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浩的轉(zhuǎn)變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 愛的童話博浩是個不善言談的孩子,上幼兒園一個學期了,雖然他沒有大哭大鬧,但是每天總呆呆的一個人坐在那里,不與別人交談,不參與班里的一切活動,就連別人搶他的東西,他唯一的反應(yīng)就是——看著別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訴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慢吞吞的,沒有一點精神。為了使他改變這種狀況,我時時刻刻都在尋找表揚他的機會,努力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
終于有一次在課間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他一直都在專心致志的玩著球的各種玩法。這不是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么?我把博浩認真玩球的情況當著全班小朋友進行了表揚。雖然他幾乎無動于衷,但我相信,我終于可以開啟這個孩子了。隔了一天,又在一次課間活動時,請全班的小朋友都去跟博浩學習拍球。這一次,他有了一點點反應(yīng):他笑瞇瞇的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拍球,同時也不時地得到我的表揚。
從博浩身上,我們看到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特別的關(guān)注,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點滴鼓勵的方法不斷激勵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所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永遠不能放棄,特別是像博浩這樣的孩子,他更需要我們的關(guān)心和鼓勵。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浩哥的轉(zhuǎn)變
大二班新學期開始,我們班迎來了一位新成員——浩浩。
浩浩的到來給我和我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于是我們都尊稱他為浩哥。
一、初來乍到:浩哥剛來我們班就想擺出一副大哥的模樣。
全班小朋友都坐的整整齊齊的,唯獨浩哥不肯坐下。
還站在中間點座,相中哪個座位,就必須讓已經(jīng)坐好的小朋友離開。
遇到弱的就直接推開自己一屁股坐下,遇到強悍的不肯讓的,就自己徑直的倒在地上大哭不起。
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就這樣傻傻的看著來到我們班中的小怪物,被他弄的不知所措。
但是轉(zhuǎn)念一想孩子剛來一個新環(huán)境可能是不適應(yīng)才這樣的。
于是我們都遷就他,基本上都滿足了他的許多無理要求。
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這樣做錯了。
二、生活碰撞:區(qū)域活動時間到了,班中的小朋友們都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玩游戲。
唯獨浩哥是孤家寡人一個,估計別的小朋友都是怕他躲著他呢?這時浩哥走到正在拼插積木的兩個小朋友的旁邊,使勁兒一推擠出好大一塊地方自己玩起來,玩了一會兒沒有什么意思就走到愛心醫(yī)院里搶著要當醫(yī)生。
本來玩的挺好的孩子一看他來當醫(yī)生,都放下東西去另外的區(qū)域玩。
喝水時間到了,大家都排著隊喝水。
唯獨浩哥是個例外,想什么時候喝都不用排隊。
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來告浩哥的狀,有的家長也和我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挨著浩哥,說他總是喜歡欺負人。
為此我們幾位老師都很頭疼,我們也毫不客氣的批評了浩哥,講了一堆的道理,看得出聽的浩哥也是一頭霧水。
的確浩哥的到來為我們班增添了一絲不安的因素。
三、轉(zhuǎn)機來了: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班有個規(guī)矩就是誰吃的好,吃的快就可以坐在看盤的位置上監(jiān)督其他的孩子吃飯。
通常我們班看盤的孩子都是那幾個吃的好的,基本上從小班到大班都是這樣的。
這天浩哥吃的是飛快,馬上就要吃光了。
我一看他吃完了也看不好盤,就又給他添了一些。
結(jié)果被另外一名小朋友趕超,順利的坐在了看盤的位置上。
浩哥一看,大哭起來。
我怎么哄也不好,自覺心中有愧,就商量另外一個孩子讓給他這才解決了這場危機。
我忽然發(fā)現(xiàn)浩哥還是很積極上進的,他這么做是不是想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呢?
