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拼爹拼媽的時代,最終到底在拼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1-08-17 幼兒水果拼盤活動方案 幼兒園幾何拼貼畫說課稿 幼兒園水果拼盤活動方案前兩天,一篇《富人孩子和窮人孩子,差的真不僅僅是錢》刷爆朋友圈,作者仿佛一再強調(diào)物質(zhì)條件對個人成長起到的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說起來有些沉重,但卻是真實的。
有一對失業(yè)已久的夫婦,帶著他們年幼的兒子,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經(jīng)過一個水果攤,兒子在眾多水果中看到了價格最便宜的香蕉,請求父母為他買一根香蕉,只要一根就好。可貧窮的父母掏出身上所有的錢,仍然不夠買一根香蕉,便強行把孩子從水果攤前拉走。
孩子放聲大哭,他真的很久沒有吃過香蕉了,他就快要忘記了香蕉的滋味兒。他一路哭著回到了家,孩子持續(xù)不斷的哭聲惹惱了父親,他動手揍了孩子一頓。然而孩子依舊在堅強地哭泣著,女人跑過來推開男人,夫妻為此吵了起來。夫妻間激烈的爭吵以及孩子喊叫著“香蕉”的哭聲讓這個男人頓時感到了悲哀。這股情緒迅速化成了仇恨,這個男人開始仇恨起他自己來,他恨自己的無能,恨自己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連兒子想吃一根香蕉的愿望都無法滿足。
這股情緒讓他走到了陽臺上,頭也沒回縱身一躍,跳下了十多層的高樓。他的妻子尖叫著,跑下十多層的樓梯,看到丈夫躺在水泥地的血泊里。她跪在地上努力抱起丈夫,哭喊著他的名字,他沒有任何反應。過了一會兒,她意識到丈夫的生命已經(jīng)結(jié)束,忽然變得異常安靜,她不再喊叫,放下丈夫的身體,表情木然地走進電梯?;氐郊抑械臅r候兒子仍然在為一根香蕉哭泣。
這位母親在兒子哭泣的眼睛注視下,找出來一根繩子,將一把凳子搬到屋子中央,站上去之后,從容不迫地把繩子系在頂燈的鐵鉤上,將繩套套進自己的脖子后,看到兒子迷惑地看著自己,便將頭從繩圈里伸出來,跳下凳子,走到兒子跟前,將兒子和他坐著的椅子調(diào)換一個方向,讓兒子背對自己。然后她走回來,站在凳子上,重新將繩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傷心地望著兒子哭泣的背影,提掉凳子,上吊自盡了。孩子依然在哭泣,并且嚎啕大哭——他的哭泣不再是為了一根香蕉。
貳
每天上班的路上,我總能看到很多早點攤。
有一對夫妻也在擺攤,女人皮膚白凈,做事麻利;男人每次都憨厚地讓客人自己找錢。
他們也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兒子。
我想起了那個故事,有一次問他們:“你們這樣擺攤能賺多少錢呢?每天這樣很辛苦吧?”
“辛苦沒什么,主要是圖個希望?!迸诵πφf:“誰的生活沒有苦呢?能拎得清自己幾斤幾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手有腳的總是能謀生的,活人總不能被生活憋死啊?!?/p>
他們也是失業(yè)人群,然而從他們的臉上,我卻看不見任何悲傷的影子。
老話說,同樣的境遇可以造就不同的人,關(guān)鍵還在于這個人本身。
有一個母親,她也很窮,靠撿破爛貼補家用,家里揭不開鍋的時候,也曾四處找人借錢,常常受人譏諷冷落。一個周末,十三歲的兒子和母親一起撿破爛,母子倆忙到天黑才回家。第一次陪母親外出撿破爛,兒子體會到了母親的艱辛。為了撿一個掉進臭水溝的塑料瓶子,母親不惜脫了鞋走進發(fā)黑的水里;在一家書店前看到幾張牛皮紙,剛撿起來就被人喝斥道:“滾,叫花子!”
然而令他驚奇的是,母親對此習以為常,臉上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中午,母子倆坐在河堤上洗手的時候,母親拿出一個橙子,剝開,反復擠壓幾下,然后掏出一面小鏡子,對著它把橙汁一點一點細致地涂在臉上,看著兒子詫異的眼神,她笑著說:“橙汁可以美容呢。人家看不起我們不要緊,我們要看得起我們自己,要愛自己,要讓自己快樂?!蹦且豢踢@個孩子震驚了,他望著母親,充滿了敬佩。
后來這個男孩長大之后,繼承了母親樂觀堅強的品格,躋身成為一線演員,他叫孫紅雷。
叁
這個拼爹拼媽的時代,我們能留給孩子們的到底是什么?
