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你聽得懂嬰兒啼哭表達的信息嗎?

發(fā)布時間:2021-08-14 嬰兒早期教育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幼兒園說課稿要脫稿嗎

導(dǎo)讀:嬰兒常常會哭個不停,但父母又往往不知他們?yōu)楹味蓿蚨偸潜霍[得精疲力盡。其實,嬰兒基本上就是以啼哭的方式來向父母傳遞信息的。

1歲以下的嬰兒通常還不能說話,當然極個別的神童除外。實際上即便是大至2-4歲的幼兒,大多也很難用準確的語言表示自己的情緒和意愿。鑒于此,熟悉嬰兒的特殊語言并揭開其中隱藏的“密碼”,成為一些科學家的愿望。

嬰兒不同的啼哭方式表達不同的信息

嬰兒常常會哭個不停,但父母又往往不知他們?yōu)楹味?,因而總是被鬧得精疲力盡。其實,嬰兒基本上就是以啼哭的方式來向父母傳遞信息的。

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嬰兒的啼哭聲強勁有力、富有節(jié)奏但又不太響亮時,他們往往是要求父母給予照料:如口渴了需要喂水,餓了需要喂食,尿布濕了需要更換,太熱了需要松松被子,寂寞了需要擁抱,睡不著心里煩悶因而需要有人陪伴等等。此時如果父母能及時、準確地猜中他們的意圖并予以解決,啼哭聲自會漸漸停止。

但要是啼哭顯得異?!邦B強”,雖經(jīng)過各種照料和護理仍不能打住,而且哭聲反而更響亮更尖利,并伴有頓腿、舞手、翻滾等身體動作,那么十有八九是“有病不適”的表示。此時父母須特別注意辨別不同時間、不同聲音并伴隨不同癥狀的啼哭所傳達的不同意義。

一般來說,大聲哭嚎并用手護肚可能是消化不良等腸胃病,哭聲嘶啞可能是喉部出現(xiàn)炎癥,哭聲時而尖利時而低沉并拒絕進食可能是身體出現(xiàn)感染,夜間反復(fù)低低啼哭可能是體內(nèi)有寄生蟲作怪,高燒時哭聲突然停止可能是由于出現(xiàn)了驚厥,邊大聲啼哭邊搖頭抓耳可能是頭痛中耳炎,陣陣高聲號哭,喉聲音漸小并不再伴隨身體猛烈動作,特別應(yīng)引起警惕——因為這往往意味著“病情嚴重”須盡快急救……需要強調(diào)的是,“聽懂”寶寶的啼哭只是發(fā)現(xiàn)有問題,為了安全起見應(yīng)及時去看醫(yī)生,而不宜自行單憑哭聲盲目為寶寶開藥方。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案例:哭哭啼啼的丁博童


時間:3月2日

今天早上丁博童小朋友在門口哭泣,在不知情況下,我把他拎了進了教室,請小朋友們同他一起玩游戲,可他依然在哭。于是,我問他“你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哭嗎?”他說“因為我想媽媽了”我教育他說“我們現(xiàn)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不能像小班的弟弟妹妹那樣,早上來到幼兒園哭哭啼啼的了,你說對不對?”他聽了我的話沒有任何的反應(yīng),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沒有做作任何的事情,也不和小朋友們玩,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才不哭了。

時間:3月3日

因為昨天早上的緣故,所以早上我特別的留意丁博童小朋友,看到他還是在門口拎著媽媽哭,依然昨天的樣子,因此我請他的媽媽留了下來,想了解一下他哭的原因,通過和他媽媽的交談我才知道,原來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在家里大便的習慣,可是這幾天來他早上都沒有便出來,因此在他的心里產(chǎn)生的焦慮,怕在幼兒園上,也怕拉在褲子里,因為他不會把著褲子,所以他才會為此事而哭哭啼啼,不愿意來幼兒園。于是,我告訴他“沒有關(guān)系的,老師和孫姨都會幫你的,”同時我也告訴丁博童的媽媽回家要慢慢幫助他改變習慣,不要強行,要慢慢地一點點的來,希望我們配合的好,好讓他慢慢的適應(yīng)。同是,我還鼓勵他“老師不會說的,”在這一天中他要求上了三次廁所,可每一次他都沒有上出來。

時間:3月4日

今天早上的丁博童依然在哭,但今天我沒有主動地去拎著他,而是任由他進教師去玩,沒有想到他這次哭的時間就變短了,而且還得到了高主任的表揚“明天我想看到高高興興的丁博童來到幼兒園”我看到他高興地點了一下頭,就不再哭了,哭的時間比昨天時間又短了。

時間:3月5日

今天早上丁博童沒有在幼兒園哭而是高高興興地進了教室,同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我及時在班里的小朋友們面前表揚了他,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哭了,而且還試著在幼兒園里上廁所。

