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父母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幼兒好習慣故事 幼兒園好習慣說課稿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養(yǎng)習慣的原則應(yīng)該是“順應(yīng)自然,適當推動”這八個字。前四個字是培養(yǎng)者應(yīng)有的心理基礎(chǔ),看不見卻非常重要,決定行為的大方向;后四個字是具體做法??蓮囊韵聨讉€方面來理解和實現(xiàn):

第一,不要把“養(yǎng)成好習慣”這句話掛在口頭上,不要在細節(jié)上和孩子糾纏。

“養(yǎng)成”必須是件自然發(fā)生的事,許多好習慣往往不容易總結(jié),甚至不會被意識到。家長在這方面不需要太有作為,對孩子體恤些、寬容些、信任些,允許他做得不好,不過分指導(dǎo)和控制,讓他有機會慢慢練習和調(diào)整自己。

一個孩子能健康自然地發(fā)展,他其實就是在養(yǎng)成好習慣。他越是意識不到自己在形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越是自然地生發(fā)在他身上,成為他牢不可分的一部分。像盧梭說的那樣:兒童應(yīng)該自由成長,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習慣就是沒有習慣。

第二,家長要從孩子所有的壞習慣中看到自己的壞習慣,然后加以改善。

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書中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他母親三番五次地喊他回家,但他沒有什么反應(yīng)。別人問他是否聽到了母親的喊聲,他鄭重其事地回答說:“啊,聽到了,可是她并沒有拼命地喊我啊!”由此可見,如果家長自己用有問題的習慣對待孩子,兒童也只能發(fā)展出有問題的習慣。

幾乎所有行動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個心急火燎、動作麻利的家長;所有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后,都有個喜歡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里喂飯的家長;所有不自覺學習的孩子背后,都有個對作業(yè)和分數(shù)過分計較的家長……如果想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先打量一下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第三,欲強化某個好習慣,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杜絕批評和責罰。

兒童特別容易受到暗示,也珍惜成人的贊美,他從中體會到好習慣的樂趣,好習慣就開始成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還比如前面提到的馬虎問題,當孩子出現(xiàn)馬虎時,給予寬容和理解,一笑了之,什么也不說,或最多簡單地提醒一句,讓他以后細心一些。

當孩子表現(xiàn)認真細致時,表達出你的喜悅和欣賞;只有孩子內(nèi)心沒有壓力,輕松面對學業(yè),不為自己作業(yè)或考試中的小過失感到羞愧和恐懼,不為成績的優(yōu)劣患得患失,把注意力放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上,他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而凡主動學習的過程,都是一個人克服低級錯誤、使思維和動作精細化和準確化的過程,失誤才能轉(zhuǎn)化為正面經(jīng)驗,精準度才能慢慢提高,馬虎才會越來越少。

總之,不要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好情緒中,事情才會往良性循環(huán)的方向走,壞情緒只能讓事情陷入惡性循環(huán)。用令孩子不快的壞方法來清除壞習慣,幾乎都會失敗,會制造出更大的壞習慣。

只有用不焦慮不蔑視的心態(tài)全然接納,把信任還給孩子,他才會慢慢獲得改善的力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誰能把眼光放到10年,20年后,誰才是教育的勝出者。

第四,家長要有始終統(tǒng)一的言行,尤其要做出榜樣,多身教,少言傳。

在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上,家長最有作為的辦法是做個好示范,一直堅持,并且盡量減少為此和孩子發(fā)生的沖突。

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表達關(guān)愛的方式,首先應(yīng)該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再親密的關(guān)系都必須建立在兩者各自獨立的基礎(chǔ)上,這樣才能在習慣的養(yǎng)成上取得進步,在生命與生命之間達成和諧。

如果我們站在江邊只是為了等一只船的到來,體會的往往是“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失落,如果沏一壺茶搖一柄蒲扇,坐在江邊欣賞那波光粼粼,看到的就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美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大法,也是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的最高宗旨。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


