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對待孩子: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

發(fā)布時間:2021-12-13 幼師保持童心的演講稿 平等對待學生 教育孩子誠實的故事

一位教育家說:“說到才智,評價=成就”。這是說成年人,特別是父母和教師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對孩子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在平均智力水平以上,那么孩子的態(tài)度往往是積極的,對周圍事物的看法也是樂觀和自信的。孩子會認為別人希望自己在智力上有所成就,而往往就變成現(xiàn)實。

很多父母會認為,他們對孩子的態(tài)度是孩子行為的結(jié)果,而不是孩子智力和能力較差的原因,甚至認為他們對孩子的評價很公正。是父母的態(tài)度在先?還是孩子的實踐水平在先?這兩者的關(guān)系遠比人們認識的復(fù)雜的多。

父母的態(tài)度和孩子的實踐水平是互為因果的。父母或父母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是有巨大的影響。即使孩子的確差一些,父母以較好的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更多給孩子以積極的評價,就會幫助孩子建立起信心,使他們更努力的去實踐。消極態(tài)度和評價只能使孩子的信心更差,使孩子更為不敢和不會去努力,其結(jié)果使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更差。

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發(fā)展和學習,也影響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發(fā)展。如孩子的社會適應(yīng)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等。人的這些能力是在童年時代奠定下基礎(chǔ),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對孩子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響,父母如果用溫和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去和其他孩子交往,還是限制孩子的交往;父母是有意讓孩子在某種環(huán)境受到挫折,得到鍛煉,還是把孩子保護起來,害怕孩子受到挫折;當孩子受到挫折是幫助、鼓勵孩子,還是諷刺、嘲笑、忽視孩子,甚至讓孩子在挫折面前逃避。

父母對孩子持有消極粗暴的態(tài)度,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往不良或不健康的方面發(fā)展,父母對孩子持有積極溫和的態(tài)度,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往健康的方面發(fā)展。只有在父母溫和的態(tài)度下,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孩子在這些社會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較好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很好的發(fā)展孩子的自主能力、獨立能力和其他社會能力,為一生奠定下良好的基礎(chǔ)。所以,要永遠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

胡麗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在小學時也是非常聰明乖巧,學習成績不冒尖但也不算壞,胡麗從來也沒有多費心過,別人也都夸她的孩子聰明懂事,嘴也甜。胡麗也曾非常的驕傲和自豪??墒呛⒆由铣踔泻?,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逆反心理也非常強。

去年一年周末可以說是沒有一天快快樂樂過,家里經(jīng)常充滿火藥味。孩子英語不及時,胡麗找一對一的老師每周進行補課,結(jié)果一學期花了三千元,還是照不及格。胡麗說東,他偏要西,母子倆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說不了兩句就會吵起來,胡麗和丈夫也是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經(jīng)常拌嘴。那一段時間胡麗非常的痛苦,不知道該怎么辦,對孩子說話也非常尖刻。

有次胡麗當著孩子的面說:人家怎么養(yǎng)那么好的孩子,每次考試都那么好,我怎么養(yǎng)了個這么笨的孩子?孩子腦袋反應(yīng)特別快,立即回了胡麗一句說:我怎么遇見了這么笨的媽媽,人家媽媽都是當廠長的,你干的啥?胡麗當時張口無言。

后來胡麗仔細反思,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感覺是自己對孩子的態(tài)度出了問題,對孩子的態(tài)度是越來越差。胡麗決定改正自己的態(tài)度,對孩子永遠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

無論孩子做什么,胡麗總是用耐心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

兩個月過去了,奇跡出現(xiàn)了,孩子和胡麗都有很大的變化,孩子不再和她作對了,有什么事情還會主動地請教她,也知道關(guān)心人了,不再發(fā)脾氣了。星期天胡麗去值班時,還會囑咐她說:媽媽你放心去吧,我在家會管住我自己,路上要小心。寫作業(yè)也比以前快多了,也知道努力,每次周末回家都會讓他爸給他輔導物理、數(shù)學等課目。

