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兒子,希望你長成一個男人

發(fā)布時間:2021-11-24 怎么寫一個有趣的小學(xué)英語教案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shè)計方案 設(shè)計一個幼兒園教學(xué)活動方案

一直在講,要掌握必要的孩子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比如,我們既要認識到男孩女孩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同時,又最好不刻意人為地,拿不一樣的教養(yǎng)方法區(qū)分對待男孩女孩,而是以孩子自己的個性化需要為準。因為掌握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是用來“設(shè)計”孩子未來的,而是為了更好地陪伴、支持孩子成長。

其實,不需要我們特別去做區(qū)分,在我們自然而然的教養(yǎng)過程中,孩子們就會自動接收到整個成長環(huán)境傳遞給他們的區(qū)分信息。比如從一出生起,接生的醫(yī)生會第一個判定:恭喜你,生了個小公主/小公子!其后,新父母會向親戚朋友報告好消息,并且一般都會特別說明,小家伙是男孩女孩。緊接著,親戚朋友探望恭賀之時,一起帶來的,還有針對男孩/女孩不一樣的禮物、探視話語、態(tài)度等等。

這些就是整個社會對于孩子性別角色發(fā)展的一個引導(dǎo)作用,心理學(xué)上稱之為“刻板印象”。性別的刻板印象并非是貶義詞,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這些性別的刻板印象,幫孩子朝向正確的性別角色去塑造自己。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自然而然地尊重孩子的生理現(xiàn)實,以及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現(xiàn)實,讀懂孩子的需求并予以恰當?shù)幕貞?yīng)。

父母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逗弄孩子的“性別身份”

稍留意我們就可以看到,在產(chǎn)科病房,父母以及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一般會把他們的兒子喊作“大胖兒子”“小老虎”“鐵蛋”等,熱衷于根據(jù)他們的哭聲、握緊的拳頭、亂蹬的腳來評論這些小伙子的力量。在許多西方國家,男孩一出生就被包裹在藍色的襁褓里,而女孩則被包裹在粉色的襁褓中。這種性別的社會化,從嬰兒早期即開始,并一直繼續(xù)下去。

在這個階段,我給父母的教養(yǎng)建議是,就按照孩子的生理性別,給他提供適合這個性別成長的環(huán)境。比如穿戴男孩衣物服飾、玩男孩子喜歡的玩具等。

特別要提醒的是下面這種情況。

當今社會,生男生女對于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城市變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很多媽媽都期盼著迎來一位小公主,但事與愿違偏偏是個小子。有時候家人一時興起,會把孩子打扮成小姑娘的樣子,扎起小辮、穿上裙子,一家人則在一旁捧腹大笑,完全沒人意識到這樣做對孩子的影響會是怎樣的。更有甚者,等孩子長大一些還以此為玩笑來耍弄孩子,拿出當年被拍成女娃的照片對孩子說“你看,你原來是個女孩的,多可愛,后來變成男孩了”,看著孩子一頭霧水,或者生氣通紅的小臉又是一頓嬉笑。

這樣做,很不利于孩子的性別發(fā)展。當父母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并哈哈大笑的時候,男孩就捕獲了一個錯誤的信息:“這樣的打扮才好,看,爸爸媽媽多高興,我就該這樣穿?!彼麄儠伎迹涸瓉碜雠⒆硬趴蓯?,才被爸爸媽媽喜歡呀。如此,孩子腦子里就會出現(xiàn)這些性別混淆的信息:我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當男孩好還是女孩好?所以,我還要再強調(diào)一遍,你的孩子生來是什么性別,就照著這個性別的刻板印象去養(yǎng)就好了。n4507.cn

父母對男孩的氣質(zhì)培養(yǎng),要符合社會對男性角色期待

性別差異并不只是不同的生物遺傳。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社會文化都期待男性與女性有不同的行為方式,也賦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別角色。為了回應(yīng)這些不同的期待,孩子們必須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并將這一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中。

男孩們總是被鼓勵擔任工具性角色。將來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丈夫與父親,男性必須承擔養(yǎng)家糊口、保護家庭不受外界傷害的責任。因此,人們總是期望男孩們是支配、果斷、獨立和富有社會競爭性的。社會看重男孩們的成就和自立品質(zhì)。

曾有研究者做過“110種社會文化中五種心理品質(zhì)社會化過程的性別差異”調(diào)查,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

可見,社會普遍對于不同性別角色是具有不同期待的??赡苣銜J為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已經(jīng)由于女性權(quán)利和地位的提高以及更多職場女性的增加而消失,但事實并非如此。雖然20世紀后期性別平等方面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是今天的少年和青年仍然認可許多傳統(tǒng)的性別模式。例如,在一項研究中,整個社會對于男人的看法是理性、有抱負、自信、運動好,并且是擁有很多優(yōu)勢人格的領(lǐng)導(dǎo)者。