每一位媽媽在談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話要說,孩子的吃飯睡覺,興趣愛好,教育學習等等,都能讓媽媽們講上半天,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其實育兒從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當寶寶們在媽媽肚子里成長到5個月的時候,他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肚子外面的聲音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給他們聽一些音樂或者童話故事,還可以拍拍你的肚子跟他們說話聊天,他們都會給你一定的回應(yīng)。我在懷孕5個月開始,每天晚上都會聽一會兒鋼琴曲或者輕音樂,所以兒子現(xiàn)在對音樂的感覺以及節(jié)奏感都還不錯。

寶寶大概出生42天,能夠看見1米以內(nèi)的東西,所以那個時候我經(jīng)常會拿一些彩色玩具給他看,雖然他還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在我兒子大概5,6個月的時候,每天我都會拿卡片上一疊有水果動物或交通工具的彩色卡片告訴他,卡片上的什么東西,慢慢的,我提問題,他能用眼神告訴我,蘋果的卡片在哪里,小狗的卡片在哪里。當他會用手指指東西的時候,幾十張卡片同時放在他面前,根據(jù)我的提問,他可以很準確的告訴我答案。偶爾下樓散步時,我也會有意識的告訴他,小草大樹,汽車樓房,小河垃圾桶分別在哪里,是什么樣的,慢慢的他也能用手指指給我看,還能嗯啊的指給別人看,雖然他還并不會用語言表達。其實,只要大人耐心的跟孩子們解釋,孩子們都能聽懂,也能理解。

我記得大概在兒子十個多月的時候,抱著他在小區(qū)里玩,看到一個小女孩拿了一個吹泡泡的玩具,兒子恩啊恩啊的指著也想要,然后我看著他,反復(fù)告訴他這個玩具不是你的,是屬于姐姐的東西,所以你不能想要就要,即使想玩,也必須經(jīng)過這位姐姐的同意,解釋的好幾遍,兒子就不吵了。自此以后,兒子長那么大,從來不會隨便去拿別人的東西,也不會看到其他小孩手里好玩的玩具,想要就要,想拿就拿,更不會隨便主動問別人要東西吃。所以好的習慣都應(yīng)該是從小養(yǎng)成的。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出生頭幾個月的小孩都喜歡吃手,到了大概6,7個月會特別喜歡撕紙,或者故意扔東西,讓大人去撿,一歲多開始會喜歡打人,兩周歲左右的一段時間會特別喜歡黏著媽媽,而且不允許媽媽抱別的小孩;也會有一段時間變的特別小氣,誰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的一個正常發(fā)育過程,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我想大人只要能夠耐心的正確的去引導(dǎo),孩子一般都不會落下什么壞習慣。

記得兒子有一次在家里跟小朋友一起玩著,不知道什么情況,兒子突然拿著一個玩具棒朝一個小女孩頭上敲了一下,敲的小女孩哇的就哭起來了,我見狀,什么都沒問,拿起棒就朝兒子頭上回敲了一下,兒子摸著頭哭著看我,我問他:“疼嗎?”他點點頭,“那能不能用這個敲頭啊?能不能隨便打人啊?”兒子哭著說:“不能?!蔽依^續(xù)說:“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首先動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下次還這樣嗎?”兒子搖著頭說:“不了?!庇谑俏以僮屗∨⒌狼福退蜒蹨I擦干。那次以后,兒子再也沒有隨便主動打人了。我覺得在小孩第一次做的不對的時候,大人必須立刻制止,加以正確引導(dǎo),小孩基本上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

兒子大概兩歲半左右,有一段時間特別小氣,他的玩具誰都不讓玩,哪個小孩要碰他的東西,他就生氣的叫,這是我的東西。后來我就把他帶到其他小孩家里去玩,當他看到那個小孩家里的玩具時,也想要玩,可是我告訴他,“這課可不是屬于你的玩具哦,”兒子巴登巴登看著我,我接著說:“我想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小自行車給這個小朋友玩,那么他的這個玩具你應(yīng)該也可以玩,如果你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玩具都和小朋友們分享

父母做到這四點 孩子以后一定孝順!