孩子現(xiàn)在英語雖然還不是太好,但從他的眼神中胡麗堅信他早晚會趕上的。

這個案例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發(fā)展和學習,也影響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發(fā)展。

所以,當發(fā)現(xiàn)孩子犯了錯時,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孩子講清楚問題的后果,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當然可以用溫和的語氣進行適當?shù)呐u。

很多父母也想用溫和的態(tài)度孩子,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該怎么樣才能做到?那么,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其實永遠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并不難。

1)父母要控制情緒,平衡心態(tài)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做出一些令父母難以接受的行為時,有些父母一時過于激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打斷甚至不聽孩子的解釋,就對孩子采取訓斥或粗暴的打罵。的確,孩子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或許會表現(xiàn)得聽話、服從,但這樣的手段會使你逐漸無法控制局面。初期會讓孩子的受到驚嚇,影響穩(wěn)定的情緒和心理發(fā)育。逐漸就會使孩子有錯也不向父母說,采取隱瞞、撒謊等方法來逃避父母的斥罵,久而久之也會像父母一樣以同樣的手段對待別人。

在和孩子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的意見和自己有沖突時,千萬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應(yīng)該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見是否正確。如果正確的要給予支持,如果是錯誤的,父母應(yīng)該在商討的氣氛中用溫和的態(tài)度給孩子分析,切記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見,不然會使孩子養(yǎng)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

2)要學會對孩子的錯誤“冷處理”

父母打、罵孩子往往是自己急了的時候,因此要學會“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在自己著急、上火、生氣時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氣,等心情平靜了再教育孩子。而當孩子也處于生氣、激動的時候,也不適宜進行教育,應(yīng)該等孩子平靜下來再用溫和的態(tài)度進行教育。這樣才能防止粗暴型教育,冷靜地、客觀地處理問題。

3)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感染孩子

父母還應(yīng)該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消極的情緒,那樣會使孩子處在一種不和諧和家庭環(huán)境中,受到父母的消極情緒影響而導致情緒上也發(fā)生變化。

總之,父母需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孩子。當父母為孩子的錯誤煩惱時,不妨靜下心來,平靜的分析孩子的錯誤,用溫和的態(tài)度耐心的對待孩子。

父母們請務(wù)必記住,只有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孩子才能更健康茁壯的成長。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區(qū)別對待孩子的“早戀”和“早練”


摘要:孩子早戀,父母應(yīng)該持有的態(tài)度,從這兩個實例中我們會得到些啟發(fā)。有些父母就像上面第一個媽媽一樣,采取禁止的態(tài)度,這些媽媽反對女兒戀愛的理由,一個是會影響學習,另一個是孩子不成熟,中學談戀愛根本是瞎胡鬧。

我有兩個朋友的孩子都是女孩,上同一所學校。一個中國朋友很保守,對女兒要求很嚴,希望孩子將來上一流的大學,談戀愛這種事在中學是絕對不允許發(fā)生的??墒桥Π嗬锏囊粋€男孩動了心,不敢讓媽媽知道,這個從來不撒謊的孩子為了這件事開始和父母撒謊,想盡各種辦法背著媽媽和那個男孩約會。后來,男孩提出分手,女孩暗自傷心,偷偷流淚,體重和成績一起直線下降。媽媽一直都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郁郁寡歡、學習成績變差的原因在哪里。

另一個老外朋友很開明,她的女兒學習成績很好,從小學就開始上天才班。女兒上了初中之后媽媽告訴她:媽媽不反對你談戀愛,但是你一定要讓媽媽知道。假如你要和他出去看電影什么的,媽媽還可以給你當司機。到了初三,女孩回來和媽媽講,自己喜歡上了同樂隊的一個男孩。媽媽很守信用,沒有反對,只是和她約法三章:和男孩在一起談?wù)勑?、一起玩都可以,但是不能發(fā)生性關(guān)系,因為她還承擔不起隨之的后果。同時還強調(diào),她不能因為戀愛而影響了學習和其他正事,否則媽媽就要限制這件事。女兒都答應(yīng)下來。在談戀愛又結(jié)束戀愛這段期間,女孩的成績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初三畢業(yè)時拿了全校的第一名,得了校長獎,并代表畢業(yè)生在畢業(yè)典禮上講話。

