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的提問,不要反感拒絕

發(fā)布時間:2021-09-01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園里的孩子,他們年齡小,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對不懂的事情愛問個為什么,包括我們的大人認為很無聊的事情,面對孩子的提問,有時我們覺得很煩,心里總認為這時有些孩子故意調(diào)皮搗蛋,有時會對提問的孩子呵斥一頓,我們不耐煩的拒絕,往往會么抹殺孩子求知的欲望。

我們班有個孩子叫黃國祥,遇到任何事情都愛問個為什么,今天我們正在區(qū)角活動,別的小朋友都玩得正起勁,黃國祥猛然間站起來問:“老師,你看前面怎么冒黑煙?!蔽抑朗乔懊娲闪蠌S冒出的,但是我沒有給孩子解釋,卻反問了他一句:“老師現(xiàn)在讓你干什么?”面對孩子我的斥責,孩子兩眼直直的盯著我,似乎站在他面前的我是個兇惡的壞人,看到孩子審視我的眼神,我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但當時我只是為了維護自己那一點老師的尊嚴,沒有糾正自己的錯誤,孩子一聲不吭的坐下了,這一整天他沒再問我一個問題。

此后,在活動課上,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變得沉默寡言,時刻保持著謹慎的態(tài)度,生怕自己的行為會觸怒老師,回答問題時,聲音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響亮。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耐心講解,不要因一時的反感拒絕他們,這樣不但給孩子的心靈留下創(chuàng)傷,還有可能抹殺他們的探究欲望。

在這里,我對黃國祥小朋友表示歉意,說聲:“對不起,有什么問題只管問,老師一定給你解答?!?/p>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個案觀察:不要拒絕孩子的問題


觀察地點:大二班,觀察對象:夢夢,場景:夢夢有個不同于其他小孩子的愛好———愛問為什么。

我們大班自打搬到新環(huán)境,她的問題一天比一天多,種類繁多,我深感應接不暇。比如,她走到花園那里有水池,我就提醒幼兒沒有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你們不可以自己來玩耍哦!她立即說,老師,這吃水又不深,我們女孩子小心地玩是可以的,為什么不能呢?我立刻回答到,因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假如你的鞋子有點滑一不小心掉下去怎么辦?很危險的!老師,我會游泳的,周末帶我去游泳的,不會怕水的因為我會水?。∵@下我可以獨自到這玩了嗎?當然不行,游泳館里沒有保護你們的老師嗎?因為小朋友們還不能自己保護自己,所以有危險的地方是不能一個人去玩的。她失望又小聲地說“哦,知道了,老師?!?/p>

“真真,你今天如果不想出去活動可以留在教室里休息啊!”我的這句話被夢夢聽到了,她又開始了你怎么了?”“老師,他為什么不能出去活動呢?”

“哦,真真他有點不舒服!

……

這樣的問題問多了,就會打斷我的活動開展。有時,我會哄她,夢夢,等會再問好嗎?

措施:

1,夢的表現(xiàn)一點也不奇怪,愛問問題是3~6歲孩子的一個很典型的特征。我會不厭其煩地回答包括刁鉆問題。因為對于我們成人來說,問題太簡單可是對于孩子來說那便是這個世界的全部。如果隨便敷衍了事實際上等于拒絕了她的好奇心。同時給他一個錯誤的信號,這個社會是粗暴的不開放的,不可以隨便發(fā)問要保留。

2,跟她的家人多次溝通,讓其要耐心地面對她的頻頻發(fā)問。在一問一答中,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良好發(fā)展。

不要嘲笑孩子的問題


“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小鳥為什么會飛呢?”……也許孩子天真的問題令你覺得非常好笑。但仔細想想,要回答這些問題還真是不容易。當然,你也可以這么回答:“小笨蛋,天空本來就是藍色的?!?/p>

不過,如果你能一孩子一樣的心情,抬頭往上看,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視若無睹的天空一片蔚藍,異常美麗。這時,相信你也會和孩子一樣,非常地驚訝而受到感動吧!由于心中藏著這種激動,你會向他說:

“是呀!真的是非常漂亮的藍色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呢?”