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變成“白眼狼”,他們不知感恩,從不關(guān)心父母,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將得到的愛視作理所當然,如何避免這樣的情形,養(yǎng)出體貼孝順的孩子?文中提到的這四點,看看你有沒有做到。

1、看見并尊重孩子的情緒

或許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都能做的很好。孩子哭了就盡可能滿足她的需求,孩子摔了也會心疼地抱她在懷里??僧敽⒆又饾u長大,我們卻不太在乎她的內(nèi)心感受了,取而代之是那些我們認為正確的事。

當我們不為周圍所謂的“正確”觀念所左右,而切實看到孩子的情緒,孩子也會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緒,當她經(jīng)由自己體會到各種各樣的情緒,也就具備體貼他人情緒的能力。

2、引導(dǎo)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緒

心理學家說過:“規(guī)矩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礎(chǔ)上。”這也是我在生活中遵循的一點。

當孩子在飛機上大聲吵鬧時,你不要生硬地告訴她“不可以”,而是向她解釋:“你看周圍的叔叔阿姨都在休息,寶寶這樣大吼大叫,會打擾到他們的。當你不能好好休息時,你也會不開心的,對嗎?”

這樣的解釋,雖不能保證次次有效,但至少你看到她開始在思考,不再一意孤行。

經(jīng)常以這樣的方式和她交流后,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開始對別人的情緒非常敏感。走在路上,會問你剛剛走過去的阿姨是生氣了嗎,看繪本時,也會指給你看這個小兔子很開心。

這樣敏感的情緒察覺,是她能夠體貼他人的基礎(chǔ)。

3、學會表達并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對好父母的定義似乎是,當雙方需求產(chǎn)生沖突時,一切優(yōu)先考慮孩子,做了父母若是還顧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就是自私的表現(xiàn)。

看咱們的父母就知道,他們在這樣的認知里習慣了不表達自己,可有時又不甘心,當子女沒有達成期待,他們會抱怨其不孝順不體貼。

當我們誠實地表達并尊重自己的感受時,也就給了孩子體貼的機會。這是親子間幸福的交互。

4、生活點滴中引導(dǎo)孩子為他人著想

每次給孩子吃什么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引導(dǎo)孩子:“要留一個給爸爸,一個給媽媽,還有一個寶寶吃?!甭兀⒆右灿涀×?,吃什么都會理所當然的想到爸媽。

在這樣的教育下,心心爸就是一個非常感恩孝順的人,不管他吃什么去哪里玩,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家人,并有機會會再帶我們?nèi)ンw驗一把。

因此,如果想要一件“貼心小棉襖”,而不是一只“白眼狼”,我們就需要看到并尊重孩子的情緒,并且多引導(dǎo)他們?nèi)ジ惺軇e人的情緒;同時還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能一味犧牲自己滿足孩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引導(dǎo)他們?yōu)閯e人著想。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是成人教育的結(jié)果,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優(yōu)缺點,配合幼兒園和學校開展注意力培養(yǎng)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⒆幼⒁饬Φ陌l(fā)展是成人教育的結(jié)果,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優(yōu)缺點,配合幼兒園和學校開展注意力培養(yǎng)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

注意力,就是人們在一個時刻內(nèi)集中地反映某些事物的心理活動能力。發(fā)展孩子的注意力與發(fā)展智力有密切關(guān)系。如果孩子學習、觀察時精力不集中,不注意聽講,不注意思考,不注意記憶……就什么也學不會。所以說,“注意”是一座門,凡是外界進入心境的東西,都要通過它,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呢

平時生活中,要注意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對孩子教育起著很大作用。當孩子認真看圖書、繪畫、做事情的時候,成人們要創(chuàng)造安靜的環(huán)境,不宜把電視或音響的聲音放大,更不宜在孩子旁邊打麻將、大吵大鬧,或者發(fā)出其他噪音,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家長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提高孩子的注意能力,養(yǎng)成孩子生活的規(guī)律性,這對提高幼兒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是相當重要的。在家里,無論教孩子收拾、放置物件,或是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都要提出具體要求,并且給予具體指導(dǎo),使他做事有始有終。例如開飯,家長教孩子搬好桌椅,再派碗筷,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分散精神而扣爛碗碟,倒掉飯菜,或者沒有做完就走開。