四、浩哥變了:回想起浩哥來到我們班的這一個月時間,浩哥離我們越來越遠,每次都感覺他很孤獨。
于是我突發(fā)奇想的想了一個辦法,請浩哥做我的小助手。
喝水時請浩哥做監(jiān)督看誰不排隊,看浩哥總是最后一個才喝水,再也不擾亂秩序了。
區(qū)域活動時,浩哥總是這走走那看看,誰破壞秩序了管一下,誰缺玩具了遞一下。
這才是我們班真正的大哥哥,浩哥真的成了我們大二班的一員。
我們班30多個小朋友又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分析與思考:通過浩浩的轉(zhuǎn)變,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教師身上責任的重大,教師正確的看待每一位孩子的重要性。
在幼兒教育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位孩子的“閃光點”
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教師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
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
《指南》中指出社會化是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中心任務(wù)之一,因為只有習得所在社會群體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幼兒階段是人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幼兒學習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看待自己,怎樣對待別人;逐步認識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內(nèi)化社會行為規(guī)范;逐漸形成對所在群體及其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發(fā)展社會適應(yīng)能力。
浩浩想通過自己的一些行為,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他想與別人交往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方法。
最后導(dǎo)致自己被所有的小朋友孤立。
而我在一開始只是通過簡單的說教來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想通過說教來達到讓幼兒盡快適應(yīng)我們這個小群體的目的。
我沒有注重幼兒在生活中的體驗,只是簡單的說教。
忘了在幼兒社會領(lǐng)域的學習與發(fā)展中,“體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情感態(tài)度類的學習,更不是簡單地“講道理”所能奏效的。
《指南》中關(guān)于社會領(lǐng)域也給我們也一些建議:當幼兒不知怎樣加入同伴游戲,或提出請求不被接受時,建議他拿出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或者辦成某個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戲。
結(jié)合具體情境,引導(dǎo)幼兒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別人。
案例中我一味的在想改變浩浩,卻忽略了班中其他的孩子,是不是換個角度,也讓其他的孩子換位思考,學習理解浩浩。
我們也應(yīng)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視為教師的首要任務(wù),讓幼兒在關(guān)愛、溫暖、尊重、信任中獲得安全感,在體驗被關(guān)愛、被尊重的同事產(chǎn)生自我價值感,進而形成自尊自信,并學習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
睡不著覺的博浩
這幾天午休時,一直睡覺挺好的孫博浩小朋友總是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久久也不能入睡。
為了讓他快點進入夢鄉(xiāng),我便悄悄的站在他的床邊,一直等他睡著了才離開。
這樣持續(xù)了幾天后,一天早上入園時,博浩的媽媽悄悄地問我:“王老師,我家博浩的床靠著哪個小朋友,這幾天孩子一直回家說這個小朋友的腳好臭,中午他都睡不著覺了,你能不能看看幫忙調(diào)一下床啊,別叫博浩和他挨著睡了好嗎?”博浩媽媽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難怪愛睡覺的博浩最近總是睡不著,原來是這樣。
都怪我太粗心了,沒有注意孩子不愿睡覺的原因。
可是仔細想想,博浩是和臧欣悅一張床啊,這小姑娘平時挺講衛(wèi)生的,是不是博浩搞錯了?不管怎樣,對于我工作中的失誤,我還是真誠的向博浩的媽媽道了謙,并告訴他我會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情的。
中午睡覺時,我留意了孩子們脫在門外的鞋子,并注意了臧欣悅小朋友的小腳。
還真是她,白白的襪子包著的小腳丫還真有點臭。
為了不影響博浩的午睡,也為了保護欣悅小朋友的自尊心,我悄悄的把欣悅叫出寢室,在洗手間用熱水給她洗了腳。
并告訴她要天天洗腳,而且要認真地洗,這樣才是一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這天下午離園前的安全教育課上,我專門講了有關(guān)講好個人衛(wèi)生方面的知識,利用班里的電子白板給孩子們看了一些圖片,讓孩子們了解不洗腳的危害以及天天洗腳的好處等等。
告訴孩子們我們的小腳丫每天藏在鞋子里,會有很多小細菌,如果不天天洗腳,小腳丫不但會發(fā)出難聞的氣味,而且還會生病的。
為了使孩子們養(yǎng)成天天洗腳的好習慣,我還每天安排了值日生,讓孩子們輪流值日來互相檢查小朋友洗腳的情況。
看來,作為一名朝夕與孩子們相處的老師,除了教給孩子知識、技能,教孩子懂得一些道理,保證他們的安全之外,細心的觀察和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里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啊。
如果我能早點認識到這一點并真正做到這一點,也許事情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博浩遇到這樣的事情也許第一個想告訴的人是我而不是他的媽媽。
不吃橘子的浩浩
許江浩小朋友是中班剛加入我們大家庭的一位小男孩,他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那口地道的家鄉(xiāng)話,見人就打招呼問好,很是有禮貌。
這一天,到了小朋友加點的時間,我告訴大家今天吃橘子,這時從小朋友中間傳來“俺不吃橘子”的聲音,一聽這說話的語調(diào)就知道是浩浩小朋友,剛開始我們以為是浩浩來到新環(huán)境不適應(yīng),我就告訴他“沒事,什么時候想吃再告訴老師,老師給你留著,實在不想吃就放學時帶回去給媽媽吃”他點點頭沒說什么,就自己去喝水了。一段時間后還是如此我們以為浩浩適應(yīng)能力慢,就想有機會和浩浩媽媽交流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沒有什么特別注意的。
在一次與浩浩媽媽交流時得知浩浩不喜歡吃橘子、柚子、西紅柿等帶酸味的水果,孩子很是挑食,為此沒少和孩子生氣。這一天又是吃橘子,當我剛說“今天吃橘子”沒等話音落下,浩浩又站起來告訴我說“不吃”我就說:“今天的橘子可好吃了,浩浩要不你也嘗一下,嘗嘗然后告訴我是什么味道的好嗎?”浩浩點點頭就勉為其難的吃了起來,吃了一口我就問“浩浩怎么樣?什么味?”他瞪大眼睛看著我說“真的是甜的不酸,比媽媽買的好吃,能不能告訴媽媽上哪買的,叫我媽媽也去買”。我們聽到他的話都笑了。之后偶爾有時候吃帶點酸味的橘子或其他水果時,在老師的鼓勵和獎勵下也能吃點,后來聽浩浩媽媽說現(xiàn)在在家也比以前好了,有時在家還當起來小老師,拿老師的話教育媽媽,告訴媽媽不挑食多吃水果會身體棒、不生病?,F(xiàn)在的浩浩是個聽話、懂事、不挑食的好孩子,老師喜歡你,在這給你一個大大的拇指,你真棒!