所以,想要男孩子長大后朝向社會期待的男性化角色發(fā)展,父母對男孩的教養(yǎng)過程中,也要有意地培養(yǎng)男孩子的這些氣質(zhì)。在聊到“窮養(yǎng)男孩”這一論點時,我就專門提到,我更愿意把這個“窮養(yǎng)”換成“多經(jīng)歷”。經(jīng)歷是一種財富,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人生需要經(jīng)歷,但并不是只有苦痛的經(jīng)歷才是人生的財富。對男孩的愛、接納、包容其實更加難得。各種各樣的經(jīng)歷會讓孩子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體驗,如果孩子的每一次經(jīng)歷父母都能給予很好的正向的引導(dǎo),孩子都會由此獲得充盈的心理能量。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爸爸對于男孩的榜樣和引導(dǎo)作用,遠比媽媽更要緊。尤其是3-7歲,是孩子的氣質(zhì)養(yǎng)成關(guān)鍵期。所以,我的建議是,在這個階段,爸爸需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正面的男性榜樣參照。而且,爸爸多參與到兒子的教養(yǎng)和活動中去,這個男孩子的氣質(zhì)就一定差不了。

父母要接納男孩氣質(zhì)中的特殊性

要說男孩和女孩最大的氣質(zhì)差別是什么,想必有男孩的父母會異口同聲,那就是男孩更加好動,更具攻擊性。

從2歲開始,男孩的身體攻擊(打人)和言語攻擊(說臟話)就多于女孩;在青春期,男孩卷入反社會行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其實不只是2歲以后男孩子的特殊氣質(zhì)才開始展現(xiàn),在出生之前,男孩的身體活動就比女孩活躍,比如胎動更多、力度更大等。在整個童年期,特別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男孩都一直保持著比女孩更高的活動水平。事實上,男孩表現(xiàn)出的高活動水平,有助于解釋為什么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發(fā)起和參與非攻擊性的打鬧游戲,比如我們會常??吹剑泻⒈扰⒏菀着ご虺梢粓F。男孩女孩的確有著這樣涇渭分明的玩法。同性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候,小男孩之間會互相推來推去。動物界中的雄性也多有這種行為。女孩子則要安靜一些。心理學(xué)家們觀察到的上述種種,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最初的性別氣質(zhì)差異。而這些差異并無優(yōu)劣之分,只是不一樣罷了。

只是,這些不一樣往往會成為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比如一位媽媽問:

羅靜老師,你好。我的兒子剛滿8歲,小學(xué)二年級。在很多人眼中,他品學(xué)兼優(yōu),有驚人的求知欲,相對同齡人而言,知識淵博,甚至老師給他“小博士”的稱號。很多人羨慕并問我怎樣教出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但我自己對于教育他卻經(jīng)常有無力感。從他上小學(xué)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他聽人講話時心不在焉,而且手里永遠停不下來。要么摳橡皮擦,要么卷書頁的角,一年級剛上學(xué)的時候,居然一天可以把一塊橡皮擦戳出幾十個小洞,甚至整塊橡皮擦都散開了?,F(xiàn)在已經(jīng)好些,但是,手還是永遠沒法停下來,而且大人跟他講話,他眼睛都不看著對方。請問羅博士,這是怎么回事啊?

這顯然是一個精力旺盛、喜歡探索的孩子。而且,男孩子沉浸在探索中時,往往耳朵就好像是“關(guān)閉”的,他們無法同時接受到多重信息。父母若對此予以批評,對孩子的探索行為進行限制,很容易壓制他男孩子的天性。而且,越是強制矯正,效果越不好。更好的方法是,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恰當?shù)闹С?,比如上面這位媽媽,就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手部游戲;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走到孩子跟前、低聲、蹲下來,跟孩子保持目光接觸;為孩子這些旺盛的精力尋找合適的興趣班;帶孩子多做戶外的體育活動,比如外出郊游、爬山、跑步、踢球等等。

這些引導(dǎo)和活動,如果主要由爸爸帶領(lǐng)男孩子去完成,將是非常棒的事情。因為,在大運動、夠激烈的活動中,爸爸的“硬漢”形象,無疑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男孩子的氣質(zhì)形成,是個非常好的參照榜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空閑之余常常這樣問自己。當我在電視上看到柏栩栩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柏栩栩一樣,讀清華北大”;我看到周杰倫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周杰倫一樣,成為一個知名音樂人”;當我看到郎永淳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郎永淳一樣,成為一個知名的播音員”;當我看完反法西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時,”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人,將來也能站在天安門閱兵的隊伍中”……我覺得自己不僅是一名家長,更是一個夢想家,無時無刻不在幻想和設(shè)計孩子的未來。

夢想永遠是夢想,我們要面對現(xiàn)實。當我靜下心來和孩子交談時,當我們互相交換內(nèi)心的想法后,他很冷靜的對我說:“媽媽,那些都是你的夢想,我就想做一名象棋老師”。我突然被他的想法震驚到了,孩子的話打破了我所有的夢想。但是更多的是冷靜,孩子說的沒錯,那些都是我的夢想,不是他的。我們應(yīng)該正視孩子的理想,告訴他勇敢地去追求他自己的夢想。