曾經(jīng)的我也異常焦慮,眼光總是盯在孩子不如意的地方,放大他的缺點,以至于有一段時間我和孩子的關(guān)系很僵,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事情讓我改變了原先的看法。
那是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很要強的一個女人。在外人眼里看來,她的條件已經(jīng)很不錯了,自己在電信系統(tǒng)上班,先生收入也不錯,然而她還不知足。聽人說,在懷孕的時候,她認識了一些孕友,里面有好多女人物質(zhì)條件都相當不錯,漸漸地,她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懷孕期間,她順利拿到了碩士學歷;孩子出生之后,她開始給孩子籌劃學區(qū),花費巨資在濱湖買了第二套房子——兩套房子的月供讓原本闊綽的家庭變得拮據(jù)起來,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晚上下了班還批發(fā)衣服,到小區(qū)門口擺攤貼補家用。
等孩子長到兩歲的時候,她把孩子送進了托班,為了接送方便,簡直是在拼命,一個月之內(nèi)考取了駕照,這邊新車剛拿到,還沒有上牌照,結(jié)果一天下午,她騎電動車出了一場交通事故,送進醫(yī)院沒多久就離開了人世。
她的閨蜜說,這樣一個女人到后來簡直如發(fā)瘋了一般,把孩子的衣服從三歲買到了十歲,出事的頭一天,她還在整理衣柜里的衣服念叨著:“這些夠孩子穿到十歲的。。。。。?!?/p>
這件事故讓我猛然意識到,我們對孩子的憂慮可能會毀了我們自己,甚至會波及無辜的孩子。我們之所以憂慮,是因為我們一直間歇性地關(guān)注孩子,孩子有問題,就關(guān)注多一些。而至于到底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得夠不夠,由于不曾全身心投入陪伴,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
而《富人孩子和窮人孩子,差的真不僅僅是錢》這篇文章中,作者對于全職媽媽的看法也有些偏頗。
文中提出,對于富人家庭來說,女人更容易安心做全職媽媽,甚至滿世界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最好的教育四處奔波。乍一看頗令人動容,但文章顯然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媽媽是人不是神。
全職在家的滋味兒想必很多親身經(jīng)歷過的媽媽們都頗有感觸,那樣一種環(huán)境下,雖然你衣食無憂,但由于缺乏價值感,實際上滿滿的焦慮。
表面上看起來,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人生達到了一種表面的“圓滿”,生活遵循著“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哉自在,輕松灑脫,令人羨慕;實際上,我們本身的人生議題并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里。從我接觸到的很多家境優(yōu)越的全職媽媽級學員來看,她們更是有苦難言。表面上看全職媽媽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jié)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肆
這是一個貧富差距明顯的時代,也是成功學泛濫的時代。
人人都在叫囂著成功,然而卻忽略了人生的多種可能性和價值。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物質(zhì)帶來的便利與貧窮帶來的局限被無限放大,人們越來越忽略了富貴里的貧窮、貧窮里的尊貴。就好像同樣的貧賤夫妻,前一對夫妻面對貧困的時候被內(nèi)心的情緒主宰,走上了自殺的道路;而賣早點的夫妻以及孫紅雷的媽媽,面對貧困卻有一種骨子里的堅強與樂觀——而后者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強調(diào)片面的成功,就好像梵高在世的時候很潦倒,然而死了之后卻聲名大噪。幸福不過就是通過比較產(chǎn)生的一種虛幻的優(yōu)越感——有些人感覺自己很幸福感覺別人很可憐,多是自己一廂情愿的自以為是。
這個世界從來就是一個又一個問題不斷更迭,當我們不再逃避,勇敢面對問題,離開心理舒適區(qū),可能會有很多不確定狀態(tài),但或許可以柳暗花明。
我一直為那個故事里的夫妻扼腕嘆息,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氣短。是的,這個世界多你一個也不多,少你一個也不少,然而在孩子面前,你就是孩子的天,孩子的地。如果這對夫妻能夠振作起來,當孩子吵著吃一根香蕉的時候,哪怕一起從路人那里乞討一下,一兩塊錢的香蕉應該不是問題?;蛘吒嬖V孩子,爸爸媽媽現(xiàn)在沒錢,但沒關(guān)系,我們一起努力,回頭給你買上一大竄香蕉。甚至于可以和攤主講明情況,讓攤主給孩子一根香蕉,或許這都不是難事。
