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區(qū)角活動——逛超市
發(fā)布時間:2021-09-20 幼兒逛超市活動方案 幼兒園逛超市活動方案 教育筆記區(qū)角今天下午王煥然來幼兒園時,紅紅的眼睛,小手還不停地在抹眼淚,一邊低聲抽泣,他的媽媽告訴我:“劉老師,這孩子真是沒辦法,來幼兒園的路上,經過超市,說好了只是買一袋巧克力豆,到了又要這個又要那個,不給買就哭。”他媽媽一邊說一邊氣還沒消,我理解她的心情,勸著她不要生氣,孩子需要我們慢慢的教育,她就慢慢走了。
是啊,孩子的行為習慣,不是靠短時間內的說教形成的,需要充分利用園內活動環(huán)境,選擇與幼兒生活相關的聯(lián)系,對他們進行生活化的教育,針對孩子亂花錢,見東西就要的問題,我設計了區(qū)域活動中“逛超市”,在活動前我首先和他們進行活動討論“為什么爸爸媽媽有錢”“爸爸媽媽上班去掙錢來怎么用”“去超市應該買什么東西”等。大班的孩子反應特別快,都搶著說:“我爸爸上班掙錢”,“我媽媽種菜掙錢”“去超市時不應該亂買東西”,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問題回答得比較好,但是日常生活中,孩子們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很難抑制住自己想要的欲望。
我告訴孩子們,咱們今天來玩逛超市的游戲,希望小朋友在“逛超市”時只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但是不能超過5元錢,如果超出了就不能從超市出來了。說完我就給孩子們每人一張自制的卡片,代表五元錢,孩子們各自到超市忙著選東西,我在旁邊觀看,只見他們一邊不停的選,一邊忙著問售貨員物品的價格,估計是他們怕選的東西超額,個個都在認真的挑選,一會兒,孩子們陸續(xù)的拿著自己選的東西付款,結算時發(fā)現:他們大都選了些小東西,就一兩樣,都沒有超出支付額,我真為孩子們高興,于是,我借著機會對他們進行了教育,讓他們知道父母掙錢非常的不容易,他們雖然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但是都要付出很多的辛苦,老師希望你們從小就做一個節(jié)儉的好孩子。
通過這次的實際操作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了錢的來之不易和用途,也了解了父母的辛苦,也許他們從中懂得了很多很多。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觀摩區(qū)角活動有感
上次半日活動的觀摩、評課使我收獲豐厚。尤其是區(qū)角活動感觸最深。起初我只認為班內幾個區(qū)角放些材料,然后讓孩子自主參與玩耍就行了,想得很簡單,可自從觀摩評課之后我對區(qū)角活動有了新認識,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區(qū)角活動是動態(tài)的,要根據教學目標隨時調整,材料要豐富,還應與孩子商量,讓孩子參與具體內容的創(chuàng)設。
二、區(qū)角中物品的擺放要本著條理化、科學化的原則,真正為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服務。如有的班級玩具架上既有孩子的玩具又有教具、學具,顯得凌亂不堪;“建構區(qū)”的墊子面積很小,不利于孩子活動等等。
三、區(qū)角活動的創(chuàng)設應能夠激發(fā)幼兒興趣,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性。
四、區(qū)角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并援助特殊兒童。
總之,區(qū)角的創(chuàng)設決不能擺樣子,走形式,應本著幼兒主動參與的原則,多為幼兒提供經歷、體驗、交往等機會,使他們通過分享、協(xié)商、謙讓、互助進行交流與合作。多為幼兒提供半成品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游戲空白區(qū)開小超市