作為孩子的母親,我覺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正直自信的孩子遠比一個只一味只追求成績來得重要。成績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個榮譽或標簽,如何讓孩子積極向上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標。

福祿貝爾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quán)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這句話很有哲理性,直截了當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大部分家長和我的心理一樣,怎么樣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重點。

育兒心得: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育兒心得: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看到小孩從進入寶寶班,由哭泣甚至剛開始晚上做噩夢,到如今的中班,很是依戀上學(xué)。感覺很是欣慰!小孩的進步離不開我們保育院老師們無私的教育和愛!很是謝謝你們!今天借助這個機會,說說自己在教育小孩過程中的一些膚淺的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進步。

首先,我們家長應(yīng)該學(xué)會愛我們的孩子

愛——這是最偉大的情感,這種情感一般來說能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人;但這種情感也是制造廢品的原因,即造就拙劣的人,自然也是給整個社會首先是給家庭帶來危害的人的原因。因此,我們愛小孩應(yīng)該愛到恰到好處!那該如何去愛?這就是我們做家長在教育小孩時要遵循的一個規(guī)則——尺度。尤其在處理對小孩生活的干預(yù)程度的問題上要注意這條規(guī)則。我們給予孩子的自主、自由的限度應(yīng)該有多大?“牽著他的手”應(yīng)達到什么程度?可以允許他做什么、禁止他做什么?什么可以由他自作主張?以及現(xiàn)在我們的小孩該不該玩游戲?關(guān)于這點,我們是這樣處理的。剛開始的第一天,小孩盡情玩,玩得他上癮,大概持續(xù)了三天,小孩對游戲的吸引力沒那么大了。而且他會明顯感覺眼睛很累,于是乘機我就對他說玩游戲的危害,接著同小孩商量我們玩游戲的時間不能那么多,小孩明白之后我們就規(guī)定:以后一個禮拜只能星期六和星期日玩,并且每天只能玩半個小時,分兩次玩,每次15分鐘。剛開始小孩總是來纏你:說今天玩了,禮拜就不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yīng)該堅持我們剛開始的約定,一定不能答應(yīng)他。這樣持續(xù)20來天,小孩對玩游戲,控制的很好。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所以只要我們掌握好這種尺度,我們處理問題很容易。這樣我們的愛也能做到恰到好處!

其次,就是讓孩子享受他們的快樂童年

想想我們自己,誰不時刻依戀那充滿歡樂、心情恬靜的童年?孩子人生的最初幾年,也好像是我們?nèi)松淖畛鯉啄暌粯樱彩且蝗ゲ粡?fù)返的。因此,我們絕不要剝奪大自然給予他們的短暫時光?,F(xiàn)在我們的小孩馬上就是大班了,還有一年多就要升入小學(xué),他們真正的童年也即將過去。想想就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所以我們還是應(yīng)該多給小孩接觸大自然的時間,讓他多看周圍的事物,使他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豐富著他的記憶,從而增進他的判斷能力。至于小孩現(xiàn)在能背多少唐詩,認多少字都不重要的。小孩到了一定的階段,他認字自然會,我們沒有必要太過提前!

最后,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關(guān)注小事

教育小孩沒有什么大事,關(guān)鍵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我們應(yīng)該把握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來教育小孩?,F(xiàn)階段我們小孩主要培養(yǎng)的目的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我們應(yīng)該在日常生活中灌輸。比如,我們要教育小孩遵守社會公德,我們父母就應(yīng)該做到。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有次我?guī)『⑷ナ欣锿?,公交車上很多人,有個阿姨給我們讓座,我就對小孩說“快,謝謝阿姨!”小孩說了,然后我就同小孩說:現(xiàn)在阿姨給你讓座,是因為你小。阿姨愛護你,等你長大些,你也該給老人和小孩讓座。后來,又一次坐公交車,我們兩個人坐了兩個位置,后來公交車上上來的人很多,小孩馬上就給一個老人讓座,而他自己做到我身上!看到小孩這種行為,我內(nèi)心很是高興,小孩的進步,應(yīng)該是我們生活點滴的見證!我覺得,利用親身生活的教育,小孩體會更深!因此,我們不能忽略小孩生活中的瑣事。父母在小事上要有正確的觀念,不誤導(dǎo)孩子,就是幫孩子成就了大事。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希望我們的孩子在家庭教育和學(xué)校教育下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孩子,我希望你成為這樣的人


人們常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誰不曾有過這樣的期許?然而,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究竟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材呢?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十幾年來,我細心撿拾他們在生活上的些許趣事,認真記錄他們在成長中的點滴進步,我把對他們的希望放在他們成長的每一天中。