悲劇就在于,他們把物質(zhì)的貧乏看得過重,以至于喪失了活下去的動力。
拼爹拼媽的年代,拼的更是爹媽自己。唯有近乎執(zhí)著地致力于自我完善與心智成熟,我們才能擺脫自身的局限與桎梏。而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zhí)著地栽培自己——僅僅懂得柴米油鹽,只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拼娘時代”——聽二孩媽媽說全職
二孩政策落地,全職媽媽再次成為社會熱烈討論的主題。就在不久前,“高學歷女性當全職媽媽是浪費嗎?”這一話題就曾在朋友圈中引發(fā)討論。上班掙得了錢,回家?guī)У昧送?,輔導得了作業(yè),應付得了學校,做得了家務,還得跟得上時代。這讓很多媽媽形容已然進入了“拼娘時代”。目前,成為短期或長期的全職媽媽已成為不少女性的選擇。
故事
1、全職帶娃“以校為家”
陳燕是一位前媒體人,已經(jīng)全職在家近5年。她生活中80%以上的時間都是圍繞兩個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來安排。
陳燕全職在家之前是電視臺的編輯,工作上一周休一周,盡管不屬于高收入,但她一直認為是一份高性價比的工作。陳燕是在第二次懷孕時辭職的,當時兩邊老人都無法幫忙,孩子的教育問題、生活問題接踵而來。糾結(jié)猶豫,幾乎是每個職場女性做出回歸家庭決定前都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陳燕甚至全職在家的2到3年內(nèi)還一直為此而糾結(jié)。最終她還是做出了回歸家庭的決定。
就在生完兒子半年后,陳燕又重燃起了回歸職場的斗志,重新回到了電視臺。但是工作了半年后,一系列的問題又接踵而來。每逢單位加班,家里總是不給力,不是孩子生病,就是保姆請假。又是猶豫再三,陳燕徹底斷了回到職場的念頭。
全職媽媽的生活就是愜意的嗎?陳燕完全不這么想。她說,自己放棄了工作,戰(zhàn)場就轉(zhuǎn)移到了家中。她開始規(guī)劃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陳燕認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應該多接觸不同的興趣班,找到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從大女兒三歲開始,她便與孩子一起踏上了漫漫“上班”之路,嘗試各種輔導班。
陳燕讓女兒3歲開始學習英語、舞蹈、繪畫。4歲接觸鋼琴、棒球、戲劇、滑冰、騎馬,5歲去了藝術(shù)團,開始演出培訓,隨后又追加了游泳課。所有的輔導班陳燕都全程陪同,往往一天下來,比上班還累?!坝浾n都記暈了”。有一次陳燕的丈夫打電話問她在哪兒,她抱怨道“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
直到大女兒上小學,除了英語外,保留下來的學習項目是合唱團、鋼琴課、大提琴課、舞蹈課、游泳。陳燕說,經(jīng)過很多嘗試,女兒對現(xiàn)在的這些學習項目都非常喜歡,也愿意去學。除了課外班,她還要安排寒暑假孩子的旅游學習等問題。
今年9月,女兒進入小學一年級,小兒子也已經(jīng)進入幼兒園。陳燕原以為時間會更加充裕,卻發(fā)現(xiàn)生活絲毫不輕松,她需要隨時待命應對老師的微信通知。
陳燕的女兒在一所知名小學的分校。開學的第一天,班里就組建了微信群,家長(微博)們通過自薦的方式成立了臨時家委會。陳燕也在其中。隨后她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家校合作極其密切,家委會成員全部都深入地參與到學校教學中。剛開學,他們就需要坐在一起討論班規(guī)的制定,包括教室的布置,班規(guī)、校訓的擺放,全部由家長們商量并親自動手完成。甚至是孩子們使用的教具,比如美術(shù)用紙、數(shù)學材料等,全部由家委會的家長們精心挑選,集中采買?!皩W校經(jīng)常是臨時一個通知需要什么,大家就趕緊行動起來,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她說,家委會中有一個全職媽媽幾乎每天都要去學校,被媽媽群里稱為“以校為家”。
陳燕說,自己雖然做不到“以校為家”,但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讓她意識到“家里必須有一個人專門管孩子”。由于老師的很多需要都是通過微信群臨時下發(fā),陳燕形容自己是隨時待命的狀態(tài),“經(jīng)常下午三四點鐘就來通知要準備第二天帶去學校的東西”。老師有什么要求,家長們都盡快配合完成。有時班里做日行一善的活動,老師一個微信要求家長第二天送來孩子的活動照片或者做小報,陳燕就需要立刻打開電腦,找出合適的照片送去打印。
同時,學校里經(jīng)常會邀請一些名人來給孩子們講課,而完成這些工作的主力就是家長。家委會的成員往往發(fā)動身邊所有的資源來完成這些任務?!凹议L們實在太積極了”,陳燕忍不住說。面對學校不斷增多的要求,陳燕說,自己特別理解老師,老師平時在學校教學之外的工作也特別繁重,這些瑣碎的工作只能交給家長?!袄蠋熞翘珷砍毒α?,怎么能搞好教學呢?”
