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城里來了大恐龍》
發(fā)布時間:2021-07-30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幼兒園教案大班公開課教案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說課稿設計思路:
恐龍,這種神奇的動物是大班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孩子們經(jīng)常圍繞恐龍這一個話題展開討論,如:恐龍的特征、恐龍的種類以及恐龍為什么會滅絕等等。因此,教師選擇了《城里來了大恐龍》這一有關恐龍的教材。這篇童話童趣盎然、想象豐富,作品中的恐龍形象善良、可愛。通過教學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生存的情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個幼兒都有充分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培養(yǎng)了幼兒大膽想象、積極講述以及敢于創(chuàng)造的能力。
一、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以有知識、經(jīng)驗,進行大膽想象。
二、活動準備
1.《城里來了大恐龍》的教學掛圖一副;
2、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
3、彩筆、畫紙。
三、 活動過程
活動一:故事教學
1、出示畫有"交通堵塞"的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鼓勵幼兒能大膽想象、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師講述故事至"城里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聽了故事之后你就知道這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討論:城里來了大恐龍,交通堵塞了、鐵路被壓壞了、房頂也被掀翻了。請你們一起來想辦法,幫幫這座城里的人、幫幫這條大恐龍吧!看誰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
4、教師講述故事至結尾處,請幼兒討論故事里孩子想出的辦法好不好?“.出處”故事里的大恐龍與你們印象中的大恐龍有什么不同?以萌發(fā)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5、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扮演大恐龍,邊聽故事邊進行表演。
活動二:恐龍展覽(76范文網(wǎng) WwW.fw76.coM)
1、師生剛同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一起將活動室布置成一個"恐龍展覽"。
2、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都大方的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于恐龍的知識。
3、開展"我是小小解說員"的活動。
請幼兒的家長都來參觀恐龍展覽,請幼兒擔任解說員,向家長介紹恐龍的內(nèi)容,鼓勵幼兒在解說過程中做到聲音響亮。
活動三:我和恐龍做朋友
1、教師通過談話導入活動主題:恐龍為什么會從地球上消失?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分組自由討論:如果恐龍再次回到我們身邊,你會想什么辦法來幫助他們?教師在幼兒中巡回觀察,傾聽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
3、請每組幼兒推選代表進行發(fā)言:請你們都說一說,你們都想出了那些辦法來幫助和保護恐龍。
4、幼兒集體作畫:我和恐龍是朋友。
5、拓展故事中的含義,告訴幼兒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動物,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教學反思:
1、 語言的發(fā)展對幼兒尤為重要,傾聽是語言教育的第一步,語言發(fā)生必須完成聽和說兩項作用。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聽故事回答問題也完成的很好。
2、 在續(xù)編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畫出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組織能力上還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聽說練習來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入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多去練,多去說。在部分環(huán)節(jié)上,多去引導幼兒開口。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運用已有經(jīng)驗,改編故事結尾,大膽講述恐龍來到城市后可以幫助人們做哪些事情,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恐龍來到城市后給城市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和便利,體驗恐龍不同的心情,感受作品種語言的豐富、優(yōu)美,建立樂意為別人做好事的美好愿望。
目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恐龍來到城市后給城市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和便利。
2、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運用已有經(jīng)驗,改編故事結尾,大膽講述恐龍來到城市后可以幫助人們做哪些事情。
3、體驗恐龍不同的心情,感受作品種語言的豐富、優(yōu)美,建立樂意為別人做好事的美好愿望。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掌握了一定的有關恐龍的知識。如對恐龍的形體特征有所了解。
2、幼兒繪畫作品《如果城里來了大恐龍》
3、多媒體課件:《城里來了大恐龍》
4、自制小圖標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
幼兒
觀察記錄
一、利用幼兒的繪畫作品導入活動,通過與幼兒的談話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如果城里來了大恐龍,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呢?”
2、我們來看看這里的恐龍來到城里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請個別幼兒講述
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用邊講邊問、分段講述的方式講述童話故事,讓幼兒在聽聽、看看、猜猜、講講的過程中了解童話故事的內(nèi)容與情節(jié),感知恐龍來到城市后給城市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和便利。
1、當講到“大恐龍心里真難過,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時停下來,提出問題,并一一出示小圖標:
(1)、大恐龍來到了城里,他去了哪些地方呢?、它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這樣?