正如上面的例子一樣,要想回答好孩子的問題,先要接受孩子對于事物的驚訝情感。這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孩子天真無邪的問題,的確讓人覺得好笑。不過,這樣笑一笑混過去的態(tài)度是非常不好的。盡管這些問題連母親本身也難以回答,但如果在這時候輕蔑或回避孩子的問題,確實會造成很壞的結(jié)果。輕視或嘲笑孩子的問題,會使孩子喪失發(fā)問的意愿。如果無法讓孩子得到滿意的答案,這時母親可以非常認真地告訴孩子:“我再去查一查?!边@么一來,孩子會因此而受到激勵,會想再發(fā)問。雖然孩子的問題是一些本來就是如此的問題。但是大家認為本來就是如此的現(xiàn)象,孩子卻有所疑問,實在是很了不起。例如:牛頓就是因為認真地考慮了“蘋果為什么會落到地上?”,從而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這種從大家認為本來就應該如此的事中,發(fā)現(xiàn)一種規(guī)律,就稱之為科學。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也是一個對于大家都認為本來就應該如此的事情產(chǎn)生懷疑的人。他在進入小學以后,經(jīng)常提出類似的問題。

有一天,老師在黑板上寫:2+2=4。這時候,愛迪生問道:

“老師,為什么會是4呢?”老師說:“2再加2,應該就是4呀

但是,愛迪生還是無法接受。老師卻認為愛迪生的頭腦有問題。因為班上有了愛迪生這樣的學生,課程總是無法繼續(xù)下去。于是,老師把愛迪生的母親請到學校來,對她說:“你的孩子智力發(fā)育太遲鈍,無法繼續(xù)讀書。”

不過,愛迪生的母親認為愛迪生是個獨特而優(yōu)秀的孩子。自小愛迪生從小學退學之后,就親自對他進行教育。愛迪生在科學界非?;钴S,擁有多項發(fā)明,這是眾所周知的。不可否認,這與他的母親在其發(fā)問期很好地培育了他有著很大的關系。

學會拒絕


近一段時間和家長談起來,家長們普遍反映一個突出的問題:孩子在家不聽話,愛買零食、亂花錢等。其實,我們的孩子年齡尚小,自控能力極差,那就需要家長的不斷督促、幫助、指導等;再者,才幾歲的孩子,如果不是家長提供財源,試想其如何買零食、亂花錢??偠灾?,主動權還是在我們成年人手中。因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孩子更是如此,甚至更為強烈。不用說父母以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去滿足孩子無休止的欲望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父母能夠做到,也應適可而止。過于遷就孩子,勢必會給他的成長與發(fā)展帶來麻煩。所以,對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必須學會拒絕。

首先,拒絕孩子要講究方法。孩子雖小,但卻非常清楚自己依靠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粗暴、簡單化地拒絕孩子,就會使他的心理受到損傷,產(chǎn)生無所適從的不安全感。所以,要拒絕孩子,就應當從理解、尊重的角度出發(fā),坦率、認帳地將拒絕的理由告訴孩子,使他最大限度地理解父母的做法,并且感受到父母不是不愿意滿足自己,而是家里確實有困難,或者是自己的要求過分了。這樣一來,他就會明白道理,并學會克己節(jié)制,這對他今后的成長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父母要堅持自己的正確態(tài)度。有些孩子性格倔強,被拒絕后,可能會想不通而鬧情緒。這時候,父母必須硬起心腸不予理睬,或者想辦法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等事情過后再向他做進一步的解釋。有些家長當時拒絕了孩子,可經(jīng)不住孩子的軟磨硬纏,過一會兒又予以滿足,這是極端錯誤的,會助長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想法。因此,家長們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實際、具體情況,學會有效地拒絕。

拒絕“捧殺”


“捧殺”,愛之者就是害之者。

過于寵愛,反而害了多方。

以前大家族爭奪家產(chǎn),教育有競爭力的對手的子女時,會百分百寵愛,孩子成人后會無所事事,游手好閑,喪失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的能力。

這種“捧”之而等同于“殺之”的養(yǎng)育方法十分可怕,完全摧毀了人的生存能力。

我們教育孩子是要讓孩子成為“人中人”而非“人為人,“人上人”,而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比別人的好,各方面都要比別人強,從而先在物質(zhì)上寵著、慣著,然后再精神上哄著、捧著,只有自己的孩子是金豆子,別的孩子都是土疙瘩,能抱著不走,能家長包辦絕不讓孩子動手,能交給老師也不交給孩子自己做(比如提醒老師我們孩子要怎樣怎樣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你要怎樣怎樣)生怕孩子累著,孩子臉色一不好看,就會影響家長幾天,孩子有點什么小矛盾,就能找老師追問幾遍……大班有了這種現(xiàn)象,真的讓人擔憂,我們的孩子成長在哪兒?這樣的孩子上小學怎么辦?家長歸根結(jié)底是太過于緊張孩子,不信任孩子,總覺得孩子還小,能力達不到,不讓孩子去做,孩子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嘗試,順風順水的成長不見得是好事,家長們千萬別用“愛”去壓迫孩子,讓孩子在這片“愛”的籠罩下成長,只能是溫室里的花草,經(jīng)不住半點風雨。

千萬別“捧殺”了孩子,為了孩子以后成為一個能順利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人中人”,讓大家拒絕“捧殺”!

