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當孩子哭了,你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大班第一學期班務計劃 簡短的給孩子的一封信

當孩子哭了,你是怎么處理的?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一起來看看吧

當孩子哭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么?

那天,一群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一同秋游,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黃葉飄飛如蝶,微風徐來,令人心情舒暢。媽媽們在樹蔭下閑聊,亮亮和萌萌在一旁吹著泡泡水,彩色泡泡慢慢兒飛向天際,孩子們高興得咯咯直笑。

突然,兩個孩子被絆了一跤,一起摔在了地上,泡泡水灑了,孩子不約而同的大哭了起來。

兩位媽媽們連忙跑過來。

亮亮媽媽連忙把孩子拉起來,訓斥道,“哭什么哭,多大點事!那么多阿姨和小朋友看著呢。羞不羞啊你?!绷亮晾^續(xù)哭,不理睬媽媽。

亮亮媽媽又說:“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眿寢屄冻隽藝绤柕谋砬?,亮亮不敢哭了。

另一位媽媽呢?

萌萌媽媽抱住萌萌,說:“這真的是太難過了,泡泡水竟然灑掉了,你一定很傷心,來給媽媽抱抱!”

萌萌委屈地抱著媽媽大哭,媽媽沒再說話,只是輕拍孩子的肩膀表示安慰。

沒多久萌萌自己停止了哭泣,很快就忘記了剛才的不快,拉著亮亮一起去采花,萌萌采了花送給媽媽,而亮亮的情緒一直不高,捏著小花不說話,萌萌媽媽問:“亮亮怎么不去給媽媽戴花呢?”亮亮低著頭不說話,好久才說:“我怕媽媽不喜歡。”

情緒經(jīng)常被接納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一般比較平和、與父母的關(guān)系也比較親近;而經(jīng)常被阻止宣泄情緒的孩子,他們的內(nèi)心是壓抑的,有什么話也不會對父母開口,親子關(guān)系也往往不是那么的親密。

家長不要強硬的制止孩子哭泣,孩子情緒不好時大人需要做這三步:

1.父母自己調(diào)整情緒

“其實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钡聡睦韺W家卡蘿拉·舒斯特認為,孩子的哭鬧會讓父母處于一種特別狀態(tài),讓許多家長懷疑他們?yōu)槿烁改傅哪芰?,所以父母會對孩子的哭泣緊張、排斥、反感。所以接納孩子情緒的前提是要父母自我調(diào)整情緒。

2.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哭泣時,不要打斷也不要呵斥,你只需留在他們身邊,輕擁著孩子,讓他們盡情地哭泣,不要急于發(fā)表意見,你只需讓他們知道,無論發(fā)生什么,媽媽始終關(guān)心你的感受。待孩子發(fā)泄完就自動會停止哭泣,而不需要別人的呵斥或中斷。

3.啟發(fā)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找到孩子哭的原因,然后啟發(fā)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心情好起來,但如果孩子提出無理要求,堅決SayNo。

有些父母不允許孩子害怕,如果孩子說怕恐龍,媽媽就說:那有什么好怕的,都滅絕了。如果孩子怕黑,就說:媽媽都不怕,你也不用怕。然而這些話給孩子的暗示是:媽媽不喜歡我害怕,害怕是不好的行為,我不應該害怕,否則媽媽就不愛我了。為了取悅父母,孩子在想哭泣時和害怕時就會壓抑自己,犯了錯會撒謊,遭受欺負會隱瞞不報。如果在父母面前都要戴上假面具,孩子在哪里才可以做真實的自己呢?情緒壓抑久了,一旦爆發(fā),就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

簡單地說,當一個孩子哭了,家長不應該制止,而是坐在孩子身邊,陪伴他,給他哭的權(quán)利。

等孩子哭夠了,說夠了,再從理解的角度跟孩子進行對話,孩子的情緒天平就會逐漸達到平衡,家長也更容易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長此以往就能培養(yǎng)出孩子積極向上的情感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決定孩子未來高度的兩種因素