今天瑤瑤和懿懿在游戲空白區(qū)玩?,幀幟χ严渥永锏臇|西都擺放出來,整齊地放在柜子上,懿懿則把箱子里拿到的東西都堆在地上。瑤瑤走來走去的時候差點被地上的東西絆倒,就很生氣地對懿懿說:“你干什么呀,把東西都放在地上?!避曹玻骸拔蚁胪嫣兹τ螒??!爆幀幝牶髶u搖頭說:“不行,這兒我準備開超市的,你不要在這兒玩套圈游戲。”懿懿聽了不高興地說:“我想在這兒開游樂場,不想開超市?!庇谑牵瑑蓚€人開始爭論起來。
行為分析:
游戲空白區(qū)的創(chuàng)設是讓幼兒能更加自主地玩游戲,他們可以在里面玩自己想玩的游戲,自己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選擇各種材料進行游戲,因此很受大家的歡迎。但中班上學期的孩子還不太會與同伴交流、商量,從上可以看出瑤瑤和懿懿一開始就各玩各的,整個過程中沒有商量,從而造成了兩個人都想玩自己的游戲,且互相受到影響,從而產生了矛盾。
教師后續(xù)支持:
⒈在講評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討論在游戲空白區(qū)開什么游戲玩。經過商量,孩子們一致決定要開小超市。懿懿看見大家都想開超市,就點點頭也表示同意了。
⒉孩子們自己收集超市中的游戲材料,我通過家校路路通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
⒊及時與配班老師交流溝通,一起為幼兒開小超市提供支持。
逛超市不要讓孩子坐在手推車內
逛超市媽媽們都喜歡讓孩子坐到手推車里,這樣既方便購物又避免了孩子到處跑走丟的情況發(fā)生,可謂一舉多得,但其實超市是個大細菌源,手推車里自然免不了細菌叢生,不知不覺中你就可能把隱形細菌帶回家。正確使用購物筐和購物車。由于多數賣場的手推車使用頻率非常大,一天到晚都在顧客手中連軸轉,清潔消毒工作根本無暇顧及。數據顯示,超市購物筐底部的霉菌檢出率可達69%、大腸菌群為51%,手推車車底的霉菌為37%。在超市敞開式購物中,一旦顧客的雙手被手推車上的細菌污染,挑選過程中可能轉移到食物上。建議去超市最好帶一包消毒濕巾,使用購物車前,可以先用濕巾擦一擦,不要讓孩子坐在手推車里,熟食最好不要放在底部。生肉、冷凍食品最后買。一般超市里,都會把生鮮食品、肉類和日用百貨區(qū)嚴格劃分開,讓顧客后買冷凍、生鮮商品。但生活中,不少人不講究購物次序,先到肉類區(qū)選購一番再去買別的。由于超市內溫度較高,這樣一來,生鮮食物化凍后會滋生細菌,還會污染購物筐,形成交叉感染。少吃免費試吃的熟食。大多熟食擺在外面,沒有任何遮蓋,顧客伸手就能拿起來挑選,加工熟食的人不戴口罩,這些都成為熟食的不安全因素。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對部分超市做過一次檢驗,發(fā)現32個品種的熟食樣品中,有21種樣品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均超出國家標準要求,不合格率高達84%。建議最好不要試吃免費的熟食,購買的熟食吃前要煮熟、殺菌,并在2小時內吃。隔夜或冷藏的熟食品,食用前一定要加熱,達到食品中心溫度在80℃以上。拿貨架最里面的物品。調查發(fā)現,貨架最外面的商品被拿起來的頻率最多,但并非每個顧客都能購買,容易沾上各類皮膚油脂和細菌,建議拿貨架最里面的商品。回家后立刻洗手。雖然超市的細菌不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危害,但如果用沾滿細菌的臟手吃東西,就容易感染,尤其是孩子。所以逛完超市要馬上洗凈雙手。
中班區(qū)角一事
區(qū)域活動是孩子們所喜愛的,為了更好的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每天安排了一部分時間讓孩子們自主活動。早晨提前到園的孩子可以在區(qū)域內活動一下,基本上都能玩到自己喜歡的區(qū)域,由于孩子來的不是特別多,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動,不會有所牽制。接下來就是兩個活動之間的區(qū)域活動和吃好午飯的活動,由先吃好午(餐)點的孩子先去區(qū)域活動,隨著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吃好午餐,整個活動是就像菜市場,有些是在所屬的區(qū)域里扮演角色,需要言語來交流,可時不時傳來爭吵聲。
