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你是他的全世界,請別與孩子輕易分離

發(fā)布時間:2021-11-05 小學英語教案是不是全英文的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世界的教案

兒童和世界的第一個聯(lián)結通道是由母親建立的。母乳喂養(yǎng)、肌膚相親、一言一語、一歌一笑,等等,都是在打通和拓寬這個通道。親密母子關系是親密父子關系的前提,孩子與父母間親子關系的質量,又決定了孩子未來和整個世界的相處質量。

【被嚴重低估的母子相處價值】

女性角色在幾千年的人類發(fā)展史中有了很大變化,由家庭人變?yōu)樯鐣?。但人類的天性在過去三千年中幾乎沒有什么改變。幾千年前降落在草叢和獸皮上的孩子需要母親的懷抱,幾千年后在電子儀器監(jiān)護下和高檔嬰兒產品包圍中出生的孩子也需要。

母親是孩子早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生命最初的幾年,是人生的黃金期,幾乎奠定了孩子一生發(fā)展的基礎。

不幸的是,很多母親卻在現(xiàn)代生活中失去母性,尤其是一些學歷高或事業(yè)心強的女性,由于她們過分看重自我奮斗的價值,且嚴重低估母子相處的價值,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自己的自然角色和社會角色間的矛盾,經常為了一些眼前的現(xiàn)實利益,很輕易地放棄作為母親的義務。

幼年的孩子如果缺失了這兩樣東西:豐富的語言交流和母愛的溫暖,正常的生命潛能就有可能無法被激活。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孩子出生后,本來奶水很好,三個月產假結束時,為了心無旁騖地工作,硬生生給孩子斷了奶,并把孩子交給婆婆帶。婆婆雖然和她住一個城市,但離得比較遠,她只是周末去看孩子一下,吃頓飯,然后就走了。

婆婆本身不愛說話,也很少帶孩子到外面玩,經常讓孩子看電視或自己玩,并且為了家里的整潔,只讓孩子在專門辟出的“兒童房”里玩,不允許到其他房間玩,邁出“兒童房”的活動基本上只限于坐在客廳看電視。

到3歲要上幼兒園時,才發(fā)現(xiàn)不對勁。孩子語言障礙嚴重,基本上不會和人交流,且十分膽小,隨便一點聲音都會把他嚇得躲到奶奶懷里,好久不出來。對媽媽似乎沒有感情,很少表現(xiàn)出一般孩子對母親的親近和留戀,但情緒卻十分不穩(wěn),經常發(fā)脾氣或大哭。這位媽媽后來帶孩子去醫(yī)院看心理科,被診斷為“自閉癥”。

我曾和一位某三甲醫(yī)院心理科的醫(yī)生交流過,他說現(xiàn)在罹患自閉癥、多動癥等神經官能癥的孩子越來越多,就診的孩子往往有較為典型的成長經歷。如90%以上在幼年早期和母親有較長時間的分離,由老人或保姆帶大。

而負責照看孩子的老人或保姆如果對孩子管得太嚴,包辦太多,或經常把孩子交給電視機,不注意和孩子的互動交流,幾種原因加起來,很容易造成這些孩子的心智無法正常發(fā)育。年齡越小、和父母相處時間越短,孩子的癥狀越嚴重?!網(wǎng)WW.Xd63.Com 心得體會大全】

【失去母親,就是失去整個世界】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所謂母親的技巧,我們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無法用教條來傳授的。每天都會產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應用她對孩子的領悟和了解。她只有真正對孩子有興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贏取他的情感,并保護他的利益時,才會有這種技巧。

中國民間有種說法,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親自拉扯才會親,這是非常有道理的。血緣固然是一條紐帶,但僅靠血緣溝通親情,恐怕不夠。如果和孩子早期相處不足,彼此間的情感聯(lián)結就會比較稀疏,而這種聯(lián)結是有時間段的,錯過了就很難再建立新的聯(lián)結。這一點也已被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所發(fā)現(xiàn)和證實。

“寧死當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一個孩子失去父親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親,則是失去了整個世界。