決定孩子未來高度的兩種因素

“習”是犯錯誤,“習”是一種想象力,“習”是一種文化,教育和學習是兩個概念,“育”和“習”是對文化來說的,“教”和“學”是對知識結(jié)構(gòu)來說的,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未來三十年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

做老師的兩個重要素質(zhì)

我是一個老師出身,學的是師范,在大學教了六年書,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我自己有一個東西從來沒丟過,那就是當老師,我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比任何一個CEO都多的時間,在外面交流、講課、聊天。

可能沒有像我這么高調(diào)的一個人,到處去講,這是職業(yè)病。老師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分享自己,很多知識不是老師的,但是你必須要去分享。

我在大學里面教的六年書中,其中做了三年班主任,當班主任的經(jīng)歷,讓我受益匪淺。最重要的,我當老師學到了兩樣東西。

第一,老師永遠希望學生超過自己

天下的老師都希望這個學生當老板,那個學生成為銀行家,這個學生當了縣長、當了書記,那個學生當了優(yōu)秀的科學家。所以老師最佳的產(chǎn)品就是學生,學生越好,老師才會越好。這是我當老師學到的第一樣東西,這么多年來,伴隨我整個生命。

我真正出來創(chuàng)業(yè)是在1995年,那一年我離開大學,但是當老師是我永遠的一種職業(yè)病,我希望加入阿里巴巴的員工每個人都超越我,每個人都超越自己,這是骨子里的東西。

第二,老師很重要的職責就是經(jīng)驗分享

老師要不斷學習。在中國企業(yè)家里面,估計我應該排前十個。創(chuàng)業(yè)以來,我沒有再回大學認認真真坐下來聽過一個月的課,但是我?guī)缀跖鼙榱撕芏鄧遥芏喙尽?/p>

比爾蓋茨、巴菲特,只要是全世界今天還活著的那些老大們,企業(yè)家、政治家,我能有機會,都愿意見,因為都是學習,并非只有坐在校園里面才是學習。

未來教育拼什么?

知識,該教還得教,但是機器比你厲害不知道多少倍。我們頂尖的圍棋高手能想到二十步,已經(jīng)頂尖了,機器兩萬步都算好了。

所以要拼知識,未來很難,未來要多關(guān)注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人和機器未來的角逐就是在智慧,在使命,在價值觀上面。

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

學校的學習是什么概念?學習和教育是兩個不同的詞,“教”教的是知識,“育”育的是文化。人與機器之間的差異,未來知識之間的差異不多,但是文化之間的差異可大了去了。

琴棋書畫,文化是培養(yǎng)出來的,我們未來的孩子不在文化上多花時間努力,就越來越沮喪。

我們要強化“育”的部分。中國的教育差,中國的教師不差。我們最差的中學學生放到美國都是好的學生,結(jié)果未來計算機背的更快,算的更快。

“教”我們不差,但“育”很差,“育”越差,會讓我們越來越遠離世界,世界會變得非常冷酷。

學的是能力,習的是想象

還有學和習這兩個概念,“學”是你在學習知識,為什么很多大學生到公司里面,真的要花很多時間我們把他重新改過,因為他們沒有“習”。

“習”是犯錯誤,“習”是一種想象力,“習”是一種文化。

所以教育、學習是兩個概念,“育”和“習”是對文化來說的,“教”和“學”是對知識結(jié)構(gòu)來說的,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未來三十年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

真正的管理是什么?

儒家思想在中國是最牛的。儒家思想講社會管理治理體系,講人與社會如何和諧相處,這中間能夠?qū)W到很多牛的管理。真正的管理是什么?管理是管理人性。

做生意是一個學習過程,如果不了解員工,企業(yè)不可能有創(chuàng)新。如果不去了解競爭對手,企業(yè)永遠不會成長。道家講心中無敵,無敵于天下,不是真正的不尊重對手,而是真正尊重對手,才懂得我的對手在更高。這種狀態(tài),企業(yè)自然會做的不一樣。

