的情況回答大多是:這個好像有,這個肯定有,這個不清楚,這個不好說,這個不肯定,這個只有她媽才知道,這個只有她老師才知道。。。。。。。。。。。 她媽媽知道...

2020-11-13 閱讀全文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狀態(tài)也不徑相同,有的認真聽講,坐的很神氣,有的則是有時會有點走神,還有的孩子更是喜歡在課堂上插嘴。我們班上的涵涵,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經(jīng)常會在老師上課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插嘴”...

2020-05-27 閱讀全文

素質(zhì)教育要求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合作互動、充分發(fā)展。 教師要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要允許學生“插嘴”。 尤其是年齡小的學生,自控性差,稍微知道一點就會喊出來,教師要打破...

2020-11-14 閱讀全文

愛孩子是每一個教師的天職,但有時孩子對教師的愛也會那樣地純潔,讓人無限感動。 一天班上小朋友剛吃完飯,都在坐在走廊上曬太陽,一個小朋友跑過老跟我說:“李老師,你坐下來休息一下?!苯酉聛淼囊环昼娮呃壬蠌?..

2021-11-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