喆喆大聲說:“老師,他搶我積木?!?/p>
飛飛也大喊:“老師,是他先搶我的?!?/p>
喆喆又說:“我沒有,我沒有,嗚嗚?!?/p>
隨著喆喆的哭聲,作為老師的我,參與了此事,我蹲下身來輕輕摸摸他們的小腦袋說:“你們已經是中班的孩子了,能不能自己像個辦法解決這件事情?!蔽以捯魟偮洌斆鞯膯磫戳ⅠR把自己的一部分積木分享給好伙伴。
區(qū)域活動結束后,把事情的經過與其他孩子們一起分享,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有序地開展各類活動。的確,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是在活動過程中得到發(fā)展的,從區(qū)域一角、一事、一物中來滲透,教師應該關注細節(jié),升華教育,體現價值。
在此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分享和商量,得到的會比積木更多的財富。
后記:老師需要有一雙慧眼,時刻關注孩子們的種種跡象,在出現情況時,老師要從正面積極引導,及時處理,有些事情要讓孩子們試著自己去處理,或許滲透在內的教育價值更豐富。從而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
區(qū)角活動案例反思師幼互動
導讀:教師以極大的耐心和欣賞的態(tài)度來觀察幼兒的言行。當幼兒并沒有選擇篩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離混合物時,教師并沒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觀察等待,幼兒在滿足了一時的新鮮感后便通過觀察“工具”發(fā)現了篩子,并用它進行嘗試。
“神奇的篩子”是我在科學區(qū)指導幼兒探索的系列案例。在這一個活動中我選取了幾個階段的指導片斷,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記錄。這則案例體現了我在指導區(qū)角活動時的一些觀點與做法,同時,在記錄與反思的過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得到了一些啟示。
一、活動背景:
最近幾次區(qū)角活動由于缺乏新材料的投入,幼兒對科學區(qū)的興趣逐漸減退。正在我努力思索、尋找新的探索點時,一個偶然的事件給我們的活動注入了新的“血液”:幼兒在搬運自然角物品時不小心將一些種子和干果混在了一起,大家紛紛討論、嘗試分離的方法:“呀,怎么辦?”“快撿起來?!薄坝脪咧銙咭粧咭?。”“老師,怎么樣才好呢?”……于是“篩子”的活動就這樣產生了。
二、片斷描述與簡析
片斷:
區(qū)角活動的時間到了,在巡視一圈后我將注意力轉到今天活動的重點——科學區(qū)。南南和涵琦已發(fā)現了今天的新材料:黃豆和沙的混合物、篩子、勺子、筷子等,他們正饒有興趣的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于是我輕輕的進入,告訴他們:我不小心把黃豆和沙混在了一起,你們想辦法把它們分開好嗎?他們一聽來了勁,開始有目的的想辦法,涵琦用勺子,城城用筷子一粒粒夾。這樣速度很慢,但他們卻很投入。我?guī)状蜗肷先ヌ嵝阉麄兛梢杂煤Y子試試,但都忍住了。
過了一會兒,南南開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發(fā)現了篩子,端詳了好一會兒,然后用篩子去舀黃豆和沙,沙從篩子的孔中漏了出來,南南對這個發(fā)現很驚喜,馬上告訴涵琦,于是涵琦也開始用篩子操作。
我靜靜的看著他們,由于第一次操作,他們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幾次下來,沙撒了一地。我還是靜靜的觀察著,連續(xù)多次后,涵琦可能從“分”的新鮮感中慢慢轉移到尋找合適的方法中,開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篩子中,但在移動篩子時還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真想去幫助他,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就在這時,涵琦找到了好辦法:他用一個小臉盆接在篩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篩子中,這一次總算沒把沙弄到桌上。涵琦繼續(xù)在全神貫注的操作,南南看到他的好方法后也開始模仿。我微笑著走開了。