管理者,一定要懂儒道佛思想

我對技術(shù)的理解是很遙遠的,但是對人性的理解,對社會未來趨勢的把握,這方面是可以學習的。

儒家思想很了不起,對社會治理的體系,封建社會兩千多年靠的是儒家思想這么下來,它有很多的東西在里頭。大家要認真的去體會。佛家思想講究人與心之間配合,在佛家也能學到很多東西。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沒有佛家那種思想,也不行。

如果在競爭之中沒有道家思想,也沒有機會贏。如果公司不懂得儒家思想的組織體系建設(shè),沒有機會能夠持久。如果不懂基督教的文化、伊斯蘭教的文化,是沒有辦法走遍世界的。

父母的心態(tài)決定家庭和孩子的未來


父母的心態(tài)決定家庭和孩子的未來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成就非凡,有人卻碌碌無為?關(guān)鍵問題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思維方式會使人產(chǎn)生積極心態(tài),會使人有奮斗的目標和行動的動力;而消極的思維方式會使人產(chǎn)生消極心態(tài),心態(tài)消極的人會為自己的懶惰和不作為找出各種借口。所以,人的思維方式和心態(tài)不僅決定了他一生要走的路,而且還決定了他的家庭和子女的未來走向。

對待家庭的思維方式

1.積極的人

一個心態(tài)積極的人,面對自己的家庭時會努力去經(jīng)營,總是會把家庭氛圍搞得有聲有色。當遇到困難時,總是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如果出現(xiàn)錯誤,首先會從自身找原因。當對自己的生活狀況不太滿意時,積極的人會不斷努力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生活現(xiàn)狀,進而達到提升生活質(zhì)量的目的。

2.消極的人

一個心態(tài)消極的人,面對自己的家庭時會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態(tài)度。當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不好時,會埋怨自己的命不好。當家庭出現(xiàn)不和諧因素時,總認為自己找錯了人。當看到別人超過自己時,總認為自己的時運不濟。許多女性總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老公身上,希望老公能給她帶來更好的生活。而許多男性總認為自己找的老婆不出色,不能為家庭發(fā)揮作用。夫妻間發(fā)生矛盾時,從來不找自己的原因,總認為是對方的錯。

對待孩子的思維方式

1.積極的人

積極的人,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出現(xiàn)問題時,會通過學習,想辦法去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當孩子的學習不好時,積極的人會查找自己的原因,反思家庭教育的對錯,不輕易埋怨孩子和老師。他們不會對孩子隨意發(fā)火,會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改善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心態(tài)積極的人,總是能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他們會鼓勵孩子去做好每一件事,并與孩子成為最好的朋友。因此,心態(tài)積極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心態(tài)也很積極,性格很陽光、很隨和,他們會有很強的上進心,會立志成為有作為的人。

2.消極的人

消極的人,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出現(xiàn)問題時會對孩子發(fā)火,并表現(xiàn)出許多夫奈。他們會把孩子學習不好歸結(jié)于孩子自己不努力和沒有遇到好老師,他們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出現(xiàn)了問題。在面對孩子時,消極的人總是會看到孩子的缺點,并不自覺地處處打擊孩子,使孩子喪失自信心。因此,心態(tài)消極的家庭,他們的孩子更多地繼承了父母的消極心態(tài),性格不好,心眼小,沒有上進心,很容易叛逆。

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

1.積極的人

積極的人會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鼓勵孩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并期望孩子能更全面的發(fā)展。當孩子學習成績不錯時,他們會著眼于孩子的未來,盡量拓寬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成為有理想、有自信、有擔當?shù)娜?。當孩子在某一些方面出現(xiàn)不足時,積極的人會因勢利導,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發(fā)展方向,并且會不斷改進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因此他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2.消極的人

消極的人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拿別人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他們過分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對孩子能力的培養(yǎng)。當孩子的學習比較好時,他們會沾沾自喜。對于孩子的未來,他們的目標就是讓孩子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能當大官,發(fā)大財。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時,不從孩子和家庭教育自身找原因,總是寄希望于通過外力來幫助孩子,比如報很多補習班。當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無法改善時,就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爭氣,進而怨天尤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如果父母是一個善于學習、善于自我反省的人,他們的孩子也會在錯誤中不斷完善自己。如果父母性格不好,脾氣暴虐,他們的孩子將來不是膽小怕事,就是脾氣暴燥。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許多性格特點和為人處事方式,都會在孩子身上得到體現(xiàn)。