故事
2、根據(jù)放學時間想換成彈性工作
很多職場女性成為全職媽媽的一大原因是家中老人無法幫忙照顧孩子,曉陽是其中之一。
曉陽曾是一家大型央企的職員,研究生畢業(yè),一直在單位辦公室做行政工作。離職前,年薪已近30萬。照顧孩子的壓力及辦公室微妙的人事關(guān)系,讓她最終選擇了全職在家。曉陽說,她在辭職前考慮了兩個月,內(nèi)心經(jīng)歷了各種糾結(jié)。一方面工作很穩(wěn)定,是眾人眼中羨慕的國企,收入也過得去,另一方面,如果辭職,自己已經(jīng)快40歲了,再找工作將是難上加難。但是,糾結(jié)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回到家庭。
最初成為全職媽媽,她時常被強烈的失落感包圍。尤其是前同事或同學討論工作時,常令她心里不舒服。讓曉陽稍稍心安的是丈夫的收入還算可以,在她全職在家時能夠支撐家庭的日常開銷。全職后不久,曉陽再次懷孕,第二個孩子也很快出生了。曉陽說,在孩子出生后,她用了非常長的時間來調(diào)理身體,因此,對于子女的教育問題她并沒有成為她全職生活的全部。不過,因為她一直在家中,對于孩子的陪伴確實更長。
現(xiàn)在,曉陽的女兒已經(jīng)上小學,兒子進入了幼兒園。平時,女兒的鋼琴課、舞蹈課也一直由她自己來接送。因為兩個孩子都已經(jīng)進入學校,曉陽籌劃著做些自己的事情。曉陽說,再尋找朝九晚五的工作已經(jīng)不可能了,下午3點鐘孩子就要放學,作為職場女性很難會在這種時間下班。因此她也籌劃著做點自己的小事業(yè),讓工作時間更加彈性化,能夠更好的兼顧家庭。
故事
3、完成幼兒園作業(yè)順便get新技能
張睿從英國留學(微博)回國后進入外企工作,婚后一共生了兩個女兒。起初,在雙方老人的照顧下,張睿產(chǎn)假結(jié)束后正常上班。只是每每帶兩個孩子外出,總有人習慣性地詢問她:你還上班嗎?后來,張睿越發(fā)覺得大女兒進入幼兒園后,自己早上10點上班晚上7點下班的工作時間不能很好地陪伴孩子,張睿決定回歸家庭休整一段時間。
張睿說,自己身邊的朋友全職帶孩子的并不多。尤其是高學歷高薪水的女性,她們都愿意繼續(xù)工作,通過請保姆、育兒嫂的
方式照看孩子。但是她覺得兩個女兒的教育應該從小關(guān)注,通過媽媽的多陪伴來影響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和學習的能力。她頂著雙方父母的壓力選擇做了全職媽媽。
張睿辭職前仔細評估了家庭收入、家庭關(guān)系等問題。她覺得最大的擔心是回歸家庭后的安全感以及生活保障。女兒上的是雙語幼兒園,每個月七八千的園費也需要她掂量掂量。
回到家庭,生活節(jié)奏一點沒有減緩。早上6點多兩個孩子相繼起來。穿衣洗漱,送大女兒去幼兒園,為小女兒準備早餐。張睿說,如果不是有家里人幫忙,她自己是難以應對這些問題的。除了生活,一些家校間的合作從幼兒園就已經(jīng)開始。幼兒園的各種作業(yè)不斷挑戰(zhàn)她的創(chuàng)意能力?!袄蠋熃?jīng)常一個微信過來要求家長和孩子用水果或者廢舊物共同制作一個玩偶,還需要拍下制作過程。”往往這個時候,張睿就要絞盡腦汁,力求做出新意。這次萬圣節(jié),幼兒園老師就要求家長準備糖果、買萬圣節(jié)服裝,還需要制作南瓜燈。張睿說,為了輔導孩子,自己的藝術(shù)欣賞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雖然全職的生活也很忙碌,不過張睿盡量抽出時間來閱讀和學習。在大女兒上幼兒園后,她便一點點鉆研烘焙,既解決孩子的零食問題,也將烘焙作為自己的一項技能。張睿一點點嘗試,經(jīng)常給女兒帶些自制的小點心到幼兒園,讓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分享。由于這個意外的小愛好,張睿結(jié)識了很多有同樣愛好的朋友。雖然全職在家,
張睿已經(jīng)和朋友籌備開起一家微店,專門制作手工點心。