美術(shù)活動隨筆:對不起,浩博
對不起,浩博
浩博是我們班里一個特別調(diào)皮的孩子,上課做小動作,愛打鬧,幾乎很少有閑下來的時候。惹得其他小朋友經(jīng)常告他的狀。老師們一提起他,就頭疼。
今天,我組織孩子們進行美術(shù)活動,繪畫《大奶牛》。孩子們都在認認真真的畫著,只見浩博拿著彩筆飛快的朝他旁邊的小雨的畫紙上涂了幾筆。小雨接著就哭了起來:“老師,浩博給我畫亂了,”我一聽特別生氣,不問青紅皂白,走過去朝著浩博的椅子就踢了一腳:“浩博,你干嘛?光知道搗亂?!焙撇┛赡芤矅樍艘惶?,小聲的說:“老師,我想幫她的奶牛畫上牛奶,這樣的牛才是大奶牛?!薄笆钦娴膯??”我走過去一看,果然是這樣。我不禁為我剛才的魯莽感到內(nèi)疚:“對不起!浩博,老師剛才態(tài)度不好,錯怪你了,以后幫助小朋友要先取得小朋友的同意,像剛才你完全可以告訴小雨,讓她自己畫上去,記住了嗎?”浩博點了點頭:“能原諒老師嗎?”浩博又點了點頭。
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同,他的表現(xiàn)方式就不同。作為老師千萬不能憑著主觀印象去對待孩子,而且,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盲目行事。在處理孩子身上發(fā)生的事情時,一定要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要草率的下結(jié)論,否則會傷害到孩子。
博涵變勤快了
我們班新來了一個小朋友叫李博涵,既聰明又漂亮,嘴巴也很甜,可就是個“大懶蟲”。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收拾玩具都要依賴別人的幫助。開始我以為她對新環(huán)境不熟悉,跟老師和小朋友也很陌生,所以我總是特別照顧她,很多事情都幫助她,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只要是動手的事情都會依賴別人,就連畫畫涂顏色都要小朋友幫助她完成,這觸發(fā)了我想治治她的“懶病”的念頭。
午睡起床了,別的小朋友都忙著自己穿衣服、疊被子,博涵又想向我“求救”,沒等她開口,我就說:“博涵,你的小手特別靈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自己穿好衣服疊好被子的!”在我的鼓勵下,她很無奈的自己動手了,雖然穿的很艱難,可是她最終還是自己穿好了衣服疊好了被子。我馬上對她的“成功”進行了表揚,并且發(fā)給了她一朵小紅花,并鼓勵他以后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并且要學會幫助別人,她很不好意思的點點頭,笑了!