雖然每個家庭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不一樣,但待人處事方式和行事風格很有可能是一樣的。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不一定會有積極的心態(tài),因此,他們也有可能會培養(yǎng)出不學無術(shù)、一事無成的孩子。而文化程度較低的家庭,父母如果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未來的生活,并影響自己的孩子努力向上,孩子也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努力奮斗,進而逆襲,成為令人欣賞的人。

所以,在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遠比一個充斥著負能量和悲觀情緒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更健全,心態(tài)更健康,更有上進心,更容易成功。

當孩子哭鬧,你會怎么做?


當孩子哭鬧,你會怎么做?

剛看到一則新聞,一家人因為三歲孩子的哭鬧而發(fā)生的不幸。事情源于在高速路上一對夫妻帶著三歲的兒子去旅行,由于孩子年齡小對方向盤產(chǎn)生了興趣,提出想要摸摸方向盤,這個要求一開始遭到了父母的拒絕。沒想到孩子馬上哭鬧起來,看到孩子哭鬧不止,孩子的媽媽一心軟就說“反正路上也沒有什么車,就給他摸一摸!”但是孩子進一步提出了要求想開搖搖車一樣轉(zhuǎn)轉(zhuǎn)方向盤,孩子的父母又再一次拒接。于是孩子又再一次哭鬧起來,孩子的媽媽再一次心軟,對孩子爸爸說:“你在一旁看著,手扶方向盤,如果有危險你也能及時阻止。”孩子開了一會兒后回到后座位??墒呛⒆铀坪踹€是不夠過癮又開始哭鬧起來,媽媽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鬧,再一次讓孩子開車,沒想到悲劇就這樣發(fā)生了,車子過橋時撞破圍欄直接沖到了水里,就這樣一家三口全部遇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活生生的發(fā)生在我們生活周圍。

看到這則新聞之后我感到非常震驚,也感到悲哀,因為孩子哭鬧不止,竟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在高速路上開車?這不是在玩過家家的游戲呀!這是對生命的不負責,生命不應存在僥幸!當然這也讓我想到了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其實家庭中類似的情節(jié)每天都在發(fā)生,孩子不吃飯想吃冰淇淋,不吃就哭鬧不止;孩子在商場看到喜歡的玩具一定要買,不買就哭鬧耍賴;孩子一定要喝飲料,不喝就哭鬧;作為家長,當你的孩子一味的提出無理的要求被拒絕之后,孩子哭鬧不止,你會怎么做呢?是心軟妥協(xié)?是嚴厲打罵?還是理性對待?我想對于心軟的父母,我能充分理解,畢竟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眾中之重,但是心軟不代表一味地妥協(xié)。作為成人我們對于孩子的行為應該理性對待,妥協(xié)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蠻不講理,打罵也不能從根本得到良好的效果。有一段話我十分認同,“很多家庭對孩子的哭鬧是從“心軟”到“反思”再到“憤怒”變化的,以至于后來家長感覺孩子像脫韁的野馬蠻不講理,大人最后墜入了不大罵就管不了的無邊深淵,遺憾的是大人正是這一結(jié)果的始作俑者?!蹦敲丛鯓用鎸⒆拥目摁[不止呢?孩子是十分聰明的,觀察能力堪比甚至超過成人,所以要給孩子我覺得首先要理性對待孩子的行為,其次要有一定規(guī)矩,再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機會,當然這個選擇是孩子喜歡并且家長也愿意發(fā)生的,最后就是家庭理念一致,我想只要做到這以上幾點,我們的孩子都會是個可愛、有禮貌的孩子!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何把自己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情緒平和,溝通良好,包容大度的人格特質(zhì)?關(guān)鍵是家庭中媽媽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