張睿說,媽媽是終身職業(yè),但全職則不一定永久。全職媽媽也是一種職業(yè),待孩子們都進入小學后,她也希望能夠重回職場。
□專家說法
全職媽媽將漸成趨勢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表示,母親回歸家庭已經(jīng)討論了百年,對于孩子來說,孩童時代母親的陪伴非常重要。但是,依然有很多女性在職場上堅守著。他認為這主要與全職媽媽沒有法律保護有關(guān)。女性是弱者,對于她們來說,回歸家庭后,一旦家庭出現(xiàn)問題,損失可謂巨大。特別是如果沒有安全感的女性回歸家庭,多疑、自卑的心態(tài)一旦出現(xiàn),則會影響孩子。宗春山表示,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yè)。社會應形成尊重女性,將全職媽媽視為一種職業(yè)。
宗春山認為,女性回歸家庭后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他認為,女性回歸家庭后,更應該學習育兒知識,因為偉大的職業(yè)更需要專業(yè)的知識。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未來將會有更多女性回歸家庭照顧子女。成為長期或短期的全職媽媽也會成為趨勢。這也需要相關(guān)立法的出臺,對女性進行保護。未來家庭辦學、父母辦學也會成為一種選擇。不過他建議,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鍛煉不能因為媽媽回到家庭而一手包辦。
他山之石
>>日本
全職媽媽可享丈夫保險
在日本,全職媽媽不用交稅,如果丈夫購買了保險,妻子可以加入丈夫的保險中。到了65歲以后,全職媽媽也可以不繳納保險金就領(lǐng)取國民年金。
>>法國
二孩媽媽可留職休假三年
在法國,兩個或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最高則可享受3年的育兒假。同時,法國政府每月會補助這些家庭500多歐元。但是,大多數(shù)法國媽媽認為長期休產(chǎn)假會影響了自己的薪資、退休金和職業(yè)前景,往往很早就返回工作崗位。
你都在混,孩子憑什么要拼?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張牌,贏了可以光宗耀祖,輸了則會前功盡棄。所以,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拼出個錦繡前程??墒?,如果你都在混,孩子憑什么要拼?
孩子是復印件,你就是原件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請教沉寂法師:“我的小孩不聽話也不愛學習,怎么辦?”法師反問:“你復印過文件嗎?如果復印件上面有錯字,是改復印件還是原件?”道理并不深奧,卻是父母常常疏于自醒的問題。
都說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一流的父母當榜樣。你若趿拉著拖鞋逛大街,你若旁若無人地高聲喧嘩,你若從不讀書從不看報,你若總是抱怨生活嗟嘆人生,如何苛求孩子完美無瑕?
別奢望坐等花開
養(yǎng)育是個種因得果的事兒,別妄想“小投入,大產(chǎn)出”,沒有父母可以坐享其成。你在打麻將碼長城,卻讓一墻之隔的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想得倒美!就像養(yǎng)花,不施肥澆水就想坐等花開,那是撞大運。別總說誰誰誰沒人管,照樣長成參天大樹,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這樣的運氣。
也莫要說你不懂澆灌滋養(yǎng),我們知道“孟母三遷”,你可曾為了孩子思變圖新?我們讀過《傅雷家書》,你可曾有一封信是寫給孩子的?