評價與分析:

從這幾天對他的觀察來看,丁博童小朋友是因為心理的壓力太大而造成了影響,怕老師說他,怕自己拉褲子,怕被小朋友們?nèi)⌒Γ虼俗屗械诫y受,而且哭來解決問題,可以疏緩他的緊張情緒而已。

對于這樣的幼兒在第二天我采取了忽略他的方式,不讓老師的語言及動作影響他,讓他感到自己的行為是錯的,在被老師無形的看管著。因此我采取了忽略的方式和適當?shù)墓膭睿顾膲毫σ惶焯斓臏p少,直到現(xiàn)在上幼兒園已經(jīng)不再哭哭啼啼的了,也不再提那件事了。因此,我認為對某件事情解決的方法是不同的,有時要積極,有時對幼兒要用消極的方法,不能一味的鼓勵也要適當?shù)暮雎运麄?,給他們自由的空間,去疏緩和減輕幼兒的壓力。

你是否懂得嬰兒體態(tài)語言?


導(dǎo)讀:在孩子1歲之內(nèi),有成千上萬的信息是通過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向父母傳遞的,而每個嬰兒的傳遞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應(yīng)細心觀察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交往。

嬰兒在學會說話以前,有著豐富多彩的體態(tài)語言,它包括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的變化。科學家們曾饒有興致地研究過數(shù)千名嬰兒,發(fā)現(xiàn)這些變化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具有心理活動的意義。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研究嬰兒心理學的斯克佛教授所著的《嬰兒面部表情與心理活動》一書中,分析了嬰兒的面部表情語言,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

6個月時,嬰兒會張開雙臂,身體撲向親人,要求摟抱,親熱,若陌生人想要抱他,則轉(zhuǎn)頭將臉避開,表示不愿與陌生人交往。

7—8個月時,嬰兒會以“拍手”和笑臉表示高興,在父母教導(dǎo)下會以“點頭”表示謝謝,對不愛吃的食物避開,并以“搖頭”表示拒絕。

9—10個月時,嬰兒會用小手指向去哪里,或用小手拍拍頭,表示要戴帽子帶他出去。

11—12個月時,嬰兒除了以面部表情和動作來表示體語外,還會伴以各種聲音,比如嘟嘟聲(表示汽車),嘎嘎聲(表示小鴨),以及用簡單的單詞音來表示自己的意愿。

總之,在孩子1歲之內(nèi),有成千上萬的信息是通過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向父母傳遞的,而每個嬰兒的傳遞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應(yīng)細心觀察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交往。

嬰兒的心理發(fā)育你了解嗎?


導(dǎo)讀:新生兒明顯的條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兩周左右。4個月的兒童能區(qū)別各種氣味,能分辨不同顏色的物體。4-5個月便能分辨出親人和生人。從第4個月起開始分辨出成人的聲音,如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就高興起來,并開始發(fā)出一些聲音以回答成人。

嬰兒期是指兒童從出生到1歲的時期。胎兒剛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層下中樞來實現(xiàn)非條件反射來保證他的內(nèi)部器官和外部條件的最初適應(yīng),此時重要的非條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嬰兒期由于神經(jīng)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經(jīng)興奮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傳導(dǎo),故興奮特別容易擴散,這也是小兒易激動的生理原因。

隨著腦的不斷發(fā)育,皮質(zhì)中的暫時性聯(lián)系也日益發(fā)展起來。新生兒明顯的條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兩周左右。4個月的兒童能區(qū)別各種氣味,能分辨不同顏色的物體。4-5個月便能分辨出親人和生人。從第4個月起開始分辨出成人的聲音,如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就高興起來,并開始發(fā)出一些聲音以回答成人。

5-6個月嬰兒就可以再認媽媽,這是由于條件反射的建立和發(fā)展,嬰兒出現(xiàn)的短暫記憶的表現(xiàn)。7-8個月時起,由于兒童多次感知某種物體或動作,并同時聽到成人說出關(guān)于這一物體或動作的詞,在他的腦里,就在這一物體或動作的形象和詞的聲音之間,建立起暫時聯(lián)系,以后只要再聽到這個詞的聲音就能引起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10-11個月起嬰兒開始“懂得”詞的意義,并對詞的內(nèi)容發(fā)生反應(yīng),詞開始成為信號,即第二信號兒童的語言或說出的詞是從成人所發(fā)出的詞或者語言的聲音模仿開始產(chǎn)生的,因此,為了盡快開發(fā)兒童的語言能力,成人在與兒童接觸時應(yīng)盡可能不斷給予語言刺激。

兒童情緒自兩個月以后,積極情緒開始發(fā)展,當吃飽、溫暖時,可以看到兒童活潑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緒反應(yīng),如哭鬧、呆滯等。因此,為了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應(yīng)經(jīng)常和兒童交往,提供安靜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提供適當?shù)耐婢?,并多給予關(guān)心、照顧和撫愛。

你家孩子懂得控制情緒嗎?