昨天一位媽媽帶著她11歲的兒子來到我的咨詢室,咨詢她兒子為何情緒這么不穩(wěn)定,脾氣這么暴躁,不分場合就會大哭大鬧。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咨詢,逐漸了解到,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覺得他性格上有很多的缺陷,為了改善這些不足,媽媽不斷突破孩子的邊界,把自己認為好的強迫要孩子執(zhí)行,否則就大喊大叫。比如:吃飯孩子要小碗,而媽媽認為已經(jīng)11歲的男孩,吃飯應該用大腕,一次把吃的都放碗里,也能體現(xiàn)出男子漢的氣質(zhì)。結(jié)果好好的晚飯變得大哭小叫的打斗場。這一案例明顯是母子互動出現(xiàn)了問題,僅僅調(diào)整孩子的情緒那是無濟于事的。那如何培養(yǎng)一個情緒穩(wěn)定、意志獨立、善解人意的孩子呢?

1

媽媽要“虛”

很多媽媽很實在,看自家孩子滿眼里都是不足,而且忍不住對孩子嘮叨指責,期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盡快改善。殊不知,這樣做適得其反。

母親看到自己孩子優(yōu)點和缺點時最好都“不要動”。為什么不要動呢?因為只有母親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nèi)心的成長的動力和機會。

有的媽媽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得體有禮貌??梢换氐郊?,見到自己就變了個人似的,不可理喻,蠻不講理。為什么會這樣?這就是“虛”沒做好,不能虛下來的母親,不能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被媽媽的情緒裹挾包圍著,孩子很不舒服。為了抵抗這種不良感受,所以孩子會變得煩躁,甚至具有攻擊性。

2

媽媽要“弱”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呢?媽媽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管束下的孩子很難自信,因為,孩子很多言行會被打壓甚至剝奪其自主性,他的自信和自主意識在媽媽強勢的壓迫下一點點的被削弱。凡是站在孩子頭上說話的媽媽,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獨立人格的成長和發(fā)展。能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孩子的內(nèi)心必然自信自堅強。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實現(xiàn)對孩子的托舉!

3

媽媽要“柔”

一個母親真正的力量,其實是在孩子面前的“柔”。溫柔的堅持邊界和規(guī)則,在孩子面前的指揮能力反倒是越有力量。那種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嚷,對孩子拼命叫喊的母親,會慢慢失去在孩子心中的遵從。到了青春期,會出現(xiàn)各種反叛、情緒不穩(wěn)、成績下降、性格孤僻等等問題。

母親情緒不穩(wěn)比孩子的學習問題更可怕

孩子學習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nèi)心不安背后的那些深層次的干擾源。基礎(chǔ)層面支撐亂了,對孩子內(nèi)心的破壞力更可怕。不要孩子稍微出現(xiàn)一點問題或者學校老師一個告狀電話,你自己先亂了方寸,各種情緒不穩(wěn),各種行為表現(xiàn)層出不窮。

如何實現(xiàn)情緒的自我調(diào)控和管理,這是對媽媽們提出的一個深層次又又挑戰(zhàn)性的問題。“只有平靜的內(nèi)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們家長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我們對孩子教育的點才會變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對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內(nèi)心里面,沉淀為自己的一種狀態(tài),否則,教育的思考就像水過地皮濕一樣,從每個人心里流過。所以,不管孩子發(fā)生什么問題,自己的情緒要穩(wěn)定、平靜,然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家庭教育要給孩子留出空間

孩子的成長是在成功、失敗、挫折中蜿蜒曲折地逐漸完成的,這個發(fā)展過程的空間要留給孩子自己去完成。

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著孩子不放的家長是跳到錯誤的空間里來了,這個空間是每個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長參與到這個空間里面盯著不放,拔不出來,不讓他管不行,不讓他管就沒有別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長說,你讓我放任不管了嗎?放不是不管,而是讓你站到你該去的位置里,對孩子的情緒做養(yǎng)護,給孩子包容、接納,讓孩子有安全感,而不是對孩子行為層面過多的干預和指手畫腳地參與。