我的一個好友,她一歲半時被送回老家由奶奶來撫養(yǎng)。當時交通不便,且父母工作忙,再加上弟弟妹妹相繼出生,她直到4歲才再次見到父母。父母在她眼里完全是陌生人,別人讓她喊爸爸媽媽,她很想喊,可是喊不出來,為此遭到批評。兩年后,父母準備把她接到身邊。當她知道這件事時,恐懼大于興奮。

為了見到父母能叫出“爸爸”、“媽媽”,一個6歲的孩子,居然獨自藏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悄悄練習這兩個發(fā)音,尤其是“媽媽”這個音。她說父母是有文化很善良的人,他們也想努力愛她,彼此都做了最大的努力。

她后來克服心理障礙,終于學會了喊爸爸媽媽,但和父母的隔閡卻一生也不能消除。用她的話說就是:“我和父母之間永遠也不可能有弟弟妹妹和父母間那種貼心貼肺的感覺,我永遠覺得自己是個孤兒?!?/p>

【工作忙不是借口】

在我女兒圓圓一歲三個月時,她爸爸到南方工作,我堅持不把孩子送到遠在外地的奶奶家,一定要親自帶孩子。上班時,把圓圓送到附近一個老太太家,下班接回來。當時能一邊看護孩子一邊把飯做熟,已是不容易,總顧不上收拾自己。記得有位同事開玩笑對我說,你以前挺精干一個人,怎么有了孩子就變成這樣了?

真難想象自己當時的形象是多么的不堪。過分忙累,讓我的血壓降到要休克的程度,醫(yī)生甚至建議我臥床休息。因為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有許多快樂,所以我當時并不覺得有多苦。也哭過兩次,總體感覺一直充實而幸福,孩子也用她日后的良好表現(xiàn)回報了我。

人在感情上很少能愈挫愈勇,越是感情不滿足的人,越是變得敏感、斤斤計較。孩子的思念沒人理解,而且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化解痛苦。情感上的欠缺必定會在生命中留下一些無法痊愈的內傷,即使不出現(xiàn)品行方面的問題,也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質量。

比如有些年輕人在戀愛或結婚后,不會和伴侶相處,要么過分依賴,要么過分苛刻,總扮演情感的傷害者和被傷害者角色,也有人心底自卑,外表傲慢,身上有種說不出的別扭,難以和他人合作相處。這些成年后的問題,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時期在情感和安全感方面的欠缺。

愛,就是為了在一起。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母愛不應建立在抽象的理性認識上,應建立在情感基礎之上。”對父母來說,在一切養(yǎng)兒育女的目的中,沒有比和孩子在一起本身更重要的目的!一切因出于功利的或“教育”的目標犧牲和孩子相處的行為都是得不償失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昨天晚上上了一下QQ,碰到我的老師。我說,稿子還沒寫出來,因為帶孩子。真是急。而且孩子老是不肯早點睡覺。

老師在報社工作。他是怎么樣的人呢?他不認識我的時候,給我出過一整版專版,我寫的每一篇稿件,他都會親自批閱指點。甚至他自己的投稿心得,都要和我分享。關于男女關系,他這樣說:……要相信,快樂重要,但倫理同樣重要。只有在一個方框內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聽罷我的牢騷,他就問:“孩子不睡時,做什么?”我說:“折騰、在我身上跳啊、笑啊,發(fā)現(xiàn)種種有趣的事啊?!苯Y果,我的老師說:陪他!相信我,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歲月會將他推向他人的懷抱,你會失去美好的愿望。只有當下建立親密的深刻的記憶,你才有可能挽住一線的牽扯。你的一切并不重要,因為,你原本是要在為母之前完成的,你占用了他的時間了。我是多么的羨慕你的時光啊。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愿放棄許多別人認為有用的。其實,孩子要的是依附。多少人覺得帶孩子是苦和累,忘了這是結緣。可惜,我原來真的不懂。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除此之外,其實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從內心說,我是多么愿意你完美地完成角色。

……

我真的覺得很有感觸。是的,成為了母親,就意味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職責,應該學會承擔,更要學會享受。付出的同時,一定會有豐厚的回報。

別說你的世界我不懂


孩子的童年是一首歌,這首歌是優(yōu)美的、動聽的,但是這首動聽的歌也是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唱響的。家中有孩子的歌聲是這世上最幸福的聲音。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家庭教育猶如這愛的種子,你播撒的是什么,你就將收獲什么。