孩子早戀,父母應(yīng)該持有的態(tài)度,從這兩個實例中我們會得到些啟發(fā)。

有些父母就像上面第一個媽媽一樣,采取禁止的態(tài)度,這些媽媽反對女兒戀愛的理由,一個是會影響學習,另一個是孩子不成熟,中學談戀愛根本是瞎胡鬧。

我和很多美國媽媽交流過這個問題,在她們看來,出于這兩個理由,恰恰說明孩子應(yīng)該早早戀愛。

因為,如果談戀愛會對學習造成影響,在初中談影響考高中,在高中談影響考大學,那么在大學就不影響學習了嗎?不是常有孩子因此都畢不了業(yè),還有殺人自殺的?何況即使家長不同意,孩子真愛上了,管也管不住,他們照樣還是會戀愛,只不過轉(zhuǎn)入地下背著家長進行。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要費盡心機躲著老師和父母,耗費了大量的腦力去搞地下工作。

另一方面,找對象也是需要能力和技巧的,這些東西紙上談兵沒有用,需要不斷實踐。早戀是為了讓孩子練兵,并不是為了婚姻。孩子在感情上的實踐是有時間限制的,越早開始,機會越多越容易,越晚開始,機會越少越難。

請溫柔而堅定地對待孩子


“媽媽,我今天被老師批評了”

“那你肯定是做錯什么了,老師批評你,下次要改正啊,好好聽老師的話”

“沒有啊,小朋友坐我旁邊,老師以為我也有份兒”

“那你跟老師辯啊,不然老師怎么知道呢”

“哎呀,我以后再也不想跟你說了”

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回家第一時間想要和父母分享,并不是想得到父母的好建議和一堆大道理,他們只是想傾訴心中的不滿,父母不用一味地想著后果,和孩子的對立面站在一起,學會傾聽更能幫助孩子。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其實我每次從幼兒園回來后都希望你們能聽我說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事,或者和小朋友之間鬧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想得到你們的關(guān)注,可是你們常常對我說的并不感興趣,這讓我很受傷。有時候我犯的一些錯誤,你們會對我非常嚴厲,當然我也非常想為自己辯解,雖然我的表達能力有限。但是,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我并不是故意要犯錯惹你們生氣,我還只是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伴有各種錯誤,所以,爸爸媽媽,請你們聽我說。

“爸爸媽媽,請多給我一點理解”。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我愿意把成長中的一切經(jīng)歷包括我的小秘密,都講給你們聽,想得到你們的包容和理解,但是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你們會用大人的眼光審視要求我,這讓我很難過。我不小心犯了錯誤你們會要求我下次不允許再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我和小伙伴發(fā)生了矛盾你們也會覺得是我的問題,絲毫不給我解釋的機會,就把“判決書”給下了;到后來我想做個你們眼中的好孩子,可是卻是“固執(zhí)、任性、不聽話”的標簽讓我放棄了“好孩子”的標準。爸爸媽媽,你們能多給予我一點耐心,少一些批評說教嗎?我希望在我犯了錯誤時,你們能在指責之余多一點心理安慰,并且引導我學習如何更好地應(yīng)對,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我所喜歡的哦。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有酸甜苦辣滋味,請給予他們多一點理解和耐心,就像當初從他咿呀學語,到一句句的教會他如何說話那般耐心。在成長路上請溫柔以待,堅定不移地做好陪伴者。