(2)、既然大恐龍給城里人帶來這么多麻煩事,如果你是這個城里的人,你接下來將會做什么呢?我們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2、當講述到“恐龍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
瞌睡?!睍r再次停下來,提出問題:
(1)、城里人是怎樣做的?
3、播放動畫到最后結束。
(1)、大恐龍變成什么了?
(2)、城里人喜歡恐龍立交橋嗎?他們?yōu)槭裁聪矚g呢?他們是怎樣說的?
記憶故事內(nèi)容
引導幼兒設身處地地感受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幼兒完整欣賞童話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體驗恐龍不同的心情,以及樂意為別人做些事情的美好情感。
1、恐龍給城市帶來許多的麻煩之后,它的心情怎么樣?它是故意給城市造成的麻煩嗎?那是什么原因呢?
2、當恐龍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立交橋的時候,它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它為什么會很高興呢?
在完整欣賞中感受恐龍的心情變化以及建立樂意做好事的情感態(tài)度
四、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我想請大家把你們畫的恐龍做好事的事情也像這樣編成故事,可以嗎?”
1、根據(jù)小圖標與教師共同創(chuàng)編一個小故事。
2、在教師逐漸退出的基礎上,建構第二個小故事。
3、獨立建構第三個小故事。
五、布置作業(yè)
“恐龍很喜歡城里,它還想為城里人多做點事,小朋友想一想,恐龍還可能會走到城里的什么地方?還會幫人們做些什么事情呢?請將你想到的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并請他們幫你們記下來。”
活動反思:
《城里來了大恐龍》是一個生動、有趣、極富有想象的兒童文學作品。在設計教案之前,我以談話的形式試探性地對幼兒進行了一次有關“恐龍”的知識經(jīng)驗摸底。結果令我大感意外,孩子對恐龍的了解極其豐富,起碼比我了解得多得多。更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們就自發(fā)地帶來了許多與恐龍相關的資料,比如:恐龍圖片、圖書、玩具等。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大家的參與性、積極性都非常高,甚至一些平時注意力不太集中、缺乏自信不愿回答問題的孩子也都積極地投入了進來。他們的這種學習熱情打動了我,同時也喚醒了我的工作激情。我和孩子一起看關于恐龍的繪本、一起繪制“侏羅紀公園”、家長和孩子一起創(chuàng)編故事《如果城里來了大恐龍》
所以,在設計《城里來了大恐龍》這個活動方案時,我并沒有把它作為一個孤立的活動來設計,而是根據(jù)本班孩子的現(xiàn)有經(jīng)驗和發(fā)展需要建構起來的。在幼兒與家長創(chuàng)編過故事、與老師繪畫過故事的基礎上,通過對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與語言的欣賞,用優(yōu)美的語句完整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這是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也是主題需要。正因為我過多地考慮了主題活動的需要,所以忽視了文學作品本身的核心價值,導致大家覺得這更像一個講述活動。對于大家對我提出的諸多建議,比如:提問要一步到位、把握好上課時間、切不可以錄音代替老師的原聲朗讀等等問題,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強摸索和反思。謝謝大家的幫助??!
幼兒百科:恐龍是出現(xiàn)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tǒng)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shù)恐龍的寫照。
幼兒園大班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讓幼兒培養(yǎng)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龐大、笨重,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xù)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龐大、笨重。
2、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xù)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2、嘗試用繪畫的方式來續(xù)編故事。
活動準備
1、恐龍的圖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書《城里來了大恐龍》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
基本環(huán)節(jié):
1、教師出示恐龍的圖片,給幼兒講解恐龍的特征,形態(tài)。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傾聽故事。“老師今天要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來了大恐龍》。一直大恐龍來到了城市里,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呢?”
3、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jié)線索和人物的。
形象特征:
1)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它覺得怎么樣?