讓孩子愿意提問


背景:開學了,小班的孩子帶著對幼兒園生活的憧憬和好奇來到了幼兒園。開學這一個月中孩子由一開始對幼兒園生活的好奇到每天早上要離開親人的哭鬧,又由哭鬧到被幼兒園生活的吸引,再到每天開開心心上幼兒園。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對自己每天都要來的環(huán)境、每天玩的游戲、每天學習的本領,都充滿了好奇……實例:孩子剛剛上幼兒園,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著。這幾天,我們小班在教孩子早操,孩子們都很有興趣,說是在跳舞。幼兒興致勃勃的學著,“小小雞,嘰、嘰、嘰,吃吃小蟲嘰、嘰、嘰;小小鴨,嘎、嘎、嘎,游來游去嘎、嘎、嘎;小花狗,旺、旺、旺,啃啃骨頭旺、旺、旺……。今天早上外面下起了雨,所以沒法到操場上去做早操,為了讓幼兒也能運動運動,我說:“我放音樂,我們在教室里練習練習我們學過的早操吧!”孩子們都開心的跳起來做操,我們跟著音樂做操的時候,一個孩子好象在說什么。我走到秦彥身邊蹲下來問她:“怎么了?”她說:“老師,為什么小鴨子喜歡在水里游呢?”我覺的這個機會很難得,要趁熱打鐵,就馬上關掉音樂請小朋友坐下來說:“剛才做操的時候,秦彥有的問題想請小朋友幫幫忙,找到答案?!鼻貜┯悬c緊張的說出自己的問題:“小鴨子為什么喜歡在水里呢?”唐子俊小朋友考慮一下馬上說:“因為它喜歡游泳?!毙靻⒄f:“因為它很愛干凈。”姚姚接著說:“它也想做清潔寶寶吧?”我聽完他們的發(fā)言說:“是的,小朋友說的都很棒,我還知道有些小朋友還有不一樣的答案想告訴秦彥寶寶,誰愿意做個愛動腦筋的寶寶?!庇钟行殞氁f了,周佳妮說:“因為小鴨子是男的,可是小雞是女的所以不會游泳?!痹S多小朋友都附和的點點頭。我看孩子們說的差不多了說:“今天老師首先要表揚秦彥寶寶,她愿意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給她拍拍手;我還要表揚那些幫她找答案的人,你們也很棒。不過我覺的我們還可以回去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找找答案,我們先把這個答案放到問題角里,以后你們把找到的答案也放進來。”小朋友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反思一: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我覺的這是個好的契機,可以通過這個問題來激發(fā)孩子的問題意識。讓孩子們知道有問題要敢于說出來,而且其他小朋友也要開動腦筋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說的正確與否,都鼓勵他們要愿意說,就是很棒的表現(xiàn)。所以我就放下其他的事情來組織這個活動。然后再讓他們把問題帶到家里,與家長互動,增進他們的感情,也很好的利用了家長資源,讓家長也能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反思二:小班的幼兒天生具有好奇心,好奇心驅(qū)使幼兒去探索,了解周圍事物。它是幼兒學習的內(nèi)動力和學習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在幼兒形成對周圍世界的積極探索的態(tài)度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兒天生的好奇心若得不到教師或父母的保護,那就會自生自滅。所以,當孩子有問題時,應及時給予重視,要耐心啟發(fā)引導,不急于不答案告訴孩子。

面對愛提問題的的孩子


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是我們成人所不能及的。

上課時,四歲的航航總愛提出一些讓人無法回答,找不到答案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小動物怎樣過冬》這一活動時,我們只注重了對于孩子們平時比較多見的小動物,比如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小羊等的備課,可偏偏航航問:“大象怎樣過冬?鱷魚怎樣過冬?……”這些孩子們根本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的問題,讓我在孩子們面前很是“難看”,哎!這孩子,別看他平時不言不語,一旦說出來還叫你無法回答。是孩子的想象力豐富,還是他在搞“惡作劇”?