記得女兒上幼兒園時,一次,我把剛買回家的雞蛋放在桌上,就去忙其他事情了。由于口渴得厲害,女兒著急倒水,不小心將整包雞蛋碰掉在地上,雞蛋無一完整。她哭著跑到我身邊,非??謶值某吨业囊路f:“媽媽,對不起!我犯了一個很大很大的錯1她一邊說一邊盡量用雙臂撐起一個最大的圓。她扯我來看碎掉的雞蛋并補充說:“媽媽你別生氣,以后十天我都不吃雞蛋了,就當這些雞蛋被我吃了,行嗎?”我抱著女兒一邊流淚一邊笑。當天我重新買了一份雞蛋,并特意挑選了一個雙黃蛋煮熟送給女兒。我要讓她知道:誠實是最可貴的品格,敢于承認錯誤并改正,非但不會受到責罵,相反還會受到表揚。

兒子也一天天長大了,升入小學(xué)后要經(jīng)常做手抄報,說實話,在繪畫方面兒子遠遠不如女兒的手巧。所以每每做手抄報,他都會央求姐姐幫忙。但是我知道這樣是不利于兒子進步的,于是我不再允許女兒給予兒子幫助,并要求兒子獨立完成。記得那次,他完成一張數(shù)學(xué)手抄報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而且報面的繪畫部分極其簡單,就是兩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和幾個加、減、乘、除的符號,但是我卻給了他大大的98分!還特別夸張的對他的手抄報進行了贊賞。我要讓他知道:自己付出努力就會有收獲,自信地面對就是最大的成功。

兩個孩子都漸漸長大,對同一件事情有了各自不同的主張與觀點,我們家也經(jīng)常因為他倆的意見不統(tǒng)一而浸潤在爭吵與拌架中,甚至有時用“雞飛狗跳”來形容都不為過。但我并不生氣,也不介入,因為燃燒在他們之間的火焰,最終會被他么自己熄滅。我要讓他們知道:敢于面對,勇于承擔,能主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樣難能可貴。

如今,女兒已步入高中生活。由于高中是寄宿制全封閉學(xué)校,所以一通電話就是女兒與我們的全部聯(lián)系方式。但每次與女兒通話都能聽到她的身邊有竊竊作笑的聲音。前天,我終于提出了質(zhì)疑,女兒驕傲的說:”同學(xué)們都特別喜歡聽咱們打電話,因為他們說從咱們的談話里能感覺到幸福?!笆前?,孩子們,我就是要讓你們做一個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的幸福人。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個集誠實、自信于一身的人;一個樂觀向上、敢于面對困難的人;一個擁有幸福、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一個不拖累社會和國家的材。

我不希望孩子被欺負,也不希望孩子欺負人


電影《我們的世界》講得是十歲孩子間的友誼。有人短評,堪稱兒童版甄嬛傳,里面說盡了女孩間的羨慕、小心、祈望被喜歡、嫉妒、沮喪、害怕被孤立……也有人說,看的過程中不禁痛哭,想起過去的種種,即使沒有被明確孤立、霸凌過,童年的孤單與對友誼的不確定,誰又沒經(jīng)歷過呢?

影片從游戲開始,從看起來小心翼翼的女孩李善在等著同伴選自己,但一直都沒有等到叫自己的名字…….她是一直默默地看著歡迎女寶拉與伙伴閑聊的女孩,她是被叫到名字會很欣喜仿佛天大好事降臨的女孩,她是默默幫媽媽照料弟弟,明知家庭狀況而不敢妄自滿足自己欲望的女孩……

就是這樣一個女孩,一直孤單著,沒有人聊天,沒有人游戲,自己編織的手鏈不知送給誰…….

暑假開始的時候,班上新轉(zhuǎn)來了一個女生--智雅,她們在班級外相識,沒有過去他人形成的刻板印象,她們一起游戲,一起買東西,一起住,李善小心地經(jīng)營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友情,很開心!

開學(xué)了,智雅開始莫名地疏遠李善,親近寶拉。這時,關(guān)于霸凌與孤立,開始真的漸漸露出端倪,甚至愈演愈烈……

1、友誼背面的惡

很多十多歲的孩子身邊會有一小群已經(jīng)來往多年的朋友。他們是透過鄰居或家族建立起來的朋友關(guān)系,大約8、9歲的時候,孩子會更清楚自己喜歡和誰作伴,通常是由分享共同的興趣開始,伴隨一種渴望要和自己所認同的對象一起成立一個強大的社群。力量和歸屬感對8、9歲的孩童而言特別有意義,對她們在面對實際上仍無法完全掌控環(huán)境的事實,提供一種庇護。

在這個年紀,最要好的朋友代表一個重要的轉(zhuǎn)變,就是情緒從兒童階段的發(fā)展轉(zhuǎn)化到成人階段前,一個透過親近友誼來探索關(guān)系本質(zhì)的重要節(jié)點,這個節(jié)點可以強化和確認逐漸形成的自我認知。