怎樣對待孩子打人和被打


怎樣對待孩子打人和被打

在班集體里,總會有少部分愛攻擊別人的孩子。其表現(xiàn)就是搶人家東西,什么都要搶先,愛打人等。一旦有了糾紛,他就動手打人,不會說理。攻擊性行為更多是破壞行為,看見別人玩積木很開心,他走過去把積木搭成的房子推倒了;看見同伴畫的畫很漂亮,直接加上幾筆去破壞;或者對著同伴吐口水、推人等,讓人家不痛快。像這樣的孩子過去較少,一個班集體中會出現(xiàn)一兩個例子而已。近幾年,幼兒攻擊性行為卻不斷增長。主要原因有:隔代教育——孩子從小由老人帶大造成零教育,得到老人過分寵愛、呵護,習慣為孩子不良行為尋找各種理由,為孩子行為后果承擔責任等。有時孩子打人了,爸爸媽媽教育孩子,卻被爺爺奶奶罵一頓。孩子在園受批評了,或者沒有得到特別照顧,老人還會直接找老師“教育”一番,孩子也就更加為所欲為。環(huán)境因素——家庭成員對孩子關(guān)愛過度,缺乏原則要求,以致孩子養(yǎng)成獨占、獨霸的習慣,在家里什么好東西都是他一個人的,容不得別人,他要什么,就得給他,不許別人有,所以到了幼兒園,他就會跟人家搶東西,不講道理,也不會講道理。還有一種毛病,也是受身邊大人的影響所致。大人總看著別人的東西好,總愛攀比,人家有的,他也得有,給孩子造成一種不良影響。榜樣不好——孩子從小缺乏同齡伙伴,在電視節(jié)目中模仿超人、打斗游戲,孩子覺得這樣很好玩,看見其他孩子,會突然去推人、打人,看見別人哭還大聲笑,從小缺乏辨別是非能力和同情心。有些是看見別的孩子打人,自己也偷偷模仿。在大班階段,男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模仿壞習慣、起哄等不良行為,需要成人及時制止、教育。面對這種攻擊型孩子,老師需要花費一定精力去教育個體和全體,尤其需要從情感方面著手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品德,讓幼兒懂得分辨是非、對錯,不隨意模仿和從眾。但如今的教育,已經(jīng)不只是單純的師生間的教與學,家長的干預(yù)、偏袒,也是常有的事。對于經(jīng)常會攻擊同伴的孩子,除了堅持正確教育、引導,有時要適當?shù)亟o予言行控制,給予自己獨自承擔后果的機會。在集體中存在攻擊性孩子,集體中就會出現(xiàn)常有孩子被打、被侵犯的現(xiàn)象。愛攻擊的孩子通常只對性格懦弱、膽小、貪玩或者個性過于張揚、愛嘲笑別人的同伴“下手”。從小班開始,老師會在班級主題活動中告訴孩子如何建立自己的立場。首先要明白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不對,不模仿不對的行為,更不要隨意去招惹攻擊型孩子。被別人無故攻擊時,一定要大聲、嚴肅地告訴對方“你不可以碰我”。如果對方行為過于暴力,還可以在語言制止過后,推開對方直接找老師說明原因。被攻擊的孩子同樣也是在家過于保護的孩子,沒有解決能力和自信,遇事只會找老師幫助,造成一種依賴心理。這樣的孩子,要多放手讓孩子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要有迎難而上的自信,大人會告訴你方法和建議,但要靠自己去想辦法解決。

家長們也許認為“孩子被打和孩子打人”都是小孩子間很正常的事情,長大了就好。行為習慣從嬰兒已經(jīng)開始建立,來到幼兒園,最容易分辨出孩子行為習慣的好與差,看出孩子成長在怎樣一種教育氛圍的家庭,孩子間比的就是行為習慣。孩子在集體中的成長,也同樣看出家長的成長,這是相互的。開學兩周,班級女孩子明顯懂事、乖巧了,基本不參與無理行為。男孩子卻開始出現(xiàn)兩個極端,一半是非常上進、好學,偶爾調(diào)皮也是男孩子的天性;但也有一些孩子經(jīng)過一個假期的放松,開始“黏”向打鬧、攻擊行為行列,覺得很好玩,影響班級活動,還耽誤自己的學習。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更多是模仿,處在個性不穩(wěn)定階段。只要家長重視,配合幼兒園及時給予正確教育,孩子很快可以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對待孩子的過錯――引導和批評