你不安身立命,他能出人頭地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書,他每天都在翻閱和效仿。你尚不能安身立命,吃完就睡,卻要求孩子出人頭地,是一件極其不公平的事兒。父母不必顯赫不必騰達,卻必須具備自食其力的生活態(tài)度,用你的誠實、勤奮、堅韌,影響孩子的人生。
鄭淵潔說,從孩子出生起,只上過小學四年級的我開始玩命寫作,當著孩子的面,一個人把《童話大王》月刊寫了28年。他說,這樣做,就是要讓他目睹,父親是如何讓一貧如洗的家變得富有。
孩子憑什么幫你彌補人生
有的父母愛把人生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總是苦口婆心:“孩子啊,爸媽這輩子只能這樣了,就指望你有點出息?!蹦銖男]拉上提琴,就讓女兒幫你實現(xiàn)夢想;你一生沒當上球星,就讓兒子幫你完成夙愿。這都是孩子不可承受之重啊,兒女又不是來還債的,憑什么幫你彌補人生?
今生今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誰也無法拜托誰。
你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
其實,父母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你若黯淡,孩子又怎會熠熠生輝?老布什的領(lǐng)袖范兒,就是小布什的光;六齡童的猴戲情結(jié),就是六小齡童的光。
有一個學生,父親每日酗酒,母親打牌為業(yè),從不過問孩子課業(yè),等到孩子成績下滑,他們就暴跳如雷,從不自省吾身。他們不懂,要讓孩子的世界陽光朗照,父母先要有光。
宋氏三姐妹的家庭教育——獻給“拼爹”時代的父親們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中國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宋慶齡成為國母,愛國愛民,萬民景仰;宋美齡嫁給蔣介石,權(quán)勢顯赫,呼風喚雨;宋藹齡聯(lián)姻孔祥熙,善于積財,富甲天下。她們對20世紀的中國擁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甚至成為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以往對宋氏家族對中國的影響僅僅局限在政界和商界,其實宋耀如夫婦真正偉大的在于在中國成功實踐了猶太式的教育事業(yè)。上下百年之間,再難有家族出其左。
宋耀如其人
宋耀如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早年接受了美國高等教育?;貒髶位浇棠翈熕奶巶鹘?,之后又從事工商業(yè),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富甲一方的同時他又淡泊名利,并不醉心仕途,追求基督教號召的自由、民主、道義、進步,被孫中山譽為革命的隱君子。其不平凡的經(jīng)歷直接影響著他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的觀念。
1861年,他出生于廣東瓊州,1880年,皈依基督教,受洗后取名“查爾斯瓊斯宋”。宋耀如在美國生活了8年。1890年10月,宋耀如定居上海,擔任傳道,執(zhí)教于慕爾堂內(nèi)的主日學校,并組織“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等。把主要精力投入工商業(yè)的同時,他開辦小型印刷廠,為“美國圣公會”印刷圣經(jīng),還擔任上海阜豐面粉公司的經(jīng)理等。1887年,宋耀如與倪桂珍結(jié)婚。倪桂珍出生在上海一基督教世家,自幼信奉耶穌教,婚后,她即隨夫在各地等地巡回傳福音。
宋家女兒們出生伊始,就生活在一個從語言、居家擺設(shè)到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中西合璧的家庭環(huán)境中。
三姐妹田園式的童年生活
宋耀如選擇在上海郊外一片綠茵茵的莊稼地中間,他親自設(shè)計建造了一座具有海南特色的房屋,門前有小溪流過,房屋后面則開辟了菜園,讓孩子們可以到菜園或周邊的田野里玩,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據(jù)說他自己栽種蔬菜,還從美國訂購了棕櫚等喜愛的植物,讓孩子們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尚明軒、唐寶林在《宋慶齡傳》中寫道:“正是這樣,宗教、田園、鋼琴、英語和民主精神,使這個家庭與當時中國萬千個普通家庭相比較,處在一種‘世外桃源’的優(yōu)越環(huán)境中,既有基督教嚴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諧、歡樂和詩情畫意的氛圍?!?/p>