這以后,每當遇到動手的活動,我都特別關(guān)注博涵的表現(xiàn)并及時指導(dǎo)鼓勵她,絕不心軟,使她的“懶病”有了可喜的轉(zhuǎn)變,她對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知道主動去做了,“懶妞”變勤快了。
孩子的“懶”并不是天生的,往往是我們大人太“勤快”了,包辦代替造成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一定要大膽放手,盡量讓孩子們自己動手,養(yǎng)成“勤快”的好習慣。
小小班的故事——小男孩浩浩
小小班那個外表像小姑娘的男孩子叫浩浩,小男孩浩浩是個特殊的孩子。為什么說他特殊呢?一是因為他有個特殊的家庭,有點智障的爸爸和眼睛看不見的媽媽。第二就是小浩浩自己了,貌似小姑娘的浩浩有點多動癥,他是最讓老師頭疼的孩子了,可以說他不能安靜一分鐘,你看,漂亮的小凳子浩浩不是用來坐的,他是用來玩的,活動課上,其他小朋友都認真跟隨老師活動,只有浩浩推著小凳子滿活動室亂跑,蘭蘭老師和他說過千萬遍了:“浩浩??!小凳子是小朋友坐的,你推壞了坐什么啊?"可他只當耳旁風,依然把小凳子當玩具。最讓老師頭痛的是他經(jīng)常冒犯其他小朋友
,別看他貌似小姑娘,和小朋友玩時不是揪誰的頭發(fā)就是打人家耳光,標準的攻擊狂,班里的小朋友都有點怕他,我和蘭蘭老師更是每天都要特別注意他,怕他傷到自己也怕他傷到別的孩子。
今天是小浩浩多難得一天了,早晨,蘭蘭老師去廚房拿早點了,我忙著給孩子們倒水,突然,活動室后面?zhèn)鱽砹撕⒆拥目蘼?,又是浩浩,因為他搶身邊的小姑娘亦菲的花頭卡,亦菲急了,用手抓破了浩浩的臉,看到孩子受傷的臉,真的心疼,可是小浩浩,你這經(jīng)常冒犯小朋友的習慣何時能改?。繉蓚€孩子進行了教育后,本想這一天會安穩(wěn)了,小浩浩總該有點教訓吧,沒想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意外又發(fā)生了,我和蘭蘭老師忙著給孩子們添菜、添水。吃飽了的小浩浩趁我們不注意又在活動時亂跑了,還邊跑邊用手拍打著正吃飯的小朋友,洋洋生氣了,一下子把他推到了,我和蘭蘭老師本能的跑去抱起他,小浩浩的額頭流血了??粗弁鄞罂薜男『坪?,怎么還能責怪他呢?唉!小浩浩,今天真是你多難得一天啊。
午飯我和蘭蘭老師都吃不下,孩子受傷是意外,可孩子又懂什么???浩浩的一天是該讓我們好好反思了,特殊孩子就要特殊教育,相信這樣陰霾的一天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加油!小浩浩,加油!蘭蘭老師和我!
濤濤的轉(zhuǎn)變
濤濤是這學期剛轉(zhuǎn)到我們大班的新生,他是個性格內(nèi)向,怕生又嚴重缺乏自信的男孩。
在平時的活動中他總是一個人靜靜地,不說話也不參與。
原來濤濤從小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長大,平時與外面的世界接觸少,逐漸形成了怕見人,又沒自信的不良心態(tài)。
由于剛轉(zhuǎn)到新的幼兒園,新的環(huán)境,新的朋友,新的老師,這種種原因讓濤濤更加沒自信,所以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
為了培養(yǎng)濤濤的自信心,我在平時的接觸中總是摸摸他,抱抱他,盡量多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
也引導(dǎo)別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
并對他實施了“笨鳥先飛,早入林”的策略。
提前對他輔導(dǎo)接下來的活動,在活動開始中和小朋友一起鼓勵他參與。
一開始濤濤低著頭站在原地,不管你怎樣去引導(dǎo)鼓勵他,他就是不動。
我走到他的身邊,摸著他的頭,微笑著說:“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
”濤濤終于邁出了第一步。
也許是提前對他輔導(dǎo)過,他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得很出色,成了小朋友的榜樣。
濤濤笑了,多開心的笑容啊!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在以后的活動中濤濤越來越棒,越來越自信了。
這件事使我感觸頗多,對于我們也許是一點小小策略,對于孩子確是美好的未來。
只有我們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觀察,善于引導(dǎo),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
內(nèi)向的轉(zhuǎn)變
張書涵小朋友是一個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我和家長一直想把她培養(yǎng)的活潑、開朗、有自信。用什么辦法呢?這天,我正在給小朋友們講《狼和小羊》的故事,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故事結(jié)束時,我讓他們上臺分角色表演一遍故事。孩子們高興極了,都爭先恐后的要上臺,我想,找誰表演好呢?這時,一個身影映入眼簾,對,就是她了。“小朋友們,咱找張書涵來當小羊好嗎?”“好!”孩子們齊聲喊道。 張書涵小朋友聽到老師叫她,有點吃驚,更多的是緊張、害羞?!拔覀円黄鹋呐男∈止膭钜幌滤脝?”在我和小朋友們的鼓勵下,張書涵小心翼翼地走上臺和其他幾個孩子一同表演了這個故事。“張書涵小朋友今天講的太好了,小朋友們咱們表揚她一下吧?!边@時,孩子們邊跳邊拍手說:“張書涵,張書涵,你—真—棒……?!睆垥∨笥烟痤^不好意思的笑了,看到她的變化我由衷的感到高興,因為我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特點,我們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只有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抓住每個教育機會,因人施教,才能揚長避短,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