曾經看過一個美國孩子寫給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無論做什么事,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腳很短,請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那時的我初為人母,并不是很懂得孩子的心理,但是我卻深深的體會到了孩子渴望被關注,渴望爸爸媽媽的鼓勵。

我們現(xiàn)在這個溫馨的小家庭里有愛與包容。因為愛,我能讀懂孩子明亮的眼睛中閃現(xiàn)的那份天真與爛漫;因為愛,我明白孩子純真的笑容和稚嫩的聲音背后那份無憂與快樂;因為有包容,孩子能在意識到犯錯的第一時間勇敢的、真誠的認錯;因為有包容,我們幸福的家庭里缺乏爭吵的聲音。記得在女兒剛上一年級的某一天,丟三落四的她回到家里時臉上歡愉的表情被微微的擔憂代替,當我準備詢問時,女兒稚嫩的聲音略帶著小心翼翼的說道:“媽媽,我的筆不見了”。爸爸微笑著問:怎么不見的?此時女兒激動的說道:“我坐在窗戶旁邊的座位上,突然一陣大風吹來,放在桌子上的筆就不見了”。眼看爸爸就要再次開口擊破謊言,我大聲的笑著走過去摟著女兒:“那支筆也太倒霉了,就這樣被刮走,不能陪在主人身邊參加考試”。女兒明顯愣了一下,估計她是沒想到,我們就這樣輕易的相信了她。當?shù)诙煳襾淼叫iT口又買了兩支筆給她時說“好好保護這兩支弱小的筆喲,沒有主人的愛惜,它也會孤單的”。在我轉身離開校門時,女兒吞吞吐吐的小聲說:媽媽,我的筆……不是大風吹走的,是……是我弄丟了。我摸了一下低著頭的女兒笑著說:媽媽相信你!

在我們的世界里說謊是一種不好的思想品質,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孩子撒謊是一件很重要很不好的表現(xiàn),但是我卻認為孩子撒謊其實是說明他的心智在成長,更何況他在說謊的時候能用三兩句簡單的話語概括整件事情的發(fā)生,讓我感覺孩子正在長大。當然,我們成年人的謊言絕對不能再孩子身上出現(xiàn)。都說:“一言一行育桃李,一舉一動做表率,一字一句潤心田,一顰一笑愛無限”。我們的言行舉動會在孩子身上得到重現(xiàn)。女兒與同班好友已經成為習慣的每天相約一起回家,然而某天我突然來到學校接她,興奮過頭的女兒沒有等到好友一起就與我開心的離校了。晚上寫完作業(yè)后,依舊是我們一家三口聊天的時間,和往常一樣我和老公微笑的聽著女兒嘰嘰喳喳的講述著學校發(fā)生的有趣事情,突然手表電話的來電鈴聲打斷了女兒愉快的聲音。只聽女兒在房間低聲的道著歉,然后斷斷續(xù)續(xù)傳來哭泣聲,最后一邊大哭一邊說著什么絕交之類的話語。我伸手攔下想進房間安慰女兒的老公,我想這應該就是孩子要面對的交友世界了,同時也是情商發(fā)展的最好時機。女兒在房間蒙頭哭泣的聲音確實讓我也緊張起來,幾分鐘后,女兒紅著眼睛卻沒有掛淚出來問我:“媽媽,你和陳阿姨現(xiàn)在和好了嗎”?原來女兒還記得同事因為誤會我沒有幫忙而來家里質問我的事情。看著女兒哭過的小臉,我卻不在緊張,因為我相信,我在處理和同事之間的誤會時,女兒贊同的眼神已經告訴我,我的處理方法和態(tài)度都是她認同的。所以我笑著告訴女兒:陳阿姨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女兒想了想轉身去洗手間洗了臉后告訴我她要出去一會,保證在八點前回家?,F(xiàn)在女兒和同班好友依然是形影不離的朋友。我想作為父母的我們其實不用說出什么大的道理,更不用告訴孩子什么是錯,只要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自己的工作生活,相信孩子會在身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體會到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相信正在努力正在進步的我們會在家庭教育中盛開出香氣滿滿的幸福之花,讓孩子歡笑聲語從家里出發(fā)。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更苦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云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沒有擔當?shù)?,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么去擔?