簡析:教師以極大的耐心和欣賞的態(tài)度來觀察幼兒的言行。當幼兒并沒有選擇篩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離混合物時,教師并沒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觀察等待,幼兒在滿足了一時的新鮮感后便通過觀察“工具”發(fā)現了篩子,并用它進行嘗試。這是幼兒自己的發(fā)現,對于他的影響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養(yǎng)成他良好的、積極的探索習慣。
區(qū)域活動案例分析:區(qū)角《陽光劇場》
今天的區(qū)角游戲時,十多名個幼兒沖向了陽光劇場,小靜拿起話筒就唱起了歌,婷婷、娜娜、涵涵急忙把演出服往身上套,麗麗在舞臺中間邊哼歌邊扭動起來,小濤走到舞臺前面打起了拳,還有幾個孩子在舞臺一側忙著敲琴打鼓,而洲洲則拿著照相機跑前跑后給大家攝影......游戲進行了一會兒,敲鼓的彈琴的幼兒沒有了興趣,去別的區(qū)角了;忙著打扮的婷婷、娜娜、涵涵因為一件紅披風發(fā)生了爭執(zhí)互不相讓;小濤因為擋住了麗麗,所以打起來了,麗麗哭了;洲洲因為大家都不配合,所以大喊大叫......整個游戲過程混亂。
教師給幼兒準備了豐富的表演材料,充分給幼兒自主全力,沒有規(guī)定人數,沒有規(guī)定角色,最大程度的讓幼兒自由發(fā)揮,可事實上孩子們之間沒有很好的交流,游戲沒有情節(jié)的發(fā)展,游戲材料沒有充分利用,沒有實現游戲的目的和意義。
原因分析
1.游戲材料雜,幼兒被動接受
在籌備“陽光劇場”這個區(qū)角的時候
,是在開學前進行的,幼兒沒有參與其中。在游戲材料的提供上,教師隨意主觀想放什么就放什么,忽視幼兒的需要。造成了材料雜亂。
2.游戲無規(guī)則,無人數規(guī)定,幼兒放羊式玩
在本次游戲中,既無人數規(guī)定,又無游戲規(guī)則可言。變成了“放羊式”的一種低水平的游戲。幼兒在游戲中變得盲目,沒有規(guī)則,放任自流,所以出現了混亂不堪局面。我們不妨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讓幼兒參與布置環(huán)境。提高孩子的興趣。
2.讓幼兒參與材料準備與提供。
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需要哪些游戲材料,然后教師、家長、幼兒共同提供??梢杂谐善罚部梢杂邪氤善?。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材料或進行材料加工以滿足游戲情節(jié)的需要。還可以以物代物,一物多用。這樣搜集的材料都是幼兒喜歡運用的,能發(fā)揮最大功效的。
3.共同討論游戲的流程。
游戲開始前,可以讓幼兒講講自己去看表演的情況,表演的時候有些誰,他們分別做了些什么。鞏固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更好的進行游戲表演打下基礎。
4.幼兒參與游戲規(guī)則制定。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比如限定人數,比如表演的時候要輪流進行。選擇
游戲材料要按先來后到的順序排隊等待等等。
讓幼兒參與談論:哪些做法是不行的,演員表演了一段時間想休息一下該怎么做;其他幼兒也想來表演節(jié)目該怎么做;表演的時候缺少道具應該請誰幫忙;觀眾除了拍手還可以做些什么……通過和幼兒討論,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在游戲區(qū)域中,并不斷提醒幼兒遵守。
讓幼兒自己自主游戲,不是放縱幼兒游戲。在游戲中教師需要給幼兒提供適宜的指導,讓幼兒主動學習,快樂游戲,這樣更易于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次體育活動