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我們首先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平時在家里是否愛提問,喜歡尋找一些我們成人無法想象到的問題,探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上課時,盡量將孩子的思維引入到對教學內(nèi)容的興趣上,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對其他事物的這份“關注”歸于課堂。

教師不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并給予啟發(fā)引導,鼓勵表揚,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對問題的“想象”,增強孩子們創(chuàng)造的才能。

針對課堂上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非凡的孩子,我們要同孩子一起去探尋答案,為孩子的成長做好引路人。

我家有兒初成長

志超今年快五歲了,雖然年齡小,但他卻是個聰明活潑,懂事明理,喜歡幫助別人,非常有愛心的孩子。

志超從小就很乖、很懂事。他從不哭鬧,媽媽洗衣服,他會伸出自己的小手幫媽媽一起洗;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有水龍頭沒有擰緊,他會走上前去關掉。他從不亂扔垃圾,看到別人扔垃圾,他就會說:“有垃圾不亂扔,大家都歡喜”。

志超是個勤苦的孩子,早上到園會主動幫助老師掃地、倒垃圾,整理玩具等;看到小朋友的鞋帶開了,他會主動幫助小朋友系鞋帶。

志超很有愛心,有好吃的他總是跟家人一起分享,每逢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他都會制作小禮物或者小賀卡送給父母或者爺爺奶奶。

志超很喜歡小動物,家里的瓶瓶罐罐裝滿了他捕捉的小昆蟲。當然,志超捕捉的小昆蟲,都是經(jīng)過媽媽同意的一些害蟲了。

他從小就喜歡畫畫,他的畫面內(nèi)容豐富,涂色均勻,線條流暢,在他家的墻壁上掛滿了他的作品,在今年的繪畫比賽中,志超的繪畫《農(nóng)村新變化》還獲得了金獎呢。

不要寵壞的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小心不要溺愛,下面幾點建議,幫助家長不要寵壞了孩子。

一、設定簡單明了的規(guī)矩

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把話說死,不留下重新解釋的空間,就可以避免以后的爭論。好好琢磨琢磨下面兩句話的區(qū)別:“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塊餅干。”(這給你的孩子留下了無窮的希望,也許要第二塊也沒問題哦!)和“你可以吃一塊餅干,不過,不能再要第二塊。就這樣。”

二、不管怎樣都要堅持這些規(guī)矩

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候:我們對孩子說不能再吃第二塊餅干,可是之后又會勸告自己其實沒必要這么苛刻。這里的竅門是眼光要放長遠。也許這一次吃第二塊餅干確實沒什么問題,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設定了一個規(guī)矩之后就來反悔嗎?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會反悔。

三、不要對孩子的乞求讓步

這很好理解——一旦你這樣做了,就等于是告訴你的孩子乞求這招兒好使,不是嗎?比如,孩子不聽話,哭著要孩子,很多家長心一軟,就把玩具給孩子了。時間長了,孩子就知道不滿足他的需求時,他就會用哭的方式來得到家長的讓步。

四、讓你的孩子說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樣東西,而你還沒想好要不要隨他,那就讓他給出充分的理由來吧。他想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如果他說他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鋼琴也練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應他嘛。

五、要求孩子做完家務活兒以后才可以玩

什么家務活兒都不會干,對你的孩子來說沒有一點兒好處。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務做好并有責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備應對挫折的能力。

六、不要害怕讓孩子失望

我們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傷心難過,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你不可能總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學會接受失望,會讓你的孩子受益匪淺,他在今后的人生中會更懂得如何應對心理壓力。

七、讓孩子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爭取

很多專家都認為,如果想要的東西得到太容易,孩子們就會被寵壞,因為這會讓他們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輛新自行車,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現(xiàn)好的獎勵機制,讓他自己一點兒一點兒地掙。

愛無止境,這樣做對嗎?當然不對!如果您想自己的孩子有教養(yǎng),建議您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規(guī)則,讓孩子學會遵守規(guī)則,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哪些行為又是不受家長歡迎的。