導(dǎo)讀:關(guān)注自我你應(yīng)該注重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比如經(jīng)常反思自己是否焦慮,是否抑郁,并尋找解決的辦法,讓自己時刻輕松愉快。

控制情緒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關(guān)注自我、放松心態(tài)、學會享受和懂得表達。

關(guān)注自我你應(yīng)該注重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比如經(jīng)常反思自己是否焦慮,是否抑郁,并尋找解決的辦法,讓自己時刻輕松愉快。

放松心態(tài)對于那些進取心強,凡事都想爭得第一的人來說,放松心態(tài)是尤為關(guān)鍵的。尤其是面對上級的壓力時,你要提醒自己這是一種經(jīng)營管理的策略,從長遠角度講有利于與人的交往,從短期角度講有利于幫你保住飯碗,這樣你的心態(tài)就平衡了。

學會享受工作和學習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向上奮斗,生活還應(yīng)該是享受人生的快樂。只有學會享受,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樂趣。

懂得表達當受委屈的時候,要學會通過傾訴與尋求安慰來自我解脫。

可以找朋友聊聊,可以寫日記發(fā)泄一下,如果真的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心理障礙,那么適時地去進行心理咨詢,將會對提升自己應(yīng)對困難的能力有所幫助。

相關(guān)推薦

  • 你聽得懂孩子的弦外之音嗎? 導(dǎo)讀: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需求被關(guān)注,也是一種情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他會采取積極的自我表現(xiàn)來引起大人們的關(guān)注,從認可和稱贊中獲取自尊和自信。就像他把作品給你們看來獲取贊揚一樣。如果被滿足,對于他以后的人格...
    2021-09-14 閱讀全文
  • 案例:哭哭啼啼的丁博童 時間:3月2日 今天早上丁博童小朋友在門口哭泣,在不知情況下,我把他拎了進了教室,請小朋友們同他一起玩游戲,可他依然在哭。于是,我問他“你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哭嗎?”他說“因為我想媽媽了”我教育他說“...
    2021-05-15 閱讀全文
  • 你是否懂得嬰兒體態(tài)語言? 導(dǎo)讀:在孩子1歲之內(nèi),有成千上萬的信息是通過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向父母傳遞的,而每個嬰兒的傳遞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應(yīng)細心觀察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交往。 嬰兒在學會說話以前,有著...
    2021-08-23 閱讀全文
  • 寶寶的“不安”你懂得了嗎? 寶寶學會說話以前,有很多行為和表達都會讓父母困惑不已。譬如寶寶們總喜歡要媽媽抱著,即使會走路了,也常常賴在媽媽懷里,一放下就會嚎啕大哭。有的人覺得這是孩子撒嬌,可有的人卻說是寶寶缺乏安全感。到底孰是孰...
    2022-03-11 閱讀全文
  • 信息表達的教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shù)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信息表達的教案 篇1教學目標:1、學會從開始菜單進入程序的方法。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組成。3...
    2024-11-03 閱讀全文

導(dǎo)讀: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需求被關(guān)注,也是一種情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他會采取積極的自我表現(xiàn)來引起大人們的關(guān)注,從認可和稱贊中獲取自尊和自信。就像他把作品給你們看來獲取贊揚一樣。如果被滿足,對于他以后的人格...

2021-09-14 閱讀全文

時間:3月2日 今天早上丁博童小朋友在門口哭泣,在不知情況下,我把他拎了進了教室,請小朋友們同他一起玩游戲,可他依然在哭。于是,我問他“你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哭嗎?”他說“因為我想媽媽了”我教育他說“...

2021-05-15 閱讀全文

導(dǎo)讀:在孩子1歲之內(nèi),有成千上萬的信息是通過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向父母傳遞的,而每個嬰兒的傳遞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應(yīng)細心觀察嬰兒的體態(tài)語言,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交往。 嬰兒在學會說話以前,有著...

2021-08-23 閱讀全文

寶寶學會說話以前,有很多行為和表達都會讓父母困惑不已。譬如寶寶們總喜歡要媽媽抱著,即使會走路了,也常常賴在媽媽懷里,一放下就會嚎啕大哭。有的人覺得這是孩子撒嬌,可有的人卻說是寶寶缺乏安全感。到底孰是孰...

2022-03-11 閱讀全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shù)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信息表達的教案 篇1教學目標:1、學會從開始菜單進入程序的方法。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組成。3...

2024-11-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