從小培養(yǎng)意志力
宋耀如很注意訓練孩子們的意志力。他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學會自制、忍耐,養(yǎng)成不畏艱險、堅韌的品格。為了鍛煉孩子們的意志力,宋耀如常在電閃雷鳴的大雨天帶著宋靄齡一起在雨中受淋,鍛煉她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據(jù)說當時4歲的小慶齡也在父母沒有要求的情況下自主加入。
宋耀如還帶著她們野外徒步,一起禁食,抵擋食物的誘惑,學會忍饑挨餓,這些在常人眼里荒誕不經(jīng)、充滿怪癖的行為,卻逐漸磨練出孩子們?nèi)蘸蠓e極進取、堅韌不拔、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接受挑戰(zhàn)的精神和信念。《宋氏家族》一書的作者埃米莉哈恩說,他們“簡直像對待男孩子那樣對待女孩子”。
宋耀如還和長女一起編了一份《上海兒童報》。這是一份英文打字小報,主要的文章都由孩子自己寫。印刷業(yè)務最初由父親承擔,不久孩子們就親力親為。孩子們還負責把報紙推銷出去。
“男女平等”近代第一家族
宋耀如堅決擯棄舊習慣和舊傳統(tǒng)。他不讓女兒們纏腳,免除纏足之苦。還免去了古典教育中無關(guān)緊要的“說教”,如傳統(tǒng)私塾中教授的《女兒經(jīng)》《對對》等。當他看到女兒們因不喜歡刺繡捉弄師傅而遭到妻子的嚴厲訓斥時,他對女兒們厭恨女工活計寄予同情,并聰明地說服妻子“眼睛最好用于閱讀”。
在宋藹齡五歲時,宋耀如就將她送到上海專為外國小姐開設(shè)的馬克諦耶女子學校就讀,并作為寄宿生,鍛煉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之后宋慶齡和宋美齡也先后進入就讀。宋靄齡作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個孤身遠赴海外、出國留學的女士,開啟了中國女性海外求學的先河,也為之后越來越多的女子留學樹立了榜樣。(據(jù)說她還是中國第一個擁有自行車的女性。)威斯理大學校長曾評價宋氏父母是具有想象力及勇氣的東西文化融合的前驅(qū)。
基督徒商人父親的愛國情懷
從孩提時代起,宋耀如夫婦便開始對孩子們進行中、英文雙語訓練,從美國購買大量幼兒讀物,輪流教孩子們讀寫。還會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先用英文講一遍再用中文解釋。宋耀如常對孩子們說,學好英文是為了更好地睜開眼睛看世界,但同時中文一定要更好。他堅信未來杰出的人物一定學貫中西。
盡管宋氏兄弟姐妹都曾出國留學,但宋耀如卻從不鼓勵他們留在國外,通過給她們定期寫信、寄剪報的方式,把國內(nèi)發(fā)生的新聞信息傳遞給他們,讓他們及時了解國內(nèi)發(fā)生的事以及中國革命的發(fā)展,由始至終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在國外宋氏兄弟姐妹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對于基督徒富商宋耀如來說,基督教教義和美國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是成為主導他人生道路的兩大精神力量。與此同時,基督教的精神內(nèi)核以及中西合璧的文化外延構(gòu)成了宋氏家族的的教育致勝秘訣。圣經(jīng)上說“那后來的要大過先前的”。他的兒女們都成就了“青出于藍勝于藍”的精彩人生。宋氏家族也成了中國近代猶太式家庭教育的典范。
謹以此文獻給“拼爹”時代的父親們,希望辛苦的爹地們,知道自己需要在哪里拼起來。
孩子的成長需要拼爹嗎?
期中考試后第三天,兒9歲,三年級,他告之我說,“明天,要開家長會,老師說,必須要帶一支筆?!?/p>
其實不是家長會,沒有往常的通告、總結(jié)、家長代表講話。確切的說,這是一場考試,面對家長的考試,或者是一次調(diào)查。
題目簡單,直接,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
第一題是這樣的:“你家有藏書嗎?有多少冊?
“有多少?不太清楚了?”我摸了摸腦袋。
已經(jīng)有好幾年沒逛過書店,也沒有認真地讀完一本書了。這些年來,房子倒是寬敞明亮了些,但曾經(jīng)夢想的書房,卻最終泡了湯。家里那些書籍,是剛工作那陣子買的,現(xiàn)在,被遺忘在角落里,滿是塵埃。
“隨便填個數(shù)字罷,現(xiàn)在,誰還正兒八經(jīng)地坐在書房里看書啊,要想了解信息,電腦、手機里到處都是?!蔽以谛睦锏喂林?。
沒想到緊接著的第二題竟然是:“哪些書是你讀完的?你還記得主要內(nèi)容嗎?你和孩子討論過書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嗎?”