不能吃苦,終究是會讓身邊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這樣的影響是一生的。

01、看看我們村的兩個老頭,就會有這樣的感觸。

當你看著他們從你面前走過,就會感覺歲月匆匆,人生不過幾個十年?。?/p>

我們村這兩個老頭,一個是年輕時就不能吃苦,一切靠妻子去張羅的。

50歲的人還是一副吊兒郎當?shù)臉幼樱谕膺呑鍪?,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沒做幾下就玩去了,說太苦了。然后騎著車去外邊尋牌友,釣魚,胡吹海侃,整日不回家,村里也沒有多少人待見他,他就去外村玩。

而老妻呢?天天在葡萄園里勞作,酷暑時節(jié)全身包裹著衣物帽子,在烈日下除草施肥,掙幾十塊的工錢。因為一個家庭一年的開支,人情往來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光靠種幾塊地肯定是不夠的。

老妻收工回家后還要張羅飯菜,風吹日曬下的臉常常像裂開的老樹皮,那雙手更是又大又黑。

我們都覺得她苦,但是她好像沒有感覺,她也許覺得自己就是這命吧。

還有一家人就不然,老頭是天天做事,家里家外忙活,一家人過得滋潤自在,走在外邊也是腰桿子挺拔,受人尊敬。

吃苦不可怕,勞動讓人有尊嚴。

02、很多人長大后成了一副自己都不喜歡的模樣,都是成長的時候從根處壞掉了。

而家庭教育,特別是父母的觀念是關鍵。

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一個家庭如果有好幾個兄妹姐妹,假如上面有姐姐,最后一個是弟弟的話。這個弟弟大部分是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的。

因為從小有爹媽疼著,遇事有姐姐罩著。很多父母中年得子,愈發(fā)珍惜,視為掌上明珠。稍不留神,父母愛的天枰就朝著小的那個傾斜了。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還常常被老父催著寄錢回去,給弟弟建房子娶媳婦呢。

很多的父母是不想讓孩子吃一點苦的。自己省吃儉用慣著孩子,結果把自己的人生全部讓孩子給綁住了。

有一個媽媽曾留言說,老公家里有一個弟弟就是被溺愛的,現(xiàn)在26歲了,從來不為別人著想,家里條件不好,公公婆婆都是農村種地的,過年都舍不得買點好吃的,但是他自己呢,蘋果手機跟風買,還出國去玩,還找我們借兩萬塊錢去整鼻子,好多這樣的事情,之前覺得是他不懂事,后來才發(fā)現(xiàn)都是他爸媽慣的,而且我婆婆還說他從小就這樣,要的東西沒得到都不行的。所以我自己帶孩子,不需要她的幫忙,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變成那樣。

每次看到這樣的父母,我就感到心疼。是什么讓他們甘愿成為一個寄體,養(yǎng)出寄生蟲呢?

溺愛只會害了孩子。有媽媽會跟孩子說,你只要讀好書就行,其他事你不要管。所以家務活不要孩子干,家里的大小事也不要孩子過問。很多孩子長很大了都不知道鹽是多少錢一包,油是多少錢一桶。

記得有一則這樣的新聞:一位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yǎng)大,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墒?,他每每干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03、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閑在家,要么上網(wǎng)打打游戲,要么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對于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yǎng)活我一輩子,為什么從小對我那么嬌慣?”

這樣的回答,讓很多父母陷入了深思之中。因為我們很多的家庭,父輩努力打拼,積攢可觀的家產,期盼孩子不要吃自己曾經吃過的苦,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樣勞累。結果,就養(yǎng)出了白眼狼,養(yǎng)出了啃老族。