2、霸凌者是為了轉(zhuǎn)移對自己的注意力

心理學(xué)家芮貝佳.伯格斯說“有時,女孩們對待友情的方式雖然不至于到霸凌或公然不客氣的地步,但許多女孩會傾向惡意批評,因為這種行為可以進一步鞏固與新朋友的連接,同時將其他人排除在外?!比缰茄湃谌氲綄毨男F體時,仿佛需要分享秘密一般,告訴她們李善的種種不好;而當寶拉因為嫉妒智雅的成績想要將智雅排除到群體外的時候,也在不斷地說智雅的壞話,她偷過東西,就好像說她并不如她成績般那么優(yōu)秀,而這仿佛也加劇了小團體的凝聚力?!斑@樣的行為也會在男孩身上看到,他們通常會將這樣的感受以公認的慣例和行為模式呈現(xiàn),例如社團所定的規(guī)矩,或體育活動的比賽規(guī)則?!?/p>

這是霸凌者的雛形。由于孩子對自己在社交和團體當中的位置相當敏感,也會煩惱自己的弱點,因此她對是否能夠擁有歸屬感和被接受是相當在意的,他們會對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各種事物抱持相當嚴苛和焦慮的批判態(tài)度。自覺脆弱的孩子們常會借由將注意力轉(zhuǎn)向他人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感受,尤其是針對那些她認為比自己還更不能適應(yīng)的孩子們。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公然霸凌,但通常是不自覺的,一般孩子們會透過批評和選擇游戲或隊友來傳遞出對其他人的疑慮。電影中排擠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也是這兩類:批評和選隊友。

霸凌者比較容易出現(xiàn)在具有某種特質(zhì)(有自卑感或有困擾)的孩子身上,這些孩子不知道才能夠幫助自己克服渺小、無能或妒忌的感覺。尤其是那些特別擔心歸屬感,在家中找不到安全位置,或覺得被忽略而感到焦慮的孩子們。智雅剛剛轉(zhuǎn)到新的學(xué)校,知道李善被孤立,而自己父母離異,長期缺乏母愛,這樣的情境在擔心自己被孤立時,不禁融入了霸凌者的大團。

3、被霸凌者怎么被選上的?

因某種原因而沒自信的孩子,會先吸引那些麻煩制造者的注意,他們將身體或情緒的力量強加在缺乏自信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比較不會向外尋求援助,或讓大人覺察到他們遭受到的惡意行為。

李善家境中下等,父親勞碌賺錢,酗酒,對父輩充滿怨恨,母親忙做小生意,她的生活處處精打細算的場景,盡管她被愛著,但生活情境上的困窘讓她沒辦法與其他小伙伴一樣心無牽掛的買買買(看中的彩筆,一次次拿起知道無法購買);游玩(照看弟弟);甚至說心事也無人傾聽(當興高采烈告訴媽媽自己交到好朋友時,媽媽因為勞累早已睡著。)

4、請為自己發(fā)聲

當?shù)艿鼙恍∨笥哑圬摰臅r候,李善很憤怒教訓(xùn)了他的小朋友,結(jié)果他們接下來又一起玩了,李善說以后不要一起玩了。

弟弟說:不,他打了我,我也打了他。

李善:那然后呢?

弟弟:他又打了我。

李善:你打回去了?

弟弟:沒有,我們就一起玩了。

李善:那你怎么甘心被打?

弟弟:打過來,打回去,那什么時候一起玩啊?

對于被霸凌的受害者,告訴他們霸凌者內(nèi)在其實是恐懼的或那樣的行為的荒誕的,僅能提供一丁點的支持。

或鼓勵受害者去尋求一個更狠的角色,并不是馬上就有幫助的辦法。其實有時候,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問題的臨時解決,而是遇到了新問題怎么辦?上完了小學(xué),會上初中?不在學(xué)校,會在游樂園?不是友情,或者是親情?

面對霸凌,大部分仰賴于自信心。有能力的溝通和正確認知價值感和歸屬感。

那些可以在家中很自在分享,或在固定時間討論感受的孩子們,很自然地會在心中培養(yǎng)出堅定的歸屬感。來自這樣家庭的孩子因為比較能自在地與人相處,即使遇到了困難,也會因為可以找到支持自己,以及可以相互討論和思考的對象而充滿自信,這幫助孩子保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即使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困難,仍有大人關(guān)心自己,他們當然也比較愿意向大人尋求協(xié)助。

遇到不公不義的事,一定要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的權(quán)益而戰(zhàn),否則霸凌的噩夢永遠不會停歇!

孩子,請為自己發(fā)聲!