疏忽,不經(jīng)心,見異思遷,思想迷亂,這都是兒童時期的自然過失。所以,只要他們不是存心如此,都是應(yīng)該溫和地加以提醒,逐漸地去制服的。假如這種缺點每次都惹起惱怒與申斥,則責備和懲罰的機會必然時時到來,以致導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永遠變成一個可怕的、令人不安的對象。單單這一點就可能使他們從他的教課上得不到利益,使導師的一切教導方法都失效了。

洛克《教育漫話》

善待孩子的過錯

孩子的過錯是難以避免的。孩子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乏自主和主動的社會探索。在這些探索過程中,過錯肯定是難以避免的。要求孩子不犯錯誤,就像要求我們自己不犯錯誤一樣,都是不現(xiàn)實、不可能的。

有的時候,孩子的過錯在于他不知道那個規(guī)矩,把成人不許可的事當成了合理的事。

有一次,媽媽去幼兒園接孩子,老師說“你兒子帶頭大叫,所有的小孩就像瘋了似的跟著你兒子叫,連課也沒法上啦!”

媽媽想來想去,找到了原因。因為他們一家去郊外玩的時候,只要覺得特興奮,就可以在車里大叫。所以,孩子以為在幼兒園高興時也可以這樣做。

后來,媽媽對孩子說,“在咱們家可以大叫,在爸爸的車里可以大叫,但不是所有的場合都可以大叫。你是不是不知道這個規(guī)矩?”

他說:“是!”從此,孩子就不在幼兒園里大叫了。 

父母的責任,就是讓孩子認識這些過錯,分析發(fā)生過錯的原因,指明改正和避免過錯的方向和方法,避免陷入過錯中不能自拔,或者犯更多的過錯。

孩子有的過錯是為了引進父母的關(guān)注。有的孩子似乎喜歡搗亂,不聽話,可能并不是他的本意。他實際上正在努力尋找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但他并不知道怎么才能在這個位置上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于是,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而不得不充當一個搗亂者。對這種情況,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些任務(wù),讓他在完成這些任務(wù)的過程中體驗自己的意義,感到自己是這個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必須把失敗與過錯分開。父母必須知道,孩子的失敗不是過錯,不能批評,更不能懲罰。

把過錯和孩子分開

專家強調(diào),父母要善于把過錯本身和做錯事的人區(qū)別對待,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常使用的一些稱呼,像調(diào)皮鬼、糊涂蟲、粗心大王,都是把過錯與一個人聯(lián)系起來。如果孩子一旦認可了這樣的名字,就會加強他們的錯誤認知,認為自己就是調(diào)皮、糊涂和粗心,并影響到他們以后的發(fā)展。

把過錯和孩子分開,就是始終認為,孩子是好孩子,錯在他的行為。只要消除過錯或避免過錯

,就和其它孩子沒有不同。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孩子就會感到父母對他們的信任,知道這些過錯并不是附在他們身上的固有物,去掉這些過錯的困難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這樣,就會增加他們克服困難、糾正過錯的勇氣。

一位母親每次批評孩子都要告訴他,是這個事讓媽媽不高興,但是媽媽永遠愛你這個人。這就是一種正確的做法。

過錯的分類

孩子的過錯可以分為無意過錯和有意過錯。

有意過錯,主要包括父母已經(jīng)多次指出,孩子犯錯之前也知道不對,只是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犯錯有可能逃避批評或懲罰;或者孩子任性,父母已經(jīng)說明、甚至孩子已經(jīng)知道不對,但仍然堅持錯誤。