家長要結(jié)合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選擇一些教育孩子專心學習、做事的故事,促使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例如故事《小熊進步了》,內(nèi)容講述的是一只小熊不專心上課,沒有掌握區(qū)別蜜蜂和蒼蠅的知識,錯把蜜蜂當蒼蠅拍,結(jié)果被蜜蜂刺腫了臉?!缎∝堘烎~》寫大貓、小貓一同去釣魚,大貓專心釣魚,不一會便釣了一條大魚。小貓不專心,見蝴蝶、蜻蜒飛來了,都去捉,結(jié)果連條小魚也沒有釣到。后來,小貓經(jīng)過大貓耐心地教育、幫助,專心釣魚,不一會兒就釣了一條大魚。把這些故事講給孩子聽,結(jié)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具體指出孩子要專心做事、學習,就可以使他逐漸養(yǎng)成專心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學習和其他活動,不可能完全符合他們的興趣,但是,又要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家長必須向孩子具體地講清學習、活動的目的、意義和明確的要求,并要做到循序漸進,由集中注意較短時間到較長時間,才有利于發(fā)展他們的有意注意,加強意志的控制力。

想讓孩子更討喜?這五個習慣必須培養(yǎng)!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這需要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素質(zhì)才行。父母們想要孩子更加討人喜歡,更加懂事,那就需要從下面5個方面著手,最少能夠滿足下面5條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討喜。

1、懂禮貌

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孩子最起碼是個懂禮貌的孩子,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比如“謝謝!”、“對不起”等都一定要學會,而且遇到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要會禮貌的與人打招呼。只有經(jīng)常把這些禮貌用語掛在嘴邊,才是個有素質(zhì)和教養(yǎng)的好孩子。這也能夠體現(xiàn)出一個家庭對于孩子的教養(yǎng),懂禮貌的品質(zhì)會讓他受益一生。

2、自信

越是自信的孩子越是活潑、可愛,也更加有勇氣、主見,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加聰明,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管孩子是否樂意去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但是自信的孩子一定會不畏懼困難,也不懼怕與人交流,這樣的孩子更加容易被大家說欣賞。

3、分享

現(xiàn)在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雖然二胎已經(jīng)開放,可是還是有不少家庭只會生一個孩子。獨生子女的孩子往往比較自私自利,習慣性覺得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的,無法和別人分享,所以會顯得比較霸道。如果每家孩子都這樣,豈不是大家都玩不到一起去,于是,要教會孩子們學會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只有懂得互相分享,長大后才會知道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

4、控制情緒

一個不亂發(fā)脾氣的小孩子,一定是情商高的小孩子。小孩子在家難免被家里人慣著,稍有不順心很可能會發(fā)脾氣,但是家長一定要制止孩子這種行為,亂發(fā)脾氣的孩子容易沒朋友,亂發(fā)脾氣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歡和他玩耍。

5、講衛(wèi)生

孩子看起來邋里邋遢,大家都會嫌棄他,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但是一個小朋友愛干凈,講衛(wèi)生,大家都會喜歡他,愿意和他玩耍。講衛(wèi)生不僅僅是因為人們都喜歡干凈的小孩子,還是因為講衛(wèi)生能夠阻止細菌打擾自己正常的生活,遠離細菌才能夠遠離疾病。所以從小就要教育小孩子勤洗手,每天刷牙、洗臉,不能隨地吐痰,更不能隨處扔垃圾。

上面的五件小事做好了,基本上就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好孩子啦。

孩子好習慣如何培養(yǎng)?


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長對孩子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樣來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呢?

對于早期教育來說,我們要求從小就要注意小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問題。當然,對3歲以前的小兒我們認為可按體、智、德、美的排列來給予教育和發(fā)展。這里我們將體放在第一位,因為這是小兒發(fā)展的基礎(chǔ),是主干,是支柱,沒有體質(zhì)的發(fā)展做保證,其他都談不到。而智育和德育就像是兩翼,要同時發(fā)展,如僅偏重某一方面,就會造成偏頗,難免今后會走歪路。

德育教育對于小嬰兒來說應(yīng)該怎樣進行呢?由于此時小兒的語言及思維尚未很好發(fā)展,不可能采用一般說教的教育方法,但并不等于此時就不需要德育教育,而是要從培養(yǎng)小兒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著手。