我們還會常常聽老人說,省著點,因為你生了兒子就要考慮給他買房,在農村就要考慮給孩子蓋房子娶媳婦。

我們老家那邊,如果是因為家里沒有房子讓兒子娶不到老婆,大家指責的竟然是老子無能,而不是說兒子沒用。

我覺得這個邏輯很混蛋。為什么兒子娶老婆一定要老子管呢?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

前段時候,一個多年沒見的同學在微信群里借錢,說自己要做生意,結果本來熱烈交談的群,一下就鴉雀無聲了。

這位同學是出了名的,因為他的好吃懶做。記得小時候讀書的時候,他每天的起床的洗臉水是奶奶打好,然后由奶奶穿衣服,爺爺喂飯,上學的書包永遠是爺爺背著。

讀中學后更是這樣,每次一堆臭襪子臟衣服塞一袋子,放假的時候就拿回去給奶奶洗。

最主要的是還愛借錢,讀書的時候就幾乎把所有的同學借一個遍。

沒想到現(xiàn)在30多歲了,還是老樣子,聽說剛剛跟妻子離婚,家里的孩子判給了妻子。也沒有一個正經的工作,天天就是瞎混,不想努力,就想通過借錢來發(fā)財。

結果混成了一個這樣的光景。

其實這樣的結果父母是要負責的,為什么當年讓他在爺爺奶奶這樣的溺愛中成長。

他就如同掉在一個蜜罐子里,不知道外邊的天空是什么樣的,更不知流汗和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所以,他當年的享受換來如今的吃苦。

不要看他無所謂的樣子,表面風光的很,也許在某一個深夜,他也會對著鏡子,看著自己日漸衰老的臉,狠狠地責罵自己,追憶童年的甜蜜,然后痛訴命運的不公吧。

04、從小被嬌慣的孩子,何曾能想到,吃苦能讓一個人變得強大。一個人只有經歷了苦難這所學校的教育,才能獲得實際有用的智慧。

告訴孩子,生活有甜,但是也有苦,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一定要有一個讓孩子吃苦的意識,能不幫忙就不要幫忙,孩子流點汗,吃點苦是好的。

平時讓孩子多做家務活,積極參加勤工儉學活動,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一起去參加志愿者活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鍛煉自己的手腳。

為人父母就要讓孩子有一種不怕吃苦的精神,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勞動是光榮的,能夠為一個人贏得尊嚴,通過努力奮斗,才能實現(xiàn)一個人的價值。

這些話說起來像口號,但是多年后,一個快30的子女還跟你伸手要錢去吃飯的時候,就會明白吃苦教育的重要。

所以,吃苦教育,要越早越好。

孩子,不要抱怨讀書累,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1

最近,跟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孩子們。

當我們說現(xiàn)在的孩子真的太幸福時,有一個胖乎乎的男孩就湊了過來說:

“叔叔,我們可過得一點不幸福,你看我每天要起早上學,然后晚上還要熬夜寫作業(yè),周末還要去特長班,太累了。”

“而且壓力很大,大人們上班可輕松多了。”一個女孩補充了一句。

可是孩子,你看到了父母的辛苦,體味到父母的不易嗎?

要知道,如今讓你們吃點苦,努力讀書,也是為了你們自己將來生活的更好一點。

因為你腳下的路,就是你看世界的路。

你玩樂、慵懶、放縱,誤入歧途,最終吃苦的是你自己。

你努力、拼搏,那會走得更遠,看到更美好的風景。

2

孩子,別說你壓力大。

當你長大后,會發(fā)現(xiàn)世界會善待努力的人。

總有一天,你也會懷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敲開面試官的門。

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的努力,如今都會化為力量,成為展示的資本,贏得青睞。

從而擁有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還記得我當年大學還沒畢業(yè),在最后的一個學期,就開始找工作。

因為家里送我讀書已經是山窮水盡的地步,實在拿不出生活費,我得自己去掙。

所以當我的郵箱收到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時,幾乎在宿舍里蹦了起來。同寢室的兄弟也都紛紛為我祝賀。

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認真的做著準備,自己去實地取景,做好方案,然后又把面試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檢查。

大家玩的時候,我在埋頭做方案,為此足足準備了三天。

但是那天面試的時候,恰逢面試公司有一個重要的簽約儀式,經理滿頭大汗的跑過來,匆匆掃了一眼我的簡歷,然后就要走。

就在這個時候,我說了一句“您看看我做的這個方案?!彼桶盐夷且晦窈竦姆桨改萌タ戳艘幌拢^了一會就說:“你明天來上班吧,不過要先實習三個月,表現(xiàn)好的話一個月轉正。”