當你明明不喜歡這件衣服的顏色的時候

當你真的不想上輔導(dǎo)班的時候

當同學(xué)叫你一起逃課的時候

“男孩不男”很常見?你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嗎


一個四年級女生對班上男生這樣評價:“我覺得我們學(xué)校有些男生很討厭,沒有男子漢氣概,在學(xué)校里總是裝出一副嬌弱的樣子,說話有那么一點兒娘娘腔……也有些男生像我們女生一樣,嘴里經(jīng)常嚼著話梅,做起事情來扭扭捏捏,還不如我們女生……更讓人看不慣的是,他們還在老師和同學(xué)面前撒嬌,比女生還女生?!?/p>

“男孩不男”似乎成了當下一個常見現(xiàn)象。發(fā)展到成人社會,就是多少有些女性化的“暖男”,代替了高倉健式的硬漢;無奈的姑娘們只好揭竿而起,紛紛升級成為“女漢子”。對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認為:“男孩陽剛氣質(zhì)的衰落與喪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父教的缺失。父教缺失,會讓男孩終生‘缺鈣’?!?/p>

父親帶大的孩子更獨立更勇敢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其中之一就是性別的社會化。弗洛伊德認為:男孩在發(fā)展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模仿父親的角色和行為,從而形成具有鮮明性別特征的行為。

孫云曉說:“男孩是逐漸認識到‘我是男孩’、‘我喜不喜歡做男孩’、‘要做什么樣的男孩’的。兒童的學(xué)習(xí)方式是觀察、模仿。所以毫無疑問,父親是男孩接觸時間最早、最長的同性榜樣,先入為主、無可替代?!?/p>

孫云曉介紹,美國哈佛大學(xué)羅斯·派克博士在研究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孩子成長的過程有兩個方向:親密性、聯(lián)結(jié)性和獨立性、分離性。父親對后者有著特別大的作用。“我們主張男女平等,但要承認男女行為方式有差異。不是說女孩子不需要獨立,而是男孩這個性別意味著,他們應(yīng)該比女孩表現(xiàn)出更加獨立的特質(zhì),所以父親對兒子的作用更為巨大?!?/p>

心理學(xué)家麥克·閔尼研究發(fā)現(xiàn):與那些一星期內(nèi)接觸父親不到6小時的男孩相比,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于兩小時的男孩,更有男子漢氣概,所從事的活動更加開放,更有進取精神,更愿意冒險。

“我到過幾十個國家,發(fā)現(xiàn)相似的情況。如果是媽媽帶孩子出去玩,活動半徑比較小,爸爸則會讓孩子跑得更遠?!睂O云曉說。所以,母親帶大的孩子,細膩、溫柔;父親帶大的孩子,獨立、勇敢。

如果因為離異等原因,父母不得以缺席,男孩怎么辦?孫云曉說,單親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是問題兒童,這取決于撫養(yǎng)方式?!叭绻赣H沒有責任心,就算他帶兒子,也不好;相反,如果有負責任的繼父、爺爺、外公來承擔父親的角色,男孩同樣能健康成長。”

看到父親,就像看到“警察在家”

不少人曾回憶,小時候回家看到父親,就像看到“警察在家”。孫云曉解釋,這種感覺最初來源于身體。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爸爸媽媽抱他們的方式就不同。媽媽往往抱得很緊,讓孩子感到安全、溫暖;爸爸往往會把孩子舉起來、晃來晃去。就連穩(wěn)重的英國首相卡梅倫,送女兒上幼兒園時,也把她扛在肩膀上。

心理學(xué)對家庭教育的研究發(fā)現(xiàn):權(quán)威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所謂“權(quán)威民主型”,就是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嚴格要求。

“權(quán)威和民主,對應(yīng)的家庭教育就是管教和關(guān)愛,兩者需要平衡。中國的教育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兩者的失衡帶來的。而父親在培養(yǎng)孩子規(guī)則意識上的作用比較突出?!?孫云曉說,“如果父親過于溺愛,孩子就會肆無忌憚;如果過于嚴厲,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藥家鑫——孩子不敢犯錯誤,一犯就是大錯誤?!?/p>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嬰幼兒階段的教育主要由母親負責,小學(xué)則是父母各半,到了中學(xué),父親應(yīng)該承擔主要責任。孫云曉說:“因為在12歲之前,父母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親密的情感;12歲之后,孩子會開始想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此時,父親對兒子的影響就非常重要?!?/p>

北京昌平區(qū)有一個男生,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十分沮喪。父親就對他說:“這有什么,為什么一定要上重點高中,學(xué)習(xí)職業(yè)技術(shù)也很好?!痹诟赣H的指點下,男生學(xué)習(xí)了汽車修理專業(yè),后來在央視“狀元360”職業(yè)比拼節(jié)目中,連續(xù)兩年蟬聯(lián)冠軍。

新疆一個長途車司機,因為常年出車不在家,就利用寒暑假帶著兒子一起出車。沿途非常辛苦,冬天翻越天山時,路滑難行,雪花都能飄到車里,遇到車壞了,還得趴在地上修車。父親告訴孩子:“你記住,人生就是這樣。關(guān)鍵時候就得咬著牙往前沖,沖上去就能看到霞光萬丈?!边@位父親只有小學(xué)文化,兒子后來考上了博士,在讀期間沒向家里要生活費。

在青春期之前,父親是兒子心目中的英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到了青春期之后,父親的英雄形象會逐漸消減;而當兒子也終于成為父親時,新的交替又開始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寫道:“14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父親如此無知,以至于我很難和他相處,可是,等我長到21歲,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老爸居然知道那么多東西。”