過多的參與等于不知不覺、兢兢業(yè)業(yè)在犯錯誤。就如養(yǎng)殖花草,我們要做的是給于植物花卉成長的環(huán)境,具體怎么長有它們自己內(nèi)在的基因決定,過多的干預反而會造成它的夭折。

告訴男孩:“你來決定這件事”


男孩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他們很很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長越讓他向東走,他卻偏偏向西走。

但是,如果家長告訴他,“你來決定這件事”,男孩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很感動。自己做決定,這是最讓男孩引以為傲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男孩認為,父母讓他自己決定一些事情,是父母對他能力的認可,是父母對他莫大的信任,因此,沒有男孩愿意辜負這種信任。于是,這種信任便轉(zhuǎn)化為了男孩努力做好這些事情的巨大動力。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父母很難真正做到這一點,他們幾乎從不對孩子說“你來決定這樣事”,尤其是對那些他們認為很難管教的男孩。因為在家長的觀念里,他們往往認為:“孩子太小,沒有決定事情的能力”、“讓男孩決定自己的事情,他很可能會變壞”……于是,中國的父母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情,從“吃、穿、住、行”到考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yè)……

其實,家長因為“孩子小”、“男孩會變壞”……而剝奪孩子決定自己事情的權(quán)力,這種做法純粹是家長在杞人憂天。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如果能夠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愛,男孩會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獨立。

事實也正如此,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當面對困難的時候,6個月大的男嬰已經(jīng)開始試圖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解決問題,女嬰?yún)s通常借助哭泣等手段。當然,這些不同只是性別上的差異,并沒有優(yōu)劣之分。男性更喜歡實踐,喜歡嘗試與競爭,他們喜歡在這些過程中的思維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當家長告訴男孩“你來決定這件事”的時候,這種樂趣就開始了。

當孩子的行為傷害了你


專家提醒2歲孩子的爸媽:應當做好應對尷尬時刻的心理準備。為神馬呢?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開始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開始展示自己的體能發(fā)展——但是,卻還意識不到有些事情或有些話并不適宜在公共場所做或說。這時就需要爸媽的介入了,尤其是在孩子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別人的感情,甚至可能會傷到別人的身體的時候。

要給1個充滿好奇心,并且有使不完能力的孩子界定條條框框絕對是1件有難度的事情,但也并不是絕對實現(xiàn)不了,您應當掌握1些這方面的小技巧。

保持冷靜

當孩子的舉動不合時宜時要保持冷靜確實很難做到,但您要記住孩子也許并不是有意在使壞,他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行為會帶來如何的后果,就假設(shè)他并不曉得在奶奶家的春節(jié)聚會上往墻上亂涂亂畫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學習"反向規(guī)則"

當您的孩子穿著1雙完全不合腳的大鞋子走來走;當他站糖果柜臺大吵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叫嚷著"我就是要嘛"。您應當往好的方面想:

1:小孩子只反抗他們非常親近的人或者是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人。

二:您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將進1步發(fā)展自我意識。他們對自己的想法,比如要站在柜子上,或者要吃糖,堅定不移。主動性和自我意識難道不正是爸媽期待孩子所擁有的嗎?

三:您不應當因為孩子發(fā)脾氣而惱火。他們只是當自己腦子里的想法不能變成現(xiàn)實的時候,表達自己的失望和不快而已。

忽略別人的眼光

不要把孩子的舉動看作是沒有家教的表現(xiàn),適當?shù)臅r候應當懂得忽略旁觀者的注目<有些情況下孩子的動作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注視,假設(shè)孩子在超市里擅自拿起水果吃時>,您只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不必太看重旁觀者怎么看。

放棄長篇大論的說教

怎么說才能讓孩子放棄不適宜的舉動需要1定的技巧。說教根本無濟于事,才2歲的孩子不會聽得懂您的話,也根本聽不進去。要盡量用簡短的話表述自己的意愿,話越短效果越好。

話語要簡單、明了,但不1定要大聲

不管說神馬事,都要針對事情本身,態(tài)度不要過激,假如孩子說話的聲音過高,您可以輕聲提醒他?;卮鸷⒆訂栴}的時候要簡短、誠實,假設(shè)針對這樣的問題"那個人真丑,他是不是1個怪物?",您可以回答"不,他是叔叔"。