某一次體育活動,許多幼兒都被一個走鐵鏈橋的游戲吸引了,開始他們還能按照規(guī)則排隊從橋的一頭走到橋的另一頭,隨著動作的熟練,一遍一遍的練習,他們的膽量也越來越大了;同時問題也就慢慢地產生了;由于走在鐵鏈橋上的人在踩下去時若有其他幼兒加入另外一邊就會翹起來,,,導致了后面的幼兒又迫不及待地往前擁,往上爬。
我在旁邊反復叮囑:“往后站,不要亂爬,按秩序一個個排隊走過去。
”但稍微不注意就又會有人擠隊伍,使得走鐵鏈橋存在著危險性。
一會兒桐桐走上了鐵鏈橋,豆豆也緊跟著上去了,桐桐在鐵鏈橋上蹦蹦跳跳,惹得孩子們都叫了起來,我連忙走過去,讓孩子們停止了游戲。
這時孩子們開始議論:“都怪你,桐桐!你玩得不對,就別玩了!”我問道:“她哪里做得不對?”楠楠說:“不能在鐵鏈橋上蹦蹦跳跳,會滑倒,很危險!”文文說:“別人還沒走完,就不能急著走。
”“那你們覺得應該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問道。
妮妮說:“讓值日生去辛苦一下看隊,誰沒有按秩序玩,誰就不能玩!值日生看累了就派代表接替任務。
”孩子們一致同意。
經過實驗,這個辦法果然有效孩子們遵守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有開始了游戲,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們遇到困難了,大人或老師大多是孩子們困難的解決者,其實在一定情況下應該放手大膽地讓孩子們去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也讓幼兒獲取一定的成就感。
幼兒區(qū)角活動的教育契機
我們班根據孩子年齡特點為幼兒設立了幾個實用的活動區(qū)域:游戲區(qū)、表演區(qū)、美工區(qū)、音樂區(qū)、圖書區(qū)。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空間里大膽想象、盡情享受,獲得了在作業(yè)活動中難以得到發(fā)展。
他們在活動區(qū)主動地活動、自由交流,收益頗多。美工區(qū)的幼兒相互交流著從家里帶來的折紙方法,粘貼大樹和小鳥,配合得相當默契,缺少活動材料他們會主動向老師求助,更多的時間是自己安排解決問題。音樂區(qū)的幼兒自編的小歌舞有聲有色,吸引了周圍好多小朋友來觀看。
我發(fā)現了許多美好的細節(jié)。一次,國奧小朋友一個人在游戲區(qū)玩得很起勁,很投入的拼擺著積木。我悄悄看著,沒敢打擾他。只見他一邊搭一邊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我很好奇,忍不住問道:“國奧,你再做什么?”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老師,你看這邊是好高好高的大樓,樓前我還修了一個漂亮的大花園,旁邊是垃圾桶?!薄袄蠋?,你知道為什么我在這里放垃圾桶嗎?”國奧問我。我說:“為什么呢?”“因為叔叔阿姨路過這兒時可以把垃圾放到這里面,周圍就不臟了,我也就不會生病,可以天天上幼兒園了?!彼q豫了一下問:“為什么總有些叔叔阿姨,把臟東西隨便扔到地上?蒼蠅落在上面臭死人了?!蔽蚁耄赡耆怂刭|不高我也很無奈,怎么辦呢?我只好把國奧的問題交給大家來思考回答。結果教室里亂了營,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聲討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的大人們,也有的幼兒替大人開脫,吵成一鍋粥。我就引導大家說出自己的解決辦法,畫出來貼在畫板上放到廣場上作宣傳。這樣,既加深了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又教育了廣場上的年輕人,還擴大了我園的影響。
區(qū)角活動總能引出許多教育契機,達到的效果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區(qū)角真正成了孩子健康成長、盡情享受任意揮灑的自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