請不要過多的要求孩子


我所帶班里的湯妹妹,是個漂亮文靜的女孩。記得小班剛來幼兒園時,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時間最久的一個,性格比較內(nèi)向?,F(xiàn)在讀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課時還能積極動腦舉手發(fā)言,下了課也能和幾個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師說說話,進步不少??墒蔷褪且粯?,不愿做早操,寧愿手里拿著器械但就是這么站著。幾位老師不知為這做了多少思想工作,但仍不見效果。后來,我們也便達成了默契,不再強求,怕引起她另外的不良反應。但是沒想到,這個星期三當我?guī)е⒆觽兿聵亲霾贂r,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不知不覺中湯妹妹拿著花樣操的器械竟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起來。我和俞老師用目光交流著,我們假裝沒發(fā)現(xiàn),怕她害羞又不肯做了,只是用余光一直注意著。

早操結(jié)束后,當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把器械放下后,我才上去擁抱了她,表揚她今天的進步。她馬上變得很羞澀,但眼里流露出的是無比的快樂與喜悅。我們并且約好,以后她每天都會跟著大家一起做操。果然,以后的幾天她的確做到了。

這件事再次使我明白,教育需要“順其自然”,這樣可以使教育變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規(guī)律。年齡和閱歷往往是束縛想象力的繩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著想象力的。因此,為了保護我們的孩子,請不要過多的要求他們,更不要對其強求。保持童心,讓人生展示生命最豐富的活力!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不要輕易拒絕孩子的提問 教育隨筆:不要輕易拒絕孩子的提問 幼兒園里的孩子,他們年齡小,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對不懂的事情愛問個為什么,包括我們的大人認為很無聊的事情,面對孩子的提問,有時我們覺得很煩,心里總認為這時有些...
    2021-07-05 閱讀全文
  • 個案觀察:不要拒絕孩子的問題 觀察地點:大二班,觀察對象:夢夢,場景:夢夢有個不同于其他小孩子的愛好———愛問為什么。 我們大班自打搬到新環(huán)境,她的問題一天比一天多,種類繁多,我深感應接不暇。比如,她走到花園那里有水池,我就提醒幼...
    2021-04-02 閱讀全文
  • 請不要忽視孩子的提問 【導讀】孩子似乎總有問不完的問題,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問題,卻包含很多頗具哲學意味的思考,是孩子積極思維的體現(xiàn),是他們向未知領域的探索,家長可不能應付了之,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也是一門學問。 孩子是天生...
    2021-09-06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孩子你要學會拒絕--我不愿意 育兒觀念:孩子你要學會拒絕--我不愿意小區(qū)里很多門店都有那種彈珠游戲機。投一元硬幣進去,就會吐出10個小鋼珠。然后,把小鋼珠投進制定的槽中,拉動手柄,小鋼珠就會彈起來,然后落下來。如果恰好小鋼珠經(jīng)過亮...
    2020-10-16 閱讀全文
  • 家長不要輕易拒絕寶寶 近日前,黃女士反映自己3歲的兒子毛毛自尊心很強。如果父母的態(tài)度讓毛毛覺得自己“沒面子”,他就以不高興、哭鬧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反抗。 比如,剛吃過晚飯,黃女士在廚房洗碗,毛毛就搬著小凳子過來,也要一起洗碗...
    2022-04-14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不要輕易拒絕孩子的提問 幼兒園里的孩子,他們年齡小,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對不懂的事情愛問個為什么,包括我們的大人認為很無聊的事情,面對孩子的提問,有時我們覺得很煩,心里總認為這時有些...

2021-07-05 閱讀全文

觀察地點:大二班,觀察對象:夢夢,場景:夢夢有個不同于其他小孩子的愛好———愛問為什么。 我們大班自打搬到新環(huán)境,她的問題一天比一天多,種類繁多,我深感應接不暇。比如,她走到花園那里有水池,我就提醒幼...

2021-04-02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似乎總有問不完的問題,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問題,卻包含很多頗具哲學意味的思考,是孩子積極思維的體現(xiàn),是他們向未知領域的探索,家長可不能應付了之,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也是一門學問。 孩子是天生...

2021-09-06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孩子你要學會拒絕--我不愿意小區(qū)里很多門店都有那種彈珠游戲機。投一元硬幣進去,就會吐出10個小鋼珠。然后,把小鋼珠投進制定的槽中,拉動手柄,小鋼珠就會彈起來,然后落下來。如果恰好小鋼珠經(jīng)過亮...

2020-10-16 閱讀全文

近日前,黃女士反映自己3歲的兒子毛毛自尊心很強。如果父母的態(tài)度讓毛毛覺得自己“沒面子”,他就以不高興、哭鬧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反抗。 比如,剛吃過晚飯,黃女士在廚房洗碗,毛毛就搬著小凳子過來,也要一起洗碗...

2022-04-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