不要隨便讓孩子道歉

假如問題太復雜太難以回答——"那個人怎么長那么大?"您可以簡單回答"我不曉得"或者"他生來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道歉,"他只是在問1個問題,找尋答案而已,并不是想要針對神馬人,令人不安。他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周邊的人會聽到他說的話,假如您確定那個人聽到了孩子的話,并認為受到了侮辱,您可以替孩子向他道歉。

正面引導也許比訓斥更有效

糾正問題要采取柔和的辦法而不是責備。懲罰只會令孩子感到備受挫折,孩子會感到害怕甚至可能會激烈地反抗。相反,應當注重"引導、分散注意力或暫時忽略"等辦法。

在糾正孩子的時候使用正面的語言來引導孩子效果更好。假如孩子在醫(yī)院候診室大聲唱字母歌,與其簡單地命令孩子"不許再唱歌了",還不如推薦孩子"咱們來畫畫吧",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推薦。

行動勝于言語

假如您說神馬孩子都聽不進去,就有必要采取行動了。1個2歲孩子的爸爸說:"我的孩子特別喜歡爬高,不論我怎么告訴他爬高太危險他都不聽,到最后唯1奏效的辦法就是直接把他從正在爬的東西上抱下來。最后他終于對爬高失去興趣了。"

分散注意力

有時候分散注意力的效果更好。舉個例子,假如您的孩子特別愛摳鼻孔,就不要讓他的手閑著,讓他的手中總是有玩具。當然,在孩子做出危險舉動的情況下您必須直截了當?shù)刂赋鰜恚僭O(shè)在超市搖晃堆在1起的易拉罐,或者打其它孩子等。專家提醒說:"永遠不要忽視安全問題以及孩子的暴力舉動。"

放棄

放棄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假設(shè)孩子在超市的過道間跑來跑去,您最終可采取的辦法就只有放棄購物:也許您還沒采購完,但是有時候改變您的計劃比改變1個2歲的孩子要容易得多。

1段時間內(nèi)的"聽之任之"

在某些情況下任孩子任意玩耍,不去管他反而是有好處的。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是假如1定要干預的話,吵架也許會成為不可避免的結(jié)局。假設(shè)孩子、家務等等弄得您1上午都煩亂不已,心情早就糟透了,假如孩子這時候又開始在地上像蛇1樣爬來爬去,只要他高興,您就任他爬好了,這樣在出門的時候,讓他不要再任意"胡為",說不定他就會很聽話了呢。

沉默是金

孩子說臟話也是不容忽視的1個問題。"但是在孩子故意說臟話并期待您的反應的時候,沉默是最好的辦法,"專家提醒爸媽們。當然,假如孩子在靜靜的圖書館中突然大聲說"該死",您不可能對此做到無動于衷,您可以輕聲但堅定地告訴他"這個詞很不好,您不應當這樣說",然后在離開圖書館后再向他作解釋。

專家的幾點推薦:要看到事情發(fā)展的好的1面。好奇、沖動、沒有禁忌,這些都是孩子的財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并了解周邊的世界,在找尋自己的位置。

1:在家中要經(jīng)常使用文明用語并保持良好的舉止。平時大伙1般都習慣在自己家里時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再注重"大眾禮儀",其實這是錯誤的。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假如您對家人說話時總是使用不好的詞語,那么就不要指望孩子會理解為神馬他就不能說臟話。

二:不要過于頻繁地踩剎車。不應當過多地去干涉他們,而應當允許他們犯錯誤,允許他們?nèi)L試哪些是可以做的,比如獨自站在小矮墻上,而哪些是做不到的,比如穿著爸爸的大皮鞋去點心店。不要在聽到孩子說"我想要"或"我能夠"的時候,總是用"不可以"來回答他,這樣會降低孩子對自我價值的意識。