然后他就匆匆忙忙的走了。不知是不是我的幸運,他因為太忙,所以匆匆收了我。

不過一年后,經理跟我談及此事,我開玩笑說面試那天是不是他太忙了,當時根本就沒細想就招了。

他很認真的說:“我是看到了你的用心和勤奮,那時候有10多個比你條件好的應聘者,簡歷都在我的桌子上。有名校的,也有幾個有經驗的,但你是唯一做了方案的那一個?!?/p>

這時,我才明白,哪有什么幸運啊。而是自己曾經的努力,是準備時熬的那些夜。是汗水澆筑出來的。

3

很多孩子會抱怨學習苦。那是因為真沒吃過苦,吃過苦的人才會知道,學習是多么輕松的一件事。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會有困難,而且遇到瓶頸的時候,更是讓自己揪心。可是一路上咬緊牙關,看到自己的進步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努力有回報。也會體味到學習的樂趣。

每年到了畢業(yè)季,媒體就會報道有幾百萬大學生就業(yè),就業(yè)壓力大。其實,真才實學的大學生,很多在沒畢業(yè)時就被搶走了。

而你如果打著一個大學生的牌子,而肚子里沒有一點專業(yè)知識,腦子里滿是玩樂。你覺得哪個公司敢讓你去練手呢?商業(yè)可是逐利的,不是兒戲。

前幾天一個朋友公司新春招人。他說公司的一個副總帶了一個小伙子到他們人事部,說看一下,有沒有適合的工作。面試經理看了小伙子的專業(yè)是平面設計。

于是就說看看他曾經設計過的作品。小伙頭也不抬地回了一句:“沒有”。

然后一個復印資料的同事回來說沒看到畢業(yè)證,是不是漏了。小伙不高興地說“沒畢業(yè)證,我二叔說不需要?!?/p>

那個“二叔”兩個字說得非常洪亮,估計他二叔在辦公室也聽到了。這時整個人事部的人都傻眼了。

最后把他劃到了他二叔下轄的企劃部。結果沒三天就跟企劃經理吵了起來。他指著經理鼻子說會要讓經理滾蛋。

幸好這家公司不是他們家的。不想把事情鬧大的副總還是識趣,趕緊把他帶走了。給整個公司的人增加了一個飯后笑料。

如果你有真才實學,何懼那些暗流急湍。而你只是混的話,那就不要去讓人笑話。

當然很多人不需要奮斗也家里有很多套房,有好幾輛車。錢怎么用都用不完。

但這種人是投胎技術高超,普通人就不要妄想了。

對于普通的我們來說,努力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4

孩子,真的不要說讀書苦,因為很多很多事比它要苦。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建筑工地,去了那個地方回來的人,但凡有一個讀書的機會,都不會想回去了的。

我那時候因為家里窮,高中時的暑假就會去建筑工地跟著親戚做點小工。

給他們搬運一些鋼管、鋼扣子。雖然都是揀輕便的活給我,但是夏天還是熱得吃不下飯,好幾次差點暈倒。

趕工程進度時,常常熬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又要起床,渾身都累的軟趴趴的。

每天要喝很多的水,因為汗如雨下。

我說自己得到故事給孩子聽,他們都會覺得生活不易。

我說為了掙錢,有時要吃苦才行。

兒子就嚇得說不想掙錢。

我說,你現(xiàn)在不要為錢操心,因為有爸爸在。

但是你要答應我努力讀書。

每天都讀一個小時的繪本,學習一小時好不好?

兒子懂事地點點頭。

我知道,總有一天,孩子也會如我當初一樣。

小心翼翼地走進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

也會為自己的事業(yè)和家庭奔波勞神。

也會感慨人生太苦,活著不易。

所以,我要在他最需要努力的時候,在最好的最該學習的年華里。

告訴他,多讀一點書。

告訴他,你若不去拼搏,誰去幫你?