現(xiàn)代家庭的成員是相互欣賞的

在《好好做父親》一書中,孫云曉指出,父親是男孩通往“男子漢”的橋梁。“男孩往往把父親看作未來發(fā)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親。研究證實:如果父親在家中是果斷的、具有支配性的,男孩往往表現(xiàn)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親在家里是軟弱的,而母親具有支配性,男孩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p>

很多人把21世紀稱為“她”世紀——女性的學(xué)歷越來越高、經(jīng)濟地位越來越高。在家庭中,父親的權(quán)威性大大降低。孫云曉發(fā)現(xiàn),一方面,母親獨自帶孩子的現(xiàn)象特別多,“每次來聽我講課的,三分之二是母親;我的讀者絕大多數(shù)也是母親”。另一方面,母親有時候會在孩子面前貶低父親,諸如“沒出息、懶、沒有責任心”等。

孫云曉說:“幼兒出于對母親的天然依賴,這時往往會站在母親一邊,排斥父親。這樣的男孩就會產(chǎn)生心理學(xué)上所說的‘習(xí)得性無助’。父親給了一個非常糟糕的榜樣,男孩會自慚形穢,覺得男人怎么做都不行。父親打碎了他成為‘男子漢’的夢想?!?/p>

孫云曉說,有一次他和一個小伙子一起做電視節(jié)目?!靶』镒踊⒈承苎?,卻比綿羊還弱?!痹谏闲W(xué)中學(xué)時,他就經(jīng)常被欺負,女孩都能欺負他,他也不敢還手,總是默默忍著。工作之后,他的疑心很重,看到別人說悄悄話,都覺得是在議論自己,心神不寧。結(jié)果不斷失業(yè),到了二十七八歲,還沒有固定工作。在節(jié)目中交流時,孫云曉發(fā)現(xiàn),小伙子的媽媽非常強勢,爸爸則顯得“窩囊”——當爸爸想開口說什么話時,往往被媽媽打斷,甚至能“掄起胳膊把他打到一邊”。

孫云曉說,“現(xiàn)代家庭一定是相互欣賞、相互尊重的。明智的母親會發(fā)現(xiàn)老公的優(yōu)點。有些父親能力差一點,但一定有優(yōu)點,比如有責任心、低調(diào)、誠實……”

做男人已屬不易,做父親似乎更難,做男孩子的父親更是責任重大。不過,孫云曉建議,別把做個好父親當成沉重的負擔。“做個好父親是男人真正成熟的標志,做父親給了男人前所未有的機會。一旦做了父親,不管你過去有什么經(jīng)歷,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到底是望子成龍還是望子成人


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攻讀博士的遼寧少年張炘煬,是中國最年輕的博士。他保持的“全國最小大學(xué)生”紀錄至今無人打破,他被周圍人稱為“天才”,他已多次因自己創(chuàng)造的奇跡而被媒體包圍。日前,這位小博士在中央電視臺《看見》欄目上“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買房”的言論徹底讓他陷入了輿論的漩渦。在榕城,這段視頻的傳播也引發(fā)榕城教育界人士以及家長關(guān)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熱議。

家長熱議望子成龍,但別“使勁”過頭

不少家長對張炘煬的看法頗為復(fù)雜。一方面對其言論表示不能理解,另一方面又很同情他“童年被父母的理想所綁架”。記者在榕城家長圈中對此事隨機展開了調(diào)查。不少家長也在網(wǎng)絡(luò)上反思了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東街口一家培訓(xùn)學(xué)校校門口記者遇到不少送小孩上補習(xí)班的家長。家長胡女士表示自己也看過網(wǎng)絡(luò)上對少年博士張炘煬的專訪節(jié)目,她認為張炘煬的父母對于現(xiàn)在存在的矛盾無法免責?!斑@個小博士要求父母為其在北京買房,很明顯有一種報復(fù)心理。”

家長王先生表示,盡管自己對于孩子的成績也十分看重,但如果為此扭曲了孩子的性格,就得不償失了。“其實家長望子成龍的思想很普遍,但是想這個小博士這樣連跳好幾級,雖然跑得比普通孩子遠了,但是家長使勁過頭,跑偏了?!?/p>

還有家長表示看完這期節(jié)目后,推薦給身邊很多朋友看,并呼吁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的人生是自己的,不是替家長實現(xiàn)那些未實現(xiàn)夢想的工具”。

專家說法家長應(yīng)警惕“唯成績論”

不少家長在慶幸自己未曾給孩子過多壓力的同時,也對望子成龍的家庭教育觀表現(xiàn)出了反思:為什么辛辛苦苦為了孩子,到頭來還有可能遭受孩子的埋怨?對此,中華家庭教育研究院福建服務(wù)中心首席專家林高龍就此案例分析說,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往往過于注重智能的開發(fā),而忽略了心理的培育。