三:多鼓勵孩子。只有當孩子做錯事時才予以關(guān)注是不對的,假如孩子的表現(xiàn)非常好,應當適時給與鼓勵,這會增加孩子的自信,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四: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要時刻關(guān)注孩子的身體及心理需求,假如您必須要帶孩子去參加1個可能要持續(xù)1整天的婚禮,您可以讓保姆1起去,孩子的承受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在需要的時候保姆可以照顧他。

相關(guān)推薦

  • 決定孩子未來高度的兩種因素 決定孩子未來高度的兩種因素 “習”是犯錯誤,“習”是一種想象力,“習”是一種文化,教育和學習是兩個概念,“育”和“習”是對文化來說的,“教”和“學”是對知識結(jié)構(gòu)來說的,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未來三...
    2020-09-30 閱讀全文
  • 為孩子未來你找對“圈子”了么? 經(jīng)常聽到家長說起:一定爭取要讓孩子進某某重點校。 為什么要進那所重點校?不少家長的答案可能歸于籠統(tǒng)的結(jié)論:名氣在那兒擺著呢。更懂行的家長會說,學校的理念很先進、教師的水平都很高。 其實,在不少人心目中...
    2021-07-12 閱讀全文
  • 父母的心態(tài)決定家庭和孩子的未來 父母的心態(tài)決定家庭和孩子的未來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成就非凡,有人卻碌碌無為?關(guān)鍵問題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思維方式會使人產(chǎn)生積極心態(tài),會使人有奮斗的目標和行動的動力;而消...
    2020-09-29 閱讀全文
  • 當孩子哭鬧,你會怎么做? 當孩子哭鬧,你會怎么做? 剛看到一則新聞,一家人因為三歲孩子的哭鬧而發(fā)生的不幸。事情源于在高速路上一對夫妻帶著三歲的兒子去旅行,由于孩子年齡小對方向盤產(chǎn)生了興趣,提出想要摸摸方向盤,這個要求一開始遭到...
    2020-11-30 閱讀全文
  •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何把自己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情緒平和,溝通良好,包容大度的人格特質(zhì)?關(guān)鍵是家庭中媽媽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 昨天一位媽媽帶著她11歲的兒子來到我的咨詢室,咨詢她兒子為何情緒這么不穩(wěn)定,脾氣這么暴躁,不分場合就會...
    2021-10-12 閱讀全文

決定孩子未來高度的兩種因素 “習”是犯錯誤,“習”是一種想象力,“習”是一種文化,教育和學習是兩個概念,“育”和“習”是對文化來說的,“教”和“學”是對知識結(jié)構(gòu)來說的,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未來三...

2020-09-30 閱讀全文

經(jīng)常聽到家長說起:一定爭取要讓孩子進某某重點校。 為什么要進那所重點校?不少家長的答案可能歸于籠統(tǒng)的結(jié)論:名氣在那兒擺著呢。更懂行的家長會說,學校的理念很先進、教師的水平都很高。 其實,在不少人心目中...

2021-07-12 閱讀全文

父母的心態(tài)決定家庭和孩子的未來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成就非凡,有人卻碌碌無為?關(guān)鍵問題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思維方式會使人產(chǎn)生積極心態(tài),會使人有奮斗的目標和行動的動力;而消...

2020-09-29 閱讀全文

當孩子哭鬧,你會怎么做? 剛看到一則新聞,一家人因為三歲孩子的哭鬧而發(fā)生的不幸。事情源于在高速路上一對夫妻帶著三歲的兒子去旅行,由于孩子年齡小對方向盤產(chǎn)生了興趣,提出想要摸摸方向盤,這個要求一開始遭到...

2020-11-30 閱讀全文

如何把自己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情緒平和,溝通良好,包容大度的人格特質(zhì)?關(guān)鍵是家庭中媽媽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 昨天一位媽媽帶著她11歲的兒子來到我的咨詢室,咨詢她兒子為何情緒這么不穩(wěn)定,脾氣這么暴躁,不分場合就會...

2021-10-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