無意過錯,既包括孩子在某個問題上的第一次犯錯;也包括盡管不是第一次,但由于對父母教導的忽視而導致的犯錯。孩子對父母教導的記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好,因此,孩子沒有記住父母的教導而導致的錯誤盡管應(yīng)該批評

相關(guān)推薦

  • 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的句子125句 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和準則,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個值得長久記憶的生活。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在這篇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的句子上付出了許多心思,互相傳遞信息對于促進全球化經(jīng)濟和貿(mào)易至關(guān)重要,我們常常會在各種社交工具上分享一些經(jīng)典而優(yōu)質(zhì)的句子。一句話可以拓寬我們的思維,讓我們更加開放,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些句子能幫助您解除困惑!...
    2023-12-21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 育兒觀念: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昨天,和寶寶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的媽媽聊了一個上午。讓我最為欣賞的是,她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對待“動物”的親近態(tài)度。她們家養(yǎng)了一只貓和一只狗,狗和貓成了他們家庭的一員,給他們家?guī)砹撕?..
    2020-10-16 閱讀全文
  • 區(qū)別對待孩子的“早戀”和“早練” 摘要:孩子早戀,父母應(yīng)該持有的態(tài)度,從這兩個實例中我們會得到些啟發(fā)。有些父母就像上面第一個媽媽一樣,采取禁止的態(tài)度,這些媽媽反對女兒戀愛的理由,一個是會影響學習,另一個是孩子不成熟,中學談戀愛根本是瞎...
    2021-03-17 閱讀全文
  • 請溫柔而堅定地對待孩子 “媽媽,我今天被老師批評了” “那你肯定是做錯什么了,老師批評你,下次要改正啊,好好聽老師的話” “沒有啊,小朋友坐我旁邊,老師以為我也有份兒” “那你跟老師辯啊,不然老師怎么知道呢” “哎呀,我以后...
    2020-08-31 閱讀全文
  • 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作文經(jīng)典6篇 作文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審美意識和判斷能力,寫作有利于積累知識提高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我們腦海的寫作材料越充足,寫作速度就越快,是否還在構(gòu)思作文怎么寫嗎?本篇文章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一篇優(yōu)秀的“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作文”作品,僅供參考,希望能為你提供參考!...
    2023-05-14 閱讀全文

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和準則,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個值得長久記憶的生活。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在這篇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的句子上付出了許多心思,互相傳遞信息對于促進全球化經(jīng)濟和貿(mào)易至關(guān)重要,我們常常會在各種社交工具上分享一些經(jīng)典而優(yōu)質(zhì)的句子。一句話可以拓寬我們的思維,讓我們更加開放,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些句子能幫助您解除困惑!...

2023-12-21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昨天,和寶寶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的媽媽聊了一個上午。讓我最為欣賞的是,她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對待“動物”的親近態(tài)度。她們家養(yǎng)了一只貓和一只狗,狗和貓成了他們家庭的一員,給他們家?guī)砹撕?..

2020-10-16 閱讀全文

摘要:孩子早戀,父母應(yīng)該持有的態(tài)度,從這兩個實例中我們會得到些啟發(fā)。有些父母就像上面第一個媽媽一樣,采取禁止的態(tài)度,這些媽媽反對女兒戀愛的理由,一個是會影響學習,另一個是孩子不成熟,中學談戀愛根本是瞎...

2021-03-17 閱讀全文

“媽媽,我今天被老師批評了” “那你肯定是做錯什么了,老師批評你,下次要改正啊,好好聽老師的話” “沒有啊,小朋友坐我旁邊,老師以為我也有份兒” “那你跟老師辯啊,不然老師怎么知道呢” “哎呀,我以后...

2020-08-31 閱讀全文

作文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審美意識和判斷能力,寫作有利于積累知識提高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我們腦海的寫作材料越充足,寫作速度就越快,是否還在構(gòu)思作文怎么寫嗎?本篇文章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一篇優(yōu)秀的“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作文”作品,僅供參考,希望能為你提供參考!...

2023-05-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