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衛(wèi)生習慣、與人交往的習慣、勞動的習慣、助人的習慣、思考的習慣等等。這些,家長要在養(yǎng)育兒童的過程中貫穿。比如,小兒6個月以后就會與人打招呼,學說話后也是首先學會稱呼,這時家長就要注意培養(yǎng)小兒這種見人打招呼的習慣。開始是教他(她)這種行為,反復(fù)強化,使之形成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再如,小兒在具備了一定的行走、抓物等能力后,他(她)就很喜歡自己做些事情,這時家長可有意識地讓他(她)做些事情,在他(她)做成后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日積月累,小兒就會養(yǎng)成為己、為他(她)人做事的習慣。還有看書的習慣,集中注意的習慣等等也都是從小可以培養(yǎng)的。

當然,家長一定要注意,有時只是隨意的行動,可能會使小兒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比如,有時家長經(jīng)常與小兒打著玩兒,媽媽抱著打爸爸玩,或被什么東西碰了就去打這個東西,多次如此表現(xiàn),孩子就可能養(yǎng)成打人的習慣,到幼兒園后就會表現(xiàn)出來。所以,家長在平時的育兒活動中,要有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的意識,要注意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給孩子一些好的影響,好的行為塑造。

在培養(yǎng)小兒良好行為習慣時,還要注意調(diào)動小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要尊重小兒,多給予情緒、情感上的支持,對一些問題態(tài)度要明確,對稍大一點的孩子要簡單地講一些道理。不要一切都包辦,什么都替小兒做,也不要過度加以限制,使小兒無所適從。

總之,小兒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對今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影響的。良好的習慣,長大明白道理后會更鞏固、更完善,而不良的習慣在今后再校正,則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甚至造成一定的痛苦。所以希望家長要有意識地使小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她)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相關(guān)推薦

  • 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 每一位媽媽在談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話要說,孩子的吃飯睡覺,興趣愛好,教育學習等等,都能讓媽媽們講上半天,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其實育兒從寶寶在媽媽肚子...
    2020-08-07 閱讀全文
  • 父母做到這四點 孩子以后一定孝順! 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變成“白眼狼”,他們不知感恩,從不關(guān)心父母,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將得到的愛視作理所當然,如何避免這樣的情形,養(yǎng)出體貼孝順的孩子?文中提到的這四點,看看你有沒有做到。 ...
    2021-02-12 閱讀全文
  •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是成人教育的結(jié)果,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優(yōu)缺點,配合幼兒園和學校開展注意力培養(yǎng)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⒆幼⒁饬Φ陌l(fā)展是成人教...
    2022-01-15 閱讀全文
  • 想讓孩子更討喜?這五個習慣必須培養(yǎng)!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這需要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素質(zhì)才行。父母們想要孩子更加討人喜歡,更加懂事,那就需要從下面5個方面著手,最少能夠滿足下面5條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討喜。 1、懂禮...
    2020-12-21 閱讀全文
  • 孩子好習慣如何培養(yǎng)? 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長對孩子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樣來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呢? 對于早期教育來說,我們要求從小就要注意小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問題。當然,對3歲...
    2021-04-01 閱讀全文

每一位媽媽在談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話要說,孩子的吃飯睡覺,興趣愛好,教育學習等等,都能讓媽媽們講上半天,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其實育兒從寶寶在媽媽肚子...

2020-08-07 閱讀全文

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變成“白眼狼”,他們不知感恩,從不關(guān)心父母,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將得到的愛視作理所當然,如何避免這樣的情形,養(yǎng)出體貼孝順的孩子?文中提到的這四點,看看你有沒有做到。 ...

2021-02-12 閱讀全文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是成人教育的結(jié)果,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優(yōu)缺點,配合幼兒園和學校開展注意力培養(yǎng)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⒆幼⒁饬Φ陌l(fā)展是成人教...

2022-01-15 閱讀全文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這需要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素質(zhì)才行。父母們想要孩子更加討人喜歡,更加懂事,那就需要從下面5個方面著手,最少能夠滿足下面5條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討喜。 1、懂禮...

2020-12-21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長對孩子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樣來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呢? 對于早期教育來說,我們要求從小就要注意小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問題。當然,對3歲...

2021-04-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