我的汗一下子掉了下來。
這些年來,我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和孩子的培養(yǎng)上,沒心思完整地讀過一本書,也沒有和孩子聊過多少書中的故事。
第三道題:“你陪孩子去過哪些地方,你和孩子一起照過像嗎,?”
第四道題:“每周有幾天,你能和孩子共進晚餐?能和孩子歡樂時光?”
第五道題:“你能說出孩子的幾個同學?你知道孩子最喜歡和最討厭?”
第六道題:你埋怨過父母嗎?你有不講原由的責罵過孩子嗎?你消極面對工作中的加班嗎?
……
我努力回憶著,這九年間,和兒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回味著,這些年來和兒子互動的頻率,我已然汗流浹背。
其實,題目都是和孩子互動的的小細節(jié),我也留意了一下身邊的家長,但很多家長,還是被難住了,或者說是被震住了。在這些簡單的試題面前,我們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所擔負的角色定位,都一一呈現(xiàn)出來了。
交卷后,班主任走上了進臺,一臉的意味深長:
“與其說,這是一次考試,不如說是一次問卷、一項調(diào)查。其核心是:在孩子的成長中,作為孩子父母的我們,會帶給孩子一些怎樣積極向的的情緒,或者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若是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孩子也會拿起書本來,你若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孩子也會適時站起來,把位子讓給老奶奶,你若堅持每天對你的爸媽送上一杯茶,有一天,孩子也會給你遞上一杯溫暖身心的茶?!?/p>
“其實,孩子的成長,就是“拼爹媽”的時代,但這個“拼”,拼的是,我們是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父母,是不是一個以身作則的好榜樣?拼的是,我們有沒有為他培養(yǎng)一個好的習慣,是不是和他建立了一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拼的是,我們?yōu)樗蛳铝嗽鯓拥幕A(chǔ),為他指明了怎樣的方向?!?/p>
所以,我的結(jié)論是:作為家長的我們,給你的孩子樹立什么樣的生活狀態(tài),將深層次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我的話完了,感謝你們今天能參與這次活動,但愿你們有啟發(fā),在孩子的教肓方面,在自己人生的旅程之中。”
最后,班主任,面對我們,深深鞠了一躬。掌聲如潮的響起來。
聽到這兒,我終于意識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很不到位。換句話說,自己很多時候只在意孩子的成長,而忽視了作為父母自身的提高,忽略了自身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
這次考試,真的一下子考進入了我的靈魂深處,讓我更明白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責任,幸運的是,這明白還不是太晚。
是的,我們也許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對孩子來說,我們就是他的啟蒙老師,就是他的成長過程的標尺和榜樣,就是他人生路上永遠亮著的那盞燈。千萬不要小看了自己的正能量,我們牽著的他的小手往哪個方向走,那很可能就是他的未來,他的明天。
所以,請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別讓我們的孩子,從我們這里沒有得到任何可“拼”的資本。
學習拼音要注意什么
關(guān)于學習拼音的幾點注意
1、規(guī)范和正確最重要
發(fā)音不標準是小學語文老師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由于寶貝的第一次認知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寶貝在早教班學的拼音,無論是發(fā)音還是拼讀都并不準確,到了小學里還要重新糾正,反而欲速則不達。因此,父母們?nèi)绻胱寣氊愄崆敖佑|,一定讓寶貝接觸正確和專業(yè)的指導。
2、簡單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不用學得太多
有些老師認為,寶貝們在入學前可以接觸一下拼音,知道拼音是什么,破除陌生感。因為有些學生在拼音學習中落下了,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父母們可以找一些專業(yè)的書籍和光盤,讓寶貝接觸一下拼音,簡單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不用學得太多。
3、學習過程要生動化
如果純粹拼音知識點的教學,或教學很枯燥,就讓寶貝看看卡片讀讀字母,那對整體幼小銜接工作的展開不利。反之,若是能把枯燥的拼音教學模式相對生動化、趣味化、多樣化,寶貝們會更容易接受。
4、拼音、學字一起學
現(xiàn)在的拼音教學將識漢字的時間提早了,這樣,寶貝們在進入小學后就能快速掌握更多的漢字,對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從長遠來看會更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