2)恐龍所到之處發(fā)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龍給城里人帶來了那么多的麻煩,是它自己愿意的嗎、
4)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里是怎樣想的?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述一遍故事,可以邊講邊請幼兒用夸張的動作表現(xiàn)恐龍的形體特征。
5、“恐龍還想為城里多做好事。請小朋友想想,恐龍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勵幼兒想象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結束環(huán)節(jié):
請幼兒試著將自己續(xù)編的故事畫下來,粘貼在展板上。并請幼兒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結尾。
活動延伸:
1、在餐前活動中,請個別幼兒將續(xù)編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
2、回家后請幼兒給父母講述此故事,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
城里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里,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被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笛笛笛”地想起了喇叭聲。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鐵路上,它的身體太重了,鐵路被踩的“吱哩吱哩”直響,火車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進胡同里,它聞到人家廚房里飄出來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墒谴罂铸埖牟弊犹L,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里難過極力——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孩子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彼麕еS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口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的身上、身下開過,它變成了一座立交橋。大恐龍覺得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里人多做點事,因為它是多么喜歡這個地方啊!
教學反思
1、語言的發(fā)展對幼兒尤為重要,傾聽是語言教育的第一步,語言發(fā)生必須完成聽和說兩項作用。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聽故事回答問題也完成的很好。
2、在續(xù)編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畫出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組織能力上還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聽說練習來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入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多去練,多去說。在部分環(huán)節(jié)上,多去引導幼兒開口。
幼兒百科: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fā)現(xiàn)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xiàn)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非鳥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如今僅存鳥類,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認可“鳥類屬于恐龍”的說法。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培養(yǎng)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龐大、笨重,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xù)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設計背景
續(xù)編故事是幼兒語言發(fā)展中的一個難點。幼兒續(xù)編故事的能力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儲備、較好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上的。城里來了大恐龍故事生動有趣,容易吸引幼兒。所以我特意設計了這堂課,來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龐大、笨重。
2、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xù)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2、嘗試用繪畫的方式來續(xù)編故事。
活動準備
1、恐龍的圖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書《城里來了大恐龍》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教師出示恐龍的圖片,給幼兒講解恐龍的特征,形態(tài)。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傾聽故事?!袄蠋熃裉煲v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來了大恐龍》。一直大恐龍來到了城市里,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呢?”
3、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jié)線索和人物的。
三、形象特征:
1)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它覺得怎么樣?
2)恐龍所到之處發(fā)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龍給城里人帶來了那么多的麻煩,是它自己愿意的嗎、
4)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里是怎樣想的?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述一遍故事,可以邊講邊請幼兒用夸張的動作表現(xiàn)恐龍的形體特征。
5、“恐龍還想為城里多做好事。請小朋友想想,恐龍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勵幼兒想象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四、結束環(huán)節(jié):
請幼兒試著將自己續(xù)編的故事畫下來,粘貼在展板上。并請幼兒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結尾。
五、活動延伸:
1、在餐前活動中,請個別幼兒將續(xù)編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
2、回家后請幼兒給父母講述此故事,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
城里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里,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被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笛笛笛”地想起了喇叭聲。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鐵路上,它的身體太重了,鐵路被踩的“吱哩吱哩”直響,火車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進胡同里,它聞到人家廚房里飄出來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墒谴罂铸埖牟弊犹L,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里難過極力——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孩子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彼麕еS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口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的身上、身下開過,它變成了一座立交橋。大恐龍覺得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里人多做點事,因為它是多么喜歡這個地方啊!
教學反思
1、語言的發(fā)展對幼兒尤為重要,傾聽是語言教育的第一步,語言發(fā)生必須完成聽和說兩項作用。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聽故事回答問題也完成的很好。
2、在續(xù)編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畫出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組織能力上還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聽說練習來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入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多去練,多去說。在部分環(huán)節(jié)上,多去引導幼兒開口。
幼兒百科: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指三角龍,現(xiàn)代鳥類和梁龍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
幼兒中班語言公開課故事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龍的形象特點。
2、學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恐龍進城遇到的事以及帶來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點做一些受人歡迎的事。
3、學習句式:大恐龍啪嗒啪嗒的走在……(地點),可是……(特點)……(現(xiàn)象)。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恐龍,觀察并了解恐龍的形象特點。
師:老師帶來了一張圖片(出示恐龍圖片),原來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恐龍,看看它有哪些特點?