林高龍表示,當他看完央視對張炘煬的訪談后,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張炘煬形容自己的成長過程“根本鋼筋就沒有,你蓋什么樓,只能祈禱不要有一些地質(zhì)災(zāi)害,不然就成‘樓脆脆’、‘樓倒倒’”。林高龍認為,這些比喻值得所有家長深思。培養(yǎng)一個健全的孩子,人格是本,學(xué)習(xí)在其次,如果本末倒置,不管孩子學(xué)習(xí)成績多么好,他的未來都是堪憂的?!巴映升堉跋纫映扇恕?。

林高龍也表示,在我們身邊,不乏像張炘煬父母這樣心態(tài)和教育方式的家長,以學(xué)習(xí)成績?yōu)橐磺校谥袊欠浅F毡榇嬖诘?。他告誡家長們,學(xué)習(xí)可以是孩子成長的一個衡量指標,但千萬不要把它當作唯一指標,除了學(xué)習(xí)之外,我們還要培育孩子健康的心態(tài)、優(yōu)秀的體格、良好的習(xí)慣。這些也是缺一不可的,甚至可以說更為重要的。

“少年博士欲在京買房”網(wǎng)絡(luò)引爭議

日前,一段中央電視臺《看見》欄目專訪中國最年輕博士張炘煬《長大要成人》的節(jié)目在微博上瘋傳。在這段專訪中,年僅16歲的博士張炘煬發(fā)出疑問:“我博士出來,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博士畢業(yè)有用嗎?博士后畢業(yè)有用嗎?”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給他買房。就他家的經(jīng)濟狀況而言,這個要求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張炘煬9歲讀高三,10歲高考,13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6歲,也就是今年9月,他被北航錄取,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

快速的成長給張炘煬帶來的,還有與其年齡不符的焦慮感。長期生活在比自己大七八歲的非同齡人中,耳聞目睹的都是“工作”、“房子”、“戶口”等,他早早感受到了生活的壓力,已把“在北京有個房子”視為最大愿望,并稱最希望自己留在北京的是父母,所以他們應(yīng)該為了“自己過上好的生活”努力。

“不要將自己的理想強加于孩子身上”不少家長在看完最年輕博士的案例后,對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表達了反思。那么,家長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長呢?請看A40版“16歲博士要父母為其買房”引發(fā)熱議之“方法篇”。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我希望你成為這樣的人 人們常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誰不曾有過這樣的期許?然而,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究竟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材呢?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十幾年來,我細心撿拾他們在生活上的些許趣...
    2020-10-31 閱讀全文
  • 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空閑之余常常這樣問自己。當我在電視上看到柏栩栩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柏栩栩一樣,讀清華北大”;我看到周杰倫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周杰倫一樣,成為一個知名音樂人”;當我看到郎永淳的時候,“我希...
    2020-09-09 閱讀全文
  • 2025最新:幼兒成長希望 1、你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生,你在小朋友中間非常受歡迎,阿范和彩紅也很喜歡你,所以你不來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很想念你的,但是沒有辦法,身體最重要,所以進入小學(xué)讀書后希望你能多鍛煉,讓自己的身體堅...
    2022-04-30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育兒心得: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看到小孩從進入寶寶班,由哭泣甚至剛開始晚上做噩夢,到如今的中班,很是依戀上學(xué)。感覺很是欣慰!小孩的進步離不開我們保育院老師們無私的教育和愛!很是謝謝你們!今天借助這個機會,...
    2020-11-17 閱讀全文
  • 對一個男人失望的句子 當一個人敢于放下面子,不再顧及世人流言蜚語,去做自己對的事,說明他已經(jīng)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讀了這些句子有什么感觸?下面是我們精心為你整理的“對一個男人失望的句子”,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
    2024-02-13 閱讀全文

人們常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誰不曾有過這樣的期許?然而,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究竟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材呢?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十幾年來,我細心撿拾他們在生活上的些許趣...

2020-10-31 閱讀全文

我空閑之余常常這樣問自己。當我在電視上看到柏栩栩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柏栩栩一樣,讀清華北大”;我看到周杰倫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周杰倫一樣,成為一個知名音樂人”;當我看到郎永淳的時候,“我希...

2020-09-09 閱讀全文

1、你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生,你在小朋友中間非常受歡迎,阿范和彩紅也很喜歡你,所以你不來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很想念你的,但是沒有辦法,身體最重要,所以進入小學(xué)讀書后希望你能多鍛煉,讓自己的身體堅...

2022-04-30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看到小孩從進入寶寶班,由哭泣甚至剛開始晚上做噩夢,到如今的中班,很是依戀上學(xué)。感覺很是欣慰!小孩的進步離不開我們保育院老師們無私的教育和愛!很是謝謝你們!今天借助這個機會,...

2020-11-17 閱讀全文

當一個人敢于放下面子,不再顧及世人流言蜚語,去做自己對的事,說明他已經(jīng)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讀了這些句子有什么感觸?下面是我們精心為你整理的“對一個男人失望的句子”,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

2024-0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