有個媽媽問我有沒有想過生二胎,因為她怕生兩兒子,要給孩子買房取媳婦,壓力太大。

我說沒事啊,我真的不怕,因為我一直覺得,孩子學習上的事,我盡全力。

至于將來那些買房和娶妻的事,孩子自己去拼。

做父母的,只能送這一程,不管一世。

前途嘛!還得孩子自己去掙。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嗎


導讀: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絕大多數(shù)父母的觀念中,兒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甚至于存在著與童心世界相隔離的心理障礙,經常發(fā)生剝奪童心

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絕大多數(shù)父母的觀念中,兒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甚至于存在著與童心世界相隔離的心理障礙,經常發(fā)生剝奪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許弄濕鞋襪、不許玩泥沙、不許上樹等,認為玩耍是浪費時光,強行安排孩子的課余時間,如加做家長的作業(yè)、練書法、學彈琴等,沒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然而不管家長認可與否,游戲是孩子抒發(fā)情感、認識世界的主導活動之一。也許孩子的許多言行、舉止、樂趣和嗜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難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卻是美妙的,是他們的天堂和樂園。孩子通過自由游戲獲得感性知識,接觸世界,觀察世界,開發(fā)了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自由游戲中,他們漸漸明白了人怎樣和自然界打交道,勞動怎樣改變世界,自己應怎樣接觸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搓泥巴、挖沙子、繪畫、做玩具、過家家、壘房子等,孩子的雙手靈巧性受到鍛煉,四肢的運動促使了大腦最富創(chuàng)造性區(qū)域的開發(fā)。如果認為孩子會越玩越野而橫加阻攔,試圖縛其手腳,那么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正確的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時,教育他們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誘導他們將興趣轉移到高雅、益智的游戲上,而不應粗暴地干涉、嚴厲訓斥甚至拳腳相加。幼兒時期,不要過多地進行抽象思維的教育,如識字、背古詩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認識所能接受的形式來指導孩子認識世界。通過講童話故事,以及繪畫、唱歌來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和社會,培養(yǎng)幼兒的感性認識能力,使他們能在自由游戲中沖破框框,表現(xiàn)新事物。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總得走進成人世界,只是我們不妨“悠”著點,當孩子還倘徉在童年世界時,家長不必急于催趕,不要拔苗助長,應讓他們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歡樂時光。

相關推薦

  •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昨天晚上上了一下QQ,碰到我的老師。我說,稿子還沒寫出來,因為帶孩子。真是急。而且孩子老是不肯早點睡覺。 老師在報社工作。他是怎么樣的人呢?他不認識我的時候,給我出過一整...
    2020-11-09 閱讀全文
  • 與你離別作文 筆者特別為您準備了一些關于“與你離別作文”的范文,作文是每個人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方式,通過寫作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文學修養(yǎng),進而更好地欣賞文學作品。然而,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需要具備充分積淀的知識。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篇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呢?...
    2023-07-03 閱讀全文
  • 別說你的世界我不懂 孩子的童年是一首歌,這首歌是優(yōu)美的、動聽的,但是這首動聽的歌也是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唱響的。家中有孩子的歌聲是這世上最幸福的聲音。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家庭教...
    2020-07-27 閱讀全文
  •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更苦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云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沒有擔當?shù)?,?..
    2021-01-20 閱讀全文
  • 指導你孩子的童心世界 導讀:在我們大人覺得再明白不過的事,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于是他們就照自己的想象和推測來理解這個世界,鬧出了許多笑話。 一次,在無意中聽到別人講起幾則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中的笑話,聽過之后笑...
    2021-09-23 閱讀全文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昨天晚上上了一下QQ,碰到我的老師。我說,稿子還沒寫出來,因為帶孩子。真是急。而且孩子老是不肯早點睡覺。 老師在報社工作。他是怎么樣的人呢?他不認識我的時候,給我出過一整...

2020-11-09 閱讀全文

筆者特別為您準備了一些關于“與你離別作文”的范文,作文是每個人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方式,通過寫作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文學修養(yǎng),進而更好地欣賞文學作品。然而,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需要具備充分積淀的知識。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篇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呢?...

2023-07-03 閱讀全文

孩子的童年是一首歌,這首歌是優(yōu)美的、動聽的,但是這首動聽的歌也是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唱響的。家中有孩子的歌聲是這世上最幸福的聲音。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家庭教...

2020-07-27 閱讀全文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云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沒有擔當?shù)?,?..

2021-01-20 閱讀全文

導讀:在我們大人覺得再明白不過的事,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于是他們就照自己的想象和推測來理解這個世界,鬧出了許多笑話。 一次,在無意中聽到別人講起幾則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中的笑話,聽過之后笑...

2021-09-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