引導幼兒說說恐龍長、大、重的特點,并用圖片進行展示:
△ 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教師出示“長”字卡片)。這是什么字?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很長?(比房子還要長) 哦,原來你是用比一比的方法看出來的。
△ 它還有什么特點?它的身子很大(教師出示“大”字卡片)從哪里看出來的?
△ 恐龍除了身子很長、很大之外,還有什么特點嗎?它的腿怎么樣?(很粗)這么粗的腿,它的體重會怎么樣?(很重)
△ 這么大的恐龍有一天來到了城里,你猜它會先到哪里?再到哪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
2、分析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恐龍給大家?guī)砹宋kU”
----大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
----誰能把這件事完整的進行講述?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引導幼兒講述聽到的其他兩件事情,并用圖片進行呈現(xiàn)。
----這三件事是一件快樂的事嗎?為什么?你從哪里聽出來的?
----恐龍很難過,他會怎么想呢?你能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嗎?
----城里人覺得有危險,他們會有什么表現(xiàn)?也請你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
△ 出示交通堵塞的圖片:你們看看這就是交通堵塞的樣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 它還來到了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出示軌道、火車跳舞的圖片)
△ 最后來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頂掀翻的圖片)
△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事?(因為恐龍?zhí)亓?,所以把火車都震得跳舞?,教師出示“重”字卡片,同樣講述重、大、長的特點。
△ 這就是恐龍來到城里發(fā)生的三件事,它心里會怎么想?(難過)出示哭的表情圖。
△ 大恐龍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能變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么辦法嗎?
△ 城里的人會喜歡大恐龍嗎?(大家覺得恐龍帶來了麻煩)出示哭的表情圖。
△ 你覺得事情會不會發(fā)生轉變?會轉變在哪兒呢?
(2)講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結束,展開討論。
-----恐龍來到了城市,后來的事情有變化嗎?你聽懂了哪些地方有變化?
△ 恐龍做了什么事?(用三個字就講述清楚了)這就是變化(出示圖片)
△ 還存在變化嗎?麻煩的事變得怎么樣了?(變開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圖,這是大恐龍現(xiàn)在的心情,它變開心了,這是第二個變化。
△ 大恐龍變化了,城里的人有變化嗎?
----你們還有什么問題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師輔助提問:我還有個問題,為什么恐龍可以做立交橋?我可以做嗎?(根據(jù)幼兒講述,教師移動相應的字卡)
-----為什么恐龍會變的高興,城里人也會變得高興呢?
-----為什么小朋友要在馬路上撒青草呢?
(3)說說對故事的不同解讀和看法
----再完整的聽一遍故事,想想你喜歡城里來的大恐龍嗎?為什么?
△ 你喜歡這只大恐龍嗎?為什么?(它改正了,它幫過別人)我也覺得它很帥!因為它原來做了別人不喜歡的事,現(xiàn)在做了別人喜歡的事,它用了長、重、大的特點做了很多的好事,簡直是帥呆了!
3、想象:恐龍在城里還可以做什么事
----這是一只聰明和愛幫助人的大恐龍,它還想在城里待下去,它還可以利用它的特點做些什么好事?
總結:讓我們明白了第一次來城里大恐龍發(fā)生的事,更明白了這是一只愿意為城里人做更多事的恐龍,他還會做很多事,我們可以慢慢想,慢慢畫。
附: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里,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大恐龍的身體太重,鐵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胡同里,它聞到了人家廚房里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大恐龍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里真難過。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聰明的小孩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他帶著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大恐龍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里人多做一點事,因為它是多么喜歡這個地方啊!
一輛輛大卡車、面包車、小汽車從大恐龍身下開過去,一輛輛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從大恐龍身上騎過去,一群群大人、小孩從大恐龍身上走過……城市的馬路暢通了,大家都說,大恐龍立交橋真好!